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文化在主题餐厅设计的应用

时间:2022-11-30 10:15:54

渔鼓文化在主题餐厅设计的应用

〔摘要〕本文在对湖南渔鼓文化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传播渔鼓文化、提升主题餐厅特色、丰富传统建筑语义三个方面,分析了渔鼓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主题餐厅设计相融合的可行性,并对具体的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渔鼓文化;主题餐厅设计;应用

渔鼓文化是在湖南各地流传广泛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艺术特点和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深受当地人民和外来游客的欢迎。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湖南渔鼓文化和其他很多非物质文化形式一样,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加之自身在创新和发展上的问题,现处于日渐式微的局面。近年来,国家大力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湖南渔鼓文化作为被保护的对象,在保护和传承的途径方法上引起人们思考和研究。

一、湖南渔鼓文化

关于湖南渔鼓文化的起源时间有很多不同的口头传说。在这些众说纷纭的口头传说中,湖南渔鼓的起源时间有很多种,其来历也多与道教神仙人物有关,学术界已经一致认同湖南渔鼓起源与道教有关。有文字记述的湖南渔鼓最早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多年。当时著名的辞赋家宋玉因故遭到楚王流放,落脚在今天的常德临澧县宋玉村,在放逐过程中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贡献,很得民心。宋玉去世后,他的弟子用山中楠竹做成竹筒,随着竹筒击打的节奏进行吟唱,以此来纪念宋玉。这种敲击竹筒吟唱的方式最先传入澧水流域的渔民中,成为渔民在聚会时饮宴歌唱的自娱形式。通过后续的延续发展,逐渐成为湖南渔鼓中九澧渔鼓的起源萌芽,这在当地的县志上有相关记载。更可信的文献记载出自明代,明代的王夫之有一篇《船山遗书》的著作,对于渔鼓的存在形式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记载,甚至还写了二十多首《愚鼓词》,可以确认在明代湖南渔鼓已经开始作为一种成熟的与现代接近的艺术形式大规模流行。在古代,由于人们认知水平的限制和封建思想的影响,湖南渔鼓的表演内容中有很多封建迷信思想和神话色彩。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渔鼓在创作内容、表现形式上做了很多革新,抛弃了湖南渔鼓中原来存在的糟粕,加强了对现代生活的表现能力,出现了很多反映新生活的曲目,使其在流唱范围上更加广泛,在群众中的影响也得到很大提高,为我国的现代化文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分化成若干分支,因地域上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流派,其中以九澧渔鼓、零陵渔鼓和祁东渔鼓为主要代表。综合来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湖南渔鼓文化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娱乐性和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上都有重要的价值,在湖南渔鼓文化发展式微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保护、促进传承,非常符合时展的需要。

二、渔鼓文化保护传承与主题餐厅设计结合的可行性

1.“以点及面”传播渔鼓文化艺术魅力主题餐厅作为一种有形的经营场所,可以为非物质渔鼓文化提供适宜的附着点,二者的融合远远不是单纯的为渔鼓艺术提供表演场所可比。现如,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饮食文化的发展使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存在很重的猎奇心理和尝试心理。在主题餐厅的装饰和运营上,通过融合渔鼓文化元素和地方饮食特色,吸引人们前来就餐的方式,使人们在就餐和被服务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渔鼓文化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对渔鼓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再如,当前旅游文化发达、旅游活动活跃的情况下,主题餐厅可以利用自己独特的渔鼓文化主题装饰形式、格局和服务形式,向外地游客展现自己的主题特色,介绍渔鼓文化的历史,体现渔鼓艺术的魅力。使渔鼓文化艺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引起更广泛的关注,这对湖南渔鼓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很大的积极作用。2.“由表及里”提升主题餐厅服务特色渔鼓文化可以利用其独特的民俗元素为餐厅设计提供足够的主题需要,为主题餐厅赋予更深刻的内涵。现在的人们对饮食的需求早已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满足口腹之欲上,除了对食物的质量高要求之外,更加注重对用餐场所环境和服务的体验。一方面,湖南渔鼓文化艺术中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服装、道具和乐器等,通过对其艺术形式提取设计元素,合理应用在装饰设计布局和用餐服务中,能使顾客沉浸式用餐,由内到外感受到渔鼓文化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主题餐厅中少不了渔鼓文化的表演,通过高质量的渔鼓表演和特色新颖的活动,向顾客赠送一些渔鼓文创周边产品,以此拉近渔鼓艺术与人们的距离,满足顾客的用餐体验需求。对湖南渔鼓文化的传播有重要作用,从而推动渔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由浅入深”丰富传统建筑语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题餐厅可对包含传统文化特色的旧建筑进行设计改造而成。传统建筑在设计风格上与现代建筑有很大差异,但同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经典的审美理念和超群的建造技艺。通过对传统建筑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改造,不但可以融合二者在实用性上的优点,在外观上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文化与建筑的结合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视觉和听觉上。在餐厅设计中,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可见的渔鼓文化的形象和符号的运用吸引顾客的注意,再加上相关的渔鼓表演等形式的开展,使顾客由浅入深,由好奇到兴趣,逐渐对渔鼓文化和餐厅的建筑风格以及设计缘由进行深入了解。通过传统文化为旧建筑注入活力和灵魂,可使传统旧建筑重新焕发生命力,与渔鼓文化相互反哺,相互依存,相互映衬,实现渔鼓文化和传统建筑相得益彰的表现效果。综上所述,湖南渔鼓文化在主题餐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无形与有形、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把艺术美、建筑美和服务美的元素通过一定的设计技术和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既能提升餐厅在特色上的优势,也能达到弘扬湖南渔鼓文化的作用,同时,这种不依靠政府政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保护湖南渔鼓文化传承的方式,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具有很高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三、湖南渔鼓文化在主题餐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1.“虚实结合”,在设计风格上凸显文化元素在主题餐厅的装修设计中,可做到从餐厅的外观到室内的风格和布局都体现出湖南渔鼓文化元素。“积厚堂”民俗设计中就保留了青砖青瓦的基础结构,显得古色古香,传统氛围自然浮现,使人能很快融入其中。如在主题餐厅门头的外观和色彩设计中,可以融合湖南渔鼓文化艺术元素,再配合文字说明,既能使人一目了然,又能勾起人们的探究兴趣;在室内的装饰设计上,要抓住简洁和特色的要点,设计布局要尽量简单、合理、方便,不能忽视餐厅的用餐功能;墙面和地面是承受人们目光最多的地方,在设计上要注意对渔鼓文化元素的运用,比如可以使用雕刻有渔鼓乐器或表演场面的定制墙砖、地砖,在显眼处放置一些与渔鼓文化相关的周边文创产品;天花吊顶的设计不宜复杂,要尽量运用大量符合当地地域和环境特色的自然元素;灯光的设计和运用不宜过于华丽,因为湖南渔鼓文化在起源和发展中一直作为民间艺术形式,在人民当中流传,必须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环境。主题餐厅的设计风格与湖南渔鼓文化元素融合,使顾客对渔鼓文化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也能使餐厅直接体现自身的主题内容,提高顾客对主题餐厅环境的体验感与代入感,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为湖南渔鼓文化艺术带来更多的受众群体。2.“情境代入”在服务过程中提供文化体验在主题餐厅的运营方式设计上,要尽可能地体现湖南渔鼓文化艺术的内涵,提高渔鼓文化的魅力。湖南渔鼓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要提高自己的活力和传播能力,不能只靠静态的场景设计,例如武陵源一家民俗餐厅通过民俗表演与观众实现互动交流。因此,主题餐厅在运营过程中,可以邀请一些表演水平过硬、职业素质较高的专业艺人或习传团体,在餐厅的表演区进行专业的渔鼓表演,为顾客带来真正的艺术观赏享受。其表演内容尽量涵盖传统曲目和现代曲目,满足顾客的差异化需求。主题餐厅的工作人员根据男女差异,在着装上可以统一采用能体现渔鼓文化特色的传统服装。恩施州利川市一家民俗餐厅采用适当的化妆方式,为顾客提供用餐服务,在保持现代礼节同时,保留当地民俗文化形式中的身段和手势,给顾客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运营设计上还可增加与顾客的互动。给愿意尝试渔鼓表演的顾客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在交流活动中加深顾客对湖南渔鼓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提升了顾客体验满意程度;主题餐厅还可以在营业时间选取固定时段,组织举办一些与湖南渔鼓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鼓励更多的顾客参与,并为游客提供一些包含渔鼓文化周边礼品,既能有效提高顾客对用餐过程的满意程度,也能提高湖南渔鼓文化的传播效果。通过上述渔鼓文化主题餐厅运营方式的设计,能使渔鼓文化元素与现代餐厅功能达到更好的融合,突出餐厅的主题效果,在提高顾客用餐体验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经营收益,又更加主动灵活地实现了湖南渔鼓文化的传播和推广。3.“新旧并存”,在传统建筑中体现科技效果在主题餐厅的设计中还可以合理地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来使渔鼓文化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如上海的Ultraiviolet餐厅通过现代技术的运用设计出虚拟的草坪,使顾客得到不一样的室内就餐体验。室内两侧采用现代化的数字投屏,播放一些符合餐厅主体的表演内容。大尺寸的投屏不但可以提升顾客的欣赏体验,更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更加真实的文化体验。因此,在渔鼓文化主题餐厅中也可以考虑此类设计形式,从渔鼓文化中提炼乐器声音、词谱、说唱动态、发展历史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在虚拟用餐场景中。既可以使餐厅更具特色,还能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既创新了其文化传播媒介,也激发了文化受众者兴趣,使现代人更乐于接受传统文化。

结语

湖南渔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已成事实,对渔鼓文化的传承保护也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单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力有不及,最终的着力点还要落实在社会力量上,只有充分发动社会的积极性,提高人们对于古文化的保护意识,运用集体的智慧,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才能找到更多更好保护湖南渔鼓文化传承的方法。湖南渔鼓文化在主题餐厅设计上的应用,能为渔鼓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稳固的立足点,这是渔鼓文化能得以传承的前提。尽管主题餐厅作为一个具有企业性质的运营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还会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应用构想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为湖南渔鼓文化主题餐厅的开发和运行起到一些建议作用,为湖南渔鼓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研究和方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谢维.湖南渔鼓研究综述[J].艺术科技,2019,3210:142-143.

[2]杨扬.湖南常德渔鼓调查报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3]曹金果.湖南省曲艺类非遗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4]后俊羲.九澧渔鼓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作者:左文 张灿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上一篇: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下一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