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工作计划书范文

时间:2023-03-17 15:49:46

护士工作计划书

护士工作计划书范文第1篇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二)、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三)、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四)、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引进或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

(五)、计划制作护理园地网,上传我院护理动态,及时传递护理学习资料,发挥局域网的空间优势,丰富护士的学习生活.

护士工作计划书范文第2篇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中国大学网范文之个人工作计划:个人工作计划书。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个人工作计划《个人工作计划书》。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二)、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三)、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四)、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引进或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

护士工作计划书范文第3篇

1.1对象

以我校高中起点的2012级高职护生为对象,从同一授课教师班级中随机选择两个班设为实验组(54人)和对照组(52人),共106名护生,其中男10名,女96名。两组护生均为高考统招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课程改革方法

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即课堂讲授—实训室示教—护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模式。实验组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分为5个环节:(1)项目导入,布置任务。教师根据儿科护理岗位需求,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工作项目,对不同工作项目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并提炼出不同的典型学习任务。护生在开课前先了解课程标准和课程整体设计方案,教师给学习小组布置典型任务后,护生带着任务在课后自学相关知识。(2)分析任务,制订工作计划。教师布置任务后,让护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护理工作任务展开讨论,分析存在的护理问题,制订完成任务的详细计划,并说明制订计划的理由、依据及可行性,最后形成任务实施计划书。教师对计划书进行初步评判,给出指导意见。(3)讨论任务,完善工作计划。经小组协商,结合护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组员可扮演病人家属、病人、护士等不同角色,承担相应的岗位工作任务。小组按照制订的计划实施任务,探索相关操作步骤的不足,完善工作计划。(4)创设工作情境,完成任务。在模拟病房营造与临床一样的护理工作场景,护生按照儿科护理工作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工作任务。(5)评价交流,提升认识。围绕任务完成情况开展护生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对任务所隐含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将任务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提升护生对护理岗位工作任务的认识。

1.2.2教学效果评价

将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来评价教学效果。(1)期末考试采用同一试卷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试;实训项目考核时,在临床模拟情景中对护生分项考核,最后取平均分。(2)自制两份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评价调查问卷,在课程结束后及医院实习结束时分别组织实验组护生集中填写,当场回收,了解实验组护生对儿科护理教学改革的评价情况。两次共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2.3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传统教学法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实训室示教—护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模式,教师怎样教,护生怎样做。护生过分依赖教师,处于被动学习和机械模仿的状态,出现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不强、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在儿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基于儿科护士的临床工作过程设计工作项目,以典型学习任务为驱动,在仿真工作学习场景中,护生通过小组协作、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参与并完成护理工作。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96.30%的实验组护生认为此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且实验组的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通过工作过程化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提高了护生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以及沟通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使护生在分析任务、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中提升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验组护生在医院儿科护理岗位实习后,90.00%以上的护生认为提高了对护理工作岗位的理解和护理工作过程的认识,85.00%以上的护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医患沟通和交流能力,87.04%的护生认为能尽快适应临床。说明此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依据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实现了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过程的一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了学习动力和方向,知道在工作岗位实践过程中要做什么、怎么做。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满足护理岗位工作需求,在儿科护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今后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推广。

护士工作计划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品管圈; ICU; 护理质量管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57

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或者有意识将此类人员组织在一起,相互商讨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应用品管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健康观念的更新,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护理质量管理在提高医疗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满足患者需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CU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量大,加上无家属陪护,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ICU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是ICU病房管理的核心。本科2012年2—7月应用品管圈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室开放床位8张,执业护士20人,护理员3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13人;本科学历4人,大专10人,中专6人。

1.2 方法

1.2.1 QCC理论知识培训 首先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品管圈活动的相关知识,使全体护士对使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的认识,并掌握QCC的工作方法。

1.2.2 分析现状,选定主题 针对科室目前存在的管理缺陷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需要进行整改的主要问题:如各级护士完成的护理质量参差不一,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监管和督查,护士对科室事务的参与性不强,患者安全管理力度不够,转出患者回访工作开展不力,满意度调查力度不够,人员使用不合理,未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未做到人尽其用,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尤其专科知识深度不够,护理操作不规范等。

1.2.3 成立“品管圈”小组 经梳理,成立了6个品管组,即:⑴护理质量控制小组;⑵沟通协调小组(含健康教育);⑶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含医疗安全及其他公共安全);⑷护理教学小组(含低年资护士带教及实习生带教);⑸护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⑹药品管理小组。根据每位护士特点、爱好、专长,选择相应的品管小组,原则上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每组3~4人,选定组长。

1.2.4 实践

1.2.4.1 制定计划 护士长指出各个品管圈的大目标,各组分头组织讨论,拟出各组成员职责及分工,针对实际情况列出具体的工作计划,书面形式呈交护士长,护士长进行补充和修订。

1.2.4.2 实施计划 形成完善的计划书后,各品管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组长应经常对成员分管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护士长则不定期对组长工作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1.2.4.3 总结 要求各品管圈每月开会一次,及时将工作运行中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及反馈,并完善相关资料,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2 结果

2.1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各项护理工作得到了深入的梳理和细化,如通过QCC活动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项、患者转出流程、患者回访制度、低年资护士培训制度及具体操作方案,制定了患者及相关科室对ICU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格、每日护理质量落实评估单,建立了日常质控登记本,将仪器设备管理落实到个人,各种运行资料的检查和补充均有专人负责,保障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2.2 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见表1。

2.3 通过QCC活动,使全科护理人员主动参与科室事务的意识有了明显提升 护士作为医院基层的员工,长期以来扮演着被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参加科室品管活动,让其有了扮演管理者的机会,使她们有被尊重、被认可、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工作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增强。

2.4 QCC活动提高了护士的能力 在QCC质量控制活动中,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对所做的工作首先要进行自我质量检查,再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质控,增强了其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QCC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每个品管圈活动中,每位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要相互配合,接受组长的指挥和监督。在定期的讨论、分析及总结的过程中,要求每位成员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既给予了个人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又体现了个人必须对团队负责,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2.6 QCC活动提高了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技术水平 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前,低年资护士的理论和操作培训极不规范。通过开展活动以后,笔者对授课的人员作出了严格的安排,对讲授的理论和培训的操作进行了系统的安排,加强了考核力度。此举大大促进了各级护士自觉学习基础理论、专科知识和操作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讨论

护理团队是以基层人员为主,由一群工作性质相似的人组成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群体,这恰恰符合QCC对圈员的要求。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质控意识、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ICU病房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质量要求更严,品管圈活动可提供基层员工由下往上的管理,较容易获得护理人员的认同和配合。有效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才能,实现全员参与及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提高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2]。因此,品管圈活动是ICU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荣瑞.品质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1811—1812.

[2] 孙多妹,王玉秀.品管圈在舒心示范病房中应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5):99—100.

护士工作计划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品管圈; 胸引管;脱管率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346-02

品管圈也称品质管理圈,是指工作性质相近或者相同科室的工作人员自动自发的组织到一起,或由他人将此类人员组织到一起,相互学习,讨论质量管理问题,将患者作为质量管理的中心,每个人都参与到质量管理的过程中[1]。品管圈活动步骤为:制定工作计划、找出科内的问题、确定主题、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掌握改善主题的重点、制定目标、提出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2]我们将品管圈运用到护理工作中,使护士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全体合作,集思广益,从而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题,本文探讨运用品管圈知识降低胸引管的滑脱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8月―2013年1月,我科胸引管置管共88例,所选患者年龄均为5岁-70岁,病例为心脏、食道、肺癌手术,其中男50例,女38例;脱管6例,其中男4例,女2例。与2013年1月―2013年6月品管圈效果确认的资料进行对比,对比资料亦为心脏,食道,肺癌手术,年龄为7岁-75岁,活动后,4个月的置管数量为92例,男57例,女35例;脱管2例,均为男性。

2 方法

2.1组圈:首先大家自愿组成品管圈小组,民举选举产生圈长。我们圈有圈长一名,辅导员一名,圈员六名,其中主管护师一名,护师五名,护士两名,然后大家利用头脑风暴的方法确定我们圈的圈名,圈徽及圈名的意义。圈长负责对活动进度进行统一管理和安排,辅导员起监督指导作用,圈员则参与每个步骤的实施以及轮流负责每一步骤的安排。每周培训一次,内容有QC 活动原则、内容及所需工具, 包括选题原则、因果分析图、柏拉图、对策表等的运用;活动场地,与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圈员家中,咖啡厅,办公室等等,形式可以是茶话会的形式,也可以是三五两人的小聚会的形式,主要让大家在一种开心,活跃的气氛中进行。

2.2确定主题:全体圈员共同寻找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确定了七个质控中的护理难题:1.杜绝中夜班口头医嘱执行率2.减少输液三签的漏签率3.减少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4.督促医生医嘱打印的及时性5.减少病房私用电器的使用率6.提高医生换药后终末处理的依从性7.降低胸引管的脱管率,然后运用评价的方法从圈能力,院方政策,重要性,迫切性等方面,按照优5分,一般3分,差1分,记分评价,最终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为降低胸引管的脱管率。

2.3 拟定活动计划:一般一个品管圈活动周期为三个月,但也可根据活动主题的大小,难易适当延长活动时间,我们为了使临床资料更丰富,时间为2012年12月到2013年6月,历时7个月,选题,拟定活动计划书共2周,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共2周,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共4周,效果确认4月,标准化及检讨与改进4周,最后进行资料收集整理。

2.4 现况调查结果 我们从病案室调取2012年8月―2013年1月病例资料分析,6个月胸引管共置管88例,脱管6例,脱管率为6.82%。

2.5 大家通过发散思维,头脑风暴的方式找出胸引管脱管的原因。

运用鱼骨图找出小要因:1.导管刻度不清楚,交班流于形式 。2.护士风险意识薄弱,巡视不到位 。3.患者不能忍受疼痛拔管4.躁动不安时,家属没有加强看护致管道自行拔除[3]。5.患者对胸引管重要性认识不足。

2.6 针对原因拟定对策

2.6.1 置管前宣教:宣教内容从四个方面进行:1.置管的流程2.置管后出现的不良反应3.管道滑脱后引起的并发症4.脱管后的应急处理

2.6.2 置管后护理:①做好刻度标记;在胸引管外露1CM处用记号笔标记便于交接及巡视观察。②警示标识;床头安放防脱管的标识卡。③胸引管外露刻度张贴与床头,班班交接;胸引管插管后立即记录插管的刻度,用醒目的卡片记录,张贴与床头,每班交接时必需查看刻度。④护理文书记录胸引管外露刻度;置管后记录置管位置及患者的反应情况,每周2次记录管道情况,定时并进行管道风险评估。⑤新入护士加强高危导管风险意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1.胸引管的重要性2.胸引管滑脱后的并发症3.胸引管脱管后的应急预案。

2.7 运用80/20原则选定切实可行的对策,进行效果确认。

2013年2月―2013年5月,我们运用品管圈拟定对策进行干预,结果共置管92例,脱管2例,滑脱率为2.17%。

3 结果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后,将胸引管的滑脱率从原来的6.82%降至2.17%。

4 结论

品管圈活动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并确定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4]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协作,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和进行效果评价等。品管圈活动强调的群体的智慧,小组成员在活动中提高了对护理问题学习,观察,分析及解决的能力[5] 随着社会的进步,护士逐渐“80后”,而参与管理的方式,可以化消极的服从为积极的参与,能收到集思广益而明智的决策的效果,也可以大大降低“80 后”强烈的反抗抵触心理。“80 后”员工本身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行参与式管理更能调动“80 后”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我们应通过新的管理方式,解决了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让其参与管理,化消极的服务为积极参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更好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护士用品管圈的手法降低了胸引管的脱管率,不仅减少了患者重新置管的痛苦,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品管圈这种自愿自发的管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2]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55.

[3] 于冬芳,章玉英,李疆.胃癌术后非计划性拔出胃减压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710―1712.

[4] 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医学,2011,9(4):1090.

[5] 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12:1103-1104.

护士工作计划书范文第6篇

记得第一次去精神病院,我和蒋同工是坐81路公交大巴去的,因为害怕迟到,所以提前查询了线路,然后提前了好几个小时就出发,然而并没有公交车是直接到医院的,通过问路步行十多分钟我们终于找到了医院......初次见面,医院给我的感受真的是太过安静,实在不像我平时所了解的医院。

在8月5号的下午,我们正式向精神病院办公室吴主任处报到,在简单交谈后,杨勇主任也正式与我们见面,并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医院的情况以及医院对我们社会工作员到来的欢迎和重视。从当天下午到8月9号(含休息日)原医院社工张利萍师姐对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概况,市民政局工作内容,“贴心民政”中涉及医院的部分,医院具体科室设置及职责所在,医院社会工作科的工作内容,精神病病员的接收、照顾、管理情况以及医院针对老干部、老军人所开展的疗养工作情况等等。在详细的熟悉了解医院情况后,杨主任再次与我们进行了交谈,并让我们拿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书。与此同时我和蒋在帮助完成办公室工作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疗养科,针对当前来疗养的8位抗美援朝老功臣开展工作,这包括:与老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经历、想法以及对疗养生活的要求等;配合疗养科老师们开展适合老人的小游戏小活动,如篮球击瓶比赛、打乒乓球、打麻将等;帮助照顾老人进行查体等等。由于医院女病员的不断增多,护理工作难度的加大,杨主任安排我们进入了医院第五病区即医院女病区。这样的安排,主任也是出于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精神病院、精神病人的考虑。然而第一次面对如此众多(73人)的精神病人我们还是恐惧和忐忑的,很庆幸的是有那么多的医生护士老师们及时的与我们进行交谈,教导我们关于精神病的知识,与病人沟通的方式,消除我们的害怕心理。至此我们已经在病房工作了两个星期。

回想这一阶段的工作,从最初的兴奋到后来的茫然再到现在的慢慢清晰,我想我也经历着由理论走向实践、由空想走向脚踏实地的过程。记得最初医院领导经常问我们来到医院后想要做些什么,想要怎么做,自己当时真的是茫然的,那是因为不了解更是因为没经验。然而当看到医院社会工作科的办公室,听到好多人谈论新来的社工时,心里还是很激动的,这至少表明医院是支持社工的,同事们也是知道社工的。这是在此工作了一年的张利萍师姐的功劳,她为我们将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如此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对于工作我也有自己的好多设想。比如:(1)建立医院社会工作的档案,进一步扩大社工的影响。想着要及时记录社工科的每一次工作进步,在医院设立宣传社工的小黑板,让工作人员、病人家属知道社工的存在,社工可以帮助他们做些什么等;(2)进入医院周围的社区开展活动,比如宣传精神病的预防、护理知识、医院的情况等;(3)在医院工作人员中展开工作。如根据情况适当尝试改变坐班车是大家固定的座位安排、餐厅里吃饭时的座次,从而加强大家的交流,促进关系的和谐;(4)尽可能的寻找有需要的病人家属开展个案、小组工作等;(5)针对休养老军人开展的老年服务工作等。

工作中除了不断努力还是有好多困惑和想法的,比如:

(1)不知道如何针对精神病人开展社会工作。精神病人本身所患疾病的特殊,决定了不能有太多的情绪波动,所以我们不能谈他们的家事,不能问他们的困难事。而且因为病人身体情况的虚弱,知识水平的局限,可以开展的小活动如体操锻炼都很少。所以,我真的很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在精神病院工作的知识。

(2)病人来源地特殊性使得开展针对病人家属的活动变得困难重重。济南精神病院隶属民政系统,这决定了它所接收病人的救质。因此大部分病人来源于流浪人员、三无人员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更谈不上有家人联系。这让我原本设想的针对病人家属开展的情绪抚慰、支持等服务找不到对象。当然也是有病人有家属的,但目前还没有得以联系。

(3)工作过程中的忐忑。在精神病院的病房里,病人和医生的关系不仅仅是医患关系,还有更多的温暖存在。然而病人病理的特殊使得好多时候护士们是需要大声训斥来引起病人的注意并维持秩序的,更进一步的说,可能这也是医生护士维护自己安全的一种方式。但我和蒋至今都没有吼叫呵斥过病员,我们总感觉社工的理念不允许这样做,我们要把他们作为平等的人看待。可是有时候自己也感觉很迷惑,因为我们的尊重更多的是被漠视,甚至还因此被病人以为是“好欺负”,受到一些无理的动作对待。

护士工作计划书范文第7篇

记得第一次去精神病院,我和蒋玉珍同工是坐81路公交大巴去的,因为害怕迟到,所以提前查询了线路,然后提前了好几个小时就出发,然而并没有公交车是直接到医院的,通过问路步行十多分钟我们终于找到了医院......初次见面,医院给我的感受真的是太过安静,实在不像我平时所了解的医院。

在8月5号的下午,我们正式向精神病院办公室吴主任处报到,在简单交谈后,杨勇主任也正式与我们见面,并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医院的情况以及医院对我们社会工作员到来的欢迎和重视。从当天下午到8月9号(含休息日)原医院社工张利萍师姐对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概况,市民政局工作内容,“贴心民政”中涉及医院的部分,医院具体科室设置及职责所在,医院社会工作科的工作内容,精神病病员的接收、照顾、管理情况以及医院针对老干部、老军人所开展的疗养工作情况等等。在详细的熟悉了解医院情况后,杨主任再次与我们进行了交谈,并让我们拿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书。与此同时我和蒋玉珍在帮助完成办公室工作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疗养科,针对当前来疗养的8位抗美援朝老功臣开展工作,这包括:与老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经历、想法以及对疗养生活的要求等;配合疗养科老师们开展适合老人的小游戏小活动,如篮球击瓶比赛、打乒乓球、打麻将等;帮助照顾老人进行查体等等。由于医院女病员的不断增多,护理工作难度的加大,杨主任安排我们进入了医院第五病区即医院女病区。这样的安排,主任也是出于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精神病院、精神病人的考虑。然而第一次面对如此众多(73人)的精神病人我们还是恐惧和忐忑的,很庆幸的是有那么多的医生护士老师们及时的与我们进行交谈,教导我们关于精神病的知识,与病人沟通的方式,消除我们的害怕心理。至此我们已经在病房工作了两个星期。

回想这一阶段的工作,从最初的兴奋到后来的茫然再到现在的慢慢清晰,我想我也经历着由理论走向实践、由空想走向脚踏实地的过程。记得最初医院领导经常问我们来到医院后想要做些什么,想要怎么做,自己当时真的是茫然的,那是因为不了解更是因为没经验。然而当看到医院社会工作科的办公室,听到好多人谈论新来的社工时,心里还是很激动的,这至少表明医院是支持社工的,同事们也是知道社工的。这是在此工作了一年的张利萍师姐的功劳,她为我们将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如此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对于工作我也有自己的好多设想。比如:(1)建立医院社会工作的档案,进一步扩大社工的影响。想着要及时记录社工科的每一次工作进步,在医院设立宣传社工的小黑板,让工作人员、病人家属知道社工的存在,社工可以帮助他们做些什么等;(2)进入医院周围的社区开展活动,比如宣传精神病的预防、护理知识、医院的情况等;(3)在医院工作人员中展开工作。如根据情况适当尝试改变坐班车是大家固定的座位安排、餐厅里吃饭时的座次,从而加强大家的交流,促进关系的和谐;(4)尽可能的寻找有需要的病人家属开展个案、小组工作等;(5)针对休养老军人开展的老年服务工作等。

工作中除了不断努力还是有好多困惑和想法的,比如:

(1)不知道如何针对精神病人开展社会工作。精神病人本身所患疾病的特殊,决定了不能有太多的情绪波动,所以我们不能谈他们的家事,不能问他们的困难事。而且因为病人身体情况的虚弱,知识水平的局限,可以开展的小活动如体操锻炼都很少。所以,我真的很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在精神病院工作的知识。

(2)病人来源地特殊性使得开展针对病人家属的活动变得困难重重。济南精神病院隶属民政系统,这决定了它所接收病人的救质。因此大部分病人来源于流浪人员、三无人员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更谈不上有家人联系。这让我原本设想的针对病人家属开展的情绪抚慰、支持等服务找不到对象。当然也是有病人有家属的,但目前还没有得以联系。

(3)工作过程中的忐忑。在精神病院的病房里,病人和医生的关系不仅仅是医患关系,还有更多的温暖存在。然而病人病理的特殊使得好多时候护士们是需要大声训斥来引起病人的注意并维持秩序的,更进一步的说,可能这也是医生护士维护自己安全的一种方式。但我和蒋玉珍至今都没有吼叫呵斥过病员,我们总感觉社工的理念不允许这样做,我们要把他们作为平等的人看待。可是有时候自己也感觉很迷惑,因为我们的尊重更多的是被漠视,甚至还因此被病人以为是“好欺负”,受到一些无理的动作对待。

护士工作计划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品管圈;胃肠减压;通常有效

品管圈其实就是质量控制圈,来源于英文“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C。意思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开展QCC活动的意义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品质[1],在增加相互协作的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为患者提供正确高效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的同时,也展示了圈子成员的个人才能,体现了自身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6月12日我科开始施行QCC活动,由副护士长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护士组成的圈员8人,共10人。平均年龄24岁,副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2名,初级职称7名,本次QCC的主题活动由2014年6月正式开始,历时6个月,至2014年12月结束。

1.2 方法

1.2.1 确定主题 所有圈员充分参与,展开积极思考,进行发散思维,从各自分管的质控项目寻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所有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罗列,由圈长开会进行讨论,对所有问题进行评分。从四个方面进行评分,①上级政策性,经常说:5分:偶尔说:3分,一般不说:1分;②重要性,5分:很重要;3分:不太重要;1分:不重要;③迫切性,1分:普通;3分:迫切;5分:急迫切;④圈能力则按照问题解决的外界支持评分,1分:需要多个部门配合;3分:需要一个部门配合;5分:自行解决。⑤总分=上级政策性得分+重要性得分+迫切性得分+圈能力得分。所罗列问题的得分情况见表1。将本次的QCC活动的主题设定为提高胃肠减压通畅有效率。 主题评价表见表1。

评价说明见表2。

本次品管圈选定之主题为:提高胃肠减压通畅有效率。

1.2.2 活动方法 本次活动计划在6个月内完成,所有圈员根据所选定的主题,拟定一份计划,计划的拟定按照qcc十大步骤进行,即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每一步计划都有相关负责人。圈长督导检查项目的进行进度及效果。

1.2.2.1目标的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需要改善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现状调查,总调查人次为42人次,其中不通畅人次10人,现况值为76%,不通畅原因有管道堵塞、无负压、插管深度问题、质量问题、反折、其他,其中管道堵塞和无负压为主要原因。改善重点是现况把握中管道堵塞和无负压所占的比例,依据二八原则进行确定,即改善重点是70%,圈能力则根据主题选定中圈员对圈的评价所得出,计算公式为40÷50×100%=80%。将各个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得目标值为89.44%.见图1、图2。

1.2.2.2现状的分析 主要从人、方法、材料、日常维护四方面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改善重点因素进行分析,人为因素包括责任心不强、患者不配合、宣教不到位、疾病本身的原因:消化道狭窄;方法因素包括堵塞(未经常冲管)、插管深度不够、固定不妥、反复插管导致粘膜充血水肿等;材料原因:质量问题,负压引流器及接头衔接不紧、漏气,胃管大小不合适;日常维护,无相关维护制度、无维护流程及责任人。

1.2.2.3提出对策 对策的实施主要针对上述分析的关于人、方法、材料、日常维护四方面的原因,经过圈员的集思广益,对其中可能进行改变的每一条项目进行分析并拟定对策,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实现。①责任心培训,找典型不良事例进行学习及分析讨论,提高大家的责任心;②进行正规的操作培训并进行考试;③拟定胃管维护制度及流程,指定责任人;④探索胃管固定方法(蝶形交叉固定法);⑤制作健康教育处方。

1.2.2.4对策实施执行 一个优秀的工作计划离不开坚强的执行力。圈长负责对列出的行动事项进行检查工作,圈长与辅导员参与检查,负责对圈员的培训和指导;圈长和辅导员每天对所列出的对策进行检查,圈员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圈长,并督促进行改正,在圈会上总结每个对策的工作进展,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落实执行。

2结果

改善后,调查总人次为63人,其中通畅57人次,不通畅6人次,通畅率为90.48%。胃肠减压通畅情况得到明显改善,通畅率从施前的76%上升至6个月后的90.48%,并对有效对策进行标准化制定,见图3。

图3

3 讨论

胃肠减压术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作用,通过胃管将积存于胃肠道的气体和内容物吸出[2],主要作用是:①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②进行胃肠道手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③术后吸出肠道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④通过胃肠减压吸出物,以了解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因此,胃肠减压的通畅有效对消化道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另外,QCC是通过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从而加强员工对所存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力来增强对胃肠减压通畅情况的改善。QCC提供的管理方法使每一个成员都真正地参与其中,并且尽可能地发掘自身潜能,为工作质量的提高献计献策,增加了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了工作的准确率以及效率,通过全体圈员的努力改进,胃肠减压通畅率明显提高,完成了QCC活动的设定目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玉琼,郭秀静.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9,11第24卷第21期.

护士工作计划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品管圈;内科 ; 护理质量管理

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或者有意识将此类人员组织在一起,相互商讨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应用品管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健康观念的更新,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护理质量管理在提高医疗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满足患者需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层内科住院条件差,基层内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量大,心理及生理状态较差,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较高,因此提高基层内科护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 ,加强基层内科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是基层内科病房管理的核心。2010年1月在本院基层内科工作至今,本科2013年2月―2014年12月应用品管圈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所在科室开放床位20张,执业护士6人。均为女性全科护士,年龄21~39岁,平均(24.5±4.0)岁;护龄情况:职称情况:主管护师2人,护师2人,护士2人;学历情况:本科3人,大专1人,中专2人。

1.2 方法

1.2.1 QCC理论知识培训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品管圈活动的相关知识,使全体护士对使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的认识,并掌握QCC的工作方法。重点在于传达观念和开导思路,让全科人员清晰了解开展此活动的意义所在。首先对全体护士进行全线培训,然后分别对品管圈组员进行个别培训,并结合演练,边学边操作,快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对组员进行品管圈知识理论的测试,对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及管理意识等方面的考核。

1.2.2 分析现状,选定主题 针对科室目前存在的管理缺陷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需要进行整改的主要问题:如各级护士完成的护理质量参差不一,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监管和督查,护士对科室事务的参与性不强,患者安全管理力度不够,满意度调查力度不够,人员使用不合理,未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未做到人尽其用,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尤其专科知识深度不够,护理操作不规范等。

1.2.3 成立“品管圈”小组 经梳理,成立了7个品管组,即:⑴病房护理和质量控制小组;⑵沟通协调小组(含健康教育);⑶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含医疗安全及其他公共安全);⑷护理教学和继续教育小组(含低年资护士带教及实习生带教);⑸消毒隔离组院感染管理;⑹药品器械管理小组(含急救药品器械管理)。(7)护理文件书写小组。根据每位护士特点、爱好、专长,选择相应的品管小组,原则上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每组3人左右,选定组长。

1.2.4.1 制定计划 护士长指出各个品管圈的大目标,各组分头组织讨论,拟出各组成员职责及分工,针对实际情况列出具体的工作计划,书面形式呈交护士长,护士长进行补充和修订。

1.2.4.2 实施计划 形成完善的计划书后,各品管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组长应经常对成员分管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护士长则不定期对组长工作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1.2.4.3 总结 要求各品管圈每月开会一次,及时将工作运行中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及反馈,并完善相关资料,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1.3观察方法 并通过问卷调查实施前后的自我评价情况(责任意识、专业技能及管理依从性)及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80例住院患者(实施前后各40例)进行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情况调查。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算资料以均数±标准(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后护士自我评价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除责任意识P<0.01,其余项目均为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且“满意”例数多于实施前(P<0.01),“不满意”例数少于实施前(P<0.05)。

施前(P<0.05),且“满意”例数多于实施前(P<0.01),“不满意”例数少于 实施前(P<0.05),详见表2

表1实施前后护士的自我评价情况(x±s)

注:与实施前比较,*P<0.01,#P<0.05*

表2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情况(例)

注:与实施前比较,*P<0.01,#P<0.05

3讨论

3.1基层内科患者的病情重且变化快、急症多,护理工作繁忙,潜在风险大,护士经验不足,风险意识薄弱,而患者的法律意识、保护意识增强。基层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1.患者因素 (1)基层内科以年老体弱慢性患者居多,患者对医护期望较高,对疾病本身缺乏认识,一旦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家属和患者就会与医师、护士产生矛盾。(2)住院患者年龄大,听力下降,记忆力差,合并症多,如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自理能力差。(3)少数患者文化水平低,存在交流障碍,不能理解医务人员交代的注意事项。(4)2.药品因素:如药物使用或配伍不当,急救药品用后未能及时补充等都可能造成不安全。基层内科患者常用的给药方法有静脉输液和局部注射及鼻饲给药,一旦出现用药错误,将产生严重后果,易引起纠纷。药物不按要求存放, 也可造成不良后果。心电监护仪等仪器少,给工作带来不便, 严重时影响抢救工作。消毒不严格, 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3.护士因素: 护士是护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集中体现护理水平和护理因素 。各项治疗操作不规范,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低年资护士缺乏专科知识,技能、经验和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 均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4.医疗费用因素 医疗费用是每个患者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医疗费用增加,解释沟通不到位,易发生纠纷。

3.2品管圈活动的目的是:1.使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在现场发挥领导作用,操作人员发挥潜能。2.使全体员工具有品管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3.对品质管理体制虚心研究,体会QCC的真意,随时自我启发进而互相启发。4.品管圈在单位管理体系上是重要的一环,在现场又是一个核心组织,由第一线的人员、组长为中心,透过成员的共同努力,5.协助组长完成任务,达到目标。6.改善的成果,向单位内外发表,并参观研习其它品管圈的活动,互相交换经验与心得。7.加强圈员的互助,提高工作士气。8.减少不良品质,提高品质水准。9.贯彻并执行上级主管的指示。

3.3实施使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后的护士素质水平较高,具体表现在责任意识,专业技能、管理依从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主要与本研究根据本科室的常见疾病进行护理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培训有关,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责任心的培养,因此实施后护士素质水平较高。住院患者对护士素质有较高的期望值,大部分患者期望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行术后护理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护理质量的常用指标,尽管其可能有较强主观性,但在一定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基层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成立“品管圈”组织,对活动前病房管理较差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再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更好地管理病房,提高护理素质,结果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加强责任心,提高了护士的病房管理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改善了病区环境,逐渐建立了一条品质管理的精品线,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患者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连珍.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5:231-232.

[2] 马秋丽,李淑君.加强护理管理 提升院感防控水平.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89-90.

[3包丽芬.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64-65

[4] 陈志芳,吴娟,钱红继,缪爱凤,陈丽华.应用品管圈对改善心基层内科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4,(4):131-132

[5]李惠.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J].现代保健,2013,(1):58-59

[6]邹蓉蓉.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9-60.

[7]杨秀娣.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保健,2013,(2):90-91

[8]陈泽萍,余红春,王喜辉,等.“品质圈”活动对提高护士疼痛评估技能的效果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6,04,:155-156.

[9] 王丽.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2-63.

护士工作计划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品管圈;胸外科 ; 护理质量管理

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或者有意识将此类人员组织在一起,相互商讨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应用品管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健康观念的更新,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护理质量管理在提高医疗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满足患者需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胸外科住院患者大多经历过手术或择期手术,胸外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量大,心理及生理状态较差,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较高,因此提高胸外科护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 ,加强胸外科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是胸外科病房管理的核心。2009年1月在本院胸外科工作至今,2013年1月担任护士长至今,本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品管圈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室开放床位50张,执业护士16人。均为女性全科护士,年龄22~39岁,平均(23.5±5.3)岁;护龄情况:职称情况: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8人;学历情况:本科10人,大专5人,中专1人。

1.2 方法

1.2.1 QCC理论知识培训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品管圈活动的相关知识,使全体护士对使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的认识,并掌握QCC的工作方法。重点在于传达观念和开导思路,让全科人员清晰了解开展此活动的意义所在。首先对全体护士进行全线培训,然后分别对品管圈组员进行个别培训,并结合演练,边学边操作,快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对组员进行品管圈知识理论的测试,对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及管理意识等方面的考核。

1.2.2 分析现状,选定主题 针对科室目前存在的管理缺陷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需要进行整改的主要问题:如各级护士完成的护理质量参差不一,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监管和督查,护士对科室事务的参与性不强,患者安全管理力度不够,满意度调查力度不够,人员使用不合理,未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未做到人尽其用,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尤其专科知识深度不够,护理操作不规范等。

1.2.3 成立“品管圈”小组 经梳理,成立了7个品管组,即:⑴病房护理和质量控制小组;⑵沟通协调小组(含健康教育);⑶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含医疗安全及其他公共安全);⑷护理教学和继续教育小组(含低年资护士带教及实习生带教);⑸消毒隔离组院感染管理;⑹药品器械管理小组(含急救药品器械管理)。(7)护理文件书写小组。根据每位护士特点、爱好、专长,选择相应的品管小组,原则上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每组3~4人,选定组长。

1.2.4.1 制定计划 护士长指出各个品管圈的大目标,各组分头组织讨论,拟出各组成员职责及分工,针对实际情况列出具体的工作计划,书面形式呈交护士长,护士长进行补充和修订。

1.2.4.2 实施计划 形成完善的计划书后,各品管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组长应经常对成员分管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护士长则不定期对组长工作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1.2.4.3 总结 要求各品管圈每月开会一次,及时将工作运行中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及反馈,并完善相关资料,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1.3观察方法 并通过问卷调查实施前后的自我评价情况(责任意识、专业技能及管理依从性)及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100例住院患者(实施前后各50例)进行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情况调查。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算资料以均数±标准(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p

2.结果:

实施后护士自我评价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除责任意识P

施前(P

3讨论

3.1胸外科患者的病情重且变化快、急症多,护理工作繁忙,潜在风险大,护士经验不足,风险意识薄弱,而患者的法律意识、保护意识增强。胸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1.患者因素 (1)胸外科以食管、贲门恶性肿瘤及肺癌患者居多,患者对疾病的治愈期望较高,对疾病本身缺乏认识,一旦手术后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家属和患者就会与医师、护士产生矛盾。(2)住院患者年龄大,听力下降,记忆力差,合并症多,如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自理能力差,不能寒舍执行医务人员所交代的注意事项。(3)少数患者文化水平低,存在交流障碍,不能理解医务人员交代的注意事项。(4)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呼吸困难,严重者上消化道出血、咯血、水电解紊乱等;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要求患者咳嗽同,有些患者害怕疼痛事项不愿咳嗽,不配合医务人员,影响治疗效果。(5)意外拔管。留置多种管道的患者因不适自行拔管或翻身时不注意保护管道而引起意外脱管。

2.药品因素:如药物使用或配伍不当,急救药品用后未能及时补充等都可能造成不安全。胸外科患者常用的给药方法有静脉输液和局部注射及鼻饲给药,一旦出现用药错误,将产生严重后果,易引起纠纷。药物不按要求存放, 也可造成不良后果。心电监护仪等仪器,仪器价格高,损坏时维修耗时长且影响使用,给工作带来不便, 严重时影响抢救工作。消毒不严格, 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3.护士因素: 护士是护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集中体现护理水平和护理因素 。各项治疗操作不规范,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低年资护士缺乏专科知识,技能、经验和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 均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

4.医疗费用因素 医疗费用是每个患者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胸外科手术创伤大、病情重,一旦病情发生变化, 医疗费用增加,解释沟通不到位,易发生纠纷。

3.2品管圈活动的目的是:1.使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在现场发挥领导作用,操作人员发挥潜能。2.使全体员工具有品管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3.对品质管理体制虚心研究,体会QCC的真意,随时自我启发进而互相启发。4.品管圈在单位管理体系上是重要的一环,在现场又是一个核心组织,由第一线的人员、组长为中心,透过成员的共同努力,5.协助组长完成任务,达到目标。6.改善的成果,向单位内外发表,并参观研习其它品管圈的活动,互相交换经验与心得。7.加强圈员的互助,提高工作士气。8.减少不良品质,提高品质水准。9.贯彻并执行上级主管的指示。

3.3实施使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后的护士素质水平较高,具体表现在责任意识,专业技能、管理依从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主要与本研究根据本科室的常见疾病进行护理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培训有关,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责任心的培养,因此实施后护士素质水平较高。住院患者对护士素质有较高的期望值,大部分患者期望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行术后护理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护理质量的常用指标,尽管其可能有较强主观性,但在一定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胸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成立“品管圈”组织,对活动前病房管理较差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再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更好地管理病房,提高护理素质,结果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加强责任心,提高了护士的病房管理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改善了病区环境,逐渐建立了一条品质管理的精品线,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患者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志芳,吴娟,钱红继,缪爱凤,陈丽华.应用品管圈对改善心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4,(4):131-132

[2] 马秋丽,李淑君.加强护理管理 提升院感防控水平.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89-90.

[3]包丽芬.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64-65

[4]陈连珍.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5:231-232.

[5]李惠.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J].现代保健,2013,(1):58-59

[6]邹蓉蓉.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9-60.

[7]杨秀娣.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保健,2013,(2):90-91

[8]陈泽萍,余红春,王喜辉,等.“品质圈”活动对提高护士疼痛评估技能的效果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6,04,:155-156.

[9]马秋丽,李淑君.加强护理管理提升院感防控水平[J].现代保健,2013,(2):89-90

上一篇:产房护士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新护士工作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