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床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6 12:48:53

钻床实训总结

钻床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方法;总结;体会

高级维修电工实训主要是电气化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了《电力电子技术》、《工厂电气控制与PLC》和《电工技术与电机应用》等多门课程后开展的实训项目,是在取得了中级维修电工实训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操作训练。该实训项目的时间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三年,此时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此实训项目。同时,在学生进入三年级后,要面临用人单位的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更全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所以,适时的安排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为此,如何开展高级维修电工实训,确保实训效果,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作为老师,经过多次实际指导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归纳出了以下几点实践教学方法,也有自己的一些体会。

1、做好实训项目分析,明确实训项目的内容

首先要对实训项目进行分析。组织高级维修电工实训的目的之一是学生要参加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且要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证书。所以根据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的要求,将此次实训定为三个项目,即单相调压电路的安装与调试、钻床与铣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PLC设计。

其次是明确实训项目的内容。项目之一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具体内容是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电子线路的布线设计;电路板的制作和元件的安装与调试。项目之二钻床与铣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具体内容是熟悉各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钻床与铣床的控制线路工作原理;了解各元件在模拟电路板上的位置;掌握操作与故障排除方法。项目之三PLC设计的具体内容是熟悉基本指令和硬件系统连接;Y—D控制电路、双速控制电路和自耦降压电路的改造。

2、合理安排实训时间与实训进程

三个实训项目总的时间是三周,总的实训课时为84学时。各个项目的实训课时均为28学时。实训进程用表格的形式绘制,并印发给学生,让学生适时了解每天实训的进程。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组织实施实训过程

针对三种不同的实训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到相应的实训目的与要求。

3.1在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教学方法。

3.1.1集中讲解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首先集中讲解本实训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操作要领,如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焊接技术、布线设计技巧等,让学生有一个全盘的了解,心中有数。

3.1.2分组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把学生按照不同的层次分组,合理搭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在实训过程中既有分工又互相协助,共同完成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3.1.3才艺展示

在实训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学生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焊接技术好,焊点不仅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电性能,而且表面整齐、美观,焊接质量高。有的学生在布线设计方面表现出色,元件布局合理规范,排列整齐。由此指导老师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各阶段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优秀的学生来展示其才艺,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利于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

3.1.4经验交流

在完成了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后,指导老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心得体会,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失败原因,并研究改进的方法。这样在老师的精心辅导和学生认真努力下,能按质按量地完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3.2在钻床和铣床线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项目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3.2.1示范式

对钻床和铣床电气控制电路的操作练习采用示范式教学方法。先由指导老师把整个完整的操作步骤操作示范一遍,讲解操作要点和难点。例如从钻床的主轴电动机的起动、摇臂升降电动机的上升和下降、液压泵电动机可逆控制、冷却泵电动机的起动等,边实际操作边讲解,让学生有很强的感性认识,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记忆深刻。

3.2.2阶梯式

老师的示范操作后,再把整个完整的操作步骤进行分解,学生分步地多次、反复的单独进行练习,然后再合成为完整的操作步骤。通过先分再合、从简单到复杂如此阶梯式的练习后,学生能够很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

3.2.3引导式

对钻床和铣床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按照电路原理图,从元件图形符号的含义到主电路的接线方式和控制电路的接线方式分析,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阅读电路原理图方法,熟悉钻床和铣床线路模拟板的电器的位置和布线规律,再结合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各电器的动作情况。通过这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很顺利的完成这个实训项目。

3.3在PLC设计项目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3.3.1点拨式

PLC设计项目首先要根据具体控制电路设计PLC梯形图,在实训开始指导老师只简单介绍,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能编写出有新意的程序,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这时指导老师要适时点拨学生,指出其存在的缺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不断的改进,最终完成梯形图的设计。

3.3.2竞赛式

在PLC梯形图设计好后,要进行计算机与PLC之间的通讯和实现PLC的硬件连接与运行。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竞赛的方式,比比谁接线和操作做得更快更好,无形中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效率大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实训总结

通过三周的实训,学生在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实训过程中,通过对电子产品的制作调试过程,学会了阅读电路原理图,熟悉了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测试,进一步掌握了焊接技术和电路组装技能,并能熟练查阅相关元件手册;学会使用电子仪器调试电路的方法并能处理安装与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大大提高;在钻床和铣床线路的操作与故障分析项目实训过程中,以工厂实际设备的电气控制为例,学生熟悉了工厂电气控制的特点和电路实现方法,基本具备了分析故障原因和查找故障出现位置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通过PLC设计,学生掌握了正确设计PLC梯形图的方法,熟悉了PLC的硬件连接与运行特点,更加了解了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由学校负责组织的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考试,考试结果令人满意。

5、实训体会

三周的实训,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老师和学生要加强沟通,在实训过程中要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训教学效果;二是要加大实训室的资金投入,在数量满足的情况下保证设备的质量;三是要对实训内容进行修改。 钻床和铣床线路的操作与故障排除这一实训项目有一部分与中级维修电工内容重复,希望以后能用新的实训内容来代替,效果会更好。

作者简介:

钻床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笔者进行一体化教学实践多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力争将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乐、乐中思,使学生有兴趣学、有信心做,逐步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介绍笔者在机床控制教学中结合实践工作设置项目,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一些尝试,以一个典型的控制线路——Z37钻床控制线路为例。

一、确定项目目标及能力要求

根据教材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学材,将书本的学习内容整合成教学任务的形式。

1.项目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Z37钻床结构及线路的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协作的意识。

2.项目能力要求

能熟练使用万用表、螺钉旋具、尖嘴钳、斜口钳、电工刀等电工工具。

能正确选择电气元件、导线,并能熟练检测元件。

能熟练绘制控制线路的电气原理图及电器布置图。

能按评分标准快速接线,并能在教师指导下安全试车。

要求学生在实训中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二、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1.项目实施前的准备

在进行钻床线路实训前应充分学习电力拖动及电机课程。因为本课程是以常用低压电器和基本控制线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电力拖动知识和电机知识引申和发展出机床控制电路的知识。如在学习Z37摇臂钻床时,可先引入十字开关、正反装控制电路图及电磁铁等相关知识,并将其联系到所要学的新课程上,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无极调速”的境界。

2.注意事项

(1)在项目实施前先分好组,教师必须熟悉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每组中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合理,以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2)安全优先,通电试车时指导教师必须在场,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3)电动机及按钮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4)在进行训练时,要规定好完成的时间,以便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三、综合项目实训任务(以组为单位)

第一,根据项目内容进行元器件的选择(元件规格、型号选择、质量检测)。要求在半小时内完成。小组成员先分散进行,再集体讨论决定较好的工作方案,提交给指导教师,经审核后方可布件并接线。

第二,进行Z37摇臂钻床电气线路的原理分析,搞清楚各电路的控制要求。

第三,绘制布置图,将元器件进行固定,然后根据电气线路图进行接线工作,整个过程在给定的一个时间段里完成,该项目时间为120分钟。

第四,教师进行检查,指导学生进行线路的检查,如有故障进行排除。

第五,教师总结并指导学生进行通电试车。

四、编写项目报告

项目报告应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与感悟,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归纳和表达的能力。从项目开始时,学生就应将设计草图、内容及接线、试车等体会记入报告草稿本内,项目完成后将草稿本的内容整理归纳后编写成正式的实习报告。

五、项目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成果展示

实训教师根据事先分好的组,把学生个体完成该项目的质量和时间,以及每个小组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测评依据。实训结束,选出优秀小组,向全班进行成果展示。

实行三级考核。一是学生本人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自测自评;二是由各小组根据成员对小组的贡献情况进行互评,从学生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从正面进行互相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别人的特长和优点,在互评中共同提高;三是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的情况进行评定。教师综合三级评定情况来确定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评价。完成项目后,教师要对完成情况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并帮助未及时完成任务的同学总结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钻床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实训基地改革 创新型改造 Z3050模拟摇臂钻床

前言

实训基地建设对职业学校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地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培养社会紧缺的高级技能人才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社会对电气人才需求的不断改变,电气实训基地建设不仅需要具备实用功能,更要满足学生实训和双师培训的双重需要。培养岗位应用型人才,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培养与企业员工一样规范的学生,缩短学生从单项技能到多项技能、从技术能力到职业综合能力的成才过程,这是我们电气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在这个目标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在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技能实训。Z3050型摇臂钻床的创新型改造是电气实训基地改革针对此环节的一个重要项目。

一、项目概况

新型Z3050模拟摇臂钻床是在原教学钻床基础上的创新型改造,本项目改造将电气设备的创新型设计和电气模拟化系统有机地结合,目的是为了提高模拟化钻床的实际操作性和系统稳定性,以及功能的全面性,从而提高教学的形象性和多样性。此项目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学设备厂家的弊端,为机床设备的教学改革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二、项目实施

1.设计过程

(1)原理图设计

对原电气原理图进行创新设计,完善以前设计的不足之处,在稳定系统的原则上大胆地、创新地添加了多个元器件的故障设置点,巧妙地利用继电器等电气元件模拟故障断点。新的设计是对钻床故障设置的一次大升级,旨在丰富故障的多元化,增强项目的创新性。

(2)模拟系统设计

模拟系统的设计分为两大模块,一个模块是液压模拟系统,它是通过利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效果形象代替液压过程,并且利用时间继电器中的触点合理代替液压位置开关。将真实液压系统显现在模拟机床中,既直观易懂又省略了以前的繁琐操作。另一个模块则是摇臂模拟系统,它是通过利用电力拖动系统模拟摇臂的上升与下降,并且与真实机床一样带有限位功能,形象逼真。系统框图如下(部分):

(3)制作板面设计

制作板面的设计是根据原理图与模拟系统的设计规划元器件的位置,以及接线的一些通道的预留。制作板面的设计遵循合理美观实效的原则,处处考虑周到,防止为安装工作带来难度。

2.模拟系统的实验过程

根据模拟系统的设计,对液压模拟系统和摇臂模拟系统分别加以实验,确保其设计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完善设计,寻找最佳指标[1][2]。比如摇臂模拟系统中电力拖动装置的电压设置,在反复实验之后才最终找到最合理指标。

3.制作过程

将元件与装置按制作板面的设计进行安装与接线。在安装固定过程中考虑了机床设备的振动以及空间局限性的特殊情况,对板面进行了加固与打磨。我们制作的原则是经久耐用,保证系统稳定安全。

三、项目的试用效果

1.以前

(1)由于教学机床只是实际机床的电路部分的集中体现,本来就很抽象,加上缺乏模拟化特征,加剧了授课层面的难度。

(2)各关键系统就用简单的开关代替操作,不仅导致操作繁琐,还与实际机床偏差太大,不利于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3)教学机床故障单一,只局限在导线故障,而忽略了现实中常有的元器件故障的情况,不利于培养全面的应用型人才。

2.现在

(1)模拟化系统的加入提高了教学机床的形象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了兴趣,并降低了理解难度。

(2)改进型教学机床与真实机床的操作基本一致,操作简便易学,学生实用能力得到提升。

(3)改进型教学机床增添了多处元器件故障的设置,与现实情况更加贴切,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了实际机床常遇的故障。

因此,通过以上三点的对比足以说明该项目的效果无论是在教学还是提高学生能力上都是比较明显的。另外,还可以看出我们在创新性上也是不同与其它教学机床的。

四、项目的市场前景

由于市场上现有教学机床的局限性较为明显,而改进型教学机床恰是针对这些局限性而进行改良的产品,不仅具有制作成本低、设备易维修等一系列优点,而且在提高学员能力水平上也有较高的保障性,再加上本身还具在一定的独创性,因此我们认为该项目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结语

现行的改进型钻床已经投入使用,在学生实训和“双师型”教师培训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型钻床使得教学过程符合生产过程,有效提高了学生完整地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较好地提高了我校的电气实训条件,在基地的建设改革方面具有创新功能,满足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基地的创新改革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接轨。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该项目的市场化的推广,使得项目的潜力得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同时,我们也会加紧其它类型机床的创新型改造的研究,及时总结这次项目过程的经验教训,争取日后在电气实训基地创新改造上再续成功篇章。

参考文献

[1]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钻床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项目导向 数控加工与编程 摇臂钻床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184-01

随着国家对高职示范学校和示范专业建设的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得到了发展迅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适应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需要,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可以说是百家争鸣,但大体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其中项目导向教学法是高职院校较为盛行。

1 问题的提出

“项目导向”教学,是指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遵循“做中学”教学原则,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学生、项目及教学媒体这四个教学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实质是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估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达到“做中学”的目的[1]。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项目的训练,获得工作过程的初步知识,一方面与现实的实际工作过程接轨,可实现零距离上岗;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增加感性认识,避免一些抽象的分析,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有兴趣,能够更快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

2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改革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作为模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对模具学生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及核心职业技能的学习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模具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以“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思想切入课程改革和课程整合,将模具制造技术的实训整合入课程,形成了“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结构,重新构建《模具制造技术》课程。

2.1 指导思想

以工厂的真实产品为课改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应用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批模具行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2 课改目的

使学生学会应用机械制图、Pro/E、CAXA线切割、数控加工与编程、CAXA模具制造工程师、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等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模具数控程序生成与修改,模具零件线切割加工轨迹的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动手操作加工的能力。

3 课程改革具体实施方案

3.1 教学步骤

整个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选定产品—模具制造基本知识学习—数控加工与编程—普通铣床—摇臂钻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教学总结。

3.2 教学内容安排

将11级模具班学生按照数控加工与编程、普通铣床、摇臂钻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4个项目分成4组,4周换1个项目,经过16周将4个项目学习完毕。

3.3 教学方式

学生分为4个大组,每组10人左右。实施过程中要以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为主。每个子项开始前教师对重点难点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的知识应用、方法和经验讲解,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仅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

3.4 教学过程

(1)数控加工与编程学习阶段(4周)。

在数控模具实训车间现场讲授基本知识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旁边指导。

(2)普通铣床(4周)。

熟悉普通铣床加工的特点,铣床的基本组成,主要适用于加工的零件及普通铣床的基本操作,通过学习能在普通铣床上平面,键槽、花键及齿轮的铣削加工。

(3)摇臂钻床(4周)。

熟悉摇臂钻床的结构,通过学习会适用摇臂钻床在模具上钻出位置正确、尺寸合格的孔,为后续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切割孔做准备。

(4)数控电火花线切割(4周)。

通过该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工作原理、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工艺范围,了解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特点以及在模具的加工制造中的作用;能够正确的编制线切割加工程序,能较熟练的使用线切割机床,包括正确的开关机床、调整机床、对工件进行装夹找正等基本操作。

3.5 总结、考试阶段

进行教学总结和学生成绩评定。

(1)教学总结:一方面总结学生的编程、绘图、操作等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为机电工程学院各专业全面进行项目导向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2)综合考核:以笔试、面试、答辩等灵活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实施效果

4.1 增加了学生对行业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仿真工厂的真实环境,执行的规范也都是职业标准,实训的项目均是相关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在这一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

4.2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模具专业学生通过生产性实训,逐步具备了现代企业员工的综合职业素质。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切实保障了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了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培养了模具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刑颖.“项目导向式”教学模式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丝绸,2011(1).

钻床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SPS-VISU软件;实训项目教学;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为PLC,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技术,是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而研制出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目前已成为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生产过程及生产设备的控制和应用领域日益广泛。我校根据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电器运行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加工》等专业开设了可编程序控制器这门主干必修课程,并且配有14台电气智能运行平台实验设备。

过去,对这门主干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几个验证性的简单实验”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后果是,大多数的学生对学这门课程的感觉是单调、枯燥和难学。课堂上出现学生看小说和睡觉等厌学现象,甚至出现学生逃学现象,教学效果极差。为了克服由传统教学方法所带来的这一弊端,笔者根据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目标(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技能人才)和PLC课程大纲的要求出发,在学结我校几位赴德培训教师经验介绍和我校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提出了在PLC课程中借助SPS(PLC)-VISU软件实施模拟实训项目教学,以改善学生的听课效果,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PS-VISU软件简介

SPS-VISU是一种仿真软件,利用该软件可以在监视器的屏幕上画出各种机械设备、开关和传感器等。如果这些所画的设备、开关和传感器被指定在与Step7编程软件所编写程序对应的输入/输出端口上,那么在运行时,一旦该界面调用了Step7程序,就可以利用鼠标来控制所画的设备、开关和传感器,使得它们按所编写的程序要求动作起来,类似于工厂的实际生产加工过程。SPS-VISU软件提供以下的几种操作对象:(1)开关、灯、汽缸;(2)水箱、输送带和限位开关;(3)文本显示,二、十进制显示,状态指示;(4)标准对象。此外,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对SPS-VISU提供的bmp图形进行编辑,以满足自己个性化设计的要求。SPS-VISU软件的操作界面如图1所示,所设计的机械设备界面如图2所示(以钻床自动加工为例)。

“模拟”实训项目教学

所谓的模拟实训项目教学,是师生借助SPS-VISU软件、SIMES Step7编程软件来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模拟实训项目工作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这里所选用的模拟实训项目都是借助SPS-VISU软件来设计的与实际应用价值相类似的工作任务(如:交通灯、钻床加工、瓶子加工生产和恒压供水等项目)。采用SPS-VISU软件来设计模拟实训项目,不但可以节省学校对实训设备的投入,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所有的模拟实训项目都要学生借助SPS-VISU软件亲自动手设计)。这种教学方法在于满足学生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学生有独立制定项目计划并实施的机会;有明确的具体模拟实训项目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模拟实训项目设计工作中所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所模拟实训项目的工作要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包括计算机软件应用)、技能加以解决;学习结束后,师生要共同评价模拟实训项目开发成果。

模拟实训项目教学的实施

为了有效实施该模拟实训项目教学,本人在开学前和其他几位教师(其中有赴德培训的两位教师)、实训指导教师一起研讨模拟实训项目课题,针对我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所以所确立的模拟实训项目是与加工制造或与电气控制有关的项目(如:交通灯、钻床加工、瓶子加工生产和恒压供水等项目),确定模拟实训项目实施的过程,明确模拟实训项目开发过程的考核细节,设计模拟实训项目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表格等标准文档格式,对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表现和个性进行测评,建立学生档案。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数和实训设备的台套数进行分组,并确定每个分组的人数。同时,在开学前教师要先行完成所确定模拟实训项目课题的实施和测试工作。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一)确定模拟实训项目和实施流程

教师针对课程的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后,将课程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选定模拟实训项目,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制定实施流程,即:根据课题要求在SPS-VISU软件中画出工艺草图;根据工艺草图列出所需器件明细表样式;采用硬件的电气连接图稿纸;根据电气联接图列出地址分配表样式;提供时序控制图清样;选择编程软件(指定用SIMES Step7)写出指导方案。上述文件由教师在开学前准备,开学后要把这些文件发给学生,以供学生参考。

模拟实训项目任务确定后,开学初教师就要向学生布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即提出本学期学生在学习PLC这门课程时,要建立4个模拟实训项目,即交通灯、钻床加工、恒压供水和瓶子加工生产(建立4个模拟实训项目是根据我校的实训设备只有14台电气智能平台,每台一般要分配4个学生,依据每个学生轮换动手操作的原则而确立的)。明确每个分组学生的工作任务,即要求每个分组的每个学生都要有不同项目的动手操作机会。如对于第一组的4个学生,在实施交通灯模拟实训项目时,要求甲学生利用SPS-VISU软件设计操作界面;乙学生列出所需器件的明细表;丙学生画电气连接图和列出地址分配表;丁学生画变成的时序控制图,并利用Step7编写程序,最后调用程序并测试。实施自动钻床加工实训项目时,这4个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依次调换,依此类推,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项目的实施过程上。

在模拟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要求学生建立起有效的配合机制,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利用各种途径,如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来了解这四个项目的动作原理和功能,以及实现该功能所要具备的器件(包括所需要的传感器等),并且熟悉SPS-VISU软件的操作;要求每组学生制定一份“项目计划书”来阐述自己的设计目标,进行方案论证,计划实施项目的步骤,安排完成项目的进度,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在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和参与他们的讨论,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在SPS-VISU软件上画工艺草图,尽力引导学生围绕所布置的模拟实训项目开展学习和交流活动,及时有效地讲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论高度,让他们构思出自己的模拟实训项目,最终用准确的专业语言和有效的器件描绘出自己的模拟实训项目。

对于学生制定的计划书,教师要认真审阅每组的计划,并且制定跟踪管理的方案。在学生遇到难题时,首先要鼓励相互间的讨论,包括师生讨论。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对于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教师还可集中面授。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项目活动的日常记录(类似心得体会),及时记录项目开展的内容、完成的效果、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新学到的知识、新掌握的技能、新的想法、新的体会,并做好批阅和登记工作,为后续的课程评价做准备。

(二)模拟项目测试检查评价

模拟实训项目建立完毕,每组学生要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解设计原理,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自评项目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经验和教训。

由于模拟实训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实践过程,所以该课程的评价,注重的不是最终成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从收集学生项目的计划书、日常记录、成果展示效果、总结报告、合作态度、出勤情况和仪容仪表等全方位地进行评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在日常活动中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有创造性见解、遇到问题时能自行解决的学生,笔者酌情给以加分(加2~3分)。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为了检阅新教学方法的效果,笔者将《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教改前和教改后,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其比照结果如下表所示。

总之,通过引入模拟实训项目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得到了提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个参与实践活动,基本上消除了课堂睡觉和看小说的现象,并且可以让学生尽早地融入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动手操作和挫折承受的能力。同时,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广,除了掌握可编程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懂得SPS-VISU软件的使用,同时要求教师的动手能力强,实际工作经验要丰富,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分析和掌握学生心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俊静.项目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钻床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液压传动技术 电气控制

由于液压控制的可靠性和便捷性,液压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笔者结合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对任务驱动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一、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效果不佳

传统的液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一般是先讲液压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再讲部件构成,然后是各种控制回路设计和分析,接下来是系统的各项参数计算和仿真,最后介绍应用案例和实操演练。考虑到职校学生的特点是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如果对于前面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等理论部分会无法理解透彻,就会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到后续的课程学习。

2.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被动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首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到实训室进行演示操作,最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这种“老师台上讲,学生座下听”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有效地维持好课堂和实训场所的教学秩序,但是也让学生丧失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的内容和特点

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分为“提出任务一分析任务一完成任务一总结”四个阶段。教师首先在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目标和内容融入到一个个学习任务之中,指导学生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知识点和技能的学习。然后,学生在老师对任务进行讲解和分析后,灵活地运用网络和分组讨论等多种手段和措施,解决任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老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任务驱动法的特点就是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任务中锻炼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学习习惯。从任务驱动法的内容和特点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法”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三、“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施

1.提出任务

选取任务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原则:一是任务要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题材选取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二是要考虑到任务设计的表现形式,任务设计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这样能让学生较快地接受任务,进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基于以上原则,选取小型液压钻床控制系统作为本次教学设计任务。

2.分析任务

分析任务是让学生对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清楚任务的具体要求和作用。在分析任务的环节中,教师通过播放小型液压钻床工作时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液压钻床控制系统采用的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快进一工进一快退的循环工作方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在设计液压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的问题:钻头升降运动的方向控制,钻头在不同工况下的速度控制,加工完成后如何归位,如何选择液压元件组建液压回路。

3.任务实施

任务实施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在任务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前面的任务分析,学生已经明白了工作方向和方法,根据工况分析结果和任务要求,选择相对应的调速方式和液压元件,设计出系统的电气回路和液压回路,进而组合成完整的小型液压钻床控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参数的计算,完整的调速回路、换向、快速运动及速度换接回路、选择调压和卸荷回路,最后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回路在仿真软件上进行调试验证。

4.总结与评价

总结和评价分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任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加深学生对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的理解。此次任务就涉及压力、流量和速度控制,液压元件的性能和特点,电气和液压回路设计和系统仿真等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对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的设计方案,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以后的任务。

四、对任务驱动法实施的反思

钻床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钳工 基础知识 基本操作 培训

引言

当今社会,钳工这项行业在整个机械制造的产业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高,各种高精度、高技术的机械的生产和维修过程由于无法全部由机器完成,必须依靠钳工来进行手工操作。钳工虽然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行业,但其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同样不低,一个合格的钳工必须拥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才有资格上岗工作,因此相关的培训工作也显得尤其重要。

一、 了解钳工行业

钳工在入职前,十分有必要对钳工这个行业进行一定的了解。总体上来说钳工行业是一个对机械加工、装配和修理技术要求很高的技术型职业。我们之所以称这些技术人员为钳工,就是因为用虎钳来对工件进行夹持和操作是他们工作中很重要,也是最为常见的一部分。钳工这个职业与其他技术型职业一样也有相应的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以及技师和高级技师,无论哪个等级对理论上的知识和实践中的操作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所以要想在钳工这个行业中往上发展,拥有丰富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必不可少。

二、 钳工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钳工在工作中利用得最多的工具就是虎钳,配合其他的手工类工具以及工作台等机械类工具来进行零件的加工、装配和设备的修理等工作,具体的工作技能包括划线、錾削、锉削及钻孔等,这都是一名合格的钳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2.1 认识钳工的常用工具

钳工使用的工具包括台虎钳、台钻以及工作台等,其虎钳也叫虎钳,是通用的用来夹持零件的工具,以100、125和150mm这三种规格最为常见,图2-1所示的即为虎钳的示意图,使用虎钳时一定要保证钳身的工作面在整个钳台之外,一般情况下让钳台的高度与手肘保持水平最适合。台钻的全称叫做台式钻床,是小型钻床的一种类型,一般情况下都是手动操作,主要用于对工件打孔。图2-2所示即为台式钻床的示意图,台钻的优势就是性能非常灵活。钳工使用的工作台简称钳台,高度多为800~900mm,宽度和长度不作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加长或缩短,工作台材质一般为钢材或者木材,主要是保证钳工在上面作业时更为平稳和结实,这些工具都是钳工工作时接触较多的几类工具需要进行清楚和深入的了解。

图2-1 台虎钳示意图 图2-2 台式钻床示意图

2.2 钳工作业的基本操作

操作名称

所需工具

基本方法

划线

划线平台、划针、划规等

平面划线、立体划线

錾削

尖錾、扁錾、手锤等

握法:松握、紧握、反握

挥法:腕挥、肘挥、臂挥

锯削

锯条

姿势:直线式、摆动式

起锯:远起锯、近起锯

锉削

锉刀

顺向锉、交叉锉、推锉

钻孔

钻床、钻头

钻通孔、盲孔、深孔

攻螺纹与套螺纹

丝锥、铰手、板牙等

确定直径和深度,依次攻头锥、二锥、三锥;力度均匀

表2-1 钳工工作的基本操作

表2-1所示的即为钳工工作中几种常见类型的基本操作,各项操作都有自己的作用:划线能够确定加工的尺寸和界线,使复杂的器件简化,并能检验工件尺寸是否符合标准;錾削操作在对金属性的工件进行切削和加工后能提高对设备装卸时采用锤击的准确性;锯削能够切割工件或者进行锯槽;锉削则使零件的形状及粗糙程度等数据更为精确,使其满足生产的需要;在工件上钻孔可以在上面安装零件并使其能够与其他工件连接;通过攻螺纹和套螺纹则能提高螺纹的质量。对钳工来说各项操作都需要完全掌握,所需的工具也要能够清楚地认识,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钳工的大部分工作对精度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操作,在培训中最好能够人手一工具,并一对一进行指导。

三、 培训工作的开展

3.1 培训重点

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员掌握好钳工的基本知识,在培训工作中要针对性地进行传授与教导,一般来说培训工作的开展要以以下几点为重点:①图纸的辨识。学员经过培训后要拥有一定的图纸辨识能力,能够认识图纸中三视图和相关符号传达的立体的数据;②钳工的常识。包括金属热处理的相关知识、工作中常用的器具的使用方法,基本操作的原理等;③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培训中多设置实际操作任务,学员在实践中要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

3.2 培训形式

培训主要采用课堂和实验授课形式进行,对于理论的知识的教学使用课堂来集中授课,实验操作则到设置的专门地点进行培训,之后到工厂参与实践,并安排经验丰富的高级钳工进行带领和一对一的指导。这种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收效最好,同时辅以资深钳工的经验传授,能够让学员了解很多操作技巧和行业要求,学到的知识将更为扎实。

3.3 培训过程安排

培训的总的过程可分为培训前准备,培训中任务和培训后评价三个基本的过程。培训前主要带领学员熟悉曾经学过或者了解过的钳工的相关知识,然后培训讲师进行整合并以课堂教学方式授以钳工所需的基础专业知识,培训的真正开展主要为实训部分,可以将学员分组准备实训所需的资料、仪器和工具等,然后完成布置的任务比如模型装配和制作等,任务完成后要写出总结报告由讲师进行评价。实训完成后可以将学员带到厂内实地开展操作培训,向经验丰富的钳工讨教,丰富自己的专业方面知识。

3.4 培训工作总结

全部培训工作完成后不可缺少的一步就是总结和巩固,尤其对于钳工这类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一个疏忽就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甚至事故的产生,组织学员对所学到的理论上的知识和实践中的技术进行总结,不懂的地方及时补充和掌握,这有利于培养学员的职业责任感,对于未来的就业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进行钳工基础知识培训工作的更深层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四、 总结

钳工的基础知识培训是可以说是整个培训工作中的重点,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一个合格钳工的基本要求,基础知识的培训必须与实践的操作结合起来,理论学习要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实践操作也必须以理论为基础,在钳工就职前对其开展基础知识的培训,对于钳工整体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胜贤;浅谈钳工的实习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季汉琪;钳工实习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职教通讯;1998年02期

钻床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 教学方法

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实习教学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但是,几年来,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对上实习课的积极性并不高,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

经过多方面的调查思考,我认为,主要是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没有真正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展开教学。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现就我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际,针对如何上好电工专业实习课,谈点粗浅认识。

一、备课是上好实习课的前提

作为一名电工专业课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备好安全用电内容,因为电工的实际操作危险性较大,违规操作所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教师在实习教学中要始终贯穿用电安全的讲解和规范指导,但要每次课都重复同样的内容,势必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为此,我编写了机床电气实训安全口诀:工服衣袖要扎紧,莫叫衣服进机床。设备检修先断电,关机拉闸拔保险。认真查,仔细看,看看是否有隐患。工作完,查工具,莫将工具乱丢弃。通电要看有无人,打过招呼再试车。我要求同学们牢记口诀,从而提高安全意识。另外在同学们实训练习开始之前,我采用了“找茬游戏”的形式,请同学们通过观看一段机床检修视频,找出视频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之处,使同学们在练习过程中避免出现违反安全操作的行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实习课在安全的条件下顺利进行。

另外在讲解触电急救的方法时,我还总结了这样的口诀:

1、口对口人工呼吸口诀:清口捏鼻手抬额。深吸缓吹口对紧。张口困难吹鼻孔。五秒一次不放松。

2、体外心脏按摩口诀:掌根下压不冲击。突然放松手不离。手腕略弯压一寸。一秒一秒较适宜。通过这两个口诀,可以使同学们既快又准的记住操作要领,从而就能及时正确的挽救触电者的生命。

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1“教室―车间”一体化

教学环境采用“教室―车间”一体化模式,让学生从开始上课就体验到上岗的视觉效果,学练一体化更能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减少学生毕业走上岗位的陌生感。

2.2“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是“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针对电工实习课,我总结了四步教学法: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学生动手,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Z35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检修》一课时,首先请同学们察看了一台出现故障的Z35摇臂钻床, 观察其故障现象,发现问题;其次教师对检修机床的操作要领和方法边讲解边示范,加深学生对操作重点和难点的理解与直观感觉;之后教师要进行示范操作,可使学生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地进行学习;接下来学生经过自己动手修好钻床。这样的一体化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要坚持启发式教学,都要坚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例如在讲解《Z35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检修》一课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法为主,情景教学法、类比法,设问法等相结合。这堂课以检修Z35摇臂钻床为任务,采用情景模拟钻床出现故障提出任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讲解故障调查的方法时,可以采用类比式教学方法,将中医诊病法“望闻问切”与机床电气故障排查法“看听问摸”进行类比,经过这样趣味性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讲解选择测量方法时,教师先不做讲解,采用设问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归纳总结出各种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从而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进行机床检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巡回指导

巡回指导是电工实习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最有效手段。教师要不断巡视检查学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总结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要领,从而加快技能的巩固和掌握。

例如,在讲解触电急救的方法时,教师必须做到“五勤”,即腿勤、眼勤、脑勤、嘴勤、手勤。腿勤、眼勤、脑勤主要在于发现学生操作技能的错误所在。嘴勤、手勤就是对操作要领不但要细致的讲解,而且还要进行反复示范,使学生对正确操作得到充分理解,并能根据要领熟练操作。

钻床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三工位;自动;高效;PLC

中图分类号TP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1-0059-02

0 引言

对于少量工件的简单钻孔加工一般的方法是前一个工件钻孔结束并卸料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工件送料,在一个时间段只能进行一个工位的运行,并且钻深由人手工设定,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许多安全的隐患,在校实习工厂就有学生曾经发生过不安全的事故。经过实践和分析,以上常规的加工方法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大批量流水线型作业难以达到要求。

1 控制系统的设计

1.1 控制过程

本系统钻床对工件的装卸、夹紧、放松、钻头的进给及退回均采用液压驱动。可编程控制器选用的是FX1N-30MR系列,本系统的编程采用了步进顺序控制编程方法。在编程过程中,3个工位的同时运转,采用了并行分支,3个工位分别是:送料、工件加工和检测卸料。在检测工件时工件是否合格又采用了选择性分支控制。

如图1所示是三工位钻床的工作台示意图:初始状态元件S0用初始脉冲M8002置位,再按下启动按钮X0使三工位同时进入运转状态:工位1由液压控制将工件送到位,然后送料装置退回;工位2采用钻孔加工自动循环,工件夹紧后钻头旋转同时工进到钻深1(X1)处,钻头再上升退回到原位X2处,再工进到钻深2 (X3)处,钻头再次返回到原位X2处,钻削结束,工件放松,为了保证钻头在两次工进上升后工件才可放松,程序中采用了计数器C0;工位三用深度计测量加工孔是否合格,若合格则自动卸料,,若不合格则人工卸料,然后按重启按钮X7,使加工循环继续。在三个工位的运动均结束时,工作台旋转120度,进行循环加工。

对功能流程图的几点说明:

1)采用了并行序列:PLC机送电并按下启动按钮X0使三个工位同时变为活动步同时运行,这是省时高效的体现,同时三工位的作业互不影响;

2)在系统不出故障的前提下,三个工位同时变为活动步只需要一次系统启动,若有不合格产品出现,第三工位要成为等待步,需按重启按钮X3。若合格则自动卸料变为等待步。

3)3个工位全部变为等待步时进入下一轮的循环。

4)对于第二工位工进两次基于下述原因:对于较深的孔,要经常退出钻头,排出切屑并进行冷却,防止切屑堵塞在孔内使钻头过热加快磨损以致扭断。

2 结论

采用PLC进行三工位钻床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通过模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有较好的自动循环作业控制功能,运行可靠、操作方便、安全经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安全生产、节能方面都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劳动人事就业局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劳动人事出版社.

[2]王兆义主编.可编程控制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3]岳庆来.变频器可编程序控制器及触摸屏综合应用技术.机 械工业出版社.

[4]三菱FX1N系列微型可编程控制器使用手册.

钻床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PLC实训;实践;实习教学;梯形图

PLC实训对于高级工的学生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不仅是高级工鉴定的实操科目,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生产线运用到了PLC控制操作系统,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内必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将来的就业做好铺垫。

充分了解课程的应用

一直以来,大家都比较头疼技校学生的求知欲问题,面对学生基础薄弱、无法静心学习、动手能力比较差等问题,在高技工班的学生身上更是表现得比较明显,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部分学生会或多或少地对将来的毕业出路问题比较重视。另外,PLC这门课本身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对学生的要求就不单单是乖乖的听讲记笔记,还需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自主地去思考。

基于以上种种因素,在授课的初始就要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目的。

利用就业作引导

选取较有说服力的案例引入课堂,比如请几位比较优秀的毕业生,让他们回校现身说法,聊一下在工作岗位上PLC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然后再反过来告诉现在学生应该在学校里具备怎样的知识才能达到实际的工作要求,让学生明白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依此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利用实验作参考 我们的教学是在一体化教室,教师充分利用教室的设备条件,在讲课的开始,给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走马灯、电梯控制、交通灯的控制等等,同时把已经毕业的学生制作的毕业设计给学生展示,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明白,只要认真做都可以做出自己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利用实际作诱导 充分借助学校的有利资源,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平台,让他们走出校门,到实际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让学生们去和工厂的工人、技术人员面对面接触,从而更加直观地认识PLC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把新型的授课模式引入课堂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引入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家里看视频以替代教师的课堂讲解。在课堂上,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完成练习以及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交流上。

在PLC实训的授课中,充分发挥这种授课模式带来的优势,不但大大缩短了实训的准备时间,而且可以重复播放让学生具体对待某一知识点,比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的教学任务,在课前教师把整个的实训准备及实施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在第一节课中引入控制要求后,先让学生自行分析控制要求,完成输入输出分配表的制作,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以小组为单位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讨交流,而后播放视频进行校对是否分配正确。

PLC的主线路及控制线路接线是实训中硬件部分的难点,也是特别注意的安全问题,教师通过视频先是从安全入手,播放了一段有关安全事故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思想上更加高度的重视,在此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海报的形式罗列出试训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以及防范措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随后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要求在授课过程别注意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学生必须要课下下足功夫,带着问题上课才能有所收获。基于PLC课程本身的特点,其知识点比较具体,每次录制时针对某一点、某一实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学生能够很好地解决具体的问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这个实训的讲解时就是划分为输入输出分配表、接线图的制作、梯形图的编制和语句表的抒写几部分,这样学生在课余观看教学视频后,自己就明确要学习的知识点,从而很好掌握课程内容。

把难点留在实践中解决

在使用的教材前几章是讲解PLC的工作原理,恰当的工作原理对于学生来讲是最难理解的,因为都是非实物的知识点。在处理这部分知识点时,安排在后面的实践中进行,让学生在一定的实训项目后再去彻底理解。因地制宜的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才能发挥学生的长处并增强其信心,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从而让学生能够把知识点由直观到感官的深刻领会。

就PLC实训中“组合钻床”这个课题,里面知识点涉及到机床控制电路的学习,如何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控制原理,提高限额、独立安装、维修操作的水平是本专业实习的教学重点。仅仅从电路板的安装接线和梯形图的编写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为一台钻床的控制电路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控制对像有不同的控制电路,而且编程的方式方法以及外部接线是各不相同的,当然在实际的应用中造成故障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只有利用控制装置找出控制线路查找出故障点,确定或者缩小故障可能出现的范围,才能快捷地查找出故障点,在课本上仅仅局限于电工理论知识去领会控制原理,通过多加练习的方式是能够找出控制的硬件软件一部分,无法满足故障点维修的地能力。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带领学生首先到实地去了解钻床的实际应用,借用校企合作的钻床设备与数控专业相关的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实践找出与电路控制相关的故障点,然后总结分析出大部分控制线路问题出在逻辑运算上,这样通过与学生的共同总结,实地考察,找出问题的关键,再进行学习控制理论。事实证明,学生从中受益匪浅,而且兴趣很大,也丝毫不感觉枯燥乏味。整个过程学生不仅仅学习到了与控制相关的逻辑电路,而且更加具备了实战经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LC实训中梯形图与语句表的转换也是比较头疼的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无法理解其工作的过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是把这部分知识点融到实验设备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来理解逻辑过程,充分应用教学实验设备,借用不同的显示面板增加更多相关的实例进行演练,比如先有单个电动机起动、正反转、顺序控制,然后增加多台电动机的类似动作等等,让学生对PLC程序编写有一个由简单到难得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最终让学生能够牢固地应用各种指令,打好坚实的基础。

结合实际进行模块训练

PLC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是近几年来它的实用为我国工业水平带来了极大的发动力,几乎运用到了各行各业,甚至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可见,不仅仅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经济效益,解决了机械维修中难度大、程序调控琐碎的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很直接的例子是各商场以及物业中运用到的电梯就是其中一项,还有交通灯的模块部分。所以,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模块化训练,把一个实训项目分为输入输出分配、接线图的绘制、控制程序的编写几个模块,把知识点细化从而逐个解决,注重W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实训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检测,在编制完一个控制程序后,通过学校的实训设备自行模拟,这样不同的组员之间会有不同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最后进行汇总,这样最后组和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换设计思想从而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本身是一门理论性、趣味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想培养出适合时展的技术能力人才,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抓好专业教学基础训练的同时,充分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及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能够满足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瞿彩萍.PLC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王国海,沈蓬.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杨萃.修电工实习教学中PLC技术运用分析[J].电子世界,2014.

上一篇:纳税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调酒实训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