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人文”素材积累

时间:2022-01-17 01:31:54

“科技与人文”素材积累

【素材展示一】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2014年6月10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指出:“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国防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我国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备考提点】世界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技术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也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无论科技有怎样的某些弊端,但科技的发展毕竟是历史不可阻挡的潮流。纵观中国的崛起,科技的力量不言而喻。

【素材展示二】

大脑与大脑之间的交流

华盛顿大学的校园中,达比洛西在脑子里动了个“按一下鼠标”的念头,半英里外,塞瓦略斯听话地动了动手指。 这两名研究者,正在进行的是大脑与大脑的直接交流。这一次的新进展是,移动了塞瓦略斯那根手指的并不是他自己,而是达比洛西!实验阶段中,3对受试者多轮测试,成功率在25%~83%之间,这一成果被发表在2014年11月5日的电子学术期刊《PloS One》上。对此,有关学者表示:“这虽说是科技的进步,但也依然让人预测到许多不妙的前景,比如,被黑客控制大脑,同时,当人类可以直接用脑电波交流时,隐私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失去了被保护的权利。”

【备考提点】科技是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好这把剑完全取决于“人”。大脑与大脑之间的交流这项技术的应用,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彰显了科技的力量;但另一方面也许真的如人们所担心的一样,当人类可以直接用脑电波交流时,隐私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失去了被保护的权利。但我们也坚信,即使某些科技有些遗憾,也必将会有新的科技来弥补这些遗憾!

【素材展示三】

《金刚葫芦娃》,别糟蹋我们的童年回忆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示的《关于2014年2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通知》显示,电视剧《金刚葫芦娃》于5月开机。

为了将动画片改编成电视剧,出品方在剧情上进行了修改。动画片的情节是,善良的老爷爷种下一棵葫芦藤,结出了七颗颇有灵性的大葫芦。而在电视剧中,剧情变为“憨厚的卖炭翁刘老汉按照石壁上遗留的偈语种下了七株葫芦,九九八十一天后,葫芦诞为七个身怀绝技的葫芦娃娃”。而动画片中的经典形象“蝎子精”“蛇精”,在电视剧中却变成了“邪恶四妖:红蝎精、黄鼬精、黑鼠精、绿蛇精”。同时在拍摄技术上也将采取3D技术。消息一出,网友纷纷求饶:“近年来国产雷人电视剧频出,《葫芦娃》也难逃雷剧命运,请别糟蹋我们的童年回忆!”

【备考提点】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而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非要借助所谓的3D等高科技手段来磨灭这些童年的美好记忆呢?

【素材展示四】

网上祭拜

当多数国人外出扫墓时,数以万计的人却在网上为逝去的亲友筑起座座虚拟灵台。这便是网上祭祀: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祭奠已逝故人。

网上祭祀一时间集众多美誉于一身:“没有呛人的烟雾,没有震耳的炮声。随着鼠标的点击,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悼念者随时随地都可访问网上纪念馆,献一束鲜花、留一支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诵一段超度的经文,在留言簿上找寻久未谋面的旧友亲朋,在论坛上记录自己的追思和感怀。照片、献词、歌烛,都化为多媒体文件,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的转移而损耗。”

但也有学者认为:“现代人虽然忙碌,但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里,还是应该去亲人的墓前走一走、停一停,以寄托哀思。即使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亲临墓地,哪怕在自己家里面烧上三炷香,摆上一点供品,也比网上的祭祀来得真实一些。网上祭祀把祭祀者带入一个虚拟的场景,让人丧失真实的现场感,触到的是虚景,如何能触景生情?”

【备考提点】任何新兴事物的产生都会带来不同的声音。祭拜,无论是带着高科技色彩的网上祭拜,还是传统的墓地祭拜,关键是我们心中一定要常怀对亲友的思念。科技,改变的只是形式,“内容”要掌握在我们“心”中。

【素材展示五】

“碎片化”阅读

所谓“碎片化”阅读,就是指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阅读者每天从手机、网络等电子终端接收器上,被动地接受各类海量信息,似乎一切信息、知识唾手可得,阅读变得轻松、容易。毫无疑问,科技的发展已将我们带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地铁、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便是最好的证明。“碎片化”阅读虽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但阅读的对象却未必是成篇的文章,即便是有成章成篇的文章,也往往以“营养价值”含量极低的网络小说为主。这也就决定了,“碎片化”阅读不是一种高质量的阅读方式,而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为打发无聊的时间。

【备考提点】“碎片化”阅读具有一种娱乐性和游戏性,使得这种阅读不再具有文化意义,而成为一种娱乐手段。如果“碎片化”阅读取代传统阅读真成为一种趋势,我们不由得对真正的阅读担忧起来。

【总结】“科技与人文”话题的实质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我们时时刻刻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但同时,在科技这把“双刃剑”下,很多传统的东西也在悄然改变。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改变?本主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立意:

(1)赞同科技时代。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并且人类的历史也证明,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2)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发展虽是时代的趋势,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但科技又不是万能的,科技发展的背后绝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忽视和抹杀人文情怀。比如传统的老字号、书信、书画和文人故居所透露出的文化内涵等等。

(3)正视传统与时代变迁的关系,理性地认识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改变。如最近热议的“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电子书与纸书”“网上祭拜与传统祭拜”的利与弊等等。

(4)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科技怎样日新月异,改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容,只要我们心中拥有诗意,懂得珍惜过往的点滴,在科技的时代下也能诗意地生活。从此角度立意考生可写出深度。

上一篇:“科技与人文”主题阅读与写作示范 下一篇: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张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