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媜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22:21:07

简媜散文

简媜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简媜;四月裂帛;文体变革;语言创新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6-0278(2013)02-137-02

简媜1961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1983年台大中文系毕业,曾获第三十一届文艺奖章、梁实秋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散文奖等多项文学奖,著有《水问》、《女儿红》、《胭脂盆地》、《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私房书》等散文集。简媜以其独特的散文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其代表作《四月裂帛》更是体现了简媜在文体和语言上的探索。

一、文体的变革与创新——形式的自由多变

“散文的概念是很自由的……从我的角度来讲,她一出生有一优势,是挣扎格局的、限制的,带有狂野、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因为我觉得它已经内涵了许多实验性的可能性,很多发展的自由空间,是可以允许不同的散文家捏塑它的意义和价值,是允许依照自己的特性去发展出一条独特的路。”

简媜认为“散文的概念是很自由的”,这里的“自由”既是指内容的自由,更是指形式的自由。散文有很大的包容力,因而有相当自由的创作形式,可以借助各种写作技巧来拓展散文创作的途径。简媜曾宣称:人们可以从小说里撷取一段成为散文,为什么不能在散文里来一段小说,如对话之类?诗,必须注意音律,散文为什么不能讲究音韵美?因此,简媜在创作时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打破各种题材之间的界限,在长达万余字的散文《四月裂帛》中就充分进行了这种文体的创新。

(一)人物对话的融合

对话在小说中对人物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作者赖以向读者展示人物性格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故事情结发展的方法之一。简媜散文借鉴了小说这一特点,在文中运用对话,使人物直接进行情感交流,推动叙事、营造情境。除此之外,精彩的对话还有效地控制着叙述角度的变换,拉近叙述距离。《四月裂帛》中女主人公明知道男友要与自己分手还装作暂不知情的对话:

“拿来吧,你要送我的东西。”

你腼腆着,以迟疑的手势将一包厚重的东西交给我。

“可以现在拆吗?”我狡诈地说。

“不行,你回去再看,现在不行。”

“是什么?书吗?是圣经?……还是……真重哩”我掂了又掂,七年的重量。

“你……回去看,惟一、惟一的要求。”

这样充满艺术张力的对话使叙述显得真实可触,让我们仿佛看到男主人公局促不安的红了脸,而女主人公故作轻松的说笑里藏着些苦涩与忧伤。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情景通过寥寥几句人物的对话就能表现的十分充分,只要读过便令人过目难忘。

(二)诗歌意境的借鉴

简媜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对古典文学的修养造诣十分深厚,文笔优美流畅,处处显得诗情画意。简媜在评价自己的散文语言时曾说:“我的文字当中吸收了蛮多诗的成分,这是中文系本身的一个养分,一个重要的养分。”

《四月裂帛》中,求工求美的文字中带着浓厚的诗意和古典韵味:

“原谅我把冷寂的清官朝服剪成合身的寻日布衣,把你的一品丝绣裁成放心事的暗袋。你娴熟的三行连韵与商簌体,到我手上变为缝缝补补的百衲图。安静些,三月的鬼雨,我要翻箱倒箧,再裂一条无汗则拭泪的巾帕。”

简媜善于化用古典诗词意象,“寻常布衣”、“一品丝绣”、“暗袋”、“百衲图”、“巾帕”,作者寓情于叙事,透过层层意象将自己少女的心事娓娓道来,也使散文富有绘画美和韵律美,文字读来也像音律优美诗歌。

(三)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简媜散文非常善于借鉴多种艺术种类的表现技巧,特别是电影中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手法”是用许多镜头适当打破时空界线,将故事剪辑组合到一起,以使上下贯通,首尾完整。通过蒙太奇手法,电影的叙述在时间空间的运用上取得极大的自由,使不同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将这种手法运用到散文创作中,把多组不连贯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排列在一起,以此来促进人物性格的形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大大丰富了散文的表现力,增强了散文的感染力。

在借来的时空,我们散坐于城市中最凌乱的蓬壁,抽莫名其妙的烟,喝冷言热语的酒,我将烟灰弹入你的鞋里,问:

“欸,你也不说清楚,嫁给你有什么好处?”

你脱鞋,将灰烬敲出,说:“一日三顿饭吃,两件花衣裳嘛,一把零用钱让你使。”

我又把烟灰弹进去:“那我吃饱了做什么?”

你捏着我的颈子:“这样么,你写书我读——再弹一次看看!”

我又把烟灰弹进去。

在人们的回忆里一定会有许多这样那样的画面,简媜就将自己的回忆用蒙太奇的手法平移到散文创作中,让回忆变得直观立体起来,也产生了不同画面切换的蒙太奇效果。其中男友虚张声势的“大男子主义”和简媜因被爱而“有恃无恐”的对比在巧妙的衔接中相得益彰,恋人之间的亲昵玩笑也因之表现的趣味横生。

二、别出心裁又饶有新意的言说——语词的自由创新

简媜的文学语言极富特色,时而文雅工丽,细腻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时而铿锵有力,钢骨豪情,让人读之振奋。尤其善于将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打破重组,用华丽典雅的词语、变幻多姿的句式、华美奇巧的辞格营造出一种具有新的审美形态和价值的语言艺术,使语言的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一)多种修辞的混用

在简媜的文字中,几乎没有平铺直叙的语言,一篇文章读下来,稍一回味,那些比比皆是的比喻、拟人、象征、用典、想象等等修辞就会冒出来,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传递出不同以往的鲜活的感受,构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

如果笔端的回忆能够一丝丝一缕缕再绕个手,我都已经计算好了,当我们学着年轻的比丘、比丘尼如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时,我要吧钵中最大最美的实物供养你,再不准你像以前一样软硬兼施趁人不备地把一片冰心掷入我的壶。

简媜将内心情感的表达方式化为无限的可能。在一句话里,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清新脱俗的比喻和用典,又有现实与回忆的时空交错、东西文化的碰撞,我们在品味作者情感的同时,也为作者绚烂的文采和语言驾驭能力所深深地折服。

(二)古典化与诗意化

简媜善于用诗的语言、节奏、韵律,用诗的典雅、画意来创造意境,同时也避免了语言的僵化与呆板,使文章于参差中显匀称,于错落中见神韵,产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秋阳绵绵密密地散装,轮转空空,偶尔绞尽砖岸的莽草。我感觉到你的瘦骨宛若长河落日,我的浮思如大漠孤烟。当我们面湖静坐,即将忘却此生安在,突然,遥远的湖岸跃出一行白鹭,抟扶摇直上掠湖而去,不复可寻。湖水仍在,如沉船后,静静的海面,没有什么风,天边有云朵堆聚着。

在病痛与即将的分离中也能体会到“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情怀,爱情与生命在此刻成为永恒,那“一行白鹭”恰似“我们”高飞的灵魂。这种古典美,营造了一种典雅的氛围,将作者忧伤的情绪晕染开来,感染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简帧深厚的文学功底将王维与杜甫的诗信手拈来极贴切地融合到现在散文中,在日趋通俗化与商业化趋势下,如难得的一缕清风,让人有吹面不寒的舒爽。

三、小结

简媜的散文风格多样化,突破了传统散文创作范式的牢笼,将诗歌、小说、寓言、评论等体式融入到散文的框架内,整合抒情、叙事、议论,展现了散文这种文体创作的无限可能性;同时工丽典雅又诗情画意的语言风格使其散文在当下五花八门、纷繁芜杂的散文界独树一帜,成为散文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简媜.女儿红[M].北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2]简媜.误入散文“歧途”[N].自由时报,2001-6-18.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4]刘胜利.浅论简姨散文的美学风格[J].东北大学报,1999(2).

简媜散文范文第2篇

可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你。尽管两年的岁月把你变高变瘦变沉默,可是只要看上你一眼,当年你咧着嘴哈哈大笑、抱着足球汗津津、午休睡觉时打鼾的样子依旧在我脑海中清晰而完整地呈现出来。

两年前的你不是现在这样的,那个时候的你神经大条,动作粗鲁,说话大声,爱挑人是非,会撺掇班里的男生一起逃课到足球场踢一下午的足球,会通宵玩游戏第二天满眼通红地到教室埋头补觉,会在每天早上的第一节课慢悠悠地才到教室,嘴里还塞着包子。你看,那时的你真是罪不可恕,全身上下毫无优点。

可也是这样的你,在一个黄昏拦下了放学急着回家的我,伸手将一本书塞到我怀里,眼睛看向别处,口齿不清地说,“听人说你喜欢简媜的书,这是我特意买给你的,希望你喜欢它,然后也喜欢我。”说这话的时候,你早已脸红得不像样。可我却还是开口问,“你说什么?”你气急败坏,横过眼看着我大声说,“什么什么!就是要你喜欢我啊!”

说实话,当时你的表白一点也不浪漫,甚至十分笨拙,可那还是成为了我这些年以来最温暖的回忆。当日你在我答应之后淘气地笑,露出两颗小小的可爱的虎牙,伸手轻轻地弹了我的额头,然后霸道地牵过我的手。后来当我翻看你送给我的简媜的散文集时还发现你给我写的情书,草绿色的信纸,被你细心地熏上了玉兰花的香气。你的字迹并没有别人好看,说的也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可你不知道那些字句在我心里究竟有多美。

我们在一起之后,你收敛了许多,不再上课迟到,不再旷课到足球场踢球,晚上的游戏也被数学习题所代替,每天按时吃早餐,上课时认真地做起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拿来问我,还总是死要面子地说,“诶,你别以为我不会哦,我是考考你,看你上课有没有在听。”

你会在午休的时候拿一张椅子坐到我旁边给我读简媜的散文,偶尔我睡醒一觉还看见你撑着眼睛在读。你会带我去吃大号的月亮船,在我抱怨吃胖了没人要的时候说,“放心,就算你没吃胖,除了我也没人敢要你。”周末去看电影我不小心睡着你会舍不得把我叫醒,用手机把我错过的全录下来。

每天你都会用一张你亲自修剪用香气熏过的小纸条给我写简媜的语录,每日一句,放在一个玻璃瓶里。我将玻璃瓶放在课桌的右前角,看着里面装的纸条一天一天多起来,每次打开,教室里就会立刻凝聚起一股香气,久久不散。后来我一张一张纸条地数,一共有三百六十五张。就好像我们在一起的三百六十五个日子,悲伤地躺在那个玻璃瓶里,日渐发黄。

我记得有一个元旦,你带着我到广场上倒数。当时人群涌动,你一直紧紧抓着我的手不放。倒数三秒的时候,你突然在我耳边大声喊,“如果有醒不来的梦,我一定去做;如果有走不完的路,我一定去走;如果有变不了的爱,我一定去求。”那是简媜的句子,也是当时年少的你给我的一个承诺。那一次,我第一次在你面前毫无淑女形象地哭起来,眼泪吧嗒吧嗒濡湿你的围巾。

后来呢?

后来,我们还是为各自的未来而各自奔波了。你搏不过你的父母,转学去到了更好的学校,而我继续留在原来的学校。你骤然从我的生活中剥离,时间变成一滩死水,可还是慢慢地走过了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开始忙碌起来,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更加努力地做更多的习题,我一心埋头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我从来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想起你,一直以为你在我心里是一道深深的伤口,触碰不得。

一直到两年后的今天,我再一次看见你,我的内心是平静的,那些我以为的会像浪花一样翻涌的疼痛竟丝毫不存。时间真的是伟大的治愈师啊,当初的甜蜜与承诺竟与此刻再没有任何关系。

我听到你的同学喊你的名字,问你,走不走?你抬眼应答了一声,合上桌上的书,然后,你仿佛察觉到什么,往我这边看过来。你看着我,眼神依旧波澜不惊,远远地,对我一笑。这一刻,你身后的阳光无比澄净,将一整个季节都晒得透亮。

恐怕你是忘记了,我喜爱的简媜还说过这样一句话。

简媜散文范文第3篇

又是一个晚饭后,公公婆婆照例坐在电视机前追看无聊的电视剧,我和老公也按惯例到外边散步,这个钟点,路上基本没人。不知不觉我们走进了一所大学,走到图书馆前刚好看到外面海报写着晚上图书馆有一堂中国现代散文讲座。看看时间刚刚好,于是就跟老公说,反正也没什么事,不如进去听听。老公点头同意,我们蹑手蹑脚走进图书馆,找到靠门边的位置坐下,想着到时如果听着没意思也好溜走。

没想,当天晚上的主讲人是台湾女作家简媜,我不禁有些激动。想当初读大学时,简媜也曾到我们学院开过讲座,只是因一些原因我错过了,没想到事隔多年,我竟然有机会再一次在大学校园里见到她,并聆听她的讲座。

眼前的简媜,和我想像中有些差距,很瘦小,声音不大,带着一副硕大的眼镜。整个晚上我都很激动,跟着那些学生们重温了大学时代喜欢的那些文字,那些过往岁月的点滴一点点地浮上心头。转头看看老公,老公似乎也沉浸在回忆中。

那天晚上回去之后,和老公躺在床上谈起了各自的大学生活,不知不觉竟聊天深夜,想想好久都没有聊得这么愉快了。这个晚上之后,我和老公决定不时到大学里“蹭课”听。

接下来的日子,晚饭之后,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出门,大学里的讲座基本上都在7点左右,去晚了有时连个座都没有。有时傍晚回家,我也会顺便到大学里转转看看有什么喜欢的课,选好了,到时直奔目的地。

于是,我和老公蹭到了,“原声电影欣赏课”虽然有时我并不能全部听懂电影在讲些什么,但借助着老师的讲解我也是听了个七七八八,陆陆续续地欣赏了《罗马假日》、《廊桥遗梦》、《漫步云端》、《阿甘正传》等原滋原味好莱坞电影,才惊觉这原声的和配音的还真是有天壤之别。

在经济学院,我和老公蹭到了非常难得的经济投资课,这样的课在外面听一堂没有两三百块可是下不来的。课后,老公还抓紧机会向教授请教了些股票上的问题,那些埋在股市的股票不知费了老公多少脑细胞。

在音乐系,我蹭到了梦昧已求的钢琴课,每个周末一节课,由音乐系的学生负责教授,免费对外开放,而练琴的钟点费也只是象征性收取。因此,现在每个周六的下午我都雷打不动地前往学琴。没想到通过这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实现了一直以来的梦想,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在黑白键上十指如飞,而那悠扬婉转的琴声就在我的十指间响起。

从此我们的日常娱乐从电视和电脑中解放出来,公公婆婆受我们的影响,也开始和我们一起到学校“蹭课”。本来和老公“蹭课”还有点偷偷摸摸的,怕被学校抓到不好意思。后来才发现,和我们一样来“蹭课”的人并不少,除了附近的居民,很多人是驱车从市区过来的,有的甚至是一家人一起来“蹭课”。

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除了上课,还可以在操场跑步,做运动,这全塑胶跑道,跑起来自然是比水泥路轻松畅快多了。很多学生在操场打球,踢球,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加入他们,下班回家,或是周末,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一天的辛苦都跟着烟消云散。

或是全家人来场混合双打,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彼此的交流。是谁说过,家人在一起久了除了日常三餐有时竟是无言以对,自从我们全家一起“蹭课”之后,每天聊天的内容就多了许多,或是说说自己在“课”上又学到了什么,或是说说在“课”上结识了哪些朋友。

搬到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邻居基本上没有什么来往。“蹭课”过程中,竟认识了好几个街坊,有的甚至是和我们住同一个单元,只是以前大家一下班就关在屋里,自然也是没什么机会认识。公公婆婆也因此认识了好几个同年龄的“挚友”,老人们竟然成立了“蹭课”联盟小组,有什么好课,适合老年人听的大家互通有无,平时即使不去听课,大家也聚在一起,打打球,唱唱歌,舞起剑,跳起舞,竟成了大学城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简媜散文范文第4篇

作者:珍妮·艾里姆,唐·艾里姆【美】 出版:北京出版社

如果你有一个女儿,某一天也许你会像我一样感慨:“想要理解女孩就像想要了解一个刚从太空飞船上下来的外星人一样难啊!”这本书让我提前阅读了女孩子们的人生传记:女孩和男孩到底有什么不同,女孩的成长规律是什么,怎样发现女孩成长环境中的潜在危险,防患于未然……正是这本书帮助我确立了“富养”女儿的心:用诗书、礼教,更用见识、经历,磨砺出女孩的胆量、胸怀、眼界和一缕顽强高昂、拒绝委顿在地的灵魂。无论清贫还是富有,都知晓进退、宠辱不惊;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不卑不亢,自然坦荡,这样成长的女孩自然得缘、得心、得福。

《未来50年大趋势》

作者:理查德·沃特森 出版:京华出版社

太多的父母着眼于所谓的为孩子“设计未来”,只是未来从不是过去和现在的线性延伸。2030年的世界天翻地覆,我们这些未来的“老人”又岂能事先设计?所谓“预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这本书于我是一个有趣的朋友,每每能够启示自身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让我坚信:一个母亲最大的成就,并非在于把现有世界的价值观教授给孩子,而是帮助孩子有朝一日能够飞离她的身边。拥有一种多角度的、追求真实、摒弃偏见的思维方式就是飞翔的翅膀,定能帮助孩子适应多元价值的未来世界。

《红婴仔》

作者:简媜 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这是一本被我反复翻看、屡次买来送友人的书。它像一部散文体的纪录片,跟着孩子的降生、成长一路走来,逆流而上,一步步发掘女性自己的母性、生命的悸动、人性的幽深。《红婴仔》的真实,让人看到为生命着魔的简媜,她的文字是根须,可以缓缓渗入我们自己的生活土壤、记忆的岩层,你会忍不住同她一起追问:“历经生育与担任母职,除了改变骨盆位置,增加几道妊娠纹之外,一个女人到底得到了什么?”

申艳育儿理念分享

简媜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冷笔 热笔 乡愁 伤逝 闲适 典雅 含蓄

一、“冷笔”与“热笔”的文学渊源

北魏杨衔之在《洛阳伽蓝记》序文写道;“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 ①对此,林文月曾撰文提出“冷笔”与“热笔”贯穿该书的观点,她认为《洛阳伽蓝记》五卷,皆自空间之观点出发,其记述地理方位及寺院建筑的文笔冷静客观,条理井然,极力抑制个人情绪,是为“冷笔”。至于有关历史事件,往往附于所关联之寺院下。杨衔之的笔调于记述兴废时事,每见不可抑制之热情激动。时则露现其北人政治性地域性之偏见,遂令全书饶富生命力,是为“热笔”。作者行文之际的两种基调——冷笔以写空间,热笔以写时间,冷热交织,乃使此书呈现特殊、丰富风格而异于其他著作。

而不管是“冷笔”的单调冷静,或是“热笔”的主观热烈,皆有丰富的写作技巧与思考内涵在内。纵观林文月对于“冷笔”的描述,如“行文十分内敛,丝毫不流露主观情绪,甚至故意将文字做机械化的排列,纳入一种公式模型之中。”仿佛林文月在中后期作品中所显露出来的“冷笔”为同一调性。至于其评述“热笔”时,认为其文学特质“痛诋南朝文人的激烈笔调”、“叙事之际,亦偶尔流露相当浓郁的感伤气息”、“笔端往往带着不克自抑的悲感”,以上诸点时亦见于林文月伤怀抒情的篇章之中。

作为声名卓著的名门才女,林文月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日本文学翻译、散文创作方面都取得旗鼓相当的成就。林在《我的三种文笔》一文回顾了自己的文学生涯,提出散文创作应具备从事学术研究与作品翻译的“冷笔”,因而“逐渐喜爱淡雅,甚至饶富涩味者。所谓‘瘠义肥词,繁杂失统’,总不如结言端直为佳。”②同时也认为散文创作应对世间万物予以热忱观照,题材大小不分高下,文章之道与人生之道相似,需随着年月流逝渐渐体悟,因而不可缺失对人世、对岁月、对自然执着关注的“热笔”。

二、 冷暖人生与林氏散文

研究林氏散文创作,无法避开作者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有着台湾“太史公”之誉的史学家连横的长外孙女、主席连战的表姐,林文月1933年诞生于上海日租界,自幼接受日本教育。13岁始返台学习中文,接受中文教育,并定居台北。在正统的学院教育后,林文月自1958年起留任母校台大中文系。1969年赴日本京都大学研修比较文学。应林海音主办的《纯文学月刊》之邀,每月发表一篇介绍日本风物的文章,并结集出版为处女作《京都一年》,自此奠定了作者持续散文创作至今的基础。

优越的出身、混血的文化背景、学者的冷静气质,使得近不惑之年才重拾创作的林文月,其散文书写,有对童年生活的追忆,有对师友亲情的留恋,有对山水风物的静观冥想,大抵是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往事。整体风格呈现出中年女性学者的典雅、含蓄,无外乎琦君赞其“着笔空灵曼妙”,“文辞于平易中见情趣,于朴实处透至情,所以能格外打动人心。”

林文月散文呈现出“热笔”与“冷笔”流动全篇的特征,与作者的生命记忆无法分割。其散文无论写山水风物、饮食生活、故国记忆、人事感怀、书语人生,皆“游心于人世,寻思于学府,描写生命因缘、岁月感悟,以个人独特的欢愁与同时代的光影契合,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③

(一)乡愁——家园荒芜

从上海到台北,再到京都,林文月的生命坐标中,“故乡”一词,往往呈现着不断的错位。上海即是她的出生地,也是童年回忆最多的地方,却只能成为记忆的边境;台北是她血缘上的故乡,也是她后半生的归属之地,最初却以异乡人的身份回归;至于京都,是开启她散文创作的源泉,也是她的“心灵的故乡”,却只能作为过客来去匆匆。也许对林文月来说,所谓的故乡,就是那回不去的地方。无论是童年的摇篮——上海,还是血缘的归属——台北,或是心灵的故乡——京都,林文月的生命体验中,都有着中日文化相生相克的对峙与交织。台湾历史的余韵,中国传统的熏陶,日本文化的流风,三种文化气质汇集在林文月的散文书写中。

林文月的文学世界,乃是从个人扩张到家族,由家族衔接到历史,自历史记忆扣紧到文化脉络。例如在追忆上海虹口时期的童年生活的《江湾路忆往——拟〈呼兰河传〉》一文,既以平实温暖的文字书写了家族生活的温馨甜蜜,又以冷静的笔触不动声色地写出历史转型期台湾人的尴尬处境。在“热笔”与“冷笔”间,以家族史写国族史,林文月不疾不徐的文字细腻地传达出时代转换的情绪流动。

例如写到林氏家族在日本战败后由上海日租界仓皇赴台的经历,作者采用了一个对历史茫然无知的儿童视角,记录着同胞间相互伤害的不堪画面与动荡时代湾籍中国人在夹缝中生存的无助状态。

我家大门前插上一面簇新的中国国旗。我觉悟到,我们突然变成“支那人”了。

而“支那人”一夜之间却变得凶狠起来。永乐坊与我家只一墙之隔,从二楼浴室的窗口,可以清楚地俯瞰衙堂里疯狂的掠夺。

……

我的父亲因为曾在日人的公司任职,上海本地的流氓竟也来我家寻隙,说我们是东洋鬼子的走狗,是汉奸。

门口的中国旗子仍在风中飘扬着,但我们究竟还是与普通中国人不相同的吧。

翌年2月,我们只得匆匆举家渡海回台湾来。

以近乎史家凝练的笔法,透过家族记忆的重建,林文月与台湾岛屿的曲折命运便牢牢联系在一起。她偏离长期以来的悲情诉求、舍弃愤懑、痛楚的语言,朝向历史隧道谨慎辨识曾经有过的爱与死。她的温婉与纤细,一番过去的激情呐喊,使得历史叙述得到升华的空间。然而,她的目的并非只在重现史实之真而已,她也同时在营造情感之真。

特殊历史背景与特殊地理环境交错着甜蜜怅惘的回忆与文化夹缝中的一代台湾人的创伤,成为林文月反复书写的“乡愁”。但作者将深沉激烈以“冷笔”细细绘出,节制平实的字里行间幻化出故园荒芜、物是人非的惆怅,徐徐弥散在“故乡”的天空中。”即便是收到剧烈的冲击,她总是能够过滤多余的情绪,使文字始终维持平衡、安详、宁静的状态。

(二) 伤逝——生死聚散

林文月的怀人散文中,有以台大师长台静农、朱立民、庄慕陵等为对象的素描,亦有对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身影的雕刻。记录荏苒岁月中的聚散离合,仿佛也是林文月记录自己人生历程的另一种反射,“那些人物落笔之初只见忽明忽暗的线条,再经淡彩一一渲染,染出的却是她的内蕴气质投射到别人身上的光和影。”④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以怀念台静农的文章最多,书写也最深入,如《台先生和他的书房》、《伤逝》、《龙坡丈室忆往》、《从温州街到温州街》、《饮酒及与饮酒相关的记忆》……均是。众多篇章如人物画,从不同角度层层晕染出老一辈学者的才情风姿,甚至具有可观的史料价值。

林文月的“冷笔”除了文字的简练,更多是以置身事外的视角进行叙事。有学者指出,“林文月的散文在每个时期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叙事性,‘叙事’又称‘叙述’,是中国文论里早就有的术语,近年用来翻译英文narrative一词。简而言之,叙事就是讲故事,叙事就是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示给他人。”⑤在林文月的散文中,普遍都是以第一人称作为书写的基调,但在朋友间交往的叙事、描摹师长间的互动,或者追述陈年往事、侧写单一人物之时,往往于笔端流露出一段旁观者的心理距离,使得书写者与叙述者虽为同一人,却仿佛是身处于叙述情境之外观看着自己。

例如《从温州街到温州街》,写到林文月的两位恩师郑骞与台静农品评诗集的默契场景,叙述者“我”目睹两位历经沧桑的老先生相知相惜,“我”坐在一旁“也禁不住地眼角温热湿润起来。”然而书写者林文月如同带着读者一步步穿越时间的走廊,来到台先生的书房,静静看着这个记忆中的画面,斯人已逝、物是人非的哀痛却无处不在。

台先生前前后后地翻动书页,急急地诵读几行诗句,随即又看看封面看看封底,时则又音声宏亮地赞赏:“哈啊,这句子好,这句子好!”郑先生前倾着身子,背部微驼,从厚重的镜片后眯起双眼盯视台先生。他不大言语,鼻孔里时时发出轻微的喀嗯喀嗯声。那是他高兴或专注的时候常有的表情,譬如在读一篇学生的佳作时,或听别人谈说一些趣事时;而今,他正十分在意老友台先生对于他甫出版诗集的看法。我忽然完全明白了,古人所谓“奇文共欣赏”,便是眼前这样一幕情景。

恍若小说般的叙述体,让林文月的“故事”说得越发动人。如此除去自身心理状态描述,而纯以外缘情境来衬托情绪波动的写作方式,无疑需要更多刻画技巧与叙述策略的运用。林文月在中后期散文创作中,有意识地将叙述者“我”的叙事功能置换为倾听者、旁观者、记录者,将世间的聚散离合以更内敛的文字写出。

(三)闲适——人间烟火

除了用文字简洁的“冷笔”与感情深沉的“热笔”书写“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家园荒芜与“人有悲欢离合”的聚散无常,林文月还有大量作品书写山水风物、膳食以及读书等日常生活。在这类散文中,林文月仍用“冷笔”与“热笔”,一笔一划写出烟火气息十足的日常生活,却也不失气定神闲的从容风度。

处女作《京都一年》中的15篇文章都是十分严谨的地方书写,在这本集子里,涵括了典雅古都的四季景物、风俗民情、学术文化活动,以及异国友谊交流等多种层面。林文月引经据典、佐证加注的负责态度,使得该作近似考察报告。对此,林文月坦言“当时采取相当认真的态度记叙,却未免絮絮叨叨缺乏剪裁,致有时颇显烦琐。”事实上,与林氏中后期的散文创作进行对照,不难发现写作《京都一年》的认真严谨的书写态度与客观节制的笔触几乎在林氏的所有散文中都得到延续。可以说,林氏散文的“冷笔”始于《京都一年》,一度令文字呈现大段大段的自我介绍、经典考证,将学术研究论文的笔调用于散文创作,不免使文字如满目华彩的织锦刺绣,严谨有余、灵动不足。但在结合文学与厨艺为一身的《饮膳札记》一书,“冷笔”与“热笔”各司其职,“冷笔”条分缕析地记录各种佳肴美食,自材料选择、处理细节,至烹调方式,辅助器具,乃至特殊心得。既为精细的食谱,亦是叙事性浓厚的文学作品,其中尤以繁复而细腻的制作过程最具特色。

火腿要先切去肥脂与皮,若含腿骨,亦当去除之。洗净后再放入开水中煮沸,去汤沥干。然后再以中火清水煨煮至熟,去汤沥干冷却。火腿之上品,风味绝佳,但是处理不妥善,则皮外骨间之残留物混入,味道怪异难咽,所以必须不畏烦琐仔细处理。煮熟的火腿,须待降温后切丝;若过分冷却,则僵硬反不易细切。由于火腿煮后仍有咸味,故而分量可减为鸡丝的三分之二左右,以免汤尧过咸破坏鲜味。

此段文字详尽地说明做法,兼述材料之特性,文风维持了一贯的绵密细腻,并且对任何细物琐事的观察、经营、描写,都经过严谨的设想和安排,用一支“冷笔”写出“洗手作羹汤”的不易。

《饮膳札记》并不一味写料理制作的过程细节而沦为食谱,书中十多篇散文,多半始于回忆,文末也多半止于回忆。佳肴的烹调过程,其实连接着昔日师友、亲人共处的美好记忆,如《芋泥》是对舅舅连震东、恩师郑骞的怀念,《糟炒鸡丝》涵盖了美食家孔德成的指点,《扣三丝汤》则有着对童年记忆的追寻……就如同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物,所怀念的是与菜肴相连结的特定人物,是生命中无法追回的似水年华。林文月用一只“热笔”赋予膳食以温情与感动,使得对于美食的讲究与享受,到对人物的怀念,皆象征了对于美好人世的眷恋。

三、 温柔敦厚、哀而不伤的典雅节制风格

简媜形容林文月的散文色泽“是古铜色,如天色已晚时,旅人经过一座豪宅,从精雕细琢的窗口流露出一点灯光,那点灯光看起来有些寂寞的样子。”⑥以诗意的语言传神地点出林氏文字的学院闺阁气质浓郁的古典雍容、却又带有年份的苦涩内敛。“冷笔”与“热笔”的并用不悖,使得其文有着中国古代士大夫散文着意追求的典雅节制。

所谓典雅,“实则与‘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是连在一起的。不论诗中包含有如何强烈而深沉的情感,都要规范于适度的意象中,必须‘发乎情而止乎礼易’,表现得平和委婉,稳重端庄,万万不可出格。典雅同淡雅、清雅、闲雅等风格相近,但典雅多同上层社会精神状态相关,带有矜重华贵的色彩。”⑦

林文月的以抒情为主的缅怀伤逝作品总是不见悲恸情绪的字眼,以记叙为主的小品文也散发着平和温婉、稳重端庄的氛围。这与她曾说过“散文是文明人的谈吐”契合。“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令作品呈现儒家“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

“温柔”敦厚代表殷周以来的传统思想。儒家注重中庸平和之道,就是继承这种传统思想。换言之,“温柔敦厚”是指“合、亲、节、敬、适”为标准的创作原则。例如《京都一年》一书,严酷悲惨的日本侵华历史并未影响林文月对日本文化的冷静观察。虽然童年对国族认同有过困惑,却在书写中不掩饰对日本文化的亲近感。学者的审慎眼光,使得该作品侧重于介绍日本文化之美及独特之处,使得笔下的京都更为底蕴浓厚又充满人情味的文化古都。读者几乎读不到行旅散文中常见的对历史、对战争进行控诉的愤懑与激越,这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学成为历史的婢女”的厄运。

“哀而不伤”作为一种艺术情感,是记忆经过沉淀予以再回望,是一种不迫不露的、委曲备至的、令人荡气回肠的舒泄。作者以缓慢的节奏款款倾诉万千情思。由此看林文月缅怀伤逝作品,对于哀伤的表达只有轻轻的惋惜与不舍,而不是呼天号地的不能自已。例如《那间社长室——敬悼世炎伯伯》、《我的舅舅》、《台先生和他的书房》等文,林文月将亲人离去的彻骨哀恸与往昔的甜蜜时光,冷热中和,将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隔开,让思念的情感经过时间的过滤,转换成“哀而不伤”的艺术氛围。

注释:

①[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4,第1版:8.

② 林文月.我的三种文笔.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北京:龙门书局,2011,9,第1版:11.

③琦君.心灵的契约.见林文月《遥远》.台湾:洪范书店,1986,5,3:5.

④董桥.人生清淡凝成深情翠微.中国时报E2版,2004-4-26.

⑤鹿忆鹿.生活可以如此美好的背后——林文月散文的叙事风格.摘自李瑞腾主编《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认识台湾作家的十二堂课》.台湾:中央大学出版社,2005:219.

⑥简媜.误入散文“歧途”——简媜谈散文创作.自由副刊,2001-6-19.

⑦鲁枢元,等主编.文艺心理学大词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361.

参考文献:

[1]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拟古.回首[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2]林文月.三月曝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林文月.生活可以如此美好[M].北京:龙门书局,2011.

[4]林文月.饮膳札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林文月.京都一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6]鲁枢元,等主编.文艺心理学大词典[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7]杨照.对食物的专注尊重——读林文月的《饮膳札记》[M].书城,2000(5).

简媜散文范文第6篇

台湾文学界多年来以它的各项文学奖,不仅使文学在媚俗的文化情境中仍坚持一种抗拒姿态,而且直接推动文学新生代的成长。虽然,近年来,几大报的主要奖项在极力鼓励艺术创新的同时,越来越多获奖作品让人“完全看不懂也读不下去”,台湾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吕正惠认为这些作品不是“浮而不实的‘使命文学’,就是只在文字上花功夫的‘后现代文学’。这些当代作家都只在‘耍’什么,而不是在‘思考’什么,在‘写’什么……”〔1〕但,文学奖仍是每个年度中文学的盛会,更是新生代作家一展才华之良机。

《中国时报》的时报文学奖1996年散文甄选首奖为张启疆的《失聪者》,写一个失聪的,促使作为父亲的“我”在悲伤中不断反思,从个体出发走向人性的关怀,“透过这样的反思,作者才不致一味陷溺于情绪,而能以理性打开克服生命之孤绝的曙光。”〔2〕“失聪者”在作者的反思下不仅指涉一个实在的个体,“而是隐喻了更多心灵绝缘的人们”。该文融汇感性描写与知性思考,语言细致、流畅而凝重。散文评审奖为王威智的《遗址通知》,这是一篇少年成长故事,以儿童的嬉戏引发来自于死亡印象的对生命底秘的参悟;文中不论是扮演死人入棺的游戏还是对“爷爷”腐败尸身和生前难堪的生活描写,都刻意用讽世且无情的笔调,而作者的巧思和用心隐藏其中。

1996年联合报文学奖第一名得主为柯嘉智,作品《答问》,该文以独白的方式写成长的过程和人生的迷惘,“所有青春期的症状、孤独、恐惧、寂寞,甚至对同性恋的向往,生理变化带动心灵的挣扎,都写得很深入。”〔3〕第二名为陈建志的《万宝堂之火》,虽然文中的描写平淡无奇,甚至有过分平铺之嫌,但作者试图在一种喻象的描绘中藉一场火灾表现出台湾的文化与历史“被外来势力焊接”的状况,显其独特的入视角。第三名为郑立明的《画个一》和张启疆的《安宁病房》同获;前文从“一”展开联想,构思新颖,从夸父逐日开始,写出地平线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寓意,“水平线浮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因为它通往远方,因为它最初和最终限制人类的视线,而具有了神秘的力量;随着历史文明的发展(比如飞机的发明),人类脱离了“那条线”,也就迷失了自己,今天人类在困惑中再回来找人的道路、人的定位……该文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写出了丰富的内蕴,虽然展开联想的转换有时显得突兀,但思想上有一定深度,在艺术表现上亦有较独到的魅力。后文则紧扣“生死之间”展开意象,笔调沉稳,自成一格,显示了较强的文字驾驭力,是一篇在评选中得分较低但评委一致认为“不得奖有点可惜”之作。

1997年的时报与联合报文学奖散文类首奖得主均为马来西亚藉的钟怡雯,分别为《垂钓睡眠》和《给时间的战帖》;前文以绵密的文字写失眠,虽是俗常小事,却因作者巧妙的比喻和幽默的描述而见新意,比如说睡眠是跷家迷路的坏小孩,作者要想尽办法哄诱垂钓……该文在层递的情境描写中,不只写出暗夜的动静,同时传达了失眠者的浮躁暴怒,充满语趣。后文写一位老人用勤练书法来对杭时间以挽留他的时代,既有出新之处也显其刻意,但文中对书法内蕴的文化及人生韵味的领悟,颇为深刻。

该年时报散文奖的评审奖为简捷的《一天中的印象》,从自然景物(光和色彩)的转换来表现一天时间的流动,并藉此来写自然光景的变化和内心的想望,显得自然流畅,文字很简练恬淡,但也较少堪以回味的深层意涵。而联合报的散文第二名为郑景中的《变身》、第三名为邱惠珠的《国民用药手册》。《变身》是以与自己对话的方式,在追忆童年中写成长的寂寞,这是在卡通片中成长的一代,在“美少女战士”的“变身”中沉迷的一代,作者说这样长大的“我们也有我们的童年”。评委简媜认为作者“正图跳脱繁重的现实枷锁,回到纯真和友谊都还没有变质的年代……”〔4〕杨牧则“真切地看到作者那种类似乡愁的失落的童年”。〔5〕应该说这是一篇文字的装饰性较突出,而艺术感染力未必甚佳之作。《国民用药手册》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民间用药的了解,将文字与各种药方结合,以中国人屯药、用药的“焦虑”中表现对老、对生死的焦虑,隐隐关涉着更深层的国民性问题。

此外,尚有梁实秋文学奖、《明道文艺》学生文学奖、盐分地带文学奖等奖项中的散文奖得主也多为新生代作者,其中钟怡雯、唐捐、张启疆、王威智、吴钧尧等人,或一人囊括几种奖项的散文奖,或在多种文类上获过奖,他们的写作虽然不是起步于文学奖,但文学奖为他们的成长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以散文写作的宏观成就赠奖的吴鲁芹散文奖第13届(1996)和第14届(1997)分别颁给了艺术品格与思想深度都更加沉稳的中年作家黄碧端和蒋勋。

黄碧端是“以委婉密实的文风及清晰论理的反思魅力”获奖的,得奖散文集为《期待一个城市》等,虽然她笔下所谈的问题也是“岛上文化人士所熟悉的、所抱怨的、所引以为憾的、所赞誉的、所引以为荣的,”〔6〕但她的独到之处在于不论揭发社会病象、还是警策人生,总用一种期待的笔调,冷眼看世界时保留了一份温情,正如台湾作家周志文所言:“黄碧端无疑也有她的冷眼和热情,冷眼使她遇事不会过激,而热情使她对一个也许十分伧俗、十分无望的城市也充满期待。”因此,“她的文字表面看来相当平和,可以说是温文儒雅,但后头的力道却是沉雄的。”〔7〕

蒋勋的创作涉及文学、戏剧、美学、绘画诸领域,以其创作生命的丰沛,被誉为“博学”的创作者。在他的创作中,“绘画对蒋勋而言是一种挽留,是对于即将消失事物的无可奈何。文学创作却是要把事情说清楚,但是越分析说明就越要陷入生命更巨大的空虚和荒芜中。”〔8〕当他以散文集《岛屿独白》获得1997年吴鲁芹散文奖时,他自况“这是写给孤独者的书”,是他在岛屿上的四处游走而获得的“探索窥伺命运本身”的形式,是以日记、信件等似小说似散文的方式发出的心底的“独白”。他说“我在岛屿上观看着日出日落,潮来潮去,花开花落,观看着星辰的移转,观看着生命的来去和变迁。”〔9〕在他看来,岛屿变得匆忙、急躁,迫切于答案的心,使岛屿的居民非常不快乐……而我们终其一生不过只是在玩着“瞎子摸象”的游戏……蒋勋的岛屿不只是立足之地,更是文学的岛屿、内心的岛屿。他的另一篇散文《不可思议种种》〔10〕再次让读者聆听“岛屿独白”的续言:对爱的伦理的求解、从父亲病痛中读解的肉身与人间爱的真切感、从一个杂手的不可思议之举到人类那一张张充满仇恨的脸、充满贪欲的脸……作者要传达的是人生种种“真实中仍然非常虚幻”的无可确定性。蒋勋的散文文体模糊、内蕴丰富,不仅拓展了散文的涵容量,也是对散文体式的大胆创新。

散文是台湾文学名家荟萃的最大一块绿地,不仅众多本色散文家勤奋耕作,更得到各门类高手纷纷伸出之“左手”的援持,因此这两年的台湾散文在文学低谷中依然保持了较为坚实的步履。

龙应台这两年的笔触,更加绵密婉转,其层层深入的思理与利如挥剑的批判,锐气不减当年,而文字的感染力与思想的圆熟更胜一筹。如《干杯吧,托马斯曼》〔11〕放笔纵谈流寓异国他乡考“向日葵的心态”;虽然迁徙他乡不见得就是放逐,但“失去语言,因而失去自我,失去存在的实体,”就犹如“贫血的向日葵”……全文情思回环绵远,语言十分圆融。又如《苏州的识者》〔12〕则写自己“到虎丘其实不为看风景古迹,而为了看一个文化,一个美感充沛的文化。”但却看到“花了两千年时间沉思琢磨而成的历史风貌,只需要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彻底消除。”在深刻的文化思考与人文批判中也流露了一些无奈与沉痛。此外,《顽童捕蝉》〔13〕以较为素朴轻盈的文字细述孩童捕蝉,感叹时光、生命又如何能把握丈量;《魂牵》〔14〕写的是背尸归乡的感人故事,流注着浓厚的叶落归根的深情。龙应台这两年散文创作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有大量作品见诸报刊,并出版了散文集《干杯吧,托马斯曼》,笔端触及文化批判、社会关怀、人生寻思,并极力印证台湾文化与世纪交接的发展,内蕴沉潜。

余光中多年来在个人写作之外还多做了一项“被动的文章”,那就是为人作序,于是他将所写序言选了三十多篇,于1996年以《井然有序》为书名结集出版。他的序文并采微观与宏观,兼有情趣与理趣,讲究气势与韵味,不仅被当作书评来读,而且他序中对作家作品的评赏在台湾文坛常起到定位作用。而他为《井然有序》写的自序《为人作序》〔15〕更是一篇兼具辞采与文理的知性散文,文中纵谈古今序文的衍变、为人作序的种种滋味,更以“证婚人”喻“写序人”,自有余氏狮子搏兔式的深刻与幽默。他的又一篇散文《日不落家》〔16〕再次体现余氏的幽默文风。他说自己一家人分居五国,吻合现代人“地球村的感觉”,而妻子(四个女儿的母亲)“曳着电线,握着听筒,跟九千里外的女儿短话长说;正如以前妻子怀孕时用脐带向体内腹语,不过现在“是用电缆向海外传音”,都是母子情深的方式,因此,余光中体会到“所谓恩情,是爱加上辛苦再乘以时间,所以是有增无减,且因累积而变得深厚。”余氏散文之精警与独具魅力的想象由此可见一斑。

杨牧定居北美十多年后回到了台湾,他将这十年来特定时空下心神交集的体会与领悟之作于1996年结集出版,即散文集《亭午之鹰》,其笔端多涉大自然与人文世界的交感,平淡从容中更保持了对鄙陋与俗媚的抗拒姿态。如在《借来的空间里》,他说“这是一个缺少希望的时代”;在《来自双溪》中,他自问“我会不会将半生服膺、追求、捍卫的有限真理混淆、错乱了?”因此,他将自己“物化为一只鹰,那一只来过,然后再也没有踪迹的‘亭午之鹰’,因为他曾一瞥地伫足于广漠的自然中。”〔17〕杨牧受着这浪漫情绪的驱策,不断创作出沉湎于追寻浪漫同时凝聚着无限愁思的散文。他发表于1997年9月8日《联合报》上的《昔我往矣》,是他回台湾花莲定居后唤起的童年的记忆和血脉中的乡情的表白,他说那是一份特殊的感觉,“一直保存在感官的记忆深处,纵使到那时为止我还不知道如何具体描写那气味,但我能判别它,指认那气味……”对此,他说自己可以用比喻和象征作为捕捉它并且叙述它的方式,这比喻和象征使杨牧的散文常有一种磅礴的丰美与诗性的意境。同期他亦出版了另一本散文集《下一次假如你去旧金山》。

小说家李黎这两年中出版了两本散文集:《晴天笔记》和《世界的回声》。《晴天笔记》是一本亲子之书,也是一本真实而美丽的心灵之书,分“感怀四简”和“晴天笔记”两部分。第一部分记写丧失爱子时生命巨恸的创伤与绝望,第二部分是一个阅尽无常世事的母亲对重获新生命的希望、喜悦与反思。《世界的回声》收作者近年的20多篇散文,分世情、人情、心情三辑,写人、写事、写景、写物,“是一个触觉敏锐的女子关照这个世间的形形时,为我们收录的声音——经过她辨声录制,加入她的质地的声音。”〔18〕

被认为文字不断出新的简媜,近年的散文写作更注重体式的创新,1996年底出版的《女儿红》是1991至1996年创作的结集,文体介乎散文与小说之间,重在探勘女性的内在世界。如《贴身暗影》,写一位长年照看卧病在床的父亲的女子“深不可测的孤独”、在隔膜的人世中独自挣扎的徬徨种种难以尽述的内心世界;而《肉身启示录》〔19〕是对现代女性在“那套女体规格化标准”下“女人的身体与心灵永远是愚民者的殖民地”的感叹;对女性觉醒之艰难,简媜下笔既热讽又深具同性的同情,当女性像流行病似地忙于减肥、塑胸时,简媜告诚同胞“肉身是灵魂用来探险的船”,不论胖瘦,都是一尊独一无二的肉身艺术,何不“把它当作大师最满意的雕塑品”?简媜这两年的散文益发洗却女性散文习见的柔美甜媚,而更增多了熟稔人世沧桑后的瘦硬之气。

近五年未出书的席慕容于1996年7月出版了散文集《黄羊·玫瑰·飞鱼》,这是她1990年以来的作品合集,记述了她这些年的奔波与浮沉,尤其是对原乡——蒙古草原的深切关注。此外,席慕容从1996年1月至12月为《幼狮文艺》写了一年的“高原札记”,1996年3月起为《皇冠》杂志写了一年的“大雁之歌”,它们是作者对梦魂牵萦多年的原乡——蒙古草原的观照,虽然只是“一点点地来描绘出一些简单的轮廓”,但对作者而言,不论是知识上的“资料”还是实地得来的经验,都已“进入我全部的感觉系统,成为我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

舒国治也是一位将诗歌的触角延伸至散文领域的散文家,这两年他更频繁地行走于台湾大地,企图深入而切实地探寻到他生存的这块土地更内在的真实,他的《人生台北》〔21〕及1996年10月在《中国时报》连载的《台湾重游》便是这切实观察后的体认。两文的文字均简洁明朗。他的另一篇作品《永远的碧潭》〔22〕则是逸出都市观察的清新之作,以那曾拍打过“我”和太多北部少年的浑沌胸膛的碧潭,寄寓蓬勃的生命源泉,那是“清凉,却从不荒苦”的生命印证,是原乡给予的滋养。如今碧潭的时代过去了,留在作者心中的是挥之不去的怅惘。

此外,张秀亚、杨青矗、隐地、陈芳明等作家更加人情练达、醇朴雅正的文字堪为这两年台湾散文的又一道风景。如张秀亚的《不凋的葵花》〔23〕抒写梵高画笔下的葵花,蕴藏着深邃的人生感念;“这金轮,这黄褐色的葵花,在生之道途上辗转已久,好像凝聚着悲哀与欢笑,忧伤与安慰,煎熬与狂喜,在喜剧与悲剧中轮流作主角。”而扬青矗的《死皇帝与活乞丐》〔24〕言传一种素朴而诚挚的人生秘谛,他说“活着就是人生的意义”,其价值仅是个人的认知自己而已。他的《榄仁树》〔25〕写榄仁树叶从过去的习以为常到如今的身价陡增,记叙个人的一些经历,流露些微的感触,是一篇非常平易朴实的作品。

陈芳明的《秋天的签名式》〔26〕则是一篇灌注着深沉的生命感念的抒情文字,一位离乡久远的中年男性生命浮游中在梭罗的墓前“获得了生命的诠释”,当他以自身的精神探触到已经散发在花魂与树魂之中的梭罗的生命时,他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人的精神枷锁与权力束傅,往往来自内心的物欲……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抵抗的意志必然比任何时候还来得坚强。”而隐地的《身体一艘船》〔27〕感叹的是人生如航船载沉载浮,但自己的身体是一艘会思想的船,在航行60年的今天,不禁随着烟尘往事,想着人在大地上的存活,想着人生的悲喜剧,想着世纪末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人生的沧桑感跃然纸上,文末更有自励励人的劝勉,表达了对人生的执著。

杏林子的《年方九十》〔28〕写李可染、苏雪林、颜水龙诸位文艺界泰斗对生命不尽的欢喜和期盼,一句“年方九十”包蕴了怎样从容、坦荡的人生情怀,杏林子用她特有的温馨的笔调写出了前辈对生命的无限珍爱。而向阳的《微雨》〔29〕也是对生命的探问之作,但它用的是一种美丽而哀愁的意象:微雨,它象征着一个诗人寻找诗路的迷离人生,也吻合细细琐琐的中年心境;当诗人终于肯认了那记载着个人生命并与个人生命同存的声音便是诗的声音时,他可以在烟雨中开始生命的再出发了。高大鹏的《未完成的浪漫》〔30〕却是为一个未完成的生命发出的“深沉的人性的叹惋”;作者说一曲“未完成交响曲”正象征了音乐家舒伯特悲剧的一生,而刻在他墓碑上的墓志铭:“死亡在此埋葬了无比美好的天赋及美好无穷的希望!”更“道尽了世人对他未完成的生命及未完成的使命之无穷尽的惋惜与追念!”高大鹏以诗情浓郁的文笔抒写了对生命的吟咏,他这两年的散文更多地注入这种如诗如绘的人生感怀,情思饱满深沉,文字柔美绵密。1996年,他获得了以出版散文集著称于台湾文坛的九歌出版社的九歌年度散文奖。

自然写作是台湾90年代散文写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说90年代初台湾的自然写作更多是藉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的观察、从人对大环境毫无理性的侵犯、伴随台湾经济发展而来的生态污染等,写出都市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品格以及正视这种现实的悲情与焦虑,那么,1996—1997这两年的自然写作又增添了一份梭罗式的恬静,即在素朴的自然观察与描绘中,传达了来自心灵深处的对大自然的喜慕与眷恋,更加平和、静穆、深沉。

刘克襄就是从“要逃避整个现实城市的社会体制”、“想要认识自己”而去“追寻”一种素朴的生活”〔31〕的,1996年出版的《偷窥自然》感性而详尽地描绘了他的自然经验,比之1995年的《小绿山系列》的冷静观察、刻板记录,更多了一份想象的感染力和思考的魅力。他的笔下已甚少流露早期自然写作者的“恐慌、焦虑,近乎气急败坏的悲观无奈”,“他谨守这样的信仰:尊重生活的土地伦理。过都市里素朴的生活,然后享受阅读自然的快乐。他在作品里分享的正是这种经验”。〔32〕他的《南方之南》〔33〕既细腻描绘自然景观:包括树豆、芒果园、长穗木、森林鸟类、赏鸟人诸种细微动植物与人相契相生的生趣盎然的自然图景,又抒写了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困惑不解及对生态问题的焦虑,同时流露了淡淡的乡愁。

远离都市隐居山野的粟耘多年来的自然写作已自成一格,笔墨清新、简朴,一草一木、一鸟一虫皆印证着返归山野的质朴与真纯,近年亦常面对自然生物的异化:人为的结果,直陈心中的忧虑与愤懑。《人啊!走远些吧!》〔34〕以“狗与人之间观想录”为副题,其批判、伤怀所指已然明晰,文中对狗的各种命运、际遇的细致生动描述入木三分。

陈煌的自然写作不仅注重文学成分的提升,在自然生态观上也别具慧眼。他的《猎人山》〔35〕写自己在猎人山从事野鸟生态观察中不仅领会了自然的神秘,也看到了与山林共依存共呼吸的猎人与山林万物融合无间的境界,因此悟出了真正给生态带来威胁的是人类文明的喧哗,而不是已充当山林“守护神”的猎人。此后,陈煌又与张爱华联手撰写了“猎人山”续篇《追踪台湾蓝鹊》〔36〕,文中细腻地描绘出台湾蓝鹊的雅致风采及其生存境况,还有猎人四处布下罗网的威胁,文末一只蓝鹊在风雨交加中触电惨死的景观犹显凄凉,生命的美丽与脆弱、文明的负面影响尽在不言中。两人合写的又一篇作品《绿色小径》〔37〕再次记录深入猎人山一荒芜小径的所见所感,路边的杂木林、野生动物、原住民的遗迹等等,都让作者明白“野地生命并未歇止,只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而已,所以要欣赏它,有时得放弃势利的眼睛,而闭着眼细细倾听。”

应该说,台湾的自然写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跳脱出环保式的窠臼而日益多元化,作者们渐渐摆脱了早期简单刻板记述自然观察过程、文字过分平板单调之弊,而注重文学语言的感染力、文章布局的吸引力,使自然写作益加倾向于散文文类。做这种文学倾向努力的除上述几位外,还有洪素丽、王家祥、徐仁修、陈冠学等。

洪素丽这两年的生态散文,不仅以更开阔的视野关怀自然与人,而且在散文艺术的熔炼与知性思考的深度上均更加成熟。如《告别忧郁》〔38〕是在冰岛青白色的雪原中感受到的自然给予的喜悦与启迪。这里有着“混沌天地间最原始的美丽。空白的美丽。安静的空白,泼墨浓淡的空白。无法遍植欲望的空白。极简艺术中无形状无透视无符号无边境的诗意的空白。”惟有“灵性”才能使人与大地、与时间相犀通,才能使尘世的种种忧郁退隐而去。文中含蓄委婉的抒情,融感性意象与知性思考的文字,都体现了自然写作可拓展的路向。此外,她还发表了《湛蓝》〔39〕等生态散文。

王家祥的《秋日的声音》〔40〕则是用心倾听天籁并探问生命真谛的深具文学性的作品,在王家祥笔下,秋季是温柔丰美而圆满的,秋天的声音内敛而细致,他用美的而深情的文字传达出秋日万物清明爽朗的声音与生命姿势;文末对无视自然生命的人类的粗暴加以挞伐,则体现了王家祥的批判意识。他的《飘浮的大武山》〔41〕同样尖锐地抨击了那些不用力维护生态的政府,他说那些对土地一无所知、缺乏历史、人文、生态的涵养,一心一意横暴粗辣地追求经济指数的官员“永远看不见山”,也无法尊重山,尊重土地。还有林云阁的《迷惘的鱼眼》、梁正居的《家在老农庄》等作品也都体现了深具批判意识与忧患情怀的生态观。

而徐亿修的文集《思源垭口岁时记》是以洗练的文字加上精致的图片来呈现丰饶多样的自然生态和绚丽多变的山林景致,期以唤醒人们珍爱自然的素朴心情。这份意图大概也是所有以灵慧之心领略自然,以灵动之笔记述生态变化,并细腻领悟自然奥秘的这些“自然写作者”的共同旨趣吧。

报刊的“专栏”写作是台湾文坛的突出现象,专栏文字多涉及种种社会、政治问题,典型的专栏作家下笔常纵论时事、直陈时弊,文锋犀利有余,文字的推敲不足。这几年,大量散文家、小说家的加盟,提升了专栏文字的文学品格;如张晓风、阿盛、亮轩等散文家这两年也为报纸写专栏文字,多属意味隽永的短作、随感,但也少真正厚重之作。张晓风于1996年底出版了专栏结集的《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书名已透露了这种专栏文字的闲适与随感的轻松,虽然她笔下透示的点点人生感触仍有动人之处,但专栏文字确乎很难体现她“亦秀亦豪”的风格。

在比较典型的专栏作家中,杨子的文风较独特,他的笔下更多精辟的人生思理,表露出浓郁的人文关怀。如《惟见长江天际流》〔42〕以长江寄寓深切的乡愁,他说“乡愁,是天人合一的美学。人类眷恋自然表现于特定地理环境的情怀,乃酿成乡愁,这是大自然之美好,通过人类之灵而形成思维上的反照;从而,乡愁也具有人文的高度意义。”而《音乐的生命哲学》〔43〕谈到“音乐的生命哲学是哲学、宗教、行为学、心理学所谱成的语言旋律,是人类所表现的一种‘灵’,也是对人类之灵的呼唤。”《风雨中访日月潭未遂》〔44〕则记写雨中走访日月潭的经历,对自然遭受人为破坏感触良多。杨子的思索更多系于人之灵、人之本,比之一般专栏作品,他的文字更流利,情思更深长,更注重艺术感染力。

还值得提上一笔的是《联合报》于90年代“为要唤起全民对驱遣文字的信心、热爱”,开辟了“全民写作”栏目,该报多年来一直保留了这一栏目,作者来自各行各业,文字亦极短,但这正是90年代“城乡上演的悲欢连作——发生在海边、公园、医院、学校、山林、工地以及街巷的短剧”,〔45〕文体上既有小说又有散文,1996年至1997年两年亦有为数不少的短文记写了苍生百姓的生命刻痕,不论从推广普及文学写作的角度看,还是就“文章诚实、丰富、多样及意想不到的人生张力”而言,这确实为文学写作打开了一个新面向。

〔1〕郑喻如《现代小说与读者渐行渐远》,《联合文学》1997年第8期。

〔2〕颜崑阳《活在一意孤行的感官世界》,1996年10月2日《中国时报》。

〔3〕《前卫与乡土的沉思——散文类决审会议纪实(中)》,1996年9月23日《联合报》。

〔4〕〔5〕杨蔚龄《散文,生命的印记》,1997年9月26日《联合报》。

〔6〕〔7〕周志文《冷眼与热情——评黄碧端〈期待一个城市〉》,《联合文学》1996年第10期。

〔8〕〔9〕魏可风《在孤独里独白——蒋勋访问录》,《联合文学》1997年第1期。

〔10〕《联合文学》1997年第1期。

〔11〕1996年1月1日至2日《中国时报》。

〔12〕1996年12月21日《中国时报》。

〔13〕1996年9月12日《中国时报》。

〔14〕1996年1月20日《中国时报》。

〔15〕1996年10月9日至10日《联合报》。

〔16〕1997年6月1日《联合报》。

〔17〕王鸿卿《缅怀国度里的杨牧》,《幼狮文艺》1997年第5期。

〔18〕黄碧端《感性的回声——评李黎〈世界的回声〉》,《联合文学》1996年第9期。

〔19〕1996年3月28日《中国时报》。

〔20〕席幕蓉《高原札记“资料”与“经验”》,《幼狮文艺》1996年第5期。

〔21〕1996年8月1日至4日《中国时报》。

〔22〕1996年11月21日《中国时报》。

〔23〕1997年10月5日《联合报》。

〔24〕1997年2月10日《联合报》。

〔25〕1996年9月16日《中国时报》。

〔26〕1997年1月2日《中国时报》。

〔27〕1997年1月13日《中国时报》。

〔28〕1996年6月26日《联合报》。

〔29〕《联合文学》1996年5月号。

〔30〕1997年3月24日《中国时报》。

〔31〕〔32〕沈冬青《观察、解说与创造:阅读刘克襄》,《幼狮文艺》1997年第6期。

〔33〕《幼狮文艺》1997年第6期。

〔34〕《联合文学》1996年第9期。

〔35〕《幼狮文艺》1996年1月号。

〔36〕《幼狮文艺》1996年5月号。

〔37〕《幼狮文艺》1997年第4期。

〔38〕1996年5月27日《联合报》。

〔39〕1997年4月23日《联合报》。

〔40〕1996年12月26日《联合报》。

〔41〕1996年12月7日《中国时报》。

〔42〕1997年10月6日《联合报》。

〔43〕1997年9月8日《联合报》。

〔44〕1996年8月14日《联合报》。

简媜散文范文第7篇

2.仰望诗意星空——2003-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印象赵雪源

3.新世纪文学选刊 随笔三则培根,何新

4.松林一夜斯蒂文森,罗务恒

5.春天(节选)乔治·吉辛,郑翼棠

6.远处的青山高尔斯华绥,高健

7.臧克家的诗

8.每刊每月一首大解,周亚,王冷阳,宋晓杰,海男,李少君,缪克构,李森

9.箱子岩沈从文

10.门克·莫利,夏月

11.草莓雅·伊瓦什凯维奇,韩逸

12.荷塘风起颜元叔

13.涂鸦时代

14.在玄武湖畔李金发

15.提醒幸福毕淑敏

16.张小娴小品选张小娴

17.万卡契诃夫,汝龙

18.真的故事莫泊桑,王振孙

19.阿内西阿美女皇后马里奥·贝内德蒂,刘家海

20.月迹新世纪文学选刊 贾平凹

21.孟婆茶杨绛

22."诗衷歌恸鲁川情"诗歌朗诵会

23.也许,道理就该如此陈春花

24.当城市穿越生命于丹

25.华老师,你在哪儿王蒙

26.摔碎的心佚名

27.孩子,请听我说黄伯平

28.齐鲁诗歌作品选江非,北野,田暖,张凌波,弓军,曹瑞欣,李云

29.李耕:燃烧,以自己的生命——李耕散文诗选

30.李耕:激情燃烧的诗人耿林莽

1.过法门欣儿

2.回头的浪子帕特里克·怀特,黄源深

3.生活在继续多雷斯·葛·哈里逊,孔耕蕻

4.我在哪里彼得·康得拉,杨国斌

5.每刊每月一首

6.林明理诗选

7."今"

8.菜菌河伯尔,贺骥

9.人的创造力巴山德,石海峻

10.论快乐钱钟书

11.书尤金

12.春来半岛余光中

13.夜行者梦语(节选)韩少功

14.高雅而潇洒的遁逃田中禾

15.燃烧的柴垛林宕

16.黄雀在后刘亚武

17.不该上镜乔迁

18.冤枉沈海波

19.蝴蝶,你是谁家的灵魂徐迅

20.梅在雾上睡楚楚

21.谁在大塘里唱歌(节选)方如果

22.新世纪文学选刊 给树留个杮子毛甲申

23.总有挥之不去的匡瓢

24.奔跑的树李广智

25.唯一的家周海亮

26.蓝海湾(外四章)——沉沙散文诗选

27.诗与思的成功组合——沉沙散文诗选读耿林莽

28.悬疑背后的自我救赎——电影《沉默的羔羊》赏析张颖

29.名人书趣雪焰

1.蓦然回首的刹那艾明波

2.陈雪梅诗选陈雪梅

3.陶永生散文选陶永生

4.春天的遐想泰戈尔,白开元

5.人:一种无常的存在室·阿罗宾诺,石海峻

6.光辉逝去尼赫鲁

7.希梅内斯诗选

8.林明理诗选林明理

9.每刊每月一首

10.读书[法]萨特,柳鸣九

11.雪鲁彦

12.我的迁悔(节选)列夫·托尔斯泰,佚名

13.案头清供张中行

14.静夜功课张承志

15.远方许达然

16.风中的芦苇梅洁

17.看画马克·吐温,卞慧明

18.有声电影老舍hHTTp://

19.拥堵的天堂路阿尔克·阿尔卡诺夫,李冬梅

20.美丽的茧简媜

21.不如归王怡子

22.与子同偕蔡碧航

23.她是如此陌生麦阁

24.天堂之门新世纪文学选刊 曹文轩

25.故乡,您终于代替了我的母亲东西

26.清明雨、月亮及其他——陈计会散文诗选

27.陈计会散文诗欣赏耿林莽

28.哀而不伤既纯且美——读川端康成小说《雪国》《千只鹤》《古都》贺彩虹

1.一枕落花香刘鸿伏

2.雪松诗选雪松

3.王惠娟散文诗选王惠娟

4.影子波·普鲁斯,苗浡然

5.作家的自白(节选)切·米沃什,绿原

6.夜宿山中雅·伊瓦什凯维奇,韩逸

7.瓦雷里诗选

8.每刊每月一首

9.书朱湘

10.我与绘画的缘分丘吉尔,王汉文

11.四季生活沃罗宁,曹世文

12.雨的四季刘湛秋

13.受伤的芦苇陈芳明

14.石缝间的生命林希

15.寂寞书院冷叶文玲

16.莽撞汉马可·布兰狄罗,黄嘉琬,黄后楼

17.谎言张森凤

18.谁是导演王立齐

19.姑苏看水张宏

20.埙陈娜娟

21.捻碎了夏天的最后一声叹息朱千华

22.四月阳明萧白

23.家庭琐记叶辛

24.新世纪文学选刊 七年,一辈子闵彩霞

25.桐花声里燕子飞郑小琼

26.时候不早了,坐锅周和平

27.在风景中且行且唱——郭风散文诗选

28.自然美卓越的歌者——郭风散文诗评介耿林莽

简媜散文范文第8篇

2."以人为本"是群众史观的实践徐令彦,白长华,王红英,XULing-yan,BAIChang-hua,WANGHong-ying

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的演进及启示孙岚,肖映胜,SUNLan,XIAOYing-sheng

4.退隐后重现现代——儒家政治思想现代转化的反思徐晨,XUChen

5.论儒学"人伦日用"化的路径及"例外"原则黎学军,LIXue-Jun

6.都市景观的符号学分析康长春,郭玉红,KANGChang-chun,GUOYu-hong

7.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的形而上学基础的探讨高建民,孔俊峰,GAOJian-min,KONGJun-feng

8.布鲁诺·拉图尔的实验室研究述评季士强,任建霞,JIShi-qiang,RENJian-xia

9.原级价值判断和次级价值判断——对"休谟问题"的反向求解陈张壮,CHENZhang-zhuang

10.加快转变河南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机制樊万选,唐海峰,林风霞,FANWan-xuan,TANGHai-feng,LINFeng-xia

11.刍议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瓶颈"及相应对策思路陈金田,CHENJin-tian

12.基于灰色灾变模型的企业资本运营绩效的预测分析袁晓燕,党云霞,YUANXiao-yan,DANGYun-xia

13.论我国间接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杜洪林,DUHong-lin

14.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农民工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江瑜,JIANGYu

15.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探索孙晓中,SUNXiao-zhong

16.基于CRM的服务质量对客户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思达连锁超市为例姬大鹏,JIDa-peng

17.忧郁而华美的歌唱——简媜散文简论刘涵华,LIUHan-hua

18."伤痕"与"反思"小说中"受伤者"的形象分析李敏,LIMin

19.从小说创作看新月派文人对现实矛盾的解析张惠苑,ZHANGHui-yuan

20.兰姆随笔和《雅舍小品》周艳芳,ZHOUYan-fang

21.试论西厢故事中红娘对张生的情感变化梁帅,LIANGShuai

22.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人物性格特征解读王红梅,WANGHong-mei

23.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浅析史秀玉,SHIXiu-yu

24.论王鼎钧散文的怀乡情结丁一,DINGYi

25.大众文化语言习得价值的探析冯歌,FENGGe

26.跨文化商务沟通中身势语的文化解读李娜,LINa

27.鲧禹研究现状分析雷伟平,LEIWei-ping

28.浅谈晚清时期的吕宋票马致远,MAZhi-yuan

29.抗战时期西安的城市防空建设论述李宗海,LIZong-hai

30.试论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周玉梅,徐文武

31.论开封在北宋时期中原城镇体系中的职能李虎,LIHU

32.夏商时期我国水井文化初探贾兵强,JIABing-qiang

33.黄河防治开发探论——基于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黄敦文,黄穗光,HUANGDun-wen,HUANGSui-guang

34.《十九信条》保障权利条款缺失的宪法解读李永健,LIYong-jian

35.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分析——以环境价值二元性为基础张明涛,ZHANGMing-tao

36.量刑不均的立法解决刘晓娟,LIUXiao-juan

37.美国法上的"危险病人"例外规则——以精神病医生的拒证特权为中心张永,ZHANGYong

38.德国侵权法上同质料性原则分析向东,XIANGDong

39.确认行政调解协议为民事合同性质的利弊分析杨国平,YANGGuo-ping

40.从《斐多》看自然法之不朽张胜军,ZHANGSheng-jun

41.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策略刘汉东,LIUHan-dong

42.隐性德育发挥功能的心理机制分析尹黎,YINLi

43.道德情感体验:德育实效性的促力郑满利,ZHENGMan-li

44.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罗松远,LUOSong-yuan

45.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白玉美,BAIYu-mei

46.我国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不足和对策许拯民,XUZheng-min

47.试论大学课堂教育目标的实现岁有生,SUIYou-sheng

48.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顾丽娜,GULi-na

49.国外私立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王怡宁,WANGYi-ning

50.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文化模型研究张俊华,杨耀红,高辉巧,ZHAGNJun-Hua,YANGYao-hong,GAOHui-QiaoHttP://

51.试论科研对《地基与基础》教学的促进作用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YANGJi-hong,DONGJin-yu,LIUHan-dong,HUANGZhi-quan

52.汇编语言教学探讨张玉华,郭红涛,ZHANGYu-hua,GUOHong-tao

53.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做"一体情境教学模式研究姬晓惠,JIXiao-hui

54.普通化学教学中化学史教育的作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杨光瑞,李东颖,YANGGuang-rui,LIDong-ying

55.论高等院校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宋冬凌,SongDong-ling

56.密码学的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贾伟峰,杨礼波,JIAWei-feng,YANGLi-bo

57.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刘学民,LIUXue-min

58.车辆工程本科教学改革和实践段俊法,孙永生,DUANJun-fa,SUNYong-sheng

59."名学"与"语言符号"观吕晶晶,LVJing-jing

60.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雷冬雪,LEIDong-xue

61.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调查与研究李胜机,LISheng-ji

62.从语用失误看大学英语教学陈莹莹,ChenYing-ying

63.本科院校岩土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王四巍,于怀昌,WANGSi-wei,YUHuai-chang

简媜散文范文第9篇

抒情性散文是散文中最常见的一类,注重表达思想感受,向来备受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推崇。它是指因景感怀、因物或因事(人)感怀,以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文章。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文风多空灵飘逸,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彩的语言运用上。抒情性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人)抒情三类。抒情性散文往往借助写景状物或事情细节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物、事(人)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都是为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服务的。抒情性散文常常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表现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融会;或托物言志,有所寄托;或借事(人)言情,情因事发,以达到抒情的目的。较其他散文而言,抒情性散文的感情更加强烈,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富有诗情画意。

【鉴赏目标】

一、鉴赏抒情性散文的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散文常常边写景边抒情,或在集中写景之后集中抒情,或在写景之前谈自己的感受,或这三种方式综合使用。

二、鉴赏抒情性散文的线索。抒情性散文的线索一般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我们可以依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出文章的层次。把握好抒情性散文的线索对深入探讨文章主题等非常有益。

三、鉴赏抒情性散文的含蓄美。含蓄的语言富有暗示性、朦胧性和多义性。它是指“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作者将深广的思想内容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同时留有余地,做到“有余不尽”“令人于言外可想”,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四、鉴赏抒情性散文的细节美。抒情性散文有许多值得用心去体味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生活中无数转眼即逝的瞬间,同时也渗透着作者细腻深沉的情感,用文字升华,定格成永恒的美,起到以点代面的作用。

五、鉴赏抒情性散文的语言美。正如诗人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抒情性散文具有诗情画意的特点,语言清新简练、生动形象、音律优美,有诗一样的雅致。

【经典品读】

她从不肯委屈我一秒

三 毛

那天的风特别的大。我缓缓地开着车子,提防对面的人行道上也沾满了海水。突然,我看见了在风里、水雾里踽踽独行的母亲。

母亲腋下紧紧地夹着她的皮包,双手沉沉地各提了两个很大的口袋。那些东西是那么的重,使得母亲快蹲下去似的弯着小腿在慢慢一步又一步地拖着。

她的头发在大风里翻飞着,有时候吹上来盖住了她的眼睛,她手上有那么多的东西,几乎没有一点法子拂去她脸上的乱发。

我赶快停了车向她跑过去:“妈妈,你去哪里了,怎么不叫我?”

“去买菜啊!”母亲没事似的回答着。

“妈妈上车来,东西太重了,我送你回去。”我的声音哽住了。

“不要,你去办事情,我可以走。”

“不许走,东西太重。”我上去抢她的重口袋。

“你去镇上做什么?”母亲问我。

“有事要做,你先上来嘛!”

“有事就要去做。我语言不通,不能帮上一点点忙,看你这么东跑西跑,连哭的时间也没有,你以为做大人的心里不难过?你看你,自己嘴唇都裂开了,还在争这几个又不重的袋子。”她这些话一讲,我的眼睛便湿透了。

母亲也不再说了,怕我追她似的加快了步子,在大风里几乎开始跑起来。

我又跑上去抢母亲袋子里沉得不堪的一瓶瓶矿泉水,她叫了起来:“你脊椎骨不好,快放手。”

这时,我的心脏不争气地狂跳起来,又不能通畅地呼吸了,肋骨边的刺痛又来了。我放了母亲,自己慢慢地走回车上去,趴在驾驶盘上,这才将手赶快压住了痛的地方。等我稍稍喘过气来,母亲已经走远了。

我坐在车里,车子斜斜地就停在街心,后望镜里,还看得见母亲的背影。她的双手,被那些东西拖得好似要掉到了地上,可她仍是一步又一步地在那里走下去。

母亲踏着的青石板,是我一片又一片碎掉的心。她几乎步伐踉跄了,可是手上的重担却不肯放下来交给我。我知道,只要我活着一天,她便不肯委屈我一秒。

(选自《三毛文集》,有改动)

灵犀一点

三毛散文自然清新,毫不晦涩,具有天然去雕饰之美。此文以海边大风和水雾为背景,衬托出自然环境的恶劣。风雨中的母亲踽踽独行,“紧紧地”“沉沉地”“一步又一步地拖着”等极具表现力的词语,让读者仿佛看见了母亲行走的艰难。纵然如此,她不愿意“我”帮忙。简单又朴实的对话,既写出了母亲性格的倔犟,又写出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意,作者将记叙与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文末集中抒情:“母亲踏着的青石板,是我一片又一片碎掉的心……”进一步凸显了文章主题:母亲是那么的爱“我”,她从不委屈“我”一秒。

【时文速递】

薄雨清明

简 媜

清明之后的薄雨天气,水乡居民得了很好的理由不出门。

屋瓦上,炊烟如一条游龙,惊动竹林内避雨的谷雀,以为起了雾,走了雨。

我打从街道走过,湿滑的石板拉着我的瘦影。影子浮在石上,有点人在江湖之感。

瓦檐下的民家正在烹煮什么呢?祭祖的牲礼还在,此刻或有巧妇站在灶前,料理今晚的丰宴。清明之后,邀亲族聚坐,说说生的年岁或逝者的轶事。

雨季不适合出游,雨丝湿了衣袖,步履也因吃水益加沉重。是谁家的窗口飘来一阵药香?闻来像刚起炉的参汤。是窖喜的新妇吗?还是久病短了元气的老妪?哪一户正准备迎接未来的喜事,抑或有一段难堪的事故,发生在娇美的身上,服侍她的是当家的壮汉。

雨阵收山了,屋檐滴下水珠。闷慌的孩童纷纷夺门而出,街坊间一阵脆亮的童谣。

未出门的人忙些什么?为一场宴席愉快地躲在庖厨内?为一件远行的袄子,不能停止针线?还是卧榻上响起亲人的咳嗽声,挪起她正在拍背?

风雨无私,漂洗众家屋瓦,可又让人担忧,一寸寸洗下去,总有瓦薄的时候。届时,我若回到这里,这些人会在哪里继续他们的故事?

简媜散文范文第10篇

《刘荒田美国小品》里的散文大都是“《读者》式”小品散文②。《车里人生》就是这类散文的代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读者》2014年第2期“人生之旅”栏目摘录了刘荒田的这篇散文。这篇千字散文,是刘荒田散文的精品之一,反映出刘荒田散文独有的格调———人生随笔、生命感想以及对文化、历史和社会见闻的独特言说:午后,乘车。日影阴阴的,却蛮有内劲。车厢里乘客渐渐多起来。我独占的双人座上,陆续坐过几个人,拿滑板上车的白人小伙子,专心用耳机听音乐的女学生,还有身板粗阔的墨西哥男子。我没有理会,埋头读王鼎均的《关山夺路》。我一次次地为命运中的偶然而慨叹……散文以此开头后,叙述了3个偶然事件:在逃难的船上,我被人挤下船,又被人拉上来,在这一推一拉的偶然中,我历尽生死祸福;天津旅人被人投到牢狱,饥饿等死,有人偶然施舍的一个西红柿救了他一命;我乘车掉钱包,偶遇的白人、黑人两青年在百老汇下车时却把它送了回来。散文通过这3事件传达出“偶然性不乏共性———人性之善”的人生丰厚哲理。刘荒田小品散文中,这类散文几乎占80﹪以上。刘荒田在其主编的《美华文学》登载的“刘荒田近作小辑”6篇《二十六和五十二》《唐人街的咖啡店》《“礼拜毫有找”》《回家的另类姿式》《“芝麻街”与我》和《美国式世故》,也属于这类“《读者》式”小品散文。它们以其温情的人生哲理和对生活艺术哲学的宣扬引诱人心。这6篇散文小品,充分表现出“《读者》式”小品散文的品格,也反映出刘荒田对于美华文学及其现代散文内涵和审美品格的提升。戈云在《悲情在岁月中滴血———刘荒田散文简论》的结尾说道:“美国华文文学发展到今天,诚然还未达到它的全盛时期,但经过四五十年代美华文学的崛起,以至八十年代美华文学进入第二波高潮,我相信它已经不再停留在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等开创的‘留学生文学’和纯然‘侨味文学’的阶段了。而今,刘荒田散文以‘故土’和‘本土’、‘侨味’和‘洋味’揉和,具有现代前卫宏观性的男性文学的雄风,崛起在美国华文文坛,为美华文学增添了弥足珍贵的异彩。”③事实上,刘荒田散文能够将美华文学带入戈云所说的第二个高潮,就与他的这种具有“《读者》式”美学品格的小品散文创作息息相关。刘荒田这类散文数量极多,数目惊人,有2500多篇。作为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作家,刘荒田的创作主题也丰富多样,像多元文化主义旨趣、乡愁主题、新移民主题和全球性人类问题等等,在他的散文中都有深刻的表现。在这些主题里,对于全球性人类问题的关注,是刘荒田散文的“世界”文学特色之一。具体说来,对于新移民人生命运的关注,对于人类生命本身的关注,对于人类生命始终(终极)的关注,甚至对于老年养老等人类福利问题及其人类伦理等大问题的思考,在刘荒田散文中也占了不少篇幅。尤其感人的像《华尔特的破折号》、《又见“芸娘”》和《面对父亲》等文,在后者中,我们看到一个出租车司机对于和他不同人种的临终的80多岁老人的宽容、仁慈和付出,看到了人作为个体在老境中的可怜可爱,看到社会福利制度对于人类存在的重要性,伦理对于人生的不朽价值。这些虽然不是如生态灾难、核毁灭和艾滋病等属于全球性的人类大问题,但它们是实实在在的人类性和人类学的全球主题。由于集中表现这些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及其人类性现实主题,刘荒田散文的主体范围就扩大了,思想境界也就骤然提升了。刘荒田创作量惊人,20多部散文集,这也许是现代散文家中创作数量之最了。作为一个新移民作家,酒店职员的草根身份,在西方文化语言及其语境的边缘地用汉语写作,讲述一代华人的美国故事,品味着华人以及一切世界公民的人生况味,刘荒田散文创作的文学史价值值得仔细体味。当我们以作者主体身份出发考察作者的这份勤奋时,会不难发现这位当代华语散文史上最勤奋作家的“这一个”性:刘荒田这些散文是出自一个美国酒店华人打工者的业余写作,来自于他手指勾着购物袋在唐人街忙于日常生活的切身体会,是他开着汽车、乘坐灰狗和地铁在旧金山这样的现代移民都市的遐思与观察的感悟。如《车里人生》,如《下城,带骨刺的漫游》等散文,个性非常独特。也许是因为来自生活深处,来自于奇异的异域“草根”生命脉息,来自多元杂处的丰富人类文化坐标的高度,他的这些“顿悟”便丰厚而有了“地气”,亲切而耐人寻味,因而给“国人提供了另一种人生、另一种观照、另一种感悟”。这是刘荒田“《读者》式”小品散文的魅力所在。在华语散文史上,刘荒田这种“《读者》式”的小品散文,在多元文化及新移民的文化坐标体系之下的生命观照,比之周国平,比之龙应台,就多了些来自“洋”社会底层草根的心性脉细,多了些超越族群、人种和文化之上的人类文化及其世界主义的思想内涵,而且,它们“假洋鬼子”自谓下的超然幽默在字里行间溢出,更具思想美学魅力,更耐人寻味。因而,刘荒田大量“《读者》式”小品散文创作,是把现代小品散文文体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这是刘荒田对于现代散文文体探索创新的第一个向度。

二、笔记体式文化大散文

刘荒田对于现代散文文体探索创新的第二个向度在于,作为一个诗人,他把诗的质素带到了散文里;他把一个个小说题材、新闻时论、人生随笔写成一篇篇颇富思想内涵的长篇巨型大散文,把上世纪80年代以来贾平凹、余秋雨等推动的文化大散文和简媜唯美式散文的探索推向了更为质朴与大众化的道路,有效地推进了现代散文艺术的发展。作为一位新移民书写者,他以阅尽沧桑的中年心态,跨文化视角,赋予现代散文深刻的跨文化内蕴和哲思,散文中思想和议论的因素得到凸显④;他突破一般散文的单纯抒情藩篱,选择“草根”的世俗日常生活作题材,着力书写美国旧金山风情,创作出了具有“现实化、粗俗化、民情化、生活化”的“中国散文创作的走向”的生活散文。⑤评论家和散文家张宗子以切身的创作体验,以《刘荒田美国笔记》的部分散文为例,从现代散文艺术发展的角度概括过刘荒田这类文化大散文———笔记体文化大散文的独特创新性:“如同小说可以散文化,散文也可以小说化。有时候,小说和散文的界限不容易截然分开。汪曾祺和王鼎均的一些作品就游走于小说和散文之间,有意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不过荒田的情形不同。他写人物的篇幅较长的散文,尤其是《两个男人的战争》和此前的《死亡面具》,几乎具有小说的所有要素,《死亡面具》甚至用了层层推进,一个悬念套着一个悬念的手法,然而它们仍然是地地道道的散文。这种无意识的小说化,如前所述,大大丰富了散文的手法,提高了散文的表现力,扩大了散文的容量,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对小说的挑战。”⑥事实上,刘荒田确实是现代散文创作中“走的最好的一条路”的作家。他“大大丰富了散文的手法,提高了散文的表现力,扩大了散文的容量”,对现代散文艺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从根本上讲,刘荒田这类散文的创新性,就文体内质而言,不是小说化的散文创新,也不是散文的小说化实验,而是一种把小说的题材、叙事性的元素转化为“思想”性特征的散文创作尝试。这是刘荒田散文创作最为醒目的创新所在。因为,所谓小说化散文,指的是在散文里植入小说的人物、情节以及性格刻画等元素,但刘荒田的散文则完全相反,他的散文是由类似于小说的事件经过散化、转化等非小说化的方式处理而来,更多像记人、记事的散文。同时,从创作主体来说,刘荒田这类散文的作者,不是小说的叙事者,而是一个真实的书写者,想象、虚构的因素被其转化成了真实作者的议论与抒情,小说的题材经过了创作主体的主观性转化。所以,刘荒田对于现代散文的探索,就在于把好看的故事、有影响的新闻事件等变成具有深厚思想容量的随笔式大散文这种散文文体的尝试;在于把“中篇小说的好题材”变为“地地道道的散文”的尝试;也在于通过这种文体融合创新对散文文体包容性品格的拓展,从而为散文文体成为这个最佳时代文体创造了成功的一格。实际上,刘荒田对于现代散文创作的贡献也恰恰体现在这里:为现代汉语文学散文创作提供了一些崭新的类型和素质,一种非小说化的记人记事式的“地道的散文”,一种以“思”为本体的、议论化为主的颇有报告文学品格的随笔式文化大散文。这种散文文体,其外在特征有二:1.长度增加,笔记体式;2.混合型。1.从“美国小品”到“美国笔记”,刘荒田散文创作的变化在于,一种非小说化的长度增加的随笔式巨型大散文的出现。如《车里人生》,属于那种“《读者》式”小品散文,千把字,而《梦回荒田》,就属于随笔式巨型大散文了,一万余字;如《刘荒田美国笔记》的首篇《听雨密西西比》,由“缘起”、“绿树镇的诗情”、“绿树镇的风情”、“绿树镇的杂货店”和“不见密西西河”5个部分组成,是他一般小品的五六倍长。在这类“美国笔记”体散文中,最长的要数表达刘荒田人生哲学和中年人生思索的名作《梦回荒田》了。该文由10部分构成,约15000字,算是现代汉语散文中真正的大散文了。这些散文,选择生活中的几个点,或把故事中的几个关键点议论化,加以串联,互相生发而成。它们构成内蕴深、长度大的散文巨制,而且内在结构统一而内涵丰富,真是生活的长长的“哲学笔记”。2.把笔记、随笔、杂感、诗歌和小说的素材、题材转化成极具人生感悟的、富含思想内蕴的议论性散文元素,并加以揉和,创制出了一种混合性的随笔式文化散文巨型文体。刘荒田在《漂泊原乡》里写道:“为了查证,我把一本本破旧的日记本翻出来。那时还在国内,要么在乡村当知青,要么在小学当民办教师,要么在县城当公务员,日记很少间断,每天动辄上千字,如今想来颇觉滑稽。不是吗?生活归生活,历史归历史,皇帝把这两档分得多清,起居住之类是史官负责的。然而那年代我把我一部分生命消耗在记录生命上。只是,不消耗掉,能积攒下来吗?”日记、随笔等小型文体,成了其构制笔记体散文的组成元素。《刘荒田美国笔记》里的散文,在构制形式上,好多就融合了多样文体:1.将诗文植入散文,如著名的《听雨密西西比》就穿插多个诗片段,《华尔特的破折号》中引用了一首完整的诗,作为“文眼”来点化散文主题;2.一篇散文包含多篇议论性散文,如《死亡面具———我的顶头上司为什么自杀?》由“死,不过是开端”、“死亡,最后一张面具”、“死亡:众多的路径”、“谜底,谜底”和“也不是结论”5部分组成,这5部分就是5篇小散文;3.由新闻事件、小说故事议论推敲演化而来,像《华尔特的破折号》和《死亡面具———我的顶头上司为什么自杀?》这两篇散文,就是由新闻事件和人物故事转化而来的。刘荒田散文的混合型特征是刘荒田对于现代散文创作的最大贡献之一:把源于其创作基点的报刊专栏文体、新闻简报体、日记及其“边角料”利用的散文创作材料引向了真正的散文本体创作的随笔式大散文的探险路上来了⑦。日常生活的感悟,日记的材料,成了他日后散文创作的基本构思出发点;一篇篇新闻报道,一个个坊间传说,变成了《死亡面具———我的顶头上司为什么自杀》和《华尔特的破折号》这样推论性的人生反思大篇章、一种随笔式的文化巨型大散文。

三、刘荒田式幽默散文

刘荒田的散文,在当今华语文学散文创作中具有鲜明的美学个性:1.用笔质朴、细致、平易又充满深情;2.思考深沉而充满诗性和哲思色彩;3.“假洋鬼子”自谓下的机智、超然幽默溢于字里行间。具体说来,在审美个性追求上,刘荒田散文站在“草根”视角,平视日常生活,而且多从日记和日常琐事记载转化而来,没有了余秋雨、简媜式散文的刻意学究式、修辞化和复杂化,而有了大众日常的推理与感知,庸常、琐碎,但在情在理,因而平实、细微,通俗、质朴而耐读、易读。诗文互融更是其散文美质之一。在《听雨密西西比》《华尔特的破折号》和《江天俯仰独扶犁》等文里,这一特征以诗文融合交织出现的方式得到充分展现。而刘荒田散文最突出的审美个性,是幽默与风趣———一个“假洋鬼子”散文所具有的独特美学个性:在美国式后工业社会黑色幽默语境中品味那已经远离和“完了”的红色年代,在旧金山下城(DOWNTOWN)提着购物袋应和着红色“进行曲”的日常幽默人生。《唐人街上一支歌》,就体现了这种幽默风味:在一个文化与其社会语境极其不相干的最现代的全球化都市里,唐人街的小商店,竟然流行中国“”时代的“主旋律”歌曲!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新移民,置身于旧金山这样一个后现代语境里,心境会是何等苍凉,这里的幽默,是亲切而伤痛的。作为一个移民作家,刘荒田散文里包含许多这类深层的刺痛性的宏大叙事性幽默。当然这是隐形幽默。事实上,刘荒田散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显性幽默。例如《下城,带骨刺的漫游》,展卷一读,你就忍俊不禁,散文的幽默味扑面而来:“初秋一个佳日,我抛弃了蜗居,到久违的旧金山下城区。此举从主动方面说,是把闹市浏览了一番;从被动方面说,是自我展览,向很久很久没看到我尊容的建筑物们和人们。我并非明星,也不英俊性感,连‘年轻’这唯一可骄傲的资本,也早已上交给老天爷。然而,这并不妨碍我自我感觉良好一番。从前文豪萧伯纳到上海,某同胞对他说,你老真有运气,在上海看到太阳。萧翁怡然道:不,是太阳好运气,在上海晒到萧伯纳。旧金山下城的街道,幸福地印上我的意大利皮鞋的印子,虽然它才值六十元;街旁行将凋谢的梧桐树,那些低垂的阔叶幸运地抚扫我的头发,虽然为数有限。当然,不是探胜,不是访友,不是拜谒要人,宗旨极端地渺小———看病。”文章如此开头后,就是两节极为幽默生动的关于骨刺小病、看风景和对于妙龄女郎腋毛的风趣书写,并由此对于自身幽默风趣人生作了调侃性书写。这种“假洋鬼子”式的幽默,是刘荒田散文在审美内质73意义上的另一重要特征。我们阅读刘荒田不管哪种类型的散文,这一特征都如影随形,十分醒目。幽默使刘荒田散文才气倍生,使其散文的审美魅力骤增,换句话说,刘荒田创造了“刘荒田式幽默散文”,刘荒田式的幽默,给现代散文注入了审美活力。

四、刘荒田散文文体探索的启示价值

前述已经证明,刘荒田确乎是现代散文的一个文体创造家。他对于《读者》式小品散文艺术的提升,他对现代散文的文体革新与审美创造,他极具平易、幽默美学个性的刘荒田式幽默散文文体创造,对于现代全球化与信息社会里文学文体向散文偏重是有重要的实验价值与启迪意义的。这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现代汉语文学文体演变的轨迹和创造来看,刘荒田对于现代散文创作的这种探索、革新与创造,改变着多年来惯常的以叙事为主体的固有文学观念。他的2500多篇《读者》式小品散文创作,他的无数把好看的故事转化成了耐人深思的人生哲学美文的随笔式大散文创作实践,使他成了当代散文文体与艺术探索的一代大家。尤其是,他把通常的新闻消息、时政论说、小说题材处理成了散文文体,书写出了《听雨密西西比》等具大众品格的全新范式的文化巨型散文,使散文承载了比叙事文本更为丰富的思想容量。这改变了新移民叙事已有的文体格局,把新移民文学从小说叙事为主引向散文言说的宏阔天地,让人们在散文这片天地里看到了新移民最为琐屑的日常生活,揭示了新移民在新大陆———以旧金山为主的美国奋斗生活中最为真切的内心精神灵魂的真实面相。其次,刘荒田是一个诗人,他有移民美国30余年的人生历练,非常了解这个移民国家各色人种的万千人生故事,他本该沿着抒情的路走下来,成就他的文学事业。然而,他进行了重新选择:把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故事”和“美国故事”转化成了“地道的散文”。这种选择反映出刘荒田对于散文艺术本身的执迷探索兴趣,也反映出他对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文学体式和阅读需求的了解。事实上,当刘荒田把诗与小说叙事的因素转化成散文元素的时候,他便成就了散文,有效地推动了现代散文文体艺术的发展,对于现代文学文体实践给予了重要的引领与示范。进一步说,一种文体的兴盛与一个时代的社会特性紧密联系。由于以北美和加拿大为代表的西方现代社会的本性使然,其文化明显具有消费快餐式的个性,生长于此的文学文体,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事实上,散文已经取代过去的小说成为了新移民文学中最受欢迎的文体。在这样的文化语境里,完成这个转化,或者说作为这种文学倾向的重要代表,刘荒田应该算是最有创造力的一位华语散文作家了。刘荒田平易、幽默,超越中西文化坐标之上的富含深刻生命心性哲思的散文,不管是《读者》式充满多元文化旨趣与人类学内蕴,还是把传奇叙事转化成符合时代审美趣味的随笔式,无疑都是这个时代的大众最爱。第三,刘荒田文体探索创新的价值,最主要的方面,也许还在于他改变了文学文体的偏重成见及其社会心理的固化模式,从而推进了文学审美观念的更新和创作的繁荣。因为从刘荒田散文及其一大批海外散文作家的创作成就,我们看到,海外华文散文的成就并不在小说与诗歌创作之下;刘荒田在诗、小说和散文创作之间的不断转向与成功的实践证明,散文创作也可以成就一代文学家。这给世界文坛的启发是,许多文学大奖偏重小说而忽略散文,显然是一个重大的文学误导。从这个意义上说,刘荒田的散文创作作为一个成功个案,强有力地改变着旧有的文学固化观念,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审美阅读心理,这必将给现当代散文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上一篇:关于春天的散文范文 下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范文

热门文章 更多>

简媜散文

精品范文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