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学生的“经纪人”

时间:2022-10-30 11:58:22

当好学生的“经纪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而我们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善当学生的“经纪人”,让学生能很好地与社会融合,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以实践长知识,以知识助实践,从而达到知行统一、行中求知、知以导行的良好教育效果。

一、树立正确的“经纪观念”

1 服务观念。艺人的身份决定了其总是站在高高的舞台上接受鲜花和掌声。此时经纪人就是默默无闻地提供周到的服务,无论是场地节目的选择。还是衣食住行的安排,都需要经纪人一一落实。这就要求经纪人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师也要有服务学生的观念,从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转换到平等参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在探究活动中碰到的问题,老师均要有求必应,热情地为学生服务,让他们尽心、舒心地施展才智,使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 市场观念。经纪人有强烈的市场观念,他们思维活跃,高瞻远瞩,有很强的竞争意识,能根据市场的波动和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经纪策略,保证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为此,语文教师也应具有这种意识,认真分析社会反馈出的需求信息,仔细帮助学生选择语文课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系列主题活动,使实践的内容与时代合拍,实践的成果为社会接受。

3 效益观念。经纪人最关注的往往是演出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他们施展出浑身的解数,瞄准市场,盯着观众群,力争效益最大化。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师也要有效益观念,关注学生的实践效益,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构成、实践能力、人际关系等综合因素,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有计划、有落实、有收获,真正做到面向未来,学以致用,服务人民。

二、构建科学的“经纪方法”

由于年龄、心理、学识等诸多原因,学生独立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能力还不够强,需要教师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作用。

1 引“路子”。一位成功的经纪人,总是先摸透市场行情,揣摩观众的心理需求,为所服务的艺人指引出一条条闪光的大道。语文实践活动中,囿于师生间的知识水平、经验阅历等巨大差异,决定了语文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加以指导,根据学生的综合因素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取切合实际的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学习《向沙漠进军》等关于环境保护类的课文后,不妨给学生出这样的题目:“地方民营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探究”等等,让学生顺着这些“路子”,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

2 “搭台子”。为了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经纪人总要四处活动,多方洽谈,对场地、音响、服饰等都有周密安排,通过细致的工作,为艺人的活动搭好“台子”。学生生活的空间较窄,对社会了解不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备好料子,搭好台子,使学生能顺利地开展活动。如进行“预防流行性疾病措施的调查与思考”这类实践活动时,语文老师可会同学校预先联系好政府、卫生防疫部门等,请他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3 找“缺子”。“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演出中,艺人易为热烈的场面、热情的观众所陶醉。作为旁观者的经纪人总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时地从演出中找出“缺子”,指出问题。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也容易产生浅尝辄止的成就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头脑冷静,避免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本着“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原则,和学生一起探究实践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分析每一个结论,总结每次得失。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时空,使研究的课题多样化,内容具体化,思想深刻化。

三、营造和谐的“经纪关系”

出色的经纪人会为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成功地处理好各种关系,使得自己与艺人、观众、社会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语文教师,也要处理好自己在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几种关系,使得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相得益彰。

1 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实践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共同讨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该把主动权、支配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的主体。

2 处理好教师与教师的关系。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也具有教育的功能。

3 处理好学习与实践的关系。语文教师不能因为实践活动的重要,就顾此失彼,而让学生耽误了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作为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实践活动中的“经纪人”,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发展,唯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有生命力,我们基础教育的明天才光明灿烂。

上一篇:略谈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下一篇:不能忽视后进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