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识别能力与在校生人际关系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10-30 10:09:00

微表情识别能力与在校生人际关系相关性研究

【摘 要】目的: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非常短暂、很难被观察者捕捉到、反映人们试图隐藏的真实情绪的表情。通常人们察言观色的能力越强,其人际关系应更好。本研究考察微表情识别能力与人际关系敏感程度的相关。方法:对被试施测人际关系量表与微表情识别能力训练测试,分析两者的相关。结果:(1)在校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性与他们的微表情识别能力无显著相关;(2)女生的微表情识别能力要优于男生;(3)来自县城及城市的在校生的微表情识别能力优于农村的在校生。结论:微表情的识别能力在性别、家庭住址、文理方向与受教育程度上有差异;微表情识别能力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微表情识别能力;在校生;人际关系

0 前言

微表情(microexpression)是人类试图压抑或隐藏真实情感时泄露的非常短暂的、不能自主控制的面部表情 (梁静,等,2013),持续时间最多为1/5秒左右。有关微表情的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课题,国内外已经有较多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吴奇等系统梳理已公开发表的微表情实证研究报告,对测量微表情识别能力的早期研究、目前基于微表情训练工具(METT)的微表情识别应用研究以及微表情表达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吴奇、申寻兵、傅小兰, 2010)。

早在春秋末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说过“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讲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观察人的说话和脸色来揣摩别人的心思。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1944年,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在 《说文》一书中找出9353个正篆,发现其中有354个是描述人的情绪表现的字,并根据这些字的意思将它们分为18种类型(许远理、李亦菲, 2000)。

人际关系是重要的社会现象,人际关系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际交往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表情,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而有些表情和信息是不希望别人知道和了解的(如商业谈判过程中,对对方出价的高兴),但通常人们又都希望了解他人真实的想法。微表情能反映人们的真实情绪,从而间接体现人们的真实想法。因此通过微表情可以得他别人隐藏的真实信息。除此之外,单纯的增加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对于人们的日常交往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研究发现微表情识别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吴奇, 等, 2010),“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表情的识别能力和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以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Ekman, 2007)。识别某些情绪比其他一些情绪更重要,如对与是否存在威胁的判断而言,知道某人在生气比知道某人高兴更有价值(Hansen & Hansen, 1988)。另外,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开始通过网络、手机等非直接接触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这种间接的交往模式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面对面交流的技能,因此,本研究考察微表情识别能力和人际关系敏感性的关系。

1 研究方法与过程

1.1 被试的选取

本研究采用74名被试,其中男生30名,女生44名;来自乡农村的被试41名,来自县城与城市的被试33名;独生子女19名,非独生子女55名。

1.2 研究工具

1.2.1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参见http:///xinli/shownews.aspx?newsno=475&NewsType=XinLiCePing)。问卷内含有四个维度:交谈维度,交际维度,待人接物维度,与异性相处维度。问卷共含28个题目,均为选择题类型。如:关于您自己的苦恼经常无处倾诉,回答是不计分,回答否计1分,28道题总分得分越高者,表明其人际关系状况愈好,各纬度计分方法一样。

1.2.2 微表情识别能力

本研究采用的是Paul Ekman于2002年研制出第一个微表情训练工具(Micro Expression Training Tool, METT)。该工具包含前测(pretest)、训练(training)、练习(practice)、复习(review)与后测(posttest)五个部分(吴奇, 等, 2010),测试情绪包括快速出现的悲伤(sad)、愤怒(angry)、惊讶(surprise)、恐惧(fear)、厌恶(disgust)、轻蔑(contempt)、高兴(happy)等七个基本情绪。

1.3 实测过程

将《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MEET同时施测,并保证对施测结果保密,减少被试的顾虑,以求达到客观真实的要求。为避免被试由于不了解英文单词的意思而影响正确率,施测人员在实测过程将选项的中文图标贴在屏幕选项旁边供被试参照。

1.4 数据处理

数据全部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处理。

2 结果

2.1 人际关系敏感性分数及其与微表情识别能力的相关

通过对在校生人际关系总分以及回收的问卷进行的分析,总分为28分的人际关系量表,样本得分均值为19。

统计结果表明,在校生的人际关系总分与微表情识别训练准确率的相关性为0.071(p=.574),并无显著相关。

2.2 微表情识别能力在性别差异、家庭住址、文理科方向、受教育程度上的描述统计,见表1。

结果表明,表现在女生的微表情识别能力要优于男生,高出3.7个百分点。在家庭住址(代表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因素上,来自县城及城市的学生的微表情识别能力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3 讨论

3.1 在校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总分以及回收的问卷进行的分析,对于总分为28分的人际关系量表,总体得分均值为19,我们推理总体上在校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均较好。量表得分低于7分为独来独往,处于孤立状态,调查所得数据显示,这样的在校生只是极少数。问卷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在校生懂得如何倾述自己的烦恼,学会面对自己的困难,懂得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的四个维度上,在校生与异往的得分均值最高。原因可能是在校生大部分正处于青春期或者成年早期,而此阶段需要解决的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与亲密对孤独的冲突。获得牢固自我统一性的青年人,渴望与别人发生亲密的关系,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Erikson, 1963)。

3.2 在校生微表情识别能力的特点

通过对在校生微表情识别能力的测试,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在校生的人际关系与微表情识别能力虽然没有显著相关,但是微表情的识别能力在性别、家庭住址、文理方向与受教育程度上有明显的差异。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2.1 在性别的差异上,女生的微表情识别能力分数高于男生,但是否女生的微表情识别能力与人际关系有显著相关,尚有待进一步证实,性别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变量。男女性别差异导致的社会角色的差异对微表情识别能力会有一定的影响。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男女性别社会角色的不同,也决定了男女社会化的方向不同。不同的社会化定向必然导致男女有选择的接受社会所分配的任务、并形成与他们性别角色地位相适应的不同的心理内容和人格倾向。男女个体按照适合自己的行为方式来认识社会、思考、行为,造成性别角色心理上的差异。(陈虎强, 1998)正是这一差异造成男女生在微表情识别能力上也存在着差异。通常女生的社会角色要求温柔、顺从以及依赖、合群,所以女生的社会角色要求其更应该学会“察言观色”。

3.2.2 在微表情的识别能力上,来自城镇的在校生得分均值也高于来自农村的在校生。有研究者认为(孙付胜, 2006),城市经济条件优越,父母大多都接受过好的教育,而且在教养子女方面表现出更多理性科学,他们也会给孩子更多的理解、温暖和沟通,同时他们也会对子女进行干涉,希望子女达到自己的期望。导致在城市长大的儿童,相比于在农村长大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理论发展的比较早,即对他人心理状态及行为的推理或认知发展得更为成熟。这可能是来自城镇的学生在微表情测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的一个原因。

4 结论与展望

在校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与他们的微表情识别能力无显著相关。但女生的微表情识别能力要优于男生,来自城镇的在校生的微表情识别能力优于来自农村的在校生。

本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如微表情识别能力的性别差异以及是否微表情识别能力和人际关系的相关会因性别不同而有不同显著性,即性别对微表情识别能力和人际关系敏感性具有调节作用。下一步需要加大被试量,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同时,国外开发的微表情识别能力训练的跨文化有效性是目前微表情识别研究中的需要明确的问题。微表情识别能力训练虽然有可靠的信效度,但以往研究都局限在西方文化下的被试群体。现在并不知道使用训练是否也适用于其他文化中的人群(吴奇, 等, 2010)。因此,我们需要对微表情识别能力训练从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一方面用东方文化下的被试,考察其跨文化条件下训练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采用其范式,改用东方人表情面孔作为刺激材料,考察是否训练效果更好,以确定西方面孔刺激材料是否有影响。

【参考文献】

[1]Ekman, P. Emotions revealed: Recognizing faces and feelings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al life[M]. New York: Times Books, 2007.

[2]Erikson, E. H. Childhood and Society, rev. ed[M]. New York: Norton,1963, 1958: 159-256.

[3]Hansen, C. H., & Hansen, R. D. Finding the face in the crowd: an anger superiority effec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8, 54(6):917-924.

[4]陈虎强.男女大学生交往障碍的性别差异调查研究[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8, 16(3): 86-89.

[5]梁静,颜文靖,吴奇,申寻兵,王菁,傅小兰.微表情研究的进展与展望[Z].中国科学基金,2013, 2,75-78.

[6]李士保,席波,付茂笋,孙付胜.城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5):398-399.

[7]吴奇,申寻兵,傅小兰.微表情研究及其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9): 1359-1368.

[8]许远理,李亦菲.情绪智力魔方[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上一篇:A Study on North American Stereotypes about... 下一篇:基于网络环境的汽车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