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3 18:48:38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第2篇

惊喜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在情感上属于较强烈的刺激,它的作用积极与持久。你想见的人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并带来了你喜欢的礼物;你想回家看望父母,恰好买到了最后一张动车票;你幼小的孩子在母亲节的那天,给你送了一朵玫瑰花,并祝你永远年轻漂亮……生活中的惊喜,总是令人那么甘之如饴,念念不忘。看来,惊喜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

其实,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也需要这样的感觉。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学校,不喜欢上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课堂过于“平静”,学校过于“规矩”。天天如此,于是孩子们就腻了,生厌了。

学习是学生生活重要部分,假若老师能为他们制造一些惊喜,又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呢?

二、故事现场

1.精彩回眸

20年后,学生与教师首次相聚,他们竟然不约而同地向老师谈起了当年的一堂语文课,异口同声地背诵起那一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堂语文课是怎样的与众不同,值得师生反复咀嚼了20年?

2.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1995年时的一所农村职高。学校用的是普高语文教材,学生语文基础不好,学文言文热情不高。语文老师师范毕业刚三年,第一次当班主任,虽然教学与管理的经验不足,但期望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当一个受学生喜欢的良师诤友,对教学拥有满满的热情。

三、故事情节

那是临近1995年元旦的某一天,我和我的学生将步入文言文的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吗?我把课文朗读了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翻阅着教学参考书,并不断地向老教师请教,在备课本上密密麻麻地写下教案,直到自我感觉可以在课堂上一试身手时,我才走上讲台……【老师反复研读教材,认真撰写教案,还请教了老教师,备课可谓精心。但似乎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上课会怎么样呢?】

正当我讲得兴奋时,竟然发现坐在教室后排的两个学生已悄无声息地歪着头,不约而同地进入了“梦乡”!火冒三丈的我,把他俩推醒,逮到教室外面就是一顿“扫射”,末了,还要他们做出今后上课不睡觉的口头保证。还算乖的,他们确实按我的要求承诺了。可头脑稍微“油滑”点的其中一位,心有不甘地小声嘀咕了一声:“唉!我们对文言文实在看不懂,没兴趣啊!”【老师的“扫射”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学生的嘀咕令老师哭笑不得,明显是口服心不服。这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老师研读课文时目的鲜明,即想让学生理解课文。但学生学习课文,以有趣或有用为目标,文言文离学生的语言环境较为久远,他们难以看懂,也不想看懂,于是难以有良好的智力投入。】

我听了,心生怒火,可转念一想,前些天自己的教学准备都费了不少时力,要他们这些文言文“学习困难户”迅速学会,确实有点勉为其难。这时头脑中突然闪现出一个“激励比批评更有效”的念头,于是就对他俩说:“只要你们把这篇文章学好,我在元旦放假期间,就组织全班同学去附近的南山野炊一次!”

如一针兴奋剂,他俩异口同声地说道:“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们一定带动全班同学把这篇文章认真学好!”我立刻回应:“只要任务圆满完成,带你们参加野炊活动还不是小事一桩!”【野炊是学生喜欢的活动,这样的激励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们因祸得福,其中惊喜之情,可以想象。】

于是,我马上把这场“交易”向全班同学宣布,一时间,整个班级掌声雷动。后面几天里,我没有过多地特别地教学投入,但同学们对王安石的生平已了如指掌,对课文已能熟读成诵,对文中相关字词句的用法含义等也基本掌握。当然,还处在“玩龄”阶段的他们,对于王安石在文中所倡导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等意蕴深刻的语句还是未能理解。【心情好了,再困难的事情解决起来也是事半功倍。果然,学生由被动转向了主动,学习课文的速度与效果都明显好转。】

怎么办?既然要在1995年元旦之际,带他们去南山野炊,何不把这次活动与进一步理解课文精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呢!于是我又向他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新年贺卡,在卡片上摘抄课文“美句”,并写上新年贺语,以备活动之用。学生们认真地准备着,我也准备了几张贺卡,把《游褒禅山记》中那些充满哲理或励志的好句子,分别写到了那几张卡片上……【细心的老师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没有到位。但讲授式的文言文课堂,学生不喜欢。前车之鉴,老师铭记在心,于是他换成了有意义的任务,挑选“美句”。】

活动当天,天公不作美,当同学们辛辛苦苦从市场上置办好物品到学校集中时,天却暗了下来。同学们的脸也随之暗了下来……我手一挥,大声说:“走!”同学们脸上生动的表情包令人至今难忘。但那时,我的内心是虚的,老天很有可能在半路给我们浇一盆“冷水”啊!然而,同学们的热情不能随便去浇灭,还有课文的教学难点要在活动中突破,有充分的理由带着这帮“小的们”展开这次“冒险行动”。【要下雨了,学生内心“去不成了”的担忧与失落油然而生,但老师坚定的一个“走”字,令学生们再次“惊喜”。“老师真好”的潜台词已然在学生心中节节生长。】

最终证明,老天还是挺眷顾我们的。在返程途中,才淅淅沥沥下起小雨。雨打在脸上,虽然有冰冷的感觉,但师生一行仍一路欢歌。

回到学校,我向他们宣布,活动还有续集,即“摸奖”活动。摸新年贺卡,摸中语文老师亲笔题写的贺卡作为“特等奖”。同学们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特等奖”贺卡在同学间传递着。望着他们那兴奋的表情,我陶醉不已。接着,我趁热打铁地对这次活动做了小结,把这一天一波三折的活动过程与《游褒禅山记》联系在了一起:“今天能‘得极夫游之乐’,体现了我们师生齐心,‘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且得老天‘相之’,比王安石‘不得极夫游之乐’是要幸运多了。然而今后人生风雨,实难预料,但只要牢记先哲的至理名言,‘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那么又何必畏惧人生中的一些挫败呢?因此人生路上,更需要的是这种直面向前,风雨兼程的勇气……”【摸奖、赠语、小结的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也突破了理解课文的难点。野炊活动种种波折,与文中所说的情理是那样的相似。来源于生活的哲理,在这一刻回归到了真真切切的现实。无需反复的记诵,经典语句已烙印于学生心中。】

20年后的今天,迎来了微信时代,尘封状态的记忆,被微信唤醒。远嫁日本的赵××,在迪拜开拓的王××,在深圳发展的薛××,在金华奋斗的杨××……竟然都在微信群里,相继向我提到了《游褒禅山记》及里面的名句,深切表达了他们对那次“活动课”的追忆之情!(教学故事撰写者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石成伟老师)

四、故事反刍: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竟然蕴含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不得不叹服它所具备的“老树发新枝”的无限魅力。学生能从千古美文中读出人生的况味,激起他们扬蹄飞奔的自信心,这固然与他们后来各自的人生奋斗历程有关,但谁又能否认职校那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给了他们拼搏进取的动力呢……一篇文章的最大价值,莫过于积极的影响读者的一生;一堂的最大价值,莫过于积极的影响着学生长久的生活。20年后,学生还清晰地记得这篇文章,这次活动课,看来,文章与课的最大价值都实现了。这是经典文章的力量,活动的力量,也是惊喜的力量。

惊喜的力量把常规中不可能的变成可能,把没想到的变成现实。故事中的惊喜是如何产生的呢?可以归为三个没想到:一是学生没想到老师会带他们去野炊;二是没想到下雨了老师还会带他们出发;三是没想到《游褒禅山记》居然写出了他们这次活动中一波三折的经历。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志”“力”“物”对事对人的重要作用。

分析文中的惊喜带来的良好效果,原因有二:

1.活动与教学内容的相关度大。游褒禅山与南山野炊事件相仿。同类事件有助于学生与文章的主题产生共鸣。活动最后,学生不知不觉地明白了“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含义。

2.教师与学生的同理心强。教师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担心什么。创造条件,克服困难,设计并实施学生喜欢的校外活动,学生在潜意识里就会亲近教师。亲其师信其道,教学困境因此迎刃而解。

制造惊喜,是教育教学的提味剂,它能增加教与学的味道,能改善师与生的关系。这是许多优秀教师常用的教育教学策略。如《55条班规》的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美国唯一一个受到前总统克林顿三次接见的教师,他很会给学生制造惊喜。他与学生达成协议,若全班同学连续60天都能按时上交作业,那么他就会给学生一个礼物,当学生如约完成时,他为孩子们制作了一个大大披萨。他在课堂上搞怪,站在学生的课桌上给学生上课,学习某影星的声音朗读课文。他把数学定理改编为流行歌曲,在那个月的每节数学课上都进行演唱。他请知名的音乐家来课堂唱歌,请著名的律师来讲著名的案例,请州长来为学生颁奖等等。

是啊,沉闷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不了什么东西的,只有我们经常把快乐的种子撒给给学生时,学生才会收获到学校的快乐,学习的快乐,也只有在快乐中的学习才是可持续的学习。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第3篇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融合的意义

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语文,亲身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和录像资料等。

现代信息技术在优化高中语文教育结构与过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过程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能促进教学内容快速更新,使学生掌握最新知识,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

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教学,能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于一体,图文并茂,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在教《风娃娃》一课时,借助多媒体投影让学生观看风娃娃是如何逐渐变成台风、龙卷风,摧毁田野、楼房的,了解风有时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有时又给人类带来降雨等益处。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一幅幅形象而又富有动感的画面,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明白要辩证地看待风,从而能更加投入地参与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信息量大,给学生丰富的最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结合

第一,从各种学习网站,获取名师精品资料进行整合,提高了高中语文教案的质量,从课堂情境的设置到好的课件,将这些资料进行整合、重组和创新制作,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的备课系统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确定每一课的教学三维目标、重难点、考点、导学提纲、突破方法、应用作业等。相互探讨彼此的教学方法,以使课堂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结构合理。教后还要有相应的教学反思。教师进行听课之后,大家在网络上展开讨论,肯定其优点,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三,应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应用网络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新途径。网络听力资源丰富,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导读和训练,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听力资源而重复听,解决阅读中的难点。且好的语文听力语音纯正、地道,学生听来是种享受,可提高感悟能力。因为网络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且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如《游褒禅山记》一课,教学中设计制作了融合文字、声音、图像的网络课件。教学时,资源共享,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运用课件中提供的各种文字与图片资料,比较分析,了解褒禅山在何处,并结合课件中的生动描写、翔实,记述进行配乐读,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课文自主学习,最后,学生可以自由点击《游褒禅山记》的资料库,了解有关褒禅山的其他文章。在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相关资料,建构起知识框架,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第四,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进行整合。传统的语文写作训练方法比较单调乏味,如对课文改写或写日记。这些做法都较死板。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则可使高中语文写作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当然,信息技术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例如一堂课如果多媒体表现种类用得过多,时间过长反而会有负面效应,使得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散了教学重点,使学生把课件仅作为娱乐消遣的对象而已。同时也并不是每堂课和每种课型都适合使用多媒体。例如我们在进行字词知识学习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展示,而使用多媒体仅仅是对高中课文中的众多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也应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教学领域,改变了传统的备课和上课模式,对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第4篇

语文教师角色应该怎样,特别是当新课程以其迷人的风采渐趋渐近的时候,广大语文教师在欣喜之余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新课程的问题。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怎样进行角色转换呢?

一、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转换的必要性与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对必要性与意义的充分的认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这种认识甚至能使教师自觉地生成正确的角色行为。反之就会出现摇摆性、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1.新课程的客观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观、语文课程目标观、语文课程内容观、语文课程资源观和语文课程评价观五个方面都有深刻创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角色进行历史性转换,即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2.新课程教学的客观要求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理念的变化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在课堂教学情境的四种因素即老师、学习者、学科内容和环境中,教师的行动构成了课堂文化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教师的角色定位又直接决定教师的行为,因为教师的“角色面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影响课堂教学的社会系统运行。因此我们可以说,新课程理念要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角色必须先转。

(二)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定位的意义

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真正改变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理念的变化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核心因素应该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实际上,角色转换其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是教师以其头脑中的理念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不断碰撞、调整与完善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这个过程能够充分地进行,则新课程的实施就会真正发生。否则,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有观点认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受到两类教学理论的影响,一类是外显的“倡导理论”,另一类是内隐的“运用理论”。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中、在书本里学到的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属于倡导理论,这类理论在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以理论形态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而运用理论却深植于教师的潜意识与行为方式之中,具有指导教师行为的力量,因此,倡导理论只有转化为运用理论才具有指导教学的力量。实际上,运用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在教师通过不断调整而使自己的教学角色不断定位的过程中形成的。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通常被称之为教师角色,教师的角色转换也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地位的、行为方式的调整。

(一)由控制者转向“平等首席”

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的控制者角色,使之成为“平等首席’。即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间,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参与谈论,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例如,在讲“游褒禅山记教案”这课时,教师就可以先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请求,大家都知道,学习文言文的前提就是先要理解重要字词的含义,我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几个没有理解好的字,如“观”、“名”、“险”等,谁能解释一下?然后接着问,(《游褒禅山记》跟《桃花源记》和《岳阳楼记》都是“记”。它们是否有什么不同呢?这样就会引导学生探讨游记这个问题。教师这样上课,就使自己由原来的控制者转向了“平等首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得到有效的调动。

(二)由“授业者”转向参与者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往往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把学生当成了“受道、受业、供惑”的被动求学者。这种单向的“传递和接受”式的文化教育正是新课程所摒弃的。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作为参与者,应该从如下方面体现自己的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肯定他们的感情和想法,能够承认自身的过失与错误。

(三)由教学过程的指挥者转向教学过程的分享者

教学过程的分享者角色是指教师通过发动学生收集、展示信息来做课外信息的分享者,通过创造条件促使学生成功进而来做学生成功的喜悦的分享者。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历史问题到互联网、书刊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师生交流,教师就可以更多地分享和欣赏到社会不同层面的文化信息,并以此来充实自己;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的成功铺路架桥,一旦学生取得了哪怕一点成绩,也要做出欣赏的表示,在分享学生成功的同时,更要激发他们继续学习、探索的热情。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第5篇

高中语文高考150分,谁人会不在意语文?课堂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重视,如果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那么语文教学影响力必增无疑。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很多,我的思考或许理论高度还不够,但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还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重新整合课本,制定教学目的,增添适当的内容,使课堂大容量呈现,并从小细节入手,达到着重训练的目的

日e月累,对教学的影响力提升应当大有裨益。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作组合而成,简单处理,字词句段,就文章讲文章,很是到位地传授了语文基本知识,讲清了高考的重难点,但课堂也许就会变得生硬、死板,学生听课的效果就打了折扣。我们教师可以想办法从课文的广度和深度上扩展,整合课本,确定教学目标。就我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散文部分教学,我对课本进行了加工和深造,有意整合,巧妙渗透。史论文章学习,先复习《过秦论》、再讲《阿房宫赋》、再学苏洵《六国论》、后学苏辙《六国论》、再讲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并补上《伶官传》,通过学习汉人论秦过,唐人论秦过,宋人论六国之过,宋人论五代后唐之过,序列式教学,让学生深刻领悟什么是以史为鉴,懂得“哀之而不鉴之”的惨痛教训,反复诵读,并延伸到写作教学,训练写史评,锻炼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巩固议论文的写作,效果很明显。我给了《始皇本纪》几处节选,让自选角度写史评,学生兴趣极高,确有话说,文章自然流畅,其中《欲望是最深的陷阱》《名归帝王,难称仁主》《始皇之伤》《敬其气魄,怒其残暴》等文章很是惊艳,观点大胆,佐证有利,大开大阖,有古人遗风。这次史论文章的教学很成功,反响很不错。

《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春夜宴从第桃花园序》设计为情感教学,从亲情、爱情、友情等角度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通过对文中细节描写和真切文字的分析和体悟,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意。《项脊轩志》教学补充《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以及现代散文以物写人的名家作品,席慕容的《小红门》,实的《父亲的树》等;《祭十二郎文》补充学习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袁枚的《祭妹文》;当代《祭汶川大地震文》,简单介绍讣告等,打通古今,情感一致,再迁移到写作,自己的书斋,或者与人情有关的事物,要求文言写作,叙事与抒情兼具。这样类型化的教学虽然容量看似加大了,但因为无论语言和还是情感都有共通性,所以学习起来速度并不慢,我觉得这对课堂教学影响绝对有益。这次练笔由于学考,只安排构思,推后一周再写,我很是期待。

《过大孤山小孤山》《游沙湖》等归于游记散文类教学,复习之前所学《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复习文言知识,总结游记散文阅读要领,大小孤山学起来也就不再费力。

课堂是有权力保障的阵地,利用教师自身的非权力性因素,将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力最大化。

二、提高教师自己的课堂参与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讲授,而是亦作为一个学习者分享学习体会和效果,激活课堂,给学生引领和借鉴作用

语文课堂不同于理科课堂,生成性和不可控因素太多,实时调整教学方法常有之事。一种是灵活运用,现场而定。讲诗歌时,对某种艺术手法的赏析,一时兴起要求学生现场学以致用,写几句诗,或者仿写句子,老师也现场试笔,然后再分享,当然有时光彩照人,有时技不如人,不过,师生相互切磋,其趣妙不可言。学生的课前演讲或点评或感悟,由心而发,尽量用典雅的文字表达真实的现场感受。

另一种是课前已设置的活动。《项脊轩志》课前再在看教案时,看到文末归有光表达对亡妻的怀念时,一时兴起,提笔仿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未填完,上课铃已响,进教室先讲完文本,再要求学生帮我填词。时间紧迫,留成了周末作业。(今日课堂亮点,学生的答案)一下课就有学生跑上讲台和我分享:怎奈枇杷今犹在,树亭亭,白发苍。无奈枇杷树下坐,谁人在?谁梳妆?(庭中枇杷今尚在,吾儿中,状元郎)周末亦有人强烈要求周一师生分享。《项羽之死谁之过》小论文写作,先讨论,我评价他们的观点,他们也有评价我的观点,有争锋相对,甚至面红耳赤,也有不谋而合,会心一笑,课后再付之笔端,学生的见解令我赞叹。

我已尽力发挥了我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应该有所提升吧!

三、非权力性影响力实际上不完全依靠老师,学生亦可

不同的学生,风采不同,术业有专攻,学生们也可以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添砖加瓦。

课前演讲就是很好的办法。要求学生分享其最擅长的、最关注的、最感兴趣的。事实上,这个年龄的他们,特别在意在公众面前的发言,很重视个人的展示,利用其此心,打造精品的课前演讲。高一偶有中断,高二至此到已到第二轮,每天必修课,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精彩纷呈,几乎无一中断;第二轮,各个同学明显有了登台之风,讲解自如多了,内容更是精心择选,语言也更为精练。我戏言第二轮就是:用来弥补自己昔日的遗憾,拯救曾经那个失败自己、超越往日精彩的自我。点评他们的演讲,有的放矢,包括内容、走姿、手势、声调、神情等,褒其优,砭其缺,我真的没有想到学生会如此重视,在意,或许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所展示的风采;同时每节课都有新鲜血液,让人很是期待。

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练,演讲与口才,这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影响力吗?老师的语文、学生的语文,这才是大家的语文,大家学才是真的学,一起参与和一起分享,一千个哈姆雷特,带来一千种看世界的观点,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丰富多彩了吗?大语文,生活语文,这样我们何愁语文教学影响力呢?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44

2001年国家正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自此课程改革在全国掀起浪潮,基础教育在转变课程观念、结构、理念的同时,需要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革新,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发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新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更好地适应知识和时代的快速变化。而高中语文作为必要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前都是按部就班,没有创新和灵活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基本靠机械记忆或者接受式学习,难以获得较高的学习能力,以下笔者从两种新的学习方式出发,谈一下如何转变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是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能力

自主就是相对于依赖和被动来说的,以前学生学习都是受教师支配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自己的安排和计划,难以实现自己的需要,但是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独立掌控和设计的学习,符合个体需求,切合实际水平,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提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呢?

(一)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留余地

以前教师备课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案上基本都是教师怎么说,教师怎么做,但是现在教案的写作要以学生的可能反应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核心,提前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难题,可能遭遇的困惑,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激发其主体性。例如,在设计《游褒禅山记》这篇古文的时候,这篇古文散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还是按照以前逐字逐句翻译的方式来上课,学生十分被动,难以实现自主学习,但是教师如果在教案设计上以几个连锁的核心问题为导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产生“我要学”的想法,自己主动思考为每一段落的大意和文章的整体结构与思想,就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产生。

(二)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但是教师不能批评,只要学生认真参与,专心思考,努力付出了,教师要给予高度评价,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避免学生产生无助感,因此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有效实现自主学习,既不会受挫,又不会产生消极态度。例如,在学习古文《赤壁战》的时候,里面很多陌生词汇和复杂的句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有很多定语后置句,形式相同,只要稍加点化学生就能自主总结归纳,找出规律,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及时提供帮助,增强其自信心。总之,自主学习对学生今后的自主独立发展有极大帮助,教师要树立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发掘潜能。

二、探究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方向

探究学习是一种以问题探究为依托的学习方式,是相对于教师为主导的传递―接受式学习方式而言的,但是探究学习并不是完全抛弃接受式学习,而是侧重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学习内容,获得知识,总结知识点,最终对问题进行有效解答,发展探究和实践能力。高中语文的探究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置问题

问题阶段是探究学习的第一步,激发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产生好奇,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支撑。学生只有会问问题,愿意问问题才能进一步深入学习。例如,在学习课文《记念刘和珍君》的时候,鲁迅先生的作品一般都比较难以理解,思想深度和高度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如果直接提出学习要求和任务,学生一定会产生排斥感,甚至觉得自己难以解决。但是让学生自己问问题,就有助于下一步的探究活动顺利进行。比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当时其他作家或革命人士关于刘和珍遇难事件的一些记录和评论,然后和鲁迅的相比较,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刘和珍遇难事件意义的理解,又促进他们对这篇课文情感的把握,但是鲁迅先生的情感究竟何别人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比较进行初步揣摩,然后阅读课文,详细深入学习,获得解答。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鲁迅先生一会说自己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一会又说觉得自己该写点东西记念刘和珍君了,前后是不是很矛盾,学生就会想一探究竟。可见,问题的设置对探究学习极为重要。

(二)探究学习需要学生进行计划、研究、解释

既然有了问题,就要围绕问题进行学习活动和步骤的安排、设计、组织、思考等,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前了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或者容易产生的偏差,对学生M行指导,防止探究活动中止。例如,在探究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的情感的时候,学生一般都比较关注第五和第六部分,但是前面的及部分就不太注重,因为前面直接提到刘和珍的地方比较少,但是作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存在就有必要的存在意义,教师可以在前四部分比较难的地方和学生一起探究,启发学生理解个别深奥的句子,促进探究学习的成功。

(三)探究学习活动还需要学生最后进行反思

反思阶段是探究学习方式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没有反思,就像背课文没有巩固一样,那么探究的过程就会失去意义,学生反思自己探究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教师也及时提供反馈,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缺点,长善救失,不断提高,完善探究学习方式。

(四)探究学习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合作

学生合作可以互相激发,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切学生的联系,帮助学习及时找到症结所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必然与他人交往,也有助于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要鼓励小组合作,并以小组的学习成果为评价依据,增强小组合作能力。例如,在学习《归去来兮辞》的时候,陶渊明的这篇文章语言流畅优美,蕴藉深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语言赏析,找出自己最喜爱的五句话,小组共同探讨,最后与全班进行分享,这种创新的探究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还能激发语言审美意识,增强语言感受力,培养审美情感。由此可见,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 角色

当新课程以其迷人的风采渐趋渐近的时候,广大语文教师在欣喜之余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新课程的问题。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怎样进行角色转换呢?

一、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转换的必要性与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对必要性与意义的充分的认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这种认识甚至能使教师自觉地生成正确的角色行为。反之就会出现摇摆性、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1.新课程的客观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观、语文课程目标观、语文课程内容观、语文课程资源观和语文课程评价观五个方面都有深刻创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角色进行历史性转换,即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2.新课程教学的客观要求。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理念的变化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在课堂教学情境的四种因素即老师、学习者、学科内容和环境中,教师的行动构成了课堂文化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教师的角色定位又直接决定教师的行为,因为教师的“角色面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影响课堂教学的社会系统运行。因此我们可以说,新课程理念要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角色必须先转。

3.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要求。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更新热切呼唤语文教师角色作出相应的转换,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环境下重塑自己。实际上,教师专业成长是在任何时期与任何条件下的永恒的课题。

(二)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定位的意义

1.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真正改变。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理念的变化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核心因素应该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实际上,角色转换其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是教师以其头脑中的理念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不断碰撞、调整与完善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这个过程能够充分地进行,则新课程的实施就会真正发生。否则,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有观点认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受到两类教学理论的影响,一类是外显的“倡导理论”,另一类是内隐的“运用理论”。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中、在书本里学到的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属于倡导理论,这类理论在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以理论形态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而运用理论却深植于教师的潜意识与行为方式之中,具有指导教师行为的力量,因此,倡导理论只有转化为运用理论才具有指导教学的力量。

2.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场景,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调整程度。只有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才会真正地还一个学生自由探究与学习的舞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地位才得到凸现。

3.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其教学行为是否真正改变。如前所述,角色定位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先导性条件。只有角色定位准了,教学行为真正改变了,才会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通常被称之为教师角色,教师的角色转换也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地位的、行为方式的调整。

(一)由控制者转向“平等首席”。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的控制者角色,使之成为“平等首席’。即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间,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参与谈论,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例如,在讲“游褒禅山记教案”这课时,教师就可以先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请求,大家都知道,学习文言文的前提就是先要理解重要字词的含义,我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几个没有理解好的字,如“观”、“名”、“险”等,谁能解释一下?然后接着问,(《游褒禅山记》跟《桃花源记》和《岳阳楼记》都是“记”。它们是否有什么不同呢?这样就会引导学生探讨游记这个问题。教师这样上课,就使自己由原来的控制者转向了“平等首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得到有效的调动。

(二)由“授业者”转向参与者。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往往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把学生当成了“受道、受业、供惑”的被动求学者。这种单向的“传递和接受”式的文化教育正是新课程所摒弃的。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作为参与者,应该从如下方面体现自己的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肯定他们的感情和想法,能够承认自身的过失与错误。

(三)由“知识的权威”转向组织者。组织者角色是指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组织者角色应表现为:引发问题情景;同时,在内容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图像、声音、文字等材料;在方式上组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成果汇报等形式。然后教师以引导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模式。

(四)由教学过程的指挥者转向教学过程的分享者。教学过程的分享者角色是指教师通过发动学生收集、展示信息来做课外信息的分享者,通过创造条件促使学生成功进而来做学生成功的喜悦的分享者。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历史问题到互联网、书刊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师生交流,教师就可以更多地分享和欣赏到社会不同层面的文化信息,并以此来充实自己;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的成功铺路架桥,一旦学生取得了哪怕一点成绩,也要做出欣赏的表示,在分享学生成功的同时,更要激发他们继续学习、探索的热情。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中职课改教改;德育研究

一、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环境保护等教育。对其整体研究没有先例,对部分有效研究也很缺乏。其现状表现如下。

(一)缺乏对学生德育需求的研究。以往对学生德育需求的研究,偏重于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即“毛病”,很少有人探求学生成长过程中需求的德育知识和正确思想,即“营养”。因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坚持狭隘的“治病救人”的德育教学观进行德育,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致使多数学生听不进去又反感。学生的德育需求是人格的完善,身心健康的发展,判断是非能力的提高。科学发展观的德育教学观,就是要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德育需求。科学有效的德育需求研究,既要看到学生“病因”,又要看到学生“亮点”;既要看到学生需求“治病”,又要看到学生需求“营养”。辨证施治,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身上的德育“亮点”,化“营养”为动力之源,从而“强身壮体”,增强自身“免疫力”,激发学生的人生向上热情,排除是非烦恼,树立正确职业观等。

(二)缺乏对学生家庭背景及社会心理对学生德育影响的研究。有经验的教师在授公共基础课时,都要事先考虑到家庭背景及社会心理对学生德育的影响。虽说其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然而无论哪种影响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德育教育资源。例如,中职学生出身多数是农民、工人、市民家庭。他们既具有工农商阶层的勤劳、淳朴、善良、诚信等美德,又有懒散、粗野、短视、愚昧等“毛病”。又如当今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对学生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常见的有经济危机与经济繁荣、就业与失业、创业致富与行贿求职等社会现象,这些都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一定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们的“活思想”进行课堂德育教学,才能达到有效德育教学的目的。我们老师多数却忽视了此方面的研究。

(三)缺乏对公共基础课教材德育要素和教学德育体系及教学德育纲要体系的研究。关于公共德育课程,国家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及各科教材,有的有《教参》,有的没有《教参》。教师授课时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很少有人对教材中的德育要素进行挖掘,按教学大纲要求科学设计教案,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授课,因而达不到授知育人的目的。特别是青年教师对教材不熟,又没有教研员进行专门的辅导讲解,授课时德育处于盲目境界。至于基础课教学,其中的语文教师还研究一下教材的德育要素,其他课教师就谈不上对教材中德育要素的研究了。关于各科教材德育要素的研究,无论是任教者还是管理者,很少有人问津过。特别是对公共基础课教材的整体德育要素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德育教学纲要体系,更是从来没有人尝试过。

(四)缺乏对公共基础课教学德育模式的研究。本文以为,有关公共德育课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新教材的编者已经为教师设计好了一个框架结构,如“想一想”、“议一议”、文图结合、查找资料、小测验、案例引导、拓展训练等,但是我们的老师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认识不足,个别人对新的教学模式持怀疑态度,总觉得讲授法、“一言堂”好,不能摆脱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模式。对于基础课教学,多数老师还是老一套,缺乏德育教学方面的教案设计和教学德育模式的研究。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德育模式仍然停滞在“文以载道”的渗透模式阶段。问题式、合作探究式、活动式等教学德育模式仍处于尝试阶段。

二、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德育研究的方法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提出了研究学问成功的三个条件,即志、力、物,并阐述了三者结合的原则。将它用在本命题(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德育研究)的研究上,也是适用的。志,有完成本命题研究的志向和信心;力,有完成本命题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物,有完成本命题研究的经费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本文以为,光有“志、力、物”的三者结合还不够,还需要有良好的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法。将“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的德育研究”申报省市课题,组织强有力的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围绕课题进行理论方面探讨,或进行实验方面的尝试,或理论与实验并行研究。最终获得研究成果:论文、结题报告、教学纲要等。其特点是能够引起校领导的重视,争取到校财政的支持,对中职教育科研具有引领作用。

(二)专题研讨法。针对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德育研究现状和教学中德育的具体情况,根据学校财力和研究人员水平及精力的实际,把一个课题研究分成若干专题去研究。如公共基础课教学德育大纲的研究、公共基础课教学德育模式与方法的研究、公共基础课教学德育课改与教改的研究、公共课新旧教学德育实验课效果研究、基础文化课教学德育渗透式研究等,甚至细化到某一课程教学德育研究。其特点是重点突破,见效性快,节省人力和物力。

游褒禅山记教案范文第9篇

(一)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二)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重点

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

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四)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五)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六)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七)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背诵。

(八)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内容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石钟山记》三题

一、为李渤叫屈

唐代的李渤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为他写了《辨石钟山记》,而是因为遭到了苏轼的嘲笑。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之一,便是“笑李渤之陋”。

究竟李渤陋不陋、可笑不可笑呢?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有一脍炙人口的警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告诫人们对事物作结论前,要注重亲自搜集第一手资料,不可妄加臆断。这诚然是难能可贵的金玉良言,但放在“笑李”的文章中,则让读者产生一个错觉,好像李渤提出新观点前,并没有经“目见耳闻”地考察,纯属“臆断”。这实在是冤枉。好在李文不长,请读者读一遍: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泽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辨石钟山记》)

李渤以为石钟山是因山中产奇石——“石钟”石——而得名。指出善长(郦道元之字)之论是错误的。

李文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

李渤自谓“幽栖”于此,其实是作江州刺史,湖口在其辖区之内。而苏轼只是路过。由此可以推断,“李太守”来此游览的次数和对其熟悉的程度,当大大超过仅留“鸿泥雪爪”的苏轼。

第二,李渤的观点也是经“目见耳闻”后得出的,并非“臆断”。苏轼的文章也不能回避李渤“始访其遗踪”的事实。

第三,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李渤所“遇”的“双石”,经约270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开调查会,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李渤的表现岂可讥之为“陋”乎!苏轼颇为自负地对长子迈所说的周景王的无射钟和魏庄子的歌钟,其实究竟是什么声音,谁听到过呢?若不从富有浪漫情怀和丰富想像力的诗人苏轼口中说出,人们是很难将“无射”和“歌钟”与石钟山联系起来的。当然,笔者丝毫没有要否定苏说的意思,相反,倒是很佩服苏公学识的渊博和联想的机敏,感谢他颇富个性色彩的解说为石钟山更增添了人文的魅力。但是,同不能因肯定李说就否定苏说一样,也不能因肯定苏说就否定李说,因为二说不是A和非A这种矛盾关系,充其量只是A和B这种对立关系,不排除二者可以并存。

第四,李渤作记的意图是“刊前谬”。在游览过程中,发现了新的资料,研究出了新的观点,提出来以纠正前人的谬误,这种认真和勇敢的态度应该受到称赞,做学问要有这种向古人挑战而不“为古人讳”的精神。但是,苏轼却将矛头指向了李渤,不仅要维护郦说的权威性和唯一性,而且扩而大之地抽象出一条“古之人不余欺也”的“说教”,给敢于向古人说“不”的创新者扣上一顶“陋”的帽子,苏公似有“是古非今”之嫌,至少是没有“不薄今人爱古人”的兼收并蓄的雅量。

其实,李渤并不那么可笑。从郦道元到李渤,其间约580年。对郦说尽管“人常疑之”,但真正“访其遗踪”以求解疑的,李是第一人。仅此一点,李就不“陋”。更何况对石钟山命名的由来提出新的观点,解放了思想,引发此后延续一千多年的“争鸣”呢?公允而论,石钟山的出名,苏轼固然是立了大功,而李渤则立了“头功”,不应遭到嘲笑。

二、“中心思想”不妥

苏轼的《石钟山记》现收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编者通过课后练习,提示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种分析是符合作者意图的。但是,作者以该句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却是不贴切的。当然,错误不来自今之编者,而来自古之作者。

苏轼在此犯了什么错误呢?笔者以为犯了观点与材料不一致的错误,即本文的内容推论不出“事不目见耳闻……”这一观点。其一是中心思想与李渤其人挂不上钩。作为“笑李渤之陋”的文章,该是“笑李渤”“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之陋”。但是,作者所叙之材料却说李渤“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事实为李渤不仅“目见耳闻”,而且动手实验了。如此,李渤当然不应在作者质问“可乎”的对象之列,“可乎”之“矢”怎能射中并非“的”的李渤呢?苏公岂不放了一空炮!其二是中心思想与得名由来这一内容挂不上钩。若是仅仅判断事物的有或无,“目见耳闻”的确是快捷可靠的方法;但若是探究其所以然,便不是一看便知、一听便明这么简单了。而本文所争辩的不是石钟山的“有无”这种直观性的问题,而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这种理论性的问题,远非一经“目见耳闻”便可奏效的。文章叙述李渤和苏轼都“目见耳闻”了石钟山的有关情况,但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便是“目见耳闻”并非唯一法宝的佐证。既然争论的问题不是“有无”,问题的症结又不在是否“目见耳闻”,那么苏文的“中心思想”明显与材料不一致。无论从逻辑思维来说,还是从文章章法来说,都是疵病。

三、笑人者,人笑之

《石钟山记》是散文中的千古名篇,但“苏说”却不是千古定论。毕竟人们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其艺术魅力的,而不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肯定其科学价值的。

苏轼在夜泊石壁调查后,如他“笑李渤”似的,也“自以为得其实”,得意洋洋地对儿子宣布自己的“新发现”。苏轼此刻多么自负!但“苏说”也免不了被人“疑之”的命运。到清代,“得名说”旧话重提,并掀起了一个争辩的小高潮。先是周准“寻思坡公所见,犹为知之未尽。盖是山石质轻清,又复空中多窍,所发风水相值,独锵锵若金奏”(《

游石钟山记》),对“水石相搏发声”说补充了一个“内因”:“石质轻清”。认为如果不是“石质轻清”,即便“空中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也不能发出噌吰之音。“周说”明显“兼容”了李渤和苏轼的观点。接下来是曾国藩曰:“石钟山者,山中空,形如钟。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求阙斋日记》)——以其人之“语”,还治其人之身,语气够刻薄的。——曾国藩打破了“以声得名”的框框,开拓了“以形得名”的新思路。常与曾国藩同游石钟山的湘军将领彭玉麟撰《石钟洞序》,谓“冬潮落则(石钟洞)门出焉”,彭入洞内考察,看到不少无年代可考的题诗题词,发现“全山内空如钟覆地”,认为山之得名,“似宜以形论不以声论。苏子所谓窾坎镗鞳噌吰如乐作者,乃过其门未入其室也。”彭实际上也是“笑”苏轼之“陋”,但碍于苏的名气太大,赶紧声明自己“非敢妄议古人,不过亲历其境,身经目睹,以形象意度之”——言外之意是强调自己并非“臆断其有无”!清代著名学者俞樾的《春在堂笔记》卷七记下了“彭说”,郑重介绍“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弦外之音不难听出:他的亲家翁对石钟山相当熟悉,其观点是可信的。今人考察认为,石钟山既有钟之“声”,又具钟之“形”。前人的观点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

“苏说”遭到质疑甚至否定,似乎也是势在必然。因为:

第一,“苏说”的理论依据患有“先天不足症”。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臆断”固然不能获得真理,但事物“目见耳闻”了,就一定能得到正确认识吗?否!苏轼十分强调的“目见耳闻”,其实只是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无A(目见耳闻)必无B(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但有A却未必能B。例如,李渤,苏轼,直到清代的周准,曾国藩,彭玉麟,都是就游历石钟山的“目见耳闻”而作出判断的,都不是“臆断”,但他们的观点并不相同。这至少说明“目见耳闻”后的判断不可能都正确。

“目见耳闻”固然有其可靠性,但也有其拘限性。且不说见闻有真伪之分、全面片面之别;也不说“见”的时间有朝暮和四时之异;仅仅看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可能大相径庭。这就是“目见耳闻”的“先天不足”处。苏轼自己就深有体会嘛,同样是看,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呢!“苏说”比之“郦说”,详则详矣,然而角度是一致的,都可比之为“横看”——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则有如“侧看”——扣石而发声。

第二,石钟山得名的原由可能本来就具有多元性。石钟山,是比喻式的称呼。能构成“比喻”,是因为二者有某一相似点或某些相似点。而相似点的认定,是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决定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可能具有多元性,不像“华阴”这一类解说式的地名只有“在华山北面”这一种解说。“石钟山”从字面分析,可有多种理解。一是像石头钟(非金属钟)一样的山;(石头钟,以石做成的钟,既可“以形”论,也可“以声”论,亦可“以声、形”兼论。)二是石头如钟的山(石头如钟,只宜“以声”论)。截至目前,“得名由来说”恰好有以形论、以声论、以声形兼论这三种,大概不是什么巧合吧。

这段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公案”,给后人好多的启示,在此只想说一点。

在学术问题上,对持不同意见者,不论其名气的大小,应取平等的态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对世界的认识和解说也应丰富多彩。事物是复杂的,认识是无止尽的,谁也不能打包票说自己的观点是千古不刊之论,也无须苛求认识一步到位。自己对某一事物研究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便在真理的长河中增添了一朵浪花,也算尽到了一份对人类的责任。以平常心对待不同意见的争论,既不因自己提出了什么观点而“踌躇满志”,也不因遭到批评而“大发雷霆”;对别人勿须冷嘲热讽,更不应施以人身攻击。笑人者,人笑之;对别人的宽容,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宽容。大家都是人而不是神,谁都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何必对别人——其实也是对自己——过不去呢?!

石钟山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石钟山记》教案)

今日话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一个历史疑案

2、

在我们江西的湖口,鄱阳湖入长江的地方,有山名叫石钟山,山的面积并不大,还不足1平方公里,绝对高度也只有70米上下,就说是交通方便,风景幽美,也不至于成为人们纷纷前往的旅游胜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声名鹊起,名满天下的呢?其实这与它的名字有关。

石钟山的名字到底因何而得,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北魏的郦道元以为山的下部临水处有许多缝隙和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的高度时,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此山就会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而唐代的李渤却认为山上的石头在被敲打时会发出声音,那便是此山得名的原因。后一种说法涉及到溶洞地区的一些地理知识,大家在初中时学过化学,因为碳酸盐的沉淀形成一些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这些岩石被敲打时是会发出清越的声音的,所以,有很多人也相信这一观点。让我们先来熟悉下这些内容。

查找课文内容: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在坡的文章中是怎么样叙述的?

学生找到: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那么到底如何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坡的说法吧。

3、坡的疑问

针对郦道元的说法,坡质疑的是什么?

学生找到课文:“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针对李渤的观点,坡又提出了什么疑问?

学生找到课文: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看来,我们还真得找到一些有力的证据,然后才能发表见解。还是让我们与坡一起去做一次实地考察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一次偶然的机会

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请大家找出是什么时候,因什么事情而到了石钟山。

学生找到课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5、坡的观点

A、此山得名还是与声音有关

第一种声音:学生找出为“噌吰如钟鼓不绝”,且指出其发声位置为山下。

第二种声音:学生找到“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且指出其声音发自两山之间挡在中流的大石中。

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难点,那就是石钟山的地理不好理解。在此处,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楚石钟山分为上钟山和下钟山,上钟山在南边,滨临鄱阳湖,面积为0。34平方公里,下钟山在北边,滨临长江,面积为0。2平方公里。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两山之间湖水涌入长江或者江水灌入湖中。一般情况,夏季是江水灌入湖中,这是因为长江上游冰雪溶化,长江水位猛长,下游无法排泻汹涌的江水,所以大量倒灌入湖中。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来分析坡当时游山正好是水位高涨之时,所以风与水相吞吐发出洪亮的声音,是完全实际的情况。而且,夏季水急且汹涌,江水灌入湖中,则必定使两山之间的大石发出巨响,这分别就是“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

B、命名与声音有关,也与史料有关

先让学生找出两种声音与什么发出的声音有关,学生应该找到“汝识之乎?……古之人不余欺也。”

这里涉及到《国语》与《左传》的一些记载。问题是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

6、坡夜泊绝壁之下的情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让学生找出阴森恐怖的景物描写,学生当能找到“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这就说明到绝壁之下是要胆量和勇气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说明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

7、坡的感慨

正因为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所以,坡感慨良多。无论是鱼工水师还是士大夫,或者像郦道元一样的学者,要弄清山的得名的原因都是不大可能的,而这其中,最为根本的条件还是要亲自考察,所以,坡不无得意之色,因自己夜泊绝壁之下而得意,也因为得意而“叹郦元这简,而笑李渤之陋”。而他的调查为他自己赢得了评说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心理自信,所以,我们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8、附言:坡的不足

坡自己能够实地考察这是好事,值得我们学习,可是,他不该自以为是,理更不该嘲笑别人,他哪里知道,他的观点也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石钟山的得名还与它的形状有关,历来就有两派观点,即“主声派”和“主形派”,而后者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9、总结:本课的讲解突出了思想、思路、语言和相关知识,希望各位学生课后反复诵读。

上一篇:小学体育课教案范文 下一篇:小班安全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