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02:46:17

财务管理硕士论文

财务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文献探讨

一、国内有关研究

1.财务管理的目标问题。已发表了很多论著,也提出了众多观点。代表性的有:(1)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相等。(李陆德,2001)分析了两者的涵,说明在质上并不相同,在相同条件下两者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在数值上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2)相关者利润最大化。(张国庆,2005)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则相对上升,企业不再仅仅归属于股东,而且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如债权人、经营者、员工、顾客等。

(3)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最大化。经济增加值是公司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值,是衡量企业在某个特定年份中赢利抵偿资本机会成本的指标(曾惠香,2004)。

2.财务管理地位问题。(林建于,2004)认为,财务管理并不是以该部门或财务人员为中心,而是在探究管理从何着手的问题;不涉及管理与生产孰轻孰重,而就各种管理工作之间的配合作讨论。

3.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经理人财务问题。(许美惠,2005)提出所有者财务问题,法人财产概念的提出,使原有集所有者、经营者、经理人职能于一身的财务管理机制,发展成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营人员分工合作的财务管理机制,所有者财务由出资人进行,以确保资本安全和资本增值为目标。

二、国外研究文献

笔者整理分类国外的财务管理研究,依各年代及应用方面将其分为融资财务、投资财务和资产财务3大方面为主,本文即将逐一提出比较。

1.融资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00年代~1950年代)。19世纪初,西方国家股份公司开始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计资金需要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1910年美国学者米德MEADE出版了本世纪第一部专门研究公司筹资财务管理的着作《公司财务》,1938年DEWING和LYON分出版了《公司财务政策》和《公司及其财务问题》。这些著作主要研究企业如何筹集资本,形成了以研究公司融资为中心的“传统型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学派。

2.资产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50~1964)。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公司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JOEL DEAN于1951年出版了《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跃进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3.投资财务管理时期相关研究(1964~1979)。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日益增多,随着市场日益繁荣,投资风险显着增加。这对当时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中期以后,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问题上,因此称为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如在1952年,H.MARKOWITZ就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1964年和1965年,美国著名财务管理专家WILLIAMF.SHARPE和J.LINTNER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S PRICING MODEL,简称CAPM)。此两者揭示了资产的风险与其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将证券定价建立在风险与报酬的相互作用基础上,大大改变了公司的资产选择策略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

4.财务管理深化发展时期相关研究(1979~迄今)。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遭遇了通货膨胀。于是各国开始进行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行使有效财务管理的研究工作。严酷的经济现实迫使企业财务政策日趋保守,主要是因通货膨胀导致。

解除完通膨危机后,随着通讯和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公司开始朝着国际化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空前活跃,此时财务管理理论开始转向国际财务管理领域。80年代后期,进出口贸易融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焦点,此时,企业财管进入深化发展的阶段,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网路化方向发展。

三、总结

今天,财务管理已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Herbert Simon.(1994),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PECIAL ISSUE.

[2]JAMES, C.VAN HORNE; JOHN MWACHOWICZ,JR.(1998),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3]张国庆:知识经济时代高阶领导核心能力建构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论文,2005

财务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丽江旅游经济发展已十分快速,为了使丽江旅游业能达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使丽江的旅游业能够更好、更快朝着健康发展,在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时应做到剔除糟粕,取其精华。

关键词:丽江;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丽江的旅游发展状况

丽江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按理说它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应远不及其它早期就得以发展的旅游城市,但它却在短短近20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全世界耳熟能详的旅游名镇,这不得不承认它的魅力无人可挡。

二、丽江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缺陷

如今的丽江美虽美,却缺少了以前的那份淳朴之美,丽江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虽然给丽江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与此同时,噪音污染加重,交通越发拥挤,环境污染更加严重。丽江旅游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本地文化使其不至于消亡。但也是因为文化的特殊性和吸引性,让游客曲解了文化本意。其中摩梭人的走婚习俗尤为突出。在当地人看来这本是及为正式的男女关系,但由导游和投机取巧的商人讲解出来却变了味,丽江“艳遇之都”越发出名。

再让我们来看看丽江的各个风景区如玉龙雪山、古城、虎跳峡、东巴谷等景点,他们为丽江的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回报他们的却是各种人为的破坏,过量的二氧化碳使雪山冰川公园近于毁灭,游人的不文明行为更是让各景点伤痕累累。游客大幅度增加使酒店、旅行社随处可见,丽江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虽然较好但如果不加以保护,不懂得可持续发展,那50年、100年后丽江这个风靡全球的风景名镇可能就不复存在。

在丽江旅游经济的发展下,丽江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丽江的文化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下从多方面得到了弘扬与宣传,更多的人想了解丽江,感受丽江的文化,因此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一契机。丽江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着“需求与供给”间的关系,同时也反映着旅游业发展更深层次的要求,要求人们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经济的发展与景区的开发,这时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丽江旅游经济需进行调整,防止过快增长,造成旅游超负荷容纳。丽江作为一个旅游重点城市,旅游接待人士的素质也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强酒店业、旅行社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注重发展丽江旅游经济的同时,应真正做到保护各个景点,制止恶意扭曲当地民族文化的投机商人,严厉惩治其行为,让当地的民族文化和风情得以实实在在的保护。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环境管理,尽量杜绝游客随地乱扔垃圾这一不文明行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垃圾及各行业的废水、废渣、废气等各种工业垃圾应作出妥善处理,决不能因为经济的发展而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三、丽江旅游发展策略

(一)政府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进行经济监督。

2、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实行绿色营销。

3、政府要加强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旅游经营者

1、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不违反规章制度。

2、积极配合政府的管理工作。

3、加强自身的管理。

4、保护当地民族的文化。

(三)旅游者

1、遵守旅游景区的规章制度。

2、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3、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

4、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

5、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当地民族习惯。(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宗晓莲.丽江古城民居客栈业的人类学考察[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63―67

[2] 杨春和.丽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二元化”现象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

[3] 李云.丽江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研究[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

财务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10 -02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在培育新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带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促进此类企业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管理特征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最具潜力和最为活跃的群体,是国民经济中的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主力军,普遍存在科技含量高、初期建设耗资少、建成周期短、决策机制灵活等一般特点,还具有高研发投入、高成长性、高风险性、获利能力强、竞争优势强、技术创新强等具体特点;但受资源不足的限制,也存在融资难、市场集中、生命周期明显、发展举步维艰等特殊的经营特点。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而言,其特征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规模和投资较小,机制和业务相对较为灵活,管理与生产成本低,满足市场需求的地区性与多样性,组织结构简单、职能缺乏明确性,管理创新上过于保守和盲目冒进并存,忽视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改进,更加关注中短期目标,家长制管理作风明显,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或滞后。企业管理创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程度和水平的管理创新,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成功。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股权结构缺陷,忽视管理创新及成果应用,创新绩效差

科技型中小企业中“一股独大”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技术权威、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合一使得其决策非常迅速及时,并能够以非正式的方式在企业得到认可和执行,如遇决策环境变化,管理者能够轻意更改之前决策,因而其管理具有明显的家长制作风,不受特定的规章制度和程序制约,不利于科学决策。也有一些企业为了留住技术人才和激发创新的活力,将股权分散于各技术骨干,因其过于分散的股权结构,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或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造成管理控制弱,影响企业重大决策。另一方面基于“科技型”典型特征,企业主要管理者多是技术型人才出生,重视技术创新、强化科技,轻视管理作用、弱于管理;在实施创新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局限于只关注单一或有限的要素,未能有效整合与协同各要素,造成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脱节化,创新管理片面化,从而束缚了创新绩效,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导致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效益不高或存活率较低。

(二)产品研发生产受限,情况复杂,管理控制弱

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产品研发设计模式上看,如涉及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企业围绕既有的核心技术,不断开展纵向和横向拓展性的研究和开发,往往前瞻性研究不够导致竞争优势削弱;如与配套企业合作设计,由于合作企业提供整体技术顶层指标,企业进行拆分细化为产品技术指标,则受合作企业影响较大。从采购模式上看,如材料进行自主采购,采购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企业利益能得到保证;而在进行指定采购时,是按各合作企业的具体要求采购相关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生产模式上看,如果企业产品种类较多,标准化程度低,产品的种类和供货量往往面临着较大变化,因此采取订单导向型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订单组织产品生产,成本控制难。

(三)营销受限,客户集中,市场风险大

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借助大型企业的优势来发展自身,配合与大型企业取长补短,形成中小企业围绕大型企业共同发展的方式开展营销活动。从营销模式上看,采取直接面对客户进行销售,在国内市场,主要通过招投标或直接商务谈判等方式获得销售订单。带来的客户较集中,赊销政策难严谨,有效催收手段少,导致应收账款较多、兑现难、呆账率高。由于主要客户的相当集中,一旦一两家主要客户流失就会对企业业绩造成重创。而且有些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如遇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企业的市场占有、销售业绩和盈利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四)受限资金瓶颈,资金匮乏,融资困难,财务风险大

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风险防御能力弱,经营体制不健全,信誉度低,融资困难问题较为突出,一般主要依靠企业自我滚动发展,发展艰难;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投入不断增大,占比走高,同时人才待遇优,薪资水平也较高,单纯依靠内部融资已很难满足,面对企业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经营风险倍增。在已有较高资产负债率情况下,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进行外部融资筹集资金,^续扩大的债务融资规模将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资金瓶颈既约束了企业产能的扩大,又影响了企业在研发及产业化方面的投入,影响企业收入,增加财务风险。

(五)资产浪费,投资效率低,营运能力水平低。

由于企业负责人技术出身较多,缺少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未把财务管理融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导致财务管理丧失其应具备的功能。部分企业过多存有现金,未及时参与生产周转,现金闲置严重;部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迟缓,占比较高,资金回收难,严重影响资金周转效率和满足业务所需;部分企业不能科学合理安排,超限购置不动产,不能妥善应对经营资金需求,使企业坠入财务困境;存货控制也存在短板,发生问题没人追究,致使企业资金呆滞或损失,造成严重浪费。众所周知,同时具备“存货占比过高、应收账款高和资产负债率高”的“三高”已是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不同程度的负影响;造成企业“三高”的直接原因很多,企业营运控制弱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促进思路

(一)树立全面创新理念,尤其重视管理创新及应用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企业业务、人员、资产等方面的规模显著扩大后,在市场开拓、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及时完善与其发展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及时引入发展所需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企业才能不断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和业绩,才能促进其快速发展。因此企业要树立全面创新理念,正确理解管理创新过程包含的多种活动,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管理、渠道创新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更要重视组织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文化创新管理等。在树立先进理念的同时,企业要重视并加快管理创新的应用,优化配置创新管理各活动所需要素,促进要素间有机组合,发挥协同创新作用,不断摸索和改进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企I持续竞争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二)改善股权结构,优化治理结构,健全组织结构

企业要有效地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利于企业发展的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职业经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在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中,应构建股权多元化、股权制衡等治理机制监督约束控股股东;同时增加信息透明度,保证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有效防止大股东自利行为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充分重视管理与技术人才,可对此两类人才同时采用股权激励等方式,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治理环境。要健全组织结构,积极采取与其他中小企业不同的管理创新模式,逐渐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机构统控全局,丰富和发展管理内涵,有效地协同与整合创新活动,充分挖掘各部门对创新管理的绩效潜能。充分应用“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重新搭建企业组织架构,缩减信息传递层次,突破传统的管理层次过多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能够使指令畅通无阻、高效传递,提升管理效率。

(三)拓展业务范围,扩大客户群,创新市场

摈弃“以产品和厂商为核心”,片面强调规模化的生产模式等传统企业管理理念,树立“以顾客为基础,开放、共赢,融合顾客需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新管理理念。努力拓展业务范围,扩大客户群。借助大型企业的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寻找并占领大企业没有发现或者无法灵活占有的市场,不断拓展目标市场来发展和壮大自身;联合众多中小企业,在共生过程中相互学习与交流,彼此借鉴,充分发挥各企业的自身优势,共同追逐市场经济的浪潮,实现在资源配置和市场竞争中的整体价值扩大化,促进企业进行营销创新,扩大市场占有。

(四)重视财务管理,创新财务监管,降低财务风险

加强财务管理的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企业要实现中长期目标,就必须优化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信用潜力,在挖掘企业内部财务资源的同时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完善资金管理体系,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加强财务监管活动的创新,堵住财务黑洞,定期实施财务分析,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强化财务管理观念,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时处理工作中产生的各类新问题,为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保驾护航。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借鉴大型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据环境变化而不断丰富自身内涵,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模式,保证自身管理理念和措施符合发展需求,塑造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基于成长理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天津市东丽区为例[D].天津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5.

[2]张建华,曹悦,郭小敏,赵亚敏.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管理循环改进机制[J].科学管理研究,2016,(01).

[3]王维,郑巧慧,乔朋华.基于内生性视角的股权结构与中小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5,(07).

[4]杨淑娥.浅析新常态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J].科技风,2015,(16).

[5]蒲冰.市场营销创新和风险管理在新时期中小企业的实施[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

[6]龚芳英.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局限性与发展创新[J].商业经济,2015,(01).

[7]金雷法.创新管理循环改进机制在中小型科技企业中的应用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10).

[8]齐春微.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04).

作者简介:

戴遐海,男,江苏句容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竞争力;

财务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一、高速公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组成分析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上的挑战,建设方对项目的要求越来日渐苛刻,不仅要求进度快,而且还要求质量高、成本低等等,使得是施工企业的经验难度大大的增加。高速公路建设行业具有其他行业所没有的特点,一个完整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包括土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等,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是非常的庞大,同时还有大量的机械设备的投入,这就使得高速公路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的增加,施工企业最终的目标也无非是获得更大的效益,脱离了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不现实的、没有意义的,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必须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才有可能在微薄的利润空间中生存。

高速公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项目建设所需的原材料成本,很明显,工程的规模决定了原材料的使用,这一组成部分的成本很难压缩;第二、项目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这部分成本是可以压缩的,通过合理有效的对项目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调配,能够减少不必需的费用投入;第三、项目施工人员人工费成本。这部分的成本在项目总成本中占有不小的比值,但是可压缩性很小,但是,一旦项目的工期延期,则这部分费用就会增长的很快。第四、项目组织管理。这部分成本很容易被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所忽视,实际上,项目部人员的配置情况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进度和项目质量,都会对项目部的管理成本发生变动,进而对整个项目成本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每一个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这几项组成部分的任意一项发生变化,都会相应的导致项目成本的大幅度变化。

二、当前高速公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中的主要问题

(一)对项目成本控制认识不到位

在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对某个项目进行投标之前,应该将这个项目的总成本进行预算清楚,这是非常重要的,且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之中要做好成本计划和成本核算等工作,但是当前有许多施工企业只是在投标阶段按照预算定额进行项目投标价格的预算,但是这种方法只能是一种比较粗略的项目成本的估算,具体到项目中,是不完全准确的。有相当多的施工企业片面的认为项目的成本控制只是项目完工后进行的成本统计,忽视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计划,这必然会造成项目成本的失控,实际上,项目成本控制就是要对项目成本开始发生到结束这一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控制的过程。

(二)高速公路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有很多高速公路施工企业项目部的责、权、利不够清晰,大大减少了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些企业甚至简单认为项目经理一人负有项目成本控制的全部责任,没有完整的一套项目成本控制体制,从而使得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幅度降低,同时,缺乏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成本控制工作的薄弱。

(三)粗放型的项目成本控制

当前的高速公路施工企业生产要素与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矛盾,生产要素与项目需求之间调节的不完善,适应不了动态的项目成本控制的要求,从而导致生产要素更加低下的效率和严重的闲置浪费,对工程的工期、质量等等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已经成为高速公路企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难题。

三、高速公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策略建议

(一)设置独立的项目成本管理机构

高速公路施工企业的任何一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都是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因此,有必要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施工特点和施工方案等条件设置独立的项目成本管理机构,将项目成本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将项目从开始到完工这一过程进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和核算,进而有效的控制项目成本。

(二)对项目施工所需要的原材料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

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总成本中,原材料来的成本占有的比重是最大,所以,对对项目施工所需要的原材料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是整个高速公路项目成本能够得到控制的关键所在。必须严格原材料的发放程序,但是必须要保证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顺利衔接,施工现场不能有大量的原材料堆放的现象,避免由于材料出现腐蚀情况而导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具体的做法可以按照下面所述:综合考虑项目施工现场和施工进度对原材料的需求情况,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对所需的材料进行确定并限额发放,对于原材料的发放和收料情况实行计算机管理,将原材料的成本控制尽量做好。

(三)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也是不容忽视的。项目成本控制的好坏与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利润的高低与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息息相关的,一定要将竣工验收工作和项目结算工作做好,明确施工中因合同变更而产生的成本费用,将项目成本的核算做到位。项目工程结算在进行办理之前,必须仔细的对项目预算和项目成本核算进行全方位的核对,同时,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应结合项目部管理人员共同组织并进行详细的项目成本分析工作,保证获得准确的结算收入。

参考文献

[1] 刘新平.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2008,4.

[2] 张宗伟.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J].甘肃科技纵横,2009(5).

[3] 张瑶,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J].工作研究案例分析,2009,1.

财务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速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由于高速公路项目其固有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这就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又由于项目施工条件极其艰苦,高速公路项目本身的特点,都使得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在生存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比其他行业及领域更为严峻。为此,高速施工企业怎样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在项目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对项目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是高速公路施工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在高速公路项目工程施工中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在高速公路施工中,项目管理人员缺乏成本管理意识。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由于项目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有很多施工项目存在着对其所处的市场环境调查还不深入,对同行业竞争对手没有全面地调查和比较,对项目施工中所需的各种物料,对其市场价格了解不够深入,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在面对物料价格随着市场变化发生的变动,缺乏应对策略,缺乏市场意识,心理准备不足,在选择材料供应商及劳动力方面很随意,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其结果必然造成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无形中增加了许多,这统统都是项目管理人员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的具体表现。

2.2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高速公路施工行业中,对成本管理方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跟上当今社会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高速公路企业必须在施工项目中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手段。目前许多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成本管理,流于事后的成本核算以及进行简单的成本分析状态,缺乏必要的科学的事前成本预控制策略,更是缺乏事中状态成本控制以及事后成本考核等管理控制程序。当然,目前也有一些高速公路施工企业采用了一些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但也只是流于表面进行分析以及研究,没有对现代的成本管理方法进行广泛运用以及更深层次的推广。具体的表现没有对现代的成本管理方法进行全员培训和普及,只针对少数管理人员进行了必要培训,而对其他员工以及现场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从而为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开展实施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多障碍,因此这些现代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并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

2.3 在高度公路施工企业中,还缺少对成本管理整体规划。由于受到以往的传统观念影响,一些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及管理活动的时候,只是针对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的范围不够全面,没有全面、全过程展开。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成本于全过程的,具体包括:从前期的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直到交付使用以及保修期满等过程,也就是要经过前期的施工准备、工程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直至回访保修等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随时发生着人力、物力的消耗以及各种费用的支出。

2.4 在高速公路施工企业中,还存在着成本动因分析不全面的问题。所谓成本动因通常指引起一项活动成本发生了变化的原因。目前很多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成本管理时,对引起成本费用发生以及变动的原因,对其重视不够,或是根本没有追根求源,或是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却不全面、不合理、不科学,因此使成本管理发挥的作用大大折扣。

3 高速公路施工中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策略及建议

3.1 设置独立的项目成本管理机构

在高速公路施工中,企业所进行的任何一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都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所以,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有必要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施工过程的特点以及施工方案等条件设置能独立行驶权利的项目成本管理机构,对其所管辖的项目和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并对其责任与权利进行具体明确,从而形成完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以便更好地进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和核算,并贯穿于从项目的开始直到完工的全过程,进而有效的控制高速公路施工的项目成本。

3.2 对总成本的合理科学控制

本文在对高速公路施工的项目当中,由于施工过程中需要各种原材料成本,需要对各种成本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控制。也只有这样,在高速公路修修建的施工企业来说,必须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才能减少消耗,节约资源,才能在修筑的微薄利润空间中求得生存。在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总成本中,其中原材料的成本占有的比重是相当大,在整个高速公路项目成本控制中,对项目施工中所需要的原材料成本进行控制,却是至关重要的,又是关键点所在。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发放,并且针对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顺利衔接,施工现场不能有大量的原材料堆放的情况,制定完善的原材料发放及使用和保管制度,以避免出现材料腐蚀或者丢失毁坏而造成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进行限额发放,对于原材料的发放和收料情况实行计算机管理,将原材料的成本控制尽量做好。

3.3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也是极其重要的,不容忽视的。这是因为,能否控制好项目成本以及能否获得较高的利润,它与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成本控制息息相关的。因此,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一定要做好竣工验收工作以及项目结算工作,明确核算施工中因合同发生变更,而产生的成本费用,将项目成本的核算工作做得细致到位。并且在项目工程结算办理之前,必须仔细地全方位地核对项目预算以及项目成本核算,同时,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的项目管理人员共同详细地进行项目成本分析,以保证获得准确的高速公路施工的结算收入。

结语

在当今时代,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市场的竞争极具激烈,同时面临着国内同行业以及国际上的严峻挑战,建设方对项目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即要进度快,成本低,使得是施工企业的施工难度极大的增加。高速公路建设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工程项目投资非常庞大,包括土建路基工程以及排水工程等,因而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机械设备,这就迫使高速公路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极大的增加了,做好项目成本控制更是迫在眉睫,为了实现企业最终的目标,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才有可能在这种经验风险中求得生存。

参考文献

[1]刘新平.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2008.

财务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第6篇

引言

全面预算是在企业战略的引导下设定的目标所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计划,以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反映的有关企业未来一段期间内全部经营活动各项目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控制,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它是建立在权、责、利相结合基础上的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体系,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实各业务单元的责任,明确各级责权利,确定各业务单元的考核依据,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就体现在全面上,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量化。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跟财务活动有关,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如水电建设企业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等活动都有联系。也就是说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协调各方面管理活动的系统。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的那样,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目前,水电建设企业实施项目全面预算管理的时间已经不短了,通过调查发现,在公司内部普遍建立了预算管理机构、制定了预算管理办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误区,预算有编制,无控制,即便有控制,把预算当做财务行为,仅仅关注成本费用而无价值创造,使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发挥提升企业管理控制的作用。同时,我国的水电建设企业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多数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从这些问题入手,分析成因,并用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结合水电施工企业实际提出一种模式,进行如下的探讨。

一、水电施工企业实施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由于传统的预算观念使预算反应迟钝而经常成为变动的障碍

应该说水电施工企业的预算编制要比其他行业更为准确,因为它是以较为准确的工程预算为基础来编制的,有详细的施工方案、工程量的预计和合同单价为支撑材料,但尽管如此,预算都是静态的,只反映编制时的环境和状态,它需要根据现实业务活动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变化。项目施工技术复杂、受初设预算编制体系本身的限制,在初步设计审批后,随着施工进度的深化,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设计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会提出更优的设计方案,应该对初始预算进行必要的调整。

但传统的预算观念认为,预算不能超,除非领导批准,这种貌似严格的财务管理手段不仅没能实现控制的初衷,反而成为合理变动的障碍。如由于市场、施工环境等情况的变化需要变更合同修改预算,均需得到监理、业主的认可,这时施工单位需要花大量精力做沟通说服工作,且成功的几率还很低,其他与工程量没有直接关系的职能部门要想增加预算就更难。

2.目标规划不合理,导致预算编制缺乏依据

预算在实施过程中不能自觉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倒是经常与企业目标唱反调。因为各部门在编制自己的预算时,并不考虑企业制定的目标是什么,更没有考虑具体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如何编、编多少,就看部门的“胃口”和人际关系以及编制的技巧。对很多部门而言,编制预算只是每年的例行公事,怎么编是下面的事,如何砍是上面的权,究竟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目标,各部门并不关心。

这是因为传统预算不是一个系统,只是编制与事后分析“两个基本点”的孤立行为,没有过程控制。对预算的执行管理,又奉行“编制下达的预算就是各部门可以使用的资源”。所以各职能部门或者施工单位会为自己的利益多编制预算。由于财务部门工作的局限性,它无法对所有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出正确的判断,只能单纯根据预算额度决定是否批准支出。造成了“年底突击花钱”、“不超预算也不低于预算”等怪现象。而且也增加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扯皮的可能,大大影响了水电施工企业的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企业在编制预算前没有认识到预算目标的重要性,实际上,目标、计划、预算是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分析与考核的前提,目标规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三要素一体化的过程,其核心精神就是企业在寻找实现目标的一种能力――项目(市场机会)与企业资源最佳组合的能力。各预算执行单元应该根据目标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根据计划中要做的每一件事提出所需要的资源,这样才能编制出合理、必要的预算指标。

3.预算指标只能满足会计的需要而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

水电建设企业编制的预算重点仍然放在以会计语言为基础的预算指标上,而忽略了满足管理需要的非财务指标。这使得对职能部门的管控作用无法得到体现。这是水电建设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企业没有很好的把企业目标转化成各个部门可执行的指标和任务。就使得各部门不清楚为了实现目标该做什么(目标)、怎么做(计划)。做到什么程度(预算)。可见,组织整体目标的有效分解是各业务单元预算编制合理的依据和标准,有了有效的目标分解,各业务单元才能根据目标制定工作计划,按照“谁干事谁编预算,干什么事编什么预算”的原则编制预算。这样,对各业务单元的控制才能落到实处。

4.组织内的直线命令和控制影响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强调组织内的直线命令和控制,编制的预算大多由财务部门牵头,其他职能部门基本无参与或根本没参与。各职能部门不明确自己部门应该做什么,有什么义务、责任、和目标完成后的回报。不能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使员工觉得自己被轻视。

全面预算的特征之一是全员参与,多数水电建设企业并没有做到。由于预算目标是自上而下制定的,所有部门和人员都只能被动接受,而在目标规划过程中又没有和各部门和人员有效沟通,目标和任务的分解也不具体和明确,必然造成执行部门苦乐不均不愿意积极配合甚至设置障碍。

5.预算只关注了降低成本而非价值创造

任何管理行为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价值,预算管理也不例外。然而从目前水电施工企业的现状来看,预算管理仍停留在控制成本而非价值创造。

其原因是对目标的认识不够明确。很多人认为施工企业的目标是很容易确定的,有了合同收入就能测算合同成本也就有了合同毛利,且不说现实中进行合同收入、合同成本的估计本身就会产生较大偏差,就算能准确预计,将合同毛利作为企业目标也是不妥的。由于合同毛利是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收益,不是目标,将其作为目标无助于企业挖掘自身潜力改善经营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企业目标是和企业战略相匹配的,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和前瞻性,而合同毛利则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即便是相同的建设项目,由于所处的地区不同、业主不同,毛利也完全不同,将其作为目标无异于“干多少,是多少”。我们的很多市政建设微利或亏损便是佐证。

二、构建基于业务的动态预算管理模式

(一)科学进行预算目标的规划和分解

预算的起点在于目标规划,目标要能有效实施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能将抽象的目标按预算执行单元分解成各部门能够接受的指标和任务,并确保所有的目标都能够被分解,有人接受,有人承担责任。

预算的目标制定在什么水平?预算编制部门或者项目施工部门基本上是心里有数的。有人认为,产生最好业绩的预算目标应该制定比其实际能完成的可能性更小些。预算目标难度和业绩有反方向关联。也就是说,更有挑战性的预算目标会导致更大的进取心和更好的业绩。当然企业全员都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并且有奖惩制度的前提下,当然这样的预算目标就是好的。

那么目标该如何分解?水电建设企业经营以项目组模式为主,项目组相对一般企业的生产部门有一定的自,水电施工企业一般会用自主申报的方法,预算管理委员会召集各级责任单位,在说明预算期间企业整体目标和相关企业内部环境的背景下,动员各级项目部门根据本年度施工实际情况和能力大小,自主申报目标份额。公司层面的职能部门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申报目标份额,经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修正,据以进行目标分解。目标应有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两大类,定量目标还应区分价值化目标、非价值化目标。以水电建设企业安全部门为例,本年度安全部门要合理保证企业目标利润,则安全部门要做出如表1的目标分解。

目标有效分解不仅方便财务部门在预算在执行中实施控制、分清责任,同时也是事后对各部门进行业绩考核的依据。只要加上目标的标准和责任人。就可以对预算进行考核,无需再设立其他的标准。可见,合理的目标的规划与分解对于企业实现目标利润具有积极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二)水电建设企业在预算编制、执行、控制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预算是基于业务来编制的

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牢固树立“预算是基于业务来操作的”这一基本观念。它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集中反映在预算编制的语言基础。

传统的预算教育和实践均以会计概念引导预算的编制,用会计语言反应预算的形式,用会计语言解释预算的含义,如利润预算、收入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投资预算、现金预算,等等。所用这些预算形式和概念都割裂了企业投入产出活动的内在统一,混淆了企业预算与业务部门预算的差别,使会计语言成为预算编制的唯一语言,割裂了预算与实际业务活动的联系。基于唯一会计语言的预算变为人人无关,最后只与财务相关的抽象预算。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企业都习惯把预算称做“财务预算”。部门预算与施工单元预算不同,只反映投入,不反映产出;部门的产出以分解目标或任务独立反映,与投入预算匹配。如前文所述安全部门要想达到价值目标中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赔偿损失降低到一个标准的目标,就必须加大诸如安全检查,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基于业务的预算使每个部门的预算只与其自身业务相关,防止单一的会计语言抹杀了不同业务活动与不同资源投入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其分解目标,可具体地判断每个部门投入产出的合理性。

2.预算编制应采用零基预算

20实际70年代由美国德克萨斯工具公司的彼得.派尔设计了零基预算模式,目前已被西方企业广泛应用。相比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基本思想是:各部门编制预算必须基于确定的分解目标和任务,而不是以前年度的消耗。在实际操作中,参考往年的实际数据是必然的甚至是必须的,但为什么还要提倡零基预算?

企业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化,企业预算必须反映这种变化,而不是单调复制昨天的预算。对水电项目来讲这种变化更为突出,由于地质环境的多样性,我们无法事先掌握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突发事件随时都会发生。另一方面,以前竣工的工程项目施工地,业主不同,市场资源价格瞬息万变,决定了以前的竣工工程建筑成本对新工程项目无实际参考意义。零基预算则有助于企业剔除以往年度预算中的不合理因素,在新的环境和目标下,研究并分析支出项目的必要性和投入量,因此,各预算单元、各预算项目的年度计算均以零为基底,所需投入一律以企业目标和本单位应完成的年度产出目标或工作任务作为计算依据,为预算平衡提供检验依据。当然,要求预算编制者完全撇开经验数据是不现实的,适当的参考是必要的,甚至作为某些项目的编制依据也是可能的,但不能违背本原则而成为编制原则或唯一方法。

一些诸如公司办公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成本费用可用固定预算编制方法。

3.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水电建设企业预算的执行是基于业务的,有项目,有预算,项目结束,预算结束,在预算执行中随各部门所完成的任务进行事前审批,限制一切无效资源投入的可能。这是一种事前控制。

预算的关键不在于编制而在于执行中的控制。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在预算,不是看编出多少名目繁多的预算表格,而是看能否介入业务活动,预算资源的消耗要依托业务活动才能进行。这就是一种事中控制,如你需要花多少钱需要靠鉴证后的完工进度来衡量,以业务活动来控制投入产出效用的形式。控制活动还要对业务的资源投入拥有否决权。这种否决权可以解释为预算控制的排他性原则,因为只有进入预算的资源和业务才可以进入运作过程。这是一种事前控制活动。没有进入预算的资源就不可以用。也就是说不应该有“预算外”资源和行为。但这不是说预算不能突破。没有“预算外”的含义是一切突破原预算而又必须投入的资源,必须经过批准纳入原预算渠道方可投入,而非开辟预算外的第二战场。

预算需要在业务执行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这一点在水电建设企业尤为明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较多,随着施工进度的不断加深,会出现要修改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情况,这时预算值与实际值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预算的有效实施,在执行预算过程中要及时分析调整偏差,确保预算目标实现。具体操作时,预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由项目部自行处理,对超出既定范围内的预算,及时上报预算管理机构审批,预算管理机构应及时做出审批意见。对预算进行调整要注意调整条件、范围、权限等问题。

除此之外,不要在预算执行环境下提倡节约概念:最好的预算不是投入最小的预算。最好的预算应该是:任务按质按量完成,预算实际投入占编制预算的95%~98%。因为这样的预算执行结果表明:预算编制是合理的,业务执行是合理的。企业应强调编制与执行的统一。如果不能做到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统一,首先会影响企业的整体部署。由于预算编制粗糙,会使企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投入,并放弃或缩减其他业务投入,一旦发现资源多余时,机会可能已不复存在。其次,不利于培养企业的严谨作风。严谨源于细节和一贯。当企业允许马虎与严谨并存,严谨不复成立。必须对每一个已知环节和细节提出连续一致的严格要求,严谨的作风就在习惯中形成。这就是预算管理中一直强调的“判断的精确性而非数据的精确性”。

由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预计和规划,并以此为标准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预算编制是否合理科学,关系到预算能否执行,能否发挥积极作用。预算执行是否到位,关系到整个预算管理成败,在预算管理的初级阶段,我们应该积极的探索,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当中既要看到行业和流程的特殊性,又要抓住全面预算管理的真谛。结合实际。使全面预算管理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高晨.企业预算管理――以战略为导向[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Otley, D.T., Accounting control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William Heinemann Ltd.,1987

[3]游夏.水电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初探[J].广西电业,2006,11.

[4]许云芳.加强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3中).

[5]苏芳.路桥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2006年11月.

[6]汤谷良.如何把握和运筹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企业控制力[J].时代财会,2002.

上一篇:财务管理分析论文范文 下一篇:财务战略管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