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4:54:33

职称建筑论文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建筑高工职称论文格式虽然是建筑类评职称,但是根据期刊的不同,格式也有不同,但是绝大部分都还是相似的,大同小异。所以只要掌握了建筑高工职称格式,无论编辑有多严格的要求也能轻松搞定了。

建筑高工职称格式无非也是从文章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以及作者联系方式这些地方做要求。

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大家还是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标题

建筑高工职称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设计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性实用信息。所以说题目很重要。好的标题是文章的一半。标题还要做到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2、正文

建筑高工职称论文格式要求正文篇幅一般在2000-8000之间,别太多也不要太少,这写文字都包括:简短引言、论述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文章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一律应该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文章中的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文章的量以及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文章中图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并且要有相应的英文名。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

3、参考文献

建筑高工职称论文格式要求有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集(N)、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其它未说明文章(Z)

参考文献如为专著,项目包括:作者姓名.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参考文献如为期刊,项目包括:作者姓名.版本.年.月.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参考文献如为电子文献,项目包括:作者姓名.电子文献题名.文献出处或网址,发表或者更新日期。

4、作者信息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非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二、评审级别

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

三、评审方法

采取“直通车”的办法,不受每年职称评审一次例会的限制,根据申报情况随时组织评审。

四、评审申报材料

1、高级工程师审核表一式三份(中级以下不需填);

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一式三份(帖上照片);

3、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一式三份;

4、反映个人学历、资历、的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

5、主要业务成果(获奖证书及有关业绩证明复印件);

6、论文、著作(原件、复印件);

7、一寸照片四张。

五、评审的工作内容

1、计算机职称考试考前辅导;

2、职称指导与推荐;

3、工程师报卷资料指导;

4、高级工程师答辩培训与指导。

六、评审条件

1、学历、资历要求

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满2年;本科满5年。工程师:博士毕业;硕士、双学士学位满2年;本科、专科满4年。

2、业绩成果要求

高级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③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或二等奖两项以上;④科技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以上重点推广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获得有关方面的奖励;⑤市、省直厅局以上先进科技工作者;⑥省(部)级重大科技情况(信息)成果二等奖。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三等奖;③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并有一定推广价值(须附“技术鉴定证书”);④市、省直厅局级重大科技情报(信息)成果奖;⑤科研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推广项目。

3、论文、著作要求

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对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经本(行业)企业采用的技术创新报告、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可替代论文。

4、直接申报

(1)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1年、大专毕业3年、中专毕业5年;

(2)工程师:硕士毕业2年、本科毕业5年、大专毕业7年;

(3)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2年、硕士毕业7年、本科毕业10年。其工作业绩、技术水平和贡献以近五年内取得的成果和业绩为依据。工作业绩、论文(著作)、外语及计算机能力水平按现行评审条件掌握。

七、评审专业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下面小编汇总关于发表高级职称论文的具体细节要求:

(1)、通常来说,高级职称对期刊的要求比评中级职称的期刊要高。期刊的级别高了肯定论文的质量也会提高的。一般评高级职称的话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

(2)、对送审的文章的专业性,思想性,前詹性以及创新要求会比较挑剔。投稿核心期刊应该注意论文撰写的质量。如果是工科核心论文,那最基本应该附图表说明。另外,国内的核心期刊安排周期都是比较长的。这中间有好几个月的间隔。

(3)、其次,国家级期刊发表对的要求偏低,但是也要求是正规的学术论文格式,具备可读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国家级投稿相对容易,但也经常出现投稿一个月没有回复消息的。具体看杂志社的办事效率。

(4)、另外核心期刊的出版周期比较长,所以投稿前要了解相关的期刊发表时间,然后提前几个月投稿。但是如果竞争力大,投稿人多,个人的优势有限,稿子成功的概率就会很小,而且现在社会环境下你的资源也是很关键的。为了提高发表成功的概率,可以选择有实力的机构。

延伸阅读:

各类职称的要求

1、评高级讲师、高级教师需要发什么级别的论文?需要几篇? 省部级以上正规期刊1-2篇

2、评付教授需要发什么级别的论文?需要几篇?

核心期刊1篇,非核心期刊(省级或国家级正规期刊)2—3篇

3、评教授需要发什么级别的论文?需要几篇?

核心期刊1到3篇(根据职称评审要求而定),非核心期刊3—5篇

4、评付主任医师需要发什么级别的论文?需要几篇?

省部级以上国家正规期刊,一般是两篇,具体根据当地的职称评审要求

5、评主任医师需要发什么级别的论文?需要几篇? 核心期刊1—2篇,非核心2—3篇,具体根据当地的职称评审要求

6、高级经济师需要发什么级别的论文?需要几篇? 省部级以上正规期刊2篇以上,

7、高级会计师需要发什么级别的论文?需要几篇? 省部级以上正规期刊2篇。

8、高级建筑师需要发什么级别的论文?需要几篇? 省部级以上正规期刊2篇以上

9、工程师评审需要发表什么级别的刊物?一般几篇? 省部级以上正规期刊。1篇就可以的。

10、硕士论文毕业需要发什么级别的刊物?需要几篇?

省部级以上正规期刊1篇,个别学校要求核心期刊。如中科院的研究生,西北工业大学等等

11、博士毕业需要发什么级别的论文?需要几篇? 核心期刊1-3篇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必要性;可行性

1概述

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丰富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针对已经获得建筑学学士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筑从业人员,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

2必要性

首先,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亟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2012年,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2015年12月,时隔37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会议报告中还提出,要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目前,我国共有39种硕士专业学位,其中包括建筑学硕士(1993年设置)、风景园林硕士(2008年设置)、城市规划硕士(2010年设置)3个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城市设计及其理论”二级方向。这已经成为国家建设中刻不容缓的需求。其次,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有助于大力培养具有城市设计意识和水平的专业人才。今天,中国的城乡建设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样的专业学位设置方式也与世界上大部分建筑院校建筑系中设置的、作为非评估类第二硕士学位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接轨。目前,在职职业建筑师获得硕士学位大多以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为途径。这样的方式部分满足了行业需求。但是,由于工程硕士学位设置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培养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通过授予非全日制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方式,大幅度提升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在职建筑师的学位层次,在较短时间内输送国家建设所急需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而针对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也可以将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作为其第二专业硕士学位。事实上,不少已获得国内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毕业生选择了去国外攻读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针对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可以通过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系统地培养应届毕业生成为职业建筑师中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最后,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彻底解决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重复颁发的问题。我国在学士层次上设置的专业学位仅有一个,即建筑学学士。大部分立志成为职业建筑师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在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如果希望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只能选择继续攻读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随着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工作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获得了建筑学本科和建筑学硕士的专业学位授予资格。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同时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这部分毕业生既包括连续攻读本科和硕士的学生,也包括在本科毕业一段时间后再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这是学位资源浪费的一种表现。近年来,部分建筑院校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的名额增加,使得毕业生在同一所建筑院校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专业学位重复颁发,造成学位资源浪费的状况日趋严重。因此,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丰富硕士学位类型设置,彻底解决建筑学专业学位重复颁发问题。

3可行性

首先,我国建筑院校已拥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可以开展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我国建筑院校从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他们在城市设计教学、研究以及设计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指导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城市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的丰富经验。在通过建筑学硕士专业教育评估的38所建筑院校中,特别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建筑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研究领域属于城市设计范畴或与城市设计相关联。这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提供了充足的师资保障。其次,我国建筑院校已开设大量城市设计相关专业课程。今天,我国大部分建筑院校特别是通过评估的建筑院校已将城市设计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城市设计引论、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成为建筑学硕士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必修环节。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以来,在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课程中,城市设计课程更是其中的必要环节。可以认为,已开设的大量城市设计专业课程,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奠定了基础。最后,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已拥有成熟的实践基地,可以提供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实习培养环节。我国的专业学位设置对实践基地有着明确要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领域的设计院、境内外建筑事务所等设计机构将学生的设计实践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一大批既具有丰富工程设计经验,又掌握教学规律的高水平建筑师。特别是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以来,体制化的设计实践基地快速成长。这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搭建了实践平台。在新时期,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既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亟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的直接体现,又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这一专业学位的设立,建筑院校可以和行业共同协作,大力培养城市设计专业人才,为提升我国城市设计专业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4附录

4.1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草案)

(1)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针对已经获得建筑学学士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筑从业人员,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ofUrbanDesigninArchitecture,简称MUDA。(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相关行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建筑学学士学位获得者,或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5)城市设计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素质的要求,注重以城市设计的思路、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应以设计课程为重点,贯穿整个培养过程。(6)城市设计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城市设计实践导向,增加实践教学。研究生进行城市设计实习的时间不少于半年。(7)城市设计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城市设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多样化的师资结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宜由建筑院校教师和设计机构实践基地的建筑师担任。(8)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应与城市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其形式可以为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或城市设计专题。学位论文(设计)必须由攻读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者独立完成,能体现其综合应用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需有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10)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城市设计实习并通过论文(设计)答辩者,由国家批准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11)根据2015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关于《学位证书和学位授予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印制。

4.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简介(草案)

(1)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城市设计行业和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工学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工学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在于突出城市设计实践导向,课程设置充分反映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城市设计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工作和城市设计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设计专门人才。(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方式。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学制一般为2年;采用课程学习、设计实习和学位论文(设计)并重的培养方式。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学校导师和实践基地导师“双导师”培养,或学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双导师”培养模式中,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由本单位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并聘请设计机构实践基地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联合导师。(4)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色。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培养目标上,培养城市设计领域中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二,在培养方式上,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设计实践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设计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过程重视运用设计专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5)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学位培养计划包括3个主要环节:第一,专业课程学习1年,以城市设计专题为主干课程;各专业课程重视和加强与城市设计实践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能力和城市设计管理能力。第二,专业实习0.5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城市设计机构进行至少为期6个月的专业实习,并由相关单位出具专业实习证明。第三,学位论文(设计)工作0.5年,学位论文(设计)应当针对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和设计问题开展研究,或与较为重要的城市设计项目相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其形式可以为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或城市设计专题。学位论文(设计)由两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来自校外的设计机构或管理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学位论文的答辩委员会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包含一位来自校外的设计机构或管理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6)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招生对象主要为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和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参加硕士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择优录取。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全国统考。英语一,全国统考。城市设计基础,由招生院校组织命题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理论、建筑学基础知识、中外建筑史、中外城市规划史等。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要题型,考卷满分为150分。城市设计考试内容:以快题设计形式完成2~5公顷范围地段的城市设计。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卷满分为150分。(7)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就业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城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城市设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的主要用人单位是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相关机构和管理部门。今天,中国城市发展的重点已经由规模和数量的增加转变为品质和质量的提升。城市设计关注空间的形式与风格,其目标在于创造美好的城市风貌。从国际上看,几乎所有的境外建筑事务所,包括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都把城市设计作为其主要的设计领域。也就是说,建筑师是建筑行业中城市设计领域的主力军。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研究院设立了城市设计所、城市设计中心等专业部门,在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方面取得了大量优秀成果。不少建筑院校已经设置了城市设计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在本地区和本行业中有影响力的城市设计人才。同时,很多高校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新时期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城乡建设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4.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草案)

(1)培养目标。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置的。其目的是培养具备城市设计思维、系统掌握城市设计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工作和城市设计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设计专门人才。(2)师资规模。应有包括教授、副教授在内的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均应具有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学历。应聘请有实际经验的高级建筑师作为兼职教师。(3)师资结构。有实践经验教师的数量应不低于50%。硕士研究生的联合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高级建筑(工程)师技术职称。(4)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应取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设计奖项,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荣誉称号,或在所从事专业领域全国性的学会协会的二级分会、省级学会中担任理事或相应职务。(5)课程与教学。申请单位应具有开设“城市设计及其理论”相关课程的积累,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城市设计课程和实践环节应为主干课程;研究生毕业考核方式分为设计、论文、调研3种形式,并对应3种硕士毕业成果。(6)培养质量。近三届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良好、职业素质高,获得用人单位社会评价良好;申请单位在近5年的教学活动中应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级别教学成果奖励,或完成过省部级教改项目。(7)科研、设计水平。专任教师应主持各种来源的科研项目;专任教师应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含行业获奖)。(8)实践教学。设置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可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或“校内单导师制”两种模式。申请单位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机构应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且这些设计机构能够深度参与教学活动。(9)支撑条件。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或相应的实践平台应由具有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设计院或一定知名度的国内外设计师事务所等作为设计机构。应配备研究生专用教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8m2,并应配备相应的评图交流空间和用于指导研究生的教师专用空间。申请单位须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组织的建筑学本科或硕士专业教育评估。通过评估的院校可于当年即时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1.规范性强,填写有“法”可依。

“样表”对以往过程文件中一些容易混淆的名称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均做出统一规定和注释。

2.示范性好,大量减少师生反复修改而增加的工作量。

工科学院毕业生文字能力普遍偏弱,Word软件使用不熟悉,导致过程文件中字体不统一、文字大小各异等,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给学生讲解修改,很难集中时间和精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内涵进行指导。“样表”对各个部分填写内容的字体要求、文字大小、行间距、参考文献格式等做了详细的标注,一目了然地展示给师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节约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实践证明,今年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文件的规范性显著提高。

3.填写内容更加清晰明确,避免填写内容过于空洞。

以往的工作表格对学生任务有规定,而对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的填写意见往往没有要求,很多时候都是填“同意”或“审核通过”,甚至有的文不对题。“样表”对该部分内容的填写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引导教师从合理的方面去评价学生的工作。

4.学生成果要求更具体,成果质量有保障。

以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成果要求为基础,针对建筑工程学院5个专业的各自特点,“样表”又对各个专业作了更具体的规定,促使成果质量的提升。如建筑学专业成果要求:(1)设计图纸不少于15张,A3版面排版(不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报优的同学必须有4张A1展板。(2)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4000字,团队项目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8000字,要把相应的图纸成果穿插到说明书中去,要图文并茂。(3)遵照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相关要求进行撰写和排版。

二、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启动阶段做好师生动员等准备工作,召开三个会议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启动会议。

会议主要是对当年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部署,同时检查准备工作情况、协调工作困难、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等。参会人员包括全体院领导、正高职称教师、实验中心主任、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教务工作人员,体现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视度。

2.新进教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培训会会议。

主要针对学院新进教师和外聘教师,由教学院长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工作进行讲解和明确要求,教学秘书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操作进行讲解培训,让该部分教师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动员会。

会议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目的、步骤、内容以及各阶段的任务和纪律,让学生足够重视毕业设计(论文)。会后指导教师和学生见面,指导工作正式开始。

三、全过程监控,各阶段措施得力保质量

1.重视选题工作。

提倡教师将科研课题给学生真题真做和结合生产实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做到一人一题,团队项目选题要保证既有合作内容又有独立完成的任务。重视选题更新率,更新率不能只是个统计数字,落实更是关键。专业负责人要对教师申报题目的难易程度、广度、深度、工作量及合理性把好第一关。选题完成后,学院组织教学委员会、二级督导,对选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及可行性进行审核,确保选题质量。

2.重视中期检查工作。

各专业分别抽取10%的学生进行中期答辩,同时有报优意向的同学必须参加中期答辩方能取得评优资格。其他没有参加中期答辩的同学应在场旁听,并接受指导教师的中期检查,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上交中期成果。学院专门设计了中期检查答辩表,要求学生在答辩过程中陈述前期的工作进展,后续工作计划和预期达到的成果,有效保证了后续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3.重视答辩工作。

要求各专业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原则上每个答辩小组不少于4位专业教师,其中至少有1名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答辩组长,每位学生汇报10分钟,教师提问10分钟左右,学生答辩10分钟,答辩秘书要做好详细记录。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二次答辩,先进行小组答辩,再按评优比例确定部分学生参加大组答辩,评优答辩组全部由高级职称教师构成,最后成绩总评由答辩委员会确定,同时评选出学校及学院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四、细化规章制度,针对新问题及时出台补充规定

1.为了更有效的管理,做到权责分明。

在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的基础上又制订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明晰了毕业设计工作中,系、教研室、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如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包括:(1)对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的答疑和指导工作,跟踪毕业设计(论文)进程与质量,做好指导记录工作,应避免记录过于简单,以备学院检查。(2)指导学生按照学校统一格式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或计算书,同时各阶段材料从系统导出并认真核对,格式按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样表填写。(3)如果学生有弄虚作假、抄袭别人成果或由其他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指导教师未发现且同意提交答辩,一经查出,学院将扣除该指导教师本环节一半工作量,等等。

2.针对新问题特别是毕业实习结束后,学生在各自实习单位继续实习或者准备研究生复试等方面原因而未能及时返校。

为了保障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结合中后期工作的实际情况,学院又出台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补充规定》,有效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补充规定如:各指导教师在中期检查后,要继续加强指导和监督工作,指导教师每周应对学生进行两次不同形式的指导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检查,其中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指导,同时做好指导记录。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经学院研究决定,毕业班学生在答辩前两周全体返校继续深化毕业设计工作,各专业要做好返校统计工作,无故不返校者,取消答辩资格,等等。通过探索构建出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管理体系,形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从规范性到内涵性逐层提高的管理方法,使得毕业设计能够使学生达到很好地总结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全面性地受到锻炼,与市场接轨的目的。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第6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主要报道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建筑与基础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总结。

凡投给本刊的论文,必须包括以下项目: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地址和邮编)、中文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4~8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名、作者英文姓名(汉语拼音)、作者英文单位、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另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是博导、院士的请标明)、学历(是博士后的请标明)及作者的详细通信地址和其他联系方式(包括电话、手机、电子信箱)。如果系基金或攻关项目产生的论文,亦请在论文首页地脚注明并给出项目的编号或批准文号。其他具体要求如下:

(1)摘要应写成报道式摘要,按照摘要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撰写,不要论及论文研究的基础和背景知识,不要进行自我评价。研究目的尽量简洁,研究内容(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必须详细、具体。

(2)关键词应包括该文研究成果名称、得到该文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方法名称、作为该文主要研究对象的事物名称、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名词。

(3)引言是论文内容的重要提示,作者在引言中应概述前人在该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并陈述论文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成果和突破。

(4)图、表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图(务必清晰、精确)名、表名必须有中文、英文2种表述,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必须标明其对应的量及单位(量纲为1的除外)。

(5)文中所有变量务必解释其含义,量的符号务必使用单个字母表示,量的单位务必使用国际标准单位;表示矩阵、矢量、张量的符号一律用黑斜体。

(6)在结语中应指出该论文的独创性成果及存在的局限,以方便他人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

(7)文后参考文献务必一一核对出处,著录项目一定要全,相关格式参见历年的《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原则上不能少于12个。中文及其他非英文参考文献要有对应的英文表述。

(8)《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拒绝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包括以其他语种发表)和学位论文再发表的稿件。拒绝学术不端,鼓励原创性论文投稿。

(9)《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已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华艺数位艺术有限公司及北京书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签署出版光盘及上网协议,支付给作者的稿费已包括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有异议者请声明。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杂志社《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邮编:710064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第7篇

一、建筑私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现状

台州的职称工作沿着改革、发展、完善的轨道,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主线,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畅通申报渠道,平稳推进,健康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市职称工作的覆盖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得到了快速提升,结构进一步改善,成长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职称工作的服务环节进一步简化,职称工作的效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尤其是对建筑行业企业影响较大,随着专业人才总量大幅增长、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效益也在不断提高。但问题也不少:

1.相关部门工作不到位。由于部分职改部门对建筑私企不够了解,就职称工作对建筑私企发展重要性认识的不充分,工作措施缺位,尤其与建筑私企间的沟通缺少衔接,宣传渠道不畅通,致使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了解职称政策的信息渠道较少,直接影响了建筑私企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的积极性。

2.建筑私企对职称评审工作不够重视。随着城乡建设速度的加快,各建筑企业忙着招投标、做工程,抢占建筑行业市场份额,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职称评审工作的关系认识不足,有组织申报职称的不多,尤其在“家庭式”的中小建筑私企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有的企业虽然规模较大,但不知道员工还需要评职称;有的企业倒是想帮助员工申报职称,但是没有能力为员工提供帮助,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还有的企业担心员工评审职称提高薪酬或者跳槽,造成成本提高和队伍不稳定的情况出现,干脆进行限额申报甚至故意不申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申报评定。

3.部分建筑私企专业技术人员自身不够积极。有些建筑私企在薪酬分配上主要看业绩,或者说看员工能接到多少业务和做多少个项目,与职称高低没有直接联系,因此,部分人员就没有申报职称的动力和意愿,表现得有点“淡漠”。

4.建筑私企中员工人事关系混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在建筑私企中项目挂靠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就带来了员工的人事关系的混乱,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比较频繁,队伍的稳定性较差,直接导致不少专业技术人员错过了申报时机和业绩的积累。

5.缺乏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现行的《部分系列破格申报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试行)》浙职改办[1992]23号和《建设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实行)》人职发[1995]93号等相关评价条件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制定的政策,与当今经济发展和建设事业现状有所脱节,存在着一些缺陷和弊端,尤其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因素的评价方面过于原则,不易操作,从而使学历、资历和一些非技术因素因其有硬指标而在评审中占了过大的比重,可以说是造成重资历、轻能力、轻实践的论资排辈的现象的“理论根据”,科学的、符合建筑行业特点的标准就更加不用说了。

6.造假情况严重。在建筑行业企业中,有部分人员材料制作粗糙,提供材料造假,对科研成果、工程项目等业绩造假较为普遍。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因造假而受到处罚。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在台州私营经济较为发达,建筑业产值稳步增长,2011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千多亿元,同比增长20.2%,这些与日益庞大的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息息相关,对于他们来说,职称评审是对其专业技术水平科学认定的最好方式之一,是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目前,在建筑私企中,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等级与工资福利相关联,与企业承接某些业务量以及资质晋升密不可分。为了行业的发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创新职称工作,为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征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台州近年来的探索,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1.政企联动,加强政策宣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基层人事部门和建筑私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形式加强对职称评审工作的政策宣传,提高建筑私企高层和专业技术人员对职称评审有关政策的理解和认识、明确职称评审工作对单位和个人长远发展的潜在作用,积极鼓励并以实际行动支持所属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职称申报。

2.延伸服务,强化业务培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同时,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把服务进行延伸。主动深入企业发放服务联系卡,建立企业联系走访制度,召开职称评审工作实务培训会,及时准确地将职称评审工作安排、评审程序和方法、政策规定、申报条件要求、各类申报表格对外公布,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掌握职称申报的程序和申报过程的具体要求,以便他们保质保量地做好职称申报工作。同时加强对建筑私企人力资源管理干部的业务培训,以利于职称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实务操作能力。

3.拓展思路,完善评价条件。建筑私企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申报职称的人员一样,同样需要提供计算机证、外语证、论文等配套硬件,而他们文化程度较低,常常在生产一线,没有规律的时间去系统学习外语、计算机和写论文,更没时间脱产培训和考试,因此他们的申报材料往往缺项,使得他们不能参加职称评审。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在庞大的建筑私企专业技术人员中,还有一大批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但不具备规定学历(没达到学历或者达到学历层次而专业不符)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就无法按国家现行评价政策进行职称评审,这与企业的发展以及个人愿景有很大的冲突,为有效缓解这一现状,在国家规定的政策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科学合理的适合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职称评价条件就很有必要。如台州市就根据当地建筑企业的实际和行业特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出台了《台州市建设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试行)》,该规定有如下几个亮点:一是统一了申报范围、申报专业、申报程序、申报渠道,为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开通直通车,打破常规,采取动态管理模式,随时咨询,自主申报,定期评审,统一发证,尽可能规避因学历以及人事关系混乱等问题造成无法申报的现状。二是明确了破格晋升的相关条件,为优秀的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构筑了绿色通道,尤其对年龄在40周岁以上,虽然不具备规定学历、没有取得相应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就可以破格直接申报中级职称,这主要考虑申报人员的能力、业绩以及实际贡献。三是创新评价手段。将考评结合的方式成功的运用在破格直接申报人员的评审中,在申报过程中,组织专家对他们进行相关专业技术业务方面的现场面试,不合格者将不能提交评委会评审。在保持现有相关手段的同时,努力开发新的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符合专业技术人员成才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建筑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进手段。另外,台州市还尝试了在非公企业单位中开展工程系列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晋升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评结合工作,建筑企业积极性很高。事实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政策目前还处于自发的、基于建筑行业自身需要的探索阶段,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特别是在具体标准尺度控制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摸索,以便规范、系统起来,形成科学的、统一的评价条件,作为《试行条例》的补充,由国家颁布,为提高职称的评审质量起到保障作用。

4.讲究方法,强化环节把关。为杜绝申报材料粗糙、打击造假,提高评审工作质量,工作中应及时记录存在的问题,注重工作方法,从申报资格、申报材料、工作程序、以及工作纪律等方面上严格把关,简称“四关”:一是严把申报资格关。在所在单位初步审核基础上,采取网上查询、查阅档案等办法,对申报对象学历、任职年限、外语、计算机、继续教育、工作业绩等逐一严格审查。凡有一项不符合申报资格的实行“一票否决”。二是严把材料入口关。按照“全、真、美”的要求,严格审查基础材料,从源头进行把关。“全”即要求材料内容齐全,手续齐备,缺一不可;“真”即要求材料真实规范,详实统一,准确无误;“美”即要求材料美观整洁,装订有序,不可杂乱无章。三是严把工作程序关。严格执行个人申报、单位推荐、统一审核的申报程序。在“竞争择优”基础上,确定申报对象,并对申报人员资格、表现、业绩等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监督,使申报工作成为阳光工程、群众满意工程。四是严把工作纪律关。设立热线电话,随时受理举报投诉。在职称申报的各个环节,凡出现把关不严、行为的,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有关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对在申报中弄虚作假的申报对象,其申报材料予以退回,并从评审次年起3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已参加评审取得资格的取消资格。还可为申报对象及所在单位建立职称评审工作诚信档案库,根据弄虚作假行为的影响程度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将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网站上曝光,并记录不良行为或直接记入黑名单。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第8篇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下属运行保障部、读者服务部、资源建设部三个部门,现有纸质藏书70余万册,正式员工12人,劳务员工30余人,是川内规模较大的高职院校图书馆。2011年,通过广泛调研,在吸取其他高校图书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图书馆灵活吸取现有学科馆员制度的精华,从本馆实际出发,建立了以二级情报联系人制度为主导的适合自身特色的学科馆员制度。所谓二级情报联系人,是指能在图书馆与相关单位建立联系的人员,通过主动性的工作,架起图书馆与相关单位的沟通桥梁,有针对性地收集用户需求、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联系人应由具备相关专业学历的图书馆馆员和教学系部人员担任,他们对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较为熟悉,而且对其服务的教学系部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也比较了解,他们可以根据对口教学系部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科研的需求,为文献信息资料(包括纸质的、电子的)采购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更为合理,使新的文献信息及时得到宣传和利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图书馆以学院两个重点大系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为试点,试行二级情报联系人制度。为了规范该制度,还制订了《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二级情报联系人工作制度》和《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二级情报联系人工作职责》等,进一步明确了二级情报联系人的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为成功实施该制度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在二级情报联系人制度之外,四川建院图书馆团队还做了以下工作,推进学科馆员制度。第一,通过开设信息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信息利用、文献利用能力。传统的学科馆员制度,工作重心仍旧在图书馆,没有主动深入到所服务学院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去,工作大都流于表面。四川建院图书馆团队通过开设《信息检索》、《文献检索与利用》等公共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利用信息技能获取利用信息的魅力。第二,做好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扩大图书馆在学生中的影响。图书馆团队很注重做好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工作。自2009年以来,每年都会针对新生举办一次新生入馆培训,增加对图书馆的了解。定期利用QQ、微博进行信息、网页更新、新书推介,定期向学生发放《读者调查表》、《图书推荐表》,了解学生对图书馆的愿景以及他们的阅读倾向。

二、二级情报联系人的主要工作

简而言之,以二级情报联系人为中心的学科馆员制度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一个核心、一个桥梁”开展工作。“一个中心”即以学科服务为中心。学科馆员的工作坚持以学科服务为中心,从文献资源的建设到用户服务,处处体现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和理念。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无论是开展参考资源、文献信息检索、用户培训、数字资源推介、文献资源整合等工作,都结合自身所联系的学科或院系来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科馆员的服务工作更加深入,效果更加明显。“一个核心”即以文献资源建设为核心。文献资源建设是学科馆员的核心职责。学科馆员开展学科服务的基础就是馆藏文献资源,没有资源,则无法开展服务。学科馆员每月向所负责系部推广一次本月相关专业新进图书,发送图书目录;每月搜集一次本月发表的期刊网内相关专业的论文,发送文章目录;对系部联系人进行数据库、图书馆资源利用的培训。系部二级情报联系人负责收集系部教师最新文献需求(包括:专业图书、教参、期刊等),及时反馈给学科馆员;接收并向系部教师通报图书馆联系人发送的图书馆每月与系部专业相关的更新信息,包括新书目、电子资源更新信息、新标准等。“一个窗口”即建设图书馆与院系甚至校外相关机构的窗口。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每时每刻都要关注市场信息以及与社会相关行业联系紧密。学科馆员制度可以成为一座桥梁,沟通学校、图书馆和校外相关机构。学科馆员在为对口院系提供深度资讯的基础上,为校外对口行业的专家和相关机构提供信息服务,可以扩大资源的利用率,扩大本馆、本校的社会影响力。与此同时,来自社会、企业用户、行业一线的宝贵信息,既丰富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又可以极大地促进对口院系及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例如,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建筑大学,在很多土木建筑类文献资源上也很有优势,图书馆也自建了建筑类数据库,收集了数据5000余条,这是很多建筑企业需要的资源。可以设想将这些文献资料与行业共享,还可以成立建筑行业信息检索中心,为校内及建筑行业内相关企业、单位提供文献检索、查新等服务,扩大学校与行业间的联系,促进双方沟通。

三、以二级情报联系人为主的学科馆员制度取得的主要成绩

(图1-1)2011-2012年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论文分析表(一)自二级情报联系人制度实行以来,试点系部依托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科研成果增加,尤其是高层次量有了显著增加(如图1-1)。在实施二级情报联系人制度以前,系部很多教师不会利用文献资源,遇到没有的文献资源只有望洋兴叹,写好论文后也不会查新、。实施制度之后,老师们乐于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通过学科馆员发送数据账号,老师们在家也可以下载论文;论文写作中如需要获取想要的最新科研动态,可以委托学科馆员提供文献传递服务;论文完成后,通过学科馆员获得查新、服务。2013年,二级情报联系人接受咨询次数63次,文献传递14篇。(二)在学生中形成了较大影响。通过微博、QQ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新书动态、创办电子刊物、拍摄微电影,吸引更多同学热爱阅读。2013年,学科馆员网页更新82次,微博信息87次,信息系统15次,推荐好书新书70本。(三)通过信息检索课程教育、新生入馆培训等课程教学,加强了学生的信息利用素养。从2011年———2013年,在全校所有教学班级15000名学生中开设了《信息检索》公共课程,新生入馆培训达15000人。四、深化学科馆员服务的举措(一)增强学科馆员素质,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学科馆员既要有扎实的图情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底蕴。从我馆目前的人力资源情况来看,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平均年龄较为年轻、整体职称偏低、图情专业科班人员较少。职称构成上,现有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4人,其余都是中级或初级职称。在学历构成上,博士(在读)学历1人,硕士学历5人,其余都是本科学历。年龄构成上,35岁以下的青年员工占70%。专业情况上,图情科班出身人员5人,其余均为其他专业毕业生。这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继续增强人员素质:第一,有计划地引进高素质人才,第二,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提高。(二)整合相关资源,开展个性化服务。我馆现有的学科馆员制度中,对学科发展资讯和学术研究文献的整合度不够,且在个性化服务上做得不够。所以,有用户反映,学科馆员制度“好听不好用”。有鉴于此,建议学科馆员定期收集学科发展资讯和学术研究文献并进行整合,作为阅读资料推送给用户、个人用户需要订阅的学科馆员则定期为其发送订阅资讯,实现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主动服务。(三)开展教学跟踪服务,学科馆员应为学科教学提供跟踪服务,了解教学的信息资源需求,及时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在学科馆员介入课堂教学中,四川建院图书馆团队通过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利用、文献利用能力。但在学科馆员和专业课教师合作,介入专业课课堂,和教师共同培养学生获得专业知识、运用专业知识这一方面,还尝试不多,这是需要继续深化、改进的地方。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第9篇

我市2007年度农业(含畜牧兽医)、水电农机工程、普通工程、大中专职中教师(含党校)、中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新闻、文化体育(含档案)、交通建筑工程等九个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拟于今年12月份进行,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和对象

凡上述九个系列的企事业单位(含民营、私营、外资企业)的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含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工人和离退休人员),符合晋升相应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的(教育机构须在当地职改部门下达的结构比例限额内)均可申报。尚未组建初评委的市级有关部门及各区(市、县),其初级职称的评审工作可委托市相应中级评审委员会评审,材料报送及收费标准与中级相同。

二、申报程序

*市直属各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查后向市职改办申报;各区(市、县)属企、事业单位经主管部门向当地职改办申报,由当地职改办初审合格后统一送市职改办;在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条件的由其档案托管单位(如人才交流中心等)并向当地职改部门申报。

三、评审材料及要求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三份。所有申报材料字迹要工整、业绩要真实、内容要详尽,表格填写不留空白,无内容的项目应填写“无”;“最高学历”填写毕业时间及取得的具体有效学历(中专、大专、本科等),学历须是国家承认并与所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无学历或未达到规定学历的建筑施工人员参加专业理论考试合格的,在此栏填明);“学习培训经历”栏,若是在职参加学习的,其学习形式是脱产、自考或函授,必须注明;“工作经历”栏,从参加工作至今要连续填写,起止时间连贯,不得间断;“考试成绩及答辩情况”栏由所在单位将其参加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基础、专业考试等情况逐一填写清楚,区(市、县)职改办审查后须加盖公章;“年度及任职期满考核结果”栏只须写明任现职以来的每年度及届满考核结果(优秀、称职、不称职)即可。《评审表》经本单位和当地职改办认真对照原件且审核无误后,方可签字盖章,推荐单位和当地职改部门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其评审资格。

2、本人担任现职以来的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总结(合写)一份。

3、单位综合推荐材料一份(破格推荐的须有单位破格推荐综合材料,并在《评审表》的“单位推荐意见”栏明确填写“同意破格推荐”)。

4、职称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约(均须原件)。

5、有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含替代外语的古汉语)的,须提供外语(古汉语)和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原件);属免试范围的,须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或翻译材料等有关证明,并填写免试登记表(附二);非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建筑施工系列职称,外语、计算机可不作要求,但必须提供建筑施工理论考试合格证(原件)。

6、与所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最高学历证书(原件)。

7、有关获奖证书、专利证书、成果鉴定证书、已发表的代表作及本人专业实践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其它主要业绩证明材料(均为原件)各一份。

8、近四年的年度考核表及届满考核表(原件)各一份。

9、《继续教育登记手册》。

10、各区(市、县)职改办和市级主管部门报送材料时,统一使用我办印制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花名册》,分评委会、分专业(教师须按学科分类,专业分类见附三),分别造册(一式二份)。

11、属委托评审的,应报送具有管理权限机关出具的委托书。

12、申报材料统一使用A4、50克以上厚度的纸张,统一用标准牛皮纸档案袋包装,一人一袋,档案袋须粘贴《材料目录》(见附件1),并注明专业组和档案袋编号。

13、所报材料中,凡复印件均须由主管部门和当地职改办对照原件审查无误后,签署“复印属实”字样,并加盖公章。

四、破格申报晋升职称人员的有关要求

破格申报晋升职称的人员,除符合《四川省五系列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条件(试行)》(川职改[1992]9号)和《关于转发四川省教委<四川省中小学破格评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破格推荐条件的试行意见>的通知》(川职改办[1996]6号)文件规定的破格晋升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是自2004年以来任现职期内连续两年考核优秀和其余年度考核为称职,事业单位人员的考核结果必须是经当地人事部门审批的。

2、发表的论文论著必须与所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属合著者,作者排位须是前二位。

3、所发表的论文必须是省级及以上有统一刊号CN的学术期刊(定期出版的刊物),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论文数量在两篇以上。

4、注重工作业绩和实际专业技术水平,在学术技术实践中取得较大成绩,是本单位的技术骨干。

5、坚持实事求是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对在本地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课题中做出显著贡献的,可重点推荐。

各区(市、县)职改办、各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申报人员工作单位性质,不得弄虚作假。

五、评审材料报送

评审材料请于二00七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一月十六日报送至*市职改办,逾期不予受理。

六、收费标准

根据川价字费[1999]265号文件规定,每人交评审费140元。

上一篇:建筑欣赏论文范文 下一篇:电子工程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