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实验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26 02:43:12

大物实验报告

大物实验报告篇1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建明

姓 名:张国生

学 号:XX0233

学 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 级:05信计2班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 (1)

nsinα=mω2x (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 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

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

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

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

g=4π2n2h/t2.

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

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四、采用模型六利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摘要: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参量。地球上各个地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和相对海平面的高度而稍有差异。一般说,在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值最小,越靠近南北两极,重力加速度的值越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约为1/300。研究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在地球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专门仪器,仔细测绘各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还可以对地下资源进行探测。

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内观察一个圣灯的缓慢摆动,用他的脉搏跳动作为计时器计算圣灯摆动的时间,他发现连续摆动的圣灯,其每次摆动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与圣灯摆动的幅度无关,并进一步用实验证实了观察的结果,为单摆作为计时装置奠定了基础。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应用单摆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简单方便,因为单摆的振动周期是决定于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即决定于重力加速度g和摆长l,只需要量出摆长,并测定摆动的周期,就可以算出g值。

实验器材:

单摆装置(自由落体测定仪),钢卷尺,游标卡尺、电脑通用计数器、光电门、单摆线

实验原理:

单摆是由一根不能伸长的轻质细线和悬在此线下端体积很小的重球所构成。在摆长远大于球的直径,摆锥质量远大于线的质量的条件下,将悬挂的小球自平衡位置拉至一边(很小距离,摆角小于5°),然后释放,摆锥即在平衡位置左右作周期性的往返摆动,如图2-1所示。

f =p sinθ

f

θ

t=p cosθ

p = mg

l

图2-1 单摆原理图

大物实验报告篇2

一,用氧弹热量计测定萘的燃烧热

二,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

三,了解热量计中主要部分的作用,掌握氧弹热量计的实验技术

四,学会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仪器与试剂

氧弹卡计贝克曼温度计普通温度计压片器分析天平台秤万用电表点火丝剪刀直尺镊子扳手苯甲酸柴油氧气钢瓶氧气减压阀

实验数据及其处理

贝克曼温度计读数

苯甲酸

柴油

苯甲酸

柴油

样品质量g

序号

初段

末段

初段

末段

W2

W2

1

2.157

3.458

1.528

3.440

2.2500

39.1769

2

2.162

3.461

1.533

3.480

W1

W1

3

2.169

3.464

1.538

3.520

1.5718

38.5392

4

2.175

3.467

1.541

3.550

样重

样重

5

t>2.180

3.469

1.542

3.558

0.6782

0.6377

6

2.185

3.470

1.544

3.561

点火丝

7

2.190

3.471

1.546

3.568

L2

L2

8

2.194

3.472

1.547

3.570

20

20

9

2.198

3.473

1.549

3.575

L1

L1

10

2.203

3.475

1.550

3.572

16

5.8

消耗

消耗

4

14.2

初段斜率

初段截距

初段斜率

初段截距

0.0051

2.153

0.0023

1.529

末段斜率

末段截距

末段斜率

末段截距

0.0018

3.458

0.0131

3.467

升温中点

12

升温中点

align=right>12.5

中点低温

中点高温

中点低温

中点高温

2.215

3.480

1.558

3.625

温升

1.265

温升

2.066

水值J/℃

14191

热值J/g

45920

4实验讨论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

答:压成片状易于燃烧,和氧气充分接触,且易于称中。

2.在量热学测定中,还有哪些情况可能需要用到雷诺温度校正方法?

答:实验中要用到温度差校正的都可以用。

3.如何用萘的燃烧数据来计算萘的标准生成热?

大物实验报告篇3

关键词:大型强子对撞机 CMS 希格斯粒子 ATLAS 超对称

The 2013 Annual Report of the CMS、ATLAS and ALICE Physics Study at LHC Experiment

Chen Guoming1 Jin Shan1 Zhou Daicui2

(1.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IHEP CMS group made a good contribution for both discovery and property measurement. As the production rate of Higgs to two gamma is very low, while the background rate is 12 magnitudes higher. To find Higgs in this channel is just like to dig out gold sand in a heap of normal sand. To reject the background effectively is the key for success. IHEP group provided the best method to reject background, and method was accepted by CMS. So we solved a key problem in the two gamma channel. When measuring the property, IHEP group participated both two gamma and 4 lepton channel analyses. In the two gamma channel, the mass and production rate was measured and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tandard Model prediction. For the analysis we provided gamma identification method, a production rate scale factor from the interference of signal and background and gamma energy calibration. In the 4 lepton channel, the mass, production rate, couplings, spin and parity was measured. And the results all agree with the Standard Model prediction. Now all the particles predicted were found, the Standard Model gained a great success. But it can not explain what is dark matter, nor dark energy, and has no idea for the asymmetry between mass and anti-mass. People believe it is only an effective theory under a certain energy scale. Something beyond must exist, and we are going to find it. CMS IHEP group tried to do it through two ways, one is to search for new physics directly, the other is to check the Standard Model predictions, any violation could hint to a new physics. ATLAS Chinese Cluster (ACC) made leading contributions in many important physics topics, including study of Higgs particle, searches of SUSY particle and study of top quark physics. In the VBF Higgs production studies, ACC firstly applied MVA technique,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analysis so that we observed the first evidence of VBF Higgs boson production in ATLAS experment. ACC firtly performed the analysis to search for SUSY particles in the di-tau final states which is sensitive to the stau particle searches, we also deeply involved in the SUSY search with one soft lepton final state. We played leading role in the above two SUSY analyses. ACC members are the editors of physics papers of the above Higgs and SUSY papers. ACC also made major contributions to the H->WW decays and top phsycis studies, including the single top production and top spin correlation measurements.

大物实验报告篇4

大学物理实验目前按教学类型分有公共必修实验,仿真实验,开放实验,远程网络实验等。公共必修的实验按教学内容分针对不同类别也有所不同。一般像我校类的综合性大学,专业较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物理基础不太相同,各专业对物理的要求也不一样。普遍实行物理实验开课分类进行。各专业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别。我校的物理实验课共两个类别,分别称为A,B类。A类48学时,B类30学时。B类相应对物理要求较低的专业,比如农业养殖类一般选择B类,其他理工科类选择A类。A类B类教学分层次也不同,A类分为三个教学改革视域下大学物理实验管理现状初探张鑫,李金玉(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00)层次:基础、提高、设计。B类分为两个层次:基础、提高。这样的分类既避免了一刀切的问题,也符合了学生课业的需求。A,B类基础层实验相同以达到基本实验能力的锻炼,提高层,设计层实验要求逐步提高,B类涉及的实验相应减少和没有。对于每个层次我们也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基础层要求规范实验操作、撰写合格实验报告、定性分析实验误差,提交合格实验报告。提高层目标设定为培养独立实验操作能力,能简单分析和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完整地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实验误差,撰写合格实验报告。设计层要求自主选做,在自己查资料基础上以论文形式提交科学报告或者实物和专利。教学分类和各层次目标明确,既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积极性又有利于实验的考核。避免了以往统一标准不重视学生创新性培养的状况。

2.实验预习内容和方式

每位同学进入实验室前,必须做好实验内容的预习,这一点毋庸质疑。有别于其他学科带上书本就可以去学习的模式,实验课是不同的。预习作为实验前的准备是对实验的必要的了解。只有做好预习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学校实验前要对预习检查,预习内容必须写在实验报告册上。预习不要求重复累赘的抄写书本上的内容,重点解决3个问题:做什么;根据什么去做;怎么做。基本内容包括:目的、原理、步骤、表格设计。也就是简要的反映实验前的准备。我校的预习报告可以参考书本和挂在网上的预习提纲。目前国内有些学校提出无纸化实验,比如浙江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学生直接登陆到网络服务器下载相关的实验预习即可。预习形式虽然不同但实践结果表明做好预习才能确保实验的效果。相比于传统的显得过于呆板预习方式,通过网络下载预习结合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不是确实更加有效率,值得我们探讨。

3.实验过程程序和要求

进行实验是大学实验课的中心环节。实验操作规范、独立完成是我们的目标也是实验的考核指标。经过一系列的变革我校实验室以逐渐更新了实验项目及提高了实验条件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利于的人才培养。目前我校大学物理实验室能保证每位学生单独操作一台仪器并对要求学生实验按如下程序进行:一是进入实验室后按编组找到对应的实验仪器。二是实验预习报告放在实验桌上,待老师抽查并认真熟悉、检查测量仪器、装置是否完好,记下主要测量仪器的型号和主要参数包括测量范围和精度,填写实验仪器使用登记本。三是根据仪器使用说明,正确安装和调试仪器,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有疑问可以及时向教师提出。四是实验完毕后要及时整理数据,如有问题,应该重测和补测。原始数据必须记录到实验报告上,老师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教师在原始数据上签字和以上其他程序要求一方面确保了学生抄袭篡改实验数据另一方面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氛围。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实验可以让学生明白要获得合理的数据必须通过自己正确的操作才有的。目前有许多高校采取网上报告的形式,他们的实验数据由系统集中采集。这个方式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处理并显示结果。实验操作还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仍然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和科学实验素养的培养。电脑化只是便于教师批阅实验报告,提高了批阅的效率和准确度推进了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管理。基于层次不同老师的教学也是不同的,对于基础层老师要进行讲解和做简单的演示;而提高层的同学们有了一定的实验基础,教师作出简要的说明后重在学生自己实验。设计层只需要实验教师给出几个可选择的实验而没有具体资料,学生自行选择实验内容,实验时间也不作严格规定,可以在两周的时间完成实验室工作。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强调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及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4.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形式

这是对实验全过程的总结和深入理解的一个环节,应独立完成,严禁抄袭实验报告及修改原始数据。我校要求实验结束后一周必须上交详细的实验报告。一般实验报告采用统一册子,报告包括要点有六项:实验数据记录;合理的表格设计;实验数据填写完整;有完整的实验数据计算过程,有单位(包括作图等);实验结果科学、正确的表达;有实验结果的讨论与误差分析,提高层要有定量的误差分析。其中实验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要求结合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结果分析,分析尽可能具体,定量或半定量,切忌空谈。内容可包括影响误差因素讨论,系统误差修正,结果的可靠性讨论和同公认值比较分析等等。我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应时代的要求经过多方面的探索,不再是单一标准单一的形式,而是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针对不同对象和阶段,报告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比如我校基础层和提高层报告要求基本相识以报告形式提交,只是提高层要求做定量误差分析。设计层实验要求学生以科技小论文的形式报告实验结果,也可以以PPT形式展示成果。这种多元报告形式也与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一致,具体的要求可能有所差异但在报告方面的改革趋势一致。

5.考核方式和标准

实验考核如其他课程一样,通过才可以获得学分。怎么考核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改革的进行,报告的形式的改变以及学生实验素养的重视,考核方式也有了变化。由终期考核比重最大到注重平时考核的变化。比如我校实验成绩评定由平时的每份报告分数和操作评分决定。每份基础层、提高层的实验报告评分为:报告70%,操作规范、课堂纪律等30%。设计层评分为:科技小论文、报告100%。B类总成绩评定:5个基础占40%,4个提高占60%,A类总成绩评定:5个基础占20%,8个提高占40%,1个设计占40%。并且我们规定基础层次不合格者,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方可进入提高层次跟读,但提高层次每个实验报告成绩必须在3分(成绩评分为5分制)以上,否则不合格,不能进入设计性实验层学习。总成绩不合格者只能重修,没有补考。为了鼓励学生的自学性、研究性、创新性,学生在本年度内发表跟大学物理实验相关的在学校认可的二级杂志及以上、获得校级课题及以上或获得专利证书,均可评定为大学物理实验成绩优秀。这样的考核方式以平时成绩为主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层实验的评分和比例显示了大学物理实验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还没有独立行动的能力,因此自治与共治社区治理体制的成熟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大物实验报告篇5

1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1每学期末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总结报告在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上,我们要求学生在学期末对本学期自己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写出总结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自己做实验的感受,对实验课的建议,可否对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进行改进等。促进学生对实验进行思考,这种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学生各自在做自组惠斯登电桥测电阻实验时,发现检流计灵敏度产生的误差远大于精密电阻箱的误差,因此改善检流计灵敏度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测量精度。通过大量调研,他提出了两种方式改善测量精度,一是改善检流计灵敏度,二是完善测量方法。最后利用完善测量方法,达到了改善自组惠斯登电桥测量精度已在《大学物理实验》上发表〔2〕。又例如,在做刚体转动惯量测量实验时,由于该实验内容较多,在3个课时内很少有学生能完成实验。学生在期末总结报告中提出,独立设计接口,实现转动惯量仪与计算机的数据传递,然后编制程序,实现数据的实时处理,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可以看出,期末总结报告方法不仅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且为培养学生以后进行科学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1.2采用互动授课方式在课堂上,我们改变老师授课为主的方式,采用互动授课方式。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由学生讲述,其他同学补充,最后老师总结,老师不进行实验演示。我们将实验中难懂和难理解的部分做成PPT,要求学生课前自学PPT。例如示波器实验,学生普遍反映,看完书后对自己做实验也没有什么帮助。这个问题在于学生对示波器的面板功能键不熟悉上。为此,我们编写了一张PPT,把示波器功能键做较详细说明(见图1)。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并能独立完成实验。类似的其它实验还有很多,比如分光计实验等。

2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2.1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每学期组织学生参观高能物理研究所、科技馆等。另外我校是北京市科普基地,有诸多演示实验。学生也可以利用科普基地平台设计实验仪器和装置进行实验,如学生研究制作的“电动激光李萨如图形演示仪和伯努利综合演示仪”等。极大激发了学生创新欲望。

2.2增加选作实验,扩展实验内容针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紧扣实验内容,相应增加选做实验。例如在示波器选做实验中,我们增加了关于“拍”的选做实验,让学生自己利用示波器产生拍信号,并研究拍信号的特征。增加学生对“拍”的理解。又例如,刚体转动惯量实验,我们增加了选做实验内容,让同学自己研究转动惯量仪的误差来源,并对误差进行定性分析。还例如,自组惠斯登电桥测电阻实验,让学生分析电桥比例臂偏离1:1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等。尽管有些选做实验课堂完成不了,但很多学生对这些选做实验的积极性很高,主动要求课余时间进实验室继续研究。

3物理实验与专业相结合

我校是石油特色鲜明的工科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地质工程、石油工程等在全国属于前列,而创新班的学生也主要来自这些专业。物理实验与专业结合也会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为此,我们建立了创新实验室,现在创新实验室主要有光学仪器和超声仪器等。创新实验室主要为创新班学生提供研究性实验。学生3人一组,根据实验仪器及自己所学专业经过调研,提交研究性实验报告,教师审核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目前学生完成的研究性实验有:超声油管探伤,超声测液面高度,超声测量油水饱和度,全息光弹观测透明材料的应力分布,偏振光观察矿石等。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到物理实验对专业的作用。

4改革考核方式

物理实验成绩的考核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考核的目的在于全面考核与评定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对创新班的大学物理实验的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实验操作包括实验操作熟练度、解决问题能力和数据记录规范性。占期末总成绩20%;

4.2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成绩预习报告主要是学生对预习问题的回答好坏。实验报告主要包括实验原理的概述、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包括误差)、实验结果的讨论以及课后习题。该项占期末总成绩20%;

4.3期末闭卷笔试主要考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包括数据处理方法、误差分析、作图等。该项占期末总成绩25%;

4.4期末操作考试选择与学期的实验内容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数据分析情况打分。该项占期末总成绩25%;

4.5期末总结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自己做实验的感受,对实验课的建议,可否对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进行改进等。该项占期末总成绩10%。

5讨论

大物实验报告篇6

关键词 生物化学;实验课;多元评价体系;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89-02

生物化学是农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一门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结论全部源于实验结果,这决定了实验操作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大部分高校在开展生物化学课程时,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同步开展,以此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并且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目的。然而,笔者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实验课堂评价体系很难满足现代学科发展的要求,表现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在实验中往往不明就里以及实验报告作假抄袭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用多元评价体系来综合鉴定学生的实验课表现。从实践效果来看,该评价体系可以较好地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

1 传统实验课评价体系的弊端

传统的生化实验课流程常常是课堂讲解―学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报告打分。这种简单地根据实验报告打分的评价体系,往往造成学生篡改实验数据、编造实验结果、相互抄袭等不良现象。而且,在小组合作实验中,同组的部分学生可能蓄意偷懒,仅在一旁观看其他小组成员操作,甚至是仅在实验室里闲聊闲逛。另外,部分学生对这种应付任务式的实验过程,往往是课堂做完,课后就忘,结果还是一问三不知。以上种种问题,都很难简单地在实验报告中反映出来,从而无法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实验动手能力[1]。因此,该类传统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弊端,严重影响了生化实验课的教学效率。

2 多元评价体系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既然实验报告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学生的实验课表现,那么重新建立实验课堂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倡导的多元评价体系,就是要从多个实验课中间环节对学生进行打分,从而完整客观有效地获得评价结果。以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为例,其多元化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在该评价体系中,将评价打分环节划分为4个大环节,执行标准如下。

2.1 实验课前评价环节

在该环节里,教师有3个主要任务:①在生物化学理论课上将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透彻,夯实基础。②就实验相关理论内容提出思考问题,使学生在实验课前就开始关注实验原理和内容[2]。比如,在“葡聚糖凝胶色谱”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这2个实验中,蛋白质分子得以分离的原理是截然不同的:前一个实验中大分子蛋白质移动快,先流出色谱柱,小分子蛋白质移动慢,后流出色谱柱;而后一个试验中大分子蛋白质移动慢,迁移的距离短,小分子蛋白质移动快,迁移的距离长。这些可以预计的实验现象要求学生仔细对比2个实验的原理,从而得出答案。同时,在实验课前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是为了实验课上进一步解答问题,这样前后呼应的问题设置,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为深刻。③布置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作用是提前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到了实验课上才忙乱地打开实验教材学习。同时,对于预习报告,必须要提出合理的要求。笔者一直强调学生在写预习报告时,实验原理部分可以从简或者简要归纳一下即可,而不是一字不漏地抄袭实验教材的内容。学生只有在归纳和整理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实验的原理和内容。

相对应地,在该环节学生也应积极完成以下任务:①理论课上认真学习实验相关理论知识。②思考和回答教师布置的实验预习问题;③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地准备预习报告。

最后,该环节需要就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进行打分,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10%。该评价打分环节的设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实验课前预习的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预习实验内容,对实验课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实验课中评价环节

实验课中是该评价体系的核心环节,又可以分解为以下2个小的环节。

2.2.1 讲解和演示环节。在该环节里,教师有3个主要任务:①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经过学生的预习后,教师在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时就可以有的放矢,要重点针对原理中难懂的部分进行解释,以及步骤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强调。比如在“酵母RNA的提取和鉴定”实验中,须强调在添加乙醚试剂时一定要在通风橱内操作,以免强挥发性的乙醚试剂危及大家的身体健康。②就课堂上讲过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提问。该环节可以很好地解答实验课前环节布置的思考题,或者就实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及现象进一步提出新问题,从而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实验内容。③演示关键实验操作步骤。对于一些学生以前没有操作过的实验仪器和步骤,要在学生动手实验前讲解清楚并进行演示,以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而损坏仪器、浪费材料甚至引起实验室安全风险。比如在“葡聚糖凝胶色谱”实验中,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色谱柱,纯粹靠课堂讲解或课本上文字描述很难获得色谱操作技术的感性认识,因此必须要求教师演示色谱柱的组装、加样和回收等过程,使学生能正确地学会该实验技术[3]。

相对地,在该环节学生也应积极配合完成以下任务:①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若有不明白之处一定要及时提问,以免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②积极回答和思考问题,进一步理解实验原理和内容。③仔细观看实验关键技术演示操作过程,确保能独立完成实验内容[4]。

最后,该环节需要就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及准确性进行打分,从而进一步确认学生思考问题和课前预习的能力与力度,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10%。

2.2.2 学生动手实验环节。在该环节里,教师有2个主要任务:①仔细观察和监督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确定其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阻止部分同学偷懒闲聊及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②及时纠正实验错误。对于发现的实验操作不当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指出和纠正,比如在“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实验中,用来调节pH值的盐酸或者氢氧化钠试剂一定不能滴加过快过猛,否则不容易观察到等电点时的蛋白质沉淀现象。

相对应地,在该环节学生也应积极配合完成以下任务:①认真完成实验操作,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和现象。②实验过程中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向老师提问和报告[5]。比如多个生化实验中涉及离心机的使用,若发现离心机出现故障或者运转声音不正常,一定要及时切断电源并向教师汇报,避免引起安全事故。

最后,该环节是学生实验能力的直接体现环节,需要就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打分,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30%。

2.3 实验课后评价环节

在该环节里,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并经教师批改打分,该环节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30%。需要强调的是,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一定要做出明确要求。一般来讲,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及思考题等6个内容板块。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特别强调实验结果和分析及思考题这2个内容板块是要重点详细记录的板块,并且明确要求学生杜绝弄虚作假、编造篡改数据和相互抄袭等行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措施确保实验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①鼓励原始数据记录,即使没有达到实验预期的结果,但是只要分析讨论该类非预期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同样给予高分评价。比如在“考马斯亮蓝显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实验中,一般要求将标准蛋白质样品的浓度和对应吸光值拟合成标准曲线,该曲线的参数R2≥0.98才算标准曲线合格。但是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R2

2.4 考试考核环节

对于生物化学课程,部分高校和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上,而其他高校和专业把它当成生物化学理论课的一部分来完成。这使得两者的考核机制略有不同。前者需要在所有实验内容完成后,进行单独的笔试或实验操作考试,这就要求教师提前设计考试内容。对于实验操作考试,可以将之前讲授过的所有实验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实验,要求学生抽签决定需要操作的实验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做过的实验要烂熟于心,而不是边学边忘[6]。后者的考核形式宜和理论课的考核相统一,例如在理论课的期末试卷中,将部分实验关键原理作为考核内容,督促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该环节打分比例占实验总成绩的20%,至此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所有打分环节结束。

3 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效果

自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生物化学实验课开展以来,明显提高了教学效率,表现在如下几点:①学生在课前能认真地预习并完成预习报告。大部分报告中字迹端正认真,不少学生能创造性地用图、表等形式将原理和步骤进行归纳。由于认真地准备了预习报告,学生在实验课上基本可以不翻看实验教材,只需根据报告中归纳的实验步骤往下做即可。②实验课上师生互动明显提高。由于课前环节思考题和预习报告的设置,学生对实验内容早就有了充分了解,只需教师轻轻点拨即能完全理解,同时学生在实验课上会根据已经掌握的原理和内容主动提出新的问题。③由于每个环节都是打分环节,在实验课上基本上没有学生做与验无关之事。④实验报告实事求是,杜绝了抄袭和编造数据。部分学生虽然获得的实验结果不够理想,但是因完整地记录和分析原始数据而得了高分,反而激发了其端正科研态度、实事求是的学术美德。⑤学生牢固掌握实验原理和内容,即使经过长时间后仍能回忆起和重新使用学过的实验技术。

4 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元评价体系在生物化学实验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①需要教师投入大量时间设计实验打分环节。②对教师的知识要求更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经常会提出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自我知识体系。

因此,想要按照多元评价体系上好一门实验课,必须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才能收获满意的教学效果。

5 参考文献

[1] 孙新.农业院校提高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5(19):341-342.

[2] 王叶菁,何华伟.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J].蚕学通讯,2014,34(4):54-58.

[3] 马晶,赵继英,丁诚实.设置障碍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尝试[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9):87-88.

[4] 杨靖,郭敏亮.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方案[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333.

[5] 侯新东,李继红.优化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创新人才[J].高师理科学刊,2015,35(3):98-101.

大物实验报告篇7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因此,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不允许草率、马虎,那怕是一个小数点、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不能忽视。实验报告大体上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来写:先写实验的时间,有的还应写明气候和温差的变化。再写实验的项目和次数。再写实验的内容,这是主要部分,重点写明:

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二、仪器和配料,即被实验的实物和供实验时用的各种材料,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

三、步骤和方法。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经过哪几个步骤等,要把实验的过程以及观察所得的变化和结果写清楚。为便于说明问题,还可以附制图表。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kt250.com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四、数据记录或处理。可并在第三点写,也可单独列出。

大物实验报告篇8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考评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G42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230-02

生物化学实验是生命科学学院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生物化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生化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1]。学好生物化学及掌握好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是生命科学各学科的基础。我院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几大类生物物质的定性鉴定、定量测定、分离纯化技术,从而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严格的工作作风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加强对理论课中某些基本理论的感性认识。

实验考评是研讨教学规律、检查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重要依据[2]。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3,4]。基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指导思想,我们对生物化学实验考评体系进行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传统实验课程考核体系的弊端

传统的实验课程考核几乎都是以实验报告作为成绩评定的首要依据[5],以致学生对实验课定位不清晰,实验操作过程中欠思考而过分关注实验报告撰写和实验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如果只以批阅实验报告给出课程成绩,难以避免学生之间的抄袭现象[6],难以考核出学生实际水平,从而不能准确评估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更不能真实的反映教师的授课效果。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对实验课程的考核不能只局限于书面实验报告,对实验实施过程的追踪也是考核学生态度是否认真,操作是否规范,实验原理是否清晰,动手能力是否真正的得到了锻炼等的重要手段。我院生物化学实验体系中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重,传统实验报告的书写方式已不适用。

二、生物化学实验考评体系的建立

科学的实验考核体系的建立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也是整体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具有重要作用。完善的考核体系能够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教学,提供信息反馈,从而推动学风和教风建设。因此,建立实验考核体系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发挥考核体系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主要以实践环节为主。实验成绩的考核,应该能全面、客观、公平地反应学生的实验情况,尤其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全面考评体系的建立

我院生物化学实验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面向生命科学学院全体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实验》,该课程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实验项目组成,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基于此教学目的,拟建立如下考核体系:总成绩100分=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50%、实验操作25%、平时表现25%。此体系既考虑了学生在实验中实验操作能力和态度的不同,又兼顾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强化,同时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能力。

二是面向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两个专业的专业课《生物化学大实验》,该课程由4个综合性实验构成,每一个综合性实验涵盖了多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涉及多个实验原理,操作时间长,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拟建立的考核体系为:总成绩100分=平时成绩占30%+实验报告占70%,其中实验报告要求学生以科技论文形式书写。此体系不仅关注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更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能力以及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

(二)学生实验档案的建立

实验课程开始时,教师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实验档案,严格追踪实验过程,准确评判学生的平时成绩。对每一个实验班的学生建立一个实验档案,课上通过检查实验预习报告的书写、实验操作、出勤、实验记录的书写、实验结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平时表现,并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做到客观评判学生的平时成绩,合理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实验报告书写方式改革

书写实验报告的过程是学生用所学基础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锻炼学生科学思维,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7]。生化大实验课程包括的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每个大实验包括多种生化技术,在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更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一个综合性实验相当于微型毕业实践题目,因此传统的适合于基础生化实验的实验报告书写方式已经不能反映出实验操作者的综合水平,对此我们改变综合性实验的实验报告书写方式,与科技论文书写要求接轨,要求学生按中文核心期刊研究论文格式书写实验报告[8],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论文材料的组织能力、论文写作能力、英文写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生物化学实验考评体系的评价

在我院秋学期开设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2~4人一组,每班6~8组,共8个班开设实验。建立学生的上课表现档案,严格追踪实验过程,通过记录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操作、出勤、预习报告的书写、实验记录的书写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通过闭卷笔试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实验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给出生物化学实验的总成绩。经统计,各班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进一步证明本考核体系比较合理。

春季学期生化大实验课程上,4人一组,每班7组,共5个班开设实验。开学初,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出勤等建立实验档案,据此给出学生平时成绩;通过评价学生的论文给出学生期末成绩;再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给出生化大实验的总成绩。经统计各班成绩按照正态分布。综合分析5个班的成绩情况证明该考核体系不仅使学生将已经学过的理论和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联系起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语

在高校实验教学实践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改革生物化学实验课考评不仅有利于教学改革的进行,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8]。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的探索,只要我们始终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就能使我们的实验教学跟得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赖小玲,陈华絮,肖生鸿等.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J].生物学杂志,2007,24(3):68-69.

[2]韩洪波.生物化学实验考核方法研究与探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27(6):125-128.

[3]杜朝昆,龚明.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高等理科教育,2003,(1):59-66.

[4]韩寒冰,刘杰凤.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1):128-130.

[5]盛玮,高翔,查岭生.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55-256.

[6]刘香利,郭蔼光.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65.

[7]刘玉莲,吕士杰,许娜.加强学生生化实验综合能力的培养[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26(3):178-179.

上一篇:晚会策划方案范文 下一篇:促销策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