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造句范文

时间:2023-03-10 21:43:36

憧憬造句范文第1篇

一.探秘考纲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语文)》明确要求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E。高考造句能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涉及以下多个考点:1.选用、仿用、变换句式;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3.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二.探秘题型

本人研究了近几年的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现高考造句题型复杂多样,但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1.仿句型造句

仿句型造句,即根据例句内容、结构、修辞等特点,另造一个或一组新的句子。因其能综合考查学生语言运用、模仿和创新能力,而深受命题者青睐,成为高考常见题型。如:(2008全国卷II)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语意逐步加强。(6分)

一朵浪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是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是一部欢乐生命的乐章。

2.情境型造句

情境型造句,即根据所设情境另造一个或一组新的句子。因其能综合考查学生语言运用和创新能力,而深受命题者关注,成为高考新题型。如:(2009浙江卷)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50字)(5分)

儿子:妈妈,今天我捡到50元钱,想分五次交给老师。

妈妈:为什么不一次上交呢?

儿子:老师说过,捡到东西上交,就有一次品德加分,我分五次交,就会有五次加分了。

妈妈:

3.修辞型造句

修辞型造句,即根据一定的主题内容,运用所规定的修辞另造一个或一组新的句子。因其能综合考查学生修辞的正确运用和语言创新能力,而深受命题者青睐,成为高考常见常新题型。如:(2009江苏卷)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5分)

4.句式型造句

句式型造句,即针对一定的主题内容,运用所规定的句式另造一个或一组新的句子。因其能综合考查学生句式的正确运用和语言创新能力,而受到命题者的关注,成为高考新题型。如:(2008江苏卷)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6分)

赞成者说:

(不超过30个字)

质疑者说:

(不超过30个字)

5.其他综合型造句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综合型造句新题型。如:(2008天津卷)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5分)

三.探秘答题要领

高考造句题型复杂多样,答题要领也因题而异。下面我们就不同题型的不同特点分别探究各自的答题要领。

(一)仿句型造句

仿句型造句我们并不陌生,因受到题干要求和例句内容、形式的多重限制,其答题要领是:1.形似。结构一致,句式工整,字数相近。2.神似。修辞手法一致,内在逻辑一致,感情风格一致。3.合理。符合事物的个性特征,符合人之常情,遵循生活的逻辑。4.优美。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尽量做到用语生动、文笔优美、含蓄隽永、启人心智。

例: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要求:①续写的句子要从正反两面谈。②要运用恰当的比喻。

老年人固然有不少“蒲柳之姿,望秋先殒”,但也有不少是“松柏之姿,隆冬转茂”的;青年人 。关键在于怎样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对待年龄,对待生活。

【试题解析】1.运用比喻句来描写青年人。2.“蒲柳之姿,望秋先殒”(贬)与“松柏之姿,隆冬转茂”(褒)形成对偶。3.两个分句前后应是正反对比,且青年人与老年人的表述内容正好相反。

【参考答案】(青年人)固然大多“旭日东升,朝气蓬勃”,但也有些“秋霜早降,未老先衰”。

【备考指津】近年来高考仿句呈现以下特征:材料上,更加关注现实、人生;内容上,越来越关注情感、哲理;形式上,不断花样翻新,有衔接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开放式仿写、诗文式仿写、对联式仿写等。备考时要逐一突破。

(二)情境型造句

情境型造句是一种新兴题型。其答题要领是:

1.要设身处地地揣摩说话者的身份和心态,所造的句子要符合规定的情境。2.要抓住“语境”这把解题的钥匙,审出语境中的隐性要求。3.要找准切入点,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追求较好的效果。4.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尽量做到用语生动、文笔优美、启人心智。

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4分)(2008山东卷)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试题解析】解答本题,一要注意场合,二要注意对象(表达得体),最关键的是要注意“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的语境。造出的句子既要得体,又要机智而富于哲理,而诗人的话是“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的,所以“台阶”便是解题的切入点,然后进行延伸或双关。

【参考答案】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学习、工作等)也如此。

【备考指津】情境型造句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显性要求和语境的隐性要求仔细思考,表达要注意围绕中心,紧扣语境。备考时要增强语境意识。

(三)修辞型造句

修辞型造句除了主考修辞手法的运用外,还有主题或情境等要求。其答题要领是:1.主题鲜明突出;2.有针对性,符合情境;3.正确运用修辞。

例:南京成功赢得第二届“青奥会”举办权,近期将举办“共植青奥会”的义务植树活动。请你在植树纪念卡上写下对“青奥会”的憧憬。要求运用对偶手法,不超过20个字。(4分)(南京二模试题)

【试题解析】解题时,一要突出“憧憬青奥会”的主题,二要符合“义务植树活动”的情境,三要正确运用对偶手法。

【参考答案】1.小树苗为世界增绿色,青奥会让南京添风采。2.手牵手齐植茁壮小树苗,心连心共创美好青奥会。

【备考指津】修辞型造句把语言的生活化与应用性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的修辞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越来越成为语言运用试题创新的试验田。造句时要注意有针对性,有艺术性,修辞运用要准确得体,感情要真挚自然。备考时要注意掌握七种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四)句式型造句

句式型造句受主题内容和句式的限制。其答题要领是:1.有针对性,符合主题内容的要求;2.正确运用句式;3.力求合理,符合生活逻辑。

例: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6分)(2008江苏卷)

赞成者说: (不超过30个字)

质疑者说: (不超过30个字)

【试题解析】本题把话题内容和辩论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考生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造句表达,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和作用,显得自然无痕,极具新意。解答本题最关键的是,要写好赞成者的话;有了赞成者的话,质疑者的话就有了针对性。赞成者的话,可从节省时间、保障安全、增进亲情等方面考虑;质疑者的话,可与之一一对应,进行针对性的反驳。

【参考答案】赞成者说:由家长接送,既可节省孩子的学习时间,又能增进两代人的感情(或: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

质疑者说:难道孩子不需要适当放松吗?(难道孩子们学得还不够吗?)这怎么不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呢?(难道家长能保障孩子一辈子吗?)

【备考指津】句式型造句是一种新题型,目前只有江苏作了有益的尝试。备考时要掌握各种不同句式的语气和作用,服从表达的需要。

(五)其他综合型造句

高考造句是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考查的宠儿,年年考,年年出新。我们在解题时只要紧扣题目要求,正确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就不用心慌了。

例: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5分)(2008天津卷)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以某种意象来表达某种感悟的能力,尤其是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造句时要围绕“溪”“海”“潭”,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展开联想和想象,但要注意意象的形神与感悟的相关性,表意完整,富有文采,答案可多种多样。

【参考答案】人生不过是为了尽力展示生命独特的美丽,如同一条山间小溪,可以越过高山投身辽阔的大海,也可以随遇而安,化成一汪碧绿的清潭。

憧憬造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博览群书;积其精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90-01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也是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句子是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用词造句的能力,是作文教学要培养的基本能力。

就语言的功能来说,一要表意,二要传情。所以我们常说的语言能力,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要有深刻的思想,清晰的思路;二要有丰富的词汇,准确的表达。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完整而周密地表情达意,还必须善于遣词造句。而造句最基本的要求是文通字顺,合乎语法。那么怎样的句子才算通顺呢?第一、句子结构完整,叙说精炼。第二、词语搭配得当,安排有序。第三表达合乎逻辑,思路清晰。

现在的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是词不达意,文不符题,言不由衷。因此,抓住词语完整,语句通顺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教学要注意积累的渐进性

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非朝夕之功,切不可急于求成。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看,由于学生对某些词语的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学生在作文时,观察的物体和词语之间往往不会建立起相应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要求学生多积累词语,并深刻理解,使学生能见词现物,见物生词。这样,学生在观察事物,看到身边某一形象时,就会马上想到相应的词,或从词马上联系到他所概括的事物。通过观察事物和理解词语,促进事物与词语之间紧密联系,是丰富学生词汇、发展学生语言表述的极好途径。在句子的训练时,要一句一句地训练,不求篇幅,只求精炼,让学生把每一句话说通顺,写通顺,学生遣词造句的基本能力也就扎实了。

二、作文辅导要注意训练的整体性

无论是表达一个意思、说明一个事物、抒发一种情感还是阐明一个道理,都需要陈述者综合运用字、词、句、段乃至篇章。所以,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时,无论是遣词造句、填充词语,还是补充句子、修改病句,一要实,二要活,要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应用的提高,不能为考试而训练,要侧重于对学生语言整体的训练。

三、作文习惯要注意张扬学生的独立性

对小学生语言的独立性训练应贯穿在整个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习作的独立性,关键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不要让他们存在依赖心理,要从写一句话开始,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精彩的世界,感知大自然的美丽动人,通过他们的思维活动,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实际上就是把训练语言于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在遣词造句上培养学生作文的独立性。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做到“三多”,即多读、多背、多说。多读是博览群书,丰富知识。阅读和作文,一个是吸收,一个倾吐,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没有进,就无从谈出,吸收得好,就倾吐得精。学生在阅读中,通过读、思、记,将文中优美的词句转化为自己优美的语言,这样可以为语言的充分应用打下基础。多背是积其精华,以备后用。背诵是学生在学习好文章时,将作者的精妙运笔和传神造句背诵牢记,存放在自己的知识库。只有积累的多了,作文时生动的内容才会涌出笔端,不招自来。三是多说。说 ,就是互相倾吐、互圆其说。口头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连贯性、概括性、生动性等都于学生写好作文息息相关,在习作指导时,让学生把看到的互相说一说,互相评一评,互相补一补,达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目的,为培养小学生作文中的遣词造句能力打下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品。

四、作文评价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憧憬造句范文第3篇

但是假如这一切你都已经看成了毫不在意的一种状态,不会不管在操场上还是在学校外面,那时候的相遇都变成一种刻意而为之。

那些华丽的词藻,遣词造句,都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悼念。

如果说青春,就一动不动的停留在原地,你所有的憧憬都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失望,这不单单是因为这里面付出了你所有的梦想而努力。

所有的经验,所有的争气,似乎都从中得到了经验和教训。

那天离开学校,你到底去了哪里,我们都不知道,我们都很好奇。

学校里很多人都在传说,你们的谣言。有人说,你早就有了男朋友,有人说,你被校外的大叔包养。

一提起这些,就让人想起,不好的回忆。假如你还在,那该多好。

然而已经失去了的东西,根本就不会重新回来,正所谓覆水难收。

她的声音,闻之不忘。

他们的过往,来而不绝者,只是因为,内心的信念,从来没有得到过虔诚的回报。

假如,你一直都在。假如,她结婚的时候,会给你发请帖,你是否还愿意去看一看,哪怕只是以朋友的身份。

憧憬造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作文;模仿;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73-01

21世纪人类社会已悄然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类生存状态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其作用就更显重要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能写文章算不了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儿,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跟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上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所以我们的教学如何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所必须的写作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和解决的问题。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中年级作文是作文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的状况和效果如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以至整个一生都有重大影响。那么如何搞好小学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呢?下面就教学实践中比较成功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作文教学中模仿活动的运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造句,多数是学用规定的词汇模仿课本上的句子来完成。模仿能力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提高,由单词造句--多词造句--词连文,使模仿任务更加复杂化,多样化。按此进行训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渐摆脱依赖性,使创造能力不断提高,这便是作文的前期训练。当进入小学中年级,这种训练陡然变成"作文"而不是造句时,学生心中因任务生疏而产生茫然感会连模仿的功能都忘却,他们意识不到在以往的训练中实际上自己已经具备了作文的能力。此时,例文的功用在于唤回学生本能上的模仿意识。所以中年级作文,必须将例文讲析透彻,二三百字的文章可分为四五部分来讲解,每部分四五十字,与以往训练过的"词连文"长短相当。这样借助对例文的讲述,促使学生追忆词连文训练,他们心中会形成3-5个词连成的小文,对作文的理解,此刻会变成词连文的复杂化,稍一用心,即能完成;克服了初学写作的学生心理上的畏难情绪。这种运作机制可使学生充分运用模仿能力,在比照之下逐渐获得创造能力,为今后的深层次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首先,赏识学生的每一次习作,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于初试写作的孩子来说,他们有一种要表现自己个性的冲动。当他们把自己或模仿或冥思苦想写出来的"作品"呈给老师的时候怀有多少憧憬呀!这时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人格,维护孩子的自尊,让他们品尝到每次习作带给他们的喜悦。教师要给予学生真诚的赏识,哪怕是一个"会心"的微笑,或一句发自内心的夸奖"精彩极了"等,也会使孩子们感到"写作文是很有趣的事",从而强化其写作的意念,对写好作文充满信心,许多作文好的学生,当别人问他有什么写作秘诀时,他们却说:"我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说我'想象力丰富'、'有写作天赋'……我越写越有劲。"正是老师一次次真诚的赏识,激发了学生动笔写作的欲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写作的快乐。

3.营造表达的宽松氛围,引导个性

学生的才能、爱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要让他们有充分展示的余地,因此,教师要时时处处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表达氛围,使他们的个性得以施展。

3.1 引导说。遵循小学生的习作心理要求学生在动笔之前先动口,教师不要给学生定标准,出样板,要热情地鼓励他们大胆说出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和自己想象的情景。当学生说得精彩有新意时,要大加赞赏,当学生一时语塞,词不达意时,也要对其敢于大胆发言表示欢迎,然后允许其坐下来想想再说。"说"来促进思维的敏捷性,又反过来促进学生表达的自主性和流畅性。

3.2 指导读。学生每写完一篇习作,教师要先鼓励他们多读几遍,在读中发现不足,及时修改,从而养成诵读自己习作的好习惯。有感情地朗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再现自己作品中的情景,有助于自我个性的充分展示。在自读自改之后再把习作抄好贴在"作文园地"里供大家品读、评析。互读,互改,生生互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主动沟通、交流的能力,展示了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

憧憬造句范文第5篇

当我朦朦胧胧地来到这世上,我咬文嚼字,行走攀爬,再到现在,已经有14年的时间了,如今的我正是14岁。

曾记得,在我6、7岁的某一刻,我第一次背起书包,带着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在跨进学校的那一刻,来到了我童年时代的“天堂”。当时的我脑袋里一片空白,无疑就是一张白纸,只是对知识的无限向往。之后,听着老师们那悦耳动听的课堂声音,随着知识不断地涌进我的心田,不知什么时候,我已学会了写字、造句、写作了。那时,单纯的我只知道把知识学好,规规矩矩地做老师眼皮底下的好学生。但现在,不仅仅只有这些了。

九月时分,我带着几多秋意,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来到了民德中学,来到这里,这一切都变了好多:环境变了,老师多了,但现在,老师们不会像小学那样老是叮嘱你,督促你,因为他告诉你:要学会独立;学习上,科目多了,竞争对手也多了,所以它告诉你:不要放松,生活处处有竞争者。从而使我学会了不再依赖长辈,学会了独立自主,也学会了自我调整……或许,14“路口”就是我人生的一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告诉我:要时常打开心灵的窗户,总让温暖的阳光照进你的心房。

14岁这个路口,意味着我已渐渐长大,逐渐走向成熟。当困难向我袭来之时,我会使出我的勇气,勇敢地跨越困难这道门槛,取得成功。因此,我要不断地发挥自我能力,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我在14“路口”静静地等待着,我想说的是:红绿灯,我不怕你,虽然你现在命令着我,压缩着我,但时机一到,我就会跨越你!

憧憬造句范文第6篇

一、端正学习英语的态度

要写好一篇英语作文首先应该端正自己学习英语的态度,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不好,因此自暴自弃放弃英语学习,导致自己的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写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这就告诉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要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不仅是课程目标的要求,更是这个时代进步必须的要求。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要想取得一席之地,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非常有必要。学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英语,才有可能写出一篇好的英语作文。

二、加强词汇积累,重视语法学习

词汇量的积累是英语作文写作的基石,只有熟练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在英语作文写作时,得心应手地造句,即使出现了一些自己不会的词汇,也能迅速找到意思相近的词汇进行替换。词汇量的掌握对英语写作的意义重大,掌握词汇少或者掌握程度不好,都会在写作时造成一定的阻碍。英语作文写作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词汇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这些语法。语法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是在中考英语作文中一个正确的语法运用,会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作文的分数也会有相应的提高。语法学习时,学生应该注意教师的造句模式,并在课下进行练习,确保自己能够熟练地掌握这类语法。中考英语作文写作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并且能熟练地应用各种语法,中考英语作文将不再是难点,中考英语作文分数低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三、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中考英语作文是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一个综合考核,因此要写好一篇英语作文,除了有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这样才能保障作文有一定的可读性。英语作文写作一般主要分为:记叙文、议论文、信件等几种格式。记叙文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对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的交代,注意文章前因后果的联系性。比如英语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有把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如“Today is my birthday……”这种直接表述事件的语句。中考英语作文最常考的文章类型是信件的写作,这是我们经常会训练到的写作模式,信件应该注意称呼、正文、结束语和日期时间的格式,信件结尾的结束语可以用一些比如“Last but not least……”这一类的句子,这样整篇文章在结束时也有亮点,容易得到评卷老师的好感,从而获得高分。

英语作文的写作是需要掌握技巧的。中考英语作文写作只有掌握这些英语写作的技巧,在中考英语作文写作时,就能明确写作的主体,写出考场佳作。在具体操作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视审题,明确思路。审题,就是要审文体、审要求、审人称。要认真揣摩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确定文章的主题,弄清应选用什么体裁和题材,明确写作要点。另外,还要注意文章的格式和内容。审题完毕之后,要通篇考虑文章的逻辑顺序,草拟提纲,分出语段,列出主题句。主题句是作者思维的起点、切题的准绳和阐述的对象。看到段落主题句,读者会大致了解段落要阐述的内容。段落主题句通常是一个语法结构完整、内容概括、用词简洁明了的单句。通常将段落主题句置于段落的开头,可使文章结构更清晰,更有说服力。然后定出关键词(组)、句式、时态、关联词等。要做到所写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文字连贯,就需要用连接词在语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

2.巧妙开头,引人入胜;结尾总结,点题升华。俗话说: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文章的写作讲究虎头豹尾,而好的开头一下子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激发继续读下去的强烈欲望。文章的开头一般来说应尽量做到开门见山,用简单明白的叙述引出文章的话题,使读者了解文章要谈论什么,一下子引起读者的兴趣。

作文常见的开头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谚语法、定义法、引用法、提问法、直接法、间接法、故事法、概括法以及综合法。

结尾段常用方法有重述法、总结法、提问法、预测法、建议法及名言法等。注意结尾不应是简单地重复,不是凑字的诀窍,而是应该画龙点睛,使之成为文章升华的题眼。如,作者在对比完北京和青岛两个城市后,写了如下结尾:

In my eyes,Both Beijing and Qingdao are very beautiful.I do hope the Olympic Cames will be held successfully in the two cities.

本结尾看似平常,却蕴含了身后的爱国之情和无比的自豪感,并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给本文增添了凝重的一笔,使本文得到了升华。

3.抓住重点,一气呵成,勤奋练笔,不断提高。其实,我个人认为,好文章是在酝酿积累后的灵感的基础上一气呵成的。正如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在充满激情地写他的《忽必烈汗》的时候,遇到来客的打扰,而没有使这部优美的诗篇做完,留下了终生的遗憾。这种说法并不与前文矛盾,因为灵感和一气呵成是建立在平时勤学苦练的基础上的。怎样组织语言和段落最得当?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熟能生巧。作文要想写好,没有什么诀窍,主要靠勤练习,多积累。练习作文的时候,可以掌握以下六个字:多读,多写,多改。

憧憬造句范文第7篇

一、利用小学生爱模仿的特点进行启蒙教学

1.从书本中积累素材书本中的材料也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中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以提高遣词造句的水平。在融会贯通中学会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是作者留给读者揣摩、回味的空白之处,应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对其挖掘、延伸。如:学习《云房子》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鸟中的一员,去想象云的色彩。有的说:“我是一只小杜鹃,觉得云是白色的,瞧,白云飘过天空,大地春意盎然;春雨落在李树上,花白了,还引来许多嗡嗡的小蜜蜂呢……”在填补空白之时,学生必定要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这样既培养了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表达了见解,张扬了个性。

2.注重培养兴趣小学生初学写作文,要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只要愿意动笔就要给予肯定。小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存在大量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而纠正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从书面感性材料开始,对词语、句子、段落和作文训练得越多,书面表达的感性认知也就越丰富。例如:在教学《乡下孩子》时,引导学生思考,孩子趴在爸爸的背上想到了什么呢?然后让大家仿照文章的格式来说话,让学生把自己说的写下来,能写几句写几句,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替代。学生写完之后,老师说:你们不简单,都会写诗啦!等会儿放学,把你们自己写的诗带回家去,给爸爸妈妈读,他们一定高兴。”这一堂作文课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度过了,他们对于写作文没有一点畏惧,这就是良好的开端。

二、从连词造句、积句成段开始到构段成篇

1.学会连词造句小学生作文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路,所以要进行由段落到构篇的作文启蒙训练,学习书面表达与模仿构段表达。小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口语过渡到学习书面语是一个交接点,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组词联句过渡到以句构段也是一个交接点。段落不是简单的几个句子的组合,它需要相关相连的句群来共同表达一个中心。从内容上讲,段落是文章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只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具有单一性特征。句子与句子之间又必须有紧密联系,前后照应,上下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因而具有连贯性。这些仅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通过仿写和体验来慢慢的积累与提高。

2.插上想象的翅膀小学低年级是想象的黄金时期。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展开奇思妙想,把生字想象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学习“青”字时,学生列举了几个形近字,如:晴、睛、请。让孩子根据偏旁的不同编一首歌谣来区别。孩子们天真的想象:一只小青蛙,睁着大眼睛,有日天放晴,不停来邀请。在学习古诗《咏柳》时,引导学生想象柳树像什么。学生说柳树像穿绿衣服的小姑娘,长长的柳枝就像姑娘的辫子,柳枝随风摇摆就像小姑娘在翩翩起舞,水中的倒影就像柳姑娘在洗头发……低年级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在写作过程中自然得到充分发挥。在写《春天来了》这样的小练笔时,就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有大树爷爷,大地妈妈,柳树姑娘,我给予了肯定,随后,学生写出了一篇篇非常有创意的关于春天的作文。

三、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学会仿写教材凭借教材,进行作文训练,是吸取课文中写作养料,迅速掌握作文方法的有效途径。例如:课文《秋游》描写秋风起了,收获时节的景物。在完成这一课教学后,启发学生:“我们身边有什么景物也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能不能仿照这篇课文按季节变化写一篇作文?”可以“校园一景”为题仿写。写前提出要求:抓住校园中的一处景物来写,要注意时间顺序和层次。学生围绕题目,朴实地描写校园里季节的变化:“冬天到了,校园里白茫茫一片,又下雪啦!”这道出了对寒冷气候的真实感受。仿写教材能够促进作文方法的迅速掌握和不断成熟,但应该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写真事说真话,不可闭门造车。

憧憬造句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想象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64-1

在作文教学中,想象是作文的精灵,是写作的翅膀。想象的加入,文章中才会出现力透纸背的情理、神奇莫测的情节、意想不到的结局、忍俊不禁的变幻。也只有想象,才能变生活的真实为艺术的真实。作文为发展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作文是想象的摇篮。也正因为如此,利用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联想训练

1.仿句训练。仿照给出句子,按一定内容(如相关、相近、相反)、形式(如字数、句式、修辞)或语气等要求进行仿写造句。

(1)依照《春》最后三个比喻句子,写一个写春的句子。

(2)仿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个句子。

(3)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劈;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煃烧。如果生命是鹰, ?在横线?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

2.联想造句。这类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找到事物的普遍联系,在异中求同,可设计以下训练。如一次我叫学生用课本中的几篇文章题目来串成一段话,几个学生分别写道:

在一个“春”的晚上,我望见夜空一抹亮光划过,“这不是一颗流星”,而是一个生命的终止。我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路上,见到过他的“背影”,那是他穿着“皇帝的新装”,提着一盏“小橘灯”在走。

在一个幽静的“春”之夜,我穿着“皇帝的新装”,提着一盏灵巧的“小橘灯”,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路上,忽然我发现墙头有一个朱自清的“背影”,我相信“这不是一颗流星”,而是永远印在我心中的一颗璨灿的文学之星。

那是一个“春”天的晚上/天空划过一丝光亮/“这不是一颗流星”/是织女和牛郎/他们穿着“皇帝的新装”/提着“小橘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路上倘徉/他们的“背影”在风中摇晃/他们的心情多么舒畅。

二、续写作文

续写是让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重新创作,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往往在续写中得以充分表现。

如教完《皇帝的新装》可指导学生想象:皇帝赤身露体地参加了“游行大典”后听到小孩诚实的声音“有点儿发抖”,那么,他回宫后,怎样处理这件事?教完《最后一课》,启发学生想象:普鲁士人的入侵,剥夺了韩麦尔先生教授祖国语言的权利,作为一个爱国者,在国难当头之时,韩麦尔先生究竟何去何从?这种延伸式想象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和思维能力。如授完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后,布置以《孔乙己之死》的续写训练。有的同学以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到笑声中死亡这样的结局,揭示了人们愚昧麻木的病态社会;有的同学写孔乙己在冰天雪地的除夕之夜死在丁举人家的大门口,用对比的方式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十分乐意给原情节加上想象的“尾巴”,他们的想象是十分丰富的,延伸出的“结尾”五花八门,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课堂教学增添了“乐学“的氛围。

三、幻想作文

要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还要敢于让学生去对陌生的未知世界进行想象,要学会去幻想。培养学生幻想能力对发展其创造想象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平时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写点幻想作文,如“20年后的我”“遨游太空”等。往往中学生的想象不太现实,但充满憧憬的神奇色彩,对未来生活信心十足,我们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展开理想的翅膀,让他们敢于绘制未来的蓝图,因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这类训练的内容包括展望未来美好的想象,如《20年后的×××》、《2040我们再相会》;问题完满解决的想象,如《太空治癌医院》;科学超常发展想象,如《寻找人体黑匣子》等。憧憬想象极具创造性与挑战性,训练时,由于学生的想象神奇色彩与成人不同,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创意,适当之时提出参考意见。

四、文艺创作

文艺创作是想象力的深层体现。我组织班上语文兴趣浓、作文能力较强的同学自编自办班级小报,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文学社、通讯社,指导他们写作诗歌、小说、剧本等等,并鼓励他们积极投稿,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孔乙己新编》让咸亨酒店变成了一“网”情深的网吧,孔乙己成了穿着长衫的网迷,他们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演在“学生综合素质汇报演出”中获得一致好评。又如让学生演课本剧,写评论文。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就可编为一篇典型的课本剧,找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警官奥楚蔑洛夫和受害者楚留金,其他同学扮演群众,针对狗的主人是谁,奥楚蔑洛夫不断“变色”,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这种教法既锻炼了学生的直观能力,又帮助学生了解了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让学生写评论文章,学生有话可说。

憧憬造句范文第9篇

Abstract: Nida’s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translation practice.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My Ever-lasting Yearning and explore how to reproduce the equivalent of the prose translation style.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永远的憧憬与追求》;散文翻译风格

Key words: functional equivalence;My Ever-lasting Yearning;translation style of prose

中图分类号:I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55-02

0引言

萧红,我国现在著名女作家,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萧红年幼丧母,自小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 ,并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其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

萧红的散文文笔亲切、细腻,感情热烈真挚,具有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永远的憧憬和追求》是萧红的一篇传记性散文名作。在这篇作品中,萧红以朴实细腻的笔调回忆了她的童年和故乡,作品流露出低沉忧郁的情绪,二十岁离家出走后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父亲的冷酷和祖父的仁慈给幼年时代的萧红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使她认识到,“人生除了冰冷和僧恶之外,还有温暖和爱”,向着这“温暖”和“爱”,她“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这篇散文文风朴素自然,充满真情,感人至深。

刘士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散文翻译家,对散文翻译有着深刻的研究。本文选用刘士聪先生《永远的憧憬和追求》的英译文,通过对译文的赏析,探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对散文翻译风格再现的指导意义。

1散文翻译风格的实现形式

散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篇幅短小,体裁多样, 是一种活泼轻松的文学形式。散文贵“散”,但又不能真“散”,要求语言精练、中心明确,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优美的散文通常语言准确,行文流畅,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对散文的翻译首先要深刻理解散文的一般特征,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努力在译文中再现散文的“形散”和“神聚”。其次还要把散文的意境、风格如原文一样传递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的思想境界。

散文的风格也有其具体的实现形式,可通过文章的修辞,结构,布局,形象等手段实现。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良好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双语基本功对于准确传达原作的风格至关重要。译者的主体因素,文笔色彩,翻译标准,翻译方法,语言运用技巧等要素会导致译文翻译风格的差异。

刘宓庆提出翻译风格论,认为风格的实现形式分为两种,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形式标记又分为语音标记,词汇标记,语域标记,语法标记,篇章标记和修辞标记等几类;非形式标记指的是表达法,作品的主旨意境,作者的社会背景等等。形式标记属于风格的基本实现手段,非形式标记属于较高层次,两者相辅相成,要准确认识文章的风格,必须要从形式标记上升到非形式标记。

萧红出身名门却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这段灰色的童年影响了她的一生以及创作。然而萧红并非被仇恨所缚,因为她内心深处依然有“温暖”与“爱”,这祖父教她知道的温暖和爱使她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永远的憧憬与追求》诉说了她如何在祖父的关怀和抚育下度过寂寞的时代,文风冷静而沉稳,风格深厚悲凉,尽管她是在“可疑的、阴冷的家庭中长大起来的,被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地挣扎过来的”,但行文却朴实细腻,低沉忧郁,自然凝重,从容地讲述幼年父亲对自己的无视和伤害,嘲讽人性中的冷漠与狭隘,也表现出萧红不向命运低头,与苦难抗争,坚强不息的高尚品质。

2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散文翻译风格的实现

散文的翻译有两个重要的特点。首先,散文的翻译带有主体性、创造性,艺术性。要有恰当的翻译标准才能把原文翻译的贴切。翻译家茅盾认为“这样的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了原作的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合适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误地再现出来。”其次,散文翻译还具有文化依附性的特点。在翻译中怎样把原语文化恰当的传递给译语读者也是需要仔细斟酌的。当然,散文的翻译也要忠实于原作,译者的创造性受到原文的限制,并不是任意发挥。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于散文的翻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认为“翻译就是在译语中再造出首先在意义上,其次在风格上与源语信息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信息。”“最切近”要求译文达到忠实,“最自然”要求译文必须符合译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不带翻译腔。而且,不但要在内容上对等,还要在风格上也达到对等。因此,功能对等理论打破了传统的直译意译之争,把读者引入到了评价标准当中,以读者反应的对等为焦点,突破了原来评价标准中原语译语关系的两点论。因此,“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文要达到准确和通顺。

此外,奈达还提出,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关心信息能否等量传递,只有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等量的信息时,才能使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所以,译者要通过改变信息的表达长度与宽度来达到信息对等。

现以刘士聪先生翻译的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为例,说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散文翻译的指导作用。

例1: 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译文: Father was very avaricious , almost to the point of inhumanity. He was miserly, cold or heartless to his servants , his children and even his own father.

首先,从词汇方面看,原文语言朴素简洁,作者用吝啬,疏远和无情三个词表现了父亲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而刘译也选取了简短、平易的词汇如:“miserly”、“cold”和“heartless”。再次,从篇章的句式结构上看,原文运用多个排比句,句式简短灵活,在译文中,译者遵循了原文的特点,也运用排比结构, 使句法明晰,表达到位,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另外,从整体风格来看,萧红的原文句式对称,风格冷静沉稳,从容地讲述幼年父亲对自己及家人的冷漠和无情,嘲讽人性中的贪婪和狭隘。刘译的遣词造句简练,基本保持了原文朴素沉稳的文风,以贴切地道的艺术语言准确传达出了原文的神韵与意境,基本符合奈达所说的“译文与原文传达了同样的信息或者说具有同样的内容,译文受众与原文受众达到了同样的理解”的目的。

例2: 原文: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着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窗外的白雪,好像白棉花一样的飘着;而暖炉上水壶的盖子,则像伴奏的乐器似的振动着。

刘译:When Father beat me, I would go to grandpa′s room and stood by the window from evening till late into the night, watching the cotton white snow falling, while the lid of the kettle over the stove clinked like amusical instrument playing accompaniment.

原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窗外的白雪比作白棉花,将暖炉上水壶的盖子比作伴奏的乐器,用明喻的方式衬托了祖父房间的温暖。译者在处理时,根据译入语的特点,分别作了相应调整,使语言自然流畅。奈达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要通过改变信息的表达长度与宽度来达到信息对等,刘译对这句话的译法使读者读起来通顺而易于理解,译文达到了忠实,自然的效果。

从风格上来看,萧红对“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这种期待与憧憬注定了萧红作品风格的悲凉。刘译使读者看到了一位虽然身世悲凉,但却坚强,从容,勇敢,执着的女性形象,敢于追求“温暖”和“爱”。刘士聪先生的这种译法保持了原文的风格,能够让读者体会到虽然作者身世悲凉却积极乐观,向往幸福生活。

例3:原文:“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

译文:"Grow quickly, my child. When you are grown, things will be better. "

原文是作者的祖父安慰鼓励作者的话,也是作者始终不渝地对爱进行追求的源泉。刘士聪先生在翻译“长大就好了”的时候并没有将此句译成“You will be all right after you’ve grown up”,译成了“When you are grown, things will be better”,通过译文主语由人到物的变换,突出了当时作者所处的恶劣生存环境,使读者感受到了其命运的不幸,保持了原文悲凉的风格。

3小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刘士聪先生翻译的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这篇散文中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它以读者对译文的反映为标准, 对再现原文的风格和意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更高层次上达到了译文的忠实通顺。

参考文献:

[1]Nida, E & Taber, C.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 M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张军平.散文风格的可知性探微-《永远的憧憬和追求》翻译风格赏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8):75-77.

[4]刘炳善.英国散文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憧憬造句范文第10篇

一、清晰的结构

中考最流行的结构就是三段式结构,这种结构深受中考英语写作阅卷老师的喜爱,原因是因为这种结构十分清晰,“观点――论述――总结”让人一目了然。

二、全面的要点

近年中考英语写作几乎都有要点提示,确切地说就是给了写作提纲,一般来说都是3-5个提示点,但切记不能逐字翻译,但要求提示点必须在文章中有所体现。文章写得再好,只要缺少要点就会扣分。所以要点,也就是文章的第二段内容,要做到提示点全面,然后围绕提示点充分发挥所写内容。

三、正确的时态

如果说其他几点都不是硬性的要求的话,那么语法却是刚性的,阅卷老师最敏感的是时态的使用。为了保证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要把时间固定下来,如:记叙一件事要用过去时;写经常发生的事或对人物的描写,要用一般现在时;对于未来的憧憬要用将来时;过去的事情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过去延续到现在的状况都用现在完成时。另外,整个文章中的人称要一致,数要一致,首尾呼应,不要随意改动,以免造成误解。

四、恰当的表达

不要为了追求“深度”、“优美”而去找一些生冷的词汇或没有把握的从句,对这些一知半解的词你不会用,不知道如何搭配,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使文章显的生硬、不协调,甚至错误百出,所以要使用有把握的词,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如果对你学过的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在你的文章中不那么得心应手,那么尽量使用简单句吧。当然,关键时用上一、二个,可以使你的文章不同凡响,更有文采,特别是对关联词的使用,都会使你的文章逻辑结构紧密、层次鲜明、条理清楚,更能显示出你的英文功底,真正有经验的阅卷老师会很注意这些逻辑连接词,因为这些词体现了这个文章的思路。

五、认真的书写

给阅卷老师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你的书写,最简单的增分点也是认真的书写。工整漂亮的书写会给评卷老师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在扣分时自然会“手下留情”,而且几乎每年的改卷标准都在写作上有1分的书写分。因此不要因你的书法为你的中考留下遗憾。

上一篇:总结开头范文 下一篇:暑假趣事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