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建筑墙体裂缝的成因及控制

时间:2022-10-30 11:57:15

议建筑墙体裂缝的成因及控制

摘 要:墙体裂缝是常见的建筑质量通病之一,墙体裂缝的出现,轻微的会影响房屋的美观,造成房屋渗水、漏水,严重时则会影响整个房屋结构的承载力(对墙承重结构而言),如果不能进行正确地处理,将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本文对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关键词:墙体;裂缝;原因;控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住宅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我国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墙体出现的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且还造成房屋渗漏。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墙体裂缝的成因分析

1.1 设计施工方面

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外墙的细部设计经常被忽视。例如。没有对墙上的天然气孔、空调孔、排气孔等进行详细的说明,设计的图纸上也没有明确的标出。这些都会造成工程竣工以后,房屋居住者私自进行空洞的开凿,使得墙体受到损坏,给墙体的裂缝和渗漏等埋下了隐患此外,在设计的时候,没有标明框架结构与砖砌体的连接处进行钢板网片得加强,又没有对墙体的结构性裂缝进行特殊的处理。也未对因地基的沉降产生的各种墙体裂缝做基础处理。与此同时,在工程施工的时候,由于施工顺序不科学、施工工艺不合理、混凝土及砖砌体与粉刷层未进行界面处理或者为赶工期墙体砂浆强度还未达标就进行内外墙粉刷等,这样造成了一定的质量问题,也是造成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原因。

1.2 温差裂缝

温差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渗漏的主要原因。温差裂缝的轻重程度与环境温差成正比,温差大时裂缝就严重,温差小时裂缝就轻,屋面保温隔热效果好的裂缝轻,保温隔热差的裂缝较重。这类裂缝、渗漏常在建筑物(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混凝土平屋盖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门窗洞两边,以及砌体女儿墙根部。温度裂缝形态呈“八”字型或直线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又仅一端有。由于混凝土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在环境温差影响下,混凝土和砌体之间的变形差异导致构件中产生温度应力,混凝土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导致砖砌体和混凝土屋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当约束条件下作用于构件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超过砌体的抗拉或抗剪强度时就产生了裂缝,雨水沿外墙从裂缝渗漏到室内,这就是温度裂缝、渗漏产生的直接原因。

1.3 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影响

(1)墙体产生斜向裂缝。假若地基在软土层上,当地基出现不均匀下沉的时候,墙体必然会出现裂缝,此时的裂缝通常表现为斜向裂缝。这是因为软土层通常会让墙体承受比较大的剪切力,在加上当时的墙体结构较差、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以及施工材料不合格时,墙体开裂的可能性会因此大大提高。(2)窗间墙产生水平裂缝。产生此种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在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3)房屋低层窗台下出现竖直裂缝。出现此种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着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如礼堂、厂房等工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严重时还会挤坏窗口,影响窗扇开启。除此之外,假若房建筑的地基建立在冻土层上面,地基的冻胀作用也会影响窗台,使其产生裂缝。

1.4 结构性裂缝

结构性裂缝是由于上部荷载而引起的裂缝,表明墙体承载力不足或存在较大问题。因房屋结构的原因产生的裂缝只要有以下几种情形:结构设计有差错,由于计算荷载时有遗漏,构造不合理造成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砌体施工质量差,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厚度不均匀、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等。砌筑砖墙时,未对砖块湿水采用干砖上墙等都会降低砌体承载力,使墙体日后出现裂缝;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因为在房屋建成后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载面面积,消弱了墙体承载力,从而引起墙体裂缝;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从而使墙体受到破坏,引起墙体裂缝。

二、墙体裂缝的控制措施

2.1 搞好工程设计

为控制裂缝的产生,在房屋建筑的平面布置设计中,结构的平面形状应力求规则对称,如平面形状不规则,应尽量采用伸缩缝将其分成若干独立规则单元,“以放为主,抗放兼施”,以避免由于墙体温度变化产生竖向开裂;在房屋建筑的竖向设计时,应力求按竖向规范规则,尽可能不出现错层,以避免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水平裂缝;加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使砌体适应甚至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减少建筑物端部的门窗洞口,增大端部洞口到墙端的墙体宽度,加强圈梁布置,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做好屋面保温层设计。屋面加设保温层可以有效减小屋盖与墙体的温差,保温层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应设隔气层、保护层、透气孔等。

2.2 打牢地基

合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可在基础(±0.00)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砌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采取砖浇水润湿,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强度、饱满度,增加砖层之间的粘结,施工临时间断处严禁留直搓等措施,都可大大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加强地基探槽工作 对于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对探出的软弱部位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反砖旋,以适应窗台的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可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另外窗台部位砌筑时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

2.3 规范墙体施工

(1)在砌体的施工之前,应当对施工所需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质量不达标者坚决不能进入施工现场,砂浆的搅拌首先应当依照配料要求配料,随后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在墙体砌筑的时候,应该注意增强砂浆的强度,保证墙体有足够的抗拉能力。(2)砌体时应该严格遵守每日不能高于l.8m的砌筑高度。(3)墙体装修的施工方案应该细致全面充分,在平层、面层或者其它分项施工时的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到位。(4)批荡应按要求分层进行。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石灰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七至八成千之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三、结论

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影响因素多、控制难度较大,但总体上不外乎以上几种类型。只要采取全过程控制的方法,从设计到选材和施工都加强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就能大大减少墙体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或将裂缝数量控制在最小程度,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政.房屋建筑中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四川建材,2011.(6).

上一篇:简述档案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下一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