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证书专业课程重组优化

时间:2022-08-18 08:58:06

会计证书专业课程重组优化

[摘要]在教育教学改革普遍实施的大环境下,基于市场用人需要的人才培养制度在目前教学实践中被普遍利用,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1+X证书制度。该制度实现了学生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整合,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就业能力。对现阶段1+X证书制度具体实施做分析可知,因为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方向会存在差异,所以在该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二者的并重,需要对专业课程进行重组和优化,这样教学目标会更好的完成,教学过程中内容重复或者是时间冲突等问题都会得到有效解决。基于会计教学实践分析1+X证书制度下的专业课程重组优化,旨在为当前的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会计;1+X证书制度;专业课程重组;优化

基于现阶段的人才市场调查发现各企业人才招收的要求和标准有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社会分布越来越细致的环境下,不少岗位的招聘既要求学生有学历,同时还要有技能等级证书,这使得一些学生无法实现真正就业。为了解决此问题,国家面对大环境积极推出了1+X证书制度,该制度的推行改变了目前的一贯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整体更加活跃,而且基于1+X证书制度培养的学生,其不仅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就业率也有了明显提高,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实践中,一些强调实践的专业都开展了1+X证书教学。会计工作对学历有要求,对证书也有要求,所以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强调1+X证书制度的推动意义显著。

一、1+X证书制度概述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基于1+X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的重组和优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1+X证书制度,其有哪些突出的价值。基于目前的实践做分析解读,1+X证书制度的全面认知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1”具体指的是学历证书,是指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文凭[1]。针对学生求职进行分析会发现诸多岗位有学历要求,所以获得学历证书是学生从业的重要一步。(2)“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体指的是在某个领域所具备的专业等级,是对实际技能的一种认可。综合两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可知,1+X证书制度具体指的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总结分析现阶段企业的用人需求会发现诸多企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对“X”有更高的关注度,因为“X”所表示的是学生从事某项技术性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基于1+X证书制度开展具体的工作,并基于学历教育和证书取得的双重要求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内容重组和优化,这对于实践教学进步来讲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1+X证书制度下专业课程的重组和优化

就会计教学实践来看,1+X证书制度的推广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和就业竞争力加强有突出价值,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关注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推进。结合目前的会计专业教学实践,要真正在教学中发挥1+X证书制度的优势,实现学生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两不耽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专业课程的重组和优化,以下是具体的设施措施。

(一)做好调查,明确差异

就1+X证书制度的具体推进来看,“1”和“X”的教学方向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二者统一的专业课程重组和优化,必须要对二者的差异进行分析。就“1”的教学分析来看,其强调的是学历教育,所以具体教学工作以拿到学历证书为根本目标,基于此,教学实践主要参考的是专业教学目标以及学校的教学要求[2]。“X”强调的是职业等级证书的获取。在实践中,要获取该证书需要通过报名、考试等流程,只有通过考试后才能获取证书,而就考试的内容来看,其更多强调的是行业规范以及专业技能。就会计专业来看,要获取会计证书,学生需要了解会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掌握会计实务原则以及技巧,同时需要具备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在学历教育中往往会被忽视。在教学实践中,要基于1+X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重组,只有在明确差异的基础上开展重组工作,重组后的专业教学内容才会更符合1+X证书制度的推广要求。以目前会计专业教学为例,要明确“1”和“X”差异,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对学校的专业建设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解读,同时对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以某学校会计专业为例做分析,该学校专业教学目标是:培育具备会计法律法规,掌握会计工作基本原理,能够解决会计工作问题的专业型人才[3]。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来看,其内容中的理论占比超过80%,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会计实务训练基本属于“0”状态,所以诸多毕业生在毕业后虽然有学历,但是没有相应的“能力”。(2)对会计行业的从业标准和要求进行明确。基于会计行业从业标准和要求进行分析可知,会计证是岗位上岗的基本证书,而且其有等级区分。不同等级的证书与岗位薪酬直接挂钩。对会计证考取的内容做分析会发现其强调的大部分是会计实务内容。(3)结合分析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实现两种教育的内容整理,使二者达到互补,这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重组课程内容,其不仅满足“1”的教学需要,也满足了“X”的教学需要。

(二)统筹规划,确定方向

在差异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对1+X证书制度的教育教学方向进行确定,这对于指导教学实践来讲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以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为例,通过差异分析做统筹规划,教学的基本方向有两个:(1)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法律法规。(2)让学生对会计实务有清楚的认知,并掌握会计实务的技巧、原则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基于此方向,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需要强调如下内容:(1)课程改变。基于具体方向做分析可知学历教育课程和技能证书教育课程都无法完整实现教学目标,所以必须要结合教学方向对课程进行转变。某高职院校基于具体方向转变课程,实现了教学实践中理论和实践课程各占50%的教学局面。(2)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方式与方法和具体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是有显著关联的,在课程内容转变的情况下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对于教学实效提升帮助很大。某高职院校基于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了项目教学法和案例组织探讨教学法,两种方法的利用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力。

(三)课程重组,强调并重

基于头筹规划的具体方向对课程重组进行分析,这对于专业课程的完善性、有效性建设意义显著[5]。因为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的方向是不一致的,即前者侧重理论,后者重视实践,所以在课程重组的过程中需要强调二者的并重。某高职院校在课程重组的过程中,基于“1”和“X”并重的理念,实施了如下的课程重组策略:(1)结合会计行业的上岗要求和从业规范对现阶段的学历教学内容和证书教学内容进行了框架提取,明确了两个方向教学的重复内容以及不同内容。(2)基于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的要求对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结合性做了分析,同时构建了实践和理论融合课程。(3)构建了诸多运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课程,旨在利用这些课程训练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就该院校这三方面工作的具体实施来看,其很好地使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实现了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有了明显的加强[6]。不仅如此,该院校积极联系实习单位,推选优秀学生进行实习,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学习,由此实现了教学成绩的显著提升。

(四)总结优化,深化教学

基于专业课程重组推进教学工作,积极总结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其他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对现阶段的教学课程、教学方法等进行优化,这样,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会有显著性提升。以某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为例,在1+X证书制度下实现专业课程重组之后,该学校会计专业利用案例分析研讨的方法进行教学,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因为教学方法的实践性表现比较弱,所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未达到预期[7]。基于这种情况,学院的老师基于工科专业教学中的项目驱动法开展了具体教学,围绕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训练目标构建了不同的会计实务项目,并让学生分组参与其中,通过项目的分析与完成,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得到了综合训练,最终的教学考核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1+X证书制度在目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就该制度的具体应用来看,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价值,所以强调该制度推广意义显著。需要注意的是,在1+X证书制度的具体实施中,因为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的具体方向有差异,所以二者的融合教育会出现专业课程效果差或者是覆盖不全面的问题,基于该问题讨论研究1+X证书制度下的专业课程重组和优化,这于实践而言帮助很大。

参考文献:

[1]王琦.基于“1+X”证书的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为例[J].时代经贸,2020,524(27):104-105.

[2]刘阿千.智能财税1+X证书在会计专业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0,755(17):197-198.

[3]周青蓝.“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当代会计,2020(15):15-17.

[4]童莹.“1+X”智能财税证书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时代经贸,2020,526(29):85-86.

[5]俞矜慎.基于1+X证书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9(19):145-146.

[6]王旭霞.1+X证书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融合研究[J].经贸实践,2019(22):134.

[7]徐婧.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29):12.

作者:方瑜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用 下一篇:电力物联网的接入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