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礼仪范文

时间:2023-03-16 12:43:54

白事礼仪

白事礼仪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五台山民间礼仪音乐;来源;拨乱反正;培训

中图分类号:K63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3)02-0050-03

五台山地区民风淳朴,民间礼仪井然。就民间礼仪音乐来讲,便显得很有代表性。

我国是礼仪之邦。关于礼,《论语·为政》里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南宋理学家朱熹对“礼”注曰:“礼,谓制度品节也。”这是说,礼是人们在社会上生存必须遵循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荀子·修身篇》把礼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而礼,又是以特定的行为所表现的。这个特定的行为便是仪,所谓行礼如仪。由于音乐的特殊性,在礼仪当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用编钟编磬演奏韶乐的古代,还是我们用西洋乐器演奏现代乐曲的当代,礼仪音乐绝对是不能随意更改乱用的。从国家来讲,礼仪音乐是国家精神意志文明道德的集中体现;从民间来说,礼仪音乐尽管各地民情不一,却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风俗习惯教化程度的具体反映,而非简单的“红火”。

五台山民间礼仪音乐由民间音乐班社所演奏。主奏乐器为唢呐、管子,伴奏乐器为笙、海笛、口噙等吹奏乐器和锣鼓。大体上来讲,以唢呐为主奏,锣鼓击打以渲染其红火热烈气氛的叫“大吹大擂”,人们也称为“大打”;以管子为主奏,击打乐器以板鼓击节,配以铰子、云锣、碰盅等打击乐器的叫“细吹细打”,人们也称为“雅吹”。另有以唢呐为主的演奏,既非“大打”,亦非“雅吹”,主要用于出殡送灵柩离家出门和“吹戏”。

五台山地区民间礼仪音乐的来源,主要分为四大类:《大得胜》套曲、《套》套曲、北路梆子戏曲音乐和散曲,分别作用于不同场合的礼仪活动。

《大得胜》套曲,据传是明朝时皇家的庆典鼓乐。据资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与五台县东冶地区毗邻的定襄宏道镇北社东村(旧属崞县崇仁都)李氏家族出现了一位身为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资政大夫、正二品衔、加一品俸禄的大人物李楠。李楠娶万历皇帝一个叔父的女儿为妻,世人称之为郡马。李楠携妻返乡省亲时,万历皇帝赐一班史姓鼓乐随李楠返乡,专为其家族庆典祭祀吹奏。皇宫庆典鼓乐《大得胜》套曲便流传在这一带民间。这支套曲内有《出队》《过街》《嘹单于》《耍娃娃》《吵子》《吊棒槌》等10余首乐曲组成,以唢呐主奏,配以锣鼓,非常激越高亢,慷慨热烈。据说,《大得胜》套曲是朝廷专为迎接凯旋回朝的出征将士而演奏的。流传到民间后,五台山地区的人们便将其使用于迎神、祭祀、社火、迎娶、赛戏开场打通等等;抗日战争开始后,又用于群众集会游行示威、贺功、报喜、开业庆典等。《大得胜》套曲演奏时再夹杂鸣放炮仗,气氛更是红火热烈空前,激动人心。

《套》套曲是产生于五台县的大型套曲。据《五台县志》记载:清朝光绪年间,五台槐荫村出现了一个音乐奇才叫赵尔瑚(1858-1900),学名夏宝,小名成贵。他出生在医药世家,精通医术,异常酷爱民间音乐和戏曲,吹拉弹打各种乐器样样精通。凡音响之物,他略加敲击即可捕捉其音律,演奏出非常悦耳动听之乐曲。因感民间红白事宴、敬神祭鬼、礼佛作会、大事庆典的鼓乐混乱而不合礼仪,多方搜集,精选流传在民间的八音乐曲,编成了《套》套曲授徒和供鼓乐班社使用。从而流传开来至晋北广大地区。

《套》音乐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古代乐曲,如《万年花》为唐代《霓裳羽衣曲》中的一个曲牌;《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为隋唐时皇宫宫女们的歌舞歌曲;还有一些如《驻马听》、《褂枝儿》等。二是当时的戏剧曲牌:如《朝天子》、《急毛猴》、《扑官帽》等。三是民歌:如《采茶歌》、《王大娘》、《茉莉花》等。四是五台山寺庙音乐,如《吾方悟》《五声佛》《普庵咒》《箴言》《西方赞》等。近70首乐曲分成《青天套》《扮装台套》《推辘轴套》《十二层楼套》《大骂渔郎套》《箴言套》《鹅郎子套》和《劝金杯套》,总称《套》。

《套》绝大多数套曲属于细吹细打的雅乐。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套曲曲牌。一般来讲,祭祀先祖神圣用典雅庄重的《青天套》;闹红火时用热闹活泼的《推辘轴套》;婚嫁喜庆过生日祝寿用欢庆愉悦的《劝金杯套》;殡葬祭奠时多用《箴言套》和《西方赞》、《普庵咒》等寺庙音乐曲牌,以表示死者灵魂由西方阿弥陀佛接引,脱离尘世苦海上了西天,到了西天极乐世界;《大骂渔郎套》用于古庙会开戏前打“二通”吹奏。另外三套各视情况均可放“安鼓”时演奏。

北路梆子戏曲为山西四大梆子戏曲之一,深受晋北特别是五台山地区一带人民的喜爱。五台山地区民间鼓乐班社也将其作为礼仪音乐使用,其作用是为红事宴大摆筵席时让来宾贵客亲朋好友吃酒听“戏”,夹杂以猜拳行令,其乐融融。普遍运用在娶媳妇和丁忧三年服满。而新丧祭奠送行出殡是绝对不能吹“戏”的,因为任何内容再悲切的戏剧,鼓乐班社所吹打的只是戏剧本身的“腔板”音乐,与内容无关,更与死者无关。殡葬事宴吹“戏”,会使人感到事主忤逆不孝,有些庆贺和巴不得死者早死的意味。

婚嫁和殡葬是人人都要经历参与的人生礼仪活动,俗称“红白事宴”。下面,就婚嫁和殡葬谈谈五台山地区鼓乐班社民间音乐的运用。

婚嫁红事宴在过去一般要三天时间,头天安鼓,二天迎娶,第三天拜祖。有钱的大户人家这三天都要请鼓乐班社吹奏。现在大都改为安鼓和迎娶两天。安鼓一般在头天黄昏。鼓乐班社一来,稍停休息准备就绪,便吹奏《安鼓曲》。这是一曲唢呐二重奏。一支唢呐吹主旋律,一支唢呐拉拖音,再配以轻轻地鼓乐,一下子便有了欢乐红火的意味。而后便吹奏《套》中一些相关的套曲,如《扮妆台套》、《推辘轴套》、《劝金杯套》,或者一些民间散曲直至宴罢。第二天迎娶,鼓乐班社随同前去。从男方新郎家出发至出村吹奏散曲。到女方新娘家村又吹奏散曲直至女方新娘家院止。新娘出门上轿起身吹《大得胜》套曲至出村。到男方新郎家村再吹《大得胜》套曲直至新郎家院。新郎新娘拜完天地后大宴宾客安席时,吹与《安鼓曲》类似的唢呐二重奏《安席曲》。等来宾坐好上第一道菜时吹整本大戏,一般为《满床笏》或者《龙凤呈祥》直至散席才算结束。

殡葬白事宴按风俗习惯来讲一般也是三天:头天晚上送行,第二天出殡,第三天服三和酬谢帮忙者。民间礼仪音乐只用于头天晚上和第二天。鼓乐班社头天傍晚到来首吹《安鼓曲》,曲罢稍息。待村里人和死者的亲朋好友前来吊丧送纸开始吹奏《套》套曲《箴言套》,意味死者皈依佛祖为佛接引去西方极乐世界。夜半人静后孝子在灵柩前请死者灵魂上轿,众亲朋好友一同送往五道庙或城隍庙前,或者十字路口。路上,鼓乐班社吹奏散曲到地点改吹《吾方悟》、《五声佛》和《西方赞》。大家将轿烧化后悲哭回家。鼓乐吹奏唢呐主奏曲《哭黄天》以渲染其悲痛嚎哭的气氛(有的地方与此相反,送出去时痛哭;鼓乐在路上吹奏亦相反)。第二天出殡,首先是祭奠,亲戚们一家一家轮流到灵前摆供行礼甚至哭吊。鼓乐仍然吹奏《箴言套》。祭奠完毕,有的有功名的人家为死者举行“点主”仪式,所谓“光前裕后”,这又是丧事中的喜事,白事宴中的红事宴。鼓乐吹奏《大得胜》以渲染红火热烈气氛。吃饭时不动音乐。饭罢送灵柩到坟里埋葬。众亲朋好友亲戚故人痛哭相送。鼓乐吹奏《哭皇天》送至女眷哭吊处,改吹散曲请死者灵位(牌)回家以备服三到坟里烧化。至此,殡葬礼仪音乐才完毕。

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五台山地区民间礼仪音乐基本上与我国传统儒佛文化相合。

白事礼仪范文第2篇

一个普通农民的葬礼消费清单

去世者,张某,男,71岁,河北省藁城市一个农村的普通农民。张某有四个儿子,都已经成家单独过日子,其中三个儿子居住在本村务农,家庭状况都很一般,最小的儿子在藁城安了家。

据张某的大儿子介绍,张某生前没有积蓄,整个丧事的开销都是他们兄弟四人平摊凑的钱。他说,为给父亲办丧事共花了4410.07元。其中请戏、放电影970元;丧葬(包括棺材、火化费、灵棚等)810元;鞭炮、白布617元;炊具、笔、本、纸及针线77.8元,这四项支出累计2474.8元,而其他的钱都花在吃喝上。

他说,在他们村办这样的白事花4000多元钱算是很一般的,因为花六七千甚至上万元的都有。对有钱的家庭来说,办一次白事花4000多块钱也许不算什么,但比他家一年的收入还多。虽然他们花近千块钱请戏、放电影是有点浪费,但是别人家办事时连纸电视、纸汽车甚至纸保姆都有,如果他们连场电影都不放,就会显得很寒酸了。

他还说,除了葬礼的支出,他们还收到了146人送的7970元礼金。最多的一个人送了200元,送100元的就有39人。但这都是人情债啊!别人家办事的时候,出于礼尚往来,他们也得还相应多甚至比收的时候更多的礼金。

一家死人,全村举丧

一些村民这样形容农村的丧礼: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谁家死人你不送礼,面子上也过不去,因此就出现了“一家死人,全村举丧”的局面,而且还礼的时候只能比别人送的多。

据河北省正定县北早现乡某村村民李俊介绍,他每次随礼,最少的也得三十,多的百儿八十。一次次随礼时“零割肉”不疼,但一年累积下来光随礼金竟然达到了2600多元。

有这样一个农户,为搞养殖向乡里信用社贷了5000元钱,可钱刚到手,家中老父正好去世,怕旁人指责自己不尽孝道,于是硬着头皮打肿脸充胖子,聘来了各路僧人道士、裱师纸匠、乐师鼓手,大酬宾客,折腾近一周为其父亲举行隆重的葬礼。结果不仅贷款花光,还欠下数千元的礼钱。而欠下的债还未还清,又要筹备小儿子的婚事,且女方索要彩礼上万元,无奈之下只得变卖耕牛等生产工具凑彩礼。

曾担任过河北省正定县两个乡的乡长、书记的王新春说,农村这种办白事的攀比心理是造成人情债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农民认为你家办事办得很体面,我也不能办得比你差,否则,就觉得是光屁股上墙――对不住四邻。

多年从事过农村调查工作的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田翠琴说,现在在农村,农民消费不正常的膨胀主要有三点:一是名目繁多。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周年大寿等都要送礼;二是金额猛涨。过去大都以实物送礼,现在大部分是直接送现钱,而且数额越来越多。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十来块钱都觉得拿不出手,三五十元很常见,百元以上也不稀罕。三是送礼者的覆盖面越来越宽。

田翠琴忧虑地说,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但过度的人情消费,既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又容易滋生不健康的人情消费心理,如攀比心理、补偿心理、从众心理等。天长日久,次数多了,农民就得挖东墙补西墙,借了这家还那家,甚至往地里少投入一些也得还上人情债,这样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最后只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吃亏受罪的还是老百姓自己。

薄养厚葬,不如生前多尽孝道

河北省正定县北早现乡北孙村65岁老人李战民说,他们村谁家有人过世了,办一次事下来得花五六千块,最少的也得三四千。说句实在话,等人死了以后再大操大办,花那么多钱不是浪费吗?还不如平常对父母多尽一点孝心、多积点善缘。他还把大操大办的做法称为“生前不孝,死后胡闹”。

36岁的村民耿某在村子里组织了一个小建筑队,家庭条件在农村还算殷实。耿某说,有了钱都想讲体面,实际上办事都是给别人看的,那就是在糟蹋钱。也有一些中年人认为,花那么多钱办白事确实是浪费,去世的人也享受不到一点好处,但如果不把事情办得火一些,就会被邻居看不起。

一些老人说,有些年轻人将在世父母视为累赘,老人饿了就丢给他们一碗冷饭吃,老人有个病灾不管不问,等老人过世后,对丧事大操大办,请来吹鼓手、扎纸马、披麻戴孝,大摆宴席,耗费了大量的钱财。而有些人家境并不富裕,为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只得东借西凑落下一屁股债,事后为了分摊债务,闹得妯娌不和、兄弟反目,得不偿失。

专家:还传统文化一个清白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研究所姜长云博士说,一些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礼仪本无可非议,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葬礼导致农民增加自身负担。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至今不断发展愈演愈烈。这一方面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富起来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在葬礼消费上的一种错误观念的反映。

田翠琴认为,目前农村薄养厚葬几近成风,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是丢掉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二是封建旧习俗作祟;三是互相攀比的虚荣心理。如果老人生前子女尽到了赡养义务,去世后再为其举办一个简朴的葬礼以寄托哀思,这样既显得庄重而又不铺张浪费。反之,如果子女不孝敬,即便是厚葬亦于死者无补,且还会让世人戳自己的脊梁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科研处处长杜志雄说,重生重死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农民操办白事是维持邻里关系的一种方式,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举办葬礼的主要目的也不是比排场、比体面,而是为了寄托对死者的哀思。但如果因操办白事而增加农民自身负担并影响了生产的投入,则是民俗文化的扭曲,和目前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是格格不入的。他认为,农民办白事花钱金额的逐年增长也体现了农民生活的日渐富裕,但生活的富裕不应该靠大操大办白事来体现。和“死后胡闹”相比,“生前尽孝”更为重要。

白事礼仪范文第3篇

关键词:婚礼;拜堂;传统文化;民俗

中国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很多有意思的民俗,最有意思的可能要数中式婚礼了。中国人结婚和西方人大不一样,西方人要进教堂,而中国则要大摆筵席;西方人要上帝赐福,而中国人要拜天地,拜父母;西方人穿在洁白的婚纱举行婚礼,而中国传统的婚礼需要新郎新娘穿红衣服,因为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吉利和喜庆。从结婚这件事情上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中国有着不同于外国的民俗文化。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当西风东渐,这样的传统婚姻礼仪正在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趋化西方,中国的新娘们迫不及待地穿上白色的婚纱,与西装革履的新郎站在舞台中央,这让我们开始纳闷了,如此喜庆的事,怎么能穿白色?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可并不是吉祥和喜庆的颜色,现在我们不是还说,红白事吗?红事就是喜事,白事就是丧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基本的崇尚色,象征着吉祥,喜庆。白色在中国的文化中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是枯竭而无血色,是无生命的表现,象征着死亡和凶兆。而在西方的文化中白色却象征着高雅纯洁。穿着白色婚纱再来进行中式礼仪,中不中,西不西,洋不洋,终归不像个样子,婚姻岂能儿戏?不同的文化意义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在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与文明面前,我们怎么能如此怠慢?

传统的婚姻仪式要选在黄道吉日,日子的选取是很重要的,而现在虽然也有看日子,但一般都集中在“五一”“十一”,春节前后。仪式也变得简单,讲面子,讲排场,房子,车子,票子,婚宴,红包……婚姻仪式不再具有以往的内涵,不再具备神圣而严肃的意义,反而在一片喧嚣和聒噪中,消解了这终身的大事。如若婚姻成为物质,婚礼成为一场闹剧。从第一天起,婚姻就没有被严肃、认真地对待过,这样的婚姻的命运,如何期待?

传统的中式婚礼,具有深刻的内涵,体现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具有哲学性和深刻性,古朴而又热闹,隆重、喜庆并且礼节周全,寓意深刻。婚礼上有告上礼、亲迎礼、拜堂礼、同牢合卺礼、执手礼等一系列仪程,虽然整个过程下来并不简单,但这样也就是要新人严肃对待婚姻,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婚姻不是儿戏,要慎重对待。

拜堂成亲,是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也是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大礼。拜堂之后,即正式结为夫妻。拜堂又称拜天地,是汉族婚姻习俗,起源约在北宋时期。流行于全国各地。在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这里将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对拜都统称为拜堂。

拜堂时,新人走到天地桌前,上面摆放有装满粮食的斗,斗的四周写上“金玉满斗”四个大字,以红纸封口,斗内四角放若干硬币,以供拜完天地后看热闹的亲朋好友掏出来求取吉利之意。斗中要插一柏枝,枝上缀有铜钱,这个柏枝便被称作“摇钱树”。斗旁放一杆秤、一面镜、织布机杼(现在估计没有了)、一灯或一蜡烛。新郎在右,新娘在左,并肩站在天地桌前,执事人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男女只有在拜过天地之后,才能算作真正的夫妻。因此对拜堂的仪式非常重视。

其他的陈列摆设,暂且不讲,且看着三拜,便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深融其中。

一拜天地,首先便是中国人的天地人观念。在这个隆重的日子里,我们第一个要跪拜的,是孕育我们的天地乾坤,万物之始祖,我们虔诚地感谢天地造化之恩,敬畏生命因天之序,天地作证,恩爱永远。

《庄子・达生》有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在西汉刘安的《淮南子・精神训》中有道:“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是故圣人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天静以清,地定以宁;万物失之者死,法之者生。”

其次,男女的关系,就如这天地的关系,男为天,女为地,男为阳,女为阴。天能做的,地不能做,地能做的,天不能做。这个天地阴阳关系要和谐统一,天地和合。只有婚姻和谐,家庭才能和谐,民族的繁衍和社会的秩序才能和谐,由婚姻而化生的自然及人间的乾坤万物才能和谐,天人合一。

二拜高堂。拜祖先以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高堂,古代社会对父母的一种代称。在古代的家庭里,父母的居室一般被称为堂屋,是处于一家正中的位置,而堂屋的地面和屋顶相对比其它房间要高一些,所以古代的子辈为尊重父母,在外人面前不直说父母而叫“高堂”。故用高堂指父母居处,或代称父母。

新娘离家出嫁时,要拜别父母和宗庙。嫁入夫家后,要接受男方父母和历代祖先的认可。

有万世之德者,必有万世子孙保之保之。正是祖宗福德的佑护,父母精心的养育付出,才成就儿女的幸福,在这幸福的时刻,感恩祖先,感恩父母。

中国人将奉亲养老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人相信只有那些在家里无微不至地关爱、体贴自己的父母的人,才能够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做到诚实守信,感恩图报。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其中的精华部分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美德,而孝敬父母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同时,婚姻也宣示了绵延子嗣、传续宗族、承上启下、孝养双亲之责,意义任重而道远。

夫妻对拜。夫妻互拜,相互感恩,夫妻平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是婚姻让彼此成为一家人,夫妻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从今以后,无论贫富,不论贵贱,互敬互爱,执子之手,与子皆老。

有了婚姻,以后两人便要一起生活了,夫妻对拜,也表示在以后两个人的生活中,男女双方要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感恩彼此在以后的日子里互相扶持,互相照顾,修身,齐家,让这个小家庭成为大社会的一个细胞,和谐和睦共处。

在天、地、亲、师、友的共同见证下,新人正式结为夫妻。而这三拜,就让他们在婚礼上,就要学到尽到对彼此的责任,对宗族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到婚姻的神圣。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婚礼绝不仅仅只是聚会、宴饮、取乐,它被认为不可轻慢与亵渎,更是伦理和哲学的一场庄严的宣告。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礼义之邦。中国的传统婚姻礼仪,不管是仪式的衣着,颜色,还是流程,都是中国几千年来思想精华的具体而形象的展现,这种思想文化根植在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心中。让自己的婚礼回归生命的本性吧!(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文化常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010重印)

[2] 李欣芸.我的完美婚礼[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7.

[3] 董强.婚嫁卷-中国民俗文化丛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10.

[4] 郭兴文.中国传统婚姻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9.

白事礼仪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之后,陇东“过事”又逐渐盛行,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次数越来越多、规格越来越高,“雇事人”不仅东山再起,重现生机,而且在人数、社会地位、性别结构、技艺水平、个人收入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每个乡镇都有好几十个“雇事人”。他们以青年人为主体,组成几个班子,有男有女,吹、拉、弹、唱、演,样样精通。“雇事人”已经发展成为陇东农村一个颇有影响、令人羡慕的职业群体,受到社会的普遍肯定和尊重,在传承、弘扬民间民俗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过事”时,“雇事人”丰富多彩的演奏、演唱活动,展现了陇东民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

一是吹唢呐。陇东唢呐艺术久负盛名,是陇东民俗文化“五绝”之一,吹唢呐是“过事”时的传统和主打节目,也是“雇事人”必备的技能。过红事时,“雇事人”吹奏出那种欢快、高亢、嘹亮的唢呐曲目,充分地张扬着黄土地的旷达、雄浑和陇东乡民豪迈、奔放的原始个性,把喜事渲染得格外热火朝天、喜气洋溢。而过白事时,吹奏的那种低沉、苍凉、哀婉的祭奠曲目,则强烈表现出家人对亡故亲人深切的思念、感怀和倾诉之情,使哀伤与纪念的气氛分外浓郁。

二是唱秦腔。秦腔是陇东人最喜爱的剧种,演唱秦腔也是“雇事人”的看家本领。每个“雇事班子”都有好几位精于此道的男女唱家和“打板”、拉胡琴的高手。近年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不少班子开始粉墨登场,进行化妆彩唱,生旦净丑,一应俱全;唱念做打,样样在行。

在整个“过事”过程中,“雇事人”除了要自始至终进行上述吹、拉、弹、唱之外,还必须按照“过事”的性质、程序与传统礼仪,着力完成以下几项重点仪程:一为“迎客”。凡主客莅临,主人必须出大门施礼迎接,此时,“吹手”须吹起唢呐,随主人把客人迎接到家。一般宾客到来,执事的高喊一声“看客”,“吹手”闻之唢呐声起,以示对客人的欢迎。二为“接礼”。一些红白喜事,客人送来幛、匾等礼品,“吹手”也必须吹起唢呐,配合主人到大门外接礼。三为“娶人”。结婚娶亲时,“吹手”与男方“大客”一起到女方家去接新娘,叫作“娶人”。吹手坐在敞篷首车上,穿村过镇,唢呐声不绝,直到将新人娶回,完成拜天地、入洞房等一应程序。四为“奠仪”。老人仙逝,遗体入殓之夜,有“奠仪”一俗,孝子、亲戚一一为亡人敬香烧纸。此时,“雇事班子”要在现场奏乐、演唱,至“奠仪”结束。五为送葬。老人下葬,从起棂到墓地,再到入土为安,锣鼓声碎,唢呐声咽,丝竹低回,“雇事班子”全程陪同演奏。六为“请主”与“送坟”。老人去世三周年时,要过“换服”(换去孝服)的“大事”,“换服”时,孝子到老人的坟墓去“请主”和“送坟”(意即请回和送走老人亡灵)。“雇事人”要随孝子一路往返奏乐。“雇事人”通过上述种种礼仪性演艺活动,把陇东“过事”的传统民俗、风情与礼仪,烘托得更加淋漓尽致,声情并茂,古色古香,意蕴悠长。

白事礼仪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

据国内某权威幼教研究部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幼儿礼仪水平好的占总调查数的9.9%;中等水平的占80.5%;差的为9.6%。在设计的情景中,随机测查了45名幼儿,“进屋先敲门”的为“0”,“主动问好”的占42.8%,“征得同意后再玩玩具”的为“0”。由此可见,幼儿礼仪教育亟待加强。

一、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我国自古就有“东方礼仪之邦”美誉,从周朝时期便制定有做人的规范,《尚书》中详细记载了许多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典章制度,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史记》),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因此,开展幼儿礼仪教育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幼儿礼仪教育秉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这与和谐社会注重社会稳定与公正,提倡团结和互助文明礼仪的良好风尚,追求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是完全吻合的,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世界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指出:3-6岁幼儿是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二、影响幼儿礼仪教育的主要因素

(一)年龄特性。幼儿年龄小,好动好模仿,做事缺少主见,对自己感兴趣的就会去学去做,容易养成不良习惯。

(二)家庭因素。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比较普遍,许多孩子在家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依赖习惯和“以我为中心”的不良心态,传统礼仪意识淡泊;部分家长把认知教育和智力开发看作是幼儿教育的硬任务,把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行为技能的训练作为软任务,在幼儿发展中存在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同步现象;部分家长的不良行为习惯影响着幼儿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养成。

(三)社会因素。攀比享乐、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种种社会现象容易给幼儿造成思想认识偏差。

(四)幼儿园教育。个别幼儿园礼仪教育体系不完善,操作性不强,教育图于形式、浮于表面;部分幼师自身学习不够,言行不一致,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不到位,不能使幼儿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感受其行为的真正意义,没有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三、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在环境中熏陶。观察、模仿、示范是幼儿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行为方式,环境对幼儿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熏陶和感染作用。一是美化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生活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教育引导孩子珍惜和维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二是创设讲礼仪的氛围。把老师带领幼儿制作、整理、装饰的礼仪教育图片张贴在幼儿园的走廊上或教室的主墙上,通过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自觉遵守秩序。三是用好社会教育资源。以社区、单位开展学雷锋、环境保护日、敬老日等活动为契机,带领孩子参观或参与,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社会环境中的好人好事,树立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尊重别人、和睦相处的思想意识。

(二)在家庭中深化。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最早的礼仪教育场所。作为家长应注重让孩子养成“三个良好习惯”。一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引导孩子讲究卫生,不吸手指;不挑食,独立进餐;能自己穿衣、系扣、系鞋带、叠被;用过的玩具、生活用品、学习工具能随时归位,摆放整齐;能帮助家人擦桌、扫地、摘菜、倒垃圾、洗小件衣物、收拾屋子、整理床铺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二是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包括: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能用礼貌用语主动问候长辈;爱惜东西,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能换位思考,考虑他人感受,在与小朋友相处时,能够团结友爱,懂得分享;不打人、不骂人、不说慌、不无理取闹,能善始善终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长时间看动画片、光碟,玩电脑游戏;学习时专心认真,不贪玩、不拖拉、不磨蹭,有耐心和忍耐力。

(三)在教学中渗透。在幼儿礼仪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常见的幼儿礼仪教育方法有六种。一是故事启迪法。通过讲述真实、贴切、新颖、灵活、生动的故事,使幼儿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明白事理。二是行为辨析法。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偶发事件,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三是示范演示法。根据礼仪训练的内容要求,教师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四是情景表演法。通过设置“问路”、“作客”、“秋游”、“商场购物”等情节和场面,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礼仪行为。五是游戏童谣法。把多个有关礼仪的词语或句型融合为一体,以唱童谣的形式把它们读出,或者通过做游戏来学礼仪,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体验到愉快的情感,促进礼仪习惯的养成。六是评价激励法。通过开展比赛、评比活动,及时对幼儿的现实表现进行表扬激励,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的能力,促进幼儿道德价值的内化,正确认识是非、对错、美丑,做到内心美与外在行为美的统一。

(四)在实践中提高。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要多为孩子创设条件与机会,让孩子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如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上超市购物,为孩子提供独立购物的机会,在购物中引导孩子碰到困难有礼貌地询问,能与营业员交往,购得食物与成人一起分享。在外出旅游时,主动与孩子一起讨论公共场合的礼仪行为要求,引导孩子争做文明的旅游参观者,文明对待公共场所的一切设施设备,会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花草树木,不乱写、乱画、乱刻,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尽管幼儿礼仪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坚持把握规律,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就一定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礼仪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1、耿向阳 幼儿启蒙教育的探索 《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1期

白事礼仪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幼儿礼仪教育

一、教师要理清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幼儿的礼仪教育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有:交往礼仪(包括问候礼仪、同伴礼仪、做客和待客礼仪、接打电话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生活礼仪(包括进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行走礼仪等)、共同场所礼仪(包括升旗礼仪、集会礼仪、购物礼仪等)、学习礼仪(包括课堂礼仪、活动礼仪)。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我们要采用晓之以理的启发引导法,动之以情的情景感染法,示之以范的榜样示范法,导之以性的行为训练法。力求培养幼儿“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使之符合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教师掌握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

在幼儿礼仪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方法有许多种类,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1)故事启迪法。通过讲述有关真实、贴切、新颖、灵活、生动的故事使幼儿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明白事理。如,故事《孔融让梨》《漏嘴巴的大公鸡》等等。(2)行为辨析法。让幼儿辨析哪些行为是符合礼仪的,哪些是不符合礼仪的教学方法。(3)示范演示法。根据礼仪训练的内容要求,教师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4)情景表演法。就是让幼儿自己上台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5)游戏童谣法。就是把多个有关礼仪的词语或句型融为一体,以唱童谣的形式把它们读出来。游戏法就是幼儿通过做游戏来学礼仪。(6)活动竞赛法。通过比赛活动让幼儿学习有关礼仪的知识。如,《看谁穿得快》《谁做得对》等等。

三、在日常规礼仪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幼儿礼仪教育的关键。“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还要为人师表。”在幼儿园里,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很认真地模仿和学习。所以,幼儿教师要做好幼儿的榜样,正人须正己,以身作则。如,我带着幼儿排队从幼儿园后门出去到院子里参加户外活动,可是刚一踏出后门,我就发现地上有一滩水,于是我大声地提醒幼儿:“小心!地上有水。”我怕后面的幼儿听不见,就重复说了两遍。没想到幼儿竟然一个接一个地向后传递这句话,直到最后一个幼儿走过那滩水。我紧忙抓住机会对幼儿说:“你们还知道做些什么事情可以帮助别人吗?”幼儿踊跃发言:“我们坐公交车时可以给老奶奶让座”“我可以帮助妈妈扫地”“我可以帮助爷爷浇花”……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听着幼儿的话我感到一阵阵温暖。在生活中,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各种礼仪教育。

四、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

1.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卫生习惯的教育上,主要有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内容。个人卫生教育以养成教育方法为主;集体生活卫生教育以常规教育为主;公共卫生教育以制度规范影响方法为主。当幼儿有鼻涕、小嘴巴有脏物时,教师就鼓励他们自己去取纸,先自己擦,擦不干净的老师再帮忙,帮幼儿擦干净后还要嘱咐幼儿将自己用过的废纸扔到垃圾桶里。久而久之幼儿知道了要将废纸、果皮、包装袋等垃圾放到垃圾桶里,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2.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已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对幼儿礼仪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寝室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剩饭菜,不乱花钱,节约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美国教育家约・凯思斯的名言有力地说明习惯养成对孩子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幼儿终身受益。幼儿在幼儿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确保其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若能在幼儿期就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就会有助于这个幼儿今后在这个方面形成永久的习惯。因为此时幼儿的行为表现具有反复性、重要性的特点,任何行为习惯在幼儿期都处于萌芽阶段,既易于养成好习惯,一些坏习惯也易于得到纠正。如,在平时活动间歇时候,我就会给幼儿讲一些好听的故事。通过讲故事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幼儿的心理承受力,使他们认识到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鼓励幼儿勇敢面对困难,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

4.规范的养成教育

幼儿集体性教育是组织幼儿在集体学习环境中自觉遵守集体规范,养成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应该对幼儿进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来约束自己,这样才能形成文明公民的基本品质。如,做早操时会自觉排队、进出教室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重视每周一的幼儿升旗仪式,幼儿穿着统一的服装,戴着绶带,步调一致地随着《运动员进行曲》走到旗杆下,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小升旗手缓缓地将国旗升入天空。

五、要把礼仪教育列入幼儿一日常规活动中

幼儿教育活动是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活动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科教育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如,在手工活动《贴房子》时,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借西用,如,剪刀、胶水等。我就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要讲礼貌,要和别人说“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这样一来,幼儿不仅在操作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教育的知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在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中提出“绅士教育”的时候就开始了幼儿的礼仪教育这个话题。在今天,特别是我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的状况下,交往礼仪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那么礼仪教育问题也逐渐引起广大社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幼儿的礼仪教育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话题,不仅应该引起广大家长的注意,更加需要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实践。

白事礼仪范文第7篇

唢呐是一种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人们婚丧嫁娶使用唢呐演奏的礼仪由来已久,是民间一大传统习俗,尤其在农村广为盛行,那些陈旧的仪式,古老的民情,不知延续了多少年!

老百姓有句俗话:婚事乃人生之大事,该喜该贺,即便是白事也要权当红事办,热闹气氛不能少。因此,旧时的唢呐匠、鼓乐手十分走俏吃香。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例,城郊的农村人家,凡逢年过节操办喜事,谁家都想图个热闹,争个面子,讲个排场,请来唢呐匠和鼓乐手,吹吹打打送嫁妆、跟花轿、闹洞房,以及喝喜酒、回娘家等一系列喜庆欢乐活动,少则也要闹上十来天。操办丧事的风俗习惯更多,倘若祭奠长辈,铺排场面更不亚于红事。无论吊丧、送丧,都不离锣鼓吹打。更有甚者,请来戏班、打玩友、唱孝歌,亲朋好友陪同艺人们通宵达旦。

提起民间唢呐,年长的艺人们常有“胡琴三担米,唢呐子一早晨”的说法。其实,民间唢呐跟其它民族乐器一样,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况且,民间唢呐曲牌数以百计,即便是流传甚广且常用的曲牌也足够吹鼓手操练三年五载。

吹鼓手是民间的习惯称呼,其实他是唢呐匠与鼓乐手的合称。他们由社会业余器乐爱好者组成,也有民间艺人参与。凡有人请,只须邀约5人(吹唢呐2人,敲锣鼓3人)短暂合伙,因此吹打水平参差不齐。譬如在民俗文化“跟花轿”的礼仪中,有的唢呐艺人吹的《蚂蚁上树》、《南瓜花》、《伴妆台》等曲牌,一听那口风与技巧,便知是祖传老手。但敲打背鼓、镲子、铛铛锣的伙计,则多数只是操练过三五天的半罐水,只图锣鼓敲得响,跟着唢呐节奏走,并无多大技巧可言。

要说办丧事那三吹三打的仪式中,民间唢呐可谓是独擅胜场。大凡鼓锣一响,三吹唢呐曲牌《普庵咒》、《水落音》、《将军令》必不可少。用他们的行话说,能驾驭此套曲牌的唢呐艺人,无一不会师传的换气功夫。相比之下,在祭奠、送丧等仪式中,唢呐所吹的哀乐曲牌《闹山河》、《哭皇天》就显得简而无华。

时代在变革。如今,操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各有所好:礼车游城、旅行结婚、集体婚礼、植树吊唁、孝歌仪式等等。不过,在偏远山村的农家人依旧眷恋着传统的习俗,吹吹打打,披红挂彩,让群众一睹民俗文化之风采。

白事礼仪范文第8篇

红事桌摆设于大厅正堂,布置堂皇,充满喜庆气氛。凡丧事称为“白事”,吃桌不上厅堂,随便摆于空旷场地或地板上,席地而坐即可。此外,祭拜、扫墓还有简便的“祭祖桌”或“山头桌”,在坟地周围就地开宴。

台湾民问吃桌很有讲究。红事的吃桌,事先应“放帖”(即发请柬),客来时要先敬茶、敬烟。桌面上摆有桔子、香蕉、菠萝、苹果等水果或佐餐小菜,谓之“盘脚”。主人设宴每桌多为8人、10人,忌坐9人,因台湾方言“九”与“狗”同音,为不吉之数。请客时东道主的家人一般不入席,待宴毕与厨师凑上一桌,谓之“吃桌脚”。一般吃桌上有12道菜,比较丰盛的有16道菜甚至更多。席间,穿插有闽特的工夫茶和酥饺、芋枣、瓜子糕和合包等四点心(隆重的宴席上八点心)。

婚事的吃桌名目最多,如“食姊妹桌”,新娘结婚前数日,由至亲款待,意在饯别。新娘子在出嫁前一夜辞祖时,其兄弟姊妹(人数为奇数),请新娘入座成偶数,一起吃饭,新娘要脚垫小椅(象征婚后幸福美满)。席间,由长辈边说吉祥话,边夹数样菜八新娘口,每位分一份红包表示离别。新婚之日,要为新郎新娘举行“吃十二碗”的喜筵,也称吃合婚饭。意思是每一年有12个月,寓意夫妻月月团圆和睦。“吃十二碗”时,要选一位家庭幸福美满的老辈妇女主持,她的任务是每夹一样菜给新郎新娘吃,都要伴随念四句吉语。如:“头碗龙鸡,头插金钗,脚穿弓鞋,百年夫妻。二碗春菜,夫妻恩爱,日时看君,眠时伴婿……”

城乡民间举办喜筵的餐桌为红色的大四方桌,习称“八仙桌”。入席时,以长幼、亲疏排座次,这是吃桌的重要礼仪。特别是喜宴的“母舅桌”,母舅要“坐大位”(重要席位)。“大位”即厅堂向大门左边第一桌,俗称“母舅桌”。向大门坐母舅桌左边第一位为母舅;相对右侧的那位为第二位;左侧第一位之下为第三位;右侧第二位之下为第四位。桌的北面为第五、六、七位,这几位为乡村大辈人所坐;南面为第八、九、十位。东道主要有人负责安排席位,以示敬重。婚宴在开席时必须先由母舅讲几句开头语,如:“今天外甥新婚,敬请众位长辈、亲朋好友前来喝杯喜酒,请大家动筷。”言毕鸣鞭炮开席,菜肴上桌,要第一个送给母舅桌。喜宴结束时仍由母舅讲结束语,也鸣鞭炮。倘若没有母舅叫动筷或叫散席,谁也不能动筷或离席。

如是婚筵,在第三天新郎家要备办一桌或数桌丰盛的酒席,谓之“阿舅桌”,乃为迎接新娘的兄弟而办。“阿舅桌”第一道莱通常上的是一盘整鸡,鸡头对准阿舅座位,要由阿舅先把鸡头摆偏,大家才能动筷吃鸡。说到动筷大有“筷俗”可言,红事应用红筷,白事应用白筷;2根筷子不能一长一短或不同颜色。进食时,忌将食物挟住又放下,俗称“半途筷”;忌挑精拣肥乱翻菜肴,俗称“乱筷”;忌手持筷子目光久盯菜肴,谓之“窥筷”;忌用嘴咬住筷子,俗称“咬筷”;忌夹菜时汤汁淌滴桌面不止,谓之“泪筷”。筷子不能直插干饭或菜肴上,因为只有祭奠死人才这么做。吃桌过程中,如碰到筷子掉下,不能捡起来用,要向主人重要一双。若有碗、汤匙或酒杯落地,要说“落地开花”、“岁岁(碎碎)平安”等讨口彩的吉语。

还有,在吃桌过程中,一道菜用了八成就要换下,不能吃得净光,新换的菜要摆放桌中间。最后一道菜通常是“猪肚汤”,当端上这道菜时,便告菜已上完,酒也该收了。说到席间饮酒也有酒礼。斟酒时,只能往酒杯里倒八成酒,台湾食谚云:“七分茶八分酒”。碰杯时应把酒喝尽,说是全心全意。当所有菜上完时才开始吃饭,谓之“吃全席”。饭一般是鱼粥或牡蛎粥,这时用菜可以随意,任君挑选。在行将散宴前,主人会给每桌分一张红纸片,让食客签上姓名,以便掌握来客情况,对未赴宴的有的改日补请。

白事礼仪范文第9篇

一些人由于不懂得怎样与他人交流,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言行举止,结果被淘汰出局。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所以,要适应时展,掌握现代交际礼仪,以较高的综合素质、优雅的风度、良好的举止、得体的谈吐,展示文明风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实现自身与社会的融合,从而促进工作和事业的顺利发展。

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拥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都能做到举止得体、教养有素。美国首位华裔市长黄锦波在做客广东药学院时曾讲道:“很多中国人受过教育,但没有教养,有教养比拿文凭更重要,很多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态度不好。”

现代交际礼仪,从其核心内容讲是一个人生态度问题,即以怎样的态度处世为人。君子以诚为贵。诚者,人之道也。要有一颗真诚的心,一颗尊敬他人的心。而其外在表现形式上是怎样约束言行举止的问题,如坐立站行、言谈话语、方位座次等。无论是与人交往、联系公务、协调关系、开展活动、组织领导、个别谈话、汇报工作都要使用有声语言,都要讲究讲话的方式、词句的安排、语气的运用、声调的把握。内外兼修,才是交际成功的精髓所在。

相互尊重是交际的前提。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动机论”,他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愿望和意义。这些都需要通过交往实现。

适度得体是交际的必须。孔子在《易・系辞传》中说:“上交不谄,下交不渎。”也就是说在交往中,既不要低声下气,也不要傲慢无礼。还有时间、地点等,都要根据交际的对象和场合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唯此,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获得交际的成功。

宽容体谅是交际的发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拥有宽广胸怀的人往往能宽容对方,体谅对方的难处,虚怀若谷,不计得失,心无芥蒂,自然易于被对方接纳、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挑剔苛求,则会造成交际双方感情疏远甚至破裂。

宽容体谅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严于律己。不要强加于人,更不能发号施令,要让对方在实际行动中感受到自己的美好的品格,赢得对方的信任。二是宽以待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交际双方难免有性格、兴趣、处世为人等方面的差异,也可能会因一些问题而发生争执。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得饶人处且饶人”,安之若素,旷达乐观,充分体谅对方。三是坚持原则。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要开诚布公、襟怀坦白、亮明观点、相互批评。这样做也许对方一时不能接受,但明白事理之后,就会倍受感动,从而发展双方关系。

白事礼仪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陕北;丧葬习俗;陕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92-02

我国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没有发生过断裂,像黄河、长江一样从远古流到现在,并波涛汹涌地流向永久。在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风俗中,仍然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产生过辉煌灿烂的氏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得到较完整的传承,特别是生婚嫁娶、丧葬礼仪等民俗活动中可以看到丰富的中国文化,令人赞叹不已。

死亡是每个人一生最后的归宿,无论你生前伟大还是渺小,终归难免一死。正因为人终有一死,所以才有了丧葬习俗。所谓丧俗,就是指安葬、哀悼死者的一系列礼仪活动。人们采取丧葬礼俗,最终目的是既要让死者安息满意,又要让活着的人活得安宁。中国的丧葬礼俗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如同中国灿烂的文化一样生生不息。丧葬礼俗中包含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是死者与生者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中华民族“孝”文化的深切体现,是中华儿女优秀美好的品德与精神。

一、陕北丧葬习俗形成的原因及现状

陕北地处偏远,由于天灾人祸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成为偏僻荒凉、封闭落后的边塞地域。改革开放之前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保存了非常古老的以汉民族风俗习惯为主体兼容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古老民俗,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汉民族与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活化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状况的大幅度改善以及区内外人口的大量流动,陕北民俗的原生形态正因现代元素的融入而迅速改变着。然而,就目前陕北的丧葬习俗来看,虽然礼节仪式简化了许多,不再像以往一样繁难冗杂,但主要的礼节仪式依然保存着,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而从中体现的孝亲特色依然十分明显,也因此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陕北丧葬习俗的珍贵资料。

陕北这块土地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与文化,而我们研究陕北丧葬礼仪的目的,就是通过对陕北丧葬礼仪的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陕北文化,使我们更加了解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

二、典型县区的丧葬习俗

(一)安塞县

据《安塞县志》载:安塞县传统习惯丧葬时,很重视棺木,年逾50、60岁就开始购备殓衣、棺木,请阴阳先生下罗盘、看风水、择墓地、砌石墓,棺木以柏、松为料,内外用漆;寿衣以丝绸为料,备5至9件。贫者无力讲究,临时制备,甚至芦席掩尸,挖土洞为穴了事。

安塞县丧葬一般分为3步,即初丧、发葬、葬后。初丧的过程极为复杂,有指明路、盖脸纸、坐草、出号、下话等环节。本县一般在3天时入殓(俗称下葬),时间均在傍晚。发葬多在早晨进行,棺材抬出大门停放,有起阳、避邪、行献礼、焚纸钱等讲究。葬后即回村至大门口,献土、谢客。还有头七、二七、三七……,直至“终七”,还有百日、周年等,亲友都要来祭奠。

本县以前丧父母者必守孝3年,孝期忌着华丽衣衫,不办婚嫁喜事,后来守孝年月缩减。3年内过春节,门上只贴绿色、黄色对联,忌用红纸。每逢岁节,都要上坟,3年后渐趋于常俗。

安塞亦有“投葬”(称“投丧”)。另外,凡12岁以下死者不置棺材不入墓,打窖葬入、封口。4至5岁死者送出村外山野,实属“天葬”。

20世纪60年代,平祖坟、建公墓,禁婚丧大庆,旧习急改。国家干部职工丧后,举行吊唁仪式、开追悼会、送花圈,孝子肩戴黑纱,胸佩白花,俯首致哀。

以上就是安塞县的丧葬习俗,可见安塞人对丧葬礼仪的重视,也可以明白从古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丧俗由繁到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子长县

据《子长县志》载:丧葬,俗称“白事”。死者未满12岁,不举行丧葬仪式。5岁以下,一般由家属请一长者用草裹身送至山渠沟壑掩埋,5至11岁的死者,一般挖一土洞,内铺谷草,用土封口埋葬。年老过世者一般举行葬仪,且仪式隆重,规矩繁多,有初丧、入殓、出殡、下葬等仪式。

初丧有扭倒头鸡、口含钱、岁数纸、指明路、五服、出五服等讲究。入殓,亦称成殓,死者须在亡后第三天下午落日时分经娘家检视后入棺,而后移入灵堂。出殡,葬日一经选定,随即告之亲友出殡,有酒路灯、买路钱等讲究。下葬,又叫入土。灵柩抬至墓地,有放寄食罐、安墓砖、摆墓桌等习俗。

子长县还有烧纸糊、偷葬、冥配、葬具等丧葬礼仪,而国家机关人员亡故,一般举行吊唁、开追悼会活动。

从子长县的丧俗礼仪可以看出人们对丧葬的重视,也了解到子长县与安塞县在丧俗礼仪方面的异同,但同样的在国家公职人员丧葬礼仪方面都趋于现代化。

(三)靖边县

据《靖边县志》载:靖边县旧时丧葬礼仪甚繁,有老人葬俗、孕、产期亡妇丧葬法、未婚者葬法、坟地等丧葬礼仪。

老人葬俗有送终、入殓、戴孝、出殡、复三、举七、百日、周年,守孝3年期间不穿艳服,贴白、黄、绿对联等习俗。妇女怀胎或产期死亡后,葬时必先将尸体用火烧成灰烬,方能入墓掩埋。坟地要请阴阳先生选风水好的地方立坟,坟地四周立界,不许耕种。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宣传科学,破除迷信,革除旧俗,到60年代,丧葬不请阴阳,不择日,不烧纸钱。公职人员死亡,单位开追悼会悼念,进入80年代后,旧俗又开始恢复。

由此可见,靖边县的丧俗礼仪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与安塞县、子长县相比,靖边县的丧葬礼仪稍显繁琐,但同样的,在公职人员丧葬礼仪方面都趋于简单化、现代化。

根据各县县志,我们依然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在陕北这块土地上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丧葬礼仪,也看出了其中的发展和变化,这对我们研究陕北文化大有裨益。

三、对陕北丧葬礼仪的评判

陕北有很多县,而每个县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进步,都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丧葬礼仪,这些丧葬礼仪与各县在漫长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他们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正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习俗礼仪。尽管各县的丧葬礼仪各有千秋,但他们同样为陕北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的。

陕北丧葬礼仪虽然繁琐冗杂,但这些礼仪很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本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从陕北丧葬习俗,我们可以体会到善良、朴实、坚毅、勤劳勇敢的陕北人民对生命的重视与尊重。尽管人死如灯灭,万事皆休,但陕北人民仍然为死者举行盛大而隆重的丧葬活动,这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死者能够安息的美好期盼。同时,陕北丧葬礼仪也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孝悌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具普遍性的伦理模式与最高道德价值,是各种道德的根本。子女对父母“生养死葬”的态度是衡量“孝”的普遍标准之一。在陕北,不管子女对父母生前是否孝敬,民俗对丧葬礼仪的要求非常严格,孝亲的特色贯穿在丧葬礼仪的始终。丧葬礼仪中包含着一个很重要的结――念祖怀亲。从陕北丧葬习俗来看,这种孝亲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子女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从哭丧、制作花圈与匾额、搭建灵棚及各种祭奠活动、居丧期间的各种禁忌(不能穿红戴绿、不理发、不剪指甲等),都表现出孝子孝女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通过这些活动以寄托生者对死者的哀思。而根据各县县志及周边实例,我们都可以了解到,在陕北,失去亲人后,孝子孝女都哭得极为伤心,甚至是嚎啕大哭。因而,孝亲思想在丧葬礼仪中表现得极为突出。

第二,表现子女对父母来世的关爱。从葬具的准备、入殓必须注重的细节、过3天帮助死者灵魂升天、烧纸钱及将纸灰归葬、精心制作墓穴,到烧纸火为死者准备好在另一个世界的衣食住行的各种设施及一切生活必需品、备好衣饭罐、点亮长明灯以及做七、百日、周年的祭奠等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子女对父母亲人的关爱,他们真心地希望,父母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可以过得很好,灵魂可以得到安息。同时,他们也对父母亲人的来世充满希冀,希望他们来世可以平安喜乐,幸福一生。从这些丧葬礼仪中也深深地体现了“孝”的文化。

尽管陕北丧葬礼仪对陕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得不说这些丧葬习俗太过繁琐冗杂,当然,丧事也是人生中的大事,是应该隆重认真对待,但是,隆重不一定就是繁琐复杂。从一定程度来说,繁琐冗杂是陕北丧葬礼仪的一大弊病和缺陷。

人固有一死,所以丧葬礼仪是每个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古至今都深受中华子民的重视。陕北各县县志及生活中的实例证明,研究陕北丧葬礼仪让我们更加明白陕北人们对丧葬礼仪的重视,也更加明白陕北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和尊重。同时,这些礼仪也诠释了陕北文化的内涵,对陕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陕北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诚然,陕北丧葬礼仪意义重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陕北地区也在逐渐改变丧葬习俗,不再像以往那样繁琐。社会在进步,陕北地区也在进步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做到既重视陕北丧葬礼仪,又能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陕北丧葬礼仪在新时代更具意义和价值,也为陕北文化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更加辉煌灿烂!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曹宏信.陕北民俗[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

〔3〕袁福堂,王毓华.陕北民俗实录[M].华夏文化出版社,2002.

〔4〕袁福堂,樊俊成.陕北民俗探源[M].延安市民俗学会,2000.

〔5〕王毓华,樊俊成.陕北民俗文华说略[M].华夏文化出版社,2007.

〔6〕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塞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7〕子长县志编纂委员会.子长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上一篇:接待礼仪范文 下一篇:文明礼仪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