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预算范文

时间:2023-10-26 21:36:42

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篇1

关键词:医院;部门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87-02

医院部门预算是指对医院财务收支规模、结构和资金来源渠道所作的预计,是医院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在财务收支上的具体反映,是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由于中国现阶段医疗机构的主体是由政府举办的,因此医院的部门预算纳入政府部门预算管理。医院部门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医院的各项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规范开支。

一、医院部门预算管理的作用

1.医院实行部门预算管理有利于规划医院发展目标的实现。医院部门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以及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与考评,将医院的长期规划、短期发展相结合,保障了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2.医院实行部门预算管理有利于激发科室职工发展的积极性。实行部门预算管理,使职工在参与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了解医院的发展总体目标,有助于激励职工围绕预算目标努力工作,改善经营管理,降低和控制成本费用,增强职工的凝聚力。

3.医院实行部门预算管理有利于维护医院经营活动良性发展。实行部门预算管理是经济管理的基础,也是监控经营活动的依据。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期末的过程中,通过各项措施对医院经营活动起到预算管理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作用。

4.医院实行部门预算管理有利于评价责任科室的工作绩效。在部门预算管理实施的过程中,预算管理对工作业绩的考核是在对其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反映,这种分析比较客观公正,作为考核各科室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及标准。

二、医院部门预算管理的原则

1.保证重点的原则。结合医院年度工作计划,重点保障医疗活动正常开支,重点保障职工收入逐年提高,重点保障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保障医院发展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压缩日常公用支出。

2.量入为出的原则。部门预算应依据上年度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结合当年医院事业发展规划,合理预测本年度的收支,坚持以收定支,略有结余,不得编制赤字部门预算。

3.收支统管的原则。医院的各项收支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不得隐瞒、少列收支。部门预算既要体现实际需要,又要考虑财力可能,做到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4.精打细算的原则。部门预算体现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实事求是,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三、医院部门预算管理的体系

医院应建立健全部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等各部门、各环节的职责任务和具体要求。部门预算的权责分配和职责分工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科学合理,形成整个预算管理体系。

1.医院职工代表大会是医院部门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批医院年度部门预算方案。院务委员会是医院部门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年度部门预算方案。医院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由院长负责。医院财务部门是部门预算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部门预算管理工作。医院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与部门预算管理工作。

2.医院财务部门,主要负责拟订部门预算目标和部门预算政策;制定部门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组织编制、审议、平衡年度部门预算草案;组织下达经批准的年度部门预算;协调、解决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具体问题;考核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督促完成部门预算目标;负责定期向院领导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3.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管理范围的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分析等工作,并配合做好医院部门预算的综合平衡、控制、分析、考核等工作,同时接受财务部门的检查和考核。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管理范围的部门预算的执行结果负责。

四、医院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

1.部门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算编制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一是要如实预测收入,全面分析上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增强收入预测的准确性。二是要正确测算各种因素对收支的影响。分析测算部门预算年度内政府有关政策对医院收支的影响;分析医院事业发展计划对医院收支的要求,医院当年履行职能所必须的硬性支出全部编入当年预算。三是相关基础信息资料要按要求核准,不虚报、不漏报。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部门预算要早编细编,每年初就要开始研究编制下年度的预算,预算编制要细化到各类收支项目。

2.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收入预算的编制。根据财政、物价、税务等有关部门规定,属于有明确收费标准的项目,结合业务量编制部门预算。没有明确收费标准的项目,则要根据以前年度收入水平,结合本年的相关影响因素编列。

支出预算的编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医院事业发展计划、工作任务、人员编制,有关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物资供应及价格变化等因素编制部门预算。没有支出定额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测算编列。

专用基金收支预算的编制。医院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住房基金等,根据有关规定按提取比例编制部门预算。

事业发展项目预算编制。医院的购置设备、改造医疗环境、修缮房屋、自筹基本建设资金等项目,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本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编制部门预算。

3.部门预算编制的程序。医院部门预算实行“二上二下”的编制程序:

“一上”:医院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编制“以人员为主的基础信息、申报项目支出预算、收入预算预测情况”等三项基础资料,并按规定要求和时间上报上级财政部门。

“一下”:上级财政部门对医院报送的三项基础资料进行审核,下达收支预算总控制数和项目支出预算财政拨款控制数。

“二上”:医院根据上级财政部门下达的收支预算总控制数等正式编制下年度部门预算计划,并按规定要求和时间上报上级财政部门。

“二下”:预算计划经上级财政部门批准后,正式批复下达医院部门预算,即成为医院预算执行的依据。

4.部门预算执行与调整。部门预算执行实行“切块管理、审定项目、归口审批、逐级负责”的管理原则,部门预算批复按归口管理的职能部门下达。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管理范围内的预算执行负责,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支出审批制度和程序,不得突破预算指标。预算实行项目编号管理,无预算编号,不得报销列支。

属于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的预算项目,要依照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进行。对于属省级集中采购目录范围内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

预算项目和数额不得随意调整,更不得挪作他用。凡因涉及到政府政策因素或医院重大项目需调整或追加预算,必须通过论证申报,落实资金来源,报经院领导审核。大额部门预算资金调整须经院务委员会通过,由财务部门执行。财政性支出的调整须报财政部门审批后执行。

五、医院部门预算分析与考核

1.医院财务部门对各个科室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做好部门预算调控工作。一是按部门预算执行部门分户账进行统计,分析各部门的预算完成情况。二是充分考虑影响支出的各种因素,对部门预算执行数与部门预算目标数之间的差额进行比较,并分析原因。三是将当期部门预算执行数与上年同期部门预算执行数相比较,与部门预算批复相比较,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产生差额的原因。

2.部门预算绩效考核,应全面总结评价部门预算的编制是否准确,执行是否合理、准确、科学,调整是否符合规定等内容。医院部门预算绩效考核,以医院下达的部门预算批复为依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跟踪管理,分级考核,及时反馈。

3.部门预算绩效考核的内容:一是制度建设、管理措施评价。主要包括部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过程中的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等方面。二是资金使用情况评价。主要包括资金的申请、批复、使用范围、使用金额等方面。三是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尤其是大型项目的资金使用,主要包括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的质量、及时性和项目完成后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4.部门预算绩效考核的方法。财务部门应加强与医院内部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确保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能够相互监督、核对一致。财务部门应对重大预算项目和内容,密切跟踪其实施进度和完成情况,实行严格监控。

一是财务部门会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相关职能部门及人员责任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实行部门预算绩效考核。

二是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管理范围的预算执行情况负责,对管理范围的各科室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严格执行财务支出审批制度和程序,积极配合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检查。

三是医院实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内部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预算执行动态及结果。财务部门应运用财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院务委员会报告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促进预算目标的完成。

四是年底由财务部门按部门分项目统计出相关职能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上报医院院务委员会。财务部门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并提请审议医院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和经济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讲座[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2]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3]陈天仪,戴晓虹,钱玉梅,等.医院预算管理改革的探索[J].中国卫生资源,2004,(4):155-156.

部门预算篇2

一是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编制综合预算。根据《预算法》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高等学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学校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是高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结合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高等学校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集中高校的所有财力,编制综合财务预算。

综合财务预算将部门所有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将基本建设预算和高校事业收支预算一起编制,根据高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进行统筹安排;将预算支出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在预算安排上,先保证基本支出,后安排项目支出,而项目支出则根据高校财力情况,按轻重缓急,突出重点,逐年解决,对非重点项目,则要从紧安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是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权威性。自《预算法》颁布实施以来,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按照《预算法》的规范要求,编制学校的年度财务预算,各个学校也根据事业计划编制了年度财务预算,但由于各高校事业计划经常变化,预算追加和调整频繁,实际上使预算的约束力软化。实行部门预算后,需要自下而上编制预算,而且要求各高校提前编制,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三是基本数字在预算拨款中的作用得到增强。各高校的基本数字反映事业规模和事业计划完成情况,它既是编制各项支出预算的主要依据,也是财政部门核定财政拨款的依据。以往,各高校为了赶编报表,提供的基本数字准确性较差,而且学校各部门所提供基本数字的口径和具体数字不一致,不仅影响教育部对基本数字的部门汇总,也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事业规模和事业计划完成情况。部门预算将基本数字作为核定财政拨款的主要依据,使各高校逐渐重视基本数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四是预算管理从“重分配”逐步转变为“重管理”。由于部门预算的基本支出按定员定额核定,而项目支出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排序,并要通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核,实行项目库滚动管理和绩效考评管理,因此,高校减少了预算分配的主观随意性,促进了预算管理观念由“重分配”向“重管理”的合理转变,为了加强管理,必将倾注更多的精力对预算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对使用效益进行考核分析,以便进一步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加强高校预算管理:

一是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制度,相应改革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并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高校的会计核算,并为预算编制提供口径一致、可比的核算资料。

二是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时间,要求高校相关业务部门积极参与学校的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预算编制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预算执行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益。除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的准确度外,还应当适当延长预算编制的时间。此外,立法部门对预算的审批时间也应提前到预算年度开始前,以解决预算实际执行与审批的时间差问题。同时,预算编制是一项与学校事业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应当由多方人士参与研究、讨论及论证,并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高校预算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也涉及到各个院系、职能部门;预算反映的不仅是财务指标,还应包括高校的各项事业计划和任务,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所以,财务部门应当做好宣传工作,调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参与预算编制工作的积极性,使编制出的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的全貌,并尽量细化预算的编制,以符合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活动的实际情况。

三是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约束力和权威性,确保预算的圆满实现。高校应当制定相应的预算规章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控制;定期、不定期地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尽早发现差异,找出原因,加以控制;通过预算执行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应及时传递到各有关管理部门,以利于学校进行宏观调控;预算年度终了时,学校在年度财务报表中,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改进措施,不断完善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

此外,各学校应严格执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避免预算的随意追加、调整。高校预算一经批复后,就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追加或调整。经常性支出项目一般不应调整;对于确需追加或调整的,应当按照预算追加程序,由学校最高决策部门审批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

部门预算篇3

一、部门预算编制的审查

由于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刚刚起步,现行法律法规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开展审查监督尚无明确的规定,应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

一是要不要审查。虽然法律法规没有对此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但可以认为,既然法律规定了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的预算组成,部门预算是政府预算的基础,那么法律法规对政府预算进行审查的有关规定,可以延伸至对部门预算的审查,以提高政府预算编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这也是预算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因此,市人大常委会在2001年人代会前对市级预算初步审查时,一并审查了市政府5个试点部门的预算编制情况,今年人代会前又审查了12个市级预算部门的预算草案,并将这些部门预算草案提交市人代会会议审议或备查。

二是审查哪些内容。人大对部门预算草案的审查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预算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遵循需要与可能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突出重点内容进行审查。南京市人大的做法是,着重对收支是否平衡;收入是否合法、合规,支出是否合理、透明,是否做到收支不挂钩;公用经费标准、项目资金安排是否合理;农业、教育、科技等经费安排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综合经济部门与专业部门安排的项目是否一致,资金安排是否合理到位;预算外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是否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等方面进行宙查。

三是审查程序如何进行。南京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对部门预算草案的审查也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应与本级预算草案的审查基本同步,略有提前。他们在审查中采取的程序是,参加政府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提前介入,了解预算编制的要求和标准等情况;确定部分提交市人代会会议审议或备查的预算部门;进行初步审查,主要是开展调查研究,听取计划、审计、物价等部门的意见,听取预算部门的汇报,征询代表和专家的意见,听取人大各工作机构的意见;最后提交市人代会会议审议或备查。

四是审查意见怎么处理。根据预算法的规定,人大对本级预算予以审查和批准。部门预算是本级预算的组成部分。随着预算制度改革的深入,人大在审查本级预算时,对部门预算的审查也将不断加大力度,但是不能批准。而对部门预算审查意见的处理,是全部审查工作的落脚点,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反映出来,以促进政府部门依法理财、规范预算行为。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人代会前汇总各方面的意见,形成审查意见;人代会上在财经委员会向大会主席团汇报的预算审查报告中,反映出对部门预算审查意见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有关意见建议,明确要求政府应当按照财经委员会的审查意见批复部门预算;人代会后根据需要,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或市人大财经委员会的名义行文将具体审查意见送交政府,并督促财政部门根据人大审查的意见批复部门预算。

二、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从总体上讲,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本级预算执行的监督的相关规定来进行。由于部门预算具有面广量大、情况各异的特点,因此在监督工作中必须注意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深入知情。市人大财经委在做好日常了解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监督的基础上,还在年中、年末两次听取预算部门执行情况的全面汇报,并请财政部门的领导和各有关处室负责人一同参加会议,说明情况,解答问题,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二是解决问题。部门预算的实行还刚刚开始,预算执行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市人大财经委对部门预算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财政部门共同商定解决的办法,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体现了依法监督与支持促进相结合,督促问题的解决,

三是决算审查和审计监督。从今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将依法加强对部门决算的审查,并结合审计门对同级财政审计涉及到有关部门的问题,在决算审查报告中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政府处理解决。现已建议市审计部门对去年度的市教育部门决算和市财政安排的市政公用企业亏损补贴资金、市市容局罚没收入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三、目前尚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随着部门预算的全面推行,审查监督工作也遇到了一些难题,亟需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予以明确和作出规定,以利于这项工作能够依法、规范、健康和有序地开展。

一是部门预算要不要人大批准。法律规定本级预算由本级部门预算组成,那么人大对本级预算的批准是否意味着也是对本级部门预算的批准,还是不能视同。

二是编制零基预算的要求与农业、教育、科技等方面法律规定基数加增长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项目如何论证确定,项目中允许财政资金占多大比例,谁来决定;预留机动资金比例多大为宜;公用经费等非工资性支出的标准怎么确定;对非建设性项目支出差异过大,容易产生乱收费等问题,如何进行控制和监督。

三是部门预算执行中,由于政策调整或上级要求增加资金时,是否可以予以调整,程序如何进行,人大如何予以监督;对政府采购预算如何审查。

四是加强部门预算审查监督,能否对预算部门所属的经营性(投资型)经济实体收入和支出进行审查监督,使这部分收入纳入财政投资收益预算,实行集中支出、资源统筹配置,防止国有资产(资本)的流失。

部门预算篇4

关键词:预算改革;财政;政府预算

1 当前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1 对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

部门预算改革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可以进一步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管理水平。部分预算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认识不到位,认为操作起来太复杂,指标太多,比较麻烦;实行部门预算后,想要用钱不方便,不能打临时报告;也有些单位存在重支轻收现象,未能从观念上根本转变认识。少数单位财务人员认为,实行部门预算就是要满足单位需求,现实财源财力不允许。搞部门预算只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而在社会公众眼里,部门预算是国家机关内部分钱的事,和自己无关。没有真正认识到部门预算改革是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

1.2 部门观念没有根本转变。部门预算编制开展的时间晚、预算编制时间短。预算编制质量有待提高

预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必须以本部门的下年度的工作目标计划为基础,但由于部门预算一般是在每年的九月份左右进行,而且预算编制的时间短,整个预算编制过程只有短短的10多天,单位的财务人员无法预先掌握下年度的工作计划,对要预算多少经费才适合本部门单位的发展需要,心中没有底,在这种情况下编制出来的预算质量肯定不高。同时做预算细化方案时一些资金无法细化到具体项目。有一些部门对预算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预算编制中的各项工作准备不充分,不能适应早编预算和细化项目预算的要求。

1.3 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同步、不配套

作为财政支出领域的三项改革,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是政府财政支出体系的核心制度,该体系中部门预算涉及编制问题,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涉及执行问题,编制与执行相辅相成、必不可少,是互相依存、共同的,但三项改革不同步,不配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晚于部门预算改革,而起步较早的政府采购也存在一些问题,改革没有真正到位。

1.4 有待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

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后,有些经费指标预算安排方法至今采取的仍然是粗略估算、简单平均、硬性包干的方式,此方法手段十分简单,虽然易于操作,但往往导致部门间苦乐不均的情况发生,合理性差。有些经费指标预算编制低标准或无标准,如业务招待费预算编制标准偏低,实际支出普遍存在超标准现象,现实执行中没有一个单位不超标。目前,业务招待费普遍太低,预算金额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为兼顾标准与实际,一些单位多采取在会议费、培训费中列支,甚至挤占专项资金,造成会计核算资料不实,给资金的控制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5 目前缺乏对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项目绩效的考核机制

目前部门预算特别是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在具体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项目缺乏可比性,可行性论证也不够充分,难以做到分清轻重缓急,由于项目资金是财政无偿拨款的,只要有项目,即使浪费很大,仍然比没有项目要显得有政绩,所以部分单位都存在着追求预算最大化的倾向,总要找各种理由、编出许多支出项目来获得更多的财政预算资金,结果造成财政支出仍然呈刚性增长,收支紧张的状况未能从根本上得以改观。

2 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措施和对策

2.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共同参与,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部门预算改革涉及到各部门既得利益格局的调整与财务管理权限的再分配,各部门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在编制部门预算过程中,各部门是预算编制的主体,财政部门参与其中,双方肩负的责任是同样重大的。编制预算既要统筹顾及到各部门的主要职能、任务,又要通过准确合理的政府预算给予这些部门实现职能、完成任务的财力保障。要加大宣传与普及力度,使公众广泛地参与进来,从而改变公共预算缺乏效率而少有人关注的尴尬局面。部门预算改革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预算制度,改革关系全局,意义重大,领导支持与否、支持力度大小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2.2 充分保证预算编制时间。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深度和精度

从外国的经验来看,要把预算做到合理、科学、细化,一般来说要用近一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要使预算做到合理、科学、细化,必须有编制时间保证,因此应提前部署下一年的预算编制工作,使有足够的时间编制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深度和精度。财政预算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预算一年,一年预算”的传统做法,扭转“重决算,轻预算”的状况,把预算编制开始时间提前到上一年,使预算编制时间起码在9个月以上,保证有充足的编制时间,只有提前预算编制时间,扩大延长预算编制周期,才能实现细化预算,才能为单位依法管理、依法理财提供法律保障,真正达到部门预算改革的目标。

2.3 坚持发展与创新相结合,完善编制政策和资料数据库

进一步加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步伐,搞好政府采购改革。明确项目支出的政府采购范围和资金规模。强调部门预算的完整性,一个部门一个预算。同时大力做好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加强计算机数据库信息在预算编制中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预算改革服务。要严格遵循《预算法》等政策法规。财政相关部门应把各部门各方面与预算安排相关的政策规定整编收集入政策库,清理过时和不适合的政策规定;并要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政策库维护更新的连续性,对行业及部门出台的支出政策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要进行甄别,合理化、政策性的支出应给予安排,要防止留下硬性支出缺口,确保预算的可执行性。

2.4 实行零基预算,确定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

编制部门预算,重在预算运行机制的创新,要不断完善零基预算等办法,科学合理地制定定额标准,实行标准化的定员、定额标准,使预算更加符合部门实际需要。对人员经费,按机构合理的人员编制及工资标准逐人核定;对公用经费,按部门分类归档,以合理的开支定额编制预算,要区分项目,进行合理的相关系数分析,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或一律按人均多少分配;对于一些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的或政策规定比较粗略的公用支出、少数人员支出,进行分类分档,并出台相应的标准和定额。

2.5 完善绩效控制机制

在已经建立部门预算监督机制的环境下,将具体的管理责任与权力下放到部门层次,并赋予支出部门或部门负责人在部门内部进行资源再分配的自主权。部门必须对预算绩效负责,经年度审计,对达不到指标要求而又没有客观理由的部门实施整改,或罢官免职,或削减下年经费,对绩效良好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并对下年度的专项资金优先考虑。在绩效控制模式下,较低层的支出管理者可以被赋予更多的使用运行成本的自由,强调对产出、成本进行计量和绩效审计、评价,提高支出机构的公共服务效率。

2.6 硬化预算约束。加大部门预算监督力度

实行都门预算后,一经人大批准即成为具有法定约束的预算,除特殊情况经批准可以调整年度预算外,不能随意调整和追加,确实需要调整的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增强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加大对《预算法》等法规执行的监督力度,强化预算约束,严肃查处违规事项。主管部门内部要本着分权制约的原则,设置内部监督机制,形成预算编制与执行相分离、监督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内部监督的经常性、规范性,促进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部门预算篇5

关键词:部门预算;定员定额;预算管理;绩效管理

部门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确保防震减灾事业高效有序发展,确保防震减灾各项重点工作按质按量完成是地震局部门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愿景目标。预算管理反映部门履行职能职责的能力和效能。在财政部指导下、在中国地震局党组领导下,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随着防震减灾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逐渐加强,合理配置现有部门资源,并以负责任的态度展示给社会,要求新的预算管理方式与之相应。预算编制精细化、预算科目明细化、预算执行合理化、预算透明制度化、预算考评规范化是中国地震局适应新形势的预算管理新措施。

一、中国地震局在加强预算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

(一)依法依规依需,保障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建立健全制度

规章制度为基础。2009年,制定了《中国地震局预算管理办法》;2012年,制定了《中国地震局预算执行管理细则》。对预算管理从编制原则、编制方法,编制流程、编制时间、责任分工、项目库管理、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绩效考评等各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使预算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2.完善定额管理体系

继续推进基本支出定员定额试点,完善定员定额和实物费用定额标准体系,优化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保障结构,进一步提高基本支出定额标准的科学性。2011年底,中国地震局成立了“十二五”国家防震减灾预算定额体系工作委员会,正式启动定额体系建设。2012年,开展预算定额体系顶层设计并构建定额体系框架方案,选取部分领域和地区进行深入调研。

3.加强预算编制培训

稳步推进预算宣传培训。每年定期举行培训班对各单位财务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预算相关知识的培训。到部分单位与基层工作人员座谈,讲解预算形势和经费合理支出方式,了解他们对预算管理和执行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落实到预算管理工作中。

(二)合法合理合情,引导预算执行理念深入人心

1.重视预算执行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协调配合,增强法治意识,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2.强化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明确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进度负总责;各司室负责人对本领域内的项目预算执行负责。

3.开展预算执行计划管理制度。每年1月份要求各单位开展预算执行细化分解工作,逐项落实责任人、执行进度、奖惩措施。

4.实行预算执行通告和约谈制度。发展与财务司对经费支出实行定期通告制度,根据预算支出进度每月通报一次,对位于后十名的部门,对预算责任主体负责人进行谈话。对影响全局经费支出进度的部门,给予系统通报批评。

5.建立预算执行与预算安排挂钩制度。实行预算执行进度与当年预算追加及第二年预算增量相关联的奖惩措施。对年度预算编制、经费支出控制较好,预算执行率高的单位,在安排本单位下年度预算时,视情况优先安排其申请的项目,并在基本支出增量安排时予以倾斜;对个别预算执行差的单位,除要求提高项目执行率外,视情况核减此类项目的预算安排。

6.加强预算执行基础管理工作。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及时、准确地上报用款计划。须进行政府采购的项目,要求在预算“一下”时提前做好政府采购的准备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三)事前事中事后,规范预算检查环节效能提高

1.稳步推进部门预算公开,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部门自身特点,从2010年起,中国地震局积极稳妥地推进部门预算公开工作。 2012年4月,将《中国地震局2012年公开预算书》在门户网站,以诚恳谦恭的态度、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2012年部门预算,获得普遍好评。

2.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理念。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财政支出的产出和效果,强调预算执行的效率和责任,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近几年来,中国地震局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积极参加财政部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再评价试点工作,不断扩大绩效评价试点的范围,并鼓励二级预算单位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和整体绩效评价。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要求下,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效率,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3. 建立单位财务稽察制度。自2008年开始,中国地震局开展财务稽察工作。通过稽察,查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强和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推进预算、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确保资金安全和规范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不断的探索与改进,逐步实现“责任有主体、预算有依据、执行有控制、调整有程序、评价有标准、考核有激励”的科学预算管理模式,实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真正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地震局预算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下面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三个环节进行分析。

(一)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部门预算编制最重要的特征是综合预算编制。按照规定,部门所有收支及以前年度的各项结余资金都应在预算编制中全面体现,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严禁部分收支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财政监督。但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仍有少数单位收入预算编制不实,没有将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房屋租赁收入、上年结转收入、其他收入等纳入预算管理,造成预算编制不规范、不完整。

部门预算改革实施以来,中国地震局系统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纳入了定员定额范围。基本支出完全按照定员定额标准编制。但是由于定额标准与当地政策之间存在一定量的经费缺口,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由于基层预算单位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预算编制不够准确,项目实施手续不太完备等原因,导致项目预算批复下达后,当年无法实施,造成项目资金的结转,从而影响预算执行。

政府采购预算是全面反映各预算单位实施采购活动的计划。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要单独填报政府采购预算。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没有同步编制,即使同步编制,也没有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二是公用基本支出采购预算很难细化到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内容;三是各单位只对财政资金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其他资金未严格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二)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执行中“真实性”问题。因财政部门在安排人员和公用经费时执行不同的定额标准,有部分机关事业人员的经费未能足额保证,造成预算的硬性缺口,预算执行困难。

预算执行中随意性大,预算约束刚性不足。有些项目在预算执行中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及时办理预算调整、变更手续,经费使用单位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预算的控制作用被弱化,直接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部门预算执行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年初制订的采购预算执行,导致实际采购中,因政府采购预算额度限制,影响预算执行。

(三)预算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审计通常为事后监督,通常在项目结束后,对项目进行监督考核,下达审计结论,通报违规情况,单位根据审计结论进行整改。根据预算管理不断发展的要求,今后审计部门每年应有计划地对部分项目进行重点全程跟踪,实行事前、事中监督,加大查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变惩处为预警,更好地提升预算监督效果。

三、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一)中国地震局党组高度重视

中国地震局党组对于预算管理高度重视,在每年年初中国地震局局长会议上提出年度预算管理工作和预算执行要求和目标。要求年度预算申报方案必须通过党组会或局务会审议后,方可上报财政部。

(二)主管部门各负其责

1.建立比较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实行定员定额标准管理是预算编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部门预算管理走向法制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应在公开、公平、科学、动态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定员范围、定额标准管理制度、定额标准测算方法及各二级单位的基础数据管理等管理体系。

2.推进预算执行考核,完善预算考评机制。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的考核制度,并使之常态化。目前,中国地震局建立了预算执行三级预警制度、倒排序通报及特派员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二级预算单位扎实推进

1.加大预算宣传,强化预算意识。要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的宣传,特别是对单位领导的宣传,加大重视力度,在年度工作中着力体现。

2.规范预算程序,提高预算质量。一是收入预算要全面准确。应将本部门取得的各项收入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包括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结余资金等;二是编报预算时,对下一年度的各项工作要有预见性,前瞻性,早准备,早计划,早安排。同时准确把握单位部门的工作重点,让预算编制部门与业务部门紧密沟通,保重点、保必须、保发展。三要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预算收入中只要是采购符合政府采购目录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支出都必须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3.加强项目库管理,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各单位根据工作重点,确定项目库排序,并根据本单位工作职责和任务定期申报项目。指定部门进行项目库管理,定期对项目库进行补充、调整和清理。

4.科学管理项目预算,严把预算审核关。按照预算项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结合防震减灾业务特点,把项目预算和预算执行计划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具体负责人。预算申报方案须经单位领导集中审议通过,上报中国地震局。

5.健全预算执行分析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执行月、季、年分析制度,形成有效督促机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追踪问效和科学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堵塞各种管理漏洞,强化预算刚性执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中国地震局预算工作致力于以“构建事业、和谐资源、规划未来、引领发展”为管理使命;致力于把“设计科学化、决策民主化、实施规范化、预算透明化和管理开放化”的现代管理思想贯穿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政策执行为先导,以模式创新为核心,以资源配置为纽带,以规制建设为途径,前瞻未来,锐意改革,追求卓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预算司.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2013)[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刘春平.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3).

3.赵苏敏.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工作[J]. 现代商业,2011(18).

4.宋东葵,张超华.浅议当前部门预算管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财政监督,2012(7).

部门预算篇6

关键词:预算;档案管理;思考

财务总监管理中心的部门预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作为相对独立管理部门,主要承担各项预算工作,也因此而产生各种档案资料。虽然部门预算所产生的资料会有资料管理人员统一管理,但是,由于这些管理人员并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所以对于预算档案资料的管理缺乏科学性,使得这些资料的服务功能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为了强化部门预算大难管理工作,就要针对部门预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针对预算档案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对策。

一、加强部门预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一)做好部门预算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预算工作的顺利展开

预算管理工作内容复杂,多于财务管理有关。由于预算部门内部的每一名员工都有本职工作,包括销售预算、采购预算、生产预算等等,所以,几乎每年的预算管理目标都是由管理层决定,然后将目标下派到相应的部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在预算的一系列工作中,会产生各种资料作为预算管理流程的凭证。如果这些资料丢失,就会对预算工作的顺利展开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预算部门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当预算工作进入到执行阶段的时候,很有可能存在预算与实际差距。这就需要对预算作出调整,并对实际运行成本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由此而达到成本控制管理的目的。

(二)做好部门预算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预算目标的实现

预算不是简单地将预算作为财务金额的反映,而是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做到有计划地投入,最大限度地产出,因此,预算关乎资源分配的计划性和有效性。通过编制预算,以使得各项收支得到有效控制。做好预算档案管理工作,各项资料都规范整理。当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就可以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对预算管理工作做出调整,以促使预算目标实现。

(三)做好部门预算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提高预算工作的成效

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将预算目标具体化,就需要分解预算指标,并将预算指标落实到个人,做到责任到位。当进入到实际行动中,预算编制就成为了成本控制标准,通过有效地控制成本达到预算目标,其中,做好预算档案管理工作是关键的内容。当预算编制工作进入到执行环节,需要控制的内容有很多,包括材料的采购、销售等等,都属于预算范畴,可以对各项工作运行中所产生的出来变化呈现出来。因此,要做好部门预算档案管理工作,使得预算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二、部门预算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做法

(一)对预算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

如果在预算档案管理工作中没得到单位领导的支持,就会在人财物上难以调配导致预算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即便是预算档案管理人员有心提高工作质量,但是,财力不足,设备运行不良或者面对量大而繁琐的预算档案管理工作而人员不足,就会影响预算档案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二)没有按照制度要求执行预算档案管理工作

预算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就不会严格要求自己。虽然一些单位已经将预算档案管理制度构建起来,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就不会严格按照制度完成档案管理工作,而是将制度虚设。比如,在预算档案管理工作中,对预算档案资料没有及时地收集、分类整理,没有及时而规范地对预算档案资料进行立卷和装订。在档案资料的保管中、资料的移交中,都没有认真履行程序,在借阅档案预算档案资料和销毁档案资料的时候,没有在专门的管理人员的监督下执行,导致预算档案资料丢失。特别是预算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人员调动的时候,就会出现档案随着人员的调走而流失的现象,或者部分预算档案资料出现随意打开封装袋或者损坏的问题。

(三)预算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设备落后的现象

一些单位虽然执行了预算档案管理,但是没有建立专业的资料库,档案管理设备更是落后,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按照规定展开。部门预算档案资料甚至存储在预算部门,而没有存储在档案橱柜中。

三、部门预算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及对策

针对部门预算档案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采取集中管理办法,包括相关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设备以及档案管理人员都需要强化管理。

(一)完善档案管理设施以部门做好预算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部门预算管理部门有必要将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设立起来,建立预算档案管理库房,根据预算工作以及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将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构建起来,并完善管理制度。首先,要将预算档案票据管理部门建立起来,设置两个编制人员对预算档案资料实施专业化管理,除了对会计资料进行管理之外,还要对相关的档案资料和各种空白票据进行管理。其次,需要将专门的预算档案资料库房构建起来。库房的各种安全设施要齐全以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所需要配置的安全设施包括防火设施、防潮设施、防尘设施、防盗设施,还要做好防虫、防鼠管理工作。为了避免预算档案资料在库房中遭到损坏,还要安装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诸如空调设备、密集架设备、除湿机以及计算机等等。

(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以对部门预算档案管理工作形成约束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就是要将预算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制度化,形成约束机制,包括预算档案的移交、立卷、归档;档案资料的保管、调阅;档案资料的销毁等等,都要按照具体的制度执行,同时还要做好档案保密工作。针对档案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的问题,不要有关管理人员定期考核,作为工作岗位责任是否履行到位的依据,并将考核的结果指标化。对预算档案管理工作要采用现代化管理措施,实施信息化管理,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预算档案管理,包括预算档案资料的目录以及资料检索工具等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运行,实现预算档案自理哦的共享。有关部门和个人登录到指定的档案管理平台,就可以对所需要的预算档案资料进行检索,并履行监督职能。

(三)严格执行档案管理流程强化档案管理控制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资料的移交是严格重要的环节。预算档案需要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预算部门就要按照相关规定在“档案移交清册”中做好记录,按照规定填写并有管理部门审查并盖章后才可以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预算档案的调阅手续要严格管理。预算档案要做好财政归口管理工作。当进行调阅预算档案的时候,要求预算管理人员必须陪同,提供单位提供的借阅证明才能够准许调阅。预算档案中,除了规定长期保存的档案资料之后,其他的预算档案资料都是有期限的。预算档案资料的保留期限到期后,就要进行销毁工作。由于档案资料关乎预算工作的历史,对后续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进行“档案销毁清册”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填制档案销毁清册并报归口管理部门,经过审查盖章后才可以进行销毁处理。在预算档案资料销毁的时候,要按照规定在有关人员的监督下销毁。

四、总结

综上所述,预算档案管理中,由于预算档案管理设施不足,加之有关管理人员对预算档案管理没有基于高度的重视,特别是没有专业的预算档案管理人员执行相关的工作,导致预算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策略,以强化部门预算档案管理工作,却倒预算工作顺利展开并获得成效。

作者:李良春 单位:吉林省白城市财务总监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和爱丽,周知勇.档案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以省档案局为例[J].云南档案,2012(12):24-26.

[2]和爱丽.如何确立档案部门的预算项目——以云南省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为例[J].云南档案,2014(09):14-15.

[3]孔小芹.浅谈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1):41-43.

部门预算篇7

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县直部门(单位)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工作动员会议,主要内容是总结我县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动员部署我县县直部门(单位)实行部门预算改革有关工作。还有一个目的是召集县直各部门的分管领导和财会人员面对面作个说明,让大家明白实行部门预算改革是为了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管理程序,增强财政资金收支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让有限的财力更好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得到更多实惠。

实行部门预算,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关系到经济社会事业的持续平稳发展,关系到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局,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具体的工作。根据国家财政部和省、市财政部门提出县级政府要在2009年全面实行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由县财政部门在总结我县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拟订了《*县县直部门(单位)实行部门预算的实施方案(讨论稿)》(以下简称《方案》)。县政府专门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对《方案》进行讨论研究,并提交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审议。最终,县委、县政府决定印发《*县县直部门(单位)实行部门预算的实施方案》,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县直部门(单位)全面实行部门预算改革。等会,黄局长还要对我县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方案》作详细说明,各部门、单位务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好部门预算相关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完成2009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行部门预算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国财政体制进行大改革是从*年开始,至今已有15年。整个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相配合的工商税制,初步确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分税框架;二是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三是实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主要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管理制度改革。我县自*年开始实行部门预算改革试点,三年的试点改革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认识到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当前形势下,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既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客观要求,更是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推行部门预算改革,有助于规范资金管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我们现行的预算管理形式,产生于建国初期,近50年来,虽然在某些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但总的来看,改革还只是局部的调整与完善,预算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仍存在“越位”和“缺位”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推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预算内外财力,实行综合预算。我县也经历了三年的预算改革试点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由于没有将所有部门纳入预算范围,财力仍比较分散,财力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不该花的钱乱花,该办的事无钱办,不仅造成有限财力的极大浪费,还带来急需、必需项目支出难以保障,比如教育、卫生、水利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仍然难以保障本级配套资金投入,使得落实改善民生政策不到位,群众对政府部门工作的满意度不高。我县目前财政总量仍然很小,这种状况在一段时期内还无法得到根本改善,如果再不改变这种财力分散的状况,财政收支平衡就显得更为困难。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就是为了综合完整地集中政府有限财力,提高政府财政调控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履行部门职能基本支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有关改革、关系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事项投入,逐步建立起比较合理的、有利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平稳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

(二)推行部门预算改革,有助于促进公平公正,提升政府部门整体合力

我县的预算管理虽然进行了三年的有益摸索,但一直没有从机制上进行彻底变革。预算管理中还有许多问题,比如一直存在的部门、单位之间收入高低悬殊问题,从这次调查摸底的情况来看,部门发放的补贴相差非常之大,多的人均每月一千多元,少的只有一百几十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在财政管理上采取的是“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管理方式,固化了财政资金在部门的分配格局,导致越富的单位越能得到财政资金,而相对困难的单位反而没有得到必要的财力倾斜,没有真正体现效率优先、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将预算编制到部门、细化到项目、定额到人员,可以大大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当然,这样做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少数部门的切身利益,但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是公平、民主和透明的,不仅较好地解决了部门之间分配不公的问题,使干部职工的合法收入有所提高,而且纠正了过去在部门内部平均发放津贴补贴的做法,在收入分配上较过去更好地体现了责权利的统一,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政府机关部门的整体合力。

(三)推行部门预算改革,有助于预防治理腐败,促进政府部门廉政建设

过去,为提高干部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增加部门利益,部门单位千方百计寻资金、想方设法搞创收,有的单位不惜违规操作,挪用挤占行政资金,私设“小金库”,甚至利用权力进行寻租行为,伸手向企业单位“要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违法违纪行为禁而不止,滋生了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党政机关形象;有的单位四处“找钱”,分散了工作精力,影响了对本职工作的投入。实施部门预算改革后,由县财政统筹预算内外资金,细化预算项目编制,制订规范支出标准,统一帐户管理,从而能够从根本上减少职能部门权力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有效促进政府机关部门廉政建设。

二、明确要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工作

关于我县县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黄局长等会还会作详细说明,对2009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各部门、单位要按照黄局长的布置,紧紧围绕“增收节支、规范细化”和推进财政基本服务均等化的总体要求,重点做到“明确四项原则、强化三项管理”:

(一)明确四项原则

1、依法依规原则。部门预算编制必须遵守《预算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保障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履行部门职能的基本支出需求为依据,坚持量入为出,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区分轻重缓急,优先保证部门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和法定支出,以及县委、县政府决定事项,有关改革、关系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事项,人大建议、政协议案等重点支出需要。

2、综合完整原则。部门预算实行综合预算,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非税收入必须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所有收入和支出必须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对各单位的预算内、外各项财政资金、政府性基金和其他收入,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统一编制预算。

3、促进管理原则。部门预算的编制要充分调动各单位科学理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建立激励创收、增收机制,促进部门财务管理,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同时切实加强资产管理,提高政府资产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绩效问责原则。部门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资金应与绩效考评结合起来,要体现绩效性,对重点项目资金支出实行全面的跟踪问效,将项目评估结果作为项目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强化三项管理

1、要强化上级追加专项资金和财政专户资金管理。各部门应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金的支持。对上级追加的专项资金,原则上按专项资金用途和管理规定使用;对本级财政已作安排的部门专项支出项目,取得的上级追加专项资金由县财政统筹安排。对向上、向外争取资金必须的相关业务费,由县财政按照相关规定核拨(具体办法另行印发)。

2、要强化非税收入管理。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重要形式。非税收入属于政府财政性资金,绝不是单位的自有资金,更不是单位的“小金库”。因此,非税收入的所有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根据上级有关政策精神,所有政府非税收入必须全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收入预算计划上,由县财政局根据政策法规和年度完成实绩以及增减变动因素核定各执收执罚单位的年度收入计划,并实行“超收奖励、短收不补”的激励制度。

3、要强化工资发放管理。目前,一些单位虚报冒领财政工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单位认为工资发放是财政部门的事,与己无关,放松了管理;有的单位该履行的职责履行不到位,人事财务制度成了摆设;有的单位领导干部和经办人员送人情,怕得罪人,明知违反制度规定,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不是多少钱的小问题,而是关系到政府形象和财经纪律的大问题,必须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杜绝这类问题。这里要强调三条要求:一要明确责任。各部门、单位是工资发放管理的管理主体,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财务领导和财会人员分别承担相关责任,必须及时按照规定办理工资转移、增减、停发等手续,并将人事部门批复的工资变动手续送财政部门备案。二要健全制度。县人事、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资管理规定,增强可操作性。三要严格督查。县人事、财政、监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定期核查、群众举报等方式,加大督查力度,对发现虚报冒领行为的,要从严处理有关责任人,绝不姑息迁就。以后凡是涉及个人资金要全部实行一卡通制度;凡是涉及项目资金一律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制度,请各部门、单位会后主动与财政、金融部门沟通,于4月上旬做好相关工作;县财政局要负责做好相关指导、协调、服务工作。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部门预算编制顺利进行

(一)要加强学习,领会掌握财政政策。财政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每一个部门、单位都离不开财政,各部门、单位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学习财政知识,认识财政运行规律,掌握财政政策工具,努力提高新形势下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尤其是各部门、单位一把手、分管财务领导和财会人员,肩负着管钱、用钱的重任,对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各个环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绝不算糊涂账、办糊涂事。

(二)要认真研究,科学编制部门预算。部门预算编制不仅是财政部门的事,也是各部门、单位的共同责任。各部门、单位要把部门预算改革作为一件大事认真对待,一把手要亲自领导、参与本部门、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特别是对项目支出安排,要组织领导班子认真研究讨论,根据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目标,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认真做好项目的论证工作,将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最急需的项目上,把钱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共同做好预算编制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各部门、单位的业务指导,强化服务,及时解决部门编制预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做好各部门、单位预算计划的审核、汇总和平衡工作。要严格按照“两上两下”的程序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预算管理水平。预算批复下达后,原则上不准再追加或调整。

(三)要严格预算,积极组织收入工作。前一阶段,各部门、单位基本完成了本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建议数编制,从编制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单位领导都能端正思想,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人员加强论证,编制质量比往年有较大提高,但也有个别部门、单位的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在编制收入预算时有意压低,甚至不编。在此,我要提醒各部门、单位参加今天会议的分管领导,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将执行严格的财经纪律,如果在下来的编报过程中仍出现违纪违法行为的将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单位一把手、分管财务领导和财会人员责任,请大家务必要正确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同时,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紧紧围绕国家和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结合我县的实际,继续加大力度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要进一步加快在建项目工程进度,大力培植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实现收入稳定较快增长。

部门预算篇8

(一)重点关注部门预算的编制、调整与执行

一要审核预算编制是否与当年工作计划相协调,事权与财权是否紧密关联,公用经费的预算是否与人员、车辆、设备等相关联,项目经费是否与当年工作计划相关联,专项经费是否与特定事项相关联;二要审核在媒体公开的部门预算与实际预算是否一致。个别单位在媒体公开的部门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相对粗放,仅公开了一级科目,没有细化,另一方面回避了追加预算,而追加预算大多与年初预算相差甚远;三要审核预算调整是否是工作需要。主要审核调整预算的合理、合规性;四要审核“两上两下”环节是否发挥作用。重点关注部门编制预算是否切合单位工作实际,针对性强不强,财政部门对各部门预算有无审核意见,部门采纳情况,一级预算单位对下属单位是否审核把关;五要审核决算是否真实反映了预算执行结果。对照预决算报表,重点关注跨年度结转项目、年末突击大额支出项目等。

(二)重点关注专项与项目资金调整

一是编制虚假项目预算,套取财政资金,导致项目无法实施;二是随意编造项目追加预算,弥补经费不足;三是部门预算与年度工作计划脱节,造成预算编制不完整,部分工作缺乏对应财力保证;四是年度工作计划粗糙,预见性不强,导致追加预算过大;五是项目经费未分账核算,在不关联项目间相互挤占挪用项目经费。

(三)重点关注“三公”经费支出

一是向下属单位转移不合理支出,主要是下属单位较多的部门,由多个单位分散支付相关费用,划整为零;二是向隶属单位拨款,转嫁不合理支出。此类大多为向下属自收自支事业、企业等没有财政拨付关系的单位拨付财政资金,再由相关单位支付不合理支出;三是利用培训、会议、编造临时用工、工程、办公用品、零修等名目套取现金支出。其中一种情况为有意编造虚假财务资料套取资金,另一种情况为扩大支出规模套取资金;四是编造虚假自行支付计划,在财政决算前套取现金支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以来,年终部门结余资金大多归零,上缴财政,个别单位财务人员编造自行支付计划,财政审核不严,造成透支现金支付相关不合理费用;五是利用工程等回扣,私设“小金库”支出;六是利用职工食堂补贴,转移相关支出。其中一类是将各项公务接待转移到职工食堂,另一类是将在外支出由职工食堂账目支付;七是车改后,总体车辆运行费下降,但车均运行费异常。

(四)重点关注政府集中采购

一是划整为零,化集中采购为分散采购。主要是将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可以集中采购,但分解为小量分期分批采购,实现分散自行采购;二是不经批准自行采购。集中体现在车辆油修、劳务等方面,以方便工作为由自行采购;三是利用会议、培训等购置资产,逃避采购。突出体现在利用会议、培训等机会购置高品质电子产品,归个人使用,不记资产账;四是向下属单位转嫁集中采购,再借用资产。主要是超标准配置车辆、办公用品等;五是经政府集中采购后,与供应商合谋改换采购名目、型号、数量,提高标准。

(五)重点关注各种违规发放的补助费用

值班费、加班费、误餐补助费、下乡补助费、包干差旅费、精神文明奖、考核奖等费用,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工资改革之前,作为一种变相福利普遍存在。五部委《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补贴的通知》、《违规发放津补贴行为处分规定》等制度颁布实施,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这些行为有所规范,但一些单位仍心存侥幸,由明发变为暗发,在会计处理上做文章,应引起审计机关的高度关注。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应转变思路,创新方法

(一)做好审前调查,找准审计疑点

结合确定的审计重点,审前调查一方面要对会计资料进行详尽全面地了解,调查被审计单位预算编制依据、一稿、二稿、财政审批意见及采纳、财政部门批复,追加调整预算程序、依据、批复,实际决算报表、上报财政决算等情况。并将在媒体公开预算与实行际进行比对,同时,用AO系统对财务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确定预算执行的基本疑点。另一方面要调查了解年度工作计划,在单位提供相关资料的同时,要通过网络了解被审计单位落实本级政府、上级机关工作要求、指导下级工作安排等情况,对上级机关要求但未列入预算、部门列入预算,下级机关未列入工作安排的专项、项目资金,作为重点审计内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应根据确定的审计重点和调查的审计疑点,从方法、内容等方面细化,是方案针对性、操作性更强。

(二)管好审计现场,查深查透重点

审计成果来源于审计现场,抓住审计现场实施,是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结合审计重点、审前调查确定的疑点和人员结构,制定好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对新确定的特定事项,要结合稳增长跟踪审计细化具体要求和方法,对跑偏的事项要及时调整。另一方面要抓住审前培训、审中现场协调和例会、阶段小结等环节,及时掌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调整力量,重点突破。

(三)做好沟通交流,及时划解难点

做好与被审计单位人员的沟通交流,是审计人员必备的素养,特别是预算行审计涉及到被审计单位工作计划、财力分配等核心问题,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单位主管领导、配审人员、办公室同志等做深入交流,从推进依法治国、促进法制政府建设的高度,讲明道理,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积极配合。同时在审计公示要说明审计主要内容,营造良好地内外氛围,力争将一些不必要的难点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审计顺利实施。

三、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应把握好处理处罚方式与力度

(一)找准根源,完善制度。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组和审计业务会议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从推进法制政府建设的高度,认真分析发生问题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原因,综合各部门存在问题,从体制、制度层面向政府提交高质量的综合报告,促进政府完善相关制度。

(二)厘清责任,追责到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组和审计业务会议要杜绝以往以被审计单位为主要责任主体的老思维,厘清被审计单位、财政、领导、个人等责任主体,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要求,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新常态下的新问题提到审计报告中,由人大、纪检监察、审计等相关单位问责到人,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法律威严。

(三)借力借势,落实整改。对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审计机关在向本级政府、人大报告的同时,要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审计公告力度,要抛弃地方保护、好人主义等思想影响,原汁原味地向公众告知审计发现的问题,实事求是地告知整改结果,营造风清气正的审计整改良好环境,促进审计整改的落实。

上一篇:工程预算软件范文 下一篇:工程概预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