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牛盖提梁艺术语言研究

时间:2022-05-09 11:40:52

紫砂壶牛盖提梁艺术语言研究

【摘要】宜兴自古以来就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让紫砂壶自诞生起就有着与众不同的质朴清秀的气质,聪明的陶艺制作者与文人雅士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智慧,融合了诸多其它工艺形式,在不失实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紫砂壶的观赏价值,使其成为享誉中外的艺术品。本文以紫砂壶“牛盖提梁”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

【关键词】紫砂壶;牛盖提梁;造型设计;艺术语言

紫砂壶特产于宜兴,它由原矿紫砂泥制成,紫砂独特的双气孔结构使其泡茶透气不透水,展现出优越的实用性,同时紫砂陶土又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这为它造型多样化的呈现提供了基础,而宜兴自古以来就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让紫砂壶自诞生起就有着与众不同的质朴清秀的气质,聪明的陶艺制作者与文人雅士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智慧,融合了诸多其它工艺形式,在不失实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紫砂壶的观赏价值,使其成为享誉中外的艺术品。

一、紫砂壶《牛盖提梁》的造型设计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紫砂壶的造型艺术极为丰富,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其不仅仅体现在壶身的造型,壶盖同样变化许多。其中,以牛盖为型的紫砂壶便是经典,自古以来,制作牛盖壶的艺人数不胜数,牛盖也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演变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牛盖莲子壶”、“牛盖提梁壶”、“牛盖洋桶壶”等等,每一把壶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壶的作者都有自己对壶独特的见解与看法。紫砂壶“牛盖提梁”(见图1)作扁牛盖壶身,壶身鼓腹有力,身筒稍扁、给人以低调质朴之感,却又极具精神气;肩线平缓,与壶口、壶身衔接自然,壶盖与壶口唇齿相依,贴合紧密,盖口圈线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细节精致,以牛的鼻孔形状作为壶盖的摘手,掀盖冲水,十分方便,又增加了作品的意趣;壶身在线条处理上简练概括、舒展大气,可谓刚柔并济,充分展现了线条的自然美;壶嘴巧拙有趣,弧线优美,出水爽利,外观精致大气,欢跃在壶身一侧,好似饮水之牛犊;扁圆敦厚的身筒配以高提梁,提梁线条张劲有力,体现着柔和之美感却又甚显骨力。提梁与整体造型契合,呼应搭配,营造出优雅的虚空间,显端庄之感。作品选用优质原矿紫泥制作而成,色泽醇厚古雅,经过泡养之后更是产生温润如玉的包浆,岁月感十足,呼应牛盖古朴的气质。整器清秀敦厚、胎质细腻,每一根线的始终、每一接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极为用心,各处衔接一气贯通;口盖处严丝合缝、整齐划一;比例协调、柔中寓刚,通器散发出一股扎实有劲的精神气。牛盖款紫砂壶式带着古韵,而形制不同又有新意,古今之风融于一式,相信是很多壶友的心头之好。

二、紫砂壶“牛盖提梁”的艺术语言

纵观紫砂壶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紫砂壶的造型艺术总是受到生活的影响,不管是创意来源还是具体设计都能见到生活的影子。紫砂艺人们把自身的生活体验、实践经历融入到作品的创作中,让作品与生活相关联,表现出独特的生活情趣,并让观赏者能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况味。“牛盖壶”把牛这一元素融入壶体,牛作为田园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给人们以亲近之感,让人想到田园之趣。自古以来,牛都是人们进行农作的好帮手,在那一亩亩山地里,那吃苦耐劳的牛摆开强健的身姿,显露着丰满的筋骨,迈开矫健的步伐,年复一年地耕着一亩亩山地,为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而无怨无悔。牛知道低调、质朴地做着眼前的事,从不抱怨。紫砂壶“牛盖提梁”给人以质朴的气息,让人在一壶一茶间安静下来,思考生命的真谛。“牛盖提梁壶”低调朴拙,实则蕴含了大智慧。曾国藩曾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懂得藏拙才算聪明人,人生来不一样,当你事业爱情双丰收,处在幸福中时,有的人还食不果腹,为每天的生计担忧,有的人正经受着失恋的苦楚,有的人正经历着亲人的离去。做人锋芒太露,就是在不断传递一种优越感,也许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恶意,却很容易在无意间刺伤别人的自尊心。适时的低调、适时的藏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一种为他人考虑的善良。更何况,人生起起伏伏,有高峰也有低谷,谁都难以一帆风顺。明白了这一点,得意时也就没什么好张扬的。要心存敬畏之心,少出风头。只有适时藏拙,才能让自己避开不必要的纷争。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明白,低调是一份修养、一种境界,能成大事者,往往都有广博的胸怀和更高远的眼光,不会把自己放得太高,看得太重。但也正因为有放低自己的风度,他们反而更能赢得人心,获得真正的认可。紫砂壶“牛盖提梁”让我们反思人生,放下对名闻利养的执着,以一种超然的情怀对待人生的得与失,得时坦然、失时淡然,低调质朴地过好自己的日子,如此才能让心灵获得从容与安定。宜兴紫砂壶最大的特点就是手工制作,它的珍贵之处就是那些手艺人真的用心把生命中的一部分留给了你,这在当代社会是十分稀缺的。养一把壶、泡一壶茶,是制壶人和玩壶人一场超越时空的交流,让人产生精神和情感的共鸣,也让人在忙碌的时光中感受到片刻的安宁,给人带来了几分慰藉。

【参考文献】

[1]王柯钧.论紫砂壶“梁中方圆”的设计理念和人文哲理[J].江苏陶瓷,2020(3):53,56.

[2]陆德祥.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论紫砂作品“爱的奉献”的创作理念[J].江苏陶瓷,2020(3):73-74.

作者:许爱华 单位:江苏宜兴

上一篇:腹腔镜手术联合麻醉复合静脉的应用 下一篇:四个婚礼与一个葬礼字幕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