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7 22:43:34

电功率教案

电功率教案范文第1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功率及其单位.

2.理解额定功率.

能力目标

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引入电功率的概念,再根据电功率的定义和电功公式导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给出电功率的单位.然后从电功率的单位引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说明1度就是1千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教材安排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演示,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

1.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实际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疑点: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包括电功率和用电器额定功率两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生学过的功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突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比较单位时间内用电器做功的多少.在讲解电功率的公式时,注意强调公式中的各量的对应关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不易同时给出电功率的导出公式,使学生感觉公式多不易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学生不易做到,教师要通过实验讲清对一个用电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只有一个,而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很多.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是电功率的概念和单位,难点是额定功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功率概念引入电流做功有快慢的问题,然后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如:电力机车每秒做功400多万焦,公共电车的电机每秒做功6万焦,洗衣机的电机每秒做功100多焦,而小收录机的电机每秒做功几焦.再举出时间不同做功不同的实例,问学生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引出电功率的定义.

方案二:分析类比建立电功率的概念:可用幻灯片设计一组问题:1)怎样比较运动快慢?2)这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快慢?3)这样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二、电功率:

电功率的概念要讲清:电流做功快,电功率就大;电流做功慢,电功率就小.电功率的定义公式为P=W/t,电功率的普遍适用公式是P=U·I,比较电功率大小时,要全面考虑到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才能确定电功率的大小关系.例如: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P=W/t,电流做的功越多,电功率就越大.

电功率的单位容易和电功单位千瓦时混淆,可采用让学生计算1千瓦时的电功是多少焦,让学生体会千瓦时的意义.

三、额定功率:

方案一:可以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用电器的工作有正常工作问题,然后引进额定功率的概念.学生实验可以设计三组,1)是在比额定电压低的情况下工作;2)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是在比额定电压高出1/5的情况下工作.

方案二:教师拿出“220V60W”和“220V100W”的灯泡,问将他们串联起来,哪盏灯亮?然后做实验,引出额定功率的概念.

例题1、一只额定电压为220伏特的电热煮水器,在正常工作时通电12分钟,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问:

这个电热煮水器的功率多大?

【分析解答】正常工作的用电器,其实际电压应等于额定电压,所以该题中的电热煮水器的实际电压应为220伏特,工作12分后,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即用电0.l度.根据P=W/t=500瓦

例题2、有两盏灯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已知电压U相同并保持不变,两灯均可发光,在甲、乙两图中比较灯1的亮度是[]

A.甲图亮B.乙图亮C.同样亮D.无法判断

【分析解答】同一盏灯的亮度与它的实际功率情况有关,在甲乙两图中,灯1的实际电压不同,甲图中的实际电压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甲图中实际功率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乙图中较亮.B选项正确.

探究活动【课题】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活动方式】

电功率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功率及其单位.

2.理解额定功率.

能力目标

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引入电功率的概念,再根据电功率的定义和电功公式导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给出电功率的单位.然后从电功率的单位引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说明1度就是1千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教材安排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演示,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

1.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实际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疑点: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包括电功率和用电器额定功率两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生学过的功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突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比较单位时间内用电器做功的多少.在讲解电功率的公式时,注意强调公式中的各量的对应关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不易同时给出电功率的导出公式,使学生感觉公式多不易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学生不易做到,教师要通过实验讲清对一个用电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只有一个,而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很多.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是电功率的概念和单位,难点是额定功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功率概念引入电流做功有快慢的问题,然后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如:电力机车每秒做功400多万焦,公共电车的电机每秒做功6万焦,洗衣机的电机每秒做功100多焦,而小收录机的电机每秒做功几焦.再举出时间不同做功不同的实例,问学生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引出电功率的定义.

方案二:分析类比建立电功率的概念:可用幻灯片设计一组问题:1)怎样比较运动快慢?2)这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快慢?3)这样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二、电功率:

电功率的概念要讲清:电流做功快,电功率就大;电流做功慢,电功率就小.电功率的定义公式为P=W/t,电功率的普遍适用公式是P=U·I,比较电功率大小时,要全面考虑到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才能确定电功率的大小关系.例如: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P=W/t,电流做的功越多,电功率就越大.

电功率的单位容易和电功单位千瓦时混淆,可采用让学生计算1千瓦时的电功是多少焦,让学生体会千瓦时的意义.

三、额定功率:

方案一:可以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用电器的工作有正常工作问题,然后引进额定功率的概念.学生实验可以设计三组,1)是在比额定电压低的情况下工作;2)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是在比额定电压高出1/5的情况下工作.

方案二:教师拿出“220V60W”和“220V100W”的灯泡,问将他们串联起来,哪盏灯亮?然后做实验,引出额定功率的概念.

例题1、一只额定电压为220伏特的电热煮水器,在正常工作时通电12分钟,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问:

这个电热煮水器的功率多大?

【分析解答】正常工作的用电器,其实际电压应等于额定电压,所以该题中的电热煮水器的实际电压应为220伏特,工作12分后,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即用电0.l度.根据P=W/t=500瓦

例题2、有两盏灯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已知电压U相同并保持不变,两灯均可发光,在甲、乙两图中比较灯1的亮度是[]

A.甲图亮B.乙图亮C.同样亮D.无法判断

【分析解答】同一盏灯的亮度与它的实际功率情况有关,在甲乙两图中,灯1的实际电压不同,甲图中的实际电压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甲图中实际功率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乙图中较亮.B选项正确.

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活动方式】

电功率教案范文第3篇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2、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其关系。

3、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其关系。

教具准备:

36V40W电灯1只,洗衣机、电动机铭牌若干,电流表、

电压表各1只,变阻器、电源各1个。

教学方法:复习引入、演示实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

[例题1]

电流通过电扇的电动机,通电半小时,电流做功72000J;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通电2s,做功40000J,电流通过哪一个电动机做功多?

二、讲授新课:

1、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

注: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根据定义:P=W/t,W=UIt

所以,P=W/t=UIt/t=UI

上式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3)单位:瓦、千瓦,1kW=1000W

由公式得W=Pt得

W=Pt=1kW×1h=1kW·h

=1000W×3600s=3.6×106J

即:1kW·h=3.6×106J

[例题2]

一盏电灯边在电压是220V的电路中,灯光中通过的电流是68mA,这个灯光的电功率是多少瓦?一个月总共通电100h,电流所做的功是多少焦,多少千瓦时?

(4)演示实验:(运行课件)

实验数据比较:

2、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1)定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2)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关系:

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

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三、小结:电功和电功率的比较

四、作业:

1、课本本节的练习3、4。

2、预习下节实验:

⑴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⑵必须测出哪些物理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⑶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⑷实验中为何要用滑动变阻器?它和灯泡如何连接?

⑸怎样组成电路?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⑹怎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电功率教案范文第4篇

知识目标

1.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2.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初步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量较多,综合性较强,而且灵活性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节习题课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精心选择,要有目的性,如:课本上的例题1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在使用电功率的公式时,应注意公式各个量的对应关系,熟悉电功率公式,为下道例题做铺垫.

例题2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解电功率习题的思路,抓住解题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其中不变量在初中就是电阻不变.电压变电功率、电流变.

教材(人教版)中的例题2没有从最简便的方法解题突出了电功率的决定式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教法建议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公式较多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讲例题前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一下电功率的公式和欧姆定律的公式.讲例题前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要在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上下功夫.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师也应在一体多变上下功夫.

计算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题目的难度比较大.解题时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加深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加深对计算过程中必须对各物理量一一对应的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目标

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归纳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电功率公式的运用,难点是灵活运用电功率、欧姆定律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引入新课

问:(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有什么特点?

(3)什么叫电功?什么叫电功率?

(4)用电器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工作?

(5)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方案二:直接引入课题

二.进行新课

解决问题:

1)已知用电器铭牌,求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

2)已知用电器铭牌,求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电压或电流或功率.

3)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1:课本中的[例题1].

例题小结:

①若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状态,可求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P额/U额和用电器的电阻R=U额2/P额.(一般地说,应当把用电器上所标明的额定条件,理解为给出了用电器的电阻.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②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大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分析:当电灯两端电压发生变化时,可认为灯丝的电阻没有改变,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I随U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灯泡实际发出的功率也变化.

解题思路:

①根据额定状态求出灯泡的电阻.

②根据I=U/R求出灯泡在新电压上的电流.

③根据P=UI求出新电压下的功率.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分别算出灯泡在210伏和230伏电压下的功率P1和P2,其他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解此题.

讨论:本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学生回答,教师指出:用比例法P1∶P额=(U12∶U额)2求P1较为方便.

例题小结:

①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随着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的;

②求实际功率的思路.

例3:将灯L1(PZ220-25)和灯L2(PZ220-60)并联接在220伏的电压上再将它们串联接在220伏的电路上,两种情况下哪盏灯泡亮些?为什么?

分析:要判断两灯的亮与暗,只要比较二灯的实际功率大小就可以了.

解:并联时,每盏灯的实际电压均为220伏,则其实际功率就等于灯的额定功率,因此可直接判断出灯L1比灯L1亮.

串联时,因每盏灯两端的电压均小于220伏,所以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根据例1的结果知道,灯L1的电阻R1大于灯L2的电阻R2,又因为两盏灯串联,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一样大.因此可根据P=UI=I2R判断出P1>P2,L1这盏灯亮些.

例题小结:在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电功率小;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大.

例4:标有"6V3W"的小灯泡能不能直接接到9伏的电源上?若要使小灯泡接上后正常发光,应怎么办?

分析: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不难判断,因为9伏已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6伏,如果直接接上去,因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大得多,灯泡会烧坏,所以不能直接接入.若要接,应和灯泡串联一个电阻R再接入,让电阻R分担3伏的电压.

解:不能直接接入.应和一个阻值是R的电阻串联后再接入.

I=I额=P额/U额=3瓦/6伏=0.5安.

R=(U-U额)/I=(9伏-6伏)/0.5安=6欧.

讨论此题还有哪些方法求R.

例题小结:当加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大许多时,用电器可能会烧坏,应和它串联一个电阻再接入.

探究活动

【课题】观察比较两只灯泡灯丝的粗细,判断额定功率的大小.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或个人

【活动方式】

1.提出问题

2.仔细观察

电功率教案范文第5篇

知识目标

1.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2.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初步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量较多,综合性较强,而且灵活性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节习题课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精心选择,要有目的性,如:课本上的例题1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在使用电功率的公式时,应注意公式各个量的对应关系,熟悉电功率公式,为下道例题做铺垫.

例题2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解电功率习题的思路,抓住解题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其中不变量在初中就是电阻不变.电压变电功率、电流变.

教材(人教版)中的例题2没有从最简便的方法解题突出了电功率的决定式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教法建议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公式较多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讲例题前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一下电功率的公式和欧姆定律的公式.讲例题前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要在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上下功夫.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师也应在一体多变上下功夫.

计算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题目的难度比较大.解题时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加深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加深对计算过程中必须对各物理量一一对应的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目标

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归纳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电功率公式的运用,难点是灵活运用电功率、欧姆定律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引入新课

问:(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有什么特点?

(3)什么叫电功?什么叫电功率?

(4)用电器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工作?

(5)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方案二:直接引入课题

二.进行新课

解决问题:

1)已知用电器铭牌,求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

2)已知用电器铭牌,求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电压或电流或功率.

3)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1:课本中的[例题1].

例题小结:

①若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状态,可求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P额/U额和用电器的电阻R=U额2/P额.(一般地说,应当把用电器上所标明的额定条件,理解为给出了用电器的电阻.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②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大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分析:当电灯两端电压发生变化时,可认为灯丝的电阻没有改变,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I随U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灯泡实际发出的功率也变化.

解题思路:

①根据额定状态求出灯泡的电阻.

②根据I=U/R求出灯泡在新电压上的电流.

③根据P=UI求出新电压下的功率.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分别算出灯泡在210伏和230伏电压下的功率P1和P2,其他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解此题.

讨论:本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学生回答,教师指出:用比例法P1∶P额=(U12∶U额)2求P1较为方便.

例题小结:

①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随着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的;

②求实际功率的思路.

例3:将灯L1(PZ220-25)和灯L2(PZ220-60)并联接在220伏的电压上再将它们串联接在220伏的电路上,两种情况下哪盏灯泡亮些?为什么?

分析:要判断两灯的亮与暗,只要比较二灯的实际功率大小就可以了.

解:并联时,每盏灯的实际电压均为220伏,则其实际功率就等于灯的额定功率,因此可直接判断出灯L1比灯L1亮.

串联时,因每盏灯两端的电压均小于220伏,所以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根据例1的结果知道,灯L1的电阻R1大于灯L2的电阻R2,又因为两盏灯串联,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一样大.因此可根据P=UI=I2R判断出P1>P2,L1这盏灯亮些.

例题小结:在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电功率小;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大.

例4:标有"6V3W"的小灯泡能不能直接接到9伏的电源上?若要使小灯泡接上后正常发光,应怎么办?

分析: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不难判断,因为9伏已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6伏,如果直接接上去,因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大得多,灯泡会烧坏,所以不能直接接入.若要接,应和灯泡串联一个电阻R再接入,让电阻R分担3伏的电压.

解:不能直接接入.应和一个阻值是R的电阻串联后再接入.

I=I额=P额/U额=3瓦/6伏=0.5安.

R=(U-U额)/I=(9伏-6伏)/0.5安=6欧.

讨论此题还有哪些方法求R.

例题小结:当加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大许多时,用电器可能会烧坏,应和它串联一个电阻再接入.

探究活动

【课题】观察比较两只灯泡灯丝的粗细,判断额定功率的大小.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或个人

【活动方式】

1.提出问题

2.仔细观察

电功率教案范文第6篇

1.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2.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初步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量较多,综合性较强,而且灵活性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节习题课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精心选择,要有目的性,如:课本上的例题1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在使用电功率的公式时,应注意公式各个量的对应关系,熟悉电功率公式,为下道例题做铺垫.

例题2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解电功率习题的思路,抓住解题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其中不变量在初中就是电阻不变.电压变电功率、电流变.

教材(人教版)中的例题2没有从最简便的方法解题突出了电功率的决定式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教法建议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公式较多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讲例题前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一下电功率的公式和欧姆定律的公式.讲例题前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要在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上下功夫.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师也应在一体多变上下功夫.

计算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题目的难度比较大.解题时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加深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加深对计算过程中必须对各物理量一一对应的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目标

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归纳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电功率公式的运用,难点是灵活运用电功率、欧姆定律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引入新课

问:(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有什么特点?

(3)什么叫电功?什么叫电功率?

(4)用电器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工作?

(5)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方案二:直接引入课题

二.进行新课

解决问题:

1)已知用电器铭牌,求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

2)已知用电器铭牌,求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电压或电流或功率.

3)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1:课本中的[例题1].

例题小结:

①若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状态,可求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P额/U额和用电器的电阻R=U额2/P额.(一般地说,应当把用电器上所标明的额定条件,理解为给出了用电器的电阻.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②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大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分析:当电灯两端电压发生变化时,可认为灯丝的电阻没有改变,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I随U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灯泡实际发出的功率也变化.

解题思路:

①根据额定状态求出灯泡的电阻.

②根据I=U/R求出灯泡在新电压上的电流.

③根据P=UI求出新电压下的功率.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分别算出灯泡在210伏和230伏电压下的功率P1和P2,其他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解此题.

讨论:本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学生回答,教师指出:用比例法P1∶P额=(U12∶U额)2求P1较为方便.

例题小结:

①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随着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的;

②求实际功率的思路.

例3:将灯L1(PZ220-25)和灯L2(PZ220-60)并联接在220伏的电压上再将它们串联接在220伏的电路上,两种情况下哪盏灯泡亮些?为什么?

分析:要判断两灯的亮与暗,只要比较二灯的实际功率大小就可以了.

解:并联时,每盏灯的实际电压均为220伏,则其实际功率就等于灯的额定功率,因此可直接判断出灯L1比灯L1亮.

串联时,因每盏灯两端的电压均小于220伏,所以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根据例1的结果知道,灯L1的电阻R1大于灯L2的电阻R2,又因为两盏灯串联,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一样大.因此可根据P=UI=I2R判断出P1>P2,L1这盏灯亮些.

例题小结:在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电功率小;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大.

例4:标有"6V3W"的小灯泡能不能直接接到9伏的电源上?若要使小灯泡接上后正常发光,应怎么办?

分析: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不难判断,因为9伏已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6伏,如果直接接上去,因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大得多,灯泡会烧坏,所以不能直接接入.若要接,应和灯泡串联一个电阻R再接入,让电阻R分担3伏的电压.

解:不能直接接入.应和一个阻值是R的电阻串联后再接入.

I=I额=P额/U额=3瓦/6伏=0.5安.

R=(U-U额)/I=(9伏-6伏)/0.5安=6欧.

讨论此题还有哪些方法求R.

例题小结:当加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大许多时,用电器可能会烧坏,应和它串联一个电阻再接入.

探究活动

【课题】观察比较两只灯泡灯丝的粗细,判断额定功率的大小.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或个人

【活动方式】

1.提出问题

2.仔细观察

电功率教案范文第7篇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1.先学后教

“先学”中的“先”字,是更多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希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先入为主,主动探究 .

“后教”中的“后”字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

“先学后教”的实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像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农民一样,这是学习方式重建和课堂教学模式重建的“支点”.

2.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要依据学生的学、提升学生的学.

3.导学案

随着高效课堂成为共同追求,导学案应运而生,导学案与传统的教案不同,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目的地.依据导学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二、“先学后教、练在课堂” 教学流程

结合“电功率”一节课,简要说明“先学后教、练在课堂” 的教学流程.

1.介绍学习目标(一分钟左右)

主要通过投影等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简明扼要,明确本堂课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教师不做任何具体内容的讲解.

2.自学指导(导学案体现)

(A) 明确自学内容,具体到几页几行,什么内容和范围

(B)明确自学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C) 明确自学方法,告知学生怎么自学

电功率导学案

阅读课本P42—44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知识点一:电功率(阅读P42)

1.电功率意义:是表示的物理量.

2.电功率定义:用字母表示

3.电功率的定义式是P= =,(阅读P44电功率的测量)

4.电功率的主单位是,它的符号是; 1 kW= W

5.根据P42(左上角)小资料填写下列电器的电功率:

空调约W,电熨斗约W,电视机约W,电冰箱约W.

知识点二:“千瓦时”的来历(P43页1-5行)

6. P=公式变形之后可以计算电功W=.

前一节我们学过电能的单位是J和kWh,为什么1 kWh=3.6×106 J?

3.学生自学(12~15分钟左右)

这个环节老师要特别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况,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要及时引导纠正. 自学后要及时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检测题必须精心设计,检测的内容须紧紧围绕自学的目标,跨度、难度不要太大.

自学检测题

1. 下列关于电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 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消耗电能一定多

(D)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工作时间一定短

2.如图所示,下列用电器的功率最接近1000 W的是

( )

3. 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250 W,每天使用3 h,一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按30天计算)(参考P43例题)

4.问答题:一个“220 V,100 W”的灯泡正常工作6 h,另一个“220 V,0.8 kW”的电炉正常工作0.5 h.问:(1)谁消耗的电能快? (2)谁消耗的电能多? 4.后教(5~10分钟左右)

“后教”的出发点是解决学生“先学”后的问题,“后教”要做到:学生读懂的内容教师不讲,学生能解答的问题教师不答.

5.练在课堂(不少于15分钟)

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出题,要分层次出题,可以有必做题,选做题,选择的权利在学生.

练习分三个层次:

(A) 自练:配置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基础题,学生独立完成,这也是为达成目标所进行的又一次自我学习的过程.

(B) 互练:围绕学习内容配置相应的灵活的中等难度的题型,学生可以讨论.

(C) 导练:针对学习内容配置另户灵活多变综合性强的题型,实现对本节课知识的拓展提升,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教师适当点播、指导.

三、练在课堂

自练题:

1.有一台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约为2 kW,则它可能是( )

(A) 电风扇 (B) 电视机 (C) 空调器 (D) 电冰箱

2.家用手电筒用干电池做电源,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32 A,则小灯泡的功率接近( )

(A) 1 W (B) 10 W (C) 0.1 W (D) 1 kW

3.斌斌家最近买了一个微波炉,他发现,当微波炉工作时,家里的电能表转得飞快,他想了想最近学过的物理知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

(A) 微波炉消耗的电能很多

(B) 微波炉的电功率很大

(C) 微波炉里有很多食物

(D) 微波炉消耗的电能很少

4.一度电可以供“220 V,25W”的电灯正常工作( )

(A) 40 h (B) 100 h (C) 30 h (D) 220 h

组内互练:

电功率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学案;使用价值;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65-01

导学案是现代教学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案,导学案由教师共同研究编写,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当前学校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导学案的设计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成效,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导学案的使用价值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导学案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突出重点,明确教学内容和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学生广泛接触导学案,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导学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使学生更好地进入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放开自我,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学生在教案的引领下进行学习,在不断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3)因材施教。导学案教学并不是单一的教师教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而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异步教学方式,摒弃了之前单纯的多媒体播放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寻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解决。这种教学方式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而学生亦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探究,完成课程学习。

二、物理教学中导学案的特点和编制原则

物理教学中的导学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来设计,要贯穿到整个物理教学活动中。具体来说,要做好课前导入、课堂讲解和课后巩固三个部分的内容设计,每一个教学部分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另外,导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具有探究性,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实践性。科学的物理导学案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能够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并灵活地应用。在编制物理导学案的时候,要遵循主体原则,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要遵循探究性原则,所制定的导学案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潜力;要根据教学课时内容来制定导学案,所编制的导学案要简单易懂,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

三、导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研究导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时,可以由具体例子来呈现。比如,讲解电功率内容时便可以设计有效的导学案,详细方案如下。

(1)在设计电功率导学案的内容和目标时,教师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备课。根据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于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含义,主要描述电能消耗的速度,电功率的单位。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并掌握相应的计算公式。其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说,在于让学生掌握电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含义,了解电功率的单位,并利用功率的公式来计算生活中家用电器的功率;第二,从过程与方法方面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从情感态度价值方面来说,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够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用物理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在实施物理导学案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走访或是与学生的交流谈话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另外,还可以进行基础的物理测试,根据测验的结果来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设计物理教学方法的时候,充分结合电功率的教学内容,服务于其教学目的,切不可喧宾夺主。为此,在电功率导学案教学工作中,可采用探讨式教学法和观察法等,通过这些教学措施能够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电功率导学案的内容设计。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内容的时候,可以从五个模块来进行。第一,复习提问。如什么叫电功,电功的单位是什么,如何测量电功等,然后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来回答。第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电功率的物理意义,掌握电功率的定义,理解计算公式。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可以自己根据教材的内容去学习,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第三,课堂测验。教师可以列出与电功率计算有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第四,教师花费短暂的时间来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优化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第五,巩固知识的阶段。可通过习题练习的模式展现。

四、结束语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导学案,是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是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所以,物理教师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导学案的优势强化教学资源配置,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宇梅.初中物理“导学激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电功率教案范文第9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能力目标

1.会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功率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2.提高学生综合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技能.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爱护公物的品质.

教学建议

本节拟采用与伏安法测小灯炮电阻的实际进行对比学习.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会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功率.

2.难点:自己设计电路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和各种故障的排除.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是电学中第二个要求定量测量的实验,它关系到电压表,电流表和变阻器等电学器件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所以对学生要求比较高,正确选择仪表及合理地进行实验,准确地记录及处理实验中的数据是个关键,教师应注意适当引导.

教学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

1.什么叫电功率?

2.电功率的公式.

3.什么叫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目的:测定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和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并加以比较.

原理: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UI.

器材:电源、电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步骤:

①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②并设计适当的表格.额定

实际

电压(V)

2.5

3

2.2

电流(A)

0.40

0.45

0.35

功率(W)

1

1.35

0.77

比较

1

>1

<1

③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注意事项:1电源的正负极.

2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

3初步估计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④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

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灯泡的功率: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

2.使小灯泡在电压大于额定电压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并测出小灯泡的功率: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

3.使小灯泡在电压小于额定电压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并测出小灯泡的功率: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

⑤实验数据处理

在表格里,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计算出:额定电压下的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的实际功率.对额定电压的功率和实际电压下的功率进行比较.

结论: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能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偏低,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低,灯光变暗.不是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偏高,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增大,灯光过亮,若长期使用会影响灯光的寿命,还有可能烧坏小灯泡.

⑥拆开电路,整理仪器.

探究活动

【课题】如何粗略地测出一小灯泡上的额定功率?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活动

【活动流程】

提供电源、变阻器、开关、电流表和一只定值电阻及导线若干,学生分析与实验;评估;交流与合作.

电功率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备课 体验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及辅导三个阶段。一般来说,这三部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教师花大力气重点研究和提高的中心,而对于备课,很多教师都不是很用心,觉得自己已经上了好几轮,问题不大,觉得备课可有可无,写教案也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而已。但是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恰恰在于提高备课质量,只有备好课,才能确保高效课堂的实现。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备好初中物理课。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

初中物理教材的一大特点便是图片多、实验多。笔者的一般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先读本节课要讲的内容,然后再做物理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同时,对于学生得出的结论的出入性要提前考虑到。当然,也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读文,再进行物理实验,进而得出结论,甚至找出新的问题。总的来说,备课要从学生兴趣特点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进行周密安排。

二、备课中要预设学生自主探索环节

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课堂中,就是要观察、多实验、多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才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想实现上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需要重视课前备课。实验是物理学科存在的最大的象征,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存在的依据。因此要非常重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索。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要放手让学生动手,自己去探索观察,进而思考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减缓坡度,平缓推出

对于教材中设置的难度较大、较为抽象的物理实验,学生即便动手进行了实验,效果也不会特别明显,结论也不易得出,这就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困难。但这也倒逼着我们的教师去寻找新的、更为巧妙的解决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可以通过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平缓推出来实现教学要求,同时也不降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和掌握的深刻性。比如在学习初三物理《电功和电功率》一课时,可以通过设置如下两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

(1)这里有三只家庭常用的白炽灯,请同学们说说哪个更亮?

(在黑板上分别写出灯泡的瓦数,分别为30W、40W、150W的灯泡,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观察电灯泡,问:你觉得哪盏灯亮些?)

(2)通过多媒体屏幕显示家庭电路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开灯和开电炉时电能表转动的快慢。

(学生很清晰地观察到开灯时电表转动较慢,开电炉时电表转动较快。)

通过上述两个小问题降低了学生对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理解难度,减缓了坡度,平缓推出了电功率这一物理概念,所有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课前的用心准备。

四、打造高效教研组,实行集体备课

教研组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实行集体备课,这样做可以起到集思广益,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真正发挥了教研组存在的价值。但集体备课中也存在问题,备课质量有待提高,下面就集体备课谈谈几点体会:

(一)集体备课找典型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会明显感觉到有些教师的教案非常简略,设计粗糙,但是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编写非常有新意,对于课堂教学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后者,我们应该在集体备课中进一步完善,深入挖掘,在集体智慧的结晶下,使之成为更有典范性的教案。

(二)集体备课中明确教学重难点

对于教学重难点,教师用书中也许写明,但是这并不完全和我们的教学实际相吻合。因此,要根据我们的学情和教学实际,重新理清教学中哪些是难点,需要突破,哪些是重点,需要深化。在集体备课中,需要区分主次和重难点,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就物理课本而言,也有重难点章节,一定要加以区分。

(三)集体备课中,不断提出和解决新问题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物理知识也是如此。这些知识相互联系、相互递进,因此在集体备课的时候需要理清教材中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思路清晰,容易为学生建构起良好的物理知识结构。集体备课中,对于课堂上遇见的新问题,要及时提出来,请同行们一起协商,就同一节课已经进行了集体备课,在教学中也要进行细致的安排,预期效果应该较好。但是通过实际教学会发现课堂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反思发现新问题。从教案的设计、编排上、讲解的方式、内容的选择进行思考。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一个人去思考,常常无法拨云见日,所以应该把它带到集体备课中,通过大家广泛的讨论,才能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

五、与时俱进,写活教案

00后的学生爱动、爱玩、厌学,比较活跃。因此,教案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在具体的修改和完善过程中要多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画

初中物理课程中有需要画图的地方。例如:反射、折射现象中的光路图,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图,通过多画,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熟悉和理解。电学、磁学中的电路图、磁感线等,也要经过多画,才能更好地加以把握,所以备课时应注意留足学生绘图的时间。

(二)补

知识在更新,教案也必须不断修改与完善。如个人认为合理的教案在经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发现不全面的地方应该修改补充,陈旧的知识应该删除。另外教案设计过程中,也必须进行补的过程与活动,如光路图、电路图,或实际接线路过程中,多以补的形式出现,让学生把没完成的地方补出来。

(三)改

改在课堂教学中活动中,对学生很有必要。通过改,使学生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得到了巩固和利用。例如:同样是画图和一些实际的接线过程中,或有些实验探究中,教师在备课时,有意将内容搞错,让学生自己修改,在改的过程中运用了知识和拓展了知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学生性格特点的变化,上好优质课,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成了教师首要而艰巨的任务,而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备课是关键,从备课入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朱瓦梅.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备课的反思[J].考试周刊,2013(75):150-150.

上一篇:障碍跑教案范文 下一篇:忆读书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