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市场调查范文

时间:2024-03-29 11:27:11

医药市场调查

医药市场调查篇1

关键词:课程 课堂教学 拓展

“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医药类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步骤,其前期课程是市场营销学和统计学。同时它也是一门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内容上是多学科的综合体,即在市场调研中涉及心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学科的知识。

一、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考虑到本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善于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应用知识正确地、创造性地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型管理人才的要求,传统的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有以下不足之处。[1]

第一,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满堂灌讲授方法为手段,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第二,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讲授的群体,忽视了学生是能动的学习主体,具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单向的、纯粹的信息输出过程,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沟通,排斥了互动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听、记、背、考的忙于应付的层面上,使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

第四,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法,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在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采取了消极抵触行为,造成在大学课堂里教师一边教学,还要一边管理课堂纪律,使教学过程变成了学习主体缺位的纯粹的教师行为。

二、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内涵和外延拓展的对策

针对以上传统的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的不足与局限性,结合本人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感悟,我认为可从如下四个方面来拓展此课程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一)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以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进行的最佳组合为教学方法

只有以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进行的最佳组合为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等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其在道德、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上获得全面提高。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每次课前进行“五分钟演讲”,即每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演讲,演讲内容涉及广泛,演讲形式有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由学生自己采集、整理资料,这引起了学生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兴趣。

2.有效地创设学习情景,提高教学效率

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和合理使用,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网络资源。提高课时利用率,把只提供黑板和讲台的课堂,拓展为利于师生直接交流和集体交流的场所。

3.结合多媒体,进行综合体验式课堂教学

编制多媒体课件,把本课程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操作步骤、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以简约清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对课程有“立体感”的认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效果。另外,如果再配合教师的身体语言适当地表达,课堂的气氛和效果会更加良好。

(二)从案例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进行填鸭式讲授,而不管学生如何能成功地去组织和进行市场调研。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老一套显然已经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

1.合理设置案例,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

教师要善于从国内外的书籍杂志、报纸、内部资料和光盘、网络上搜集资料并归类整理,运用这些近似于实际情况的材料训练学生,让他们不离开课堂就能接触到大量各式各样的实际问题,并综合运用市场调查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

2.寓培养学生能力于传授知识之中

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出发,这门课程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并重的思想,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发展能力,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以知识传授代替学生能力培养的缺陷。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预测软件介绍给学生,如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数据处理软件(Excel)和其它有关预测软件等,并通过安排相应的案例指导他们练习和实践。这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有关公式和方法,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电子计算机应用能力。[3]

3.教学内容安排上,适当弱化理论内容,强化应用内容

根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比如如对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概括介绍以及对市场调查方法的应用技巧、问卷设计技术、资料处理方法等应用部分多花学时设置恰当的案例进行详细介绍。

(三)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能力

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是实践性更强,是更加强调理论的实际运用的课程。因此要通过模拟实训和现场实践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技能。

在模拟实训中,学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疑问,就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通过教师的启发与诱导,学生会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完成课堂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和学校到企业单位的空间转换。在这种转换中学生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合项目实训,提高综合素质

如果按部就班地安排教学顺序,学生虽然可以得到各个调研环节相关理论的系统知识,但实践能力锻炼显得不足。因此我引入了课堂项目法,即用一个大型作业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整合教学内容和实训,融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为一体,进而成功构建双主体教学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以下几个好处。也因此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1.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做毕业论文设计的能力

一般地,这门课要在学习了市场营销学和统计学两门课程之后才安排学生学习,因此,一般在他们大三时学习,此时,他们面临实习和毕业两件大事,因此市场调查和预测的教学可以为他们提供实训的平台,以利于他们更好地实习和毕业就业。

比如,在学生确定了研究项目时,我要求他们首先要做二手资料的收集,收集之后还要做综述。这样就培养了他们查阅文献和写文献综述的能力。从而为他们做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有些优秀课堂项目还可以继续完善成毕业论文。

2.有利于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设置之初,要求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进行分组(每组8到10人),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实践的题目较大,学生个人分散进行很难完成,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二是通过分组形成几个小的组织,内部有分工有合作,各组之间开展竞赛,这样会更大地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培养协作意思和团队精神,对同学们的管理能力提高会有很大帮助。在课堂项目中,学生是学生的主体,但不能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需要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比如在对课题名称和课题计划的审查中,教师必须留意个小组组长人选的选择,在调查内容、调查对象的选择上特别注意方案的可行性,在调研计划草案中把握其实践经费的控制。[4]

3.利于培养、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以及其他能力和素质

在这个课堂项目课题确立时一是根据学生自身感兴趣或是关心的项目进行调研;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去与企业直接联系,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企业实际所需信息的调研。这样他们就必须学会与人交流和沟通,做访谈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诸如沉着、大胆、交往等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洪燕云.《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统计教育,2006(5):26~28

[2]曹扬.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4(4):66~68

[3]马成文,陈凤英.《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浅见[J].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0(4):56~57

医药市场调查篇2

我国西药市场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很久以前就听说有人提议废除中医,而且还是科学界的人提出来的,并且有不少人附和。西医在外科手术方面的长足发展,以及在急救技术上的各种手段,是中医无法也不需要替代的。虽然中医不具备成熟的痊愈技术,但是相较于西医,中医有更完整地理论基础,也有更大的机会发展出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都倾向于西医,很少有人会想起中医这个古老的词。作为中国的宝贵财富,中医具有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而且的潜在供给能力很大。

大学校园的中医普及率很低,与西医根本是无法比较的,无疑,大学生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极具战略性的市场,而对大学生的中医调查报告也能够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大学生这个消费群对中医的态度,同时,中医也能从中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广大学生当中展开调查。我们除了通过网络对大学新生进行抽样调查(获得调查问卷52份,有效问卷52份),还对个别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个人访谈以及现场问卷调查。

三、调查报告结果分析:

1、优势:

a副作用较少,和西药相比更温和,对人体机能冲击性较小,而且强调因人而异,通过望闻问切的诊疗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药方,更为对症。

b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中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广大人民所熟悉、接受。

c中医博大精深,涵盖了多种技术与治疗方式,例如针灸、拔火罐等,可选择性强,有助于日常的保健性治疗。

2、劣势:

a传统中药需要煎煮后服用,过程较为繁琐耗时,对于生活节奏快的都市人来说不太适合。

b中药多由草药制成,性味苦涩,服用时较难入口。

c起效较慢。

d诊疗方式由古代的静脉学说发展而来,现代科学较难验证。

3、威胁:

a西医医学运用现代先进科学诊疗手段,国际认可度高,根据性强。

b西药药性强,起效快,易见成效。

c西药服用方便,而且较传统中药容易入口。

4、机会:

a,中医药是中国民族的医学瑰宝,发展中医药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的需要。

b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开始应用传统医药。

四、市场细分及市场定位:

(一)、市场细分:

由上述分析及结论,我们根据参与调查的人员的年龄分布,分成了三个部分:

1、年轻人:

年龄在20岁以下的人归为年轻人一列,在问卷调查中,这个年龄段的人参与的最多,对中医也不够了解,在生病的时候大多数会选择西医这种见效快的方法,所以中医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还由于口味苦、气味浓等种种原因,即使知道中医疗效好也对它敬而远之了。

2、青年:

年龄在25到45岁的人归为了青年一列,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多都是白领,平日对保健养生也有较高要求,加上美容、瘦身,中医调理等,许多人都愿意选择副作用小的中医方法,例如针灸、调理等。

3、中年:

年龄在45~60的人归为了中年一列,他们十分注重对身体的保养、调理等,也逐渐关注高血压、脂肪肝等身体疾病,时常关注中医的讲座。所以,他们当中也有大部分人会选择中医来调理,而且这个年龄段的人接触中医比年轻人早且深入,所以对中医的信任也比较高。

五、建议:

1, 将中医纳入医改。

在西药越来越普及方便的情况下,中医药要想发展,免不了国家的支持。将中医纳入医改,足以证明国家对中医的重视,提升了中医药的战略性地位,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 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

从调查问卷中可看出,大家对中医药是抱着比较信任的态度的。可是为何中医药在我国却普及不了,我想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医药的宣传力度不大。中医药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包含了中国谦和的文化,但这在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是不适合的。

(1) 校园宣传,从学生抓起。

学生不久之后将成为社会上的消费主体,而且其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底蕴,对于作为中华五千年历史沉淀之一的中医文化也是具有极浓厚的兴趣。应该多在高中、大学多开一些相关讲座,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为中医药做了一个宣传。

(2) 社会宣传,鼓励全民学习中医药。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群体,包括高考落榜青年,在乎养生的白领一族及退休老年人酷爱中医理论,自专中医理论,国家应尽量鼓励他们,为他们提供相关政策,这样懂中医理论的人多了,形成社会风气,中医药也就发展起来了。

3, 抓住中医的特色,提升民族自尊心。

医药市场调查篇3

药品的市场价格混乱:即药品在市场上的供货价,出货价出现价格体系的混乱。

药品的冲货:即药品的经销商低于进货价销售到本区域或其它区域市场,药厂办事处不按本药厂划定的销售区域把药品销售到其它区域市场

药品的窜货:即药品的经销商≥药品供货价销售到其它区域市场

不是什么样的药品都会出现市场价格的混乱和药品冲窜货的问题。只有在医院市场,OTC市场、第三终端市场上运作了一段时间的药品,有了相对稳定的患者,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消费需求后,才有可能出现市场价格混乱和冲窜货的问题。药品的价格及冲窜货在产品不同时期的市场情况是不一样的,在产品投入期,药品不为大众,目标患者、医药批发公司及医院市场,OTC市场、第三终端市场所认知。在此投入期阶段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出现药品的市场价格混乱及药品冲窜货的情况。而是当药品在医院市场,OTC市场、第三终端市场上运作了一段时间,有了相对稳定的患者,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消费需求后,在药品的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阶段是企业药品出现价格体系混乱,药品在市场上冲窜货的高发期。

药品的价格混乱及冲窜货形成的原因:

药厂自身的原因:

药厂没有专门的市场督查管理机构,没有健全的关于药品价格及冲窜货的市场管理体系。

药厂管理混乱,部门交叉,重叠,职责不明

药厂销售价格政策的不统一,对经销商没有统一的供货价和统一的最低市场出货价

药厂办事处的原因:

办事处内部管理混乱,没有健全的营销管理制度

很多药品的市场价格混乱,冲窜货是药厂办事处销售人员所造成的,一些办事处经理的职业素质过差,在任期内对自己的权利过分使用或者盲目使用。有些则是私人感情,有些则是利益及销售业绩的驱使,使得他们不顾企业,市场长远利益和品牌持续良性的发展,勾结经销商形成冲窜货联盟,赢得短暂的不合理利润,不是通过自身努力而实现的销售业绩。另外则是一些办事处经理对医药批发公司的责任不清楚,对医药批发公司的销售渠道覆盖区域认识不清,双方没有可约束的销售价格及销售区域协议合同的签定,造成医药批发公司无所顾及地“想卖什么价就卖什么价!想卖到哪就卖到哪”!造成对药厂整个市场价格体系混乱和市场上的药品乱冲乱窜的不规范市场行为。

办事处为了完成公司规定的销售目标和销售任务也为了自身的利益需求,办事处恶意,无意地违反药厂的药品价格及销售区域,不按规定≤药品价格供货给区域内和区域外医药批发公司或其它终端客户

医药批发公司的原因:

医药批发公司为了完成制药企业的年度销售指标和年度销售任务,也为了制药企业的年度销售返利政策兑现在≤药品进货价,把药品销售在本区域和其它区域市场的终端客户

医药批发公司现有的销售渠道体系不仅仅覆盖在所在的行政区域内,而是在全国各地均有驻外销售机构和营销分公司(如湖北九州通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京龙医药公司、安徽华源医药公司等)

医药批发公司之间的以货换货等

医药批发公司勾结药厂办事处相关人员为谋求短期的利益“挺而走险”,至药厂的相关管理规定不顾出现药品市场价格混乱和冲窜货的不规范市场行为。

药品的价格混乱及冲窜货对制药企业市场的危害

首先,药品的市场价格混乱及冲窜货使医药批发公司对产品失去信心。医药公司销售某品牌产品的最直接动力是利润,一旦药品市场价格混乱,医药公司的正常销售就会受到严重干扰、由于经销商之间的价格比拼和下游终端客户的流失,将导致经销商利润的减少从而会使经销商对药厂的品牌失去信心。当冲窜货引起价格混乱时,销售商对品牌的信心就开始日渐丧失,最后拒售药厂的产品或者加入到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中去。

其次药品的市场价格混乱将会严重地打击遵守药厂制定的市场游戏规则的办事处及所有销售人员的信心,办事处全体销售人员通过努力而获得的长期利益和销售业绩得不到有效保障,最终将会导致守法销售人员和办事处也加入到冲窜货联盟中去。

最后,混乱的药品价格充斥市场,冲窜货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是使药厂的产品品牌形象的市场损失,丢掉药厂为之苦心经营的销售渠道体系和下游终端客户网络崩溃,严重威胁着品牌无形资产和药厂的正常销售,其结果必然是要丢掉市场。

药品的市场价格混乱及冲窜货的管理

冲窜货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药厂要想更好地发展,须运用药品的合理流动来蠃得更大的市场占有和较好的市场覆盖。药厂要想在一夜之间把市场的价格混乱及冲窜货的问题解决掉,那肯定是不太可能的,药厂只能在可操作和可控的范围内,把药品的市场价格混乱及冲窜货行为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药品销售价格体系的建立与统一管理:特别是全国性医药物流公司及区域性医药物流公司统一执行一个供货价和出货价,与其签定药品最低销售出货价协议书,以合同协议的方式来确保药品价格体系的执行,

销售协议中约定药厂给医药批发公司的进货价及对外出货价,医药批发公司的销售区域约定以及出现冲货及低于出货价销售药厂产品的退出约定,以经销商长远的、有严格的市场价格保护体系来实现合理的商业利润,约束厂商共同来遵守双方签定的药品销售合同,按市场游戏规则来从事销售活动

实行药品代码制:代码制是指给每个区域的药品编上一个唯一药品生产批号,箱号、印在药品的内外包装上,采用代码制可使药厂在处理冲窜货问题上掌握主动权。首先,由于药品的代码制,使企业对药品的去向了如指掌,避免医药批发公司有恃无恐,使其不敢贸然采取冲窜货行动;其次,即使发生冲窜货行为,药厂也可以搞清楚药品的来龙去脉,有真凭实据处理起来相对容易。

实行一级经销商营销管理模式:即在直辖市,省级市场寻找二家经营规模大,有较强资金实力、有良好的业内口啤和信誉度、有强大的药品终端覆盖能力的医药批发公司,一家有较强的医院销售网络,一家有较强的OTC销售网络,第三终端销售网络的医药批发公司作为一级或一级经销商(此种营销模式适合大型药厂,有品牌知名度,有较强的营销队伍及终端控制能力的药品生产企业)。由药厂制定三方销售协议合同,办事处的营销人员联系下游终端客户(二级、三级医药批发公司或连锁医药公司)或由医药批发公司外勤销售人员联系终端下游客户并签定三方认可合同,签定三方认可的进货价,出货价及销售区域,此模式可以由药厂直接掌控药品的进出货价格,并对销售渠道体系和终端市场处于药厂的日常监控当中。

在药品的市场价格管理上,低于企业要求最低供货价的办事处或医药公司,不予开据增值税发票;多次出现低于双方签定的销售价格协议并多次出现冲货的医药批发公司退出销售公司产品机制。

建立健全药厂药品的市场价格及冲窜货监督管理机制

实行大区督查经理日常市场监督,抽查机制

实行医药批发公司销售明细流向办事处月报机制

建立全国性物流医药及区域性物流医药公司档案及销售网络覆盖图,对重点冲窜货医药批发公司重点关注和监控,经常性与办事处走访医药批发公司

设立办事处投诉机制,办事处可凭药店购实发票,医药批发公司进货单复印件及用数码相机在医药批发公司拍照等取证来上报公司投诉。

设置专职的市场督查管理机构及药品的市场价格,冲窜货管理体系

市场督查管理机构组织结构图:

设立市场督查总监,建立大区督查经理巡察工作制度,把市场价格混乱及冲窜货现象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形成对市场的监管制约机制

市场总监职位描述:

对营销中心总监负责

制定企业年度市场督查营销目标和任务并制定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

市场监督队伍的建设(大区督查经理选聘,培训、日常管理等)

药品的市场价格及冲窜货现象的直接管理者

带领大区督查经理经常性地检查市场,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对于大区督查经理及办事处上报的药品市场价格及冲货、窜货进行审核并按规定作出相应处罚

市场督查人员配置:

按行政区域划分:华北大区督查经理,东北大区督查经理、西北大区督查经理、华中大区督查经理、华南大区督查经理、华东大区督查经理、西南大区督查经理

大区督查经理职位描述:

隶属营销管理中心,对市场督查总监负责

分管区域市场的日常巡察(协同办事处拜访重点的全国性物流医药公司和区域性物流医药公司)

医药批发公司供货价及出货价的日常督查及确认

重点监控冲窜货物流医药公司

各办事处物流型医药公司药品销售流向的催收,确认、核查真伪

与办事处调查取证其它区域医药批发公司冲窜过来的药品

建立健全物流型医药公司客户档案

对冲窜货行为的处理程序

药品冲窜货的认定:

冲货认定 :医药批发公司或办事处低于规定的出货价销售到本区域或跨区销售,按冲货处罚

窜货认定:医药批发公司≥企业规定的药品出货价跨区销售,按窜货界定

药品冲窜货的处理程序 :

药品冲窜货的处理程序 (见流程表):

一、办事处或内勤将品名、规格、批号、小包装盒上的喷码及已发现的具体货物数量准确地报到大区督查经理处,由大区督查经理审核后转市场督查部内勤。

二、 市场督查部内勤人员根据办事处所报内容于当日内查找、核实,确认该货物所属那个办事处销售区域及所属那家医药批发公司。

三、 为某办事处区域所发药品,市场督查部内勤人员通知办事处经理;如为其他区域所发货物,市场督查部内勤人员将初步调查结果报大区督查经理处由大区经理审核后转内勤转市场督查总监签字,财务部按相应规定处理。

四、市场督查总监将签署意见交财务部,按规定进行相关费用扣除及补偿,并通知办事处。

五、市场督查部内勤人员做好冲窜货调查,处理记录,存档备案

冲窜货的处理方法:

药厂办事处供货给医药批发公司的价格不得低于药厂规定的最低商业供货价,在办事处管理制度中明文规定冲窜货的界定。

对于低于规定供货价格的办事处把产品销售到本区域或其它区域的行为,视为冲货,药厂要严厉处罚,决不能枯息养奸,可以采取高额罚款,停发工资奖金、提成或解聘等手段来约束办事处的销售行为。

对于窜货的办事处,药厂要视是无意还是有意来给予相应处理,医药批发公司在药品出货不低于与药厂签定的销售协议价格,依据办事处每月上报公司的医药批发公司销售明细流向,销售费用及销售业绩划拨给被窜货办事处;但对于为了销售业绩和其它利益有意把企业药品销售到其它区域市场的行为,依据医药批发公司,大区督查经理或被窜货办事处调查取证,一旦查实除了相应销售费用及销售业绩划拨给被窜 货办事处外,视数量大小情节,药厂可采取停发工资奖金,提成或解聘等手段来约束和规划办事处的销售行为。

对于刮、涂箱号、识别码销售货物的办事处,此行为是恶意冲货,药厂要施以严厉处罚直致解聘相关责任人

对于医药批发公司低于药厂供货价把产品销售到本区域或其它区域的视为冲货行为,药厂要按双方签定的销售协议书严格执行,决不能为了某一区域或某一家医药批发公司而致全国市场和大多数遵守游戏规则的医药批发公司的利益而不顾,可以给予口头或书面的严厉劝告,如还不停止其冲货行为,应停止给其供货,取消本企业药品经销权。只有采取这样严厉的措施才能在业内树立起严格管理市场的良好口碑。

对于医药批发公司的窜货行为,药厂应该要遵循现有流通渠道的特点“易畅不易堵”,只要其能提供真实而准确的销售明细流向,不低于药厂规定药品出货价即可;而不是简单地“堵”来要求医药批发公司已形成销售渠道体系而不顾,这样对药厂产品销售及向空白区域市场渗透和覆盖起到制约作用。

医药市场调查篇4

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相当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中国医药医药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据预测,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将增长23%,已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上升阶段。但其中一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阻碍其发展。

中国医药产业的四大短板

医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产业,可中国医药产业当前主要面临四大短板。

市场控制力下降

近年来,跨国企业在华扩张步伐明显加快,销售额约占整个医药产品销售额的26%~27%,在华医药领域的投资不断扩大,包括辉瑞、葛兰素、诺华、拜耳等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均已在华投资设厂=有的还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研发中心,并把触角伸向药品批发领域。

由于外资企业在批发、分销、配送等方面的优势,其生产的药品和进口药品已占全国大城市医药药品年销售额的60%~65%,市场控制率不断增强。中国医药流通企业普遍存在销售半径短、规模小、流通成本高和经营管理不善等弊病,很容易被外资整合,预计未来几年外资的市场控制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技术研发力不足

医药制造业作为典型的高技术产业,企业需要强大的研发投入来支撑其发展。

在专利数量方面,国内医药企业在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还存在大量的仿制的问题,目前我国医药有效专利数量少,从我国制药企业生产的品种看。98%以上为仿制药。国内的专利申请大部分为方法或用途等非基本专利申请。

反观那些在华的外资企业,自“十五”规划以来,在华申请量排在前6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德国、瑞士、英国和法国。其中,美国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遥遥领先,以每年增加100多件的数量在我国申请药品专利,在所有外国申请的总数中占1/3以上。

在化学合成药和药物制剂领域,国外申请明显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化学合成药领域,外国申请量占据了该领域总量的91%;在天然药物方面,尽管我国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但技术含量相当低,离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差距很大。在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方面,我国非职务发明的申请量远远大于职务发明申请量。从而导致国内的专利申请中技术含量高的较少。

产品创新严重不足,在高端市场,几乎被外资企业占据。在生物制药上,中国只能走仿制的道路,根本无法在技术上与欧美等国家抗衡,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中药创新。但长期以来由于中药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不足,发展结构失衡,致使中药新品种市场竞争能力不够,传统品种增长乏力,中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产业规模化不高

目前,我国的医药产业还处于相对分散的阶段。在制药工业领域,世界制药前十强的集中度为40.13%,而我国为13.5%。我国目前有4768家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但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总数的80 09%;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医药企业只占1.52%。在医药分销领域,前三强的集中度为20%,仅相当于美国和日本10年前的水平。在10年内,日本的医药商业前三强集中度从21%提升到67%,美国从31%提高到96%。在药品零售行业,我国连锁前三强的规模占零售市场的5.97%,分店数占总体的2.6%,而美国的连锁前三强的这两个比例分别为60%和40%。

贸易竞争力下降

1999-2008年,我国医药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呈下降趋势,2008年的医药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由1999年的0.34降至0.19,下降明显。自2009年3月份以来,我国对欧洲医药保健品贸易由顺差反转呈现逆差,全年逆差金额为8.64亿美元。

从分类产品看,生化药、医用辅料及植物提取物进出口增长明显。其中,生化药出口14.46亿美元,同比增长60.22%,高居出口增幅之首。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医药产品出口出现下跌走势。西药原料首当其冲,出口165.6亿美元,同比下跌4.53个百分点,位列跌幅第一。中成药进出口均出现萎缩,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下降4.23%和3.88%。

从出口目的国或地区看,美国、日本、印度、德国和韩国依次为我国前五大出口地,占我国对外出口46.6%的市场份额。其中,对美国出口62.38亿美元,同比下降0.06%。在排名前20位的国家或地区中,我国对荷兰、巴西、印尼等国家的出口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相对明显,降幅均超过6%。

从进口国家或地区看,我国医药产品的进口大部分来自于发达国家,前5位分别为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法国。其中,美国以35.6亿美元的进口额稳坐我国对单一国别进口第一位,同比增长15.3%。我国对德国、法国和比利时的医药外贸都出现了较高逆差。

发展环境不容乐观国内市场竞争无序化

在国内,我国医药企业竞争无序化严重。从2006年开始,中国医药市场转入全面竞争的“寡头经济”,大型医药企业相继出现,但国内市场的竞争仍处于无序化状态,同时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现象愈演愈烈。

我国制药企业的新药研发以仿制为主,只能生产通用名药物,获利微薄,产品难以打入国际市场,而且,仿制药频繁发生专利争端。目前,我国内地医药企业约97%的产品为仿制药。数据显示,2001-2010年。包括治疗溃疡、降压调脂、抗菌、抗肿瘤等35个总销售额超过800亿美元的畅销药品的专利保护集中到期,使中国制药企业面临“无药可仿”的窘境,将面临重新选择产品和行业洗牌的窘境。

跨国药企已从过去单纯以注重产业投资为主向产业投资与研发投资并重转变。在全球新一轮医药产业转移的推动下,跨国药企在华投资行动愈加频繁,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其中,阿斯利康已决定将其原料药生产基地转到中国,这标志着由外资加快进入带来的新竞争格局即将形成。

大力发展仿制药的生产模式导致企业进入门槛低,利润微薄,又面临专利争端的风险,其根本的原因是缺少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惟有突破自主研发才能解决产业无序化竞争的问题。国内部分实力较强的医药企业为了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率先走出国门,但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状况还有待观察,特别是与国外先进医药企业存在差距,竞争更加激烈,生存状况仍然艰难。而目前,外资占领国内医药行业的状况愈演愈烈,从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到品牌数量逐渐渗透,从资金依赖到技术依赖,这将为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构成极大

的障碍。

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恶劣

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的出口限制措施较多,如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侵犯等,使我国医药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恶劣。

不少国家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出于维护本国企业利益的考虑,对中国制造产品,特别是低端医药产品加以限制,对华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明显增多。

2009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的贸易摩擦主要是集中在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上,发起案件有4起,涉案产品包括一次性注射器、青霉素工业盐、葡萄糖酸钠,涉案金额1.4亿美元,涉及的国家有阿根廷、印度以及欧盟。其特点为:一是涉案产品范围由原料药扩展到医疗器械类产品。以往,我国医药类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产品90%以上是西药原料药,而自2008年下半年,我国一次性注射器被巴西、乌克兰分别提起反倾销调查以来,2009年9月阿根廷又对同一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为458万美元。二是涉案的国家从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扩展。以往,医药类产品主要国家是印度,从2008年开始,一些新兴市场如巴西、乌克兰和阿根廷也开始对我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三是涉案金额逐年增加。2006年以前,个案的涉案金额都不到1000万美元,2006年印度对青霉素工业盐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为9950万美元,2007年印度对头孢曲松提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为1560万美元;2009年印度对我国生产的青霉素工业盐提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1.3亿美元,成为国际上对华医药产品反倾销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件。四是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反复提起反倾销调查,如一次性注射器在前后一年的时间内就有3个不同国家提起反倾销调查,而印度对我国青霉素工业盐也已3次提起调查。

我国医药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基本有技术法规和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规定。鉴于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苛刻的技术标准、多样的技术法规和繁杂的合格评定程序,我国的医药产品往往难以符合其要求,无法进入其市场。此外,发达国家还经常对药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等进行修订和补充,我国医药企业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出口就会受阻。有些技术标准虽然不对医药产品的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由于国外制定的技术标准相对较高,我国的医药企业为达到其标准就必须进行较大的没备和人力的投入,并支付昂贵的认证、注册、评审等费用,在客观上增加了医药产品成本,从而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跟踪最新的技术标准,部分医药企业还需要不断地追加投入,这些都使得医药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降低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减少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都颁布了反垄断法,旨在调整限制竞争的行为,实行保护竞争和反对垄断的经济政策。美国对华维生素c反垄断是我国医药产品在海外遭遇的第一起反垄断调查案件。维生素c产品在我国医药出口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历年来都是我国在医药出口额最高、创汇贡献最大的产品,也是目前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品。本案在美国结束后,欧盟国家对相同企业提起了在欧盟法下的反垄断诉讼。这个案件对涉案企业的打击非常严重,几乎改变了世界维生素生产行业的格局。

政策助推产业升级

针对目前国内现有的医药产业发展的环境,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批针对医药产业的政策。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的公布,可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将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政府主导下的投入增加为做大做实医药行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并间接带动个人和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医药市场将得以扩张,有助于振兴行业发展。此外,创新能力是医药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源,而这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政府投入的增加将切实保障医药行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新医改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以杠杆效应拉动医药消费需求的增加,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新医改方案中关于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内容一直备受医药企业的关注,对基本药物配送和供应的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改动,了统购统销的思路,改为将基本药物供应回归市场化,并将招标采购权下放到各省,将基本药物采购与各省药品挂网采购接轨。

药品定价制度历来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热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定价的思路和范围,并在新药、专利药以及仿制药的定价机制上做出了新规定,有利于规范医药行业的价格监管。《意见》提出,“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此外,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也是政府监管的重点。

促进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建立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医药产业自主创新,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医药行业的促进和扶持政策将扩大中医药的市场份额,对优质中药企业是重大利好。2009年2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中药品种保护指导原则》(下称《原则》),对中药行业的影响较大。

《原则》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现场核查的内容,完善申报资料内容,提高中药延长保护期门槛,进一步明确同品种保护的要求。此次调整的内容都是中药品种保护申请评审中的重要环节,意味着今后中药品种申请保护尤其是即将到保护期的品种申请延长保护将受到严格的控制。

事实上,中药低水平生产和产品质量问题既是新形势下中药保护存在问题的根源,也是中药品种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中药保护品种存在至少7年的保护期,期满还可以通过简单改造而得到续保,这使得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更愿意简单改进成熟技术而不去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原有的中药品种保护的行政保护方式反而抑制了中药创新。《原则》的实施对中药创新是一种鼓励和支持,具体体现在初次申请保护和同品种申请保护尤其是申请延长保护期的中药品种门槛的提高上,这也是国家对中药品种进行保护的初衷。

据《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和《2009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公告《2009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分级发证目录》(下称《目录》)。《目录》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青霉素工业盐、维生素c、柠檬酸三大原料药出口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

体现了我国对原料药出口产能控制力度的加大。此次涉及的产品具有非常相似的特性:均为高污染的大规模生产品种,主要面向出口,经历过长期的价格战。作为高污染行业,医药企业将廉价的原料药出口到国外,却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与此同时,长期的价格战也对我国原料药产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创新不足的前提下,原料药企业只能通过不断扩大产能,大打价格战来维持利润,使得过去十年间这三类产品的价格出现了雪崩式的下滑。因此,在国际市场需求劲减的情况下选择加强对原料药的出口控制,可以避免新一轮的价格战,由此减少竞争所导致的贸易摩擦,稳定我国原料药出口市场。

医药市场调查篇5

一、主动熟识传递的信息

企业信息:医药代表首先必须对自己企业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对自己企业的历史、现状、企业在本行业中的位置、实力,销售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都应该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因为在推销产品的同时,实际上是在向客户展示自己的企业,所以对客户描述企业是医药代表必须的一项任务。尤其是应该向客户说明企业的特色,说明我们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这其实也就是我们的实力,我们的特长。企业的形象对你将来的推销工作会有一个很好的促进。向客户出示一份设计精美的企业介绍是医药代表成功的第一步。

产品情况:医药代表的第二项准备工作是详细了解要推广的产品。有关产品介绍的小册子,临床应用的有关文献,国内外的临床进展等各项由企业市场部准备的资料均是医药代表了解产品的途径。另外,企业组织的医药代表培训会也是医药代表和市场部交流,了解产品的绝好机会。

对于医药代表来说,可以从企业市场部和医学部获得,在产品的了解过程中,对自己产品的特点,本类产品的共性,本类产品与其它类产品的比较(劣势和优势)是医药代表必须掌握的。比如: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研制的历史和临床应用现状;本产品有别于同类竞争产品的特点,也就是本产品的USP;本类产品有别于其他类竞争产品的特点;本类产品目前医院应用此类产品的情况及未来趋势。

二、医院外部调研关键词——区域和竞品

区域:医院是医药代表销售产品的最终目的地,也是医药代表的第一线。因此,了解医院的情况对医药代表至关重要。基础的医院调研是掌握本市场区域医院资源的前提,如对所辖区域一共有多少家医院?三甲、二甲等各个等级的医院各有多少?每家医院每年的床位数,药品销售额,门诊病人数,住院病人数等资料;每家医院的主要科室和主要医生名单,有无全国或地方知名专家,目前该科室使用同类产品的情况,医生对使用本类产品的态度;每个科室每年或每月使用各个同类品种的数量,主要的处方医生以及他们对我产品的要求等。

竞品:竞争对手是指同类产品的厂家及经销单位,可从药剂科主任、采购处打听同类产品的厂家名称、产品名称、剂型、零售价、批发价、出厂价、疗程、每月销量、让利幅度,甚至也可以打听该药品的药品推荐费是多少。

了解竞争产品对我们在临床推广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对医院正在使用和即将上市的各个竞争品种必须调查清楚。在调查过程中,所调查的内容包括价格(批发价、折扣和零售价),营销策略,商业渠道,激励政策,机构,人员,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实力等。

三、医院内部调研关键词——概况、渠道及促销

概况:通过医院上述宏观的基础外部资料的调研了解,就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医院概况阶段调研了:主要是调查该医院的规模、性质、业务专长。调查人员前往医院之前应备好笔、记录本、照相机等。工作程序是:

A、调查员先用照相机把医院全景拍照下来,详细记录坐落位置,可以图的形式画下来。

B、熟悉医院环境,并把医院的门诊大楼、住院部大楼、宣传栏、黑板栏等拍照下来。

C、前往门诊大楼大厅,仔细观看医院简介、科室简介、医院科室分布图,并将医院主要科室的专家应诊霎时间、姓名及相应科室抄录下来,了解医院的病床数,病人日流量,记录或描绘门诊药房、住院部药房、药库的具体位置。

D、至于医院的性质,业务专长可询问医院里几位医生,了解清楚并记录下来。

进药渠道:详细了解医院的进药渠道则是能够做到自己产品在锁定的目标医院期望销量及潜在销量的重要因素。

A、医院决策者;医院决策者可能是医院院长或主管副院长、党支部书记。大型医院决策者一般不参与具体的进药工作,一些进药制度化的医院,医院决策者更是很少问津和参与进药工作;中型医院决策者对进药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对于一些小品种影响不是很大;小型医院决策者是院长或副院长,有进药的权力。但是大、中、小型医院决策者与进药负责人都有一定的密切关系,所以可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决策者的姓名、住宅电话、住宅地址、个人爱好等情况,以及医院的经済效益和各方面的近期动态。

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决定进药决策者可能是其他人,所以应先打听到进药的真正决策者。还有种情况比较普遍:决策者一般不出面,而由其代言人出面接触,其代言人可能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所以我们必须调查清楚,再进行迂回公关。

B、药剂科;药剂科是负责进药和药品调剂的直接责任机构。药剂科主任在医院进药方面有较大的权力,处理好药剂科的关系尤为重要,因为药剂科主任一旦否定,该院市场将会丢失。药剂科主任一般分为中药药剂科主任和西药药剂科主任,针对产品的中西药属性不同,可分别进行重点公关。

所以,药房代表应先了解清楚谁是药剂科主任,然后再通过面谈,了解药剂科主任姓名、住宅电话、住址、个人爱好、业余生活、家庭情况等。通过药剂科主任,了解采购是谁,药房组长是谁,共有几位发药员,以及他们的姓名。然后,找到药房采购,了解他的个人情况。最后,在门诊药房和住院部药房走一走,找发药员、办事员聊聊天,打听他们的个人爱好,上下班时间,顺便从他们口中打听药房主任、采购员的一些个人资料,再把所有有关资料记录整理出来。

C、外界医药部门(总);外界医药部门是指与本医院有业务往来关系的一些国营性质医药企业。医药代表可从药房主任、采购口中了解该医药企业名称、地点、电话、负责人,及该医药企业的哪一位业务员与本医院发生业务关系,并记录下来,便于下一步利用医药企业帮助进药。

D、门诊、住院部药房组长;药房组长负责药品调剂和药房日常管理工作,他们将药从药库提到药房,在宣传和引导患者选择药品上具有相当权力。药房均有小金库,资金来源主要是为企业统计处方量而收的佣金。为了开展业务工作,处理好与药房组长的关系亦相当重要。

促销渠道:实际上,医院无时不时刻不在进行着药品促销,只是医院市场不象OTC市场那样明显而已,对于医药代表,调研清楚医院里的促销渠道则是实现药品快速循环的重要举措,同时也能够突破产品的销售拐点。

A、门诊、住院部药房;因为药房发药员(特别是门诊药房)直接与患者打交道,可推荐产品给患者,所以必须了解清楚发药员以及统计处方员、药房组长的姓名及相关情况。

B、对应临床科室;对应临床科室包括门诊部及住院部的相关科室,即将产品的适用科室。

C、门诊、住院部的医生、护士;药品销售人员应找到对应科室位置,了解对应科室主任、副主任,及该科室人员情况并做记录。药品能否作为医生的处方药品销售人员最为关心的事,而对应临床科室的所有医务人员都对就诊患者用药有决定性指导权,能否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产品在医院药房的出药量。所以调查务必认真、详细、清楚、真实。最后,业务人员可把医院内部环境调查的内容以表格形式加以总结。

医药市场调查篇6

一、前期我局在破解‘看病难’问题上所做的工作

*委办25号、54号文件下发后,局党委根据文件要求,立即成立了局破解‘看病难’领导小组,并组织全局人员对文件进行了学习和发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局先后做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大型宣传;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医疗质量的高低、看病费用的多少,和药品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有着必然的联系,而我局前期的调查中发现我市部分医疗机构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存在着较严重的不合理的用药现象,从而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医疗质量的下降和病人费用的上升,造成了群众的看不好病、看不起病,因此我局在本次破解‘看病难’工作中,将倡导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摆在了重要的位置,9月份我局和市妇联、市团委、××日报、××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共同主办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大型宣传活动,活动得到了××××大药房、××××医药零售有限公司、××××药业等近20家医药企业的响应和协助,在3天时间内先后在××广场、××、××、××等四地巡回进行,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全市群众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等领导亲自参加活动启动式,市政府××副市长还在活动启动式做了动员讲话,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二)引导了药店的合理布点、合法竞争;当前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由于全省统一招标的原因,我市一时还很难有大的下调动作,因此我局在充分调研后,将我市解决药价虚高,破解‘看病难’的重点转移到药品流通领域,借助今年药品零售企业行政审批权下放到我局的东风,在实施宽进严管、引入竞争机制,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上下功夫,今年1——9月我局共新审批零售药店39家,使我市的药店总数达到了124家,并继2002年引进老百姓大药房后,今年我们又引来了一家全国性的大连锁公司——海王星辰健康药房有限公司,以充分的竞争来促进我市药价的不断下调;另外,为了方便群众用药,缓解医疗机构‘看病难’的压力,我局通过积极的前置服务,引导药店进社区、下农村,促进药店的合理布点,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日报、××日报9月先后发表文章并加编者按对此给予了肯定。

(三)加强了药品行业日常监管、稽查的力度;假冒伪劣药品的存在是长期以来影响我市人民群众“看不好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近几年来我局在××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将打击假冒伪劣药品、规范行业行为作为全局工作的焦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打假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仍是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为此我局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破解‘看病难’工作中,依托全省“药品打假在农村”活动,进一步加大了日常监管、稽查的力度,今年三季度我局在既往“规范药房”建设和上半年药品零售企业分级管理等工作的基础上,先后组织了对全市医院、药店、个体诊所、农村卫生室及医药批发公司、连锁公司等药品流通、使用企业的全面现场检查和重点稽查,三个月来共检查医药批发连锁公司4家、零售药店56家、市级医院8家、乡镇卫生院21家、个体诊所农村卫生室130家,检查中共发现大小问题1200多个,31家企业被责令整改,9家企业被立案调查,15家企业受到行政处罚,有力的净化了我市的医药环境,确保了我市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为群众看得好病、用得好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总之,通过我们各方面不懈的努力,也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应该说我们××的医药市场在近期是有了一定起色的,现在群众购药越来越方便、药店经营越来越规范、药品质量越来越有保障,药品价格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5%左右,这为缓解我市“看病难”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各位领导,尽管我局在破解‘看病难’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调研和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也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监管的人力、物力严重不足;我局组建于2001年,从组建到今天,在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上,基本上还是在沿用建局之初的模式,而近4年来我市的医药批发连锁公司增加了200%,零售药店增加了500%,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增加了600%,且当前造假手段越来越高、造假方法越来越隐蔽,因此监管难度可想而之,特别是今年,我局又新增加了食品、保健品、化装品的协调监管职能,所以在人力、物力更显不足了,因此如何增加投入、引进更好的方法、更科学的手段也已经成为我局的当务之急。

(二)是监管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颁布至今已整整4个年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品管理法在某些方面(如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的监管方面)的不足已逐步显现,如何在国家法律修改前以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来弥补法律法规的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市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各监管机构间的沟通、协调还不能满足监管的要求;药品质量的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药监局一家所能完成的,它更需要卫生、工商、技监、广电、公安等部门的通力协作,比如我市当前群众意见较大的违法药品广告问题,它就需要广电、工商等部门通力协作来共同加以制止,但当前我们各部门基本各自为政,还缺乏一个相互沟通、协作的长效机制。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根据我市当前药品的经营、使用及监管工作的现状,我局在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倡安全、合理用药,保证群众看得好病、看得起病;

下一步,我局将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宣传的重点转移到各医疗机构,从医生这个源头上来杜绝不合理用药,从而提高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二)是进一步促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引导合法竞争、合理布点,保证群众用药便宜、用药方便;

下一步,我局将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落实宽进严管要求、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行政审批门槛,保护合法竞争,从而促进药价的不断下调。

(三)是进一步加大监管、稽查力度,保障合法经营、依法经营,保证群众用药安全、用药高效;

下一步,我局将将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现场检查进行制度化、规范化,使现场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从而实现全市无假药劣药目标。

医药市场调查篇7

根据会议安排,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我就上半年食品药品市场整治的情况做简要的汇报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上半年,食品药品市场整治工作在省、市食药监管局和县整规办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本着重点突出,普专结合,整体推进,不留死角的原则,强化监督手段,改进工作作风,找准工作定位,积极开展规范化药房创建活动和食品安全诚信等级评价准备工作,狠抓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的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实施药品放心工程为重点,多措并举,规范涉药单位管理。一是为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强化涉药单位的诚信意识,建立涉药单位信用评价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上半年,我局制定实施了《山丹县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监督检查记分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记分,对涉药单位实施信用分级评定(具体分为:信用单位、信用警告单位、不良信用单位、严重不良信用单位),分阶段进行汇总公示,针对实际得分,分别给予激励或惩戒。二是在全县医疗机构中启动开展了“规范化药房”创建达标活动,通过以乡为单位的动员培训,各级医疗机构药品从业人员对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对药品的储存、养护等硬件设施积极加以改善,各类为保证药品质量、合理使用药品的软件资料逐步得到健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趋于规范。三是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顺利开展,至5月上旬,共有12家单位上报不良反应报告表17份。四是“两网”建设稳步推进。在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上,鼓励、引导、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单位、个人在农村开办药店。全县8个乡镇115个行政村中,已有7个乡镇92个行政村建立了代购式和直配式相结合的药品供应网络,乡镇和行政村药品供应网络覆盖面分别达到了87.5%、80%。在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上,坚持日常监督和社会监督同步,按照《张掖市药品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要求,于3月12日组织25名药品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进行了法律法规、假劣药品鉴别及举报知识的培训,使其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督网络运行良好。

二、强化监管,重点突出,专项治理成效显著。一是加大稽查力度,打击制售假劣行为。上半年,我局加大市场稽查力度,组织开展了中药饮片、医疗器械、隐型眼镜、体外诊断试剂、非法制剂邮购、a型肉毒素、丙二醇、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药品等专项稽查和元旦、春节、五一等节前市场专项检查活动,集中治理整顿医药市场,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905人(次),检查涉药单位287户,责令限期整改32家,查处各类违规、违法经营案件36起,没收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货值1.6万余元,罚款3万余元。二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加大对假劣药品的稽查力度。积极加入“北京金剑假劣药品信息协会”,采用北京金剑假劣药品提供的信息182条,收到省、市药监局查处假劣药品信息通知5期,涉及假劣药品90种。受理举报4起,查处以民族医药为名销售假劣中药材案5起,没收假劣药品41种,35kg。三是加大药品广告整治力度,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与相关部门配合,依法取缔以群众集会方式进行虚假“药品”广告的行为2家,为群众挽回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四是积极配合全县“科技活动周”的组织实施,加大合理使用抗菌素的宣传工作力度。严格执行药品流通领域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规定,对已通过gsp认证的零售药店,严格监督其执行分类管理规定。

三、立足源头,强化监管,促进了药品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一是对进入我县的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及销售人员严格实行资质审核制度。3月份,结合全县实际,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销售人员管理的通知》,规范来丹销售企业和人员的管理,确保全县药品、医疗器械市场规范有序。至目前已审核登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28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6家,从源头上防止非法企业、非法药品流入我县,危害合法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二是全面落实药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统一为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印发了《药品购进检查验收记录》、《医疗器械进货验收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销毁记录》,要求各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严格执行,目前,绝大部分药品经营企业都按规定要求建立起药品购销记录,医疗机构建立药品购进记录工作也得到明显加强,基本建立起了购进看渠道,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清,终端可监控的监管模式。三是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规范了药品流通秩序。在05年“八统一,六评比”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在零售药店开展诚信登记记分评价制度,针对部分零售企业通过gsp认证后,管理工作滑坡的倾向,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跟踪检查,并对管理出现严重滑坡现象的6家药店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对存在违法行为的2家药店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理。同时严格落实零售企业季度例会制度,在适当范围对各企业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了通报,有效提高了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四是突出“抓手”职能,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调作用,全县食品安全形式有所好转。至目前,共制定下发了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等各类促进食品安全工作的制度8项,出台了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年度工作安排意见和专项整治方案等文件,为做好全年食品安全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针对各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市人大专题调研和群众举报的相关问题,向相关单位下发食品安全事件(问题)督办单3份,收到整改回复3份,使存在隐患和问题在有效时限内得以改正,使食品安全工作得以稳步推进。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强化对药品、医疗器械和食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等工作,全县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基本得到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小型医疗机构管理不严、法律观念不强、质量意识淡薄、基础设施条件差的问题相对突出,具体表现是:药学技术人员匮乏,对药品的性能、储存、养护知识掌握不够,药品储存条件差,难以保障药品质量;药品质量验收制度执行还不够到位,药品购进验收记录尚待进一步健全。

五、对今后市场整治工作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今后药监工作的主要思路是:强化市场“监管”这个龙头,继续抓住农村医药市场的监督与供应两个重点,抓好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两个药品流通终端,加大日常监督、稽查和督查力度,继续巩固和深化“药品放心工程”,促使日常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医药市场规范、稳定、快速发展。

医药市场调查篇8

为了解和借鉴国外药品价格管理和药品采购的做法和经验,以进一步加强我国药品价格管理,4月3日至10日,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价格监督检查司、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等部门组成考察团赴日本对药品价格管理和药品采购进行了考察。

考察团在日本期间,就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和审批流程、药品价格制定和调整各环节的具体内容、日本药品流通的情况和日本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方式和医疗保险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日本卫生水平居世界前列

2003年日本的人均期望寿命为82岁,居世界第1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0.4%,全世界最低。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为7.9%,在OECD国家中排第17位。人均卫生总费用2662美元,不到美国的一半(5711美元),可以说用比较少的医疗费用取得了比较好的健康效果。

在卫生总费用中,公共支出占81%,私人支出仅占19%,个人的卫生费用负担很低,卫生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16.8%。费用结构也比较合理,医疗机构药品费用仅占其总费用的20%左右。在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所有成员国卫生系统整体评价排名中,日本的卫生水平和整体达标成就均排第1位。

日本卫生主管部门――厚生劳动省

厚生劳动省(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是日本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主要部门,厚生劳动省设有11个局,主要负责日本的国民健康、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提供、药品和食品安全、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等职责。在卫生领域,其涵盖了我们的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劳动社保部的医疗保险、民政部的医疗救助、国家质检总局的国境卫生检疫等部门的相关职能。

日本对药品实行政府定价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药品消费国,近几年日本政府为减少医疗费用,不断降低药品价格,药品总体价格水平逐年走低。2003年,日本药品总销售额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在全球主要药品市场中是增长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日本药品的价格管理由厚生劳动省医政局经济课负责,政府价格管理的范围为列入医疗保险目录的所有药品,现有13311个药品。价格管理的方式是政府确定药品零售价,医疗保险根据政府定价补偿药品费用。由于日本实行全民医疗保险,未纳入医疗保险目录的药品不能报销,市场销售量很小,故日本几乎所有的药品均纳入了医疗保险目录实行政府定价。

日本新药价格制定的基本流程:首先进行药品的市场流通价格调查,原则上每2年实施一次。调查品种包括政府定价的所有药品,调查对象为所有的药品批发商和部分医疗机构,调查期限原则上为1个月。其次,根据调查来的价格,从最低的价格开始累计,加权平均至交易量的90%所对应的价格作为新药价的参考价格。

企业向厚生省提出新药品价格的申请,根据调查来的基础价格,经济课与企业举行听证后由医疗课做出核定草案,经药价算定组织和药价核定组织的核定,形成最终价格报厚生省医疗保险部门批准。新药品的价格审核每年定期举行4次。

日本新药价格制定的原则:日本新药价格制定基础是与类似药效品种的价格比较。日本新药价格的制定方法是,选择同一效能,药理作用、化学结构类似的药品为对照药,以对照药通常一日最大用量的价格为基础,结合新药的创新性、有用性和市场性等因素来确定。新药价格确定后,在10年以内要根据使用方法、适应范围的变化和市场规模,对药价进行重新审定。第一次进入目录的仿制药品按同类原研药的70%来制定价格,如目录中原来已经有仿制品了,第二次进入目录的仿制药品价格按同类仿制药品的最低价格来制定。

在日本,药品价格调整要考虑的因素有:市场实际价格水平的高低;按用量和效果来计算对医疗保险的贡献度,贡献大的药品一般不降价或少降价;基础价格较低的必需药品可适当提高价格;与国外的药品价格水平比较,当国内销售价格高于国外销价的两倍或低于国外销价的一半时,要对国内销售价格进行调整。

日本进口药品占了市场总销售额的30%,其价格制定的政策和标准与国内的药品相同。

日本医院可自行购药

目前日本药品市场的专业化分工比较发达,药品生产企业有150多家,药品商业公司有142家,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其中,销售排名前10位的商业公司2005年的销售量占市场总销售量的份额超过了50%。日本自从1991年开始施行医药分离,实行医药分业20多年来,日本目前的药品分销渠道仍以医疗机构为主,处方药的60%左右在医院药房销售(日本处方药占药品市场总销量的90%以上)。

日本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没有统一的模式,比较多样。医疗机构为取得更好的折扣,有的采用医院联合体的集团化采购模式。医疗机构单独采购的模式也很普遍。医疗机构根据自身需要定期向批发商采购药品,没有采购目录的限制,结算一般为现款现货。日本的药品物流配送体系比较发达,可以及时满足医疗机构的用药需要。

医疗机构和零售商销售药品以及医疗保险支付药品费用均按照政府确定的零售价执行,而不考虑其实际的采购价格。即:如医疗机构采购的药品价格低于政府定价,医疗机构就会赚取两者之间的差价;如采购价格高于政府定价,则医疗机构就会亏本。这样医疗机构采购药品时就会有压低价格的动力,在客观上也为政府的价格调整摸了底。据了解,目前日本药品出厂价与批发价之间,以及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实际差价均为8%左右(以政府定价为100元为例,批发价和出厂价分别为92元和84元)。由于政府经常进行药品价格的市场调查,药品的政府定价和市场销售价格基本持平,一旦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会在下次政府定价时加以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以前也是采用规定医疗机构药品加成率(最早也为15%左右)的方法管理,出现了医疗机构高价采购药品、药费攀升等问题,故近年来逐渐转向根据实际的市场价格,实行动态政府定价的政策,促使药价逐年走低。

对我国的启示

对照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和药品采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得出如下启示:

实行全部药品政府定价是从源头上控制药品的虚高价格,减少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不合理利润,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的有效措施。

结合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现状,我们认为,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和扩大政府定价目录,在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药品的通用名定价的基础上,把处方药全部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目前可以按照招标采购的最低价格或药厂给零售药店的最低价格作为政府定价的依据,逐步扩大政府定价范围。二是要严格新药审批,新药可以参照日本类似药效品种价格比较的方法定价,防止企业变换药品商品名称规避政府管理,保护群众利益。三是要改进药品定价机制,加强药品成本和市场价格调查,从出厂环节开始控制药品价格,限定流通环节综合加价率,确定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同时,通过全面了解市场价格,把市场价格作为政府定价的基础和参考。四是对于政府重新定价后,不存在价格虚高的药品,可以不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目录,在加强监督和公开透明的基础上逐步由医疗机构按有关规定自行采购,以减轻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负担,降低采购成本。

继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加大政府投入。日本通过多种形式,实行了全民保险,以家庭为单位强制实施,日本的医疗保险主要分为企业在职职工医疗保险和国民健康保险。其报销比例统一定为70%,70岁以上老年人为80%。法律规定,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医疗保险给予不同比例的补贴。

为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确保群众能够得到基本医疗服务,我们要加快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逐步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着重解决低收入等弱势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问题。同时,要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逐步减少医疗机构对药品收益的依赖,是从机制上纠正“大处方、滥开药”行为,解决“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改革医疗机构的费用支付方式。 日本原来采用的是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存在过度服务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医药费用负担也相对日益沉重。为控制医药费用的上涨,促使医疗费用合理化,2003年4月1日,日本在82所教学医院开始实施了DRGs按病种付费的试点,结束了长期以来按服务项目收费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转为定额付费的支付方式。截至目前,已有144家医院施行了这种方法。政府将有计划地进行新支付方式的试点,如这种方法有效,还会进一步扩大。

上一篇:企业年检审计报告范文 下一篇:民营企业走访调研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