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心理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1 23:10:46

考前心理活动总结

考前心理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奇妙的考试之旅。

2.领导者

郑晓玲。

3.团体性质

结构性、封闭性、训练性团体咨询。团体规模:25人。团体对象:高二年级某班学生。时间以及频率: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

4.活动地点

心理活动室。

5.团体辅导理念

(1)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紧张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能动性,将大脑调动到最佳状态,思维变得灵活,提高考试成绩。但焦虑强度过高或过低对考生都有负面影响,学生正常水平得不到发挥。针对一些学生高强度的考试焦虑状态,有必要做相应的调适。

(2) 根据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在考试焦虑团体辅导中通过成员之间互相启发而形成的融洽、上进的气氛对个体解决问题,对具备成熟的人格有推动作用。

6.团体辅导前的准备

(1)在团体辅导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向所有成员交代清楚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活动流程以及活动步骤,对成员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2)对成员进行《中学生考试心理和行为症状自评量表》的施测。指导老师在熟悉问卷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问卷的施测程序进行施测,尽量使问卷施测过程客观、科学。

7.团体辅导流程

(1) 第一单元:团体建立阶段。这个阶段是团体的初建阶段,主要由“相逢是首歌”和“信任之旅”这两次团体活动组成,主要目的是促进成员的相识创设舒适的团体活动氛围;让成员了解团体活动规范,并与成员一起制订团体契约;为下面的考试焦虑的团体心理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①暖身:大风吹。协助成员相互认识,建立关系。②团体形成:协助成员初步认识团体辅导的实质及目标。领导者向团体成员澄清团体活动的具体安排,征求团体成员意见,适当调整活动安排。③制订团体契约:对上面的讨论进行简单总结,并引导成员建立团体契约,无异议后签字。④总结:对第一单元的辅导做总结,强调团体辅导中的注意事项。

(2)第二单元:认知调整。①暖身:信任圈。促进团体气氛,凝聚团体向心力。②角色扮演:写出考试时最担心的两三件事,两两一组。③创设情境:如果你现在是心理辅导老师,你怎么做辅导?互换角色进行角色扮演。④自我质辩:写出考试时最担心的一件事。说明“质辩”把握的三个要点:指出这种担忧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由此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明确今后要采取的态度和行为。⑤总结:成员讨论。讨论调整考试观念的重要性。⑥书面作业:回忆你考试过程中表现最好的一次。

(3)第三单元:放松练习。①暖

身:当我们在一起。建立组员之间的信任和亲切感。交流第二单元结束后完成的作业。②深呼吸练习:成员以一种自己喜欢的姿势坐好,双脚与肩同宽放在地面上,双手自然下垂或放在大腿上。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把气呼出来……如此重复几遍。音乐放松练习:挑选几首节奏舒缓的钢琴曲,进行音乐放松。想象放松练习:想象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你在金色的沙滩上漫步。沙滩是那么的柔软,你情不自禁地躺了下来,此时你什么也不去想,呼吸着海边清新的空气,感觉非常放松,从未有过的放松……③总结:协助成员思考并总结今天的收获。鼓励成员课下练习这几种方式的放松。

(4)第四单元:行为矫正。①暖身:松鼠搬家。调动团体气氛,使成员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行为方式。②考前行为调整:体能准备,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营养补充。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时抓紧时间复习;大脑疲劳时适当休息。③做好计划:说明如何做计划,如何调整计划。④有效复习:说明如何有效复习。⑤考时行为调整:积极暗示。学生考试紧张时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并举例说明。⑥善用放松:肌肉松弛,使大脑中抑制与兴奋趋于正常,焦虑自然缓解。⑦转移注意力:考试紧张时转移注意力可以平复自己的焦虑情绪,看看窗外的风景或是想一件感兴趣的事情。⑧考后行为调整:做好考试后总结。考试结束后,总结考试过程中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⑨总结:总结本单元的行为技巧。鼓励成员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调整考试状态。⑩书面作业:结合本单元内容和自己实际情况写一篇日记,用作调整自己考试状态的依据。

(5)第五单元:巩固整合。①暖身:打状元。活跃气氛,增加成员间亲密感。复习团体辅导中讲过的方法、技巧。②自由讨论:自由提问,自由阐述自己有关考试焦虑的困扰。利用团体资源回答问题。③情境模拟想象练习:将所学方法融入具体情境中,进行情境模拟想象练习。④总结:总结本单元学习收获。

(6)第六单元:评估结束。①暖身:揉肩捶背。②成员自我评估:团体辅导到第五单元后正值会考模拟考试,模拟考试后进行评估。领导者下发《成员自我评估表》,成员据实填写。③活动结束:播放《相逢是首歌》,全体拉手围成圈,每人说一句想说的话。领导者寄语。

8.活动总结(略)

考前心理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一、同伴教育的价值理念

学校充分利用完全中学的办学条件优势和初高中一体化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初高中一体化的同伴教育活动探索,以同伴榜样引领创设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氛围,凝聚和传递正能量。

同伴教育是指年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仿,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技能,并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人育人”的宗旨,以学生的道德培养为出发点,以学生学会互助共享为归宿,充分发挥初高中的资源优势,实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心理、道德、能力等方面的“同伴引领―同伴助力―同伴共进”,营造“爱国、民主、公正、文明、自由、平等、诚信、友善、和谐”的校园发展环境。

二、开展同伴教育的专题开发

学校为初高中半寄宿制完全中学,是初高中一体化建设学校,现有初中班18个,高中班12个,这就使学校具备了初高中年级自然衔接的条件。学校自开展同伴教育活动以来,共开发了如下5个同伴专题活动。

1.“学习引领”专题活动

这源于金字塔理论的启发,位于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因此,学校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结合起始年级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法指导需求,以及毕业年级的考前指导需求,在每学期初会开展“学习引领”专题活动,其主题是“我们一起来学习”,营造“比学习、助学习、乐学习”的学习求知氛围。

“学习引领”专题的榜样标准有:学习成绩优异,单科学习成绩出众,学习方法有风格,学习成绩稳定等。因此,每个年级的学习明星、学习标兵、单科学习成绩优胜者、学习进步者会成为同伴榜样的主要力量。

已开展的学习专题的同伴活动有:(1)新生入学适应辅导、规划初高中生活,9~10月开始,选拔高三年级前20名学习明星与初三年级前30名学习标兵,分别面向高一年级与初一年级,包括目标设立、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等内容,可采用年级会、平行班会、小组交流、课余互助等形式。(2)学科学法辅导,9~10月开始,选拔初三年级物理单科成绩优异学生和高一年级化学单科成绩优异学生,分别辅导初二年级与初三年级学生,对物理与化学的入门与学法进行指导,主要形式有年级会、平行班会、课余互助。(3)考前学习心理辅导,4~5月进行,选拔高一年级中考年级排名前30名的学生与优秀大学校友(文科3人和理科3人),分别对初三年级与高三年级学生进行考前学习准备和心理调节的辅导,主要形式包括年级讲座、课余互助、网络互动等。

2.“道德培养”专题活动

这一专题活动的主题是“我们一起来塑造”。通过“三中道德榜样”评选活动,学校每学期会在初高中所有年级共30班中,让每班选出10个班级榜样,在此基础上选出年级的10个榜样――三中榜样。榜样的产生来自学生开放性的、民主性的选举。榜样名称的确定源于被评选个人的独特能力、品质或情操。学校会将所有的令三中人感到骄傲的榜样做成校园文化宣传展示,营造良好的校园同伴榜样氛围。采取的活动形式有班会评选、年级会评选。

3.“心理互动”专题活动

心理相容是以群体成员彼此对共同活动动机与价值观的一致为前提的,对提高群体共同活动的效率有巨大作用,是群体共同活动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学校提倡全校范围内的心理相容,在各班级中设置心理委员和心理互助志愿者,形成心理社团,参与全校的师生心理活动,服务大家,陪伴大家。这是“心理互动”专题活动的主要内容,其主题是“我们一起来分享”。

心理同伴榜样的素质要求包括:(1)性格方面:自信开朗,大方热情,真诚谦虚,积极主动,尊重包容,公平正义。(2)能力方面:具有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辅导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3)价值观:尊重他人个性,集体责任感和团体意识较强,拥有积极正向的班级发展观,优化人际关系意识较强。(4)人际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和谐,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较好,深受师生的喜爱和拥护,善于向他人合作学习,在学习中能主动帮助他人,爱戴父母,家庭关系良好。

心理同伴榜样的工作职责有:负责收发学校(心理咨询室)相关的心理活动通知,并向全班同学通报;负责班级心理文化建设,制作心理板报,粘贴心理宣传材料等;协助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做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协调同学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人际矛盾;关注和收集学生的心理需求,做班级与心理咨询室的联络员;主动营造关心互助、欣赏鼓励、包容接纳他人的和谐班级氛围;主动践行自信、乐观、自主、自制、坚韧、积极的心理品质;指导学生练习、体验情绪管理、心理减压的放松调节活动。可采取团体辅导、小组交流、课余互助等活动形式。

4.“校园活动”专题活动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会根深叶茂,生机盎然,即共生效应。事实上,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自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的一个杰出典型。

“校园活动”专题的主题是“我们一起来体验”。学校校园活动丰富多彩,除大型的校园常规活动艺术节、运动会、新年联欢、合唱节以外,学校有近30个学生社团,如围棋社、印染社、轮滑社、武术社、健美操社团、篮球社、文学社、手工社、摄影社、书法社、国画社、环保社、军迷社、天文社、跳绳社、插花社、茶艺社、礼仪社、演讲与主持社等。

社团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体验和展示的舞台,为他们提供各种能力培养的土壤。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助学者,一起研讨,一起体验,一起成长,在活动中提升自身能力。每学期的社团活动都会涌现出众多的多才多艺的榜样,拿到县市级甚至部级的各种奖项。这是学校的骄傲,更是学生榜样的自身成就,同时也可将他们的才能和成绩辐射到全校园。

5.“规划生涯”专题活动

这一专题活动的主题是“我们一起来规划”。在4~5月,学校会针对高中文理分科进行辅导,选拔高三年级文理科班优秀学生2~4人,面向高一年级针对文科与理科的选择进行建议,可采用年级讲座、平行班会、社团互助等形式。再如,9~10月,学校会进行生涯发展规划专题活动,选拔优秀校友对高中年级进行辅导,让其了解社会、大学与专业,规划人生;选拔高三年级优秀学生代表对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辅导,让其认识高中,规划人生;选拔初三年级优秀学生代表,对初一学生进行辅导,让其认识初中,规划学生。可采取的活动形式包括年级讲座、平行班会等。

三、开展同伴教育的组织模式

学校同伴教育的主要组织流程为榜样选拔―组织培训―参与活动―效果反馈,主要活动形式包括年级集会、平行班会、主题讲座、小组交流、社团互动、课余互助等,具体操作过程以“学习引领”专题活动之高三学长走进高一各班的平行班会为例来说明。

活动准备:首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选拔高三年级优秀学生20人组成同伴辅导团队,为高一每班分配5位同伴榜样。其次,对高三学生进行培训指导,确定个人任务及平行班会分班进入名单。再次,对高三学生发言使用的专题幻灯片进行指导和修改,印发高一年级学科学习方法交流指导小报。最后,通过年级会向班主任讲解活动程序和安排班级布置。

活动过程:首先,是30分钟的学长讲堂,由高三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并分别从高中学习规划、心态调整、时间管理、学科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每人5~8分钟。其次,是25分钟的互动交流。高三学生要融入高一学生小组进行自由交流和互动答疑,而且高一学生可就个人需求进行积极提问,可参考分发的“高一学习方法指导小报”。最后,是5分钟的同伴助力,由班主任进行引导,让高一学生谈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受。高三学生助力高一学生要有良好开端,并让高一学生祝福高三学生在高考中获得成果,再由班主任进行总结升华。

活动总结:通过对高一年级的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或教师访谈,进行活动效果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提升,形成效果评价。

此外,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同伴教育的活动效果进行检验,发现这一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喜爱,而且也得到了县德育部门的好评,作为学校的特色活动通过橱窗和报纸向社会公开展示。

共生使群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互相影响往往会极大地促进个人与群体的提高,共同生存发展。助人是快乐之源,受助是成长之源,互助是共同快乐成长之源。通过同伴教育探索一种具有崭新特色的德育活动模式,营造一种初高中“民主、公正、文明、自由、平等、诚信、友善、和谐”的心理相容的成长氛围,开拓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局面,打造属于三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色!

考前心理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社会建构主义倡导的情境教学、动态评估、能动建构、合作互动等主张给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和评佑手段的革新带来了新的思路,其对国际贸易实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社会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反对客观主义,强调主客体间的互动,认为个体的学习过程就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各类工具和符号中介,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与社会的协商,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对国际贸易实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社会建构主义对主体认知问题的看法

社会建构主义者关于主体认知的基本共识有:

(一)突出学习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社会情境是学习者认知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社会建构主义把知识看成是社会的意义建构,知识既有个体的成份,更多的是社会因素。知识建构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建构必须置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作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石的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心理的发展是个体在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下,从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不是在社会环境之外,而是在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进行。社会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倡导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开展开放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解释了个体是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相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的。它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人的信息,个体是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在此基础上,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个体获得知识不仅是个人建构的过程,也是内在的社会化过程。学习主体的个人背景、阅历和经验是有差异的,学习主体对客体对象的理解自然常不相同。故此,社会建构主义认为,要求学习者带着不同的先前经验,进人“学习共同体,’(其所处的文化和社会情境)进行互动,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二)注重主体能动的意义建构

学习的过程是主体主动建构知识能力体系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坚决否定客观主义,认为人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他人传授、教导的过程,认为被动地学习不可能建构自身的认知体系。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主体知识的自我建构,注重学习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先前经验的意义。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构建离不开主体的能动性。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在他人协助下,在社会情境中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无论是在主观知识的建构和创造过程中,还是参与对他人发表的知识进行评判并使之再形成的过程中,个人均能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三)强调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主体为学习者、认识者,客体为认识和被掌握的对象。学习者既不是单向认识客观事物,也不是被动地为客观事物所左右摆布。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互动的方式有两种:其一,与他人互动。心理发展理论特别强调在心理发展和认知过程中要与比较有知识的其他人在最近发展区的社会交互作用。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通过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自身的认知过程而建构的,是一种意义的建构。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共同体”的作用,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教师、年长的或更有经验的学习者起着重要的指导、引导作用,其积极提倡师徒式的传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和相互讨论交流。其二,与社会协商。心理发展理论特别强调以语言作为心理工具的文化系统的作用,人在社会的耳濡目染中,在与社会互动联系中发展自身的认知能力。社会建构主义重视社会的微观和宏观背景与自我的内部构建、信仰和认知之间的互相作用,并将之视为不可分离的、循环发生的、彼此促进的、统一的社会过程。知识的建构不仅依靠新信息与学习者头脑中的已有信息相互作用,而且需要学习者与相应社会情境的相互作用。

(四)强调中介的作用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认知媒介、中介。这些媒介、中介包括包括语言、符号、富有经验和知识的他人(如教师、长者等)等等,这些媒介是进行社会互动、构建社会认知体系的必要条件。认知工具的类型与性质及语言媒介的程度决定着学习者发展的方式和速度,教师、年长者和有经验者在学习主体最近发展区内能提供更多的指导、帮助。

二、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实践教学观

我们可以从社会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视角,多维审视实践教学观。

(一)全景仿真的实践教学观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情景的重要性,认为真正影响学习的并不是学习内容,而是学习环境。此环境即是高度社会化、具有社会合作和对话功能的社会场景(真实的场景或真实化的仿真场景)。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各项才干的增强只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实现。在具体的情境脉络中,以及在学生的实践中,建构起来的知识才能够被提取、迁移或运用。据此,社会建构主义学者提出情境教学观点,主张学生应着眼于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并且学习效果也应在具体情境中评估。

有关人类认知本质的实验已经证明,如果教学不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情景化,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只是一种储备,不具有情境性和实践作用。这样的知识在本质上是惰性的,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故此,须将实践教学置于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参与现实的或模拟的具有一定真实性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知识发生和运用的真实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全景仿真的方式,在课堂知识与真实世界之间架设连接的桥梁,从而对专业知识进行情境还原。通过仿真条件下的学习实践,学生可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到学校中学到可以用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实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在高度仿真、全程模拟的接近实战的环境下展开国际商务实训教学,国际商务实训项目、单证、操作环节、交易难度、贸易风险均须实现高度的情境化、真实化。只有如此,方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注重未来发展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观

社会建构主义提出了“发展性评价”和“动态评估”理论,主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要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评估既应测量学生已经发展了的能力,又要考虑学生正在成长的能力。这种发展性评价充分体现了育认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此思想,实践教学及评估应以学生过去和现在为立足点,同时,应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力求使学生在现有的能力水平上获得更好的发展。实践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开展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今后工作中的发展能力;教学不仅应开发他们的潜质,更应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培育和积蓄潜能。故此,应通过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增长学生多方面的才干,生成多方面的现实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如开拓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三)弘扬主体性的实践教学观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的、以自己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在社会中的意义建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知识的建构以学习者个体的主动性为条件,没有个体的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建构过程就不可能发生。教育者应通过创设一定的环境、建立一定的机制,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教学所创设的环境中,学习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成为独立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教师不应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的积极促进者、指导者。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发展的机会,对建构过程给于帮助。据此,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各过程。在实践教学的方案设计、前期准备、活动展开、活动总结等各个环节都应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做,指导教师只起参谋顾问和考核者的作用。

(四)合作互动的实践教学观

作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基石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包含两个相互辩证依存的过程:其一是个体主动与他人进行社会往,经过相互协商达成主体间性;其二是个体积极联系自己己有的知识寻找意义,建构新知识。第二个过程必须在第一个过程的基础上方可完成。知识在具备建构性的同时,还具备社会性。人们通过沟通、解释而达到共同的认识。现实作为交流的产物是社会性的建构,我们的意义和理解源于与他人的交流。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须将个体和社会两个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个体的信仰,而是社会群体或知识共同体的信仰。知识是存在于集体中的社会建构。知识的终极来源是知识共同体内成员间的对话。知识建构发生在社会群体中,是集体共同的行为,个体无法单独完成。个体如果没有与他人(含同学和社会中有经验的人)的合作交往,就不能获得和使用符号系统的社会意义,更不可能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水平。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通过采用集体学习的方法,可以把知识建构在一起,因此小组活动比个人活动能获得更多的成功;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能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因此合作学习是重要方式。另外,语言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把一个人的思想解释给另一个人,比单独学习会产生更深的认知过程。国际贸易实训教学中的小组模式可较好地反映合作互动的教学理念。在实训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担任进口方和出口方,模拟真实的国际贸易流程开展进出口业务。这种合作互动的实训教学模式既契合实际的贸易情境,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们的积极j胜和创造性。在这过程中,学生们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得到交流、协商和改进,学生们的想法和思路得以明确化和优化。学生不断地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反思和批判,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这种富有社会性的互动、交流与协作无疑是促成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生成的最佳途径。

三、新型实践教学观指导下的国际贸易实训教学改革

社会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方法,给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带来了颇多启示。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实践教学观,国际贸易实训教学改革可按下述思路展开。

(一)实施“大周期、多环节”的实训教学

社会建构主义倡导在仿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开展情境教学、任务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主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建构意义,发展能力。因此,兼具情境教学、任务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特色的实训教学在专业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我们认为,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和训练应分布于多个学期,贯彻实施“大周期、多环节”的教学过程模式。按照知识、能力结构间的内在逻辑体系,将实践教学的内容科学地安排在数个相应的学期。前几个学期可安排课程见习、专业见习、课程实训(实习)、课程实验,后两个学期可安排专业实训(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综合实习)。这种教学过程模式可较好地克服从课堂到课堂、从知识到知识的国际贸易实务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遵循由简到繁、由单项到综合、由模拟训练到现场操作的实务能力培养规律,可逐步构建起国际商务实训的过程环节体系。

(二)特别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传统的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教师课堂上“满堂灌”,学生考前则死记硬背。这种与学习心理和教育规律背道而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易产生厌学情绪。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积极建构知识和能力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始终将学生作为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的解决者。社会建构主义的认知学艺模型主张在真正的现场活动中获取、发现和使用工具,进行特定领域的学习,在学习者和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实训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仿真模拟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使学生逐步掌握实务技能是国际贸易仿真模拟教学的最大特色和优势。

模拟实训教学的精髓在于其“活”与“真”,“活”就是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课堂中学习;“真”就是教学内容要紧贴实际,学生须“真刀真枪”地操作演练,实训中不搞形式主义,不耍花架子。

(三)积极推进任务型、项目型的实训教学

任务型实训教学是一个以实训项目为导向和核心,由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四个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实训体系。实训课程以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作为实训课程的评价标准。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真正能够为学习者感受、认知从而成为其认知结构组成部分的是那些在学习者看来有意义的东西。任务型教学强调“意义”是首要的,意义的第一性既要求任务本身有意义,也要求对学习者有意义。因此,要使实训教学本身有“意义”,实训的内容必须与真实的活动相关。这种相关性着眼于学习者的需求,便于他们理解任务的个人意义,激发其内在动机,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能反映培养目标要求的任务,学生选择于己而言有意义的方式对任务进行理解和实施。

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特点,每次实训时,应当给学生安排了近乎真实的外贸项目,由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自己组合项目团队,团队自己设计和实施项目方案。任务型实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只作为实训的组织者和评价者,不参与、不干预学生的实训过程。教师须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外贸实训环境,选择既符合专业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训练项目。

(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助合作的小组实训模式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和能力是由学生个人自己构建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以学生而非教师为中心。实训的过程就是学生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的过程。但这种能动性的发挥是需要学生间的互助和合作。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方式不仅包括个体与物理环境之间的作用方式,而且可以通过个体与同伴等社会因素间相互作用来完成。学习是在与同伴和教师的交谈、合作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没有学生之间充分的交流、互助和合作,仅靠学生个人是难以完成知识和能力构建的任务的。社会建构主义强调通过“同质分组”、“混合分组”等方式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外显化和明确化,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理解,促进意义建构。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是实训教学的必然要求,其在学生知识、能力建构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国际商务实训教学中,可根据实训项目的任务要求,将一班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组分为进口方(a组)和出口方(b组)两个小组配对展开,每个小组3 -5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a组学生扮演进口商,按照一定的交货方式,完成进口市场调查、商务谈判、运输、保险、审单验单、进口报关、进口贸易风险防范等相关操作。b组学生扮演出口商,完成备货、合同磋商、运输、商检、出口报关、保险、制单结汇、出口贸易风险防范等相关出口流程。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进出口贸易模拟操作,学生成为进出口贸易的主体,置身于仿真的贸易环境中,体验到进出口贸易的挑战,初步掌握了国际商务的基本技能。以组为单位的合作实训有助于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亲社会行为,增强相互友谊和集体荣誉感。

(五)采用“考训结合”的实训考核方式

社会建构主义倡导“动态评估”考核方式来测评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学考核不仅测量学生已经发展了的能力,而且还要考虑那些正在成长的能力。对国际贸易实训考核来说,测评成绩的高低应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综合素质状况。成绩评定须起到引导、督促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能力训练的作用,须有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训测评的具体方式取决于技能训练的要求和内容,实训测评须围绕技能项目展开,在每项技能训练过程中都应有相应的考核手段来检验学生训练的效果。在各项技能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的内容和方式,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手段进行技能教学考核,从多个层面、角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检测评估。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现实能力和未来能力的发展。可采用多过程、多环节的实训考核方法。训练完某项技能之后就应对该项技能训练的效果及时地进行考核。在单项技能训练考核完之后,还要对国际商务综合运作能力进行考核。多层次、多过程的系列考核法,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技能训练效果,促使学生及时调整和修正训练方法,保证实训教学质量。

(六)重新定位指导教师角色

模拟实训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独创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仿真模拟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其主体性发展。在实训中,应通过学生主动的模拟操作、训练,促进其主体性的发展和能力素质的提高。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情景活动教学(实训即属于情景活动教学的一种)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就是角色转变,教师应从信息的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真正在前台演练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成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构建。为达此目标,实训指导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下述四个方面:其一,保障。指导教师须保障实训方案的可行性,保障实训条件和情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二,导演。指导教师须按照实训计划,因才施教,确保实训教学高标准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三,监督。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遵照实训的程序和规则,圆满地完成项目训练任务。其四,评价。作为实训效果的考核官,指导教师对训练效果要从严把关,考核达不到满意标准,学生必须重训。

考前心理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社会建构主义倡导的情境教学、动态评估、能动建构、合作互动等主张给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和评佑手段的革新带来了新的思路,其对国际贸易实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社会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反对客观主义,强调主客体间的互动,认为个体的学习过程就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各类工具和符号中介,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与社会的协商,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对国际贸易实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社会建构主义对主体认知问题的看法

社会建构主义者关于主体认知的基本共识有:

(一)突出学习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社会情境是学习者认知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社会建构主义把知识看成是社会的意义建构,知识既有个体的成份,更多的是社会因素。知识建构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建构必须置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作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石的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心理的发展是个体在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下,从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不是在社会环境之外,而是在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进行。社会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倡导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开展开放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解释了个体是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相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的。它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人的信息,个体是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在此基础上,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个体获得知识不仅是个人建构的过程,也是内在的社会化过程。学习主体的个人背景、阅历和经验是有差异的,学习主体对客体对象的理解自然常不相同。故此,社会建构主义认为,要求学习者带着不同的先前经验,进人“学习共同体,’(其所处的文化和社会情境)进行互动,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二)注重主体能动的意义建构

学习的过程是主体主动建构知识能力体系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坚决否定客观主义,认为人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他人传授、教导的过程,认为被动地学习不可能建构自身的认知体系。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主体知识的自我建构,注重学习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先前经验的意义。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构建离不开主体的能动性。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在他人协助下,在社会情境中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无论是在主观知识的建构和创造过程中,还是参与对他人发表的知识进行评判并使之再形成的过程中,个人均能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三)强调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主体为学习者、认识者,客体为认识和被掌握的对象。学习者既不是单向认识客观事物,也不是被动地为客观事物所左右摆布。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互动的方式有两种:其一,与他人互动。心理发展理论特别强调在心理发展和认知过程中要与比较有知识的其他人在最近发展区的社会交互作用。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通过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自身的认知过程而建构的,是一种意义的建构。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共同体”的作用,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教师、年长的或更有经验的学习者起着重要的指导、引导作用,其积极提倡师徒式的传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和相互讨论交流。其二,与社会协商。心理发展理论特别强调以语言作为心理工具的文化系统的作用,人在社会的耳濡目染中,在与社会互动联系中发展自身的认知能力。社会建构主义重视社会的微观和宏观背景与自我的内部构建、信仰和认知之间的互相作用,并将之视为不可分离的、循环发生的、彼此促进的、统一的社会过程。知识的建构不仅依靠新信息与学习者头脑中的已有信息相互作用,而且需要学习者与相应社会情境的相互作用。

(四)强调中介的作用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认知媒介、中介。这些媒介、中介包括包括语言、符号、富有经验和知识的他人(如教师、长者等)等等,这些媒介是进行社会互动、构建社会认知体系的必要条件。认知工具的类型与性质及语言媒介的程度决定着学习者发展的方式和速度,教师、年长者和有经验者在学习主体最近发展区内能提供更多的指导、帮助。

二、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实践教学观

我们可以从社会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视角,多维审视实践教学观。

(一)全景仿真的实践教学观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情景的重要性,认为真正影响学习的并不是学习内容,而是学习环境。此环境即是高度社会化、具有社会合作和对话功能的社会场景(真实的场景或真实化的仿真场景)。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各项才干的增强只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实现。在具体的情境脉络中,以及在学生的实践中,建构起来的知识才能够被提取、迁移或运用。据此,社会建构主义学者提出情境教学观点,主张学生应着眼于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并且学习效果也应在具体情境中评估。

有关人类认知本质的实验已经证明,如果教学不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情景化,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只是一种储备,不具有情境性和实践作用。这样的知识在本质上是惰性的,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故此,须将实践教学置于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参与现实的或模拟的具有一定真实性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知识发生和运用的真实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全景仿真的方式,在课堂知识与真实世界之间架设连接的桥梁,从而对专业知识进行情境还原。通过仿真条件下的学习实践,学生可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到学校中学到可以用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实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在高度仿真、全程模拟的接近实战的环境下展开国际商务实训教学,国际商务实训项目、单证、操作环节、交易难度、贸易风险均须实现高度的情境化、真实化。只有如此,方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实践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注重未来发展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观

社会建构主义提出了“发展性评价”和“动态评估”理论,主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要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评估既应测量学生已经发展了的能力,又要考虑学生正在成长的能力。这种发展性评价充分体现了育认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此思想,实践教学及评估应以学生过去和现在为立足点,同时,应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力求使学生在现有的能力水平上获得更好的发展。实践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开展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今后工作中的发展能力;教学不仅应开发他们的潜质,更应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培育和积蓄潜能。故此,应通过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增长学生多方面的才干,生成多方面的现实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如开拓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三)弘扬主体性的实践教学观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的、以自己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在社会中的意义建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知识的建构以学习者个体的主动性为条件,没有个体的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建构过程就不可能发生。教育者应通过创设一定的环境、建立一定的机制,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教学所创设的环境中,学习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成为独立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教师不应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的积极促进者、指导者。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发展的机会,对建构过程给于帮助。据此,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各过程。在实践教学的方案设计、前期准备、活动展开、活动总结等各个环节都应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做,指导教师只起参谋顾问和考核者的作用。

(四)合作互动的实践教学观

作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基石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包含两个相互辩证依存的过程:其一是个体主动与他人进行社会往,经过相互协商达成主体间性;其二是个体积极联系自己己有的知识寻找意义,建构新知识。第二个过程必须在第一个过程的基础上方可完成。知识在具备建构性的同时,还具备社会性。人们通过沟通、解释而达到共同的认识。现实作为交流的产物是社会性的建构,我们的意义和理解源于与他人的交流。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须将个体和社会两个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个体的信仰,而是社会群体或知识共同体的信仰。知识是存在于集体中的社会建构。知识的终极来源是知识共同体内成员间的对话。知识建构发生在社会群体中,是集体共同的行为,个体无法单独完成。个体如果没有与他人(含同学和社会中有经验的人)的合作交往,就不能获得和使用符号系统的社会意义,更不可能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水平。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通过采用集体学习的方法,可以把知识建构在一起,因此小组活动比个人活动能获得更多的成功;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能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因此合作学习是重要方式。另外,语言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把一个人的思想解释给另一个人,比单独学习会产生更深的认知过程。国际贸易实训教学中的小组模式可较好地反映合作互动的教学理念。在实训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担任进口方和出口方,模拟真实的国际贸易流程开展进出口业务。这种合作互动的实训教学模式既契合实际的贸易情境,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们的积极j胜和创造性。在这过程中,学生们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得到交流、协商和改进,学生们的想法和思路得以明确化和优化。学生不断地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反思和批判,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这种富有社会性的互动、交流与协作无疑是促成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生成的最佳途径。

三、新型实践教学观指导下的国际贸易实训教学改革

社会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方法,给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带来了颇多启示。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实践教学观,国际贸易实训教学改革可按下述思路展开。

(一)实施“大周期、多环节”的实训教学

社会建构主义倡导在仿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开展情境教学、任务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主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建构意义,发展能力。因此,兼具情境教学、任务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特色的实训教学在专业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我们认为,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和训练应分布于多个学期,贯彻实施“大周期、多环节”的教学过程模式。按照知识、能力结构间的内在逻辑体系,将实践教学的内容科学地安排在数个相应的学期。前几个学期可安排课程见习、专业见习、课程实训(实习)、课程实验,后两个学期可安排专业实训(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综合实习)。这种教学过程模式可较好地克服从课堂到课堂、从知识到知识的国际贸易实务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遵循由简到繁、由单项到综合、由模拟训练到现场操作的实务能力培养规律,可逐步构建起国际商务实训的过程环节体系。

(二)特别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传统的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教师课堂上“满堂灌”,学生考前则死记硬背。这种与学习心理和教育规律背道而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易产生厌学情绪。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积极建构知识和能力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始终将学生作为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的解决者。社会建构主义的认知学艺模型主张在真正的现场活动中获取、发现和使用工具,进行特定领域的学习,在学习者和现实世界之间建立联系。实训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仿真模拟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使学生逐步掌握实务技能是国际贸易仿真模拟教学的最大特色和优势。

模拟实训教学的精髓在于其“活”与“真”,“活”就是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课堂中学习;“真”就是教学内容要紧贴实际,学生须“真刀真枪”地操作演练,实训中不搞形式主义,不耍花架子。

(三)积极推进任务型、项目型的实训教学

任务型实训教学是一个以实训项目为导向和核心,由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四个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实训体系。实训课程以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质量作为实训课程的评价标准。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真正能够为学习者感受、认知从而成为其认知结构组成部分的是那些在学习者看来有意义的东西。任务型教学强调“意义”是首要的,意义的第一性既要求任务本身有意义,也要求对学习者有意义。因此,要使实训教学本身有“意义”,实训的内容必须与真实的活动相关。这种相关性着眼于学习者的需求,便于他们理解任务的个人意义,激发其内在动机,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能反映培养目标要求的任务,学生选择于己而言有意义的方式对任务进行理解和实施。

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特点,每次实训时,应当给学生安排了近乎真实的外贸项目,由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自己组合项目团队,团队自己设计和实施项目方案。任务型实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只作为实训的组织者和评价者,不参与、不干预学生的实训过程。教师须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外贸实训环境,选择既符合专业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训练项目。

(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助合作的小组实训模式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和能力是由学生个人自己构建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以学生而非教师为中心。实训的过程就是学生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的过程。但这种能动性的发挥是需要学生间的互助和合作。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方式不仅包括个体与物理环境之间的作用方式,而且可以通过个体与同伴等社会因素间相互作用来完成。学习是在与同伴和教师的交谈、合作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没有学生之间充分的交流、互助和合作,仅靠学生个人是难以完成知识和能力构建的任务的。社会建构主义强调通过“同质分组”、“混合分组”等方式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外显化和明确化,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理解,促进意义建构。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是实训教学的必然要求,其在学生知识、能力建构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国际商务实训教学中,可根据实训项目的任务要求,将一班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组分为进口方(a组)和出口方(b组)两个小组配对展开,每个小组3 -5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a组学生扮演进口商,按照一定的交货方式,完成进口市场调查、商务谈判、运输、保险、审单验单、进口报关、进口贸易风险防范等相关操作。b组学生扮演出口商,完成备货、合同磋商、运输、商检、出口报关、保险、制单结汇、出口贸易风险防范等相关出口流程。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进出口贸易模拟操作,学生成为进出口贸易的主体,置身于仿真的贸易环境中,体验到进出口贸易的挑战,初步掌握了国际商务的基本技能。以组为单位的合作实训有助于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亲社会行为,增强相互友谊和集体荣誉感。

(五)采用“考训结合”的实训考核方式

社会建构主义倡导“动态评估”考核方式来测评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学考核不仅测量学生已经发展了的能力,而且还要考虑那些正在成长的能力。对国际贸易实训考核来说,测评成绩的高低应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综合素质状况。成绩评定须起到引导、督促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能力训练的作用,须有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训测评的具体方式取决于技能训练的要求和内容,实训测评须围绕技能项目展开,在每项技能训练过程中都应有相应的考核手段来检验学生训练的效果。在各项技能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的内容和方式,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手段进行技能教学考核,从多个层面、角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检测评估。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现实能力和未来能力的发展。可采用多过程、多环节的实训考核方法。训练完某项技能之后就应对该项技能训练的效果及时地进行考核。在单项技能训练考核完之后,还要对国际商务综合运作能力进行考核。多层次、多过程的系列考核法,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技能训练效果,促使学生及时调整和修正训练方法,保证实训教学质量。

(六)重新定位指导教师角色

模拟实训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独创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仿真模拟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其主体性发展。在实训中,应通过学生主动的模拟操作、训练,促进其主体性的发展和能力素质的提高。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情景活动教学(实训即属于情景活动教学的一种)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就是角色转变,教师应从信息的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真正在前台演练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成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构建。为达此目标,实训指导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下述四个方面:其一,保障。指导教师须保障实训方案的可行性,保障实训条件和情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二,导演。指导教师须按照实训计划,因才施教,确保实训教学高标准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三,监督。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遵照实训的程序和规则,圆满地完成项目训练任务。其四,评价。作为实训效果的考核官,指导教师对训练效果要从严把关,考核达不到满意标准,学生必须重训。

考前心理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班塑造成一个团结向上、文明创新的班集体,特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下:

一、班风:团结、勤奋、诚实、创新

二、学生现状分析:

三、思想方面:

1、利用班队会、早晚的教育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按要求去做,同学间互相监督,由班干部负责检查。根据学校的部署,严格按照要求去完成对学生的教育,让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充分利用升旗活动、重大节日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每周一严格遵守升旗制度,不迟到,不随便请假,衣着整洁,排队时做到快、齐、静,升旗时要行队礼,唱国歌时声音响亮、整齐,认真听并思考“国旗下的讲话”,与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每天佩带红领巾。

(2)遇到节假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活动,教育学生做文明学生。

3、树立良好的班风,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认真开展“我为班牌添光彩”教育活动。带领学生认真学习争创星级班级的细则、星级学生的条件。让每一位学生明确,结合班级的多元评价榜认真落实。各位同学积极争取,月末展开总结评比。

5、切实开展并落实“阳光少年健康成长俱乐部”活动。耐心细致的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改掉缺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教学方面:

1、重点抓好课堂常规训练,随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持之以恒,不能时紧时松,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在班级里开展让任课教师对本节课的课堂纪律进行当堂评定,周日班队会时进行总结评比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2、注意抓好学生的辅导,通过多种渠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必胜的信心,通过“一帮一”活动,使学生共同进步,以达到差生不差、优生更优,中游变上游的目的。具体方案:全班展开小组之间的竞争;同学之间也找好自己的对手进行竞争。

3、参加校本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五、安全纪律方面:

1、教育学生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的小学生。

2、课堂纪律的好坏是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要抓好课堂常规管理,做到“明、细、严”,使学生在课堂上能集中精力听好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课间纪律,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既要玩好,又要不发生任何意外。

4、路队纪律。教育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排好队,走好路。

六、卫生方面:

1、环境卫生:值日生每天按时清扫卫生,要求学生保持好卫生,并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个人卫生:衣着整洁、大方,天天洗脸刷牙,桌箱里的物品要摆放整齐,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

七、家校沟通方面:

教育学生,即时与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而且,家长也需要学习,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孩子和父母是天然的朋友,但是,为什么孩子常常表现出逆反呢?这是因为我们家长落后了,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没有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要争取多和家长沟通,在沟通、交流中进步。

八、班级主题活动安排:

第一周:加强安全教育,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条例》。抓好学生常规,早日进入正常秩序

第二周:继续抓好常规教育,进行常规训练。

第三周:继续巩固上两周的活动内容、加强劳动观念教育,进行勤工俭学活动,搞好个人和集体卫生。

第四周:强化学风的养成、继续抓好常规教育。

第五周:进行班级讲故事比赛;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六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七周:继续抓好纪律和学习目的教育。

第八周:进行尊敬父母的教育。

第九周:准备期中考试继续抓好法制和安全教育。

第十周:总结期中考试,吸取经验教训。

第十一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和审美观念。

第十二周: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次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夏季安全。

第十三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学生早睡早起,不能因天热而贪睡。

第十四周: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第十五周:再次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安全教育。

第十六周:制定复习计划,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第十七周:举行班级庆六一演出。

第十八周:加强安全教育,做好放假前的准备工作。

总之,我将会付出努力,抓好班级工作,努力达到优秀班级的标准。

学期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根据海门市教育局文件精神,以学校工作报告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变革”、“快乐师生共建”两大工程展开第二学期的教学工作。“以自学、展示、小组合作”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推进“学程导航”的课堂教学研究。强化管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定不移地践行“轻负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建设师生快乐成长的家园。

二、工作目标

1、以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指针,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计划规定要求,开足上齐所有课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2、全面深度变革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以学定教”思想得到真正落实,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明晰和细化“学程导航”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重点突出“自学、展示、小组合作”等环节,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对毕业班的管理,实现重点中学的录取率、基础年级各学科质量考核、初三年级教学指标稳居全市第一。

4、深度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加强对小班化、走班制、精英化教学的开发和研究。

5、加强对学校艺体工作的领导,使学校的艺体工作向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健康发展。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优化社团活动组织形式,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品味。

三、具体工作和措施

(一)以“学程导航”教学范式为抓手,全面深度变革课堂教学,追求理想课堂。

1、全面落实,重点展开

在前几年实施理想课堂建设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要全面落实“学程导航”课堂教学规范,教务处将组织每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研讨,研究并出台“‘学程导航’课堂教学规范细则”,选择骨干教师进行上课示范,使“目标导向、任务(情景)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导学、检测反思”等课堂基本环节的操作性更强,真正使每一位教师对教学的每个环节做到心中有谱、心中有底。在此基础上,在全校强势推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导学”三个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并且作为本学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基本内容。

2、以点到面,逐组推进

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更多的需要教师自己的探索实践,我们先锻造每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学科组长、备课组长,语文组赵萍、周颖、郁瑾、何波、沈伟伟;数学组张玉英、杨卫高、蔡永祥、毛勇进;外语组顾忠良、梅红、戴菊美、宋军;物理组石凯峰、张菊平;化学组陆裕娟;政治组蒋国生;历史组王菊,体育组徐静。我们将进一步塑造这些教师,把能否示范引领作为评价这些教师的主要依据,学校组织专人指导、评定,在校内上公开课;再把每学科这些教师作为学科教学的领头雁,依托他们为学科教学把脉,让他们承包学科、帮扶专人,设立“学程导航”课堂教学范式推进组,由校长亲自挂帅,教务处具体组织,实行每周汇报制,每周对所听教师的课进行打分、评定,并且利用周日下午进行集中交流。使学程导航教学模式在全校能全面推进,并力求形成各学科智慧教学特色。

3、充分展示,辐射示范

在对教师进行培训、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创设多种平台来展示、反思我们课堂教学的成果,以期不断的改进与提升。本学期初,我们将进行“百花奖”课堂教学评比,在比赛活动中,我们将对每一位选手的课堂教学进行先期的培训,由专人进行指导,再向全体教师开设,把比赛成为“学程导航”课堂改革的示范。期中考试后我们借助家长开放日系列活动(教育、教学、社团类)或共同体活动,全面展示每个学科、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通过对每个学科全体教师全面评估,对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结合平时教学和展示课的水平,推荐相对成熟的教师面向全市(或共同体学校)开设上课大展示活动,张扬教师的教学成果,扩大学校的影响,放大优质教学资源。

(二)从紧策划毕业班工作,再创2010年中考新辉煌

为确保本届初三各项指标得以顺利完成,全体初三教师必须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强化忧患意识、目标意识、时效意识,重点把握五个问题:

1、抓学风建设,强化道德品质教育。对初三学生行为规范检查要更加严格。仪容仪表、组织纪律、环境卫生都反映着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良好的班风创设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在初三年级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抓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勤奋创造奇迹,成功来自努力”、“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激励学生,促使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做好最后的冲刺。

2、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初三学生学习任务重,他们面临着毕业、升学,承受的心理压力特别重,这压力有来自于家长过高的期盼,也有来自于自身的考试焦虑,不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班主任一旦发现学生心理有问题要及时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谈心,分析问题,定期召开学生会议,谈形势,提要求,多鼓励。经常进行家访,寻求和家长的沟通、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现状,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3、认真抓好英语口语听力和体育中考的训练。英语组和体育组认真制定好专项计划,计划要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英语口语听力的训练要充分利用早晨和学生在家的时间进行,要集中训练和个别指导训练相结合,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请家长共同督促,平时要注重摸底,了解班级学生哪些还不能过关,对这些同学要加强督促和指导,考试前两周进行一次模拟摸底测验,一方面使学生适应考试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弄清哪些同学已经过关,哪些不能过关,对不过关的同学要加强最后一段时间的指导。体育中考项目的训练一定要充分利用课间大活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本届初三体育中考又有了新的方案,体育组的教师要根据新的体育中考方案加强专项训练,训练时要技巧和力量相结合,特别是在动作的规范性训练上要加大力度,考前两周进行一次模拟测试,对不过关同学的项目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总之英语组、体育组的老师要齐心协力,共同作战,争取打好中考的第一战。

4、抓实教学环节,提高复习效率。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又面临各科分值的调整。各备课组要根据学科特点,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各轮复习计划,第一轮的复习一般安排到5月中旬结束,5月中下旬为第二轮的复习,第三轮复习在6月份。第一轮的复习任课教师要反复学习课标,研究教材,认真把握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不能漏,不该掌握的知识不要补,不要随意拔高要求,要重视基础知识,要以夯实知识为前提,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重视每一个知识点,多研究课本的例、练习题,注重题目的变式训练,要多研究课堂的教学艺术,要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站在学生的角度,多考虑“如何学”的问题,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易错知识比较练,努力提高作业效益,坚决反对题海战。第二轮复习既要注意基础又要重视知识的前后联系和综合性,复习时要照顾大多数的同学,切忌“难、偏、怪”。要注重查漏补缺,对在第一轮复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要加强补救,通过滚动提高的办法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第三轮的复习主要是综合训练,通过训练既达到模拟和适应的目的,又能进一步地提高解题的能力、速度,特别是解题的规范化训练要进一步的加强。把好习题训练关,解决好分层次教学问题。各备课组教师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分工合作,精心编制好随堂作业,绝不允许使用现成的讲义。教导处每月检查一次,备课组长要按教学顺序把讲义装订成册,交教导处验收。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要努力做到分层要求、分层教学、分层作业。课堂上提问,要关注一部分后进学生,要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布置作业,必须设计侧重点有所区别的分类作业;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取面批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弱科的学生,任课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鼓励班级优秀学生立志考海中,在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为他们建立成长档案,联系任课教师齐抓共管,尤其要防止这些学生出现思想松懈和过度焦虑等问题。对班级中等学生,要引导他们鼓舞斗志,打牢基础,量力而行,力争考取市内重点完中。对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引导他们立足实际,增强信心勇气,增强得分意识,努力考取一般完中。

5、做好收集信息关,加强动态研究。我们要比以往更加注重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2010年中考理化合卷、政史合卷考试,语、数、外占比提高,我们一方面要多研究课改地区的中考变化信息,另一方面要经常性与市局教研室保持联系,邀请教研员来校辅导,获取权威信息。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络的优势,利用工作之余及时查阅网上最新中考信息,密切关注南通教育网上的动态信息,争取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中考动态,以便在最短时间内为初三教学作好针对性的安排。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严格遵守“五严”规定,规范课程开发与实施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留足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国家地方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任何学校与个人都不能随意增减教学时间,删除某些课程,尤其是人为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人为增加中考科目教学时数,不能把这样的现象视为榜样或作为我们工作的借口,我们必须做的是:科学规范地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为全市带个好头。上学期,我们对抢占自习课、夜自习课进行集体讲评的现象进行了重点督查,基本上没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本学期除了继续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开足所有中考课程外,继续加强对抢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等情况的督查,出现一次通报批评一次,并与评优、月常规考核相结合,对执行课程规范好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鼓励教师向课堂要效益、向引领学生自我发展、个性发展要质量。

2、深度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除了要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还要以课程开发为引领,为学生搭建多种平台。在上学期全面开发40多种课程的基础上,另外根据教师的特长,增设手工编织等使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同时,要做强科技特色教育课程及书香校园建设,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成果展示,对已开设的课程要有成型的课程形态,更要加大对《科学探究》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自主选题、自主研究的能力,真正把学校的科技特色内化为学生的科学素质与能力。上学期每个班级对书香教室进行了布置,本学期要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语文组要加强指导,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进行评比,对优秀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还要充分利用我校音美教师资源,加强校舞蹈队、器乐队建设和教学内容的课程开发,活跃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学校特色。

(四)加强群体体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振奋学生精神风貌

体育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窗口,体育课堂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放松身心、强身健体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最喜爱、最想自由的课堂。虽然不同学生有不同学生的爱好,但体育课有体育课的课程标准,我们必须兼顾到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要在活动项目、训练量、组织要求上进行全面研究,按各年级教学要求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便于吸引学生、组织教学,避免以单项的球类运动为主、以学生自由散漫的活动为主的低效体育课的产生。要认真筹划各年级的大课间活动,从进场、退场,活动项目,活动场地等多方面加以规范,严格考核,促使学生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如今,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已提高到非常突出的位置,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除进行必要的技能技巧训练外,我们觉得作为对学生体育兴趣及特长的一种补充显得比较重要。因此,我们要在上学期取得各项体育成绩的基础上,成立校(年级)篮、排球队、校健美操队等,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和体活课的时间组织这些学生从事兴趣项目的训练,每一特长队指定专人负责,制订教学训练计划,培训好队长。校篮、排球队一定要立足平时,增加平时实战训练的机会(可与学校老师队、高中部学生对抗),认真做好训练和赛时点评工作,促进学生技能真正提高。同时,必须精心策划大课间活动,长跑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指导各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初三年级要利用每天1小时活动时间加强对相关项目的技能训练,体育组认真制订逐月训练和检测计划,对个别学困生要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补课,除个别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外,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生都要确立向满分挑战的决心和信心,打好中考的漂亮战。

四、各月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开学工作各项准备工作

2、召开全体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会议,部署本学期的工作

3、学额统计

4、全体初三教师会议,讨论中考复习方案

[三月份]

1、组织参加市局“学程导航”专题推进会

2、学习并制定教师研修“登峰”计划

3、骨干教师示范课

4、初三全体教师会议,交流第一轮复习中的问题。

5、英语听力口语测试和体育中考测试模拟测试

[四月份]

1、组织参加初中英语听力口语测试和体育中考

2、组织参加“学程导航”教学范式推进专题调研

3、进行初三中考模拟练习

4、初三全体教师会议,商讨解决模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五月份]

1、组织初三模拟考试及初一、初二期中考试

2、期中教师六认真调查

3、初中生物、地理会考、理化生实验操作会考

4、组织参加海门市第五届校园艺术节

5、毕业生资格审查

6、组织参加省中小学生田径比赛

[六月份、七月份]

1、组织中考

2、参加中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

3、组织进行期末考试

4、教学工作资料的汇总和整理

5、暑假作业的布置

学期工作计划(三)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盲六班共有学生6人。经过了前五年语文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虽然本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的能力比较强,但还有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这是本学期应着重努力的方向。因此本学期,加强语文知识学习,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加强语文格式的指导。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内容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三、教学目标及学习方法

第一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第二组:一是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二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第四组: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组:一是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二是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三是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四是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第六组:一是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二是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是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四是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第七组:一是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第八组: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四、教学重难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7、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8、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9、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7、平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六、自主学习,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上一篇:同学心理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感恩心理活动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