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片教研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1 22:50:14

联片教研活动总结

联片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活动机制

在联片教研活动中,片区的每个学校既是基地校又是成员

校,每月以基地校为核心,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首先,成立联片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联片教研基地校校长担任,成员由相关成员校领导共同组成,全面负责组织、安

排、协调本片组的联片教研活动;成立联片教研工作实施小组(片区教研室),主任由联片教研基地校主管副校长或主任担任,成员由各学校中心教研室、教导处主任组成,具体负责联片教研实施工作;片区教研室下设各学科教研组,具体落实本学科研讨的内容、方式和措施,组长由各学校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担任。

其次,每学年初,联片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联络组内成员校,共同研究、制订学年联片教研活动计划,并根据全年教研工作计划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在指定基地学校提前做好实施计划后安排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包括优质课、研究论文、课题成果等),并注意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为总结交流提供依据。

最后,学期末,各成员校应将活动所取得的经验成果整理成

文,并写出学期活动总结;领导小组对发现的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和课题教研成果,组织考核评奖、推广扩散等。

二、明确工作目标,丰富活动内容

1.合作开展常规教研,解决教学问题

开展包括教学计划制订、教材分析研究、复习备考研讨等在内的多层次、多角度合作备课活动,开展基于新课程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视听、教学交流、专题研讨等教研活动,养成教师教学反思、研究的习惯,解决区域内教学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

2.认真抓好校本培训,推动专业发展

通过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帮带、骨干教师示范引路,落实同伴互助;搭建平台,组织片区内课堂教学“同课异构”观摩交流研讨活动,组织片区内“教师论坛”“名师课堂”等专题活动,组织教学设计比赛、综合素质和技能大比武等,积极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激发教师学习热情,激励教师追求专业发展;聘请专家、名师来校专题讲座、教学咨询、课例会诊,组织学术沙龙,开展优秀教研成果交流展示等,形成教师发展的专业引领。

3.联合组织校本活动,促进质量提升

(1)积极引进外片、外地以研促教先进经验,组织区、校际教学管理互访互学活动,充分发挥片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合作开展聚焦课堂的教学教研督查,以点带面,校际互动,实现联片区域内教学教研工作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2)联合实施教法学法研讨、教学案例交流、学业评价研讨等,达成共识。(3)统一组织片区教学质量检测及统计,分析成绩,诊断问题,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4)开展课外辅导活动研讨,形成培优促特合作,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4.协作开展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

(1)尝试在片区内联合开展各个级别的立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2)在片区内开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等教学专题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树立“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效果即结果”的教研思想,开展基于教育、教学、教研实际问题的小课题研究。(4)以“彰显学科教研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凸显教师专业成长”为出发点,以课程改革需求为立足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效率为着力点,结合学校实际、立足学科特色开发校本课程,通过联合开发,共同使用,实现资源共享。

三、落实管理措施,优化活动过程

联片教研活动要做到“五有三保证”:教研活动中有重点研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区域教研专题、中心发言人、活动记录;教研活动要有时间保证、人员保证、经费保证。各学校校长是本校联片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在人员、时间、经费、场地和设备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联片教研信息交流平台,确保工作中资讯交流和信息畅通;要动员、组

织、引导教师利用“QQ群”、片区(组)“教研博客”等形式,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远程在线研讨学习与交流。

联片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一、以优秀的示范课为引领,将课改理念落实到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摇篮,一位优秀的教师,必然是在课堂教学反复锤炼中逐渐成熟与成长,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每学期初,我们都组织联片学校各学科的教师开展“校际专研”,即先由各校教研室提出面临相同、相似的教学问题制定教研工作计划――组织优秀教师准备解答――开展集体探讨交流活动――形成书面材料进行成果展示。做为联片区的主校,我校教师何平、刘丽娜、朱恒丽、陈秀妍等一批年青优秀的教师,每个学期都会准备几节示范课深入到其他四所乡镇中心校,与那里的老师面对面交流,零距离研讨。此外四所联谊校的教师也来我校听课学习,参与我们的年级教研活动。联片学校的教师通过相互交流活动,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正在稳步提高。尤其是高集岗中心小学的孔祥明、王洪英等几位教师专程来我校,与刘丽娜老师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跟踪学习,她们学习了刘丽娜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诸多优秀经验与先进的做法,回到岗位上,工作能力迅速提升。

二、以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为载体,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担任着学校重要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的联片教研计划,我们都会考虑适合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校际评课”教研形式,即提前预约听课学科和年段并组织校级年组备课――由授课青年教师说教学设计――指定青年教师在“联片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上课――参与听课的业务领导与教师进行议课――活动总结反思。具体做法是:

1.校级集体备课。联片校沟通确定学科和课题,各校以学科组为单位,以同一课题为备课任务进行集体备课。所有相关教师要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认真进行教材分析,抓住重点、难点,反思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探索出适合本校课堂教学的新思想和新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每位教师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2.校级“说课”交流。 以学科组为单位,各校举行校级课例说课,对教师设计的课进行研讨、交流,要求每位参与教师都要进行说课,活动负责领导及本组全体教师参加,并及时点说课内容,研究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学校教导处将结合各学科说课效果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择优参加联片研讨课活动。

3.举行“联片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结合校级课例研讨活动,评选出各学科组课堂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执教联片教研公开课。活动期间,凡是没有授课任务的同学科青年教师都要参与听课学习借鉴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授课模式。

4.联片“议课”。 联片校有关教师和学科负责人,参加本学科的“议课”活动,针对授课教师的课进行交流。根据大家的交流推荐出最佳教学设计和最优秀教师,并将最佳教学设计在联片校间交流学习。要求所有参加活动的教师认真听课,做好记录,积极参与评课互动。活动结束后将听课记录交学校教导处以备检查。学科组长组织本组教师结合活动认真进行反思,并整理好反思材料上传到主校。

在课的准备过程中,老师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提升了自身的业务水平。老师们在集体备课、课前说课、课后反思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开扩了自己的视野,在热烈的研究氛围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三、以“同课异构” 教研模式为手段,开创联片教研新途径

“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就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进行不同的构思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的一种研讨形式,其活动目的旨在促进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突出教学重、难点,使课堂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从而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我们联片教研区开展的“同课异构――六环教研”联片活动在认真总结以往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联片学校、教研小组、教师三个层面积极参与,按照协商定课――网络备课――集中说课――现场观课――课后辩课――教研活动的后续反思等“六个环节”,分步实施。来自五所教研校的六位教师参与上课。六位教师为上好这堂研讨课,他们做了大量的准备,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新课标。又通过网络在教研小组内“集体备课、同步研讨、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效应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广泛搜集资料,认真制做课件,通过努力将教学内容一样,但风格不一的精彩课堂呈现给大家。这六节课教学设计新颖,思路清晰,学生参与面广,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做到有机结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听课结束后,来自五所联片教研校的同年级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得失进行了及时、有效的点评。从教师们的教研活动意见反馈表中可以看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专业素质在逐步得到提升。

四、以网络教研为平台,促进师徒捆绑式成长

在联片教研区开展教研网络教研,是转变教研方式,扩大教研范围,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其重要目的是让教师养成勤研究、勤反思、勤写作,整体提高教研水平。当前,我们以网络教研开辟出教研学校、教研组、教师三个层面的网络交流形式,即联片教研区公共邮箱,辉南县第二实验小学联片教研QQ群,“二实验联片教研教师博客群”。在网络空间内,片内优秀教师与年轻教师结队,通过网络实现互帮互助,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工作中,我们都利用网络资源,布置教研工作任务,及时上传优秀案例,方便各校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网络教研活动,联片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在联片学校中教师人人搞教研,个个重研究,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己。努力做到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道理,极大地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辉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及联片教研的五所学校课堂教学涌现出了教学改革的典型与优秀做法。如二实验刘丽娜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热情细腻,成为我县低年级课堂教学的一面旗帜;刘桂芬老师和白瑞霞老师的数学课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她们所任教的班级,数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其他联片教研校也在这一活动中悄悄发生着变化,有的乡镇学校教研活动变得更真、更实、更有效,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有的学校教学成绩也稳步提升,教师钻研教学的氛围更浓,学生乐学、会学的成果更加明显;有的薄弱学校由于参与联片听课学习,参与联片课后反思及交流活动,他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课堂更有效。联片教研活动为不同层次的学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学水平整体提高的发展优势,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联片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系统化; 校本教研;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吴焕庆(1979—),女,山东泰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E-mail:。

数字化社会要求教师做与时俱进的21世纪学习者,同时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学习、教学、科研成为21世纪教师的生存方式。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而要使教师专业得到尽快、有效发展,其最有效、最快捷、最经济的办法就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已经成为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渗透到学校、教师、学生、课堂各个角落中的方方面面。校本教研这个并不新颖的话题目前关系到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如何解决校本教研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为了了解中小学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编制了《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调查问卷》,并选择北京昌平区、北京石景山区和深圳南山区15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实际发放数量为170份,回收165份,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为94%。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组织教研活动的学校占83%,偶尔组织教研活动的学校占17%,表明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有意识开展教研,从间接程度表明校本教研对于教师来讲非常熟悉。同时调查结果显示85%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就是学校内部的定期听评课制度。因此,教师对校本教研的理解表面、肤浅,那么校本教研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一)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学校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具体是指以学校为研究的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的研究。校本顾名思义“以校为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但以校为本不是“一校为本”,校本教研不等于“本校教研”,[1]校本教研不是关门主义。

(二)连接贯通是校本教研的开展方式

在2010年11月所颁布的美国最新一轮“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中提出了“连接式教学模式”(A Model of Connected Teaching)。所谓“连接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用连接取代隔离”、“教学是团队活动而不再是个别教师的行为”、“偶发、低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要被协作、持续的教师专业学习所取代”等三项原则建立起来的全新教学模式。[2]校本教研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个人、教师同伴、专业研究人员、校与校教师之间为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连接、对话和协作。在信息时代,校本教研可以是学校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甚至是全国或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教研。连接式教学模式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连接将成为有效校本教研的开展方式。

(三)系统化、可持续是校本教研的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30%的学校一个学期一次,55%的学校一个阶段一次,15%的学校只是偶尔进行公开研讨课。每次听评课中93%的教师认为研讨就是课论课,没有目标,没有主题,没有体系,没有系统规划,校本教研形式化严重,达不到真正研讨效果。校本教研要想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师生发展,必须是系统化、可持续的校本教研。

总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是有目标、有体系、有规划,有步骤、系统性的、持续性的教研。它是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注重反思、归纳、概括、总结和提升。它既是一种学校制度和实践方式,更是一种学校和教师的研究方式和生存方式。它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教师与问题的对话、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教师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信息技术的对话等。协作、连接、反思是有效校本教研存在的方式,计算机、网络是有效校本教研开展的有力支撑,系统化、可持续是有效校本教研的保障。

二、校本教研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校本教研的开展中,研什么、怎么研、谁研、研的怎么样、研的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问题选择不恰当

问题是校本教研研究的核心。问题选择的恰当与否、是否成体系直接关系到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但教师在目前的问题选择上普遍存在着无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太强或者太弱、随意性强,缺乏系统规划等问题。

1. 教师无问题意识

教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很多现象和问题司空见惯,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习以为常,形成了机械化、经验化的实践方式。调查结果显示,32%的教师发现不了教学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的问题是没有问题,没有质疑,没有提问。而发现问题的教师很多分不清问题的轻重,教师缺少思考、探究、创新的意识,有效校本教研的引爆点也就不能点燃。

2. 课题意识太弱

60%的教师满足于解决课堂琐碎的日常问题,如学生分组、课堂常规、学生打字问题等,但不善于在解决日常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探究和交流的“研究课题”,如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如何在课堂进行积极有效的即时性评价、低年级学生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等,结果导致课题研究是低效的、无意义和无价值的。

3. 课题意识太强

受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18%的教师与课题意识太弱恰恰相反,只热衷于“热点问题”、“宏大问题”、“全面问题”,反而对自己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没有兴趣,视而不见或以善小而不为。而往往这些宏大的主题教师是难以切入、把握、控制和解决的,因此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 教研主题随意性强,缺乏系统规划

85%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仅仅局限于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活动。教研活动就是一个教师单打独斗、独自表演后教师互相评课的过程。每次教研活动就是不同教师的不同示范课。既没有教研的主题,也没有教研的目标,更没有系统安排和规划。评课也只局限于看得见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并不能追溯和深入到内隐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知识上。由此可见校本教研形式主义盛行,教研活动随意性较大,起不到教研应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作用,实现不了有效的校本教研,显然就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校本教研计划、方案、过程等缺乏规范性

校本教研既然是一种研究,就得遵循或体现研究的基本规范或基本程序。但现在很多校本教研的计划、方案、过程等缺乏科学规范。

1. 计划不具体,分工不明确

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意识,68%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计划的制定与自己无关,即使参与制定计划,也没有详细的环节、时间、活动安排和相应的人员安排,草草起稿,敷衍了事,继而导致教研过程中教师互相扯皮,活动效率低下,缺乏针对性。

2. 过于依赖直觉经验,缺乏科学的校本教研方法

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83%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科研方法的培训,并且53%的教师过于相信和执迷于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直觉,从而忽视科研方法,导致校本教研成果仍然徘徊在经验水平上,对教研的信度和效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教研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 研究报告撰写不规范

校本教研课题按计划完成后,需要对整个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提炼和提升,并形成相应的成果作品。成果表述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95%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相应科学研究的素养,缺乏科学研究的训练和积累,缺乏研究过程数据的收集记录、跟踪和处理,最终导致成果描述不符合研究报告的要求。

4. 缺乏有效教研反思,反思过于表面化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3]但对于教师来讲,67%的教师认为变成了额外的工作量和负担,因此做起来就流于形式,趋于表面化和机械化,并不能深入到教学问题解决的实质,从而也起不到梳理、深化、积累和内化教师知识的作用,从而也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受主客观因素限制

88%的教师普遍认为存在负担过重问题,没有时间、精力和积极性开展创新研究,再加上80%的教师认为没有相应制度激励,所以在校本教研中表现出一定的惰性和不适应。当然在新课改的压力和要求下,小学教师热情高涨,积极性要比中学教师的积极性高,年轻教师积极性也要高于中老年教师,为校本教研带来了些许的生机和力量,但总体上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

另外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出现很多主体移位现象。42%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是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的事情,自己只是个陪衬甚至无法参与。校本教研演变成领导和几个骨干教师的科研,他们全权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33%的教师认为学校确定课题后,将目光、希望和行动统统交到相关高校的一些专家身上,教研研究变成与教师无关的专家任务。

除此以外,在教师主观层面上,74%的教师认为教研过程中深层次的交流对话比较少,普遍存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天下大好现象,知识群体共享表现相对保守,因此很多教师有话不想说,有话不敢说,学校不能形成坦诚布公、共享智慧的教研氛围。并且如前所述,我国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所需的科研素质现状并不乐观。科研意识不强、科研知识准备不足、很多教师无话可说,这些因素统统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四)专业引领走向极端

1. 专业引领不够

在很多学校的教研过程中,不重视专业引领,只停留在教师间的教学经验层面上。在访谈中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只是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问题分析通常流于表面。因此在教研过程中多现象描述,少理论探索;多感性经验,少理性升华,缺乏深层次、宏观的理念和理论支持,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2. 过分信奉专家

从调查结果看,33%的学校出现过分迷信和信奉专家现象。不惜代价邀请专家为他们撰写课题申请报告、设计研究方案、梳理研究思路、实施研究方案,或请他们作形形的学术报告,搞各种各样的学术讲座,从课题申请到设计方案再到研究的实施,全部都交给专家去完成。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完全排除在教研的范围之外,教研变成专家舞台,完全背离校本教研的实质。

(五)学校教研制度制定不到位

1. 经费不足

在目前的校本教研中,70%的教师认为教研最大的困难是“经费不足”。经费不足成为校本教研发展的障碍。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例如积极申请各种科研项目,争取经费支持,给予校本教研配套经费,向教研倾斜,保障校本教研的开展。

2. 激励不够

适当激励是促进教师校本教研持续发展的外在保障。但45%的教师认为学校并未建立起适当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的发展内需,也就不能实现校本教研的有效和可持续。

3. 培训缺乏

87%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的发展未提供系统的、持续的关注,未提供相应外出进修条件或者是培训机会,导致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比较匮乏,不能很好驾驭校本教研的过程,研究水准不尽如人意,始终徘徊在低层次。

4. 忽略学生

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所关注的课题的95%都是如何教,如何备课和设计,如何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何促进教师的发展,很少有从学的视角、学生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的。而校本教研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发展,更应关注教师如何在整合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关注教学活动方式如何从单向走向互动,关注如何从学生的视角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行为跟进,只有这些才是校本教研的核心。

5. 忽视网络资源和网路工具的引导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同知识建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视角。而在协同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在资源共享、连接、协作、交流、反思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教研中75%是通过面对面来开展的,20%通过QQ或者E-mail进行,只有很少的教师使用博客或者教研平台等进行网络协作教研。究其原因,54%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技术方面存在困难,11%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活动需要细化,22%的教师认为教研资源针对性不足,13%的教师认为学校引导力不够。由此可见,基于网络的校本教研模式还未真正实施,信息技术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并未体现出应有价值。

三、系统化校本教研实施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实践,提出以下相应的实施策略来促进系统化、可持续、有效的校本教研。

(一)建立系统化、可持续校本教研的发展理念

如前所述,系统化、可持续是有效校本教研的保障。因此在开展教研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系统化的校本教研理念。在系统化的理念下,确定教研目标、计划、体系、专题和问题链,让校本教研成为可持续、可发展、可延伸、有层次、有节奏的研究活动。例如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在一个学期初,很多试验区都会从系统化角度,制定校本教研的计划,包含有计划的、成体系的、重点突出的一系列问题链等,让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生存的一种方式。

(二)确定真实具体的主题

有效校本教研的问题一定是真实而具体的,建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选择。

1. 来自实践的思考

教师可以从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中提出课题,比如对教学实践中归纳的某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从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提出课题,比如如何提高识字效率等;借鉴先进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实际开展研究,比如移动设备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等;从国内外教育发展前沿寻找课堂切入点开展研究,比如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使用研究等;根据学校的特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教学专长开展教学研究,比如深圳南山区大磡小学依据学校特色提出的“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等。

2. 来自对话

教师不仅要有一双敏锐的发现问题的眼睛,还需要有两只善于聆听和辨析的耳朵。教师要善于捕捉与各种对象包括学生、家长、同事、校长、专家等交流中的信息,要善于捕捉各种场合包括会议、区域、跨区交流,正式、非正式场合中的对话,从这些对话信息中去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挖掘研究课题。

3. 从各种文献资料中发掘课题

除了从实践中、从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对话中寻找课题外,还可以从各种文献资料中发现问题,采用演绎等方式进行课题的研究。例如“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有60个专题,如拼音教学、识字教学等。这些专题可以作为校本教研教材,教师也可以在项目支撑学习元平台上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也可以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学习,这些专题为试验校的校本教研课题选择提供参考。

(三)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效率和教研的针对性,首先需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方案。一般来讲校本教研的环节包括:发现与提出问题、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围绕课题组织研讨活动、写出校本教研活动总结、形成校本教研成果等几个环节。[4]在实施方案中具体包括教研目标、环节的序号、时间计划、活动要求、人员分工等几个方面,校本教研的大体实施框架可以参考表1。

具体实施流程可参考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校本教研流程图(如图1所示)。

另外,还需要具体设计研究中所用的工具、量表、问卷等。例如“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为了提高课堂观察的效率,采用课堂教学观察表,结合具体的研究课题,不同教师分别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环节等进行观察,或者从不同的视角如内容设计、工具使用、情境创设、资源利用、激发动机、师生互动、自主学习、鼓励创新等方面分别对课堂进行观察记录打分(见表2)。这样可以分工明确,有章可循,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四)全体参与,通力协作

1. 全体教师参与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校本教研的关键是教师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需要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离开了教学的研究和离开了研究的教学都是不可想象的。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写道:如果没有学习的学生就不可能有一个学习的社会,而如果没有学习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学生。教师除了看他怎样教书(How)外,就是看他为什么要当教师(Why),被迫去做和自愿去做的结果不同。[5]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校本研究才有基础,才能得以真正的落实。也只有每个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研究意识,校本教研才会是全体教师的全员参与。

2. 同伴互助

连接是校本教研的开展方式。而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说课、做课,积极开展对话和协作是校本教研连接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方式。围绕共同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敞开自我的相互评论,营造信任为主的支持性环境让教师有话敢说,让教师有话要说。在评课中要求“三分教、七分评”。叶澜说过评课是“捉虫”,既捉“问题虫”又要捉“萤火虫”。不要搞形式主义,注重实效,优点说够给人以鼓舞,问题说透给人以启迪,提倡学术对话,注意对不同思想观点的宽容、鼓励与支持。让你好、我好、大家好变成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和谐氛围,有利于系统校本教研的持续发展。

3. 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业引领的主体包括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各级教研室的教研员、中小学的骨干教师。专业引领的主要方式:一是靠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二是靠专家、学者的指导,比如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6]三是让教研员送课下校,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作用和价值,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树立典范和榜样。例如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新加入课题的老师都要进行体验式培训,集中学习和体验跨越式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每个月课题组积极开展各种理论和技术培训,听课前集体备课,指导教师设计课,课后与教师讨论交流,进一步给出教学建议。实践证明,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最受教师欢迎。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对教师帮助最大。

4. 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

除了同伴之间互助外,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连接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式。地域上比较接近、学校和教师状况基本相同的同质态学校可以进行联片教研,发挥不同学校的学科优势或其他资源优势,共同发展。例如深圳南山区的北片区和南片区的片区教研,中心校、示范校等优势学校和周围的一所或数所乡村校、薄弱校相结合,引领其发展,形成“一帮一、一对一”、“l+N”模式等;如跨越式试验学校新疆华山中学实施的联片教研,深圳南山区小学和梅州大埔县小学的结对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特色,以点带面,让更多的教师和学校参与课题研究,带动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教师集体智慧的生成。另外,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学校可以按课题或项目合作开展活动,如跨越式课题学校小学和中学合作进行课题衔接发展研究等;或者以某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校际间的学科教研活动等进行校校连接。[7]校际教研的形式会大大拓展校本教研的空间、时间,从而增强教研的广度和深度。

(五)采用科学的校本教研方法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都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应学习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确保教研的有效性。并且,注意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如实施前的问卷调查、实施的前测和后测数据、教学录像、课堂观察、自我反思、教研组点评、专家点评、教研视频、教研活动照片、教学设计等并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一般要求观点正确、材料可靠、结论有效,尽可能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理论和方案,发现别人没发现的现象或使用他人没使用的方法等,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让校本教研取得效果。

(六)开展有效反思

叶澜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案例评析、教学叙事、填写问题单、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与同伴交流、讲述数字化故事、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以及用博客、微博等来记录自己教学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的机智、学生的见解、教学设计再修改等方面,借助网络技术或者平台开展更广、更深的参与和反思。让反思成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习惯,让教研可以持续开展。

(七)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一般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教师学习培养制度、教师评价和激励制度等。

1. 建立理论业务学习制度,增强全体教师的研究意识

学校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把课改实践、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业务学习制度。[8]学校每周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集体学习时间,用于教师的理论学习、教材分析或教学研讨。吃透教材,做好教研准备。有计划地邀请有关专家来学校进行讲演,使教师们及时了解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动态,知晓其他国家、其他地方的学校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了解教育研究应是怎样进行的,知道如何在教学中选择研究课题,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去有关高校进行专门的集中学习和培训,使他们通过系统的教育科学的专业学习,迅速提高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生力军或主力部队,并让他们通过“一帮一”、“一帮几”的形式,带动其他教师乃至全体教师。

2. 建立学校教研活动制度,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学校可以围绕学期的教研目标和主题建立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制度,如新手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示课、中年教师精品课、资深教师示范课等制度,让处于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够获得成长。也可以以学科组、年级组、课题组及专项课题研究为单位,以两周或者一个月为阶段,总结、交流、反思本阶段的教研情况,思考、研讨下阶段的教学内容。采取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多种式,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引导每个成员做到:一读——坚持每天读相关教育文献、教育信息、教育著作;二写——每周写两篇教育随笔,每学期写一份阶段总结和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三上——每学期上三节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公开课;四会——理念会渗透、经验会总结、课堂会反思、方法会整合;五多——多观察、多行动、多交流、多反思、多创新。[9]

3. 建立学校教研激励机制

通过教学论文、教学赛课、综合课例制作、校本教研网站制作等评比活动,对先进有效的教研成果和有突出贡献和积极表现的教师及时予以奖励和表彰,在校内外各种评优活动和职称晋升时给予优先和加分。另外学校可以建立一定的校级课题立项制度。对于各科教师提出的那些切入点较好、研究过程设计规范的微课题,可以列为校级科研项目,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并在恰当时候将它们推荐到上一级教科研主管部门立项等,从而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

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校本教研的方式越来越丰富。网络环境下的互助、合作、便捷的研修模式和创新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教师教研的立体化生态环境正在形成。在跨越式课题中充分利用学习元实施区域教研,例如深圳南山区利用学习元进行的区域教研,让更多的教师走在一起。如图2所示,可以利用QQ群、BBS、学习社区、博客圈等开展区域教研;利用Moodle 、Wiki等进行教师的协同备课;利用微博、博客、个人空间等进行个人反思、微反思,如跨越式课题试验区河北丰宁区域的使用;也可以利用好看簿、数字故事等展示教师的所见、所做、所思、所获等;也可以学校自组建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研;也可以用电子刊物技术和思维导图技术等促进教师的交流和反思。系统化校本教研过程中,技术将成为重要的支撑。

四、总 结

综上所述,依据校本教研中的问题,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的实施经验,将有效系统化校本教研的实施框架总结如图3所示。

有效的校本教研是在系统化、可持续理念下进行地,具体包括高效的工具使用、时时的反思总结、到位的专家引领、细致的课例研讨、系统的自主学习、真实而具体的问题、制度的激励、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等几个要素。只有系统化、可持续的校本教研才是有效的教研,也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平台和方式。

致谢: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余胜泉教授的悉心指导,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邹尚智.校本教研指导[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

[2] 余胜泉,陶丹.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52~54.

[3][6] 杨小微.教育学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社,2010.

[4] 网络教研课题研究.[DB/OL].[2011-08-07].http:///article/browse/164912.jspx.

[5] (美)矿矿.放飞美国(一个中国男孩和七个美国老师)[M].黄全愈等译. 北京:接力出版社,2001 .

[7] 孟永根,王月芳.构建合作共同体, 促进初级中学校本研修的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 2006,(3):84~85.

[8] 浅谈如何搞好校本教研[DB/OL].[2011-09-03].http:///article/browse/3288953.jspx.

联片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基〔2*〕2号)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通知》(*市教基字〔20*〕77号)精神,加快我县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有效实现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现就加强和改进我县小学英语教学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及重要地位

1.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小学英语教学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基本的语音、语调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和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为他们升入中学继续学习英语奠定初步基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小学英语教学地位。《英语课程标准》将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目标按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三、四年级完成一级目标,五、六年级完成二级目标,七年级(初一)的教材都以三级目标为起点编写。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地位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新课标的顺利实施及中小学教学的顺利衔接等现实问题,小学英语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将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直接的影响。

小学英语开课年级及课时要求。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三、四年级每周三节课(40分钟),五、六年级每周四节课(40分钟)。各校还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每周至少还要安排一节英语活动课。

二、加强小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高素质的英语教师

1.要按要求配备专职教师。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师资是关键。我县2002年秋起,乡镇中心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2009年秋起,全县小学(包括村完小)从三年级开始要全面开设英语课程。近年来,我县已招聘120名小学英语教师并进行了培训,但目前英语教师缺口还很大。因此,各中小学校要搞好摸底测算(摸底表见附件),尽快配齐高素质的英语教师。

2.健全小学英语教师准入机制。要实行小学英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凡英语大专以下学历的小学英语教师或非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的人员担任小学英语教学,必须经过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考核和岗位培训,经过专业培训,获得资格证后方能任教。

三、加强和改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

1.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小学英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教育、教养、教学三个原则。小学英语教学是启蒙阶段,根据小学生特点,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学习兴趣培养,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小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寓教于乐。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通过说唱、游戏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养成敢说、乐说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参与;要坚持表扬、鼓励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发展其求知欲,为学生获得学习成功而创造条件,以培养学生稳定而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3.加强基本训练,注意打好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小学英语教学,应加强基本训练,重在打好基础。语音教学是英语入门教学的关键,也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语音学习需要经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儿童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在小学阶段是有条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的。因此,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多说,认真实践。使其充分感知英语的语音语调特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拼读能力。

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是小学阶段的又一项重要任务。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为今后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要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注意阅读能力的训练。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要从听说入手,以听说训练为主,并在听说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读和写的训练。儿童语言敏感性强,爱说好动,乐于模仿,这正是进行听说训练的最佳时机。在进行听说训练时,特别要重视听的作用,听的学习充分,说的学习才会顺利,入门阶段的教学更是如此。要保证充足的听量,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课文教学,都要先听后说,以听带说,在培养听说能力的同时,要注意阅读能力的训练。

5.注重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培养学生在特定情景下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中应贯彻交际性原则,多进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言语训练,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录音、录相等手段,配合录音,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生在特定情景下运用语言的能力。对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应注意小学生接受语言知识的特点,对新的语言材料提倡整句教、整句学,提倡在大量语言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总结规律。简单的语法规则,要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条件反射强化巩固,避免过多的语法讲解。

6.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趣,在娱乐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英语。课外活动要面向多数学生,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水平;形式要多种多样,如唱歌、表演、书法展览、英语竞赛、联欢会等。课外活动要有计划地开展,并要加强指导,不能放任自流。课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不应当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7.建立科学的小学英语评价制度。教学成绩考查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价手段。应提倡平时检查和阶段性测试相结合,考查手段要多样化,促进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自信。每学期末,全县统一进行检测,检测后,各校做好检测质量分析,形成质量分析报告。各年级英语教学终结性评价的项目及权重(口试可计平时成绩)如下:三年级听力60%、笔试40%;四年级听力50%、笔试50%;五年级听力40%、笔试60%;六年级听力40%、笔试60%。从2009年起小学英语正式列入小学毕业考核科目,并作为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之一。

四、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职能部门举办的专业知识培训、教学研究等活动,学校必须保证小学英语教师参与研训活动的必要经费。要加强校本研训和县城内教学研究与交流,不断提高教师英语教学水平。

2.要充分利用“农远工程”资源,确保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要建立远程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及时下载“空中英语课堂”资源,并提供给英语教师。

3.要积极建立以中心小学为龙头的乡镇小学英语学科组,组织开展小学英语联片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为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中心教研组要选配一名工作责任感和业务能力强的英语教师担任教研组长,每次活动要有活动方案、活动记载和活动总结。

联片教研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__年,全市教科研工作以中共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行动指南,以规范有序地推进高效课堂创建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创新教研工作思路,改革教研方式,努力为全市教育再创新的辉煌做出更大贡献。

二、目标任务

1.建立健全“课内比教学”的常态机制。从制度建设,工作程序,操作规范等方面加强和完善,让“课内比教学”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得力举措。

2.着力加强学科教学规范和常规教学管理建设。制定并完善《当阳市教学常规管理标准》,实施教学常规规范化管理。建章立制,从基础抓起,从细节入手,以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和学生学习素质为突破口,让规范成为习惯,成为素养,成为提高质量的可靠保障。

3.进一步消除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表现。各校要将困扰自身发展的突出表现作为重点问题来抓,在规定的时间内抓出明显的成效,并形成我市高效课堂的创建特色。探索拟定《当阳市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案》,减负增效,追求绿色教育质量。

4.继续抓好中会考的复习备考工作。中会考各学科的平均分、合格率、优分率、低分控制率、得分率五项指标力争在宜昌市各县市居领先位次。

5.强化高中课改,促进高中教育新发展。扎实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继续抓好高中各学科中心教研组的工作,配合宜昌市教科院抓好高考的复习备考工作,确保__年高考各项指标在宜昌市各县(市)居领先地位。

6.切实抓好教育科研工作。规范课题研究管理,做好已申请立项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力争使研究已成熟的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同时抓好教科研成果转化,使之成为教学常规,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得力武器。

7.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奋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团结和谐,专业服务型的教研队伍。秉持“修德、尚学、笃研、创新”的当阳教研核心价值理念,不断提高教研业务能力,提升职业幸福指数。全市教科研工作继续保持在全宜昌,乃至全湖北省第一流的水平。

三、工作措施

1.构建“课内比教学”的长效机制。总结反思近两年在“课内比教学”中暴露出的若干问题,梳理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困惑和疑难,不回避问题,集思广益,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着眼于常态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构建比教学活动的长效机制。各校每学期必须举行一次校级教学比武活动。开放课堂,开放教学。邀请家长代表进校进堂观摩,并请家长代表和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推动“比、访”活动不断完善,向纵深发展。

2.在深入调研教学现状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常规规范建设。一是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规范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主要教学研究活动安排等;二是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常规检查、教学专项督查、随堂听课抽查、日常教学巡查、评教评学活动、教研成果展示等等。并逐步形成简约明了,导向清晰,操作性强的规范体系。对不规范的常规教学管理要作为教学管理事故认定,用制度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使之成为广大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学校常规管理的基本准则和行动指南。

3.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扎实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开展基于“以学定教、自主合作”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中小学“消除课堂低效,创建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精神,落实《当阳市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低效表现及改进策略》,努力消除低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追求课堂高效,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率。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学集体视导。集体视导应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力求解决被视导学校在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教学困惑。在视导内容、视导方式、视导结果运用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强对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的视导力度,努力提高边远学校、规模较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对视导中发现的有突出问题的学校要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以确保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健康发展。

5.认真开展中会考复习备考研讨活动。集中教学精英,广采教学智慧,花大气力研究《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开展系列研讨活动。包括各种类型的复习备考会,联片复习研讨课,四月宜昌调考的组织、阅卷、质量分析,中会考复习训练题的编制等等。各校在组织中会考复习备考工作上要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下真功夫抓好中低层次学生的帮辅工作,查缺补漏,使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以确保我市__年中会考在全宜昌各县(市)的领先位次。

6.深化高中课改,着力推进我市高中教育新发展。①认真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努力提高绿色升学率。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迅速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实践。②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加强学生社团建设。③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努力探索高中发展的特色化、多样化,在学校课程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学校体制机制建设上创出特色。④不断加强高中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必须以课堂 为中心,重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⑤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⑥继续抓好高三复习备考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科中心教研组的作用,要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年级负责制、集体备课制、分层教学制、心理辅导制、分类评价制等,进一步优化复习备考策略,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7.切实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让教研课题实验研究真正成为破解教学难题的助推器。教育科研要从教和学的实际出发,把课程、课堂和课题作为研究的重点。课程要围绕课程设置,就中、高考改革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专题研究;课堂要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为引领,组织学校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实验;课题要以“小课题大研究”为原则,指导学校将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上升为课题,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把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鼓励实证研究,用事实说话,用数据作证,减少演绎和推理。扎实开展已在省、地、市等各级教科研部门立项的教研课题研究,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监控,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指导工作,明确各级在研课题责任人的相关责任。加强课题的组织、实施与指导,促进其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抓好各教研课题阶段小结、中期评估和验收结题等工作,力争取得优秀成果并大力推广,并将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常规,发挥出良好的教育教学效益。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课程研究,强化立德树人。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系列主题教学研究活动。按照宜昌市教育局和教科院的有关要求认真搞好宜昌市首届“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的试题征集工作,举行当阳市级大赛,并组队参加8月份宜昌大赛,争取获得良好成绩。

8.深化区域教研工作。不断规范区域教研工作的操作模式,高中以学科为单位成立市域学科中心教研组,初中继续按照“东、西、北”三个片区划分教研协作区,小学以镇处为单位开展区域教研。中小学区域教研活动应按照“六环节”展开,即①确定主题;②组织研讨;③引领听课;④评课交流互动;⑤主题报告;⑥活动总结。且每次活动后注意形成一定的文字材料并及时归档。创新工作方式应成为区域教研工作的“抓手”。①专家骨干带动。各片区或镇处推选2-3名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归纳本区各学校提出的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准备,以示范课或是辅导讲座的形式对教师们进行示范和答疑解惑。②名师引领互动。名师与片区学校的青年教师结对教研,携手同行。名师每学期至少送课一次到边远山区学校,同时还要为片区教师上公开课作专题讲座等,并作好考核记载。③片区诸校联动。片区学校应积极主动向他校开放本校的教研活动,热情接受片区学校教师听“推门课”,开展骨干教师互派讲座讲课讲学活动,以促进区域内各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

9.以课程资源开发和创新评价为抓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①以《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指南,以宜昌市重点课题“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研究”和“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等,以及宜昌市分配给我市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完善课程体系,推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为引领和促进,在“课程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等方面凿开新点子,让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深化发展,且形成当阳的特色。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每校开发一到两门体现本校特色或当地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对过去已经开发出的校本课程进行修订和完善,并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开课质量。②加强对修订后的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__版)和修订后的各学科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做到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效果明显,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③完善课程体系,落实课程方案,提高校本课、地方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信息技术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对这些课程的考查考核力度,以促进课程的全面落实。

10.加强教育现代化手段的培训和运用,指导中小学教师用好“班班通”。正确处理好白板和黑板的关系,发挥好白板与黑板各自的功能与作用,要适当兼顾,而不要顾此失彼,滥用媒体。

11.加强学前教育的指导,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于__年9月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组织全市各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师认真学习《指南》,且做到人手一份。大力开展园本培训,把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素质和专业能力作为教研工作重点,把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理念作为教研工作抓手。定期开展幼儿教师的教研活动,深化“以儿童为本”的幼教理念,逐步实现从“为了儿童的教育”提升到“基于儿童的教育”。让科学保教的观念深入到幼儿教师头脑之中,使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能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学习方式,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来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12.加强教研室内部管理和建设,着力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实施教研创新,打造教研精品。加强对教研员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教研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开展教研员知识能力大赛活动,引导教研员丰富学科前沿理念,提高业务能力。进一步落实好教研员“蹲点联校”活动,不断转变教研方式,重心下移,研究个案,以点带面,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强教研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环境,打造学术团队,加快形成“修德、尚学、笃研、创新”的当阳教研核心价值理念。加强教研创新,力求在学科教研组建设、校本研修制度、乡镇学校教研方式推进、区域合作教研、网络教研、教研协作体、教研文化建设、教研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加强工会活动,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加强与兄弟县市教研机构的交流与协作,形成教研工作合力;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扩大教研工作的影响与张力。力求在教研机构专业化水平提升和公益性体现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二〇一四年二月

附:当阳市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月安排

__年小学学段教科研工作要点

二月:

1.各学科制定 计划;

2.召开品德中心组长会;

3.省教研室对我市首批中小学美术教育实验基地学校的调研;

4.对“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课题进行专题辅导;

5.开展宜昌市首届“中小学生汉语文化知识电视大赛”试题征集工作。

三月:

1.各学科新教材培训;

2.思品二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下册教材培训;

3.学科教师综合素质全能大赛;

4.筹备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

5. 书法教学现状调研;

6.参加省级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与学的研究”仙桃研讨会;

7.英语新教材教学研究课;

8.宜昌级课题“小学科学学业质量评价研究”申报;

9.《体育与健康》课程优秀“学期教学计划”评比;

10.音乐“三新”教师辅导和培训;

11. 组织教师参加宜昌市美术教学研讨会暨美术优质课(微课)评比活动;

12.启动《当阳市教学常规管理标准》制定工作;

13.集体视导。

四月:

1.参加宜昌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

2.宜昌“小学品德课程目标引领下的深度教学”课题研究:以学校为单位努力做好“三个一”:开展一次实验教师全员参与的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组每人打造一节研究课;课题组每人写一篇课题研究感悟;

3.小学品德说课竞赛和案例评选,市级初赛,择优参加宜昌和省决赛;

4.语文阅读类课型、表达类课型研讨;

5.筹备宜昌市中小学“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课题鉴定验收;

6.音乐“三新”教师辅导和培训;

7.省级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与学的研究”当阳研讨会;

8.集体视导。

五月:

1.经典诵读课题研究;

2.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会;

3.省教育厅中小学德育“五项专题”研讨会;

4.“如何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专题讲座;

5.省数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

6.宜昌“小学科学学业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研讨会;

7.集体视导。

六月:

1.准备参加宜昌市“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活动;

2.完成第二轮《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课题视导和巡回辅导;

3.修改评估题;

4.期末命题制卷;

5.全市小学学段新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考核;

6.集体视导。

七月:

1.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期末工作总结;

3.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宜昌)。

八月:

组队参加宜昌市首届“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

九月:

1.各学科制定计划;

2.各学科新教材培训;

3.集体视导。

十月:

1.宜昌市小学数学课题研讨会;

2.美术课题中期评估;

3.集体视导。

十一月:

1.语文学法指导研究交流会;

2.观摩省十二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

3.观摩省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

4.集体视导。

十二月:

1.修改评估题;

2.期末命题制卷;

3.集体视导。

__年初中学段教科研工作要点

二月:

拟定学科教科研工作计划;

开展宜昌市首届“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试题征集活动;

化生学科启动本期以“怎样的教学才是适合学生的教学”为主题的“读书、思考、实践”活动;

化生学科收集__年秋季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情况,讨论分析下段教学对策;

做好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化学新课程实验设计与创新研究》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

落实省教研室对我市首批中小学美术教育实验基地学校的调研 ;

对“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课题进行专题辅导;

三月:

召开学科教研组长会;

“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申报立项;

“初中汉字教学研究”课题结题验收;

组队参加“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宜昌市选拔赛;

视导“综合利用地方资源高标准开发校本课程”课题实验学校;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下教材培训及初中数学教研组长会;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比武;

遴选培训参加宜昌市历史优质课竞赛选手;

召开化生学科三个实验课题实验教师工作会,布置本期工作;

做好化生“盯准评价目标,追求有效复习,稳步提升质量”区域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

推选参加4月宜昌市初中化学优质课竞赛选手,完成备课初稿;

推选参加5月宜昌市生物优质课说课比赛选手,完成备课初稿;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实验研讨会 ;

《体育与健康》课程优秀“学期教学计划”评比;

音乐“三新”教师的辅导和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宜昌市美术教学研讨会暨美术优质课(微课)评比活动;

启动《当阳市教学常规管理标准》制定工作;

视导学校。

四月:

组织参加宜昌市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考试并做好质量分析;

推选教师参加宜昌市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并组织教师观摩学习;

组织开展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研讨活动;

组织初中数学教师参加宜昌市高效课堂优秀课评选及复习研讨活动;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及新课标落实情况视导;

“任务型语言测试与初中英语教学相关性研究”实验课题结题;

组织初中英语教师参加宜昌市优质课竞赛;

政治小论文评选;

视导“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化问题研究”课题实验学校;

参加宜昌市历史优质课竞赛,组织观摩学习;

召开历史中考复习研讨会 ;

征集、修改参与化学生物学科论文、课件比赛文稿,提升参赛文稿质量;

聘请我市化生学科中会考命题组成员和青年骨干教师,撰文分析近几年中会考题目特点以及根据这些特点组织教学的措施与方法,提升两学科教师命题与用题水平;

组织部分化生骨干教师参与宜昌市“原创试题征集评优”活动;

组织化生骨干教师打磨“盯准评价目标,追求有效复习,稳步提升质量”活动的示范课,完成活动的准备工作;

承担湖北省“新课标下中学生物德育渗透的策略与评价”实验课题的学校接受宜昌教科院专家视导;

宜昌市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

筹备宜昌市中小学“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课题鉴定验收;

视导学校。

五月:

举行当阳市首届“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

分协作区组织九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复习研究活动;

初中英语毕业年级复习教学研究课;

召开地理会考复习研讨会;

召开“如何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专题研讨会;

省音乐教学论文评选;

开展化学、生物两科“盯准评价目标,追求有效复习,稳步提升质量”区域教研活动;

组织初中化学、生物学科教师代表参加宜昌市学科学业评价复习研讨工作会;

当阳市初中物理复习备考研讨会;

物理试题研究案例评选;

组织教师参加宜昌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会

视导“社区德育模式研究与实验” 课题实验学校;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课研究;

视导学校。

六月:

初中学段新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考核;

初中复习教学视导;

化生三个课题实验教师整理本期实验工作档案,撰写阶段实验工作小结;

完成第二轮《美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课题视导和巡回辅导;

当阳市初中学生物理小论文评选;

宜昌市物理优秀论文评比;

组织教师观摩省信息技术优质课竞赛;

七、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命题制卷;

视导学校。

七月:

七、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及质量分析。

八月:

组队参加宜昌市首届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

部分教师外出学习。

九月:

召开初中教研员会;

召开学科教研组长会;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培训;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培训;

九年级英语新教材培训;

为化学、生物两学科教师主讲“适应学生的教学”、“课堂生成性的核心要素处理方法”等专题内容;

化学、生物课题实验教师工作会;

当阳市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示范课;

视导学校。

十月:

组织参加湖北省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竞赛活动;

召开“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讨会;

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

开展“分析中考数据,寻找改进措施”全员反思活动;

组织我市化学、生物两学科学科带头人为全市学科教师作《课程标准》(修定稿)解读报告;

对美术课题单位进行中期评估;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实验研讨会;

视导“社区德育模式研究与实验” 课题实验学校;

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竞赛;

视导学校。

十一月:

“传统文化与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题实验中期评估;

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送课下乡;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小报、数学小论文评选;

初中“英语经典朗读”课题实验教师座谈会;

地理高效课堂研讨会;

化生征集、展示“读书、思考、实践”主题活动“怎样的教学才是适合学生的教学”的经验;

化生征集、展示“在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我的思考与经典作法”教改作品;

组织教师参加观摩省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

信息技术优质课竞赛;

召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化问题研究”课题实验经验交流会;

政治小报评选;

视导学校。

十二月:

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送课下乡;

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秀教研组长评选;

期末调研考试命题制卷;

视导学校。

__年元月:

上一篇:校际教研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区域活动教研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