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时间:2022-01-04 02:13:11

关于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的大量涌入,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出现,停车位愈发紧缺,地下室由往常的一层向多层扩展,由于地下室工程长期处于水的包围之中,水的来源与成分又极为复杂,有的甚至含很多有害介质,因此如何做好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地下室 防水工程 施工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57+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的大量涌入,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出现,停车位愈发紧缺,地下室由往常的一层向多层扩展,由于地下室工程长期处于水的包围之中,水的来源与成分又极为复杂,有的甚至含很多有害介质,因此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以北流市某工程为例子,谈谈如何做好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流市一环北路与城西一路的十字交叉路口。整个工程总建筑面积大约78708.2㎡,1#、2#地上31+1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 98.05米;3#地上27+1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 91.65米;5#地上29+1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 97.65米。结构类型为框剪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本工程地表水丰富地下水位较高,对地下室的防水要求高。本工程地下室防水为:二级设防。

二、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控制原材料

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按照规范取样测定,并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为了保证混凝士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石料含泥量不得大于l%, 石子最大颗粒粒径不得大于40mm,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根据本工程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水灰比要小于0.55,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能力,使试验结果混凝土强度合格率达100%、抗渗等级达到S12标准,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水泥用量8%的UHA复合膨胀防水剂等,并减少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以至尽可能地降低水灰比。采用混凝土泵运输时,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18cm,并合理选择泵送剂或高效减水剂。

3、混凝土浇筑工艺

(1)底板混凝土浇筑

针对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浇灌时易形成施工缝的问题,应从底板一端两侧同时浇筑;浇筑间隔时间应严格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为减少面层混凝土的收缩量,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应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抹实、压光等3次抹压;初凝后铺上塑料薄膜盖上草袋,进行14d以上的保温养护,防水混凝土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外界温度不得超过15℃左右,以防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

(2)外墙混凝土浇筑

地下室墙体分层浇筑500mm~600mm为一步,各层间隔时间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所有的钢筋均按设计要求设置高标号砂浆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为了防止外墙混凝土干缩和温差引起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后,墙顶盖上草袋加强养护,养护14d后将外墙模板拆除。

三、特殊部位的施工防水处理

1、穿墙管道处理

本工程建筑地下穿墙管道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施工中均应进行防水处理。首先,在浇筑混凝土结构前应在穿墙管道处预埋套管,并在套管上加焊止水环:穿墙管道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当止水环数量按设计规定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管件。并将位置找准并临时固定,然后一端穿墙管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满焊严密;最后从钢板上预留的浇筑孔注入改性青软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土处理,且套管周围浇筑的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环采用4mm厚的钢板,直径80mm,要求与栓满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4Omm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3、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的处理是地下室防水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处理不当将前功尽弃,在工程施工中尽量避免施工缝的出现,如必须设置,一般将其留置在高于底板顶面300~500mm的外墙上,应做成企口并增设止水钢板,具体做法是:在底板混凝土浇筑之前,将止水钢板安装在指定标高的外墙上,止水钢板接头处必须满焊,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将止水钢板一半浇筑在混凝土内,剩余的一半与墙体混凝土一同浇筑。这里应当注意:止水钢板必须闭合、满焊;浇筑墙体混凝土前,应用钢丝板刷将接缝刷毛,清除浮浆,打扫干净,冲洗润湿,然后将其表面涂刷界面剂;浇筑混凝土时应振捣密实。若地下室外墙施工时必须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变形缝或后浇带处。

4、后浇带防水处理

在后浇带施工时,为提高后浇带处的防水能力,采取如下措施: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考虑施工缝的形状(直缝、阶梯缝),设置止水带,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清洗,施工缝表面涂刷一定厚度的界面处理剂,在新浇混凝土浇筑前铺50mm厚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减石子的砂浆,浇筑新混凝土时充分振捣。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地下室工程长期处于水的包围之中,水的来源与成分又极为复杂,有的甚至含很多有害介质,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使得建筑物具有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给人们创造出美好的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任胜利.浅议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3).

[2]冯志辉,齐丽丽.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和预防[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1).

上一篇:装载站故障分析与处理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PHC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