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实践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6:13:53

化学教学实践论文

化学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成果导向;分析化学;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创新

成果导向+行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课堂上行之有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成果导向教学理念指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必须与企业对接,以适合专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重点突出其应用性,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实践性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成果导向教学理念的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创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目标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是非常必重的。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一、分析化学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要遵循成果导向理念下的课程结构必须适应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改革的原则。因为在传统的分析化学的课程内容设置中,理论教学与实验训练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不能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还在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不是以实用、够用为原则,课程结构和内容已经达不到社会、企业及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要求,所以分析化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必须要有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的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起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所以我们把分析化学实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分为分析检验基础理论、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吸光光度法等几大模块。从而使分析化学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得以实现。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大胆改革,如采用头脑风暴、翻转课堂、问卷调查等新的教学方法,如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构思、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同学们,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思考能力、演讲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决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中心,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采用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并重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成果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准备活动发展活动整合活动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任务,重点在发展活动教学环节的把握,把决大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先完成任务,教师针对难点问题加以指导,让他们在实践中领悟、感受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分析化学课程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是每位教师进行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学理念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改革途径。在实验前,教师先交给学生实验题目,让他们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步骤,选择实验仪器及药品。例如在对动物血液中微量钙离子的测定、血液中血糖含量的测定、蛋白质的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中,即可以选择滴定分析法进行测定,又可选择吸光光度法中的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针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在生产药物制剂时,所需溶剂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时,就采用了沉淀滴定法的莫尔法、法扬司法的理论与实验来解决问题。在实验中,针对个性问题教师单独指导;对共性问题,由教师统一示范解决。通过学生的独立设计和小组协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每一次完美成功的实验结果,都能使学生振奋、快乐。实验完毕后,师生共同归纳与总结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用到的理论知识,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评价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套良好、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成长、还可以促进、完善教学功能,这是学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前题保证。以往分析化学的评价体系是通过试卷答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以理论为主,实践内容为辅。那么在教、学、做一体化的评价体系上,要重点考核实际操作能力及必要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推行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综合化考核。这种考核在每一教学模块结束后,都对学生的在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质量、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的书写等进行综合化考核,考核内容既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又涉及相关专业知识,通过这种综合化考核,能全面、公正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选择获取前沿信息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而不是期末一份试卷决定成绩。比如,针对测定样品中钙离子含量时,就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如学生可选择配位滴定法的EDTA法测定;选择氧化还原滴定法的间接方法测定;选择吸光光度法的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这样的考核题目就是典型的综合化考试题目,它可以考核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中对这一问题方案的设计、仪器药品的选择、实验态度的确定、团队协作能力、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等综合能力。

作者:李惠琪 秦秀玉 李超 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明月.高职药学分析化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5(16).

化学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分析化学任务驱动

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如药物分析等的学习起到了支撑作用。由于该课程理论知识多且杂,内容抽象,教学课时较少,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困难,教学效果有限。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实现有效教学,成为我们的关注点。数字化时代,信息化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与学习的习惯,也在深刻地推动着课堂教学的转型与突破。当学生和老师处在同一个信息环境中的时候,以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习题演练为主的传统课堂,与学生们持续学习的激情与向往渐行渐远,仅仅依靠在课堂吸引力、策略方法上做改进,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运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开发大脑的潜能、学会透过知识获取智慧、学会有勇气面对未知世界的未知问题,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以药物分析课程重点内容色谱法概述为例,探讨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分析

第一,目标分析。色谱法是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在《中国药典》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是课程的重点内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使学生掌握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色谱法的理论基础;能进行简单的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第二,学情分析。授课班级的学生为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高职二年级,具有一定的理论学习的基础,动手操作能力强,有一定的团队协作意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方法欠佳,想学不会学,且很难随时得到帮助。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建立了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互动平台,依托该平台和网络学习环境,运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及手段,采用任务教学法,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力求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实施

“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为了使学生能学会自主思考,主动学习,根据本节课特点,并结合翻转课堂理念,我们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把任务和任务准备置于课前、评价拓展留在课后,集中宝贵的课堂时间解决最关键的问题。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支持。1.学习任务。为了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本节课内容有具体了解,不浮于课本中的文字,需要有具体的学习任务书。因为首次介绍色谱法,学习任务的确定对以后教学的展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任务书需要考虑到学生基础,既能通过任务书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又不会出现因为太难不知从何下手的情况,便于学生具体操作。教师提前把任务书上传至课程的教学平台,督促学生按照要求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利用平台与学生就困难问题展开讨论。2.实施学习过程。第一,任务分解,学生分组。把本节内容分为色谱法分离原理和分类、色谱法基本概念、色谱法定性分析、色谱法定量分析4个学习项目。每10人左右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学生认领一个学习项目。第二,确定组长,分析任务。小组成员确定后,选出组长是关键。如果只是通过学生选举,通常组长都是综合素质较为突出的学生,承担组内的大部分工作,但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因此,教师综合每次小组活动情况指定组长,为每位学生提供锻炼综合能力的机会。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分析任务并初步制定学习策略,做好分工并详细记录上传至教学平台。第三,搜集资料,互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活动多是课堂上的老师教和学生学。色谱法理论知识多、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数字化教学资料的出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内容成为完成任务所需的骨架,而所需要的血肉则需要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搜集补充。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适时在教学平台上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料,比如企业液相色谱仪培训资料、重点内容微课、图库、案例库等,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自学理解程度;推荐的一系列优秀学习网站和图书资源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教学平台的手机版APP,保持师生间的有效沟通,随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于各组的进度,教师也是通过互动教学平台及时了解。各组在规定时间上传学习进度,教师及时进行反馈,保证学生各司其职,都能得到锻炼。第四,准备课件,深入理解。课件制作,不仅督促学生深入研究关于色谱法的新知识,也是对可能涉及的旧知识的应用。学生在前期搜集到的各项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件的制作。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小组的讨论修改,学生都能在现有分析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做到直观形象、利于理解。例如,有的小组利用专业色谱网站上制作的动画,说明色谱法重要的基本概念的定义,摆脱了此前枯燥的文字介绍。对该节教学难点色谱法分离原理,学生利用PPT的动画功能自制了动画,演示了混合物在色谱柱中的分离过程,使原本通过描述不能理解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在眼前,突破教学难点。而色谱法的定量分析是色谱法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DryLab软件模拟了用色谱法进行分析的实验过程,不仅突出了这一教学重点,而且启发了学生的思考。第五,课堂展示,总结提高。经过充分的准备,在教师的把关下,各组派出代表进行授课,展示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第一组在分类的介绍中,通过思维导图软件清晰地列出了色谱法的几大种类,还展现了现代色谱的发展历史和重要作用。第二组结合实例,形象地介绍了各个重要概念。为了避免知识过于枯燥、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充分利用了搜集到的动画软件,模拟色谱原理,展开实时互动和现场讲解,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第三、四组把应用于药物的分析实例相结合,介绍了基本的分析方法,并通过模拟软件的辅助进行现场分析,使知识形象化。各小组的展示内容犹如一粒粒珍珠,需要教师的总结作为一根线把它们串在一起。在总结中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对不当内容如给予纠正,对忽略的内容进行补充,保证学生对色谱法基本概念这一节内容有完整清晰的理解。通过总结讲评,学生收获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第六,应用拓展,查缺补漏。学生有了前期运用信息资源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进而提出具体药物的色谱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既让理论知识得到了延伸,又为相关专业知识的讨论做好了铺垫。学生通过在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发现色谱法在现代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细读相关论文,并撰写笔记上传到学习平台的讨论空间,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加强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效衔接。学生在教学平成本节内容的测试,查找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巩固提高。而教师根据测试情况,对薄弱环节加强指导。3.评价学习效果。课后各小组上传课件和总结性材料,交流学习心得。最后,学生在教学平台上针对本小组成员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自动形成小组互评成绩;教师根据学生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情况、自测成绩等给出教师评价成绩;教学平台自动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活跃度、电子资料学习程度等情况形成过程性评价成绩。这三者构成了本次学习的综合成绩。平台上的成绩排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性学习氛围。

三教学效果反思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理论多而且抽象,学生学习困难。通过引入演示动画等多种信息化资料,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增加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实现了学习资料共享、师生和生生的实时互动和教学效果的多元高效评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经过实践证明,把信息化技术合理地应用于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吴志芳.依托慕课理念探索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

[2]刘飒.翻转课堂及其在中国应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6

[3]李爽,钟瑶,喻忱,等.基于行为序列分析对在线学习参与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7(3)

[4]朱宏洁,朱赘.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

[5]潘琰,李春杰.教学的嬗变:信息技术与大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5(27)

化学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有机化学;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72-03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高等教育中环境、生物、医药、食品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刻剖析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反映出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学生主动性不高、知识点掌握不扎实等。针对这些问题,对几种现代教学理论进行梳理并指导教学,从端正学生观念和加强实践两方面入手,提出高校专业基础课程未来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并在其指导下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理论密切联系实践,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教学现状

针对专业课程,只有清楚地认识现在教学实践所反映出的问题,才能与现实对比发现差距,从而寻求改进方法。本文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1.知识点庞杂。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机理较为烦琐,若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知识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短期内接受大量知识,很容易造成所学知识的片段性和短暂性,学后就忘。很多学生上课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目的仅为期末考试成绩能够合格。针对这种情况,要根据学科的本质和核心,对庞杂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使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克服短暂性和片段化记忆,夯实基础,做好知识储备。

2.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据了解,多数学生希望在讲授基础上增强互动、实例讲解、实践操作及应用等相关内容。而事实上,课程内容涵盖较多,由于课时紧张,课堂上多充斥着大篇幅的理论讲授,经常会存在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给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

3.评价体系单一。以往考核体系较为单一,有的过分看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或者到课率和平时作业的综合考虑。但这种常见的做法使某些同学蒙混过关,没能真正学到东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反映希望能够开阔眼界、了解前沿,而不希望花很大精力去应付考试而取得高分。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从侧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不能仅是书本知识与结论地单项灌输,而应适当包含启发性、探索性的内容,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引导、最新社会问题和科研动态的传递。

二、结合现代教学理论改进教学

为针对性改善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教学的本质,在理论层面进行梳理,根据教学实践论、构建论、交往论反思和指导教学活动。

1.教学内容层次化。如何定义学科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1],每一门学科中都存在着某些广泛和强有力的适应性观念,这些观念形成学科的深层结构。如果教学仅停留在知识点的掌握上,了解如何根据知识点做题,那么学生就只获得了学科的表层结构,而现在大多数教学就是这种情况。只有把握了深层结构,才有助于学生的深刻记忆,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并对相关未知事物做出预测。

教师要依据学科的基本理念、方法、原理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建构学科内容,使教学内容层次鲜明,有效地组织教学。例如,基本知识点介绍完后,应以反应机理为主线对各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进行梳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发展驾驭知识体系的能力,促使学生进一步去分析、思考和创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所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这正是教学构建论所主张的观点,教学构建论十分重视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以及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2]。另外,针对课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课堂教学应根据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以及实用性来统筹安排,课时安排要注重内容要有所侧重,不能搞平均化。

2.结合现实、结合科研、加强实践。有机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程,要为后续一些专业课的学习做知识铺垫。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注重基本知识点的讲解,仅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参与,那么这种常规的教学方法就违背了教学实践论的初衷。教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从知识是学生生成的这个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就是学生通过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客观世界、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3]。教学实践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运用创设情境、讲解示范、启发诱导、评价反馈等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锻炼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对专业基础课的认识,要从思想上重视该课程;另外,除基础理论知识外,教学内容应充分关注实践技能,与现实生活、工作知识建立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联系生活实际。开课初,教师应简要介绍有机化学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入门。有机化学本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课程,在授课时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逐渐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同学们重视有机化学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联系。(2)结合科研。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要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科学在发展,课堂教学如若不能随时更新,就会滞后,会脱离现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正常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外,要将最新科研进展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了解到一些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避免因为教材内容陈旧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使自己处于科学发展的前沿。不同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科研进展并加以融合,这对教师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科研意识和水平,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查阅大量文献,适时向学生讲解自己或其他老师的科研方向和进展,做到讲课内容紧跟前沿。(3)吸引同学参与实践。为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储备人才,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关部门和学校采取了各N措施保证了对科技的投入,如开展学生竞赛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新苗计划”等,或者与企业之间建立实习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组成小组参与,体验从选题与课题设计整个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并应亲自参与实验,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可以获得最直接的经验,并在实验与讨论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和思维方式。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科知识的获取,包括对最新科研进展的掌握。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使科研融入教学,以科研促教学。

3.加强教学交往实践,构建合理评价体系。近年来,随着教学交往研究的深入,教学交往论日益受到重视,认为教学交往论对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选择、师生关系的重建、课程评价的改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5]。研究者关于教学交往论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论述,有研究者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交往论强调教学活动的双边性和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有研究者认为,教学交往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知识、经验、语言、符号、信息等为中介而进行的一种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6]。以往课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接触交流,大多是单一的、有限的,缺乏实质性。而交往应是多向性的教学交往、合作性教学交往以及竞争性的教学交往[7]。交往与教学密不可分,课程改革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以重视,交往的途径应趋向多元化。

在教学交往论的指导下调整目前的考核和评价方法,增设了除到课率和作业以外的其他考核项。

(1)考虑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对新闻、报刊中相关知识已有接触,并有所了解,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收集相关新闻,与知识点联系,并以作业形式上交。这种方式学生有兴趣也有能力主动思考,从而加深学习印象。(2)课堂中抛出中等难度的知识点,让同学们4―5人一组,课堂上小组讨论,讨论结果计分。(3)增设小组专题报告的环节。小组课后寻找资料素材、研究探讨,结果在课上汇报,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集体讨论,并要求小组最终以撰写报告形式上交。而报告应对写作格式有要求,还应要求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提出新看法,或者对他人的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其优缺点,不能只是赘述他人的研究成果。最终评价要综合考虑课上发言和报告的情况,这样在团队相互协作的基础上,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写作、综述能力。开设小组专题报告这一举措,是“教学交往实践”的最佳形式。

这些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避免学生应付了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述、综述能力。在构建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的同时,也可以促使课堂内外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热情,使教学双方相互启发,彼此促进。

三、结语

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社会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型的要求,因此教学研究与改革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剖析了教学活动中反映出的教学资源固定老套、学生缺乏主动性、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在认真分析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出发,提出以吸取教学实践论、教学构建论和教学交往论等多元理论的精华来指导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向纵深推进。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启发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宗旨。提出了更新发展教学内容和构建基础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联系,研究前沿融入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参与课题选题与设计整个过程;构建多层次考核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以推进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发展。运用以“学”为中心、“引导”为手段的教学方式,实现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实用性、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38.

[2]王超,曾特殊,常欣,等.适合专业选修课的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探究[J].学理论,2015,(11):202-204.

[3]范寅虎.教学认识论与教学实践论――关于教学本质的两种不同观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62-64.

[4]李泽林.教学“实践论”研究现状与反思――教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之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5(1)96-101.

[5]王宏军,王丽琴.“教学交往”研究之我见[J].基础教育,2009,6(9):49-53.

[6]李泽林.教学“交往论”研究现状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5(6):61-64.

[7]李椒t.社会学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交往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8-19.

The Method Explored to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of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 at College

ZHANG Su-ling,CHEN Ting-ting

(College of Materials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8,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carefully analyzed the reason in the case of organic chemistry,and then learned several related modern instructional theori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this paper got essence from the theories of teaching practice,teaching construct,teaching communication to guide tea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were optimized through the enrichment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he extension of contents. The teaching should combine realistic life,social context,and scientific studies,add special reports,encourage to participate in practice. Through these processes,students' capability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should be improved. Furthermore,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a more comprehensive multi-level index system were utilized to mobilize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化学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研实践;物理化学;教学

物理化学是一门借助物理的基本原理,揭示化学基本规律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理论公式多,推导复杂的学科特点。初学者往往感到抽象难懂,对数学知识要求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也往往认为理论知识学了没有用途,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解决物理化学中抽象难懂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教师授课时列举一些与生活实践相关的现象,借助物理化学知识加以解决,但是这只是一些简单的应用,并且借助于互联网络都能得到容易理解的结果,但是对于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大学生似乎显得过于简单,并不能激发他们对物理化学学习兴趣,解决他们对物理化学理论学习的困惑,展示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体现物理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价值。另外,物理化学中化学规律和数学公式都是从科学实践总结出来的,能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因而,在物理化学实际教学中,除了要结合生活实践之外,教师应该适当阐述理论公式的实际科研来源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科学前沿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应用价值,才能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物理化学知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科研实例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科研能促进物理化学理论教学,也能促进学生对当前科研前沿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科研实践对物理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1.1物理化学理论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

尽管物理化学科研实践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比较复杂,但是常常使用了大学物理化学书本上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因而,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科研实践活动将其应用到物理化学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基础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激发他们对物理化学学习的兴趣。这里我们以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在科研中的应用来阐述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已有文献报道具有缺陷的碳纳米管浸入到一定浓度的氯铂酸或者氯金酸溶液中,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在碳纳米管的边壁缺陷上快速形成金属铂纳米粒子或者金纳米粒子[1]。这金属离子自发还原沉积碳纳米管上的现象归因于金属离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的原电池效应,电极反应分别是PtCl42-+2e-=Pt+4Cl-,AuCl4-+3e-=Au+4Cl-。根据电极电势的数学公式计算出PtCl42-和AuCl4-的还原电势以及碳纳米管的氧化电势,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能判断出金属铂或者金粒子是否能沉积在碳纳米管的边壁上。更进一步地研究表明利用原电池效应可以在碳纳米管的表面边壁上沉积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铜、二氧化钒等中间价态的金属氧化物,计算这些金属离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电极电势ΔE=φ(Fe3+/Fe2+)-φ(R-CNTs/O-CNTs)、ΔE=φ([Cu(NH3)4]2+/[Cu(NH3)2]+)-φ(R-CNTs/O-CNTs)和ΔE=φ(V5+/V4+)-φ(R-CNTs/O-CNTs),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和碳纳米管的结构等反应条件实现中间价态的金属氧化物沉积在碳纳米管的表面,关键是通过原电池效应合成的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在催化加氢反应、苯酚羟基化反应等催化反应中展示了比其他方法合成的该种复合材料更加优异的性能,体现了合理的使用电化学方法合成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4]。尽管这些科研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考虑的因素复杂,但是在材料合成方面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物理化学中原电池电极电势的相关基础知识。实际上,物理化学中热力学、溶液中的化学势、物质的相图、吸附脱附、动力学研究等基本知识在当前的科研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这些基本知识来验证过程的可行性或者借助它们推断出物理化学及其相关学科中更深层次的机理或者原理[5-7]。因此,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在当前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学生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所必须要掌握的。

1.2科研实践对学生物理化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物理化学中的基础知识都是比较抽象,数学公式比较多,这增大了学生学习的困难,但是这些基础知识都是来自科学实践,相应地能用来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因而,学习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时候借助于科研实践来展示这些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首先,科研实践的学术论文为了更好地解释相关原理往往都使用大量的图表或者视频,直观地展示和支撑他们的实验结果,帮助读者理解论文的结论。教师可以根据物理化学相关章节的内容提炼这些学术论文,在教学中利用论文中直观的图片或者视频给学生展示对应的知识点,使得抽象的知识图像化、具体化,同时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其次,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科研实践论文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更能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化学课程中基础知识与生产实际有紧密的联系,而不是为了学习抽象的知识而学习这些知识。它们能够直接应用到实际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并指导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不再认为理论知识难学而没有用途,更不会消极地学习和理解这些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甚至通过网络数据库等相关工具,更进一步地详细了解与物理化学书本上相关知识内容,从而间接地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借助物理化学教学引入科研生产实践的概念,让学生接触基础知识应用到令人好奇的未知世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兴趣。既使学生学习到必须掌握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同时又接触到物理化学方向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前沿,掌握当前物理化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动态。让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基础知识灌输科研实践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发展前沿和科研动态,使学生浸润在科研的氛围下,产生浓烈的科研倾向[8]。从而使学生寻找自身喜欢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兴趣,建立严谨的科研和学习态度,刺激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提供基础。因此,物理化学教学中引进科研实践,不仅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化,而且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基本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

1.3教师科研实践对物理化学教学的重要影响

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讲,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改革都是围绕教学方式和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无法代替教师的角色,无法改变教师授课主体的本质,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导和示范作用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也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有直接地引导作用。因而,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决定了他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而科研实践活动对教师有很大的锻炼和启发作用,增加了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对课堂教学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而,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工作[9]。首先,本学科专业教师开展科研实践工作之前必须不断查阅大量新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动态,及时跟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更新和丰富本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这个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能更好地将当前本学科科技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同时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教师将以新的高度去思考学科发展趋势,自然而然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而思考未来人才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最佳方法。其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对该学科未知领域的探索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能提高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培养教师一丝不苟和勇于创新的严谨治学态度、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良好的科研素质,激发教师的创新思想,迎合当前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潮流。教师在科研中的锻炼往往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顽强拼搏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对学生成才起到推动作用。此外,教师的科研成果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科研并非遥不可及,对学生有很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主动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实践,激起他们对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学习的热情[9]。因此,教师要实现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创新,适应当前形式下物理化学教学的发展,仅凭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事科学研究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进一步提高本学科的知识结构,从而加快教育观念的更替,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将新理论、新方法渗透到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中,才能改变多年从教的疲惫与困惑,同时也激发了自身潜在的创造力。

2结论

物理化学中基本规律和数学公式是经过科学实践论证总结而形成的普遍性规律和公式,同时它们又能用来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尽管当前科技迅速发展,但是物理化学书本上的基础理论在科研实践中有大量的应用,仍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科研实践成果使物理化学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在物理化学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而,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本学科的科研实践,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动态,及时跟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将科研实践的物理化学新观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加快教师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因此,科研实践对物理化学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化学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研实践;物理化学;教学

物理化学是一门借助物理的基本原理,揭示化学基本规律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理论公式多,推导复杂的学科特点。初学者往往感到抽象难懂,对数学知识要求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也往往认为理论知识学了没有用途,导致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解决物理化学中抽象难懂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教师授课时列举一些与生活实践相关的现象,借助物理化学知识加以解决,但是这只是一些简单的应用,并且借助于互联网络都能得到容易理解的结果,但是对于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大学生似乎显得过于简单,并不能激发他们对物理化学学习兴趣,解决他们对物理化学理论学习的困惑,展示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体现物理化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价值。另外,物理化学中化学规律和数学公式都是从科学实践总结出来的,能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因而,在物理化学实际教学中,除了要结合生活实践之外,教师应该适当阐述理论公式的实际科研来源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科学前沿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应用价值,才能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物理化学知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科研实例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科研能促进物理化学理论教学,也能促进学生对当前科研前沿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科研实践对物理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1.1物理化学理论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

尽管物理化学科研实践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比较复杂,但是常常使用了大学物理化学书本上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因而,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科研实践活动将其应用到物理化学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化学基础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激发他们对物理化学学习的兴趣。这里我们以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在科研中的应用来阐述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已有文献报道具有缺陷的碳纳米管浸入到一定浓度的氯铂酸或者氯金酸溶液中,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在碳纳米管的边壁缺陷上快速形成金属铂纳米粒子或者金纳米粒子[1]。这金属离子自发还原沉积碳纳米管上的现象归因于金属离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的原电池效应,电极反应分别是PtCl42-+2e-=Pt+4Cl-,AuCl4-+3e-=Au+4Cl-。根据电极电势的数学公式计算出PtCl42-和AuCl4-的还原电势以及碳纳米管的氧化电势,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能判断出金属铂或者金粒子是否能沉积在碳纳米管的边壁上。更进一步地研究表明利用原电池效应可以在碳纳米管的表面边壁上沉积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铜、二氧化钒等中间价态的金属氧化物,计算这些金属离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电极电势ΔE=φ(Fe3+/Fe2+)-φ(R-CNTs/O-CNTs)、ΔE=φ([Cu(NH3)4]2+/[Cu(NH3)2]+)-φ(R-CNTs/O-CNTs)和ΔE=φ(V5+/V4+)-φ(R-CNTs/O-CNTs),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和碳纳米管的结构等反应条件实现中间价态的金属氧化物沉积在碳纳米管的表面,关键是通过原电池效应合成的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在催化加氢反应、苯酚羟基化反应等催化反应中展示了比其他方法合成的该种复合材料更加优异的性能,体现了合理的使用电化学方法合成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4]。尽管这些科研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考虑的因素复杂,但是在材料合成方面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物理化学中原电池电极电势的相关基础知识。实际上,物理化学中热力学、溶液中的化学势、物质的相图、吸附脱附、动力学研究等基本知识在当前的科研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这些基本知识来验证过程的可行性或者借助它们推断出物理化学及其相关学科中更深层次的机理或者原理[5-7]。因此,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在当前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学生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所必须要掌握的。

1.2科研实践对学生物理化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物理化学中的基础知识都是比较抽象,数学公式比较多,这增大了学生学习的困难,但是这些基础知识都是来自科学实践,相应地能用来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因而,学习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时候借助于科研实践来展示这些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首先,科研实践的学术论文为了更好地解释相关原理往往都使用大量的图表或者视频,直观地展示和支撑他们的实验结果,帮助读者理解论文的结论。教师可以根据物理化学相关章节的内容提炼这些学术论文,在教学中利用论文中直观的图片或者视频给学生展示对应的知识点,使得抽象的知识图像化、具体化,同时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其次,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科研实践论文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更能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化学课程中基础知识与生产实际有紧密的联系,而不是为了学习抽象的知识而学习这些知识。它们能够直接应用到实际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并指导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不再认为理论知识难学而没有用途,更不会消极地学习和理解这些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甚至通过网络数据库等相关工具,更进一步地详细了解与物理化学书本上相关知识内容,从而间接地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借助物理化学教学引入科研生产实践的概念,让学生接触基础知识应用到令人好奇的未知世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兴趣。既使学生学习到必须掌握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同时又接触到物理化学方向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前沿,掌握当前物理化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动态。让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基础知识灌输科研实践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本学科发展前沿和科研动态,使学生浸润在科研的氛围下,产生浓烈的科研倾向[8]。从而使学生寻找自身喜欢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兴趣,建立严谨的科研和学习态度,刺激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提供基础。因此,物理化学教学中引进科研实践,不仅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化,而且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基本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

1.3教师科研实践对物理化学教学的重要影响

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讲,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改革都是围绕教学方式和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无法代替教师的角色,无法改变教师授课主体的本质,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导和示范作用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也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有直接地引导作用。因而,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决定了他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而科研实践活动对教师有很大的锻炼和启发作用,增加了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对课堂教学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而,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工作[9]。首先,本学科专业教师开展科研实践工作之前必须不断查阅大量新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动态,及时跟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更新和丰富本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这个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能更好地将当前本学科科技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同时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教师将以新的高度去思考学科发展趋势,自然而然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而思考未来人才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最佳方法。其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对该学科未知领域的探索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能提高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培养教师一丝不苟和勇于创新的严谨治学态度、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良好的科研素质,激发教师的创新思想,迎合当前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潮流。教师在科研中的锻炼往往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顽强拼搏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对学生成才起到推动作用。此外,教师的科研成果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科研并非遥不可及,对学生有很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主动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实践,激起他们对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学习的热情[9]。因此,教师要实现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创新,适应当前形式下物理化学教学的发展,仅凭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事科学研究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进一步提高本学科的知识结构,从而加快教育观念的更替,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将新理论、新方法渗透到物理化学教学实践中,才能改变多年从教的疲惫与困惑,同时也激发了自身潜在的创造力。

2结论

物理化学中基本规律和数学公式是经过科学实践论证总结而形成的普遍性规律和公式,同时它们又能用来指导科学实践活动。尽管当前科技迅速发展,但是物理化学书本上的基础理论在科研实践中有大量的应用,仍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科研实践成果使物理化学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在物理化学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而,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本学科的科研实践,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动态,及时跟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将科研实践的物理化学新观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加快教师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因此,科研实践对物理化学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化学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第6篇

《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教参》)三种期刊是中等化学教育类核心期刊,已经成为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其发表的论文有权威性,代表着中等化学教育研究的前沿水平,是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的导航。本文对《化学教育》、[2]《化学教学》、[3]《中化教参》[4]2004 年―2008 年5年来合计发表的499篇有关的教学设计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分析我国化学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水平和薄弱环节,为促进化学教学设计研究发展、落实化学新课程提供参考。

1论文的统计分析

1.1论文年代分布

发文量不仅是衡量一种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情报能力的主要指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学科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

由表1 可知,(1)三种期刊均为月刊,2004年―2008 年5年间共有180期,共发表有关教学设计研究论文499篇,年均99.8篇。其中《化学教育》有93篇,占论文总数的18.64 %;《化学教学》有275篇,占论文总数的55.11 %;《中化教参》有131篇,占论文总数的26.25 %。相对而言,《化学教学》开设了“教学设计”专栏,载文数量明显多于另两期刊,在刊发教学设计研究成果方面走在了前面。

(2)从总体上看,教学设计研究呈上升的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实施,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3种期刊所刊登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数量均呈递增,特别是《化学教育》在2008年度增幅较另两期刊增幅大,可见近年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1.2论文内容的统计分析

论文内容直接反映研究趋势。按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课堂教学设计、实验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评价、其他方面将论文分为6类。其中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论文主要是有关教学设计的一些理论研究,如有关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等,大部分论文都有理论论述和案例举例说明: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是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些教案,教学实录等:实验教学设计主要是实验课堂教学设计及一些实验的创新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教具进行的教学设计;其他方面主要包括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及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等。

表2表明,课堂教学设计论文合计为247篇,占论文总数的49.5 %,居首位。其次是实验教学设计论文合计为103篇,占论文总数的20.64 %。统计发现大部分课堂教学设计中都有实验的设计参与,说明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和育人功能,而实验中多又以探究性实验为主,体现了作为化学新课程改革突破口的科学探究,以此进行探究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上充分体现了化学课程标准中“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主要还包括理论知识课、复习课,还有3篇双语教学设计及一些课堂实录。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讲稿式、表格式、图表式、综合式。这说明课堂教学设计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大部分课堂教学设计都有多媒体的参与,这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运用于教学课堂教学设计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再次是教学设计评价论文合计为51篇,占总论文数的10.22 %,居于第三位,其中有33篇为中学教师课堂实录反思评价,这说明教学设计中课后反思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部分。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论文合计为48篇,占总论文数的9.62 %,相对教学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比例来说就较小,说明应该加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教学设计实践。专门针对化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的论文只在《化学教学》刊物上发表了8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这说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其他论文占8.42 %,主要是综合实践活动方面,其中有34篇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例,这说明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较广,能重视结合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渗透化学学习,体现化学学科与STS紧密联系的特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3 论文地区分布的统计分析

表3表明,全国有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在三种期刊发表有关教学设计研究的论文,其中江苏、上海、浙江、湖北、北京和安徽6个地区论文总数为343篇,占论文总数的68.74 %,成为教学设计研究的核心地区,是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主要产区,特别是江苏,占总数的23.05 %。还有6篇跨省论文,这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教育工作者能跨越时空开展多方面的合作研究。但也可看出,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总体上中西部、边远地区的教学设计研究较为落后,这说明中西部是新一轮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的重点。

2 论文作者的统计分析

2.1论文作者所在系统单位分布

对论文作者所在系统单位统计分析,可评价单位的学术水平、发展状况和论文产出力的分布。

从表4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中学和高等院校,分别占总数的64.45 %和21.1 %。这说明教学设计是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桥梁,一线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实施者,并且说明教育家、学科专家等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指导,与课程实施者积极进行对话与交流,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教育理论等,指导教学设计的实施,推动了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这次课程改革不再仅仅是自上而下和学科专家的改革,而是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家、学科专家、教研人员、一线教师等共同参与的改革。

2.2论文作者合作度和合作率

论文合作度是指某种或某类期刊每篇论文的作者平均数。合作率是指由2人及以上合作的论文占总数的比例。一篇论文有适量的作者数,可在知识结构方面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群体智力,提高研究效果和研究成果水平。

从表5可以看出,从2004 年―2008 年,三种刊物发表的有关教学设计的论文合计为499篇,作者总数人次为692人。其中一人完成的为354篇,占70.94 %;两人及两人以上者共计145篇,占29.06 %,合作度为1.38,合作率为29.06 %。这说明研究逐渐走向合作的趋势,从文献统计分析来看,一线中学教师与高等院校学者、教科所研究员、教研员和教师之间的论文合作研究逐渐发展,这促进了一线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化教参》三种期刊都是中等化学教育类核心期刊,其发表的论文有权威性和代表性,是中等化学教育研究的导航。从这三种期刊发表的有关化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来看,说明化学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只对三种中等化学教学类期刊且只是从2004 年―2008 年5年间的统计分析,但所获信息对化学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探索、促进化学教学设计研究发展、落实化学新课程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化学教学设计取得一定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从论文的数量、内容和质量来看,化学教学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且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离现代教学设计与化学新课程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化学教学设计研究发展不平衡,如,经济发达地区的论文如江苏、上海、浙江、湖北、北京和安徽6个地区论文总数为343篇,占论文总数的68.74 %,而其他地区发表的论文较少。故应加大中西部教育的投资,加强中西部地区化学教师教育培训以及多元文化下的教学设计研究,促进化学教师和教研人员积极进行教学设计研究。

(2)加强化学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从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论文的数量(48篇)和占总论文数比例(9.62 %)来看,相对教学设计实践研究论文较少,且多局限于探究性教学设计、基于某种教学理论或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模式或策略等方面,而很少涉及复杂的、多因素影响的理论研究,研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种用于指导、规定教学活动和行为的理论(包括教学设计评价),二是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即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系统的设计,包括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和教学设计方法等内容[5]。高校和科科院所的教育研究人员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增强教学设计研究的可操作性,且加强与中学联系合作,将教学设计理论指导教学设计实践,同时实践也检验教学设计理论,促进教学设计研究发展。

(3)重视化学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从统计分析来看,教学设计实践论文占绝大多数,多是来自中学一线教师,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实验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综合活动课程教学设计、双语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学化学教师研究视野窄,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不够。化学教学设计实践研究应在教学设计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加强如下方面的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生活化, 渗透STS教育; 化学实验与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创新等[6], 以此促进化学教学设计研究发展、将化学新课程精神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6]江家发,杨浩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J] .中国教育学刊,2005,(8):37~40.

[2]化学教育,2004~2008.

[3]化学教学, 2004~2008.

[4]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2008.

[5]杨开城,李文光. 教学设计理论体系构想[J] .教育研究,2001,(11):70.

化学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第7篇

在教学中,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不可分。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但如何才能教学生学呢?特别是如何才能教学生学得好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研究了。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研究。首先,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学实践,而且必须以教学实践作为基础和前提,没有教学实践,就无所谓教学研究,离开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教学实践也离不开教学研究。我们要大力提倡并且鼓励教师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主动积极地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建立一套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教学研究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学校正常教学风气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参加教学研究活动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业务水平,以适应不断深入的化学教学改革。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化学教研活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必须具备教研的激情和兴趣

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往往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愿意做,做得越投入,效果就越好。兴趣跟自己的奋斗目标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确立一个人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目标有近期目标,有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往往是为某个阶段或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定的;远期目标是一个人较长时期的工作目标或一生的奋斗目标。一个人一生的努力总是力求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一个教师有了当一个优秀教师或当一个教育专家的目标,便有了教研的动力和激情。有了动力和激情,便会有效果(收获);有了收获,便有了兴趣;有了兴趣,便促使继续钻研。这样,将逐步由小成功到大成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激励自己不断深化研究,上升为教学科研。

二、应该确立突破口,从基础做起,逐步升级

首先,从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入手,准确了解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编排意图。其次,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再次,研究教材、教法,活用教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把学生教会、教活,使学生会学。

三、在教学中去发现问题,并努力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比如,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知识、总结重要的思想方法等。对例题导学要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以引导、点拨、诱导、疏导,使学生学到方法,学会自己分析、思考、探索、研究、解决问题,会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练习,促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灵活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智力得到最有效的开发。

四、就是对新知识的学习

教师要研究怎样深入浅出,以旧导新,既要学生“温故知新”,又让学生“知新温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能性、创造性,尽量用最简单、易接受的方法或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讨论。

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将对教材教法研究上升为理论,提出或引用教改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进行教育科研。其大致步骤是:①调查研究;②设计方案;③借鉴经验、试用、对比研究、实践论证;④总结、反思;⑤再实践、再总结、修改、完善,提炼升华成为教育科研成果。

另外,教师进行教研要树立四大精神和作风:一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作风。教学研究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假设教学案例、编造教学数据、剽窃别人的科研成果等等,都是不可取的。二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作风。开展教学研究,一定要做教学实践的有心人,勤动脑(多思想)、勤动口(多请教)、勤动手(多写作)、不怕烦、不怕苦、不怕累。三是深入细致的精神和作风。深入细致地观察、调查、分析等。四是科学严谨的精神和作风。教学研究不能满足于一般了解,更不能虚假、浮夸。

对现阶段化学教研活动,我提出三点整改策略:

1.优化教研工作程序,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无效。教师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走上研究之路。除了学校给教师创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外,教研组在常规工作中要优化教研工作程序,使教研活动有主题,理论学习有内容,教学方法有指导,专业发展有目标。

2.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激发教师的教研兴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让课堂教学有特色的教师指导年轻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上示范课、共同研讨等形式带动大家一起提高。组织各备课组结合实际开展专题研讨、课题研究、教学方法交流。根据学年教师工作成绩,如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论文获奖情况评出先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3.加强专业引领,突破教研“瓶颈”。专业引领是制约教研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首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教研的开展要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创造良好教研的氛围。可采用结对子、随堂研讨等形式给年青教师以帮助和指导。其次,要积极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再次,加强化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对每次的理论学习要有具体的要求。最后,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的机会,使学科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促进学科组共同发展。

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人人参与、人人分析,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分析、发现和提炼执教者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总结执教者在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找出薄弱环节,帮助教者总结、提高,使每一位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都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获,从而使化学教研活动发挥它的实效性。

化学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全员参与;助力学校;大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87-2

1 学院党委抓全程,统一认识转观念

城市建设学院党政和谐,凝聚力强,学院党委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党委,学院领导班子连续多年考核为优,学院连续11年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1年获得学校运动会团体冠军和精神文明奖,学院工会2014年被秦皇岛市工会授予和谐校园优秀基层工会。在这次应用型大学建设活动中,学院党委抓全程,认真加强指导,专门组织召开了四次学院党政联席会,认真学习学校有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文件及校领导讲话,认真领会精神,围绕《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转型发展行动方案》的要求,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十、十八届历次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保规范,上水平,保质量,争荣誉,保秩序,创和谐。”的工作指导思想。学院党委按照辛书记“一要深入思考,二要进入方案,三要落到实处”的工作要求,组织召开了三次全体教职工应用型大学建设讨论会。通过大讨论活动,全院教师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进一步提升了向应用型转变的思想认识,坚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了参与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走出去请进来,精心谋划办特色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不越位、不缺位,讲原则、促和谐、做实事、求创新、敢负责的原则,对应用型大学建设工作不断沟通,精心组织,积极倾听师生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在应用型大学建设活动中的凝聚力、亲和力、向心力、决策力。

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土木工程专业、2015年工程管理专业列为校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获得学校实验经费资助180万元。重点建设了土木工程PKPM实训中心、小型结构试验装置、桥梁结构设计软件,初步实现了结构设计、工程预决算、施工组织等实践技能训练与企业要求同步。为了搞好综合试点改革,进一步深化转型发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邀请了校外有关领导、现场专家作报告两次,举办了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两场“综合试点改革专业研讨会”,学院各教学部积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精心组织15名教师,走访考察了8所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办学特色、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经验、做法,通过大量调研活动,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教风和教学效果有明显好转,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

①建立以应用型为核心的“3+0.5+0.5”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关键环节的改革,实施工程现场顶岗实习,强化专业特色,重视应用型工程师能力培养。针对建筑类执业资格认证考试要求,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动适应建筑企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

②按照“引进+培养+共享”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建立学院和企业共享的专业教师使用机制,2015年、2016年外聘企业技术人员担任3门课程的授课任务,邀请现场技术人员为学生做教育教学专题讲座8次,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在职学习和下基层实践锻炼提供方便,2016年学院有3名青年教师主动脱产下基层实践锻炼8个月,为学院青年教师下基层实践锻炼带了个好头。

③针对应用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加强课程建设,力求课程搭配合理、课时比例协调。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健全和完善教学大纲、课程发展规划等教学基本文件,进行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做好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的全过程监控。

④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加强与教学实习基地合作,实施关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化教学,依托施工企业,实行建筑工地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下基层亲身体验生产一线的工作氛围,在各项实践环节中倡导“教师带头干,学生跟着练”,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业中不断提高。

3 扎扎实实抓落实,全员参与搞转型

截至2015年年末,该院有专任教师43人,博士学位教师2人,占师资总量5%,在读博士3人,占师资总量7%;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7人,占师资总量867%。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教师3人,占师资总量7%。教授6人,占师资总量14%,副教授11人,占师资总量26%,“双师型”教师18人,占师资总量42%,教师平均年龄为40岁。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博士所占比例不高,“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小,生师比偏高。这显然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但是该院教师始终把做一个“充满爱心,热爱教育;精于教学,善于钻研;有责任心,行为世范;心胸豁达,严于律己;关心集体,和谐相处”的教师作为努力目标,学院有一个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和谐环境,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我们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经过10余年建设,虽然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发展。同时我们也清楚,由于我们的专业具有较强的组合性,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知识维度、应用能力维度、实践创新与综合素质维度、个性化教育与终生学习意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学院结合自身专业实际,认真分析和研讨,采取各种形式,让教师把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延伸,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改革创新的意识,全员参与到应用型大学建设活动中来。为了把应用型大学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让每个教师参与其中积极思考。学院专门召开科级以上干部会议,进行建言献策,要求科级以上干部率先垂范,对如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多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动员教师就师德师风建设、专业发展动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形成文字论文,并把教师好的思考写入人才培养方案,把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想法,反映在教学计划当中,体现在课程设置中,把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方案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全院教师积极行动,认真思考,学院教师共提交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论文43篇,

学院筛选了35篇论文,编辑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论文汇编”,发给每个教师,让教师相互学习和借鉴,希望我们的教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无私的工作态度,为学校转型发展助力添彩。

总之,我们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始终把“应用”作为坚持的理念,要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通过教学改革,力争在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应用研究、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断实现新发展,努力实现专业设置和现场需求对接、课程内容

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院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今后我们将继续重视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努力实现“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适应岗位快”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李春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助力学校转型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03:101-103.

化学教学实践论文范文第9篇

一、教学论跨学科研究的内涵与特征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ity),学界亦称“交叉学科”,该词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跨学科最初只是在一般字面意义上使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由原来的多种理解逐步趋向较为稳定的公认的含义。就学术含义而言,跨学科至少可以具有或引申出三层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打破学科壁垒,把不同学科理论或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研究或教育活动。[1]这是跨学科的基本含义。二是指包括众多的跨学科学科在内的学科群。从这个意义上说,跨学科学科不是一门学科,而是所有具有交叉(跨学科)特点的学科的总称,通常被称为交叉科学。三是指一门以研究跨学科的规律和方法为基本内容的高层次学科,确切地说,可以称为“跨学科学”或“科学交叉学”。目前在国外学者中较为公认的“跨学科”的含义是指对于典型学科之间的问题的研究。西方学者G.伯杰在经合组织(OECD)出版的《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文集中对跨学科作了较为详细的诠释,指出跨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术语和各种数据的相互整合,以及在一个相当大的领域内组织的教育、研究。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各门学科发展自身的需要和学者学术兴趣的转移,以及社会需求的激励,迅速掀起了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IDS)的热潮,并于70年代在法国召开了首届跨学科问题国际研讨会。跨学科研究被界定为:“回答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者选择一个话题的过程,这些问题或主题用一门学科或专业来处理可能显得太宽泛和复杂……跨学科研究吸收各学科的观点并通过建构一种更全面的看法来综合它们的视野。在这种方式下,跨学科研究不是一种简单的补充,而是学科的补足和修正。”[2]这是对跨学科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其余的界定,如德国着名跨学科研究专家米特斯特拉斯教授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持续的学科间的合作,一方面涉及了一个超越学科界限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工作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学科内部的相关知识和相关研究的准则,是学科间就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合作。”[3]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4]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仲林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5]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跨学科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跨学科研究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和要义是明确的,即跨学科研究是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综合的、复杂的、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的一种研究范式。

教学论研究对象和解决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呼唤教学论跨学科研究的产生。教学论跨学科研究,指谓以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为特定领域,跨越学科之间传统边界,引进与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或方法,从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对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全面、综合、系统、深入探讨的一种研究范式。教学论跨学科研究既是教学论和其他学科跨越边界进行研究取得的结果,也是教学论研究领域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与方法以求拓展与突破的结果。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具有综合性。客观事物本身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其他事物孤立地存在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跨学科研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综合性、复杂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教学论研究的问题是综合和复杂的,是任何单一科学不可能对它分析透彻的,更不能对它提供完整的科学的解决方案。正因为如此,教学论研究也就走综合性、复杂性问题解决的新路径——从单学科研究发展到跨学科研究。第二,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具有互融性。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中,教学论研究者一方面站在自己的学科立场上,努力保卫自身所在的学科领地,另一方面又极力地向外扩展自身的学科疆界。扩展的结果是,教学论原有的学科边界被打破了,教学论与相关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性样态。如与哲学的融合,就有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实践论的互融性;如与系统科学的融合,就有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互融性;与相关横向学科的融合,就有与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管理学、生态学、环境学、信息技术学的互融性。第三,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代跨学科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是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需要的产物。大量事实表明,它能卓有成效地解决现实发展中所提出的、已经或可能面临的综合性问题。现代教学论所面临的迫切的重大实践问题,大多是需要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解决的复杂问题。单举新课程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这一问题为例,该问题域已经从原来由单一教学论学科来解决,发展到了由多个学科的共同研究,这些学科涉及哲学、社会学、 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主要是为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决策服务的,具有很强的解决综合、复杂的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论跨学科研究的活力。

二、教学论跨学科研究的成就与趋势

近30年来,我国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的成就,教学论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促进了教学论学科走向成熟和体系化,现代教学论正在由一门学科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数量可观的学科群,而且提高了对教学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健康发展。

(一)教学论研究找到新学科视角的支持与论证,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不断拓展

由于传统意义上学科边界的存在,以往关于教学论的研究,视野相当狭窄,往往只是以教育学或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探讨了教学诸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束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思维,而且使得教学论研究过于片面和局限,难以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本学科的发展。在跨学科研究兴起之际,教学论研究也顺应这种新的研究取向,从多个视角来关注对教学论领域有:请记住我站域名重要影响的相关学科新成就的研究。如对哲学、社会学、文化学、脑科学、美学、管理学、生态学、信息技术学等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关注。通过跨越学科边界,打破学科壁垒,教学论与其他学科携手合作,不仅在量上扩充了教学论的内容与结构,而且使教学论在质上得到新的提高,也使教学论通过其他有关理论、学说成就的吸收与借鉴,拓宽与充实了教学论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教学基本理论的丰富与完善。譬如,教学论跨社会学研究“揭示并研究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在理论上,将有助于弥补原来教学论研究在这方面没能展开和具体研究的不足,从而在揭示教学本质的基础上如实地说明教学活动的丰富个性。揭示并研究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将教学活动的研究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就可能克服种种脱离社会历史实践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倾向,克服自然化、个体化、形式化等抽象化的研究弊端和偏向,使教学活动成为具体的、历史的人所参与的社会活动,并具有高效性、发展性。”[6](17)又如,教学论跨文化学研究运用文化学的理论来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特性和规律,将文化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境之中,揭示教学与文化、文化变迁与教学变革、教学变革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及多元文化与教学等的关系,使教学论研究在“教学与文化”的并列关系之外,又开辟了一种研究领域,即教学不只是文化传承的生命机制,而且教学本身就是文化,就具有文化性。而文化本身是丰富的,所以教学从而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在这个概念下,教学中的一切现象、一切人、一切生存状态和行为方式都可以运用文化学的理论来诠释;教学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站在文化学的视角进行审视,文化学为教学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7]概言之,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促使教学论与其他学科“联姻”,有助于拓展与丰富教学论的研究领域,为教学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科视角的支持与论证,促进教学论学科基础的不断拓展。

(二)教学论学科走向成熟和体系化,教学论形成庞大的、数量可观的学科群

随着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得到充分发展,多学科方法借鉴、移植与改造被大量吸收到教学论方法体系中,教学论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日益加强,教学论在分化的基础上出现高度综合的趋势。“跨学科研究是科学综合化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近代和现代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常常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8]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促使大量新兴的教学论交叉、边缘学科的产生,使教学论学科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丛林”阶段,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哲学、系统科学的综合,产生了教学哲学、教学价值论、教学认识论、教学实践论、教学知识论、教学系统论、教学信息论、教学控制论等,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学认识论》(1988年)、周浩波和迟艳杰着《教学哲学》(1993年)、顾泠沅着《教学实验论》(1994年)、王策三主编《教学实验论》(1998年)、李长吉着《教学价值观念论》(2004年)、潘洪建着《教学知识论》(2004年)、张铁明着《教学信息论》(1990年)、崔含鼎和梁仕云着《现代教学系统工程模式论》(2000年)等。二是与相关横向学科的综合、交叉和渗透,分化出诸如教学论史、教学社会学、教学文化学、教学心理学、教学伦理学、教学管理学、教学美学、教学环境学、教学病理学、教学生态学等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如董远骞着《中国教学论史》(1998年)、李定仁主编《教学思想发展史略》(2004年)、吴康宁等着《课堂教学社会学》(1999年)、郭华着《教学社会性之研究》(2002年)、张大均主编《教学心理学》(1997年)、吴重光主编《教学心理》(2001年)、胡斌武着《教学伦理探究》(2005年)、欧阳超着《教学伦理学》(2008年)、黄兆龙主编《教学管理学》(1992年)、钟以俊着《教学美学》(1992年)、张相轮和钱振勤着《教学美学》(1998年)、汪刘生着《教学美学》(2004年)、田慧生着《教学环境论》(1996年)、石鸥着《教学病理学》(1999年)等。[9]教学论与其他学科综合而不断产生新的交叉、边缘学科,为教学论的现代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新方法。亦即,教学论运用其他学科的概念、范畴与方法,从不同视角对教学进行研究,建立起以教学为对象的多学科形态,并尽可能在这些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抽象、概括,建构出与教学整体相适应的教学理论。[10]概言之,适应当代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教学论将与越来越多的学科“联姻”,并从中不断吸取营养,充实与完善自身理论体系。通过与其他学科“联姻”,现代教学论正在由一门学科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数量可观的学科群。

(三)提高对教学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跨学科研究既包括对本身发展所需的理论、方法论和技术方法的基础研究,也包括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或战略问题的应用研究。它的活力更多的在于后者而不是前者。世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状况表明,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主要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服务的。[11]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不但拓展了教学论学科的理论基础,完善了教学论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而且提高了对教学活动及其教学改革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因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教学活动是错综复杂的,教学改革必然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与制约,需广泛吸收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唯有如此,方能正确揭示教学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方能对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就、产生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全面、综合的诠释。教学与社会诸要素是息息相关的,从社会学的视界来透视教学活动,“就可能对种种不合理的现象进行解释、找到原因并加以克服,就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地把教学活动作为他们整个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使教学活动成为现实的人的活生生的活动。”[6](17)教学又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深层意义上说,教学改革就是文化的变革。教学改革使得教学活动中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其中蕴含着更多文化学层面的问题。揭示并研究教学活动中的文化性,就可能对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全面、合理的诠释,对教学改革中的文化现象进行积极的省思,高屋建瓴,努力提高对文化的适应能力,这于教学改革大有裨益。譬如,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使教师处于认知不协调、行为不统一、态度不一致的困境中,即形成了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在教学中要考虑作为一种文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与社 会政治文化、家庭伦理文化、教学文化以及人们习惯的教学行为方式之间的适应问题。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只有从文化建设和改革的高度来透视与设计教学改革,才能够收到实质性的效果。从文化学的视阈来审视当下我国教学变革的背景、动因、目的和制约因素,对教学场域中呈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层文化思考,从而会做出新的解释和得出新的结论,有助于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展开与深化。此外,教学改革的发动、教学改革内容的选定、教学改革政策的制定等均与政治、经济、信息技术等密切相关的。因此,要全面综合地解读教学改革,还得要有政治学、经济学、信息技术学等多学科、多维度的视野。概言之,教学论跨学科研究有助于人们从多维度、多视角探索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综合全面地诠释教学改革中呈现的复杂问题,从而使人们对教学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也促进了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入、健康发展。[12]

三、教学论跨学科研究的困惑与超越

(一)简单搬用其他学科原理概念而成了其他学科的“领地”之困惑与超越

在跨越学科边界中,教学论吸收了其他学科的营养,拓展与充实了自身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然而,在引用与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时,存在简单套用与搬用其他学科的原理概念之嫌,如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阐述教学目的,用哲学价值论阐释教学价值,用哲学认识论阐释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论,用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主体理论、交往理论、对话理论等来阐释教学主体论和师生关系,等等。教学论研究成了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概念加上教学现象的描述,教学论成了“套着其他学科外壳的应声虫”。在其他学科面前,教学论失去了自我,成了地道的“应声虫”。下面着重以“教学论的哲学思考”为例对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中出现的这种形象进行专门的分析。

在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偏向——哲学化的倾向,教学论的每一方面的研究几乎都进行了“哲学的思考”,教学论论文中充斥着大量的哲学术语,比如主体性、主体间性、主要矛盾、存在、意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命、价值等概念常见于我们的教学论论文之中。“不仅文体的表述上有哲学化倾向,甚至研究的主题也随哲学而变。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形:哲学领域内何事成为热点的时候,教育学领域往往会随之,如哲学领域热衷于探究人的本质问题时,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教育本质热便成为时髦;而当哲学研究转向主体性研究的时候,教育学领域的主体性热也成为自然。这些所谓的哲学思考,先是大段阐述相关的哲学理论,然后对教育学的启示进行‘简要概括’,就匆匆结尾。有的教育学学者声称自己从不看教育学方面的书,主要看哲学或其他学科的书,并以此为荣。”[13]这种机械套用和随意拼凑,只能造成教学论中的一些概念含义不清,一些命题自相矛盾。有的学者尖锐地指出,看起来教学论内容丰富,但认真分析起来,又缺少自己的东西,教学论成了其他学科的“领地”。[14]这样会导致教学论与其他学科边界不清晰,模糊了教学论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关系,影响了教学论学科研究对象的独立性。

我们不能否认教学论研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也要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但并非机械地拼凑其他学科的概念和命题。在未来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中,要进一步强化对相关学科的引进与移植中的消化和融合的工作,应善于从各门科学产生的各种新理论、新方法中抽取合理的内核。在移植这些理论时决不能简单地拿来,以致丧失了“教学”的特性,而是要通过一番重新的改造与制作,使之进一步教育科学化。[15]事实上,教学论研究同样也能够成为一门有理论、有深度的专业研究,关键就看我们的研究能否保持自身的特色,能否发掘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同时又能够吸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养料而为我所用。若是教学论能够在吸收其他学科优点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特性,那么教学论的领地不但不会被其他学科所“占领”,而且自己的“专属领地”也会随之形成。

(二)丧失自己学科独立性而与其他学科任意拼凑的偏向之困惑与超越

通过跨学科研究,教学论与其他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综合,有利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重大突破,培育新的生长点,产生新的分支学科。但是,在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中,也出现令人困惑的问题,即教学论与其他学科任意拼凑的“新学科”层出不穷,有人疑问存在“任意”的跨学科偏向。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近来在德国,天体演化学、自然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体系,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最蹩脚的哲学博士,甚至大学生,不动则已,一动至少就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体系’。”[16]此处,恩格斯严厉批判以杜林为典型代表的以人为杜撰的逻辑范畴牵强推演为基础的非科学体系。这种体系脱离实践,缺乏实际内容,纯属概念游戏,恩格斯称之为“幼稚病”。反观当下猛然迸发的为数众多的教学论分支学科体系,我们可以发现,恩格斯所严厉批判的“幼稚病”极其严重地存在于我们的教学论研究中。近几十年来,新创立的教学论的“新学科”已达五十余种,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教学论的“新学科”是否成立,并不在于人们把自己的着作名之为“论”或冠之以“学”,而在于真正对相应的内容做出深刻的研究。然而,很多人没有长期从事有关学科的研究,他们选择这门学科,或是教学需要,或是为了评职称,或是为了获得“某学科创始人”的美名。我们当然也不否定其中有一些真正的深入研究,也并不是说对这些领域不应研究,而是说,在对相应内容未作长期深入研究的情况下,是不能建立学科体系的,勉强建了起来,有名无实,是不可能成功的,犹如一个早产的怪胎儿,将不可能健康发展。[17]学科不是多门学科的简单拼凑堆积,而是多学科依存于内在逻辑关系联结渗透形成的新学科。在建立教学论新学科的基本理念、范畴系统、逻辑推理、理论框架等还不明晰、不成熟的情况下,仓促拼凑教学论的新学科体系,不免陷入“对体系的爱好以及与之相随的体系创造者的虚夸自负”,[18]显然是犯了恩格斯所严厉批判的“幼稚病”。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都有自己独特的概论和范畴,跨学科不是几门学科的随意拼凑,而必须具有系统化、规范化了的经过反复验证的理论体系。在未来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中,要确立起教学论独特的研究对象,形成教学论独特的概念系统,建构起教学论严谨的理论体系。早在1806年,赫尔巴特就在其名着《普通教育学》中发出呐喊:“假如教育学希望尽可能严格地保持自身的概念,并进而培植出独立的思想,从而可能成为研究范围的中心,而不再有这样的危险:像偏僻的、被人占领的区域一样受到外人治理,那么情况可能要好得多。任何科学只有当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并与其临近科学一样有力地说明自己方向的时候,它们之间才能产生取长补短的交流。”[19]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存在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畴和体系,更要有自己研究的基本问题。只有确立起研究的基本问题,并进而确立出独特的研究对象,学科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才能体现出来。为此,未来教学论跨学科研究要确立起各学科的基本问题,确定出特有的研究对象,逐步形成独特的概念系统和运用这些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命题,建构起严谨的理论体系,逐步提高学科的专业化水平,在不断完成解释、指导和预测教学实践的历史使命过程中,不断增强其独立性。[20]

(三)研究领域扩展不顾教学实践需要而成了一盘散沙式的研究之困惑与超越

教学论跨学科研究,虽然综合运用了其他学科的一些理论来解释与指导教学实践,提高了对教学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但是,在纷纷引介其他学科的众多理论成果、开辟教学论研究领域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教学实践需要的考虑,各自所持的观点与教学实践互无联系,犹如一盘散沙。这种现象具 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纯粹概念研究。不少教学论研究者热衷于某学科纯粹理论去做抽象研究,用某一学科的概念、范畴、理论去诠释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在这种演绎中,常常看到的是多少有些新异但又似曾相识的名词、术语,但到底说明了哪些教学现象,解释了哪些教学问题,对教学实践又有何意义和价值,却不甚明了。大量的研究仅仅停留于抽象、笼统的理论层面,教学论中的许多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束之高阁”了。[21]二是用外来的理论去诠释中国实践。一旦理论要联系实践时,教学论研究者还需要思考自己是在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把握中国的教学实践的。当下有一种典型的做法,就是用外来的尤其是西方的一些理论来诠释中国的教学实践。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食洋不化的毛病,很多国外的理论被原封不动地移植过来,没有经过消化、吸收,随后或束之高阁,或被不加审视地生搬硬套,以致对我国的教学实践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譬如对话教学,虽然许多研究者运用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其含义、本质、意义、形式等,但是基本上是属于理论假设阶段,这些假设基本上依据西方的一些理论展开的在“书斋”里苦思冥想的产物,而至于课堂中的对话究竟对学生的认识变化、意义理解、知识建构产生什么影响,又是以什么的方式、机制来影响的,则缺乏具体的实践基础。概言之,在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中,我国教学研究在理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未能很好地考虑教学实践的需要,并未以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旨归,这种与教学实践互无联系的一盘散沙式的研究,对教学实践中提出的许多问题置若罔闻,使得教学理论与实践成了“两张皮”。

上一篇:管理会计实践范文 下一篇:市场营销专业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