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华:在Dr.Wine来一场“约醉”吧!

时间:2022-10-30 10:51:21

喜欢喝葡萄酒,也品尝过不少,却记不住自己到底喝过哪些葡萄酒;想在商场挑选一款葡萄酒品尝,但酒瓶标签上的英文、法文或者西班牙文看得云里雾里;刚刚购入一款珍贵葡萄酒,却遗憾没有懂行的人一同欣赏……一款名叫Dr.Wine(葡萄酒博士)的工具社交移动应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Dr.Wine主要面向葡萄酒“发烧友”,提供酒标扫描识别、酒人酒事记录、圈子分享约醉等功能与服务。

Dr.Wine 联合创始人辛华表示,不同于啤酒、洋酒和白酒的品种简单,葡萄酒的酿制特殊性导致全世界有超过200万个单品的存在,而目前DR.WINE数据库已经拥有80万条基础数据,并在不断扩容中。为了避免繁琐,Dr.Wine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发烧友只需给酒标拍张照,就能完成该瓶红酒的基本信息记录工作,并将其放入“我的酒窖”。

不只作为品酒记录工具,Dr.Wine还引入了社交的概念。你可以将品酒笔记分享到你在Dr.Wine的好友圈,也可撰写随笔,配上时间、地点、人物、图片,和别人一块分享你的“红酒生活”。当然,你也可以查看好友的分享,点评、甚至收藏。另外,你还可以直接向好友发出“约醉”邀请。其实早在创立之初,辛华就为 dr.wine 确定了产品的社交属性。“你可以依靠扫描酒标吸引用户加入,但如何增大使用频次、互动深度、停留时长和持续粘性?只有靠人与人的关系,那就是社交。”他说。通过扫描酒标为切入,以经营葡萄酒领域“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心,将社交圈子作为设定的主页面,dr.wine 大力推动陌生人的线下“约醉”互动。

2013 年 3 月,dr.wine IOS 版本上线,一时间引来众多葡萄酒发烧友下载,同年 8 月又推出安卓版。《橄榄美酒评论》感叹:“葡萄酒移动社交新时代来临。”

自 2014 年 5 月底拿到 800 万元天使轮融资后,dr.wine 又于今年 1 月获得 SIG 的 A 轮数百万美金融资。如今 B 轮已经开展,并确定了部分产业背景投资人。

他认为推出红酒买卖的时机尚不成熟,如何先把 dr.wine 做成一款大众需要的产品,才是第一位的。

今年 5 月 8 日推出的 2.0 版本为未来商业模式作了许多铺垫,如新增的积分体系功能。“这样做一方面增强了趣味性,便于用户更活跃地进入社交板块;另一方面也为未来注册用户的信用评级奠定基础。”在辛华看来,dr.wine 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C2C 或 B2C 电商功能。

鉴酒大师加“约醉”平台

葡萄酒市场品牌众多。据统计,眼下全世界红酒单品高达 200 多万个,所谓进口原装葡萄酒更是数不胜数。要在如此浩瀚的酒品世界里,一下就辨别出一瓶酒的名称、酒庄、年份、产区、品种和排名等信息,似乎是不可能的。

dr.wine 只需扫描葡萄酒标牌就能做到,还能显示参考价格、评价与相关链接,让人能立即对一瓶酒验明正身。这给予发烧友巨大的方便,但 dr.wine 的功能还不止于此。

一个周四傍晚,在上海大学路的 dr.wine 办公室,来“约醉”的琪琪拿着一瓶“肯德-杰克逊酒园精选黑皮诺干红葡萄酒”(Kendall-Jackson Vintner’s Reserve Pinot Noir),优雅地为辛华斟酒。这瓶很适合办公室喝的红酒产自加州索诺玛县(Sonoma County),在黑樱桃果香与温和单宁的完美结合下,沁人的醇香瞬间弥漫整个屋子,让在场酒友为之沉醉。他们都是通过 dr.wine 的“约醉”功能过来的。这种每周一次的鉴酒、品酒和聊酒的“约醉”,已成为dr.wine 的传统。

哪些店家是品酒的最佳去处,也是“约醉”提供的信息之一。dr.wine 向注册用户精心推介的好去处统称“联盟餐馆”,用户凭借 dr.wine 的注册记录,可享受免开瓶费。

杰克和爱丽丝就是在 dr.wine 品酒时相识的。各自都做点红酒生意的他们一来二往,还达成不少商业合作,“上一单生意金额达到几十万元”。

当杰克跟辛华提起此事,问他“怎么没想过在dr.wine 开一个红酒生意板块”时,辛华只是一笑表示恭贺。他认为推出红酒买卖的时机尚不成熟,如何先把 dr.wine 做成一款大众需要的产品,才是第一位的。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至少有 600 万葡萄酒持续消费者,其中 200 万属于发烧友。怎样牢牢粘住这些发烧友,是 dr.wine 成功的关键。

Dr.Wine 还可以让发烧友摆脱记录红酒信息的笔记本。只需给酒标拍张照片,dr.wine 的图形识别技术就能完成对酒的基本信息的记录,并将其放入“我的酒窖”标签下。

此外,在品酒时把情怀和感悟分享给“投缘人”,也是酒友喜欢做的事。dr.wine 于是设立一个“日记板块”,供酒友宣泄情绪、抒发感想。

dr.wine 问世记

通过早年创业奋斗完成了原始积累的辛华,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合伙人熊三木为工作往返世界各地,大部分时间在航班上度过。对葡萄酒的共同热爱让他们相识,最后成为了生活中的好友和工作中的创业伙伴。

“葡萄酒是自然和时间完美结合后的佳酿,在它的世界里一直都充满了各种惊喜与奇迹。当你很真切地去对待它、品鉴它、拥有它,就会发现原来它是一件饱含鲜活生命原汁的艺术品,真的会走进你的心里。”

视红酒如知己的辛华和熊三木,可以不远千里地寻访好酒。2012 年初一个傍晚,在品酒归来的航班上,熊三木发起牢骚:每次点酒,总会由于记不住各种信息而差了辛华那么一点点。灵光乍现之下,一个念头在两人脑海中奔出:可否搞一个扫描辨别葡萄酒的软件?dr.wine 于是初具雏形。当时熊三木还有脱不开身的工作,辛华便全力投入进去。

要将设想变成现实谈何容易。一开始他们甚至不知道,搞这样一款 APP 需要多少资金。曾在商界打拼的辛华凭着经验,拿出一份可行性计划书,两人各自投进几十万,在上海成立麦督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实务运作。

在当时,专业设计手机 APP 扫描软件和图像识别都是难以跨越的障碍。辛华花了不少时间,才在美国找到一家可以整套完成程序设计和编制的公司,又与国内一所知名大学一起进行技术研发。花费大量精力后,2013 年 3 月,首款 dr.wine 推出了。

创业之初,辛华和熊三木曾就是否为 dr.wine 设置社交属性进行了大量讨论,最后一致认为,社交必须成为 dr.wine 的第一属性。如今“约醉”已经被许多葡萄酒发烧友所认可,熊三木形象地说,“社交功能让 dr.wine 更接地气。”

但 dr.wine 的成功上线,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笑容。由于软件用起来很不理想――不仅葡萄酒数据库不够强大,趣味性也有欠缺,用户粘度不够强,“吐槽”评论接踵而至。

在资金和技术人员都匮乏的前提下,如何去发展和扩容,让 dr.wine 更具魅力,是他们面对的难题,好在共同的嗜好让他们从没想过放弃。两人决定在追加投入的前提下引进资本。

一天,辛华受邀去珠海打高尔夫,邀请人也是红酒发烧友。品酒时他们聊得很开心,对方得知dr.wine的情况后特意问:是否有意向融资?翌日又重提此事。

回来后,辛华和熊三木又接到电话――其他朋友也有强烈的投资意向。一时间,dr.wine 成了香饽饽。

有了资金,辛华率领团队,对葡萄酒数据库再次进行收集与筛选,将相关基础数据扩大到 80 万条,同时进行重新编程、设计,新版 dr.wine 终于完成。虽然对低级别葡萄酒的显示不够灵敏准确,但标牌识别能力的提高博得大量好评。随着“约醉”等活动的展开,dr.wine 被发烧友口口相传,注册量不断上升。

未来商业模式构想

任何一款热门 APP 的上线,最终都绕不开以何种商业模式盈利的问题。辛华他们认为,葡萄酒在互联网上创业还是一片蓝海,没有自身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对葡萄酒的贴切了解作基础,产品要让市场认可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在增加技术内涵的同时不断创新。在国内葡萄酒移动应用领域做得比较好的酒咔嚓、酒伯乐等,都以导购为主要商业模式。不过,他们并不急于让Dr.Wine变现,而是希望先做好产品体验,以获得更大的用户群认可。

有市场人士分析,中国目前有超过1900万葡萄酒持续消费者,每年葡萄酒消费额达600亿元至800亿元。在未来1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葡萄酒第一大市场,葡萄酒年消费额过5000亿元,消费人群过亿。

“中国至少有500万至600万葡萄酒持续消费者,其中200万为葡萄酒‘发烧友’。只有率先牢牢把握这超过200万‘发烧友’,才可能去考虑变现。 ”辛华这样说。

对Dr.Wine的商业模式,辛华有很多设想。比如,做电商导购服务,“毕竟谈来谈去,最终葡萄酒爱好者还是需要买酒喝”;企业用户的收费模式,针对那些需要更丰富功能、展示机会的葡萄酒中小型零售商、进口酒庄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最近上线的新版本中,也能看到他们为未来商业模式埋下的伏笔。如,新版本中增加了“积分体系”功能,用户在Dr.Wine上进行酒品点评、回复、发帖、纠错等可以获得相应积分,随着积分的增加,用户等级也会提高。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增加趣味性鼓励用户更活跃的社交,另一方面为未来构建出用户的信用评级体系奠定基础。如果 Dr.Wine上要发展出 C2C与B2C电商模式,那么今天获得更多积分的用户,未来就可以成为一个“皇冠卖家”。

辛华表示目前各类索引链接导购、企业用户收费模式等商业构思也已经在策划中。dr.wine 大规模商业化的 3.0 时代即将到来。

上一篇:一种非线性频/压转换电压输出的最优设计 下一篇:81岁的留学生郑建阳: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