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更给结构的启示

时间:2022-01-17 10:56:41

工程变更给结构的启示

【摘要】: 工程变更是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变更对结构设计和工程施工带来了许多困难,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从计算和构造上对变更引起的结构问题进行研究,从整体上保证结构的安全。

【关键词】: 悬挑结构;桩筏反力

[ Abstract ]: The engineering change is the structure of common problem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lteration of struc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brought a lot of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from the calculation and structure to change caused by structural problems, from whol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 Key words ]: cantilever structure; pile force

中图分类号:TB4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某工程拟建场地范围内地基土由填土、黄土、古土壤组成,场地属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三级,建筑物总层数为25层,地下一层地下室,地上两层商场,三层以上为住宅,属不抗震地区,框支层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底部加强区为二级,一般部位为三级,基础采用桩筏基础,单元平面见图1:

图1图2

在施工过程中,桩基础筏板已经施工完成,由于多种原因,工程需要变更,将原来的客厅删去,缩减2.1米,而原上部结构的住宅部分,三室一厅部分将客厅去掉,所以外调在楼梯处加长了外调的尺寸,调整后的平面见图2。

1、结构措施

鉴于工程已经施工一部分了,而且上部结构的住宅部分也必须按调整后的平面布局来实施,所以结构做了如下的调整:

1.1模型调整

1.1.1将模型按着调整后的平面,再次运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计算。

1.2、结果的判断

1.2.1总信息

在总信息中薄弱层除了指定的薄弱层,可以放大1.15倍,其他层为1.0的放大系数。在平面调整了没有变化,能满足规范的要求。

1.2.2位移与周期

因将结构平面调整,所以要特别注意调整后的位移和周期,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1.2.3刚度比

在08版中剪切刚度比不大于2,剪弯刚度比不大于1.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明确说明两个方向的刚度比宜接近,如果相差较大那说明两个方向的剪力墙或框支柱的布置不合理,调整两个方向的剪力墙或框支柱的截面尺寸,现在因为悬挑部分比较多,刚度比在平面调整了以后有所变化,但还能满足规范的要求。

2、构造措施

模型在计算上都能满足要求,但悬挑范围较大,对外挑出去的部分进行构造上加强。首先上部结构外挑的部分板,配置双层双向的通筋,并且与相邻板筋拉通,见下图3;其次,挑梁的截面适当的放大,并且挑梁的上皮配筋也适当的放大,增加梁的刚度,保证挠度在规范许可范围内,并且悬挑梁拉进一跨,见下图4;最后,与挑梁相连的剪力墙暗柱的配筋也适当加大。

图(3) 图(4)

3、基础处理

上部结构缩减的3.0米的尺寸再加上筏板外挑的部分,总共有4.5米的筏板是筏板下有桩而筏板上没有了上部结构,筏板下有两排桩,由于将桩基础与筏板已经施工完成,而鉴于现在没有了上部结构,所以要考虑桩对筏板的反力,将桩与筏板脱开,避免桩反力破坏外挑筏板从而对整个筏板造成不利破环,具体的实施是将桩顶的筏板破环,并且将桩顶与筏板相连的钢筋断开。

4、结束语

在实际工程中变更是很常见的,但工程已经施工到如此程度以后变更的比较少。在变更中,即满足甲方经济利益方面的要求,又要保证结构的使用功能,同时要全面考虑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不仅要从计算上满足规范的要求,还要运用概念设计在结构的重要部位上进行加强,本工程的一个重点就是变更了以后外加的一个纯粹悬挑的房间,结构设计时加大截面尺寸不仅从计算上满足规范,更是从概念设计上考虑,外挑的梁在H轴与剪力墙相交处拉进一跨 ,梁的上皮筋拉通,考虑了悬挑结构长期受荷后变形的影响;另外在对已经施工完成的基础的考虑,不能因其已经施工完成且埋在地面以下而无视它的反作用。本工程全面考虑总体结构,能顾此又不失彼,在解决变更问题上思路有可取之处,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02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2002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计算机在县域林业信息化的展望 下一篇:有关建设工程投资控制管理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