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新技术应用

时间:2022-01-18 03:36:36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新技术应用

【摘 要】单侯矿5煤首采工作面5101N综采工作面在回采结束以后,使用金属网加锚杆支护进行收尾。由于该工作面使用整体顶梁支架,该套支架整体长度达到7.5m,为保证支架在采面能够顺利调向,因此在收尾期间将切眼刷扩至11m,为保证回撤期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因此决定在该工作面使用三组掩护支架进行回撤。通过实践,确保了安全生产提高了工人效率,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掩护支架;回撤;整体顶梁

1、前言

随着矿井生产装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整体顶梁液压支架被投入到实际生产中,该套支架由于整体性较好,可以大大减少顶板破碎时对煤质的影响,提高原煤的发热量。但是该套支架在后期回撤调向过程中,对回撤通道的宽度要求较大,与带小梁的支架相比,回撤通道的宽度增加了将近1m,对顶板支护十分不利,因此我们决定在回撤过程中使用三组掩护支架,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整体顶梁支架安全高效回撤。

2、工作面概况

5101N为单侯矿5煤首采工作面,位于首采区西部上覆6煤层的6101N、6102N工作面均已回采完毕,下无采掘活动。工作面采用1组ZY6400-21/45和113组ZY6600-21/45型掩护支架进行支护,工作面平均倾斜长度163.37m,平均煤层倾角6°,平均煤层厚度3.96m;两巷超前采用DJB1000金属铰接顶梁配合DZ-3.15m单体液压支架进行支护,超前加强支护段不小于30m。

3、常规老塘侧一组掩护支架回撤方法

以往我矿采用一组掩护支架进行回撤,即先拆除采面第2、3组支架,然后将第一组支架进行调向,在采面形成一组掩护支架形式,靠近老塘侧使用单体柱加π型钢梁进行回撤,实践表明这样做的缺点是:

(1)回撤期间工人劳动强度较大,按照我矿正规劳动循环组织,每班拆除两组支架,则每班要重复回撤、打设单体柱及钢梁达到40多次,其中不包括牵拉掩护支架等内容。

(2)安全系数较低,采面牵拉掩护支架后,毛窝内顶板随即下沉,工人在附近操作时,要随时注意观察顶板,对我矿安全生产十分不利。

(3)材料费投入较大,由于回撤时,需要大量的使用木料及单体柱,造成回撤期间材料费损耗较大。且由于回撤期间顶板压力较大,部分单体柱损坏严重,造成损失较大。

4、新工艺3组掩护支架回撤方法

4.1工作面3组掩护支架的形成方式

回撤支架前,先在皮带巷下出口抹角处用两面平大板打设一个2.4m*2.4m的木垛支护上顶顶板。将第一组支架向皮带巷牵拉一步至抹角位置,利用绞车或单体柱支靠的方法将支架调向与煤壁侧成45°,给液将顶梁接顶。在原支架位置处打设一个2.4m*1.2m木垛。第2组支架暂时不动。将第3组支架拆除,在原支架位置打设一个2.4m*1.2m木垛支护顶板,第3组支架牵拉至解体地点将顶梁摘除。继续拆除4、5组支架,拆除工作完成后,将第2组支架调向与煤壁成45°,给液将顶梁接顶。然后将第1组支架靠近煤壁调向与采面平行,做为第一组掩护支架,同时使用绞车牵拉或单体柱支靠的方式将第2组支架调向与采面平行,形成两组掩护支架。使用同样的方法将第6组支架形成掩护支架,则工作面已形成3组掩护支架的方式,每组掩护支架间距1m,其布置方式如下图所示:

4.2掩护支架的牵拉方式

采面形成3组掩护支架以后,为解决牵拉掩护支架的难题,我们又设计一个连接3组掩护支架的特殊装置,使掩护支架可以像依靠自身的推移千斤顶向前移动,不再使用绞车进行牵拉,该装置如下图所示:

利用液压支架的推移千斤顶与此装置连接,牵拉第1组掩护支架时,第2、3组掩护支架给液往前顶劲,此时依靠第1组支架的推移装置往前牵拉,同理牵拉第2或第3组支架时,同样适用此办法。

使用该装置的主要优点有:

(1)可以使液压支架依靠本身推移千斤顶进行移架,缩短了牵拉掩护支架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工人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使用传统方法回撤工作面支架时,牵拉掩护支架所需的时间,占到本班工作时间的1/3,现在使用该装置以后,牵拉掩护支架占本班工作时间的1/5,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2)与以往的绞车牵拉相比,该装置提升了牵拉掩护支架操作时的安全系数。以往的绞车牵拉,遇到掩护支架前方淤煤较多时,需要在掩护支架前方多次挂轮,并且耗费人力清理以后,才能进行牵拉操作,且绞车钢丝绳经常出现断绳现象,影响职工安全。使用此装置后,遇到淤煤等复杂情况时,液压支架可以利用自身的抬脚装置及推移千斤顶进行牵拉,所以大大提升了操作时的安全系数。

4.3掩护支架的回撤方法

当工作面拆除剩余末3组支架时,开始回撤才面3组掩护支架,首先要拆除连接3组掩护支架的特殊装置,然后使用上出口绞车窝内的25T绞车将靠近煤壁侧的掩护支架拉出,并在原掩护支架位置打设一个1.2m*1.2m的木垛,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将第2、3组掩护支架拆除,最后回撤采面末3组支架。

5、新工艺回撤的注意事项

新工艺的实施,除了提高安全系数及提升工作效率外,必须保证安全,所以此工艺实施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首先在收尾期间,必须保证切眼有足够宽度以及回撤通道内的支护方式,才能使用新工艺进行支架回撤。

(2)在初期形成3组掩护支架时,操作比较复杂,必须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打设木垛进行顶板支护,防止发生冒顶事故。

(3)制作特殊连接装置时,必须使用足够强度的材质,保证牵拉掩护支架时,不会发生断裂,防止发生事故。

(4)掩护支架的牵拉布距为1.5m,距未拆除支架的小梁不小于500mm,先移靠近采空区侧的掩护支架,再移靠近煤壁侧的掩护支架。

(5)掩护支架在牵拉过程中,除作业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严禁靠近。

6、新工艺回撤的优点

自新工艺回撤方法在我矿投入使用以来,解决了我矿回撤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难题。为提高我矿回撤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了回撤期间毛窝内的顶板管理工作难度,依靠液压支架自身的初撑力,提高对顶板的整体支护性,减少毛窝内发生冒顶事故的机率。

(2)降低了我矿回撤工作面期间材料费的损耗,减少了我矿在回撤期间,单体液压支柱及木料等设备的投入,为我矿开展的节支降耗工作贡献了力量。

(3)减少了工人操作时的劳动强度,工人在牵拉掩护支架时,只需操作支架手把,便可以快速移动支架,达到在毛窝内形成掩护的目的。

(4)缩短了工作面支架回撤周期,由于不再使用传统的绞车牵拉掩护支架,因此工作面回撤速度得到了很大提升。

上一篇:谈谈城市街路绿化中的景观 下一篇:谈组合钢模板与木模板在斜挑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