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层螺旋CT血管灌注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2-01-13 12:09:09

128层螺旋CT血管灌注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

摘 要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血管灌注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50例临床上疑似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分析患者下肢动脉各段图像的质量和下肢动脉的狭窄程度,依据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诊断结果来评价该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的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和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都具有诊断价值,前者显示的下肢动脉血管的闭塞狭窄程度有96%与后者一致,诊断有下肢动脉狭窄(≥50%)的特异性99.6%,敏感性98.6%,准确度99.7,阴性预测值99.6%,阳性预测值99.7%。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灌注对患者创伤小、准确度高,可以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128层螺旋CT血管灌注成像 下肢动脉硬化 诊断价值

下肢动脉硬化属于动脉系统疾病当中常见多发的一种。临床上普遍将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视为下肢动脉硬化诊断的黄金标准,不过近来多层螺旋CT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临床治疗中越来越被广泛认可和使用。为了研究128层螺旋CT血管灌注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方面的作用,选取本院2011年来收治50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和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的对比分析来分析其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收治临床上疑似下肢动脉硬化患者50例,男31名,女19名,年龄35~72岁。患者都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病史,病史4周~13年,患病部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疼痛。两组在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方面无显著差异,可在研究中进行比较。

检测方法:本次研究中,患者都要接受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①CT灌注扫描:患者扫描时使用仰卧位足先进的,进行常规的下肢CT平扫,随后在平扫图像上选取小腿最大截面积的层面作为灌注成像的扫描层面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进行同层动态扫描,造影剂总量40ml,流速4ml/秒。设置好螺旋CT仪器的管电压、管电流、螺距、机架的旋转速度、进床速度和探测器宽度等扫描参数,将扫描图像上传到图像工作站,使用灌注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测量扫描层面的血容量、血流量、峰值时间和平均通过时间,评估该层面的血流灌注状态。②CTA扫描:同样使用仰卧位足先进的,扫描范围从肾动脉开口层面至足底,使用智能追踪模式进行常规的下肢CTA扫描,造影剂总量90ml,流速4.5ml/秒。将扫描图像上传到图像工作站,使用下肢动脉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

评价方法:判断动脉闭塞狭窄程度的方法:(狭窄段近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段最狭窄处内径)/狭窄段近端正常血管直径×100=动脉狭窄程度(%)[2]。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得出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比较128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和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下肢动脉硬化的一致性,通过Kappa一致性的检测,当Kappa值>0.75是表示两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高。

结 果

患者都顺利完成了128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的检查,本组共计274个动脉节段,一共发现血管壁钙化或者钙化斑块220段。与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结果相比,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的下肢动脉血管的闭塞狭窄程度有96%的一致,诊断有下肢动脉狭窄(≥50%)的特异性99.6%,敏感性98.6%,准确度99.7,阴性预测值99.6%,阳性预测值99.7%,见表1。

讨 论

下肢动脉硬化属于动脉系统疾病一种,患者主要集中在50~70岁的老年人群,随着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出现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也越来越多[3]。下肢动脉硬化的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病部位疼痛、麻木、发冷、动脉搏动消失、间歇性跛行等,严重的患者患病部位甚至会发生溃疡或者坏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危害较大。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诊断和治疗下肢动脉硬化已经是患者和医护工作者的普遍共识。

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方面,临床上普遍将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视为黄金诊断标准,其他的诊断方式包括多普勒彩超、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螺旋CT血管成像。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虽然可以精确显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病变部位,但是属于侵入性检查会对人体造成创伤,并且无法检测出轻度粥样硬化斑块或者偏心斑块;多普勒彩超能够准确清晰地显示患者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但检查结果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多层螺旋CT技术则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另外一种检测手段,不仅可以精确地显示远端的血管及病变情况,而且对患者创伤小,具有扫描范围长、分辨率高、操作简单、后处理方法多样等优点。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50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进行了128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的检查,通过与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结果的对比得出两者这段结果有96%的一致性,诊断有下肢动脉狭窄(≥50%)的特异性99.6%,敏感性98.6%,准确度99.7,阴性预测值99.6%,阳性预测值99.7%。综上所述,128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检测动脉硬化,不仅操作方便、创伤小、而且图像清晰、检测结果准确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星.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830-1830.

2 刘金生,舒峤,叶贱辉,等.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2):116-117.

3 刘浩,顾建平,王丽萍,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5):75-77.

上一篇:CRRT治疗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