西湖雨敲灵隐钟

时间:2022-01-19 04:24:18

漂浮在唐诗宋词里的西湖,是一个悬置在直觉世界的唯美空间。它不似文明意义上的泰山,积淀太久,附着上了太多的涵义,最后凝结成为一种道德与理性的符号,使人感觉逻辑压迫了性情。西湖本是一个澄明的境界,没有泰山式的沉重或压抑,有的仅仅是美。

从上海到杭州,一路大雨。车窗外朦胧一片,幻化出那个唯美空间里几多绮丽如烟如岚的梦迹,隐约显现出西湖柔美的印痕。

到了杭州已经不下雨了,天气开始变得闷热起来。于是坐了一辆木制的游览车,到了柳浪闻莺就下来。柳浪闻莺,我向来喜欢此名之婉约,亲临又喜欢上此地视野之开阔。此地景物的罗列也比较舒展,比嘉兴的南湖要好很多。顺着湖畔一直走,不多时就可以达到雷峰塔,其时,太阳从云层中冒出头来,天气骤然大热,瞬时间就已经汗流浃背了,于是也就无心顾及金碧辉煌的镇压之物了。坐上一辆K4公交,沿着钱塘江,一直来到了西山深处的九溪风景区,那里有一个疗养院,隐隐于翠微蓊郁处露出几角楼台来。我喜欢这样不期而得的幽处,于是订了一间房。洗澡出来,天气又阴了,仰望天空,大有顽云陡起的势头。

后回到西湖,先到花港观鱼,再漫步苏堤,其时已经是细雨蒙蒙,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感觉非常舒畅。忽然有高声放歌的感觉。苏堤两侧,完全是两个世界,东面是阔大开朗的水面,浩浩汤汤;而西面则是小巧玲珑的园林曲塘,袅袅娜娜。过了苏堤,则有曲院风荷可看,这个景致比较局促,是以不太喜欢。再往前走是武松墓,还有苏小小墓,都是刚刚修缮的假遗迹。在苏小小墓前,很多的女孩子都围拢着,纷纷把手贴在坟茔之上,据说这样能够美容。如果一夜之间,能够变得明艳照人,“风为裳,水为佩”,那则是绝世的风情了。

过了西泠桥,就到了孤山,山下有秋瑾墓,墓上有秋瑾按剑的雕塑。孤山脚下有一座俞楼,楼前即是平湖秋月所在,在西湖的所有景致当中,我认为这里的风景是最好的。其时正下着霏霏的雨,整个西湖都湿漉漉的。眺望西山,苍翠欲滴,山间青烟白蔼,缭绕荡漾。近处水波如涌动的绫缎,苍苍茫茫。湖中阮公墩如佛之一髻,仿佛在水中摇曳;对面雷峰塔灯火闪烁,犹如胜境。漫步在白堤上,满眼画舫轻舟,盈盈地如黄莺飞舞,一篙之间,倏地远逝,痴迷之际,只闻得橹声,人已不见,然后只剩阔大的湖面荡漾在眼底心头。

西湖最为有名的美味当属西湖醋鱼,用饿养的草鱼烹制,肉鲜味美,入口即化,仿佛西湖的水一样爽爽滑滑,使人回味无穷。离开西湖,经行三台梦迹、于谦祠堂。偶遇俞曲园墓地,墓地坐落在一个山坡脚下,只圆圆的一个小丘淹没在树林与荒草丛中。对于此公的学术功力,我素来敬佩。一代经学大儒,毕生以诂经为业。在文本空间里,是很多人都十分景仰的;而在现实世界里,却寂寞如斯。想起刚才游览过的章太炎纪念馆的宏伟构建,不禁几声叹息。章氏一篇《谢本师》天下闻名,终结了这对师徒的情谊,却引发后人无数的话题与谈资。俞曲园的愚氓与博学,正好点缀起了晚清一代学人的末世情怀。

后到了灵隐,景致并不见佳,但晨钟暮鼓向来是我心仪的境界。在山门前买了五炷香,只为的是进去烧上一烧。我没有信仰,也相信国人都没有信仰。当然,中国也有自己固有的宗教,但是国人一向是以之为审美或者是迷信的。上层知识分子是在审美,而下层百姓却是迷信,并没有多少人是出于内心虔诚的信仰。

我读过一些佛经,今天到此,心里想的却不是形而上的佛家义理,可也不是作为信仰的宗教神学,只是想望着庄严的神像,努力去感受那世界上最为悲悯的声音!

灵隐寺院子比较狭仄,中庭居然还有晚开的荼蘼,白得如雪一样,使人无端欢喜。烧香之后,我跪倒在佛前的蒲团上,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只觉得周围一片氤氲,千里万里,恍若无人。山谷里一声又一声的钟,敲动着长久以来横亘在人心里的沉寂。还有就是山间的苍松,庄严驻守,当罡风吹入的时候,会跳宕出无比惬意的大响。

我想我企求的只是一种皈依,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一种神秘的力量,自己可以推卸了自己的一切,在佛的主宰下随波逐流,那样很美。■

上一篇:伊斯特伍德:最真实的西部传奇 下一篇:新作文小编故事接龙加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