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发展迎来新机遇

时间:2022-01-17 04:03:35

贵州旅游发展迎来新机遇

春节旅游实现“开门红”

:春节小长假刚刚结束,请你介绍一下我省春节黄金周期间的旅游情况。

傅迎春:这个春节黄金周由于各地及早部署谋划,旅游活动精彩纷呈,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全省旅游接待799.73万人次,同比增长24.57%;旅游总收入33.06亿元,同比增长30.51%,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 四统一目标。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春节旅游市场有哪些特点?

傅迎春:第一,旅游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各地重点推出了自驾游、乡村生态游、民俗体验游、康体养身游、温泉体验游等主题旅游文化系列活动,提升了假日文化气息,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激活了假日旅游市场,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消费需求。第二,中短程自驾自助游成为主流,自助游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春节七天,全省累计有131.3万辆7座以下(含)小型客车从收费站免费通道行驶通过。第三,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多元。近年来,通过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强化设施建设、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我省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格局逐步形成,重点景区游人如织,乡村旅游持续火爆,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康体养生体验成“热宠”,春节黄金周呈现出冬季旅游“休闲、康体、疗养、健身”的特色。第四,省内外媒体更加关注我省假日旅游。央视新闻频道黄金时间多次连线直播铜仁石阡推出的旅游文化活动,新华社、人民网、凤凰网等媒体网站对我省黄金周假日旅游进行报道。省旅游局官方微博网友访问覆盖量超过162万,旅游宣传推介效应凸显。

:纵观近年来我省春节假日期间的旅游成绩,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更是出现了较大增幅,取得了“开门红”。

傅迎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当前各种机遇、发展动力和工作举措叠加催生的结果。从旅游发展的大环境来看,我们正处于国家支持贵州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旅游业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全省上下营造了支持旅游、参与旅游、助推旅游的良好社会氛围。加上交通、航空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可进入条件大为改善,为旅游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提供了强力支撑。由于今年春节继续执行“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惠民措施,自驾车游客已成为来黔旅游主体,重庆、四川、广西、云南等周边省(区市)大量自驾车涌入我省,成为我省长假旅游一大“亮点”。假日前期,我们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创新旅游营销方式,“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旅游品牌形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贵州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在假日旅游协调部署上,省政府召开春节黄金周假日旅游协调会议,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传递正能量,创造舒适便捷的旅游条件,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为广大游客市民献上节日“盛宴”,吸引游客深度参与体验。

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

:2月18日,国务院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而从我省旅游市场来看,休闲游正逐渐成为主流,你怎样看待《纲要》的颁布与我省旅游业的发展。

傅迎春:《纲要》,意味着大众旅游和休闲旅游时代的真正开启,对于旅游休闲资源禀赋绝佳的贵州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为推动和加快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休闲度假成为主要旅游方式,贵州的山地度假、乡村度假、气候度假资源优势彰显;随着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贵州的后发优势充分展露,这必将促进全省保健康体、休闲养生、度假体验、娱乐购物、文化审美、运动健身等旅游新业态的迅速崛起,带动住宿、会展、特色餐饮、旅游地产、旅游装备制造等现代服务产业体系的全面繁荣。

:结合《纲要》的要求,贵州旅游发展之路将怎样走?

傅迎春: 对接国发2号文件“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定位,去年我省组织编制了《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8年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统筹考虑、整体研究和顶层设计。结合大众休闲旅游的产业发展趋势,“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的目标,贵州旅游市场供给将从浅层观光旅游向深度文化体验转变,进一步凸显贵州多姿多彩的历史和文化优势;区域旅游竞争从点线突破向旅游目的地竞争转变,进一步凸显贵州原生态的整体优势;旅游产品从观光产品向多业态转变,进一步凸显贵州多样化的资源和产品优势;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转变,进一步凸显贵州旅游跨越发展的后发优势,真正把贵州建设成为“国家公园省·国民休闲地”。

:除了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要求外,贵州省委省政府还明确提出要重点打造100个旅游景区。

傅迎春:目前,省旅游局牵头制定的《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2013年推进工作方案》已报省政府审定,相关工作正抓紧推进落实。

100个旅游景区总体要求是,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做新做实现代服务业”要求,以《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引,加快建设符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努力把旅游业做特、做优、做强,让游客坐下来、住下来、静下来深度体验。总体目标是,到2017年,将100个旅游景区打造成为产业特色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齐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精品旅游景区,其中进入全国一流旅游景区达到20%,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达到80%,力求打造出一批符合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遗产性项目。

力争旅游发展势头如虹

:2013年,全省旅游业将重点抓好哪几项工作?

傅迎春:为力争全省旅游总收入保持25%以上增长,2013年全省旅游行业重点要抓好这几方面工作。一是抓好《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贯彻实施。细化《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加强规划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各地在空间布局、功能定位、项目统筹、线路延伸、设施配套等方面抓好与《规划》全方位对接,确保《规划》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抓好100个旅游景区建设。重点编制景区规划和考核体系,制定全省旅游景区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完成20个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推进旅游景区投资和项目建设,加大旅游招商和融资力度,利用“第三届酒博会暨投洽会”、“国内旅游交易会”等旅游招商平台,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型投资商和管理集团。三是筹办好国内旅游交易会。尽快确定国内旅游交易会工作方案、贵州旅游馆和贵州旅游商品馆策划方案,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旅游交易会取得圆满成功。四是抓好第八届旅发大会举办。坚持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办好第八届旅发大会,从政策、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积极支持承办地六盘水,力争把大会办成旅游项目观摩会、旅游发展经验交流会。五是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力度。研究制定全省旅游项目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分类招商方案,利用“全国优强民企助推发展”、“泛珠合作论坛”、“香港活动周”和“国内旅游交易会”等活动平台,积极引进重大企业投资我省旅游业。六是抓好旅游客源市场开拓。按照“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总体旅游品牌定位,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旅游推广和产品营销。以第三届“酒博会暨投洽会”、“贵阳生态文明会议”等活动为重要平台,同时紧盯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及周边主体市场,多渠道开展旅游宣传营销。七是抓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加大力度、创新方法,扎实抓好行业质量监管、旅游标准化建设,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推动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责任编辑/彭美玉)

上一篇:贵阳“绿色崛起”的时代价值 下一篇:“访”出真情“问”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