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

时间:2022-12-15 11:29:49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其中建筑设计阶段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然而建筑设计不但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还存在很多问题,设计人员应该及时采用BIM技术,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对此,文章简单介绍了BIM技术对建设设计阶段的影响以及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任务分析、方案形成等步骤,希望对我国建筑工程有所帮助,提高整体建筑水平。

关键词:BIM技术;设计阶段;建筑设计

如今,我国城市建设脚步加快,使得建筑相关行业得到有效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益,但大多建设单位还使用传统的设计手段,使其存在很多弊端,针对这一现象,为迎合国家发展高质量设计的大方向,应该引进BIM技术,了解其适用的领域,掌握其使用方法,进而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1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影响

1.1对设计流程的影响

建筑设计的传统设计步骤较为复杂,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此设计流程对设计人员要求较高,设计周期比较长,且容易出现错误,大多设计者都采用CAD绘图软件,若发现错误,要对整个设计进行排查修改,增加了设计难度,还不能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使建筑工期延长,不能及时完善设计图纸,会在具体施工中显现出问题,施工人员虽然能通过和设计者及时交流、反馈解决问题,但也会影响施工进度,以及整体施工质量。若采用BIM技术设计图纸,设计人员可以快速完成设计任务,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可以全方位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BIM技术软件具有很多功能,设计人员可以将其从传统的二维角度转变为三维立体角度进行检测或者逐层检查,若发现设计错误,还能及时整改,不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能够减少人工的使用。此外,应用BIM技术还能自动进行信息整理和错误检查,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简化设计流程,让设计人员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设计上,而非机械式的修改工作上,不断整合各个设计流程,使其符合建设要求,提高建筑质量。

1.2对设计方法的影响

相对于BIM技术设计手段,传统设计方法大多是由设计人员手工绘制。当下发设计任务后,要经过各个部门的研究探讨,查找相关资料,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具体方案后,设计人员要根据具体设计思路,手工绘制建筑方案或上机推敲,还要在绘制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不但增加了设计难度,还浪费大量时间,不能充分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存在以下明显弊端:第一,设计图纸的尺寸精准度不够,具体长度存在一些误差。第二,设计完成进行检查时,不能全方位检查其存在问题,使得检查工作开展困难,变相留下设计后患。然而应用BIM技术可以建立立体模型,直观呈现具体设计内容,还可以对房屋的家具进行初步摆放,借助此技术,设计人员能快速修改,更加直观地反映方案效果,符合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还能优化设计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设计图纸的效率和质量。

1.3对思维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设计图纸大多都以平面形式呈现,部分管理人员在进行检查时,不能对其具体细节检验,使得图纸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实际考虑具体施工细节。采用BIM技术,设计人员能够转变思维模式,方便设计工作的开展,使其养成三维绘图的思维模式,充分将其应用到建设设计阶段,了解其使用方法,还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此外,可以将查找到的资料与BIM技术软件充分结合,及时发现一些细节性的错误。根据我国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不断完善设计图纸,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对其进行美化,满足人们的审美,进而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2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措施

2.1方案形成

所有建筑设计方案都要通过反复推敲、研究确定,为了使其具有高度的可行性,设计人员要全方位考虑具体设计的要求,采用BIM技术,保证设计的整体合理性,从而完成建筑的整体布局工作。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房屋的朝向,使其具有良好的采光性,以及建筑周围的绿化布置,确保整个建筑的美观性,以此达到吸引更多顾客购买,满足顾客的审美需求,改善其居住环境。设计人员可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将一些建筑材料输入软件中,方便设计工作的开展,保证建筑有多个消防出口,当发生危险事故时,可以及时疏散人员,消防出口的安排要具有合理性,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注意细节设计,避免在后期施工中出现较大的失误,使施工按时完成,提高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当绘制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后,设计人员利用BIM建模技术,使其能够体现出方案设计的特点和不同之处。通过不断参考相关建筑数据,完善建筑模型,提高设计的准确度,满足人们的需求。对设计空间的调整,不能急于求成,要求设计人员反复仔细对其进行修改,符合建设要求,对于室内装饰设计,也要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找出设计中不合理之处,确保整个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当装饰设计草图完成后,要及时让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并对提出的意见进行改进,避免在具体施工时出现严重问题,耽误施工的进度。

2.2方案确定

当初步方案得到认可后,设计人员还要对其进行多次修正,将方案运用到具体施工中。为了使整个设计方案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设计人员要对其细致化处理,利用BIM技术对整个设计不断调整,提升建筑的完美性,使空间布置更加合理,具有更多的功能,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采用BIM的渲染技术,表现出建筑的绿化情况,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外界因素对建筑的影响,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建筑的周围情况,如交通、购物等,应该收集与建筑相关的资料,方便对建筑进行整体设计,避免对周围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以上为第一次修正。第二次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完善细节处理,利用BIM技术绘制建筑轴网,设计具体标高,并对其进行标注,不断完善整个建筑的外墙和相关梁柱等,保证其可行性。建筑的墙体若检查出不合理之处,设计人员应该及时对其修改,避免对后期施工产生严重影响,还要对修改之后的设计方案进行保存。借助BIM技术软件中有关修改梁柱的功能,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梁柱不合理之处,节省设计人员的检查步骤,按照软件给出的改进方案进行调整,保证梁柱设计的准确性,以此类推,其他建筑的组成构件也可以通过此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检查效率,使整个设计方案符合建筑单位的要求。第二,碰撞检查。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整个设计模型进行系统化检测,可以快速检测其存在碰撞的原因,方便及时整改,避免在实际施工中产生严重的矛盾,延长施工时间。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整个设计方案逐一检查,重点检查细节地方,可以将图纸导出,再借助BIM技术软件进行检查,并能给出修改意见,明确指出设计错误,以便设计人员自我改进,提高设计水平。第三,净高分析。任何建筑施工都要涉及安装各类管线,往往在管线较为密集的地方空间会较为狭窄,为了保证建筑的美观性,要采用BIM技术对建筑的净高进行充分分析,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楼层之间最少要保证2.2m的距离,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还可以利用软件的自查功能,及时找出设计的不足之处,促使设计人员对问题改正。

2.3任务分析

当建设单位中标后,会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其建筑地点的相关数据及各项资料,之后建设单位会将这些材料和相关设计要求转交给设计人员,以便其进行设计工作,符合设计要求,并要对建筑地点实际考察,主要包括地质情况、水文资料、地理条件等。利用BIM技术,可进行初步模型建设,设计人员可以提出多种设计方案,不断对其进行完善,选择最合理、价钱最低的方案,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工程量,经过多个部门多次讨论,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

2.4设计输出

当建筑设计方案完善之后,相关工作人员采用BIM技术展现整体设计效果,还能进行动态展示,不论采用何种展示方法,都能充分体现出建筑设计的特点,并能还原建筑场地实际情景,让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检查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充分说明自己的管理,设计人员也能及时理解其表达意思。除此之外,设计人员也可以利用BIM技术快速完成图纸对接工作,弥补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之处,使整个设计过程更加顺利,避免在具体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还能及时修改图纸,节省设计时间,保证整个方案的实用性,防止后期出现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2.5迎合国家发展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使用BIM技术能更好地适应国家大力发展数字化中国的大方向,同时也为日后开展BIM线上审查做准备,充分结合AI与建筑设计的融合,解放建筑设计人员的双手与劳动力,为发展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设计阶段采用BIM技术,可促使建筑行业朝着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要求设计、建设单位充分熟知BIM技术的优点,以及相关的使用方法。同时,设计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便发挥出BIM技术的最大作用,提高设计图纸的效率,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确保建筑施工稳定顺利地完成。

参考文献:

[1]袁云霞.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9):100-101.

[2]王会.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设计与建造应用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1,13(4):101-108.

[3]谢娜.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参数化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9(1):16-19.

作者:阮健航 单位: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城市地下公路隧道初设阶段设计方案 下一篇: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