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事件研判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5 07:24:07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应对体系;评估指标

媒介信息已步入双向交流的Web2.0时代,直接驱动着政府社会管理方式进入网络治理时期。十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建立舆情信息机制是新媒介环境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应对新时期、新媒介环境下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从而提高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调控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科学引导网络舆论,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已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

1 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体系化思路探析近年来,随着网络舆情事件的不断涌现,政府在相关事件的处置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各级党政机关对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继续增强,反应速度稳步提升,问责力度不断加大,应对能力也在持续提高。但是,当前涉政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的《2012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报告》显示:涉及政府领域的公务员管理和司法执法类的网络舆情事件位列2012年上半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排名的前2位。同时,其负面效应呈逐步增大化趋势,青岛植树增绿事件、“适度腐败论”事件、陕西“天价烟”等事件的应对过程均反映出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究其原因,首先,不论是从网络舆情自身的特点来考虑,还是从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现状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采用单一的应对机制或仅仅依靠单个政府部门的管理是无法满足网络舆情治理需要的。其次,网络舆情是“舆情”这一社会层面定性描述的概念与“网络”这一技术层面定量表征概念的有机结合体。网络舆情的应对既涉及到引发舆情的现实热点事件的解决和相关事件社会舆论的引导,既属于政府社会管理的范畴,又涉及到在网络媒介载体上,舆情信息产生及传播的技术特性,且必须依靠网络技术手段予以事前监测和事后调控。因此,必须将微观的技术方法手段和宏观的政府管理机制结合起来,进行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1]。其三,当前对舆情事件的分析往往是从少数案例中推出结论,缺乏系统性和普适性,没有将众多的网络舆情事件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中,对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及其网络传播机制等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事件舆情准确分析的研判体系;对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的影响因素只考虑了舆情自身的变化特征,还没有将政府干预行为作为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后,从应对实践来看,一方面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还处于一种自发的“蛮荒”状态:有的还局限于传统的舆论宣传方法,缺乏适应信息环境下的舆情引导机制;有的虽然购买了软件公司的舆情监测软件,但不适应政府部门的特殊需求,同时单纯监测手段的提高无法解决舆情处置和舆论应对的根本性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公共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中存在着政府部门间各自为政的现象,既造成软硬件设施的重复建设,又导致在公共热点舆情爆发时,部门间互相推诿或信息口径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以及由于各自对于舆情形势研判标准的参差不齐,导致舆论引导策略不协调甚至相互干扰的情况。鉴于以上问题,亟需构建科学系统的标准化网络舆情应对体系。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3Vol.33 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网络舆情动态调适应对体系研究Mar.,2013Vol.33 No.32 网络舆情应对的动态调适体系构建“体系”一词的解释为“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2]。根据这一定义,应对体系应涵盖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并构建相应环节的应对子体系,全面覆盖网络舆情演化周期的各个阶段,同时支持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全流程。基于这一思路,应对体系的基本框架应包括政府管理、研判实务、技术方法3个层面的内容3个层面中,技术方法层是基础层,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计量学、信息检索、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设计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软件,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的自动采集、属性分析、观点倾向识别、主题检测跟踪等基础。研判实务层以网络舆情监测软件为依托,进行网络舆情的信息监测和信息收集,并通过网络舆情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评估指标为依据,进行网络舆情研判标准的参数设定,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特征量化处理并进行分析,从而对网络舆情进行智能化预警、演变规律分析、发展趋势预测以及应对评估总结等舆情研判的实务性工作,并将最终的舆情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转化为参考性建议,为政府管理层应对机制的制定和应对措施的采用提供决策参考。政府管理层涵盖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引导控制、应急联动等方面内容,进行具体网络舆情的网下事件处置和网上舆论引导工作。3个层面分别形成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的3个关键子体系:基于管理层面,构建网络舆情的政府宏观管理体系;基于实务层面,建立网络舆情的科学研判体系;基于技术方法层面,形成网络舆情信息预处理的技术方法体系。各子体系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体系(如图2)。在研判体系中,引入近年来发生的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信息,构成基础案例数据库,并不断加入新近网络舆情事件,建立持续更新的网络舆情事件案例库。进而以案例库中的网络舆情事件为研究样本,对事件进行分类统计,抽取各类事件舆情信息的特征值,构造舆情分类信息特征值库。在此基础上,构造分析框架,综合分析政府在各类事件舆情的应对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措施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并进行量化研究,将其抽象化、要素化,作为应对体系的外部影响因素(如图2中“政府干预行为因素环境变量”),并结合特征值库中不同类别舆情的特征值,进行理论分析,研究政府应对措施对于不同类别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的影响性,从而建立针对不同类别舆情的政府应对体系动态调适机制。3个子体系间有机融合,覆盖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整个流程,同时,互动反馈,通过对舆情演变态势的即时统计分析和图表呈现,及时调整舆情应对策略,并基于应对的实效评估改进信息分析模式,优化体系架构,从而实现内部信息流共享,外部环境信息流动态反馈的自适应开放体系。图2 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动态调适体系框架图

3 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的研判机理网络舆情研判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应对体系的实效性,是整个体系的功能核心。研判体系作为中间层次,在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的3个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技术体系采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从而为管理体系提供决策支持。研判体系所涵盖的具体工作有以下3个方面:①舆情分析。建立网络舆情评估指标体系,对相关舆情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处理,包括属性识别、信息分类、数量统计、重要性分级,同时结合人工分析,通过与之前信息分析结果相比较,研判相关舆情的观点极性和变化趋势。②舆情预警。实现危机舆情预警通报,按照评估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的计算原则,得到特定舆情的综合量化评估值,将该值与预先设定的预警信息等级相比较,超过预警阈值则自动报警,继而引入人工干预,启动政府应急方案。③舆情评估。主要是总结网络舆情应对的经验教训,评估研判模型的准确性和政府应对策略的实效性,为舆情应对体系功能改进及应急预案评估和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为保证舆情研判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必须建立完备精准的网络舆情评估指标,增强网络舆情信息甄别的客观性,并及时通过预警等级指标的判断,对危机网络舆情进行实时响应,同时有助于加强对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发展趋势的预测,辅助政府干预性措施的制定,加强网络舆情治理的实效性。网络舆情评估指标包含舆情公共指数、舆情预警指数、演化周期指数、舆情趋势指数4个评估指标集(如图3)。公共指数是描述舆情信息本身属性的参数集合,是舆情预警指数、演化周期指数、趋势预测指数的计算分析中都需要用到的基础参数集。预警指数用于判别舆情的信息敏感度及情感倾向度,并通过定义舆情等级指数,实现危机网络舆情的识别及预警。演化周期指数主要用于定义和描述舆情演化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特征,分析舆情演变规律的参数集。舆情趋势指数主要用于追踪舆情发展态势,预测舆情未来的发展态势。将上述4个评估指标集进行细化,共选取17个指数作为二级评估指标,包含33个基础评估指标。评估指标主要有数量统计、程度分析、趋势比较、描述性判断4种类型。同时对33个基础评估参数进行权重分析,并根据权重大小设置相应的分值。权重的确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4]。目前,用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多种,如专家排序法、专家决策咨询法、模糊方程求解法、多元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等[5]。我们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与专家咨询法作为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矩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等一系列步骤,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相较于其他权重确定方法来说,该方法简单明了,同时能够充分考虑和比较评价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增加权重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1 舆情公共指数舆情公共指数包含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信息属性、信息基源、舆情类型。信息属性指标是反映舆情信息的基本属性。信息基源指标是说明舆情信息的来源是否基于现实事件或热点问题,并根据事件影响程度予以不同分值进行标示。舆情类型指标用于定义相关舆情所涉及事件的类型,用不同的分值标识不同类型事件性质的重要程度。各指标所属参数定义如下:信息属性:人、时间、IP地址、信息格式、来源网站、网站影响。信息基源:现实、现实热点事件/问题、非现实事件。舆情类型:舆情信息的内容或基于的现实热点事件所属的类型。网络舆情公共指数的计分项是依照各指标参数对于舆情重要性评估的影响权重来进行选取,按照上述原则,息属性指标中选取了“信息格式”和“网站影响”作为计分项,事件的图片和音频信息能体现事件的真实性,而视频信息的感染力更强。信息来源网站的权威性和人气量会直接影响信息的可信性及其传播范围,新闻网站具有采访权,的信息更具说服力,而热点论坛社区和微博的传播力强。信息基源指标根据网络舆情信息与现实事件的关联性强度进行分值的设置。舆情类型指标参照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戴媛等人所遴选出的14大类舆情主题指标[6],同时根据政府相关舆情应对的紧迫程度,将舆情事件类型归纳为7大类,分别设置相应的分值。

3.2 舆情预警指数舆情预警指数包含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话题敏感度、情感倾向度和预警等级指数。话题敏感度指标是标示舆情信息的敏感程度,将舆情监测系统采集到的信息文本进行分词处理,提取主题关键字,与预先设定的敏感目标词库中的关键词相比较,匹配一致则认为该信息为敏感信息。敏感目标词库中的关键词可设定为发帖地域、人名、机构名称以及政治倾向性词汇等,从而作为敏感信息的评判标准。情感倾向度是反映信息内容中的观点或情感倾向程度的指标,从而辨别发帖内容观点的情感倾向,并划分其倾向程度的级别。预警等级指标用于定义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等级越高表明舆情的影响范围越大,所导致的危机发生几率越高。各指标所属参数定义如下:话题敏感度:评判信息敏感程度,分为敏感和非敏感两项。情感倾向度:正面褒奖(最好、很好、一般),中性,负面批评(恶劣、很差、差、中性)。在综合考虑国际标准、我国相关机构管理规定及网络舆情演变特性的前提下,将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划分为:轻警情(Ⅳ级,非常态)、中度警情(Ⅲ级,警示级)、重警情(Ⅱ级,危险级)和特重警情(Ⅰ级,极度危险级)4个等级,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7]。网络舆情智能化预警的实现过程是:首先抽取那些能够突出反映舆情主要特征的因素,包括前述舆情公共指数中的信息属性、信息基源、舆情类型指标,以及后面要介绍的演化周期指数中表征信息热度及话题影响力的指标参数,还有预警指数中关于信息内容的话题敏感度、情感倾向度2个指标,分别进行量化处理。然后对上述3个指标集中各指数赋予一定的权重,并按照一定的关联关系进行计算,从而计算某一特定网络舆情的总指标值。最后通过比较预先定义的舆情预警指数中的预警等级指标,对总指标值所属的预警值范围作出预警等级判断,进行相应级别的警情提示。鉴于上述实现过程的分析,舆情预警指数主要用于实现危机网络舆情智能化预警功能的,其所包含的话题敏感度、情感倾向度2个指标参与舆情总指标值的计算过程,而所包含的预警等级指标是用于舆情总指标值范围的判断过程。

3.3 演化周期指数网络舆情的演化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隐退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对比见表1所示:

表1 网络舆情演化阶段特点对比表

阶段事件致因热度网络观点

集中性影响力舆情态势萌芽阶段模糊很低个体分数极小出现端倪发展阶段逐渐清晰迅速增加群体分散扩大波动发展高潮阶段完全清晰稳定增高群体集中最大积聚顶点隐退阶段逐步淡化迅速收敛逐渐稳固降低逐渐消退了解了舆情演变周期的各阶段特点后,进而需要分析各个阶段的舆情要素构成以及它们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各阶段相同要素不同值的比较分析,获取舆情的变化趋势,最终归纳出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建立相关网络舆情的演化模型。

3.3.1 萌芽阶段分析指标网站影响:用来评估网站的权威性。第一时间话题网络发帖的来源网站是否是国内外权威网站,可预测话题的影响范围及关注度。原帖属性:人、时间、IP地域、信息格式、来源网站、链接网址。信息基源:分析事件来源。发帖内容是否基于现实突发热点事件,现实事件的性质。话题敏感度:评判舆情信息的性质。事件的主题或内容是否和预先设定的敏感目标词库中的某个关键词相吻合。通过关键词所标识的特征性来判断发帖所涉及的地域、敏感人名、机构名、政治倾向等。情感倾向度:辨别发帖内容观点的情感倾向,并划分其倾向程度级别。正面褒奖(最好、很好、一般),中性,负面批评(恶劣、很差、差)。

3.3.2 发展阶段分析指标发帖数量:相关主题发帖数量周期统计。利用监测系统以日为周期,自动对主题所涉及的相同关键词发帖进行当天发帖总数统计,并观察隔日发帖数量变化趋势。互动量:统计各发帖的每日回复贴数,正反观点所占比例分布,隔日回帖数量变化趋势。影响扩散度:原帖被哪些主流网络媒体转载,主流网络媒体是否有此项主题的新闻评论贴出现,主题在网上出现的发帖地域是否扩大化,传统媒体是否报道相关主题。权威影响力:相同或相关主题的网络者及传统媒体的权威影响力如何,有否官方信息的权威。意见集中性:主题相关的网络言论中,意见是否集中,各种意见的重点及倾向是什么,之间有否关联,是否出现意见群体性趋势。话题变化度:每天的新发帖中主题的变化情况分析,是否有新观点出现,基于现实事件的话题,是否与现实事件变化同步,网络观点与现实观点是否一致。

3.3.3 高潮阶段分析指标舆情透明度:舆情事件来龙去脉或基于的现实事件过程清晰程度及疑点聚焦。意见群体极性:各种群体意见是否综合汇集成一种或几种观点,观点的正面性或负面性。政府互动性:政府官方舆论的数量。舆情处置维度:网络舆情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政府每次应对舆情的观点、举措、效果评价。二次舆论形成度:事件解决后,对整个事件过程的回顾及评价的言论在网上所引发的再次热点讨论贴数及出现的新观点。

3.3.4 隐退阶段分析指标相关主题末段贴数:跟踪舆情解决后一定时段内网络发帖数,统计其热度变化情况。三次舆论形成度:相关主题讨论逐渐消退后,最终处理是否彻底,事件是否出现反弹,从而引发原始话题舆情终结后的后续相关舆情出现。上述各阶段舆情要素所包含的分析内容主要有数量统计、程度分析、趋势比较、描述性判断4种类型,需要计算机和人工共同完成分析工作。计算机系统完成信息数量统计和趋势比较工作,人工完成描述性判断和评论及对程度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的工作。最后,舆情规律演化框架的研究需要综合以上各阶段的舆情要素,可通过历史网络舆情为案例,进行各要素分析,从而整理出普适性的舆情演化规律,进而分类总结不同性质舆情演变的特殊规律。

3.4 舆情趋势指数发帖数量:相关主题发帖数量周期统计。利用监测系统以日为周期,自动对主题所涉及的相同关键词发帖进行当天发帖总数统计。互动量:统计各发帖的每日回复贴数,正反观点所占比例分布,隔日回帖数量变化趋势。影响扩散度:原帖被哪些主流网络媒体转载,主流网络媒体是否有此项主题的新闻评论贴出现,主题在网上出现的发帖地域是否扩大化,传统媒体是否报道相关主题。权威影响力:相同或相关主题的网络者及传统媒体的权威影响力如何,有否官方信息的权威。意见集中性:主题相关的网络言论中,意见是否集中,各种意见的重点及倾向是什么,之间有否关联,是否出现意见群体性趋势。热度变化度:每日发帖数、回复数、浏览数的变化比较分析。话题变化度:每天的新发帖中主题的变化情况分析,是否有新观点出现。舆情趋势指数通过舆情信息数量变化、话题集中性、影响扩散度以及观点变化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对网络舆情发展趋势进行展现,同时对照网络舆情演化周期模型,估算当前趋势所处的舆情发展阶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政府应对措施并为将来舆情可能的发展状况拟定好应对预案,促进政府网络舆情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4 结 语本文提出了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了政府网络舆情动态调适的应对体系,基于网络舆情评估指标的建立,详尽分析了应对体系的舆情研判机理,为解决当前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方案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梅松.基于电子政务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4):41-46.

[2]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40.

[3]梅松.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电子政务,2011,(6):76-79.

[4]徐家良.政府评价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5.

[5]张玉亮.基于发生周期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J].情报科学,2012,(7):1034-1037,1043.

[6]戴媛,郝晓伟,等.我国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0,(4):12-15.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范文第2篇

平台总体架构包括数据源、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数据应用及数据管理5部分。

1.1数据源

数据源是指由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平台、交通指挥平台及机动车缉查布控平台等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采集汇总的交通管理大数据。

1.2数据仓

库数据仓库是为各级交通管理决策制定过程提供支持的所有类型数据的战略集合,是在整合多个交通管理数据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单个数据存储,出于分析性报告和决策支持目的而创建。数据仓库包括明细层和轻度汇总层两个层面。其中,明细层基于数据源、采用镜像复制和增量同步技术建立;轻度汇总层在明细层基础上,参照研判分析实际需求,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清洗后建立。

1.3数据集市

数据集市是根据不同专业用户群体在分析、内容、表现及易用性等方面的特殊需求,从数据仓库历史数据中抽取的一个针对性数据子集,用以满足特定部门、团队、客户或应用程序分析和报告需求。

1.4数据应用

在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基础上,采用聚类、关联分析、时序分析、分类、值预测等挖掘技术,有效提取交通管理大数据中固有的、以前未知的潜在有效信息,并进行多维度、个性化集成、查询和展现。

1.5数据管理

对数据处理流程、数据质量检查及元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数据研判分析工作顺利开展。

2、数据流向及处理来源

丰富、内容完整、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是有效开展分析研判的必要基础。因此,分析研判系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收集汇总信息应用所需的各类来源数据,通过数据整合处理形成分析研判分析数据库。

2.1数据流向

公安内部综合应用平台所采集形成、开展信息工作所需的业务信息,包括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采集形成的数据,如驾驶人管理、机动车登记、违法处理、事故处理、交警队信息平台、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等业务信息和异常业务预警信息。缉查布控系统产生车辆通行信息及主干公路监控数据在部级平台中直接获取;气象信息等跨行业数据通过互联网服务接口获取,并通过边界接入平台或人工方式转入公安网。

(1)综合应用平台、主干公路监控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器按分类写入数据仓库与分布式文件系统。

(2)气象信息通过程序调用数据访问接口写入数据仓库。

(3)分布式文件系统通过批处理的形式,将数据清洗转换后写入数据仓库。

(4)数据仓库采用实时复制技术,按方案将数据复制至内存数据库。

(5)内存数据库为COGNOS、SPSS分析平台提供分析数据来源。

(6)内存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同时为数据检索分析平台提供数据。

2.2数据整合处理流程

数据整合处理时以ETL工具为核心,包括数据抽取、过滤清洗、转换、整合加工等功能的数据提取处理工具,主要用于按照预先设计的数据抽取整合处理方案,执行从各种数据来源上提取新鲜数据、比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传输、整合加工,并装载数据到目标数据库、记录问题数据、记录处理日志等一系列数据加工处理工作过程。数据整合处理过程应具有较好的可监控、可维护能力,可支持处理任务的安排调度管理,并可接受信息资源管理应用的运行监测。业务信息综合分析研判系统建设中,数据整合处理主要用于将各种来源数据经抽取整合处理进入信息综合数据库群,并可用于根据专题应用建设需求,将分析数据库中已有的相关数据进行抽取整合处理,形成数据集市数据。数据整合处理所执行的数据抽取整合处理方案应根据应用的需求,利用信息资源管理应用上的信息资源注册信息、标准信息、结合相关数据的特点及有关信息化标准规范进行定制设计。分析数据库建设中用于实现数据抽取整合工作的工具主要需要负责从源业务数据库提取新鲜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数据传输、数据装载、问题数据记录、转换日志记录,错误处理与异常日志记录等工作。

(1)数据抽取和标准代码库创建:产生的数据是转储数据和标准代码库。

(2)数据清洗:对转储的业务数据,根据定义的数据清洗规则进行清洗。产生的数据是问题数据库。

(3)数据转换:定义好数据转换的规则,对经过第一步清洗的数据,进行转换。产生的数据是经过转换的数据。

(4)数据集成:对转换完成的数据去查找关联,同时把数据按照要素和层次进行组织。

(5)数据装载:把完成前面步骤的数据装载到分析数据库中。

(6)数据校验:对完成整合的综合数据通过校验器定义好校验规则进行数据校验,找出第二批的问题数据,使得数据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3、关键技术研判平台

总体功能包括数据处理、数据管理、统计研判、挖掘研判、多维度展现、应用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其中数据处理、数据管理、多维度展现作为基础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及可用性。

3.1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镜像复制、数据抽取/清洗/加载、数据建模等功能。

(1)数据镜像复制

通过全库镜像及增量数据同步,将各数据源数据加载至数据仓库明细层。

(2)据抽取/清洗/转换/加载

将分布、异构的多个交通管理数据源中的数据抽取到临时中间层后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最后加载到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中,成为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的基础。

(3)数据建模

数据挖掘建模是指为特定的交通管理数据挖掘目的,做出一些重要简化和假设,运用适当的数据挖掘工具获得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来解释特定现象的现实形态,并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提供处理对象的优化决策和控制。数据挖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数据特征、建立和检验模型,利用适合的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连续过程。建模是数据挖掘工作的核心环节,数据挖掘中具体使用哪一种算法建模,取决于数据集市的特征和需要实现的目标,在应用中,往往是对多种建模方法的比较和综合。

3.2数据管理包括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处理流程管理、元数据管理。

(1)数据质量管理

通过探查数据内容、结构和异常,建立数据质量度量并明确目标,设计和实施数据质量业务规则、检查异常并完善规则等,消除数据中存在的重复属性、错误的值、错误的数据依赖、错误的计算、错误的范围、缺少数据、缺乏引用完整性、稀少的实体解释、多种数据源中缺乏数据对应、主键重复、源数据和目标缺乏同步、没有理由的关联、违反规则、不标准的格式等质量问题,切实提高数据真实性、完备性、自洽性。

(2)数据处理流程管理

数据处理对数据(包括数值的和非数值的)进行分析和加工的技术过程。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等过程。数据处理流程管理是指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确保数据处理工作高效性。

(3)元数据管理

采用集中管理方式,对技术元数据和业务元数据进行管理。技术元数据主要用来描述数据实体和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技术细节和处理规则。如表结构、ETL映射关系等,技术元数据使用人员包括技术人员。业务元数据主要是对数据实体和数据处理的业务化描述,包括业务规则、业务术语、统计口径、信息分类等。如KPI定义和报表统计规则等,业务元数据使用人员包括业务人员、决策领导等。

3.3多维度展现包括即席查询、专业报表、多维分析、事件处理和门户整合等。

(1)即席查询

提供自助式即席查询功能,用户可以基于业务逻辑、按照个性化需要通过鼠标拖拽的方式查询自己关心的内容,设置查询条件,设置过滤,定义格式,套用模版,提高个性化信息查询速度。

(2)专业报表

提供专业报表功能。报表支持多页设计,支持多查询,每个查询支持多数据源。报表的制作、、共享、权限控制等采用纯浏览器方式。用户只需要在浏览器中通过简单的鼠标拖拽、属性设置等操作就能进行各种报表的制作,如列表、交叉表、图表、仪表盘报表、KPI报表、复杂嵌套表头的非平衡报表等。

(3)多维分析

提供多维立方体和关系型数据库多维分析功能(MOLAP和ROLAP)。用户在Web界面中通过简单的鼠标拖拽等操作,就可以进行各种OLAP分析,如上钻、下钻、切片、旋转、切块等,同时支持用户进行混合粒度的分析,支持用户自定义子集,支持混合维度的分析,支持多维立方体之间的相互钻取,多维立方体和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的钻取,能够使用用户从宏观到微观的决策思路和过程。

(4)事件处理

提供系统自动监控和管理管理功能,并通过门户新闻等方式通知和提醒用户,能够自动启动业务处理,触发各种任务的执行,如报表执行、新闻、数据库刷新、系统备份等。

(5)门户整合

提供将后台分散的应用和信息在用户界面上的整合功能,使用户得到统一的入口。同时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个性化定制,形成自己的门户界面。

4、结论

研判分析平台通过整理综合应用平台的相关数据和技术,为缉查布控及交通指挥等信息的接入提供兼容支持,进一步发挥信息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提高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效率,降低了数据分析员的工作强度,节省了警力,为各级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组织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6)01-0040-06

近十多年来,以“非典”为标志,我国总体上进入突发事件高发期。[1]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初步建立了以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应急法制(即“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并在突发事件应对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行政主导型指挥体制,有效减少了重大突发事件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然而,如何在微观层面上,即突发事件处置的现场指挥工作中进行“统一领导”,如何在现场救援过程中实现多个参与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如何在指挥职权配置上落实应急处置“属地管理”原则,这是当前应急实践中的现实难题。其中一个基本的理念问题是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指挥是否需要建立统一的组织范式和活动规则。

一、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研究由来已久,特别是美国,其应急指挥系统(Incident Command System-ICS)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National Interagency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NIMS)的核心,作为标准化的模板,“能够保障行政组织的控制高效也能避免和克服组织惰性倾向”[2]。但在2005年卡特尼娜飓风之后,ICS也受到学者和实践者的质疑,有必要进一步研究ICS在不同紧急情况下的应用。[3]

德国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由联邦政府及其政府各部门、联邦军队和警察、联邦刑事调查局、联邦内政部危机管理司以及16个州政府组成。联邦负责战时民事保护,州负责和平时期民事保护和灾难救助。各州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其指挥系统由行政指挥部和战术指挥部组成。日本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主要由灾害对策指挥本部负责。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制定和推行防灾基本计划、紧急应急措施计划,地方都道府县及市町村针对不同类型事件设置相应的应对机构。

我国有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关注。关于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内涵,有学者认为,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是指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期间,通过设立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指挥部或者应急指挥中心等临时性机构,按照既定的应急管理法制、体制和应急预案的要求,遵从一定的指挥关系,使用一定的指挥手段对突发事件进行响应和处置的一系列活动。[4]学者宋劲松[5,6]对我国近年多起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指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我国标准化的现场应急指挥体系的建议和设想。刘丹等[7]根据三峡区域遭遇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对三峡水库防洪现场应急指挥组织进行分析提出了刚性和柔性复合、开放权变的现场应急指挥组织结构。张强[8]关注现场应急指挥系统软件的设计和相应的硬件配备。霍彦[9]从系统总体、应用、安全以及实施等方面设计了我国大城市现场应急指挥系统。

关注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和关注应急指挥组织配置是两个研究的基本视角。组织配置是平台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当前的组织设置更多是静态层面的、从强调预防的角度出发的[10]体制设计。应急指挥平台设计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平台在突发事件响应中产生的实际作用仍需要做进一步的评估。事实上,应急平台体系的功能发挥还要依赖于应急组织的调配机制,应急平台技术的效力也要取决于现场指挥系统的职权运作机制的成效。

二、职权配置视角下的现场应急指挥组织模式分析

(一)我国现场应急指挥的主要组织模式

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模式(亦称应急联动系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从组织职权配置的角度观察,可归纳为四种应急指挥模式,即集权模式、授权模式、模式、协同模式,其相应的典型代表城市分别为:南宁、上海、北京和扬州。

南宁模式。南宁市应急联动中心的运转模式是“集中接警,一级处警”。其应急指挥系统基于C4I概念(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信息),由政府牵头建立统一应急指挥中心。综合和复杂事件由指挥长协调各警种联动,设接警区、处警区、市长热线区、紧急状态指挥区。当发生重大事件时,由市政府统一指挥、统一配置无线资源,做到集中办公,整个指挥系统归市政领导直接指挥。

上海模式。上海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按照“授权模式”由公安部门牵头、各应急部门配合,依照“统一接警,分类处警、社会联动”的目标设计和建设。但是公安部门直线牵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业务部门的能动性。市应急联动中心还同时接受市减灾领导小组、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和航空安全领导小组等多个协调管理机构的指挥,响应效率及指挥的统一性问题还需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北京模式。从2005年至2010年,北京市打造了依靠市、区(县)、街(乡)、社区(村)四级综合减灾应急管理网络,构建了全市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充分整合条块关系,强化属地管理,搭建了决策层―指挥层―执行层―动员层的四级应急指挥组织模式,接受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的统一指挥。

扬州模式。江苏省扬州市组建了由政府指挥中心、多个部门指挥中心和更多个基层远程协同终端构成的分工协同式应急指挥系统。市政府指挥中心协同各部门指挥中心和政府的其他部门共同处置,各参与主体职能分明、各有重点,互不冲突,构建了多层次的指挥网络,实现物理分离、逻辑集中、业务统一。

上述四种主要的应急指挥组织模式的共同点是多系统、多中心、多层次相结合[11],现场应急指挥承上启下,在上级应急决策层的指导下,履行执行功能,现场调配各执行层的专业应急队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应急资源。

(二)我国现场应急指挥运行机制的困境

依据上述,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作为整体的应急指挥网络体系中的执行层,起着承上启下、运行中枢的作用。然而,在诸多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指挥实践中,其指挥效力却面临着下述问题的困扰。

一是突发事件进展的信息交换与形势研判难以顺畅。重大突发事件处置中有着众多的参与救援部门和不同行动规范以及差异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当事态不断恶化时,现场的应急指挥组织会发生快速的变化。如2010年玉树地震,青海省玉树州即刻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机构,但是该机构在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玉树现场指挥点设立后被取代,玉树现场指挥点下设10个工作组,其中综合组又下设6个部门[6],大量的现场数据和管理信息在决策者和各个部门之间流转,产生了大量的部门间信息交换及其相互协商的信息,其指挥关系更替和信息流向不明时,必然导致信息处置不充分、研判不一致、决策不及时的现象。

二是现场协调行动的随意性大。当特别重大事件发生时,我国政府往往能快速地调集各方救灾物资及精兵强将,显示了“统一领导”的优越性和快速救援效力。但是在救灾物资调配上,由于现场多主体参与的境况,各部门立足于各自的救援分工开展工作,在执行进度、工作重点上各不相同,容易导致现场救援行动的交叉或者冲突。各部门遇到问题以及需协同其他部门的情况,都需要首先向本部门上级领导汇报后才能得以实施,致使一些协同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和解决,给应急指挥活动带来了不稳定因素。[12]

(三)造成现场应急指挥机制困境的原因

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当建立具备多主体协作关系的责权一致的组织机制,才能确保指挥组织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适应性。特别是面对非常规突发事件时,现场应急任务的有效完成依赖于高度分化的组织机制的重新整合。上述现场应急指挥机制低效的困境,主要来自于现场救援任务往往是单个部门和单一队伍无法独立完成的境况。由这一约束条件出发,本文以组织理论的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这三个视角,审视当前的现场应急指挥职权配置状况,探究应急指挥运行机制面临困境的原因。

第一,理性视角下的应急指挥组织结构分析。

突发事件自身演化的不确定性是影响现场应急指挥部发挥效力的最大难题。指挥效力往往需要通过规范化、形式化的组织形式,才能保障应急响应行为的确定、可靠。美国ICS多年运行的成功实践表明,形式化、规范化的指挥组织形式可保证每一个参与单位与个人能稳定地控制其他合作成员的行为,是现场指挥部对救援行为后果进行理性决策的前提。

目前的突发事件现场指挥结构大多采用直线职能制式的组织形式,这是传统的常态事件处置经验的总结与沉淀。但是,当面对重特大、非常规突发事件时,由于应急救援的参与主体众多、职能关系纵横交错,同时,由于事态演化过程中多种次生事件的属性复杂并互为因果,其应急指挥的组织运行绝不是传统的行政职能的合并就可以满足多个任务的处置需求的。当前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的下设部门数量多、指挥层级多、指挥幅度大,有时还面临多个现场指挥部同时并行的情况,这些不同类型的现场指挥部门设置、部门配比沿袭了常态下行政部门分工的配置模式,却难以满足应急管理的核心准则:统一指挥。因此,只有在制度层面通过矩阵式的组织结构配置模式,才能解决多个应急主体在现场应急指挥中的任务确定、责权转移、行动协同的责权配置问题,清晰建立现场应急指挥组织中的责任机制,有效规范和指导多主体协同合作的应急行动。

第二,实践视角下的结构化任务分工与组织灵活性。

在突发事件情境下,既定的救援目标分解及实现,与可支配的应急资源和可遵循的组织运行规则常常不是正相关的对称关系。每个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主体,既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的大任务,也肩负着维护、保存自身目标和利益的责任,显然,不同参与主体行为之间的差异性是产生这种非理的现实原因。因此,应当建设规范化的应急指挥组织结构,在保证理性决策的同时能够控制目标执行过程中个别组织行为的非理性行动。由此就需要考虑应急组织活动中与规则、责权界定同等重要的要求:灵活性和能动性。

现场应急指挥部的下属各个工作组在运行形式上往往是各司其职,虽然各自具备分工明确的组织功能,但是这种固定的分工可能因为事件演化的不可控性,导致每个工作职能部门分别面对多个衍生事件,在工作组下隐含着多个分类事件的现场指挥行动。由此分析当前现场应急组织效能低下的原因之二是应急职能分配的固化导致应急行动缺乏灵活性。如果现场指挥部无法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灵活配置,及时、主动地变更指挥组织形态和责权配置,将难以有效保证应急指挥的组织效率。

第三,社会系统视角下的应急指挥组织系统的平衡性。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特定社会情景下的社会有机系统,各参与主体、行动要素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应急指挥组织整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产生着交换和流动。这就需要应急指挥系统既要正常地运行、维护和控制,又要与社会环境互动,进行资源的摄取并适应变化的环境,进而有能力维持指挥系统的效力和运行秩序,即应急指挥组织的系统平衡性。

应急指挥系统内部的良性循环主要依赖组织结构和运行行为的规范化和灵活性。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处置已不是单一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公众和各种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事件处置,这是当前现场应急指挥机制面临困境的第三个原因:现场应急指挥系统与外界社会环境难以做到平衡。当前现场指挥的组织配置,依旧以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参与主体,忽视了社会机构的参与过程和行动能力。例如,在青岛“11・22”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件的初期,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当事企业悉数到达现事故场后,尽管现场政府部门各自启动了应急预案,但未能对城区地下排水管网布局情况进行充分沟通和风险研判,企业方面认为自身没有现场警戒和疏散群众的权力,政府方面认为自身没有专业知识且未被告知需要警戒与疏散群众,因而事故早期各参与方未能有序进行应急联动,导致了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排水暗渠引发爆炸导致百余人伤亡的重特大责任事故。

三、职权配置视角下的现场应急指挥组织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现场应急指挥困境的分析,本文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框架下对现场应急指挥组织系统构建提出四点建议。

1.现场应急指挥事务权下移

由于现场救援的参与主体众多,面临的救援目标多、部门职能多、执行手段多,所遇到的事务性问题具有量大、随机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应当将现场问题的完全的处置权赋予现场指挥部,并任命现场指挥官,由其统领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整体动作。这是保证应急指挥“统一领导”原则的有效手段。现场指挥官这一职位的使命是管理整个现场的救援组织的总体活动,而非仅仅事件本身。现场指挥官的重要职责是:掌控事态发展,评估被救援目标状态,确定目标执行的优先级,下达任务命令,制定应急队伍与资源的调配行动方案,监督救援行动的执行,保持现场同上级部门领导与外界的信息交流,确保现场指挥部有序运作等。

2.应急指挥组织架构的结构化

现场应急指挥部相对于传统的组织配置,应当压缩职能部门、精炼管理层次,依据政府应急管理的法规、预案和上级指示,设置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四个应急管理职能。

计划职能由综合研判组承担,主要搜集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报告事故进展、应对及社会反映情况,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参与组织的性质,组织涉事单位以及专家进行第一时间会商和现场研判,第一时间实施相关单位的信息协同和技术资源的联动,确保研判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组织职能由救援作业组承担,负责突发事件的处置、救援等具体的执行活动。救援作业组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性质以及救援难度,匹配相应的组织资源,一般可设立计划组承担计划配置任务,同时依照需求配备n个救援作业组,各作业组整合相关参与部门,作业顺序由救援作业组组长统一调配。

协调职能由资源保障组承担,由掌握资源和负责设施恢复的业务部门组成。主要包括交通保障、通信保障、医疗保障、技术保障、生活保障以及区域性资源调配。一般而言,由交通部门负责交通保障,国资委协调国有企业负责通信保障,发改委协调地区内及地区间的资源调配,民政部门负责救灾生活、医疗资源的内部调集和外部输送,市政环保部门负责灾后的基础设施恢复和救援,同时开展对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控制职能由财务控制组承担,负责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制定总体预算,负责对参与救援人员接受命令、进入现场、采取行动、结束任务等一系列行动的记录,负责在救灾过程中对相关物资的征用和采购工作的审批和执行,负责监督事故赔偿的商定和执行,负责对全过程经费执行的实时审计。

3.实施专业化的分类管理

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结构化构建需要将各参与部门之间的功能整合到救援的整体流程上来,对各参与单位人员重新编排组成新的队伍和小组。

综合研判组主要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包括事故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涉事企业或单位、公安消防单位、各行业的专家,以及社区力量。

救援作业组主要整合地震局、消防、公安、武警、矿山救援以及其他一些专业救援队伍。

资源保障组采用分类整合形式,即通信恢复保障整合工业和信息化局、六大电信运营商、应急通信车等;交通保障整合交警队、交通局、公路管理局等疏通和管制交通的部门;医疗卫生保障整合卫生局、医院、红十字会、疾病防控中心、中心血库和中心血站等单位;生活保障由民政局牵头整合各个公益机构、红十字会会和志愿者队伍;发展和改革部门整合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以及行业协会和相关行业组织确保区域的资源调配。除此之外根据事件的持续性还可设立宣传保障和市政恢复保障,宣传保障由宣传部牵头整合境内外新闻单位、记者、各新媒体代表;市政保障由市政局整合公用事业局、环保局、城管、社区等社会资源。

财务控制组需要对地方财政局、审计局、统计局等单位相关人员重新编组参与执行。各部门在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形成合力。

4.应急资源调配模块化

传统的应急救援指挥部构建,通常是将突发事件相关部门依照事件相关性组合到指挥部当中,没有规范和成建制的标准,不利于在第一时间形成高效及时的指挥团队。这种传统形态下的各参与部门,因事前没有合作与配合,在参与救援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僵化作业的问题。因此,需要改变原有的静态的组织配置方式,可依据具体的突发事件性质以及事件处置的进度,灵活配置参与部门和应急资源,包括相应的人、财、物等应急资源,进行灵活和动态的模块化组合,集中调配,弹性化管理,可有效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四、结语

本文从我国当前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现场指挥问题出发,总结了当前管理体制下应急指挥系统的典型模式,分析了现场应急指挥的困境,认为,现场指挥出现协调性差、联动性差的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现场指挥部的组织配置不合理,难以实现突发事件现场领导的一元化、责任归属的分级化。本文提出从政府运行职能的角度,依照现场救援的流程化、动态化、灵活化要求,构建协作化、模块化的现场应急指挥组织配置模式。

我国要构建高效的突发事件现场指挥模式,必须立足于各地市综合应急救援队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在目前条件下,各基层政府及各地综合救援队、专业救援队应该发挥核心作用,突破传统组织配置的藩篱,通过创新指挥部模式,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以现场指挥部为核心,确保研判准确、响应及时、施救得当、应对依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连玉明.2013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NO.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5-10.

[2]Gregory A. Bigley and Karlene H. Roberts. The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High-Reliability Organizing for Complex and Volatile Task Environment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6):1281-1299.

[3]Lutz,L.D. and Lindell,M.K. The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as a response model within 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s during Hurricane Rita.[J] 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2008(16): 122-134.

[4]宋劲松.突发事件应急指挥[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54-160.

[5]宋劲松,邓云峰.我国大地震等巨灾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建设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5): 8-17.

[6]宋劲松,邓云峰.中美德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组织结构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11(1): 74-77.

[7]刘丹,王红卫,等.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组织结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7):163-170.

[8]张强.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13.

[9]霍彦.大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10]薛澜,马奔,王郅强.美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ICS)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2009.

[11]王威.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J].办公自动化,2003(10):24-26.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范文第4篇

一、基本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风险防控工作。各乡级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本地的风险防控工作。

(二)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增强预警分析,强化预研预判,做好应急演练。高度重视风险预防和处置工作,做好风险防控的各项准备,必要时提前启动预案,防患于未然。

(三)规范流程,加强管理。规范工作流程,严肃工作纪律,将风险防控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轨道,提高对突发事件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紧急处置能力。

二、风险的主要种类

(一)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风险。主要表现为统计对象未如实提供统计数据,普查人员未入户调查,以及普查机构虚报不实数据,存在人为干扰数据报送等,造成统计数据虚报或瞒报。

(二)方案执行风险。主要表现为人口普查机构或普查人员执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不统一、不规范、不完整,影响普查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

(三)工作进度风险。主要表现为由于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导致全县普查工作进度无法正常推进。

(四)舆论导向风险。主要表现为出现不利于普查组织实施、结果等工作顺利开展的社会舆论,导致普查对象不配合普查工作,社会公众对普查结果存在质疑等情况。

(五)数据保密风险。主要表现为因管理不善或人为事故,造成涉及国家秘密或普查对象商业秘密、个人信息的个体资料或汇总资料丢失、泄露。

三、各环节主要风险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对于人口普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事件,全县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认真梳理,制定预案,明确分工,严格流程,积极应对,妥善处置。

(一)严格执行普查方案。

1、坚持普查方案的统一性。普查方案是组织实施普查工作的总纲和基础,是对普查各项工作的规范。各级不得对普查方案进行更改。

2、保证执行方案的规范性。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普查方案和实施细则规定,在工作中严格落实执行,确保普查工作规范统一。

(二)做好普查现场登记。

1、对于采取普查员入户方式进行登记的户,必须由普查员入户采集数据并向申报人逐一核实普查项目,决不允许不入户而编造数据;必须由普查员独立、亲自、及时报送数据,绝不允许任何人代替普查员报送数据。入户登记要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部入户。

2、对于采取互联网自主填报方式登记的户,普查员必须根据摸底情况把控登记质量。如果自主填报情况与摸底情况有差异,普查员应当上门核实,不应出现漏人等情况。

(三)确保数据采集进度。

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情况发生,影响到本地的普查数据采集进度时,需及时报告上一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并提出解决方案,批准后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全县数据采集工作按时完成。

(四)做好数据审核验收。

1、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及有关实施细则中数据检查、审核与验收的规定,随报(传)随审,分级审核。发现错误及时更改。

2、针对普查登记数据中存在的逻辑问题和通过比对部门行政记录资料发现的人口漏报问题进行重新核查并上报。重点进行重名重身份号码审核,核实乡镇街道间重复登记的户或人,确认其信息是否匹配,剔除重复登记的数据。

3、根据普查方案要求,对普查摸底、登记复查、编码等环节进行抽查与质量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对实际登记情况差异或变动较大的乡镇街道,要组织核查组进行实地调查后方能验收。

(五)确保数据处理安全可靠。

1、加强对原始资料数据的安全管理,建立数据备份、复制、对外提供审批流程和授权机制,防范数据被擅自复制、留存或对外提供。

2、加强对部门资料的管理。对获取的部门资料要专人负责管理,严格资料使用管理,防止部门资料丢失、泄露。

3、对于登录数据采集管理平台的计算机,必须安装正规软件,每日查杀病毒。发现染毒计算机,切断染毒计算机的网络连接,停止一切工作操作,保护现场。同时,立即启动病毒应急处理流程,升级防病毒软件并进行全面杀毒,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并在确认没有病毒和安全漏洞后恢复计算机网络连接。数据采集电子设备,在使用期间,要进行杀毒,不得下载不安全软件,确保数据安全。

4、加强数据处理相关人员安全管理。加强数据采集平台账号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分配数据处理人员权限。数据采集平台操作人员须经安全培训,离岗、离职时应及时取消其账号和权限等。对于中途退出调查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要及时注销已分配的普查小区,并及时更换新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六)规范普查数据。

1、依据《统计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国统字〔2018〕76号),对拟的数据提早明确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人员范围,并报保密部门备案。数据前,要认真分析研究数据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制定针对性强的舆情问题清单及预案,按规定提前公布数据时间,做好数据的解读和说明工作。

2、在全县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之前,各乡镇、街道不得提前本地人口普查数据;各级人口普查机构人口普查公报,应当经上一级人口普查机构核准。

3、不得公开、对外提供涉及国家秘密和单个普查对象的数据。

4、事先加强普查数据匹配性的审核评估,组织公报数据解读,集中解答媒体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

(七)确保普查数据资料管理安全。

1、加强对普查数据资料使用的安全管理,对外提供普查资料,公布普查数据,应以上级人口普查机构审核认定的普查资料为准。

2、实行普查数据库或资料交接制度,如遇机构或人员调整,必须对所建立的普查数据库或数据资料办理交接手续,确保普查数据库和资料的连续与完整。

3、各级普查机构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数据导出。

(八)强化普查宣传动员。

1、按照《国家统计系统重大统计新闻舆论事件应急预案(试行)》,有效应对舆情。由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牵头,制定重大舆情应对方案,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开展舆情监测和研判工作。

2、发生普查相关重大舆情突发事件时,要及时报告上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当地政府,迅速起草应答口径,按程序审批后,采用适当形式和渠道传播,必要时联系相关部门控制负面舆情和不实报道传播蔓延。

3、对失实报道,应及时与有关媒体和当事人联系沟通,责成其立即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影响;对媒体曝光的普查数据造假问题,组织核查组赴有关乡镇、街道调查核实情况;对普查对象不配合登记问题,强化依法普查宣传,提升普查对象对普查工作认知度和配合度;对电子采集设备登记、互联网自主填报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问题,通过媒体及时通报事故后续处理情况。

4、加强系统舆情管理的联动性,各地应建立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工作机制,并做好与上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衔接,统一开展舆论引导、应对工作。

(九)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1、通过举报电话、举报信件、举报电子邮件、领导批示、媒体反映、业务部门移交等多种渠道,及时掌握人口普查违法线索。

2、认真做好人口普查违法举报的登记、受理和报告,及时组织普查数据的核查及执法检查工作。

3、对人口普查违法责任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干预人口普查数据的领导干部,依法依纪依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合作,确保责任追究到位。

4、通过失信人员公示等渠道,对干预普查、拒绝接受普查、提供不真实普查数据,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案件,以及对省、市人口普查工作懈怠轻慢、经检查仍屡查屡犯的地方,坚决予以公开通报。

5、妥善处理群体性违法案件。对于大规模不配合普查事件,当地人口普查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行政动员能力,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动员,并迅速依法开展执法检查。必要时,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对典型案件进行曝光,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作用。

(十)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1、对普查中接触、处理或知悉国家秘密的人员纳入人员管理,对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保密教育,签订保密承诺书。同时,做好数据处理场地中包括印有数据的废纸在内的各类介质保管工作,对数据处理场地的废纸必须经碎纸机粉碎。

2、加强普查法律法规教育,提高保密意识。对于重大失泄密事件,按照《国家统计系统统计信息重大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试行)》的规定,依法依纪迅速处置。

3、依法被判处徒刑的人员,由当地公安机关和监狱进行普查,填写指定格式的电子普查表,并移交所在地县级普查办公室。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指派专人接收,并负责安全保密。

4、对于部门资料中含有内容的资料,要按相关密级文件的交换方式提供,严禁使用非专用的移动存储设备拷贝数据。

5、未经允许,严禁非数据处理人员进行数据处理操作。

6、有关保密单位的数据处理、销毁等其他事项,参照《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保密单位名录管理及统计数据采集报送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统办字〔2014〕23号)执行。

四、组织领导

县人口普查办公室成立预防风险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分别由县人口普查小组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成员由办公室各内设工作组组长和有关成员担任。预防风险办公室负责制定预防风险方案,接收突发事件风险报告,组织实施风险应对工作,协调全县人口普查系统预防风险工作。

预防风险办公室实行工作组组长负责制。各工作组职责分工参照《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规则》。

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根据本地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组建相应的预防风险办公室,根据本地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制定预案,负责接收县人口普查办公室下达的工作指令。各级人口普查机构预防风险办公室要及时上报本地的预防风险情况,明确职责与分工,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五、工作制度

县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预防风险办公室建立联络员值班制度、报告制度。

(一)联络员值班制度。

在普查工作期间,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各工作组要明确各个工作项目预防风险工作的联络员或负责人,公布其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要确保相关人员在岗和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值班人员负责接收风险事件的情况汇报,由预防风险办公室统一处置风险事件。遇到特殊问题、不能判定或需要上级协调的问题,应及时请示、汇报,不得延误。

对于地方或部门报告的问题,属于本工作组职责范围的,要负责解决;涉及其他工作组的,要与其他工作组协调解决后,将意见反馈地方或部门;属于其他工作组的工作事项,要完整、准确填写值班记录,及时转交其他工作组处理;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判断是否会引发系统风险,并及时上报。

(二)报告制度。

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建立本级风险预案,并确定各项工作联系人。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或工作风险,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有关人员必须立即向本级人口普查办公室领导汇报。各级普查机构预防风险办公室要及时向上一级普查机构报告。报告应包括时间、地点、原因、事件详情、损失情况、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措施等内容。在接到上级指令前,应在职权范围内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

县人口普查办公室预防风险办公室要立即对接报情况进行研判,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决定是否启动工作预案。对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要在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及时向市第七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政府报告和向有关部门通报。

六、其他事项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范文第5篇

一、树立金融安全意识,明确维护金融稳定的指导思想

近年来,我市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优化金融服务,加强内控建设,努力践行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金融系统的安全性、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充分发挥了金融对经济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持续演进,我市金融领域一些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会逐步反映出来,可能会造成一些潜在的风险隐患。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压力加大、任务艰巨。为此,各级、各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对金融稳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坚持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与维护金融稳定并重,促进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

我市维护金融稳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进一步强化政府对金融稳定工作的领导,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和协调配合,促进政府主导、人行牵头、部门联动、金融机构参与的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规范化和正常化;积极探索维护金融稳定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手段,以风险预防为主,建立监测、评估、报告、打击、处置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确保金融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县建设,以争创全省“金融生态十佳县(市)”为龙头,以信用环境建设和金融投资者、消费者教育为重点,为金融稳定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二、强化工作机制建设,营造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合力

维护金融稳定是一项长期性任务,面临的形势复杂,涉及面广,要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构建一个平台。构建金融稳定工作平台,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市金融稳定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推动工作,增补市委农工办、市住建局、商务局为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范围内维稳职责。建立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制度,由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日常工作开展定期化、制度化的高层交流,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及时充分地交流对辖区经济、金融形势的看法,协商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分析金融风险状况,研究制定风险处置预案。

(二)建立两项制度。建立金融稳定工作信息员制度,由各成员单位指定1名工作人员为信息员,定期收集和交流金融改革、运行和风险情况,如本年度出台的重大金融改革措施,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隐患,金融机构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金融机构安全性、流动性等主要风险指标的变化及原因,金融方面的涉诉案件及风险事件等。建立金融稳定工作例会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和信息员例会,根据信息员提供的监测信息,分析研判各领域的情况的风险苗头,定期作出全辖金融风险状况的基本判断,研究金融稳定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讨论下一步促进金融稳定工作的措施。通过两项制度的建立,有效拓展影响地区金融稳定各种信息的收集渠道,努力实现信息共享。

(三)完善三项机制。进一步健全金融业发展激励约束机制,每年按照上年执行情况修订完善金融工作考核办法,继续落实好各级各部门关于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及科技贷款财政奖补政策,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自觉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严格执行《市处置突发金融风险事件应急预案》,发挥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合力,及时识别并化解处置各类金融风险,对重点金融风险实施严格监控,有效防止风险传递和蔓延。进一步健全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工作机制,对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由各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同时建立打击非法集资、维护金融稳定联席会议制度,针对涉及金融稳定的非法集资等重大事项进行磋商、协作。

三、突出重点环节把控,构建五位一体的风险防范化解体系

(一)加强日常金融风险监测,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非银行融资机构(担保、典当、小贷公司、农村互助资金组织等)的风险监测及两类机构之间的风险联动和传递。市人行要发挥金融监管的作用,加强金融机构,尤其是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贷款集中度、资产质量状况、资本充足情况以及大额资金动向的监测力度,监测非法人金融机构的最大十户贷款户的生产经营、资金流向和贷款管理等情况。市委农工办、市金融办要重点监测小贷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民间融资等业务运行情况及风险状况,主要包括机构、人员数量,资本实力,资产负债规模,业务发展和经营绩效,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市场约束、行业自律和监管体制等。市经信委、公安局、工商局、商务局等部门,要分别开展对融资性担保公司,非法集资及高利贷,投资咨询、理财、非融资性担保,典当等运营情况和风险状况的监测。市金融办、财政局、住建局、人行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测,评估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及影响。上述部门要建立长效的风险监测制度和部门间的工作联动机制,重点评估和研判非银行融资机构与银行存贷款及其表外业务、房地产市场、民间融资甚至非法集资等之间的业务交叉和风险传导及对辖区金融稳定的影响。各银行机构、非银行融资机构、保险机构要及时、完整、准确的报送风险监测所需的报表、报告、分析资料以及风险案例等信息。

(二)开展金融稳定现场评估,促进金融安全稳健运行。市人行要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非银行融资机构为主,以法人银行机构、新设银行机构和组织形式较为完备的小贷公司为重点,稳步有序开展金融稳定现场评估。对银行机构的现场评估,除要对单个机构主要业务进行评估,还要对金融机构的传染性风险、抗冲击能力、金融管理政策执行以及监管有效性等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估。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现场评估,要重点对公司与股东之间关联交易,贷款投向、不良贷款和资本结构的真实性等方面展开专项评估。此外,还要清楚掌握辖内小贷公司的数量、负责人、资产规模及利润主体等基本情况。对保险市场秩序的现场评估,要重点关注保险公司同业竞争情况,农业保险发展情况,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状况以及保险营销人员业务素质情况等。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依法合规经营,有序合理竞争,切实防止重大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金融案件的发生。

(三)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肃责任追究。市人行要组织与各金融机构签订重大事项报告责任书,通过签订责任书明确报告内容、报告程序、报告时限及报告部门和人员等。各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重大事项报送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分解和落实,确保渠道畅通、流程有序和报告的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市人行要对各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进行考核,按季对全市金融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并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当年金融工作考核的范畴,对金融机构出现不报、漏报、迟报、瞒报和错报等行为的,视情采取责令改正、约见谈话、通报批评、综合执法检查以及暂停金融服务等措施。

(四)严厉打击金融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市综治办、法院、公安、工商、人行等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和信息交流,充分运用日常监管、群众举报、媒体监督、舆情监测等手段,加强对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监测预警,严厉打击和取缔地下钱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非法设立金融机构、各类金融诈骗、制售贩卖假币、洗钱等非法金融活动,严格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净化金融发展环境。同时,强化对民间融资的监测、引导和规范,有效发挥民间融资的积极作用。

(五)强化突发金融风险应急处置,防范风险传导蔓延。市金融办、人行要牵头适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市处置突发金融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提高政府相关部门、人行、金融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市金融办、农工办要制定《非银行融资机构金融风险应急预案》,对于典当、小贷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地方非银行融资机构发生突发风险事件的,积极按照预案开展风险处置工作,有效防范风险传导蔓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准确、适度、稳妥地向社会应急处置工作信息,及时澄清各种错误信息和谣传,牢牢把控舆论主导权,坚持保守国家秘密原则,不得违规对外泄漏突发风险事件的事项内容。

四、深化金融生态县建设,夯实金融稳定基础

要进一步发挥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在金融生态县建设中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推动作用,健全“政府主导、人行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将金融生态县建设转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力争到2016年,把全市建设成为省“金融生态十佳县(市)”。

(一)打造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区。一是抓好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深入推进“融资通达工程”,实现农民合作经济信用档案全覆盖,新增100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授信过5亿元,发挥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的示范效应,新增200名示范户授信过10亿元,加大信用村镇、信用农户推进力度,力争80%以上创成信用村镇。二是抓好企业信用工程建设,加快构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机制,从未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企业中筛选出200户向银行重点推荐,充分发挥其“服务政府、辅助银行、助推企业”的作用。三是抓好信用应用工程建设,严格信用奖惩,出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管理机制,探索推动在政府管理、商事往来、司法调查中全面使用信用报告,充分发挥征信系统的激励约束作用,形成“人人讲信用、个个守信用”的良好风尚。

(二)打造金融债权维护的首善区。市法院、金融办、人行、金融机构要加强工作交流和信息共享,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和重大金融案件通报制度,了解重大金融案件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金融涉诉案件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的合力。加强金融案件审理和执行方式的创新,每年开展一次金融重点涉诉案件专项整治活动,对近年来法院受理的金融涉诉案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对全市银行胜诉久拖未执行案件进行重点督办,提高金融案件执结率与执行标的兑现率。

(三)打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先行区。市人行要牵头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制度,畅通金融消费者投诉渠道,实现“投诉有门、维权有人、服务有效”。各金融机构要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或诚信服务承诺书(公约),以适当的形式和丰富的载体在所有营业网点进行公示,在加强自律的同时自愿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要对客户建立充分告知和提醒制度,规范产品宣传,主动、充分揭示产品风险,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素质、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积极防范声誉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秩序。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范文第6篇

调查性报道一直是新闻记者们最渴望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容易出彩的文体,在财经新闻领域尤为如此。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突出,财经调查性报道的涌现对拓展财经新闻报道范围,进行舆论监督有着重要作用。在新闻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财经调查性报道在独家、深度、专业等方面独具优势,成为打造媒体影响力的前沿阵地。

找选题

对于财经调查性报道而言,同样具有调查性报道的一般性特征。但有别于社会类调查性报道,财经调查性报道专业性更强,重要线索往往隐藏在大量数据或常识中,因此对记者挖掘选题能力要求更高。当然,找选题不是大海捞针,同样有章可循。

1.兄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社每日刊登的大量新闻,是众多媒体的选题来源,甚至并不起眼的消息,都可以成为深度挖掘的富矿。比如《中国证券报》2011年7月23日刊登的《永生投资5300万广告费去向不明关联交易数据玩乌龙》一文,选题发现就是来自上海当地一家都市报股票版的一则小消息。永生投资2010年全年净利润不过567万元,而广告和业务推广费却高达5327.27万元,两者相差近10倍。出乎意料的数据令事件变得蹊跷,成为记者深入探究的切入口。

2.统计数据。作为财经记者,与数据打交道是家常便饭。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外贸、货币增长、通胀、信贷等宏观数据几乎每个月都在更新;能源、化工、消费品的用量和价格等产经数据随时变动;上市公司年报、季报、公司公告也会定期。这些数据和信息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搞清楚这些数据背后的含义,记者就有可能在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发现不同,进而深入调研。

比如,进出口数据的变化,不仅反映外贸的景气程度,也是国民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顺差的增减影响央行货币量供应。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材料产品的进出口反映国内经济运行,价格变动对国内通胀也有直接关联。上述永生投资广告费用的去向,也是记者从年报数据的破绽中层层梳理,并进而调查相关方,最终发现公司财务造假。

3.研究报告。从券商报告到智库建言,财经记者几乎每天都接触大量研报。事实上,这些报告也能提供记者调查线索。比如当年《财经》杂志一炮打响的《基金黑幕》,记者就是从上海交易所监察部的一份内部报告中发现了问题,并深入调查采访,从而掀起了一股基金“打黑”风潮。

4.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是对内幕最有发言权的。有些财经记者就是从与投资者的交流中获得调查性报道的线索。此外,不能忽视读者来信、来电、邮件、短信和来访。有不少证券官司和公司黑幕的调查性报道,来源就是上当或亏损的投资者提供的线索。

5.微博。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主流媒介不再是突发事件报道的唯一主角,微博作为后起之秀,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比如,“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第一条信息就出现在微博上。2011年7月23日20时47分网友“羊圈圈羊”发出的求助微博:“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正是这一条求助信息,拉开了“7・23甬温事故”大规模报道的序幕。

调查采访

1.兼听则明。可靠、权威的消息源,是采写新闻的不二法门。记者在调查中,常常会在采访对象处获得一手资料。但是这些资料是不是准确客观的?被采访者有没有隐藏什么?被采访者站在谁的立场?他的立场背后深层次的利益关系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和提醒自己。客观真实意味着记者不能偏听偏信,必须对孤立信息进行求证和调查,同一事件和相同信息,记者至少需要通过三个以上的来源核实。

2.生动丰富。生动是新闻的血肉。没有人想看干巴巴的新闻,枯燥的新闻也意味着采访的不充分。在调查中,记者可以根据采访对象的交流再深入一步,要求被采访者提供更多细节和故事性的情节,注意记下事件中的人物姓名、性别、年龄,事件发生的地点、背景,以及人物之间,人物和事件之间的关联。在现场调查时,记者应该注意现场的环境和人的行为,看到特殊的举动,记者应该上前了解情况,哪怕与调查无关,也可作为采访素材加以保留。

3.讲究策略。策略是新闻的法宝。最让记者痛苦的,莫过于与被调查对象的应酬和周旋了。记者在采访中经常遇到闭门羹,遇到一个“能说”的采访对象简直是如获至宝。其实,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也有窍门。

首先,依靠组织,争取支持。调查性报道必须取得强势方的配合和支持。如果该方不能接受采访,将会使调查失去平衡,很多证据甚至公共资源和信息都无从获得,对于调查性报道来说几乎就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媒体,要和当地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争取强势方出来说话。同时,有关部门也可以起到联络采访的作用。

其次,注重策略,以人为本。在采访中,记者应与采访对象平等相待,做到不卑不亢,坦诚相待。即使有人在调查性报道中是反面角色,也要让他心服口服,无话可说。记者的职业操守和为人风格不能被忽略掉。另外,也要着眼长远,不以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放弃信誉和品牌。

写作成文

1.整理资料。记者很可能发现,手头的资料、数据一大堆,光采访笔记就有好几本,怎么从冗繁的资料中形成思路呢?英国《金融时报》高级记者马丁・穆里根说过,在《金融时报》,有些调查记者整理资料的办法是画一张“鱼骨图”:将报道的主题作为鱼骨的主干部分,在主干的两旁画出多个“鱼刺”,每个“鱼刺”的上方,粗略写下资料中的每一个内容。这样一来,调查素材就都凝结在这张图里,

2.厘清逻辑。在整理完所有素材之后,记者要做的是厘清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再以“鱼骨图”的方法为例。再画一张鱼骨图,调整鱼刺上的素材顺序,最重要的素材放在“鱼头”的位置,次重要的放在“鱼

肚”位置,以此顺序,最次要的放在“鱼尾”。素材关联度高的内容放在一起。这样,故事的全貌就基本通过图形呈现在记者的脑海中了。

3.动手写作。从报道对象区分,财经调查性报道可分为事件性调查性报道和趋势性调查性报道。事件性调查性报道主要就突发新闻、热点故事或焦点事件等单个事件的调查性报道。比如煤矿安全事故、吉林化纤毒气事件、甬温线铁路事故等都属于事件性调查性报道。上市公司新闻中也有大量的题材适合事件性调查。趋势性调查性报道的范围更广泛,它不针对单个事件,而是对社会中已经出现或潜在出现的趋势、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等做出分析研判。这类文体更适合宏观经济报道。宏观经济中的通胀通缩、房地产股市等资产的涨跌、生产就业贸易等方方面面,都可作为趋势性报道的主题。这类文体也适合行业性报道。不同类型的调查性报道,也要遵循不同的写作结构和写作风格。

顺序式。记者按照事件发生顺序或者调查行程进行叙述,并且为保持阅读的连续性,顺序性叙述结构很难加入记者的分析和评论,但这种方法可以凸显事件的戏剧性。事件性调查性报道尤其适合这种结构。如《财经》就“吉林化纤中毒事件”所写的《千人“癔症”的背后》,就剧顺序式的逻辑。

解证式。有人将之称为“层层剥笋”,即打乱事件发生顺序,既不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也不按照记者调查的行程来写,而是按照逐步深入回答各种疑问的方式来层层递进地展开叙事。这种结构既适合复杂的事件性报道,也适合更宽泛的趋势性报道。以《中国证券报》“零点调查”为例,《重建规则的博弈――铁矿石谈判背后的阴谋与阳谋》《外贸春暖待花开》《甲流二次洪峰来袭疫苗企业负重出击》等,就都属于解证式的写作。

4.重视叙事。财经调查性报道的写作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叙事行为,同时,对于财经调查性报道来说,事实和数据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一流的叙述手段。“华尔街故事体”已影响到中国的财经报道。这是一种以一个人物的故事起笔,带出报道话题,通过引语、例证等多角度分析主题,最后落笔在文章开头的主人翁故事上。这种写作手法起收自如,也能吸引读者阅读。当然,“华体”手法并不是唯一,但是讲好故事,一定是调查性报道的精髓。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范文第7篇

一、建构反腐情报信息监控系统的现实意义

1.拓宽案件线索来源

反腐情报信息监控系统的作用,就是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发现腐败案件线索,收集获取腐败行为的证据,从而为案件检查工作提供条件和依据。在从初查、立案、调查、终结到移送审结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以及时掌握线索和证据为前提,否则既不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也不可能及时惩治违纪违法人员。目前,我国各地反腐败机构和部门面临的共同难题就是案件线索匮乏、举报线索成案率低以及举报线索本身存有瑕疵等。反腐情报信息监控系统能够使办案人员改变传统的依靠举报办案的线索意识,依靠网络信息深挖细查案件线索,主动出击,通过多种途径开辟案源渠道。

2.提升甄别腐败发展趋势的智能条件

在传统的查办案件模式下,反腐情报信息的获取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和被动的过程,往往是在举报人秘密举报、其他机关移送案件线索后,才介入案件线索的分析、初查,展开案件调查工作。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等新趋势,腐败案件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一是腐败分子中高学历、高智商者增多,裸官增多;二是窝案、串案增多,案值越来越大;三是出现了“中介”和“白手套”,技术性和隐蔽性增强;四是腐败案件面临着跨区域发展的势头;五是社会公众对反腐败的预期越来越高,对反腐败机构加大执法力度和规范执法行为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面对这些新形势新变化,建构反腐情报信息监控系统显得越来越重要。

3.奠定预防腐败的信息基础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反腐倡廉的十六字方针。强调,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3]通过查处各种腐败行为,科学分析发案原因,找到腐败行为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遏制及至因素,将腐败行为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以此达到治本的效果。实践中,可以从反腐情报监控系统获取的大量信息中总结出腐败行为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分析导致腐败行为发生的原因,并据此采取防范措施,为预防腐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造提高案件检查效率的条件

办案人员担负着初步了解、核实、立案、收集证据、查明违纪违法事实等一系列任务,所有这些工作都与情报信息息息相关,在事件紧、任务重、人员配置有限的条件下,如果能在初期明确办案思路、准确把握查案方向及科学制定办案方法,就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反腐情报信息监控系统,确立正确的办案思维意识,把着力点放在对信息的发掘上,从单一信息扩展出有价值线索,溯源分析出信息的本质,从而实现线索查找、扩展以及关联落地,确保案件从初核到审结的每个环节不至出现偏差。

5.提高惩治腐败的有效性

根据任建明的惩治有效性模型:E2=E1×k=(P/B)×k=Pk/B=Pk1k2k3/B。E2为统计学意义上的案件惩处的有效性;E1为单个案件惩处的有效性;k为惩处概率,即实际受到查处的官员数量与客观真实的腐败官员数量的比值,即k的取值界于0和1之间。惩处概率K由三个变量组成:K1(发现概率)、K2(调查概率)、K3(判处概率)。从惩治制度执行过程来看,要成功惩治一个腐败行为,在时间上一般要经过先后三个主要阶段:发现、调查和判处。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可能做到100%,即不可能100%地发现所有腐败行为,不可能100%地找到腐败犯罪证据,不可能100%地做出有罪判决。对于已经发生的腐败案件,腐败分子所获得的收益B是一定的,因此惩治腐败的有效性取决于四个要素:惩处的力度P,发现概率k1、调查概率k2和判处概率k3。反腐情报信息监控系统提高了被发现、被调查和被判处的概率,直接打击了腐败行为,对腐败分子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4]

二、反腐情报信息监控系统的建构

1.建立反腐情报信息监控处理平台

反腐情报信息监控处理平台是以信息为核心的主动型查办案件网络平台,通过对涉及民生、政府、反腐倡廉舆情的重点互联网媒体阵地,进行舆情信息的发现、监测、跟踪、核查、评估、判定、预警,及时掌握相关情报信息进行分析、处置,定制舆情报告定期通报和反馈,并依托系统进行上下级指挥调度形成基于平台的网络化管理,提高反腐败机构对互联网上反馈的执法、廉政、效能问题信息的发现、处理能力,以及对全网舆情的掌控能力。平台建设的功能分析:(1)全面的信息监测:能够检测境内、境外80%以上的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数万个监测点数据。(2)实时的信息采集:实现特定事件、关键词的集中化信息采集,及时更新。(3)深度的信息分析:基于事件/人物对信息传播趋势等进行聚类分析,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提炼热点,发现未知舆情。(4)专业的运营队伍:专业的舆情运营队伍,深度探索互联网媒体特征和信息传播特征,帮助办案人员有效、精准地发现舆情。(5)便捷的信息推送:通过舆情专用机、舆情客户端、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把舆情推送给相关部门。(6)综合的处置体系:支持一体化的信息报送和处置解决方案,并实现舆情在线引导。平台包含的模块分析:舆情监控系统、线索关联系统、现场勘查取证系统和电子数据检验鉴定系统,承担着从情报及初步线索的获取———虚拟人物画像———深度线索的挖掘———证据提取和固定四个阶段的功能:(1)舆情监控系统功能:及时全面地发现网上举报信息;对溯源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虚拟身份信息;上下级进行指挥调度,提供网络的管理平台。(2)线索关联系统功能:对网络虚拟身份进行网络画像,获取实名、QQ、邮箱、手机等信息;对单一的信息进行关联和扩展;虚拟身份的关联落地。(3)现场勘查取证系统功能:对在案件现场涉及到的电子介质进行勘查、证据固定以及重点信息和线索获取。(4)电子取证系统功能:对扣押的电子介质进行取证分析和检验鉴定;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检验鉴定报告。

2.设置反腐情报信息管理和执行机构

我国的反腐败机构中,纪律检查机关设立了部门,监察机关设立了举报中心,检察机关设立了举报中心以及控告申诉部门,但多数没有专门的情报信息机构和专职人员,对反腐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分析、利用水平有限。即便是部门和举报中心,直查快办的能力也很弱,通常只是将受理的线索经初步审查后,将相关材料移交案件检查部门,由案件检查部门对举报内容进行调查。考察境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反贪肃廉部门,其反腐机制顺利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拥有专门的技术支援机构。而在我国,建立一个专门的反腐情报信息工作机构,关涉的政策和法律问题相当复杂:一方面,要考虑可行性,即在现行法律法规的范围内,采用调整、重构还是新建的模式组建反腐情报信息机构。如新建一个组织系统,势必涉及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阻力相对会比较大;而适度调整工作职能,调配和组建的体制障碍小,但机构的工作顺畅度和高效性有待观察。另一方面,要考虑操作性,即兼顾情报信息收集、传输、分析、研判的规律。统一的平台有利于提升情报信息收集与分析工作的导向性,增强执行力和支持力;多中心的机构则有利于情报信息的印证,控制情报信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成本。目前两种模式具有可行性:

(1)设立隶属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专门情报信息工作机构。广东佛山试水将市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与监察、审计职能(部门)重组合并,组建市监察审计和反贪局,与市纪委合署办公的设想和做法得到部分专家学者的认可,但也有少数专业人士诟病其不符合《宪法》规定和大多数国家司法改革的潮流。[5]在现有政治体制和格局下,如没有更高层协调甚至修改立法,可考虑发挥好现有反腐败协调小组的功能和作用,在其下设立专门的情报信息工作机构,组成人员由反腐败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抽调组成。机构可设置信息科和综合科:信息科主要从事反腐情报信息的收集、储存、整理,即与外部相关单位联系及与协调小组相关业务部门沟通,主动获取查办案件所需的各类信息;综合科则主要从事反腐情报信息的管理、分析和运用,采用溯源、归纳、比对等方法研判分析所掌握的各类线索,为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2)建立多中心情报信息工作机构。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的举报中心(部门)的职能主要是负责处理来信来电来访,从互联网上收集群众举报;提供信息,筛选案件线索;直查快办一些急查易查易结案件等。依据国外情报机构的经验,单一的情报信息部门容易产生手段、方式单一,情报信息真实性可靠性降低以及工作风险增大的可能性。重叠配置情报信息机构可以避免这种风险,并弥补单一情报信息手段的不足。在我国,可让纪检、监察、检察三家部门、举报中心承担起情报信息收集分析的职能,对案件线索进行汇集分流、分析研判,为掌握形势、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从政策层面推动腐败案件的预防和惩治工作。

3.建立完善反腐情报信息工作法规制度

通过制度对系统的规范作用,从而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转。从规范信息的采集、分析、应用的科学方法入手,确保所收集的情报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从规范情报信息工作机构和人员的工作入手,确保情报信息采集的合法、有效;从规范反腐败机构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入手,确保情报信息的整合、激活和应用;从严格情报信息的管理制度入手,确保情报信息应用过程中不至出现违纪违法的情况。科学技术是收集高附加值情报信息的强大支撑,只有依托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互联互通、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整合和分析情报信息,才能形成有效的办案资源。这样整合和重构的过程必然会运用到通讯交通工具、现场勘查技术及设备、信息存储及设备等,还会涉及生物、医学、化学、物理等许多关联学科。科技元素的大量投入,一方面对腐败分子产生强大的威慑力量,另一方面提高惩治腐败的高效性和预防腐败的良好的社会效果。[6]

4.培养腐败案件调查特情人员

反腐情报信息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支情报意识敏锐、政治素质过硬、技术技能全面的特情队伍。香港廉政公署每年约有20宗案件需要派出卧底等特情人员。[7]《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也都认可谨慎而合法地使用线人、卧底等特情人员。特情人员需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知识。初期,可从现有的反腐败职能部门中遴选一批年轻、经验丰富、素质全面的办案人员做为主力军,并从公安、部队院校中挑选部分电子情报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反腐情报信息工作团队中来。同时,使用好现有的效能监察员、行风评议员、特邀监察员队伍,从中物色有一定收集分析能力的特情人员,注意保护好这些人员的身份和人身安全。培训过程,注重实践与学习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详解反腐情报信息监控处理平台的使用;利用案例阐述情报信息的实际应用;让特情人员逐步介入一些重大案件、重点领域腐败案件的前期调查,为查办案件部门提供详尽、可靠的线索。特情人员的培养是一个政治性和政策性极强的工作,要尽量减少动静,避免争议,在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推进。

三、健全反腐情报信息监控系统的对策建议

1.建立总体规划和试点应用同步推进机制

基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同,各地利用科技反腐的广度和深度各异。建议由中央牵头组织课题调研组,深入各地开展查办案件科技化制度化的调查研究,充分汇集各地区举报、案件检查工作的需求信息,制定反腐败机构和部门办案信息采集标准规范和办案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形成保持适度超前建设水平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框架。鼓励信息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地区先行试点开发和应用,从而带动整体建设的快速发展。

2.建立跨地域、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

依据网络化治理的精神,“制度化、经常化和有效的“跨界”合作可以增进公共价值”。[8]但我国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信息资源条块分割、共享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对办案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此,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自上而下打破信息壁垒,建立相关部门的协作框架,完善系统模块设置和权限设定,建立纪检、审计、公安、国土、建设、税务、银行、海关、计生、治安等数据端口并联的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互联共享。

3.推进科技办案的相关法制建设

要使科技办案能够合法合规,就必须通过法制建设,使其成为正式制度。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与视听资料并列为第八种证据,确定了电子数据的法定证据地位,改变了以往将其推定为书证或视听资料等证据的尴尬局面。同时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无疑为反腐情报信息监控处理平台的运行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该决定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原则”,但“秘密技术措施”所取得的证据是否属于“非法证据”的范畴却没有明确。反腐败机构和部门通过秘密技术措施所取得的关键证据能否成为司法机关定罪量刑的依据,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要把腐败分子绳之以法,还需致力于推动秘密技术措施列为法定侦查措施。

4.构建科技与反腐相互作用的长效机制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舆论;引导机制

一、高校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社会的评价、对事件和人物表达的意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性和持续性,对社会或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它是某种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表露,同时亦是实现社会调控的制约力量[1]。舆论的特点:多数人的意见、能传播、对事物产生影响。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舆论在社会各个领域存在着并影响着社会生活。同样高校舆论也客观的存在于校园和师生群体中。可定义为:高校师生对校园内及社会中的现象、事件表现出的一种能传播和有影响力的某种倾向性的态度、意见、观点和情绪的总和。高校舆论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们与新媒体接触最为密切,是网络的忠实粉丝,时代的弄潮儿,对新时期的媒体有着天生的适应性和接受能力,思想激进不成熟,在舆论发展中容易受左右。结合定义总结高校舆论的特征:参与主体思想的活跃性、前沿性、持久影响力和感染力。

二、舆论引导

当今世界是信息的世界,信息的迅速传播使舆论的影响力更加广泛。社会热点出现势必会引起公众的情绪变化,进而引发思潮,这种思潮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两者交织在一起,在网络新媒体时代都会得到快速传播和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力,必须进行科学的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是统治阶级进行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功能[2]。高校舆论引导也是高校整体管理的一种手段,对高校舆论进行积极有效的正确引导,弘扬正向舆论,就可以有力的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促进学校有序向前发展。

随着现代新媒介在广大师生中的广泛应用,高校网络舆论的产生与演变越来越迅速和复杂,舆论的收集监测应急处置难度愈来愈大,对舆论的预警形成了强大的挑战。因此高校校园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必须科学合理健全。

三、高校舆论引导机制建立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要求有对突发事件收集信息快速的能力、介入事故调查的快速反应能力、第一时间和持续更新的能力、应对负面报道不实的能力,及早公布调研结果的能力。“谁能在第一时间信息,谁就能吸引网民的注意力,就能获得网民的共鸣,谁在信息上占据了主动地位,谁就能在网络世界拥有话语权”[3],同样高校舆论也需要在第一时间引起师生的注意力,获得大家的共鸣,在信息上占据主动权。

(一)健全舆论收集、监测机制

高校建立健全舆情收集、监测机制,要进一步加大网络舆情收集、监测工作力度,密切关注学校内外及学生中间突发事件引起的舆情,及时敏锐捕捉外界对高校工作的疑虑、误解,甚至歪曲和谣言。要主动开展网络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及时查找事关高校师生利益、师生思想动态等方面信息,随时了解最新涉及高校思政网络舆情。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重要敏感时期做到不间断的搜集和终点监测,全面及时关注舆论走向。监测的网站除了本省、本地、本校主要网站外,还包括全国的一些著名网站、论坛、博客等。例如人民网强国论坛、天涯论坛等,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汇总和归纳,认真筛选,分类处理。并及时上报与公布。

基于校园舆论的发生大多在老师和学生群体中产生与传播,监测机制还需设立两支队伍来实施监管:一支在教师队伍中,由高校宣传部、思政教育者、网络管理员组成的舆论监督队伍,另一支在学生中,由班级、专业、院系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组成的不同层级的舆论联络队。两支队伍有效沟通联络,建立起一套高校舆论监测体系。

(二)健全舆论分析、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中单个的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并妥善解决,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透过若干群体信息可以预见一定时期可能产生的群体思想动态。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可以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预测发展趋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避免的发生。高校各部门应把从各个方面获得的零散、孤立的网络信息分门别类,提取有用的信息,分别加工处理,进行科学鉴别,根据舆论反映的对象是否可靠、线索是否真实,后果是否值得引起关注等方面确定出不同的级别,然后根据级别进行对症。将原始信息变成便于观察、分析、传输的形式。在对网络舆情进行科学处理的基础上,分类别、分对象、分轻重缓急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反馈,防止个体不良情绪发展为群体不良情绪,防止群体不良情绪演变为不可控事件。

高校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专家解读机制。高校出台重要政策法规后,各部门要及时组织专家通过多种方式做好科学解读,让老师和学生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学校的发展政策和改革举措。有关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组建政策解读的专家队伍,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听得懂”、“信得过”。有重大事件发生时,要及时加强分析解读,通过网上消息、组织教授专家解读、召开会、接受媒体专访等形式及时予以回应,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消除谣言。

(三)健全舆论引导应急处置机制

高校舆论舆情是师生情绪态度的集中体现,也是师生对现实生活中热点、焦点及切身利益相关事情所持有的一种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观点和言论,往往会通过贴吧、论坛、微博、博客、跟帖、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建立舆论引导应急处置机制能及早发现危机源头,分析危机走向,判断危机影响规模和范围,趁早通知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将危机苗头扼杀在摇篮内。

对于舆情事件,网友的心理预期,如果事件得到果断处理,就会有心理补偿。否则会找其他解释,这一过程可能带来负面情绪的升级。这就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应急性,也称为危机干预。危机干预的底线是将危机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4]。从高校来讲,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损失,提高应对危机的效率,必须建立系统的危机应急处置机制。由于高校网络危机侧重于高校内的重大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反映,这就需要高校构建快速出击的应急机制,搞好舆情处置。对于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负面舆论,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映。及时公布事实真相,防止流言、谣言或妄言的传播,及时作出权威性的解释,舒缓师生情绪,平息事态,在快速、权威的反应中建立自己的网络威信,防止各种流言、谣言或妄言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甚至向网络审判、网络暴力演变。

首先,限时调查问题起因。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在最短的时间里到现场,开展细致调查,实事求实地挖掘真相。其次搞好舆论导向。在弄清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召开新闻会,用宣传工具客观公正地报告事件。再次,事件处理全过程公开。在舆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邀请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注意收集处理中的社会反应,有甄别地采纳公众的合理意见,处理结果在适当范围内通报。回应校内外公众要以事实说话,避免空洞说教,真正起到正面引导。高校主管部门要及时转请相关地方和部门关注、回应。最后搞好处理结果满意度调查。事件处理结束后,在相关的社会群体和人员中召开测评会,征求群众对处理结果的意见,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四、总结

经过舆论的收集、监测、分析、解读、应急处置机制,高校对舆论进行及时反馈,有效疏导舆论负面情绪,解决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化解存在的疑惑和矛盾,防止负面舆论向谣言和事实背面转化。防止网络自由被一些人滥用,不负责任地“网络通缉令”,有效推动网络表达远离暴力,净化网络环境。及时进行网络信息反馈,使学生得到受重视的满足感、与校领导或职能部门负责人直接对话的亲近感、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的成就感和对学校工作的认同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互动中取得了最佳效果。

高校网络舆情是一种新的舆情形式,只有不断创新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让高校师生通过网络更多地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将权力置于网络上,在阳光下运行,建立起学校与师生有效沟通的桥梁,防止权力滥用和暗箱操作,实现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参考文献】

[1]张福平.公众参与:新时期舆论引导的正确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2008,9(5)155.

[2]郭永红.论舆论引导[D].郑州:郑州大学,2000.

[3]谢金林.政府要有效引导网络舆论[J].理论探索,2010,(2).

[4]王怀民.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N].中国教育报,2009(02):09.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范文第9篇

Abstract: In China, as the social public cause, power industry is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ower emergency management commanding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power emergency management. Building a power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s important for enhancing the power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ability.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content of power emergency management commanding system and combining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the pap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关键词: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应急能力

Key words: power system; emergency management; emergency treating ability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190-01

1电力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的简介

电力应急指挥系统是指对电力系统出现的重大电网事故、突发性灾害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应急指挥进行辅助决策,对应急资源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防范、化解以及善后的全程管理体系。

电力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方式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与现有的电力通信网的结合,缩短事故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距离,并同时将先进的应急管理理念运用到系统中,保证在应急管理的指挥过程中发挥出信息收集全面、信息交换通畅、领导决策有据、事故处理高效等特点。

2我国电力应急管理的发展趋势

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倾向于:①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②在统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③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④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多了微型计算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⑤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日益需要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向于:①由开环监测向闭环监测发展,例如从系统的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②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等级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③由单个原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④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⑤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⑥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⑦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完成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发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电力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3.1 加快电力应急支持平台的建设建立电力应急信息指挥平台、电力应急的通讯保障等应急基础设施,形成标准统一、功能齐全、结构完整、反应灵敏、运转高效、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符合国情的电力安全实时监管和电力应急信息指挥系统,并实现实时监管、预测预警、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和总结评估等功能。在国家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成之后,相应建设区域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及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全面提升电力安全监管水平和综合应急指挥能力。

3.2 加强电力应急的日常管理一是进一步的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将预案的修订完善和演练工作制度化,继续加快建设电力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全面推动并协助地方各级政府开展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联合应急演练;二是做好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基层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水平;三是规范电力应急程序和要求,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应急职责分工,并逐步加大应急投入;四是充分发挥应急专家体系的技术支撑作用;五是定期对电力行业的应急能力开展评估。

3.3 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和预案体系在地震、气象等部门将电力安全相关的数据纳入日常的观测范围,电力企业对重点部位加设监测点,并建立与国家及地方监测网(减灾预警系统)的联系,根据本地区的灾害特点建立减灾预警系统,形成一个有关部门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结合电力安全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等,有针对性健全、完善和细化预防灾害事故的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提高应急工作水平。

3.4 加强应急队伍和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要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应急专家队伍,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技术装备;加强现有的应急抢修、处置队伍的建设,保证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地方电力企业和中央电力企业、电力企业和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危急关头相互支援、支持,保证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3.5 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各个有关部门、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不但应健全和完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还应该优化储备布局,进一步做好电力应急物资的调配工作,保证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需求,以加快电力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最大程度的减小停电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3.6 完善应急财税政策,设立电力应急专项资金国家财政部门应制定相关应急经费政策,健全应急资金的拨付与使用制度,并给予电力企业在应急物资上的税收政策支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落实应急经费的预算与拨付。电力系统应积极探索电力应急救援市场化的途径,在有关法规政策下开展有偿应急救援服务。此外,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存在应急资金大和技术密集这种特殊性,建议进一步落实应急救灾专项资金,确保有突发电力公共事件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4结束语

应急管理指挥系统,是我国电力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大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电力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电力突发事件能力,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损失、维护企业安全、人员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文刚.城市电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0(8).

[2]张世翔.电力系统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应急管理机制及对策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9(2).

[3]黄艳.21世纪初我国电力发展趋势及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2000(4).

[4]李学军,张明玉,李建新.电力系统备件物流信息系统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2006(2).

单个事件研判报告范文第10篇

2009年12月21日。由中国社科院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在分析2009年的社会形势时指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

约三成中国人成为网民,约三成社会舆论由网络而起,显然,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提高网络舆论疏导能力,让网络舆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并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一、不容忽视的舆论场

相比传统媒体,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包容性、开放性及互动性等特征,使网络成为众多信息迅速聚集、多向流动的首选平台,也使网络舆论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舆论场。

正如中国社科院网络研究学者阂大洪所说,今天,网友言论之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甚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

社会舆论的发酵场。传统媒体时代的单向传播,舆论由把关人过滤、筛选,可以控制传播的时间、范围及程度;而在网络时代,信息传递即时、网状、海量、互动,越来越多的人借助网络了解信息、关注社会。同时,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使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网络舆论构建中来。滚雪球式的传播,往往会将单个的或者并不起眼的事。发酵演变成一定时期的社会舆论,并从网上走向现实生活。

草根阶层的表达渠道。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涌现出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如贫富悬殊、官员腐败、传统价值观受冲击等,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完善的地方比较多,突发事件处于高发期。当传统媒体的表达渠道不够畅通时,越来越多的人就会上网获取新闻信息,发表见解诉求。相比传统媒体,网络的匿名性削弱了道德法规的约束力。人们得以更大胆、更自由地表达,网络因此成为草根阶层最便利的表达渠道。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指出,网络热点事件主要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道德伸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公共问题,体现了广大网民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

思想意识的新兴阵地。网络的文化属性,使之成为各种思想意识交流、交融、交互、交锋的便捷平台。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相互交锋,相互激荡。这一新兴阵地同现实紧密联系,影响已不仅限于网络。

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网络在舆论监督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天价香烟”、“躲猫猫”、“欺实码”、“钓鱼执法”等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经典案例。网络传播通过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发挥着舆论监督的功能,推动着现实问题的解决。

二、网络舆论的鲜明特点

要科学应对网络舆论,就必须掌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及规律。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传播大致有这几个环节:事件(新闻报道或网民爆料)一评论或质疑(跟帖、讨论等)一交锋(不同观念碰撞或舆论一边倒)一热炒(观点反复互动,汇聚成网络舆论)一影响现实(对现实世界形成舆论压力)。

从网络舆论的形成与传播过程中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有其鲜明的特点。

热点形成及转换快。网络覆盖广、传播快、更新及时,常常能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快速将各种舆论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络热点,甚至掀起一股舆论风暴。

同时,社会多元带来人们利益诉求多元化,网络能使各地有相同利益诉求的个体迅速集合成一个利益群体,成为暂时的利益同盟,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力量。有效放大共同关注的话题或事件。

先入为主,“三人成虎”。时效是信息传播的生命。人们接受信息形成第一印象后,要改变认识往往很难。网络中“三人成虎”的效应非常明显。虽然网民率先传播的信息未必真实,却容易产生极强的说服力。尤其是政府对网络舆论反应迟滞甚至懒于应对时,更会助长网民对官方的不信任。

力量叠加,效应放大。网络虽是虚拟空间,却有着强大的现实动员能力。这是因为网络往往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聚集起旺盛的人气,将无数单个网民的力量集中指向具体的事或人。人为制造出舆论,群体的盲从与冲动,让舆论有效放大。

激情有余。理性不足。网络传播的特性,使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其中既有理性的、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也有一些非理智的个人情绪宣泄。浓重的情绪化色彩,使网络舆论呈现出非理性的特点。不记名,不承担责任,各抒己见。网络的互动传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这在客观上造成网络舆论的鱼龙混杂。既有真知灼见,也有偏激的舆论和个人情感。

总体来讲。网络舆论的建设性与破坏性共存,理性与非理织,虽然不是清风明月,但也绝不是洪水猛兽。

三、让网络舆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网络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网络舆论的发展,已形成对政府和传统媒体的倒逼之势。新形势下。唯有通过科学应对和疏导,才能使网络舆论成为推动进步的有益力量。

强化信息公开制度的落实。

在转型期和网络时代,信息披露一旦不权威、不及时、不主动、不完整。就给网络热点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自2008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宗明义讲明了条例制定的目的: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其核心词是人民、透明、服务。

条例的施行,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服务人民。将为民、便民提到了历史的新高度,将使我国迈向一个信息公开的新时代。

目前。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在社会危机发生时仍采取“遮遮掩掩”的做法,不明真相的人们自然会在网上发出质疑的声音。东风不压倒西风,西风就要压倒东风。权威信息不占领信息高点。就会让小道消息甚至流言漫天飞舞。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路灯是最忠实的警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国家,就要通过不断提高公共信息的透明度,促进政治清明廉洁,政府高效有为,决策科学民主,从而使公民的权利得到可靠的保障,使网络舆论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

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网络等新媒体打破了传统传媒的垄断性,信息传递和交流是完全自由和在相当程度上不受传统方法的管理和控制,同时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吸纳,这使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扩大,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力下降。

2009年,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无线终端(手机)的结合2010年初,国内各大网站都先后推出微博。这些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生命力,成为一种新兴的强势载体。

立足于时代的主动,我们要通过建设主流网络媒体,努力掌握网络舆论阵地的主动权,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同时,要不断提高网络时代的执政能力,既要重视网络舆论。更要有敏锐的研判力和预见性,一旦发生网络热点事件,要正确快速地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为引导网络舆论提供基础,掌握主动。

传统媒体要勇于担当。

对传统媒体而言,老读者群正在被新兴媒体逐渐瓦解和分流,而新读者群的阅报习惯很难形成,发展已经面临瓶颈。要保持和扩大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传统媒体就必须进军新媒体,实现媒体的融合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引导舆论的重任。

传统媒体要从多层次的社会舆论场业已形成的实际出发。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发展。在对网络舆论的疏导中,要通过主流媒体及时权威回应社会热点。引导热点:要按照网络舆论传播的规律,将传统媒体的权威和公信转化为网络时代的优势,占领网络舆论高地。

上一篇:扶贫研判报告范文 下一篇:疫情防控风险研判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