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2-01-17 10:25:3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做好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不仅是工程产品质量自身功能与价值的体现,也是社会信誉与企业效益的标志,本文作者就我国目前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应对策,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

Abstract: Do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not only is the embodiment of its function and value engineering, product quality, is the symbol of social credit and enterprise benefit,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on China's curr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F253.3

前 言

建筑工程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 质量监督的内容

1.1 施工前期的监督

①同业主或业主人签订质量监督手续。对设计、施工、监理、外购配件生产单位的资质等级进行核查。

②认真阅读施工图,了解该工程的面积、层数、结构及所用的建筑材料,复核其是否有其他设计失误。

③由站内委派该工程的质量监督负责人和监督员,并对业主、承建商下发委派通知书。

④编制质量监督计划,并组织参加监督活动的检察员、检测人员对监督计划进行学习,使每个人做到心中有数,各司其职。

1.2 施工阶段的监督

施工阶段,是逐步形成工程实体的主要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建筑产品质量的定型阶段。在此阶段中,由于有些分项、分部工程处于穿插施工,是质量监督内容最多、监督力度最大的阶段,所以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监督把关,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结合建筑材料的进场顺序,对水泥、钢材、墙体材料进行质量抽检或复核。

②对混凝土、砌筑砂浆的配比进行适配实验,并出具配合比通知单。

③对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有桩基结构的应按照规定进行试验检测。

④有预应力工艺的应测定张拉控制应力。

⑤对主体机构进行严格监督,加大监督频数;对地震设防区还应按照抗震要求进行监督。对主体结构的监督中,在编制监督计划时应确定工序检验点。

1.3 竣工复核阶段的监督

①依据业主的验收申请书确定复核该工程质量等级的时间,制定复核时的组织方案。

②检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技术资料和质量保证项目资料。

③组织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复核,并应认真做好复核时的各项检测记录。

④根据检测复核结果,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核定并签发等级证书,写出复核报告。对不合格工程进行二次验评。对获得优良工程的项目应向主管部门报送相关的文字材料。

⑤根据档案管理要求,对质量监督全过程的记录资料、照片、录像等进行整理并归档保存。

3.4 交付使用及保修阶段的监督

①在质量保修期内,定期进行质量回访。

②认真接待质量投诉人员,记录投诉情况和质量内容。

③组织责任方对投诉的质量问题进行勘察,制定返修或补休方案,监督责任方完成返修或补休工作,保证用户利益。

2房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2.1 混凝土强度等级: 有的施工单位认为圈梁和构造柱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中是非承重结构, 没有意识到在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或地震发生时圈梁和构造柱所起的重要作用, 对圈梁和构造柱的混凝土材料和配合比要求不重视, 常常造成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2构造柱根部: 许多项目构造柱经常发生烂根, 其原因是有的单位施工时在构造柱根部圈梁处不凿毛、不清扫, 留有落地灰、碎砖块、碎木屑等; 或由于构造柱采用整层高度一次浇灌, 又不能确保浇灌质量, 使构造柱上部的混凝土结构离散, 骨料堆积; 或由于振捣不密实等原因, 造成构造柱根部出现严重的蜂窝麻面及露筋现象。

2.3构造柱插筋: 从基础或基础梁或地圈梁内伸出的构造柱插筋移位, 为了使其能和上部构造柱竖筋搭接, 强行将插筋扳倒到构造柱竖筋的位置, 这样做大大削弱了构造柱的构造使用, 对抗震设防是不利的。

2.4墙体拉结筋的绑扎:构造柱与墙体水平拉结筋施工不规范, 表现在: 拉结筋的平面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 有的钢筋距墙皮的距离太小, 而有的将两根钢筋放在墙的中部; 拉结筋沿墙高度设置不符合设计要求, 加密区没按要求加密, 其他部位设置也不均匀, 或者间距过大, 超过了设计要求; 拉结筋不直, 影响其在灰缝中的握裹力; 有的施工单位以赶工期或施工方便为由, 在纵横墙交接处留了直槎, 预留了拉结筋, 施工人员为了施工方便, 经常将拉 结筋随意弯起, 砌筑时随便放下, 这种做法严重降低了钢筋的拉结效果。

3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有质量为保证,没有质量保证的建筑工程,其社会影响及危害是巨大的。一般来说,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现代工程项目趋于复杂化,项目的质量标准也越来越高,为全面系统地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建立起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的一系列作业和活动过程实施监控。施工单位可以依据质量管理的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系统,通过提出改变设计的合理化建议来解决施工质量设计变更控制、施工质量的验收和改正施工中所发现的一系列的设计问题,采纳、保证竣工项目的各项施工标准、结果与设计文件中所规定设置的标准政策相一致。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各部门人员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创建质量保证责任制,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规程办事,确保质量体系从工程开工准备阶段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3.2 加强质量管理的制约性及其力度,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和建筑企业新的经营体制,政府的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应加强人员力量和检查的密度及深度。项目管理必须规范化,从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来说,质量的保证关键在于管理。对建筑工程来说,更关键的在于项目的管理。因为施工管理的权限已经很大程度上下放到了项目部。

3.3 施工工序管理。建筑施工的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首先,要严格遵守施工的作业流程,作业流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施工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其次,组织合理的施工计划,每个工程项目都有自己的特性,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工种多,所以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在施工工艺方法做好技术准备;再次,是控制工序活动要素的质量,主要施工要素有五个: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将这五种与施工有关的要素有效地控制起来,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另外,设置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便于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3.4 加强竣工验收管理。加强施工过程及竣工后的验收工作,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完成每项工程后,首先由内部实行自检、互检、交叉检合格后,再请监理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做到每道工序、每个分项工程施工都处在严格控制状态,坚决不能让不合格的工序流入下一道工序。工程竣工验收是建筑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对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的最后检查总结,在验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工程验收规范标准,逐项验收评定。

总 结

工程质量监督的对象是工程,被监督的有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内控,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并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各单位的工程质量责任制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需要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共同研究和改进,达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质量监督的目的,使建筑工程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试谈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 下一篇: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