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7 17:21:39

天文学概念

天文学概念篇1

他是赵长天,是上海作协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作家,3月31日,在上海瑞金医院病逝,享年66岁。大批作家尤其是新生代作家在微博上亮起蜡烛,由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一战成名”的韩寒写下如上感言。

而他不仅是“新概念之父”,《萌芽》也不只是青春读物。正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萌芽》研究者黄平所言:“新概念”之成功,在表层文学变化上,契合了文学自1980年代以来向人性与文学性的转变;在深层精神变化上,契合了社会巨大转型带动的个体化趋向,由此塑造出一批青年明星作家,引领一作风尚。

“新概念派”定义青春文学

作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创办人,赵长天曾向媒体推辞民间授予自己的“新概念之父”称号,“新概念作文是大家一起搞的,也是时代所需,非我功劳”。

赵长天所说的时代,正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中学语文教育面临巨大危机,传统的应试教育不但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反而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作文变成了八股文式的机械训练。

于是,1998年,在赵长天为首的编委会的努力下,“新概念作文大赛”正式启动,并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七所全国重点大学共同主办,主旨为“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目的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较为呆板的学校作文教育,影响力辐射全国。

1999年,正在读高一的叛逆少年韩寒因为《杯中窥人》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其错过复试和补考过程被媒体纷纷报道,韩寒一举成名,至今,他仍是青春文学阵营中的主力和最受关注的中国年轻人之一。在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又一名新星诞生——郭敬明,成为众多青少年和媒体追逐的对象,而今,郭敬明身兼多本杂志主编、出版社副社长等职位,因为力推新人,在中学生中威望颇高。随后,还有张悦然等青年作家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

到2013年为止,新概念作文大赛已经举办了十五届,在80后、90后、00后中都有极大影响,15年来每一届比赛中,都有获奖者被推出,因为与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合作,一些获奖者还因为大赛获奖得到免试进入名校就读的机会。

作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十多届评委以及赵长天的好友,陈村说:“赵长天及他领衔创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为整整一代年轻人提供了实现文学梦的平台。赵长天本人也是一位小说家,他在文学圈为前辈作家关心、提携后辈,做出了表率。可以说,在国内文坛,有超半数的文学新人,跟新概念这个平台有着紧密的关系。”

“新概念”除了推出一批明星,也很大程度影响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语文教育,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的中国文学阵营。从今天的中国青春文学阵营来看,新概念作文大赛走出的“新概念派”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当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概念”

1997年以来,作家赵长天常被看作是“新概念之父”,他的作家身份和作品反而没被太多关注。王安忆说:“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写作,但现在的写作,如果你没有走向市场的话,写作影响力就会降低。他做‘新概念’,但他写作很传统,坚持传统严肃的文学创作。”作家孙甘露也说,赵长天受苏俄文学影响很大,完全走写实路线,“这种写法是跟他的为人高度统一,他对现实的观察反映到他的写作中。但1980年代以后,原先写实的路线开始被其他声音遮蔽了。”

1995年,赵长天临危主持《萌芽》杂志。对于《萌芽》为何要办“新概念”,赵长天在一次采访中曾说:“为什么会搞这个?有两个因素,一个就是《萌芽》没有人读,《萌芽》已经异化成非青年人读的,变成中年人刊物,变成一个普通的刊物了,而普通文学刊物(发行量)跌得非常厉害。把《萌芽》恢复到青年人,怎么办?我要找到年轻人有共鸣的东西,而共鸣的东西找不到人写,想要找年轻的,语文老师推荐来的?完全不行。要找年轻的写作者没地方找,他们那个作文不行,那么我们搞我们的作文比赛。”赵长天曾说,“我到《萌芽》去的时候,就一个愿望,希望将来再过十年、二十年当我很老的时候,我碰到事业做得很好的人,谈起来他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看《萌芽》时是怎样的……这是我来做《萌芽》的愿望。”

在首届新概念大赛颁奖后,中国语文高考的题目出现了让人惊讶的变化,以前的“给材料作文”变成了开放式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并且此后的高考语文作文试题都延续了这个变化。

天文学概念篇2

[关键词]:天,逻辑性,前哲学概念,

物质与意识、存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是西方哲学基本问题;“天人关系”则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于后者,有两点必须点明,否则有可能陷入逻辑之陷阶:其一,虽然历代思想家大多谈论“天人关系”,但目的内涵和命题均有所区别。“天人玄同”是老子的命题,“无以人灭天”是庄子的命题,“天人相通”是孟子的命题,“天人相交”是苟子、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命题,“天人相与”是董仲舒的命题,“天人同体”是程颖的命题,“天人一气”是张载和王夫之的命题,“天人一理”是朱嘉的命题,“天人一心。”是陆九洲和王阳明的命题;其二,中国传统哲学缺乏逻辑传统,天概念自始至终缺乏一个统一的逻辑规定,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含混币游移,历代哲人是在一个逻辑缺席的前提下来讨论“天人关系”的。“天人关系”问题在《易传》中表现得比较典型,颇具代表意义。本文在对《易传》天概念进行逻辑梳理的同时,力图回答一个哲学问题:中国有哲学概念吗?

在中国哲学中,天是一主干概念。概而论之,中国传统学术之“天”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宗教之天、伦理之天和自然之天。

—一宗教之天。宗教意义是天概念最古老的内涵,天的这种宗教涵义,在商周时代已有了较完备的发展。殷人崇拜天,以天为神,称之为“帝”,并赋予天以一元的形式和意义。但殷王在祈天降福时,必须首先祭祖,因为只有祖先才有资格代为传达自己的心意。天帝神与祖先神的崇拜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殷人的这种观念可称之为“祖先一元神”。周人则将上帝神与祖先神严格地区别开来,上帝是至上神灵,神间的主宰。祖先种只是凡间的主宰,不再被视为神灵。这种天人相分的观念与行为,在使天的观念清晰和独立的同时,越来越彰显人的力量。迨至西周晚期,宗教之天开始受到怀疑与批判。“浩浩昊天,不验其德” (《诗经.雨无正》)。但是,宗教意义之天从来就没有真正被彻底摧毁。无论是孔子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还是董仲舒的“天者,百神之大君也”(《春秋繁露.郊语》),都证明宗教之天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具有绵绵不断的生命活力。

一一伦理之天。伦理之天是从宗教之天中分离出来并经转化而形成的,这种转化因归功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文主义运动。在实现这一转化的过程中,老子、庄子以及子产等人的怀疑批判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伦理意义之天在周初已经萌芽,《诗经》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材料,是《诗经》中的“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上天的敬穆之德,是不停施与的。这既是对天自身内涵和运动属性的客观描述,又是对天之生生之德的大力赞颂。因此,《周易.系辞上》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天的道德涵义主要就是指这种生生之德。这种生生之德也是现实人生的楷模与标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人文主义运动的宗旨,在于以德化之天为依据,重建社会人伦纲常,从而摈弃对天的盲目崇拜。儒家以天德为法,修人德以效天德,因此产生了对于理想人生的道德预设一一天人合一境界的不懈追求。在儒家思想中,伦理之天是人类社会道德之原,它是至善完美、自为自适的道德实体,是人的现实行为的法度和示范,也是人的道德行为的权威督导。天,从而被赋予了完整的道德含义。

—一自然之天。自然之天在时间上应当是与宗教之天同时萌生于人的观念之中,但困早期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恐惧和对于生存之渴望,自然之天很早就被宗教之天所遮蔽。在中国思想史上,以自然论天的当首推苟子。苟子“明于天人之分”,天只是物质性的自然,天人各有自己的职分与规律。苟子对天作了三重规定:物质性、规律性、客观性。但是,自然之天一直没有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主导性的地位。其缘由不是来自宗教的压抑,而是困为伦理之天取代宗教之天的主导地位,并且逐渐演变为中国思想史天论的主流,同时又深深扎根于世俗社会之中。但自然之天仍然若山间小溪,汩汩不绝。在中国传统天论中,自然之天一直是一根关于天之思想的暗线,伏动于中国思想的脉搏之中。

在哲学与逻辑学的意义上,《易传》之天主要涵括五种义项:

l. 自然之天。“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序卦》)“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系辞上》)天是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日月星辰附“丽于天”。正因如此,人们才能“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系辞下》)此外,天又指谓与地相对的物质实体。“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系辞上》)两仪即天地,天地是宇宙本原化生的两个最大的物质实体,因而“法象莫大乎天地”。天有运动,有静止,“其静也专,其动也直”。(《系辞上》)从《易传》对天所作的规定来分析,此处之天与中国古代“盖天说”有近似之处。《周脾算经》认为“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天与地均为拱形,天在上,地在下,天比地高八万里。日月星辰附丽于天上,绕天北天极平转。由于盖天说与一系列天文现象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该说在东汉以后逐渐式微。但作为一种宇宙结构学说,其理论之源可能与《易传》有一定的关系。

2.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易传》经常出现“天道”、“天则”、“乾道”、“天地之道”等概念,“天道”、“地道”和 “人道”构成“三才之道”。《易传》作者认为《易经》广大悉备,“弥给天地之道”(《系辞上》)《乾.象》:“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高亨先生解释说:“乾道、天道,即天象之自然规律。(《周易大传今注》卷一,齐鲁书社1997年版)具体而论,天地之道包涵哪些基本内容呢?《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之道即阴阳之道,阴阳之道有三重内涵:其一,阴阳对立.天道、地道和人道都是分阴分阳而相对立的,任何事物都包含阴阳两种相互对立的属性,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由于分阴分阳,“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艾”。(《说卦》)所以,爻分阴爻和阳爻,卦分阴卦和阳卦, 64卦384爻阴阳各半;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不断地分阴分阳的过程。世界万物分阴分阳,但这种分不是绝对的分开,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涵,相互包容。除乾卦纯阳和坤卦纯阴之外,阳卦中有阴爻,阴卦中有阳爻,而且往往是“阳卦多阴,阴卦多阳”。(《系辞上》)即使是纯阳乾卦,有六个阳爻为“飞”,同时隐伏着六个阴爻为“伏”。纯阴坤卦也是如此,有六个阴爻为“飞”,同时隐伏着六个阳爻为“伏”。阳飞则阴伏,阴飞则阳伏,乾坤互为飞伏,称为旁通卦,其它62卦也都有自己的旁通卦。阴与阳的对立不是绝对的,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具有同一性。比如,《瞪》卦卦体是下兑上离,兑为少女,离为中女,二女皆阴而相乖离,但其也蕴涵一些同居的道理。由此推广到万事万物之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这正如《瞪.象》所云:“天地瞪,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其二,阴阳交感。阴与阳相摩相荡,相互作用。比如,否卦卦体下坤上乾,乾为天,坤为地,阳气自然习性上腾,阴气自然习性下降,阴阳二气只是分离对立而不交感作用,结果天地万物得不倒阳光雨露而死气沉沉。与之相对的《泰》卦卦体是下乾上坤,乾天本居上,今“来”而居下;坤地本居下,今“往”而居于上,阴阳二气上下互流,天地交感而万物滋生。《泰.象》云:“‘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再如《咸》卦,卦体下艮而上兑。良为少男,兑为少女,少男少女相感相应,万物化生,天下大吉。《咸.彖》云:“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其三,阴阳转化。阴阳对立与交感的结果,必然是阴阳转化。阴阳转化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阴阳消长,“消”指阳爻往而阴爻来,“息”指阴爻往而阳爻来;阴阳消长在十二消息卦的周而复始中表现得最为典型;二是指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否.上九.象》云:“否终则倾,何可长也”。否极则泰来,与之相反,泰极而否至。《序卦》云:“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丰.象》云:“日中则是,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日午则西斜,月盈则招亏。天地万物同理,有盈必有虚,随时间而消长变化。《系辞下》对阴阳相推、阴阳转化规律总结道:“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阴阳对立,阴阳交感和阴阳转化,三者合而论之,称之为 “一阴一阳之谓道”。 3,义理之天。天具有先验之道德规定,这是中国哲学特质之一。“天地之大德日生”。(《系辞下》)“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王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系辞下》)天德为生,为健,“天行健”。《乾.文言》则直接称“元、亨、利、贞”论证为“仁、义、礼、正”四德:“‘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对于《乾.文言》“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一句,高亨先生解释说:“色不杂曰纯,米不杂曰粹,米至细曰精。此用于形容天德,是其引伸义。此言天之刚健中正之德达于纯粹而精之地步”。(《周易大传今注》卷一)不仅天具有道德规定,《易传》作者甚至认为《易经》64卦均具有道德属性,或者说64卦是天德完整而全面.的展现:“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园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制,《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一”。(《系辞下》)行笔至此,我们不禁要追问,天具有先验之道德规定如何可能?《易传》作者对此没有任何形而上的解释。或者说,天德是一个康德意义上的“悬设”,既无法证明、也无需证明。实际上,这是一种颇具代表意义的“道德起源学说”。《易传》作者并不认为伦理道德观念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是将其论证为宇宙本体先验的,内在的属性。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价值体系的建立,源自对宇宙本体先验德性的体认与实践。基于此,《易传》作者反复强调人们应如何因循天之德:“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其行也”。“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乾.文言》)“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系辞上》)《说卦》对这种泛道德主义哲学观也作了进一步的论证:“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脑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口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爻而成卦”。天道阴与阳,地道柔与刚;人道人员义,三者概念虽然不同,但其实质内涵却是相通的,仁义实际上就是天地之道的社会化外现。4,宗教之天。揭橥于西周晚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开始对原始宗教的天帝观念与天帝崇拜产生怀疑。但天帝崇拜始终未能根除,它作为一股潜流,仍然存活于中国思想文化之中。“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争乾,老乎坎,成言乎艮”。(《说卦》)“帝”,天帝也。万物之萌生,天地之运动,都是天帝在背后有目的,有意识作用的结果。帝、天帝、天神、神和天;在一定意义上是指谓同一对象,名异而实同。在《易传》中,天、天帝或天神主要是指至上人格神,已看不到有祖先神或多元神的痕迹。“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观.象》)“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神明,神祗也。《说文》:“神,天神。祗,地祗”。有天神方有神道,神道体现于“四时不忒”,所以圣人要“神道设教”。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目的,不是在于发现真理,而是在于证明至上人格神的存在。既然有天帝,自然也就存在“天命”:“大‘亨’以正,天之命也”。(《无妄.象》)“‘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革.彖》)《易传》之天命,与殷商之“天命”,墨子之 “天志”以及董仲舒之“天命”率无二致,在哲学性质上是相同的。既然在哲学上承认天帝与天命存在,那么如何认识天命和顺应天命,就成为了人类行为的终极性目标。“昔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看”。不是圣人幽赞神明,而是神明幽赞圣人;不是圣人生蓍草,而是神明生蓍草。圣人作《易》,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何种方式与手段来领悟天命,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大有》“上九”爻辞云:“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易传》反复多次引证这一句话:“子日: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是以自天佑之,言无不利也”。(《系辞上》)“《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系辞下》)天佑顺天者,有天帝方有天命,有天命方有天佑,有天佑方有《易经》。人们“玩其辞”,“玩其占”,目的就在于通达天命,去除妄言妄行。

5,阴阳二气。《易传》十篇的最高范畴是“精气”,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生命的本原。“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系辞上》)气是宇宙之本根,自然万物,人类生命与精神具有一个共同的哲学基础,天下万物统一于气。气分阴阳二气,“二气感应以相与”。阴阳二气又称为天地之气,天即阳,地即阴,天范畴从而获得了某种哲学本原的意义:“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象》)万物统一于乾元(气),也就是统一于天,“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系辞下》)“《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咸.象》)天地之气交融和盛,万物欣欣向荣。《否》卦之所以“不利君子贞”,就在于“天地不交”,天气在上,地气在下,上下缺乏互动交流:《泰》卦之所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地气在上,天气在下,有交流互动之象,所以吉利。

通而论之,《易传》天概念兼摄自然之天、自然规律之天、义利之天、宗教之天和阳气之天等多重内涵。这些杂乱而矛盾的几重规定,如何能够统一于一个哲学概念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哲学史上,天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混杂性、不确定性,并非一偶然现象,实际上是一普遍性的、本质性的现象。比如,西汉《春秋繁露》天论,其逻辑内涵有六:其一,天是自然之天, “天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见其光”(《春秋繁露.离合根》);其二,天是自然神,“天者,百神之大君也”(《春秋繁露.郊语》);其三,天是人格神,“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其四,天是主宰人类社会的至上神,“《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春秋繁露.玉杯》);其五,天有意志,是一或泼泼的生命至上存在,“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春秋繁露.阴阳义》);其六,天是义理之天,天有伦理道德规定,“天,仁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天既是自然,又是义理,又是自然神,人格神和至上神。在哲学性质上,《易传》之天与《春秋繁露》之天是一致的。缘此,我们不禁要问:天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如何可能?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正面回答另外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何为哲学概念?或者说,一个真正的哲学概念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概念必须符合逻辑学的基本要求。罗素说:“逻辑是哲学的本质”。概念是揭示认知客体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在逻辑学意义上;一个科学的哲学概念必须具备确定的内涵与外延,必须遵从“a是a,不等于非a”,“a不是非a”等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天概念实质上属于逻辑学意义上的“自毁概念”。它没有确定的内涵;也没有确定的外延,它可以诠释自然、生命、意识、道德、情感等一切认知客体的起源与本质。它是一个大而无当的存在,是一个无限性的终极性根据。在哲学与逻辑学的意义上,如果某一个概念能够诠释一切认知客体,那么它实际上什么也解释不了。因为每一个概念受其确切的内涵与外延的制约,都是一个个有限性的范畴。矛盾律、同一律等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在中国哲学基本概念面前,可以说是圆凿方枘,风马牛不相及。

—一概念应具备抽象性、思辨性特点、概念的表面性、直观性是与概念的抽象性、思辩性相对立的。概念的抽象性、思辨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概念是埋性认识的形式,相对于感性经验的形式来说是抽象的。“概念作为概念是不能用手去捉摸的,当我们在进行概念思维时,听觉和视觉必定已经成为过去了”。(黑格尔:《小逻辑》第328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概念这种理性认识形式相对于感觉、知觉这些感性认识形式的具体性来说是抽象的;二是指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作为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等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思维要想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把握事物之间的普遍的必然的联系,就必须对客观的对象,对通过感觉,知觉提供的感性经验进行分析,把本质与现象区别开来,把必然与偶然区别开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这就是一种抽象,没有这种抽象,就不可能形成科学的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泰勒斯“水是本原”命题标志着宗教世界观的终结和哲学的诞生。水在泰勒斯哲学中获得了“普遍的本质”的哲学地位,但它的思辩性,抽象性到底有多高呢?黑格尔认为“思想的世界还待建立,纯粹的统一还不存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185-186页)水实际上还只是一个直观性、表面性色彩很强的概念,“普遍的本质”仍然裹挟着感性经验的因素。水尽管被人们称之为“普遍的本质”,但它还具有物理的形式,还是一特殊性的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普遍的本质”,其形式必须已达到“绝对的形式”,感性的因素已被剥离。很显然,水还算不上是一哲学“纯粹概念”,充其量只是一前哲学概念。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相对于泰勒斯的“水”而言,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进步。但是,黑格尔仍然认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还不能说是“纯粹概念”,其缘由在于:作为哲学第一概念的“数”,仍然存在着表面性、直观性的缺陷。数所揭示的仍然只是事物之间量的关系,“他们便是这样用数来规定自然的、伦理的东西;但是这里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和表面的,因此也就没有达到概念”。(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 247页)数还不是 “普遍的本质”,也没有获得“绝对的形式”。“哗达哥拉斯派哲学还没有达到用思辩的形式来表现概念。数虽然是概念,但只是在表象、直观方式内的概念;—一在量的形式内的区别,没有被表现为纯粹概念,而只是两者的混合体”。(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 252-253页)所谓“用思辨的形式来表现概念”,是指认知主体的概念性认识应建立在理性而非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哲学概念的界定与论证已臻至抽象化、本质化的认识水平,表面性与直观性的缺陷已从概念中剔除干净,形式已获得了普遍性的形式,这正如黑格尔所言:概念作为概念是不能用手去捉摸的。概念这种埋性认式形式相对于感觉、知觉这些感性认式形式的具体性来说是抽象的。基于这种价值评判标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仍然算不上是哲学“纯粹概念”,而只能称之为前哲学概念。

根据这两条基本条件,我们认为“天”还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哲学概念,天从未获得“绝对的纯粹形式”,它还只是一个前哲学概念。

逻辑先天性萎缩,是中国哲学一大“病症”。这一哲学“病症”并非仅仅体现在天概念上,实际上中国哲学的其它主干概念,比如气、道、理、心等等,都“染”上同样的“病症”。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再花费一些笔墨,解剖另一个主干概念—一气。“气”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现,西周太史伯阳父以阴阳二气论地震,标明气开始上升为哲学概念。《左传》之气,有“阴、阳、风、雨、晦、明”六种义项。《春秋繁露》统摄了阴阳之气、四时之气、五行之气、自然之气、血气、精神之气、伦理之气、治乱之气、药物之气等待12种内涵,涵盖了自然、社会、生命、精神、伦理等诸方面,实际上它还可以包容得更多,它可以无限地枚举下去。王充气论标志着气已上升为世界本原,古典气论已臻至体系化阶段。概而论之;王充气论有四大特质:其一,泛生命特性。气是宇宙有机本原,是一活泼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终极性本原。正因为具有这一哲学特点,气能形而上学地解释生命之起源、精神之缘起。“夫人之精神,犹物之精神也”。(《论衡.论死》)人有精神,物也有精神。万物皆有生命如何可能?如果一直追问下去,最终又将涉及气本原。阳气主管生命与精神,因而可以解释万物何以有生命。反过来说,正因为阳气先验性地存在生命意识之“基因”,才能从哲学高度论证万物何以皆有生命。宇宙本原先验性地具有“泛心论”特质;是中国哲学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对于中国哲学的这一特点,李约瑟先生理解得非常透彻。他把中国哲学的自然观概括为“有机的自然主义(organic naturalism)”:“对中国人来说,自然界并不是某种应该永远被意志和暴力所征服的具有敌意和邪恶的东西,而更象是一切生命体中最伟大的物体”(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第531页,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其二;泛道德特性。宇宙本原先验性地具有伦理道德特性,这也是中国哲学一大特点。王充认为,道德观念是气本原因有内在属性,具体体现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气”。“人禀天地之性,怀五常之气,或仁或义,性术乖也”。(《论衡.本性》)伦理道德观念作为一种莱布尼茨式的“预定和谐”,是至善完满的,但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体现又是不一样的。禀气厚者性善,禀气薄者性恶。小人与君子虽属同类,但天性不一,其差别就在于禀气有少多;其三,经验性。黑格尔在评论原子论哲学时说:“‘一’的原则完全是观念性的,完全属于思想,即时我们也愿意说:原子存在。——我们不能看见‘一’,因为它是思想的一种抽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332页)气虽然已上升为哲学第一概念,但其直观性、经验性局限仍未得到克服,它仍然是一个可以用听觉和视觉去感知的存在。与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相比,气概念的哲学抽象水平远远不如“存在”概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有厚薄之分,“万物之生,俱得一气。气之薄渥,万世若一”。(《论衡.齐世》)气有厚薄之分,存在着体积之大小和数量上的多与少;二是气有粗精之分,气不仅有量的差异,也存在着性质上的不同。当然,这种差别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在自然界中,构成天的气比构成地的气要精些。人是最高级的有智慧的生命体,因而构成人的气最精微;其四,前逻辑性,气概念没有确定的内涵,也没有确定的外延,它可以诠释自然、生命、精神、道德、疾病等一切认知对象的起源;它是一个无限性的终极根源。中国传统气论的四大特质,同样存在于天、道、理、心等主干概念之中,它彰显的是中国哲学基本概念的一般哲学性质。黑格尔说:“既然文化上的区别一般地基于思想范畴的区别,则哲学上的区别更是基于思想范畴的区别”。(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47页)思想范畴犹如“基因”,不同的基因决定着不同的哲学与文化形态。对于中国文化形态中的这一内在性缺失,无论张载、黄宗羲、抑或王夫之,都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遑论对中国哲学基本概念进行改造!一直到近代严复,才发生了具有哲学革命意义的变革。爱因斯坦认为,西方古代科学之所以能向现代化形态转化,依赖于两大文明杠杆:一是实证精神,二是形式逻辑。在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中,严复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着一个缺陷:缺乏逻辑性!从思想结构上说,缺乏严谨的逻辑系统:从表述方式上说,概念、范畴含混、矛盾。如果说当年王夫之对中国文化的这种内在缺失已有了一些模糊认识的话,那么严复通过对西方逻辑学的研究,对中国文化缺乏逻辑性的认识,可以说是十分深刻了:“人类能力,莫重于思辩。而语言文字者,思辩之器也。求思审而辨明,则必自无所苟于其言始。言无所苟者,谨于用字已耳”。(《名学浅说》第6章,商务印书馆 1981年版)“法等试翻何等字书,上自五雅三仓、说文方言,直至今之经籍纂纂诂,便知中国文字,中有歧义者十居七八,持相去远近异耳”。(《名学成说》第六章)淫浸西方文明数载的严复,对中国文化内在缺陷的批判是一针见血的。根据西学标准,所谓学必须符合两个标准:其一,逻辑性。所谓学,必须是体系完整,条理清晰,论断确切,揭示出客观事物的规律;其二,实证性。所谓学,必须又是观察和实践的方法论,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印证。援引这一标准来衡量中国文化,无论是伦理学、政治学,还是哲学,在理论上都是一些知识经验的积累杂凑,如同一堆散钱,缺乏内在的理论联系。“凡学必有其因果公例,可以数往知来者,乃称科学”。(《严复集》第125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符合逻辑因果律,可以据己知以推未知者,才能称之为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从来只是讲其然而不讲所以然的,陈陈相因,相沿成习。“中国文字,经词章家遣用败坏,多含混闪烁之词;此乃学问发达之大阻力”。(《严复集》第1247页)“然而人类言语,其最易失误而事理因以不明者,莫若用字而不知其有多歧之义。此杨朱所以有亡羊之泣也”。(《名学友说》第六章)大到整个中国文化,小到文化细胞—一概念,都存在这种前逻辑的缺陷。关于天概念,严复评论说:“冲国所谓天字,乃名学所谓歧义之名,最病思理,而起争端。以神理言之上帝,以形下言之苍吴,至于无所为作而有因果之形气,虽有因果而不可得言之适偶,西文各有异字,而中国常语。皆谓之天。如此书天意天字,则第一意也,天演天字,则第三义也,皆绝不相谋,必不可混者也”。(《严复集》第921-922页)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甚至同一时代的不同思想家的天概念,其内涵与外延都是歧义横生的。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学者是在一个没有对天概念作一共同的逻辑界定的基础上来使用这一概念的。关于气概念,严复评论说:“有时所用之名之字,有虽欲求其定义,万万无从者。即如中国老儒先生之言气字。问人之何以病?日邪气内侵。

问国家之何以衰?日元气不复。于圣人之生,则日间气。见吾足忽肿,则曰湿气。他若厉气、淫气、正气、余气、鬼神者二气之良能,几于随物可加。今试问先生所云气者,究竟是何名物,可举似乎?吾知彼必茫然不知所对也。然则几先生所一无所知者,皆谓之气而已。指物说理如是,与梦吧又何以异乎?”(《名学浅说》第六章)严复这段话可圈可点,意义深远,甚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之论!其理论意义在于:在中国气论发展史上,严复首次从哲学与逻辑学的高度点明了气概念的前逻辑缺陷,这是一种自觉的、清醒的哲学认识,张载、王夫之等人达不到的哲学高度,严复终于达到了!这是一个具有哲学革命意义的大事。在中国哲学史上;作为思维网结的概念充满歧异与矛盾,其思想之网驳杂多失自属必然。虽然历史上众多思想家把气作为其哲学逻辑结构中的最高概念,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历代思想家始终没有对气概念作出一个共同的、规范的逻辑界定。严复所说的“几于随物可加”,描述的就是这一哲学现象。王充在《论衡无形》中说:“人禀元气于天,各受寿天之命”。苏子瞻受其影响;认为“人之寿天在元气”。严复不同意这一观点,仰天长叹:“元气二字,到底是何物事?”(《严复集》第1206页)他对庄子“通天下一气耳”作过一个评论:“今世科学家所谓一气常住,古所谓气,今所谓力也”。(《严复集》第 1136页)严复从逻辑学概念定义的角度,对气概念提出的批评,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它揭示出了中国传统学术的一大缺陷—一先天性逻辑萎缩。其实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概念都存在着这种前逻辑的缺陷,都有待于“廓清指实”。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在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提出了新的思想方法,对于古代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以及中世纪经院哲学,进行了批判与改造。反观中国哲学,则缺乏这种自我否定的哲学过程。从西周太史伯阳父的“阴阳之气”,到康有为的《大同书》的气论,绵延两千多年,气概念的哲学性质始终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中国传统学术理论缺乏逻辑性,造成这种哲学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可能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关系:其一,直观性。古代思想家对自然、社会、人生进行研究,并且进而用语言表述时,实际上所表述的只是某种与意象有关联的直接经验,从而使概念的类属边界往往模糊不清;其二,象征性。这种思维方式的长处是生动、直观、意境无穷,其思维过程是多向性、跳跃性、模糊性,但这种思维方式与科学理论要求严密的逻辑规范是正相反对的。

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着一个线索清晰、层层递进的概念发展演变的历程。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讨论了十个范畴,其立足点在于“本体”范畴,因而他的整个范畴学说主要是围绕“本体”而展开的,反映着事物的不同侧面的规定性。因此,虽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范畴、概念也具有逻辑的意义,但更主要的是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康德的范畴体系则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进行构建的。康德认为,在人类认识的知性阶段,出现了用于进行思维活动的纯概念—一范畴。康德的范畴表给出了12个范畴,在康德看来,这些范畴与感性经验材料没有共同来源,而是先验的。正是这12个范畴,赋予零碎的、特殊的感性材料以普遍的、必然的形式。康德强调了范畴在认识过程中能动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范畴对感性知识有着改造制作的功用。康德认为范畴是先验的,这当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即使如此,如果清洗出其中的唯心主义杂质,康德的范畴理论仍不乏合理的因素。因为要想获得普遍的、必然的知识,如果没有范畴、概念这一主体造。反观中国哲学,则缺乏这种自我否定的哲学过程。从西周太史伯阳父的“阴阳之气”,到康有为的《大同书》的气论,绵延两千多年,气概念的哲学性质始终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着一个线索清晰、层层递进的概念发展演变的历程。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讨论了十个范畴,其立足点在于“本体”范畴,因而他的整个范畴学说主要是围绕“本体”而展开的,反映着事物的不同侧面的规定性。因此,虽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范畴、概念也具有逻辑的意义,但更主要的是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康德的范畴体系则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进行构建的。康德认为,在人类认识的知性阶段,出现了用于进行思维活动的纯概念—一范畴。康德的范畴表给出了12个范畴,在康德看来,这些范畴与感性经验材料没有共同来源,而是先验的。正是这12个范畴,赋予零碎的、特殊的感性材料以普遍的、必然的形式。康德强调了范畴在认识过程中能动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范畴对感性知识有着改造制作的功用。康德认为范畴是先验的,这当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即使如此,如果清洗出其中的唯心主义杂质,康德的范畴理论仍不乏合理的因素。因为要想获得普遍的、必然的知识,如果没有范畴、概念这一主体的认识形式是不可能的。而且范畴确实具有独立于个别人的特殊经验的性质,在实际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开始,确实须有主体方面的一系列因素在其中起着作用。在这一点上,康德显然比亚里士多德前进了一大步。相对于亚里士多德和康德而言,黑格尔的范畴体系着重从辩证逻辑的角度来进行思考。黑格尔揭示了范畴、概念的辩证本性,并研究了范畴、概念的形成、发展与转化。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体系描绘了范畴、概念因其内在矛盾而引起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对于黑格尔的范畴论贡献,恩格斯高度评价说:“对思维形式、逻辑范畴的研究、是有益的和必要的,而且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只有黑格尔才系统地做到了这一点”。(《马恩选集》第3卷第56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反观中国哲学史,则缺乏这样一种线索清晰、递深递佳研究范畴、概念的范畴史。

天文学概念篇3

关键词:概念重建;小学科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68-02

近年来,西方科学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已经获得各种另类概念(前科学概念),科学教学就是要帮助他们重建现有的概念。本文分析了概念重建的内涵,进而提出概念重建教学模式及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的案例与策略。

一、概念重建的内涵

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儿童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一是不经过专门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积累经验而获得的概念,这类概念被称为日常概念(dai1y concept),也称之为前科学概念(pre-science conception),但更多的学者将这些想法称为另类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s);二是在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这类概念属于科学概念(scientific concept) [1] 。这两种概念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另类概念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环境和世界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结构 [2]。学生的概念学习、发展过程不可能绕开学生头脑中的另类概念,相反,必须依靠学生原有的另类概念,通过概念转变和重建,形成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教学过程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科学概念,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学习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要重复多次,螺旋上升的,学生需要利用自己的原有的知识,将它们发展到更深入、更抽象的层次。这一过程涉及修改原有知识获得新知的学习——概念重建。重建可以表征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或特定的知识结构之间联系方式的变化(Rumelhart & Norman,1981)[3]。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真正发展,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概念重建模式的步骤

概念重建教学模式是以另类概念为前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以科学探究为基本方式,以促进概念重建为根本目的的循环性学习过程。该模式突出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自控性。

1.定向参与

定向参与是概念重建教学过程的启动阶段。它的主旨是创设积极的富于驱动性的教学情景,帮助和促使学生形成明确并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任务中来。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做出预测或猜想,并讨论和交流他们的预测与解释,旨在暴露学生的另类概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2.引导探究

在此阶段,学生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作出猜想和预测,设计并制订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或实施调查,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收集处理数据资料,思考证据与结果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和解释,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

3.建构交流

这一阶段是建构新的认识和初步形成解释的过程,也是使有关概念、原理或技能变得易懂、可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学生不同的个人概念和认识之间、个人认识与事实证据之间、个人认识与科学概念原理之间的“冲突”矛盾和斗争。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进一步暴露和明确自己的已有概念和认识,感受不同观点和解释之间的一致与差异。

4.解释拓展

这是学生用前一阶段刚刚获得的科学概念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新概念的验证、应用、巩固的过程。当学生获取了新的认识后,必然需要经历一个解释和精致概念的过程。通过这个阶段,新旧经验经相互作用与联系得以整合,原有的认知结构经同化与顺应得到发展,新获得的概念、过程或技能得以精致。

5.反思评价

可随机依教学进程展开,也可在拓展阶段之后进行总结性的反思与评价。学生的自我反思是最关键的,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内的相互评价是最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既针对自己探究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更要对知识建构过程、探究活动的态度、合作的情况、学习的感受等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

三、概念重建教学模式运用的案例分析

概念重建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现以教科版三年级“水和水蒸气”一课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1.定向参与

教学中首先运用反例引发认知冲突,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始,教师可设计 “观察水蒸气特点”的活动如下:

师:请每一位小朋友沾一点水在手背上擦一擦,同时仔细观察小组中湿的黑板、湿手帕上面的水蒸发变为水蒸气。看一看我们能看到水蒸气吗?(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师:小组讨论:看到水蒸气了吗?水蒸气有些什么特点?生:看不到水蒸气。生: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看不见、摸不着。生:像空气一样,水蒸气是气体。

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亲自体验了由表及里的不断深入的“发现”过程,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扩充,对水蒸气的特点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尤为重要的是,这一情境很自然地引发了儿童原有认知与新知识之间的强烈冲突: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白汽,以前总以为它就是水蒸气(前概念);现在发现水蒸气却应该是“看不见的”。面对新现象与概念之间的差异,儿童渴望寻找新的理论去作出解释,去消除冲突,这正是实现科学概念转变的重要基础。

2.引导探究

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就应该提供充分而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亲历科学活动过程,以收集大量的事实,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水和水蒸气”一课主要设计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探究水的蒸发

“蒸发”是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第一个概念。探究水的蒸发活动如下:

师:(投影幻灯片)玻璃鱼缸装了半缸水,红色的横线表示水的高度,能看明白吗?

师:(投影显示鱼缸里的水逐渐减少)这些分别是第一天白天、第三天晚上、第七天白天、第十天晚上、第十五天白天拍的鱼缸的照片。水为什么越来越少了?

生:水蒸发了。生:再过几天水会干了。师:你能举举生活中这样“水干了”的例子吗?生:我晚上洗的红领巾,第二天早晨就干了。生:妈妈洗的衣服晒出去,不久就会干。生:用湿抹布擦桌子,过一会桌子上的水就变干了。生:拖地拖完,过一段时间地上的水就干了。师:水慢慢地少了、慢慢地干了,变成了水蒸气,刚才小朋友已经说了,这种现象叫水的蒸发。

在这个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基于真实的情境,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在积极互动中体悟和把握“蒸发”概念的内涵。

探究活动二:探究水蒸气的重要特点——凝结

“凝结”是本课需要学生理解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探究水蒸气“凝结”特点的活动如下:

师:水蒸气还有什么特点?我们继续进行研究。每组两只相同的杯子,装着相同多的温水,同时盖上玻璃片,但是一块是热的,一块是冷的,观察产生了什么现象?(热玻璃片是教师放在玻璃台板上已经加热的,各小组领取材料后进行观察活动。)生:在冷的玻璃片上有雾。生:我摸了一下,是小水珠。师:大家都摸一摸,是什么?生:小水珠。师:小水珠从哪里来的?生:杯子里冒出来的。生:水蒸气变成了小水珠。生:温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玻璃,变成了小水珠。师: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物体变成小水珠的现象,称为凝结。讨论过程中,有学生仍回答“白汽是水蒸气”,但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否定——理由是,水蒸气是看不到的。在争论一番后,学生们能解释“白汽是小水珠”。

这一设计,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去领悟,学生不仅品尝到了探究所带来的快乐,同时,较为深刻地理解了水蒸气遇冷“凝结”的特点。

3.建构交流

概念改变并不仅仅是改变概念本身,还要触及到支持概念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蒸发、水蒸气的凝结现象,通过联系实际,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也可能发现问题,补充、修整、发展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学生经由小组讨论、对比、解释彼此的前概念的异同,并与教师的意见交换、沟通,进行同化与顺应,以发展概念或促进重建概念。

4.解释拓展

要使新概念真正地成为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还需要能够运用新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解释。因此,在新概念建立以后,还要提供对科学概念进行巩固和系统化的机会。

在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蒸发”和“凝结”概念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讨论,最终能够解释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并通过使用玻璃片收集、喷壶喷洒等方式进行验证,真正实现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

5.反思评价

学生对科学概念认同后,要求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发展与完备。评价要做到多种形式评价的结合,从而能够促使教师与学生通过评价获得进一步改进教与学的必要信息。

四、实施概念重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调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重建是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为基础、为生长点的。因此,在教学中调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是非常关键的,它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先入之见”。一般可以通过提问、访谈、问卷调查、制作概念图等方式来揭示学生的前概念。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和学习欲望,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定向,而且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前科学概念尝试解释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3.引导学生探究,培养科学过程技能

概念重建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科学过程技能,力图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促进科学概念的建构。为此,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亲历探究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

4.鼓励学生作出解释,生成概念

解释是指学生对自己的经验开始抽象化、理论化,使其成为一种可交流的形式的过程和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内部加工,总结概括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前一阶段获得的直接经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学生内部的加工过程结束后,通过交流讨论,全面认识各种表征的意义,促进将原有的前科学概念转变成科学概念。

5.提供反思与概念发展的平台

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和整合,使原有知识结构得到改组,从而重建自己新的知识网络和概念结构。通过多种变式练习,促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中运用自己习得的概念。

参考文献:

[1]王岳.小学科学教育中儿童概念学习问题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1994(3).

[2]Wellman H.M., Gelman S.A.Congnitive development:Foundational theories and core domains [J]. Annual Review ofpsychology1992(43).

天文学概念篇4

关键词:康德;疆场;地域;领域;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B5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082-02

众所周知《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认识理论的初步建立。在这两部著作中,康德对人类理性各部分的功能做出了分析,对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应用范围做出了科学的划分。此后,他又出版了《判断力批判》,作为批判哲学大厦的最后一个部分。在《第三批判》的导论中,康德再次概括了理性的两种认识能力的划界问题。而且,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较为直观的说明,康德引用了“疆场(Feld)”“地域(Boden,Territorium)”“领域(Gebiet,Ditio)”三个概念。这些概念乍看起来十分奇怪,理解起来也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它们的意义,就能获得一把进入康德哲学大门的钥匙。

一、何为“疆场”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论中说:“先天概念在多大的范围具有其运用,我们认识能力根据原则的应用所达到的范围就有多大,从而哲学达到的范围就有多大。”[1]7这里所说的“先天概念”,在思辨理性那里,就是自然的诸概念(Die Naturbegriffe);在实践理性那里,就是自由的概念(der Freiheitsbegriff)。根据康德,广义的认识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辨理性认识现象界的活动,这是严格意义上的认识能力;二是实践理性为意志提供法则的活动,这是理性存在者特有的一种能力。

思辨理性的基础是知性能力,自然的诸概念、即康德常说的诸范畴(Kategorien)就是知性中的先天概念,它们是知性用来规定直观的杂多(des Mannigfaltigen der Anschau-

ung)的工具。康德认为,诸范畴的应用范围决定了认识能力的应用范围。这话有两层意思:其一,在一个合法的应用范围内,认识活动可以尽情驰骋;其二,认识活动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虽然它仍想要获得一些知识,但这种努力注定只能导致谬误。康德接着又说:“概念如果与对象发生关系,无论对于这些对象的一种知识是否可能,就都拥有自己的疆场。”[1]7-8这里的“概念与对象发生关系”,就是主体通过一个概念来认识一个对象的活动,也就是知性活动,或狭义的认识活动。

根据西方认识论传统,“认识对象”与“对象的知识”截然不同:前者是外在于主体的东西,后者则是纯然内在的,也就是在主体心灵之中的。因此,知识就发生在概念与对象的关系之中,所以“真理是理解与事物的符合。”[2]182当然,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主张: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同样也是内在的,它只不过是事物显现于我们心灵中的样子,是纯然的显象(Erscheinung)、而不是物自身(Ding an sich)。但是,即便是作为显象的对象,与作为知识的概念也是严格有别的,康德也并不反对“概念符合对象”的真理观。无论如何,任何“知识”都是在概念与对象的关系中来探讨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疆场”的意思。这个词的德文是Feld,它的字面意思是“旷野”“原野”。通过与“地域”和“领域”的对比,我们很容易看出,这里的Feld是战场的意思。那么,结合康德给出的定义:思辨理性的中的先天概念,也就是知性的诸范畴试图做出规定的一切可能的对象,都是它们想要去战斗的地方,也就是它们的疆场。同时,在实践理性方面,自由的概念试图做出规定的一切可能的对象,也就是它的疆场。当然,虽然康德把一切可能的对象――经验的和超验的对象――都叫作理性的疆场,但是,它们能否在这个疆场上夺得一席之地,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二、何为“地域”

“地域”的概念与“疆场”显然不同,这个词的德文是Boden,它的字面意思就是“地面”“土地”“地皮”;它的拉丁文是Territorium,字面意思是国家的“版图”“疆域”“领土”。因此,结合德文与拉丁文的意思:如果“疆场”的是指可以战斗、但未必能够占领的地方,那么“地域”就是通过战斗能够占领的区域。不过,能够占领、有权在这块土地上居住,这并不同时表示能够享有这块土地的。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康德对“地域”的解释是:“疆场的那个我们可能有所认识的部分,就是这些概念和为此所需要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地域。”[1]8根据这个解释,“地域”就是“疆场”中的那个能够征服的部分,也就是理性活动的一个合法范围。康德的一个著名的观点是:超越经验的世界追求一切可能的对象的知识,这是人类理性的一个自然倾向。例如,形而上学的上帝理论与灵魂学说,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但是,康德相信,这种努力必定是毫无结果的,或者说,它总是会导致一些荒谬的结论。

《纯粹理性批判》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批判旧形而上学。康德相信,旧形而上学滥用了人类理性的认识能力,导致了许多矛盾的结论,致使自己作为一门科学的尊严颜面扫地,在思辨理性,这个问题尤其突出。根据康德:知性能力凭借诸范畴对认识对象做出规定,这是我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方法。但是,在前康德时代的哲学家们那里,知性的先天概念的合法应用范围,从未得到严肃的考察。因此,康德说:“如果知性不能分辨某些问题是否处于它的视野之内,那么,它就永远不能确保自己的要求和自己的财富,而当它不断地逾越自己领域的疆界(正如不可避免的那样)并沉溺于妄想和假象的时候,就只好等着接受各种各样令人羞辱的斥责了。”[3]212

根据《第一批判》:思辨理性的合法应用范围,仅限于一切可能经验的对象。因为,知性中的先天概念,是在对一般的经验知识的可能性根据的追溯中获知的,它们的合法应用标志也仅限于此。至于超验的对象,知性的诸范畴在那里没有应用的标志。因此,思辨理性的“地域”只能在可能经验的世界。正如康德所言:“哲学的领域建立于其上和哲学的立法施行于其上的这个地域,却永远只是一切可能经验的对象之总和,只要这些对象仅仅被当作纯然的显象;因为若不是这样,知性就这些对象而言的立法就会是不可设想的。”[1]8同理,实践理性的合法范围,其实也仅限于经验的世界。因为,我们的意志必须包含经验性的内容,否则的话,我们就无从得知要做什么。

三、何为“领域”

“领域”的德文是Gebiet,字面意思就是“领土”“领域”;它的拉丁文是Ditio,意思也是“领土”“疆域”。问题在于:它与前面的“地域”有什么区别?康德的说法是:“这个地域的那个由这些概念在其上立法的部分,就是这些概念和它们该有的认识能力的领域”[1]8。也就是说,“地域”仅仅是你能够居住的地方,“领地”是你享有立法权的地方。

就思辨理性而言,唯有知性活动与自然的诸概念在经验世界的地域之上,才拥有真正的立法权。我们知道,在认识的时间顺序上,知性的范畴后于直观的杂多;但是,在逻辑的顺序上,知性的范畴先于直观的杂多,它们是经验概念得以可能的根据。根据《第一批判》的说法:“概念与对象的相符”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认识的对象并不是作为物自身的对象,而是纯然作为显象的对象,它们是通过感性直观而呈现于我们心灵之中的东西。但是,“一种杂多一般而言的联结(Conjunctio)却绝不能通过感官进入到我们里面,因而也不能同时一起包含在感性直观的纯形式中;因为它是表象力的自发性的一种行动。”[3]106

表象力的这种自发性就是知性,它用范畴把直观的杂多联结成一个整体,以造成显象。因此,不但认识主体必须通过知性来认识一个对象,甚至这个认识对象自身也是先在地通过知性而建立起来的。因此,知性能力的用途不仅仅是工具性的,它还必须充当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认识根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知性能力与它的先天概念是作为显象的世界的立法根据,一切可能经验的对象都是它们的领域。哲学史上把康德的这一主张叫作“人为自然立法”,但是,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够准确的。更好地表述应该是:知性为自然立法。

就实践理性而言,理性的活动与自由的概念在经验世界的地域之上,也拥有自己的领域与立法权。这一领域与思辨理性的领域并不重合,因为,实践理性关涉的仅仅是理性存在者在经验世界中的道德行为。具体而言,根据康德:在道德行为中,德性的根据是一个无条件善的意志,这个意志因此也表现为定言命令的形式。因此,定言命令就是道德法则在经验世界中的特殊形式。通过分析一个特殊的定言命令,我们会发现:其一,道德法则的内容总是经验性,也就是说,它包含一个经验世界中的行为;其次,道德法则的根据是纯粹先天的,因为,无条件的命令只能出自实践理性的一种纯粹应用,任何出自经验实践理性的命令都会是有条件的。

理性规定一个无条件的意志,这个意志可以导致经验世界中的一个行动。就此而言,理性的活动独立于自然法则之外,自发地充当了一个现象的原因性。换句话说,理性在它的纯粹实践应用中,表现出了一种真正的自由,即先验的自由。因此,康德说:道德法则虽然是自由概念的认识根据(Ratio cognoscendi),但是,自由的概念确是道德法则的存在根据(Ratio essendi)[4]2。因此,自由的概念是理性存在者的道德行为的立法原则,它与实践理性一起合法地占有这一领地。

到目前为止,本文已经对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疆场、地域、领域,做出了一个较为详细的阐述,它们都仅仅局限于可能经验的世界之内。但是,自然的诸概念只能为作为显像的对象提供认识的原理,自由的概念则为经验世界中的道德行为提供认识的原理。在这两个领域之中,康德建立起了批判哲学的两座大厦。

参考文献: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李秋零,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Thomas Aquinas. Summa Theologiae Prima Pars 1-49 [M]. Lander: The Aquina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acred Doctri-

ne,2012.

[3][德]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M]. 李秋零,译注.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天文学概念篇5

关键词:《老子》概念隐喻;悟性思维

引言

《老子》作为我国传统思想的两大源流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言说的一种究极的本源,对于道的不可言说,老子选择以一种诗性的表达方式去阐发,那就是用隐喻的方法。老子用大量的隐喻去揭示道无限的内涵,以概念隐喻的方式为主,而这些概念则围绕着道的核心,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映衬的体系。同时,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而《老子》中广泛的使用隐喻,也明显的表现了我国艺术思维自开始之初,就有突出的悟性思维的特点,而这种思维也在后世一直影响、绵延,形成中国独有的审美特点――悟性思维。

一、概念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对概念隐喻进行定义: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现在思想与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不仅是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方式,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性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隐喻性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概念系统具有隐喻性。它构筑我们对世界、自身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所以隐喻实质上是依据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也就是说:我们对概念的理解和体验往往借助于隐喻,并体现在语言中。人们借助从基本经验中得到的基本概念去理解情绪、感觉、道德、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

二、《老子》中的概念隐喻

在《老子・一章》中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老子认为是不可言说的。所以,为了阐发他的哲学思想,在老子使用了大量的修辞,其中隐喻是其主要手段之一。其中表现“道”的概念隐喻为主,而“柔”“弱”的概念隐喻主要是“水”,“强”“弱”的概念隐喻是“牝”“牡”。

(一)“道”与“水”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围绕“道”来展开。《老子》书上所有的“道”字,有着不同内涵:一是指形而上的终极存在;二是指事物自身规律;三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老子认为道不可言说,在《老子・四十一章》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所以,老子就以诗性的隐喻来表现不可言说,阐发“道”的丰富内涵。

老子以“水”对道予以隐喻表现。首先,水滋养万物、孕育生命,是一切的本源,同时也任由生命自我的生长,为生命提供条件,又不掌控生命,正如道:“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其次,水的特点是无常,可以随形势改变而变化,而道也是无常的,“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三,道是以柔克刚的,正如水一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

(二)“柔弱”“不争”与“水”

“柔弱”“不争”是道的重要的特征。老子说:“弱者道之用。”(四十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道”者生生不息,开始发生的作用虽然柔弱却绵延不绝。“道”的柔弱是“无为”的状态,正是“道”的柔弱,万物才自生自长。

老子认为水最能表现“柔弱”“不争”,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十三章),老子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最坚强的东西也无法胜过它。老子用水作为隐喻,因为水还有有居下、不争、利物的特点,而道亦是如此,柔弱而无为不争,居下却是一切的根源。

(三)强弱与“牝”“牡”

老子学说来源于《归藏易》,崇尚女阴、阴柔,植根于原始性器崇拜。《老子・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兮其若存。”,这就是一种喻,原于女阴崇拜。而这种女阴的喻,“牝”代表的是弱,是静,是居下位的,所谓“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而这种特点与道、水的特点是一致的,都是阴柔、居下、不争的,代表的是静的一方。而牡则是强势的一方,是燥的隐喻,所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以性别作为隐喻源头,以“牡”“牝”隐喻范畴,论述柔弱胜刚强,清净为世界本质的道理。而牝作为母,亦是表现道的隐喻。道是本源,是一切的起始,“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而牝也是如此,“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三、《老子》隐喻与悟性思维

《老子・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监,能无疵乎?”这是说只有以超概念、超逻辑,亦即超所谓“理性”(不是所谓“非理性”)的方式,才能把握“大美”。涤除玄鉴,虚静归根,所彰显的就是以一种内在的领悟的方式,去把握、体悟道的本质。《老子》中广泛运用的隐喻的修辞方式,既是彰显了我国文化思维中悟性思维在最初就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影响后世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悟性思维的传统。在中国古代,悟性思维既是把握真理的基本方式,也是艺术思维、审美把握的基本方式。

当今学术界常把悟性思维直接称为“直觉”,这是“反向格义”的一个典型。悟性思维与直觉表面上确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人们却忽略二者之间哲学基础的根本不同。悟性思维是超感知、超经验、超概念、超逻辑乃至超自我的物欲、的,人性与道体、人性与物性直接契合,在瞬间达到对事物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在以道为宇宙本原的老庄哲学中,物我一体,同本同源,都来自、也都属于宇宙大生命总过程(恒道或常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此,人认识万物是人性与物性的契合,心性与道体的契合即向宇宙大生命总过程的复归。悟性思维作为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在瞬间达到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老子》中丰富的隐喻,来表现不可言说的道,就是悟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对于道的把握,不是理性的分析,只能用一种人与物的高度契合,心与道的完全融会的方式。《老子》中隐喻,所彰显的正是我国特有的悟性思维传统。(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老子》.陈鼓应.上海古籍出版社.

[2] 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书刊评介.1995,5.

[3] 李越.隐喻的认知研究:解读《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1.

[4] 翟少军.概念隐喻论略.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 许伟利,周可荣.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

[6] 张磊.隐喻与文化.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7.

[7] 梅德明,高文成.以《老子》为语料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外语学刊.2006,3.

天文学概念篇6

关键词:原创思维;概念时代;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677-02

在人们对中医药的科学性及发展前景的争论中,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动荡中不断发展变化。上个世纪,我们的社会经历了由“工业时代”(Industrial Age)向“信息时代”(Information Age)的转变。而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软件向亚洲外包、物质丰富和自动化盛行,新的时代――“概念时代”(Conceptual Age),即将到来。发达国家的知识工作者正在挖掘、掌握那些不能外包的技术与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与之相应的是人们对创新意识的要求更加强烈,原创思维得到高度重视。发展右脑,进入全新思维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源于此,在新的概念时代,重视中医原创思维,大力传承发展中医原创思维对于中医学的整体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1概念时代的到来

概念,是人类对世界认识、也是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模式。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类知识组成的最小单元。概念被认为是思维的基础,与判断和推理并列为思维三要素。概念的内涵定义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其外延则描述了概念所对应的一切事物。

近几年来,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发生变化,从逻辑、线性、以计算能力为基础的“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转变。“概念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共情能力和全局能力的基础上。在信息时代标榜的“左脑”逻辑思维能力在今天仍然必要,但是却不再能满足人们的全部需要。曾经被低估和忽视的具有形象思维能力的“右脑”――富于创造性、执著、快乐感和探寻意义,将越来越能决定世界的未来。实际上,无论怎样分开谈论左右半脑,它们都是协作的。大脑作为一个运行平稳、一致的联合体,是完整统一的――左半脑知道怎样处理逻辑,而右半脑负责了解感知世界。只有两者完美的结合,人类才有了强有力的思考能力。随着对右半脑形象思维能力的不断重视,作为一个时代标志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也被赋予了更宽广的含义――“高概念”(High Concept)的出现,使概念具有了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高概念是形象与逻辑的结合,是概念间的复杂联系。高概念的能力包括具有美感、富有创造力和丰富的情感、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以及将表面上毫无关系的事物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东西……。与之并列的则是高感性(High Touch),高感性的能力包括理解别人、懂得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细微之处、找到乐趣并感染别人、超越平凡、寻求生活的真谛和意义。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记者之一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著作《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1]描绘了与美国现代作家丹尼尔•平克的畅销书《全新思维》[2]中相似的场景:崇尚高概念、高感性。正如丹尼尔•平克告诉我们的:未来属于另一类人,他们拥有全然不同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包括了共情型思维、模式识别型思维和追寻意义型思维。以上几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都要求人们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勇于创新。这些全新思维方式的运用更能体现学术之魅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1世纪,追求的是一个全新的,以创意、共情、模式识别、娱乐感和意义追寻等“右脑”能力为主导的“概念时代”。具有创造性的原创思维将会受到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广泛重视,也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中医学的原创思维

所谓原创思维,是指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概念时代的到来,要求任何学科的发展必须具有原创思维。只有具备了原创思维的学科,才能拥有原创性的成果与原创性的优势,才会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中医学是历代医家数千年来通过不断深入的观察与反复临床实践所总结的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是通过与西医学完全不同的视角与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概念与理论的医学体系。它是中国医生群体智慧的结晶,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思维。中医学素以形象思维和整体观念为核心,重视临床医学,其原创思维既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融合,也强调天人相应、调身与调心并重。这一思维模式的形成既来源于众多医家的临床实践,又以临床疗效作为检验的证据。

首先,中医原创思维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融合。中医学不仅属于医学的范畴,还寓有人文科学的内涵。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前者更强调客观性,后者常带有主观性。但两者又密不可分,互补互动。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以维护健康、防治疾病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中医学反映了人体的客观规律,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同时中医学植根于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含有大量的人文内容。人文因素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也是中医学原创思维的重要体现。可以说,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内容与人文哲学内容是水融、难以分割的。因此,要进行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不能忽视人文哲学对于中医学原创思维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原创思维多是基于形象思维,因而思维科学和形象思维的研究会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理论基础。

思维科学的研究,其突破点在于形象思维学的建立,形象思维解开了,才能去认真研究综合性的创造思维。形象思维是宏观的、整体性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象思维被大量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有不少宏观性、整体性的思想成果,中医学就是这一成果的典型代表。中医学中许多重要的基本概念都是形象思维的产物。譬如,五脏中的“肺”,其功能主气,司呼吸,在体合皮毛,为华盖,居至高之位,主治节,为相傅之官。根据其形态和功能,以金曰从革,中医学将其形象地称为肺如“橐龠”,肺体清虚。橐龠:一种有鼓风袋,似通气管的风箱。汉代典籍中论及橐龠者甚众。山东滕县出土汉代冶铁画像石中有橐龠的画面。它有3个木环、两块圆板、外敷皮革而成。拉开皮橐,空气通过进气阀而入橐;压缩皮橐,橐内空气通过排气阀而进入输风管,再入冶炼炉中。这种将“肺”比为“橐龠”的形象思维,生动、贴切的展现了肺的形态和功能。又如五脏中的“肝”,在五行属木,木曰曲直。中医学将肝比喻成一棵参天茂盛的大树,如果无拘束、无羁绊的成长,则可正常发挥其主疏泄、主藏血的功能;如果受到阻碍和抑制则会功能失常,引发疾病。因此说,肝性刚喜柔,性喜条达,郁则生病。同样,如此将肝比做“木”的形象思维也生动描绘了肝的性质和功能。在中医学中,这种恰到好处的形象思维比比皆是,正是这些形象思维的集合,使得中医学具有了鲜明的自身特点,形成了其独具的原创思维。

其次,中医学强调天人相应、调心与调身并重。中医学重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人体的综合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因此中医学在认识与治疗疾病时强调要综合、整体的考虑多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学科独有的诊疗模式。中医学重视整体观念、天人相应、形神一体与辨证论治,要求理法方药一致。论治讲承制调平,圆融和合,防治求本。其诊疗过程是医生通过与患者接触,进行望闻问切等自身感知与体验,对于患者的病证所对应的模式进行识别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医生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不断验证并修正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是多维的、自上而下的综合集成的过程。体现了生理与心理、感性与理性、科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

3概念时代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

虽然中医学与西医学诊治疾病的方法与手段不同,但其基点是完全相同的――两种医学体系所关注的基本对象都是人体;其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完全一致的――都是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因此,两种医学体系只是以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共同反映。正是因为不同医学体系的并存,为人类认识与防治疾病提供了不同的方法与手段。不同医学体系间的交流与借鉴,更加有利于人类认识疾病的本质,追求健康的真谛。因此,在概念时代,更要重视对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在保持中医学自身特色、发挥其特有优势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其整体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中医学原有的概念与形象思维是中医学原创思维的基础与源泉。重视中医原创思维传承,也是重视中医药学的传承,是发展中医、创新中医的主要途径。重视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医学发展的动力。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园地之一。对于其原创思维的传承、创新应以形象思维来阐述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形神兼备等有关学说,并联系综合集成的思想,诠释辨证论治,然后从我国首创的复杂巨系统的观点阐述中医理论。从思维科学出发,与现代系统论相结合会为我国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基于经验,结合现代科学前沿方法学,并运用其方法系统阐释与发展中医学的原创思维。这种发展更应该继承中华文明的传统,融汇百川,倡导多学科交叉渗透,欢迎相关学科与前沿学科科技工作者参与中医药的学术研究。中医学人要认真学习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特别是要认真学习系统复杂性科学。通过对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推进中医发展,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努力。

东方文化的掘起,欧美文化中心论的动摇,世界正以更加客观、成熟的视角来审视与学习东方文化与中医学。在信息革命第三次浪潮中,更加侧重于综合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长于综合,中医也以综合为自身特点。尽管中国传统综合与今天所提倡的综合有相当距离,但是,只要通过努力是可以进入高级综合时代的,这也是东方思维的巨大潜力之所在。

新时期,“概念”叩响了时代的门扉,高概念和高感性正在世界经济和社会中产生着作用。发展中医学的形象思维和综合集成的四诊八纲,会为医学科学吹来习习清新的空气。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和发展适应概念时代的需求,重视概念并将其拓展到高概念。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将中医原创思维向全新思维过渡,以保持其在新时代的不断发展。

抚今追昔,在全新思维的“概念时代”,正是企盼现代化的中医药工作者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只要珍惜并抓住这一机会,奋发图强,一定会创造现代中医学发展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天文学概念篇7

【关键词】迷思概念科学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149-03

【Abstract】Concept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 of Science courses learning in secondary school. The misconceptions interfere with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new knowledge, and Inhibit learning of new knowledge.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causes of misconceptions, the exploration of misconcep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misconceptions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Key words】MisconceptionsScience teach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

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他们已经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而形成了一些个人的观点。这些观点并非都是错误的,但有时候却是片面的、模糊的甚至与科学概念是对立的。我们把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概念或与科学概念不完全一致的认识叫做迷思概念。迷思概念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仅仅反映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违背了科学道理,对学生正确地掌握科学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造成一定的阻碍。

一、学生迷思概念的成因

1.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

科学是一门由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理科学科,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还不够成熟,往往只能凭借自己的感性认识、经验得出结论。例如,学生认为金属不能燃烧、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是由于惯性是一种力等。据调查,有60%的学生对月相存在迷思概念,认为月亮只有在晚上才可以看到。

2.事物表面或明显特征的影响

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和发现规律的重要认知方式。但是,由于学生思维简单,往往把事物表面或最明显的特征当做本质属性。例如,学生把鲸当作鱼类,把蝙蝠当作鸟类。从访谈中得知,学生小时候看到麻雀、乌鸦、燕子等,通过自己大脑简单的分析,就把他们的表面特征“会飞”归结为鸟的本质属性,而蝙蝠的明显特征也是“会飞”,就把蝙蝠归到鸟类,造成了迷思概念的出现。此外,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夏天、冬天的变化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远近造成的;月亮会跟着人走等。

3.生活语言的影响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语言时常影响着科学概念的真正含义。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不加区别地理解各种概念的科学内涵,就会根据字面意思进行误导性联想,出现概念间本质属性的混淆,无形中就感染了迷思概念。例如,学生认为“白色污染”是白色粉末造成的环境污染,“绿色化学”是绿色的化学。

4.受教师授课方式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灌输的方式讲授,学生对知识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导致对知识缺乏科学的理解。例如,学生对酸雨的概念理解就存在偏见。他们认为酸雨是酸性的雨水。殊不知,酸雨的pH值必须小于5.6;而且酸雨不仅包括液态水,还有固态水(如冰雹、雪等)。有些教师在讲授科学知识或演示实验时,过分地强调某个知识在章节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对它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讲解,造成概念的片面性,导致迷思概念的出现。如在催化剂的教学中,教师为突出催化剂在分解氯酸钾过程中起到加快反应速度的作用,而忽略了催化剂也有减慢反应速度的作用。教师自身存在着迷思概念,也是学生形成迷思概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学生迷思概念的探查

在科学教育领域,尽管迷思概念在等待着转变为科学概念,但这个“转变”的本质是生长和发展,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只有充分理解了迷思概念的本质及其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并由此找到科学概念的生长点,才能真正发展科学概念的个人意义,才能达到通过科学教育而解放学生个性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对学习者原有概念和思想有所了解,理解并辨别学生的迷思概念才能实现迷思概念的转变。

1.访谈法

访谈法通常是研究者先向学习者提供一种问题情境,比如提问问题、使用图片或者实验操作等,然后要求学习者针对问题情境做出反应。接着,当受试者反应后,研究者会再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澄清学习者何以做出原先反应,最终确认学习者迷思概念之所在,并给出相应指导。在访谈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问题情境,但须依循学习者的思考历程,不可给予任何的提示和建议,以免影响学习者内心真实的想法。

2.构建概念图

概念图是指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把人脑中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和表达。概念图是一种表达知识的网络图形化技术,知识图由概念网络构成,网络包括节点和连线,节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设计构图过程,了解其学习进展和内心思维活动的情况,知道学生迷思概念为何。在确认学生的迷思概念后,给出即时诊断,改进指导科学教学活动的方法。

3.纸笔测试

纸笔测试包括开放性测试和封闭性测试。开放性测试是让学习者尽量想,并尽量写下或画出其想法,这种方法比较自由,但学生作答往往漫无边际,不易提取有价值的问题。封闭性测试,如选择题的方式,是让学习者选出最接近自己想法的答案,如同问卷调查。此种方法的缺点是一个问题的多种供选择的答案有诱导性和固定性,不一定反映出测试者真实的想法。一般来说,为准确确定学习者的迷思概念,往往会将这两种测试方式结合起来。

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上的迷思概念转变

确认学习者的迷思概念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使迷思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来创设教学情境,转化学生的迷思概念。

1.Flas

科学教学中学生对分子、原子、天体的运动、月相的变化、宇宙的演化普遍感到难以理解,而利用Flas可以很形象直观地模拟这些科学现象,把微观世界加以放大,把宏观世界加以缩小,展示在学生眼前,许多情景不言自明,复杂情景图文并茂,有利于理解,无形中减少了学生迷思概念的产生。

2.制作概念图

概念图不仅可以用来诊断迷思概念,还可以用来实现迷思概念的转变。概念图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组成来表达概念的意义及其他概念之间联系的一种网络结构示意图。所以概念图的制作可以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知识的脉络,促使学生正迁移和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实现迷思概念的转变。例如,在物质的组成教学中,因这部分知识概念较抽象,学生易混淆,存在较多的迷思概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作概念图。

3.利用仿真实验室

仿真实验室是在计算机上虚拟现实实验的教学软件。目前针对中学科学广泛使用的仿真实验室有“仿真物理实验室”、“仿真化学实验室”等。实验室里的每个实验操作高度仿真,充分应用多媒体丰富直观的表达形式,将仿真器材、仿真动画、实验录像以及操作说明有机结合起来,既表达整体,也表达细节,便于学生对实验操作充分理解和掌握。仿真实验室把学生在现实实验室中难以完成或者超出学生操作能力范围的实验付诸“现实”,同时能对很多实验室中无法得到的理论结果给予模拟和示范。不仅如此,在虚拟实验室中可以针对迷思概念进行概念变式实验,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很好的转化迷思概念。笔者在“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教学中,直接利用仿真实验室,在串联电路中各点接上电流表进行实验,结果各处电流相等,强力冲击了部分学生头脑中原有“电流从正极出发,电流依次减小的”的迷思概念,确立了“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科学概念。另外在理解短路的概念时,部分学生也存在迷思概念。在普通实验中告诉学生不能将电流表接在电源两端,但是学生并不能直接操作。但在仿真实验室中,可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两端,发现电流表被烧坏。不仅现象明显,而且稍微放大了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不但澄清了迷思概念,而且让学生体验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4.基于即时通讯系统基础上的学习共同体

学生脑海内的迷思概念在课堂内并不能完全得到转化,还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在Internet基础上,通过即时通讯系统,在课后进行转化。深圳的学校生源覆盖面较广,不同地区或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经历不一样,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也不一样。所以建立学习共同体,是促进学习者对概念实现较全面建构的有效模式。笔者在所任教班级进行了学习共同体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先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经历充分了解后,组建学习小组(即学习共同体),建立QQ群或者学习博客,老师也加入其中。

学习共同体利用学生本身对概念理解的差异,通过交流,呈现出观念的碰撞,引起学生对概念的与重构。而老师在其中的合理引导,对科学概念地正确构建起到指导和保障作用。例如,很多学生思维中“气候”等同于天气或者气温。而学生中有东北的,也有深圳本地的,他们对气候的切身体验不一样。利用他们不同的体验,引起思维的冲突,通过在QQ群里激烈的讨论,老师加以引导,把气候的要素加以总结,学生逐步认识气候的概念,并对气候概念进行外延。测试结果表明,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学生对气候的理解普遍较好,甚至理解程度深于其他先前没有错误概念的学生。

5.数字化实验

在传统实验室中,很多实验只能得到定性的结论。但借助基于传感器为实验工具的数字化实验室,可以把这类实验全程用数据展示出来,使结论一目了然,直接给学生头脑中的迷思概念以“晴天霹雳”,从而实现转化。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65%的学生认为只有动物进行呼吸作用,植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笔者利用传感器带领学生开展了关于植物是否进行呼吸作用的科技实践活动。把植物放在用橡胶塞密封的塑料袋中,放置在暗室里数天。利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在暗室放置前后塑料袋内氧气的含量,数据证实了植物也需要氧气。与学生之前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从而转化了学生脑海中的迷思概念。

6.WebQuest活动

天文学概念篇8

[关键词] 科技热点;概念股;事件研究法;股票收益

[中图分类号] F832.5 [文献标识码] B

引言

伴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稳步推进,再加上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扶持,我国科技上市公司数量及业绩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科技业是一个强劲增长的盈利行业,科技创新与突破让企业具有巨大的潜力,股价也就具有了巨大的上涨想象空间。各类科技热点往往引发股市对其相关概念股的关注与热捧。但目前市场上部分资金仅将科技热点当做噱头,短期之内推高股价并且迅速获利,高科技产业因此遭受资本市场任意破坏的风险。

本文主要研究科技热点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利好利空消息对人的心理、决策方面产生的影响领域研究较为深刻。从信息层次的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大都研究负面消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如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夏波[1]发现我国资本市场的部分股票舆情既产生于股票价格也影响股票价格,利好舆情明显促进了股票平均收益。Yeh和Lee[2]的研究表明我国股市中利好消息对市场的影响大于同等程度的利空消息对市场的影响,陈浪南[3]和陆蓉[4]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伍青[5]的研究表明航天板块事件与相关公司的股票波动有显著的关联,印证了科技事件对相关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从股票市场投资者的研究来看,目前我国股市中小投资者羊群效应和跟风现象突出。Chen[6]对中国大陆投资者的研究显示个体投资者在股票交易中损失严重,而机构投资者则在交易中获利。谢海芳和尹志超[7]通过考察我国个体投资者是否具有在股票市场进行独立投资的能力表明我国个体投资者不具有择时入市能力。

从上述论述中发现,研究科技热点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对客观认识其投机与价值投资成分,为投资者提供更科学的参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搜集2009~2016年诺奖科技热点中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个股交易稻荩实证检验了科技热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收益波动的影响。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有以下两点:首先,丰富了消息舆情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内容,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负面消息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而没有涉及到科技热点产生的利好消息这方面的研究;其次,扩展了消息舆情的研究领域,本文首次将科技热点和利好消息联系在一起,考察了科技热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收益波动的影响与投资动机成分,为保护高科技上市公司股价健康发展、免受资本市场的任意破坏提出了新的认识与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9-2016年每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或医学奖获奖科技所属技术领域沪深A股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为研究样本,选取样本个股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诺贝尔奖科技热点相关资料来自于新闻网络,上市公司股票及市场的日收益率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对数据进行以下处理:(1)剔除ST或者PT的公司;(2)剔除估计窗口不足50个交易日的样本;(3)剔除在事件期重大事件公告的事件样本,如并购公告。最终本文得到前后8年96个样本共计23040个样本观测值。

(二)研究方法

为了考察科技热点对我国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收益波动的影响与投资动机成分,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其核心思想是检验某一事件发生后股票市场上是否出现显著的异常收益率(Abnormal Return)。本文的事件是诺贝尔奖科技热点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以相应奖项颁布日为事件日。在颁布日前,可能一些媒体机构已进行了相关报道和预测,为了使结果更具说服力,所以本文设定估计窗和事件窗分别为[-120,-31]和[-30,120]。参考Nguyen和Nielsen的研究,[8]本文采用市场模型来估计正常收益率。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估计正常收益率E(Ri,T)。首先,用估计窗的市场收益率对证券i的收益率做回归。

其中,Ri,t和Rm,t分别为证券i和证券所在市场在估计窗内第t日的收益率,αi和βi为市场模型的参数,εi,t为均值为0,方差相同的随机误差项。其次,将参数带入公式E(Ri,T)=αi+βiRm,T (T为事件窗内的第几日),即得到事件窗内的正常收益率。

第二步,计算异常收益率ARi,T和累积异常收益率CARi,T

其中,k表示事件窗内-29日到第T日的天数。

第三步,计算平均累积异常收益率CART,并对其进行t检验。

第四步,对累积异常收益率进行了Wilcoxon符号秩检验的非参数检验。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诺奖科技热点对相关概念股收益波动的影响

图1展示了诺奖科技概念股总体样本在事件窗内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Cumulative Average Abnormal Return,CAAR)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诺贝尔奖科技热点对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收益波动确实存在影响。

1.诺贝尔奖科技热点对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股票价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事件日当天的平均异常收益率为0.4%。同时,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在事件日的前十几日已呈现出显著的正值,表明在诺贝尔奖颁布前,相关信息已通过媒体机构等渠道被投资者所知晓,股价开始上涨。

2.从图1可以看出,短期内(事件日后20天)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曲线呈现出大幅震荡下滑变化,但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呈现出显著的正值,表明诺贝尔奖科技热点确实带动了投资者的关注与交易。随后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曲线继续呈现出大幅震荡下滑变化且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显著为负,这表明诺奖科技相关概念股股价经过前段时间抬升之后开始下跌。长期来看(事件日后90天)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曲线呈现出平行小幅震荡变化,表明股价开始回归正常。

3.经统计,诺奖科技相关概念股股价在事件窗内第120日与事件窗内第-29日相比普遍上涨5%到15%。由图1可知,在事件窗内第120日样本股价已回归正常,符合投资者正常估值。回归正常后股价上涨表明,科技热点相关概念股并不仅仅是投机,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投资,诺奖科技相关概念股之前存在股票被低估的可能。

(二)不同行业诺奖科技热点对相关概念股收益波动的影响

图2展示了不同行业诺奖科技相关概念股在事件窗内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CAAR)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不同行业诺奖科技热点对相关概念股收益波动的影响是有差异的。

1.由图2知,三类诺奖科技热点相关概念股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曲线与图1总体样本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曲线大致吻合,这表明总体样本结论对其适用。

2.相比其他行业,生理或医学奖类科技热点对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生物医疗、细胞基因领域的正面影响要大。由图2可知,生理或医学奖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曲线相比其他两类要高,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为正的幅度要大于其他行业,并且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为负的时间段和幅度都要小于其他行业。这是由该行I的性质和目前市场环境决定的。医疗行业前景广阔,医药上市公司整体成长性较好,市场愿意给予高估值。因此,生理或医学奖科技热点相关概念股股价上涨幅度大之,降幅度较低,其价值投资成分最大。

3.由图2可以看出,物理学奖相关概念股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曲线最为平缓,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震荡幅度较小。虽然在事件日后股价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为正,但随后股价开始下跌调整,并且从长期(事件日后90天)来看股价收益波动正常,相比事件窗前股价提升幅度不大。因为物理学奖科技大都处于理论实证与前沿科技领域,相关理论与技术在数十年后仍处于发展阶段,未进入产业化实用化阶段,其投机成分较小。

4.由图2可以看出,在事件日后数天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曲线呈现出大幅震荡下滑变化,在事件日后50日到85日之间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曲线出现平行中等幅度震荡变化且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显著为负。化学奖科技热点相关概念股股价抬升之后开始持续下跌,长期来看(事件日后90天)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曲线回升缓慢。化学奖科技大多处于基础化工材料领域,由于下游需求整体增长放缓,行业整体业绩欠佳。所以该类科技热点炒作意图明显,投机成分大。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2009~201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科技热点对相关概念股收益波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科技热点对股票市场相关概念股是一个利好消息,对其股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科技热点类利好消息带动相关概念股股价上涨,投资者持乐观态度并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即科技热点相关概念股不仅仅是投机,具有价值投资成分,并且之前存在股票被低估的可能。不同行业科技热点投机与价值投资成分不同,生物医药科技热点相关概念股的价值投资成分最大,基础物理科技热点相关概念股收益波动较小比较稳定,化工材料科技热点相关概念股炒作意图明显,投机成分大。

(二)政策建议

1.从媒体信息传递的角度出发,财经媒体机构的有关科技热点的信息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相关概念股收益。故投资者可以参考本文的研究结果大致推断科技热点信息对相关概念股收益波动影响的趋势,提高投资效率。

2.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科技热点虽然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投资者应理性判断不同行业相关概念股的投机与价值投机成分,科学分析媒体机构的科技热点信息,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防止资产遭受损失。

3.从市场监管的角度出发,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监管者提供一定监管依据。媒体机构报道内容对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影响。监管者可以参考本文研究成果,估计相关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波动范围,推断投机与价值投资成分,及时制止媒体过分参与信息操纵现象,保护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及其产业链免受资本市场任意破坏,保障其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夏波.网络舆情、市场效应与投资者有限理性分析[J].投资研究,2015,34(3):119-130Yeh Y H,Lee T S. The interaction and volatility asymmetry of unexpected returns in the greater China stock markets[J].Global Finacce Journal,2000,11:129-149

[2]陈浪南,黄杰鲲.中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5):67-73

[3]陆蓉,徐龙炳.中国股票市场对政策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4,4(1):319-330

[4]伍青.我国股票市场受国内重大事件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航天板块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147):27-29

[5]Chen W.,Z.W.Li,Y.D.Shi.Do All Individual Investors Loseby Trading?[R].USA: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Economics, 2010:28-40

[6]谢海芳,尹志超.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择时选股能力研究[J].投资研究,2015,34(12):64-74

上一篇:对家政服务的理解范文 下一篇:智能光电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