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孤独

时间:2022-10-30 10:06:29

摘要: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具分量的女作家。本文以她的三部代表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婚礼的成员》为分析对象,探索其小说所反映的孤独主题,以便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并对其社会意义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孤独 仰的缺失 情的荒诞 情的无能

步入20世纪以来,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然而,在享受优越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却不得不面对精神世界的忧虑与困惑。在美国,人们更热衷于追逐财富和地位,人与人之间因为缺乏真正的交流而愈显孤独。而美国南方在这方面则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内战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工业化不可避免地侵入保守的南方,南方人在传统道德和现实精神的夹缝之间挣扎不已,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孤独。作为一位重要的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自然也不遗余力地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并使之在作品中留下印记。她的所有小说几乎都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人在社会中永远被禁锢于孤独状态,人不惜一切代价试图冲破这种孤独,但努力最终总是无济于事。

信仰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上帝不是万能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上帝,试图找到一条自我救赎的新路。然而,现实往往和人的意愿背道而驰,失去了上帝的人们无所依傍,精神空虚,寻找的路途又困难重重。于是迷惘、困惑、孤寂的情绪困扰着每一个陷入信仰危机的人。麦卡勒斯的小说深刻揭示了美国传统价值观崩溃的20世纪初期的人们被信仰危机困在孤独迷惘之中得不到救赎的社会现实。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几位主人公都不信仰上帝。比夫的婚姻生活很不和谐,妻子的强悍,尤其是他丧失了性能力,给他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在孤独的生活中,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开始质疑上帝。根据《圣经》,上帝用男人的肋骨创造了女人,女人必须服从丈夫的权威。而比夫在婚姻中并没有如愿以偿,相反,妻子却扮演了他的角色,于是,他怀疑上帝所赋予男人的支配地位。他无法正常地与人交流,只好压抑自己的情感,最终造成了心理扭曲,变得更加孤独。米克梦想成为伟大的音乐家,然而她对音乐的执著追求不仅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反而还遭到所谓的上帝信徒们的嘲讽。米克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蒙受上帝祝福的孩子,她不再相信上帝。失去信仰的米克在众人眼中是特立独行的,她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子。在人群拥挤的房子里,她内心的孤独感尤为强烈。米克想逃离这个世界,去一个隐蔽的地方研究音乐,但是这样的好地方是不存在的,她只能把自己的脑袋分成“里屋”和“外屋”,在“里屋”中追寻音乐,把自己锁在了孤独的牢笼里。米克选择了自我救赎,小小年纪就去工作赚钱,在乏味的工作中,她逐渐丧失了对音乐的灵感,“里屋”离她越来越远,自我救赎以失败告终。米克没有了信仰,精神像是一直处于疯狂的状态,却根本没有什么事值得她发疯,唯有孤独感是真真切切的。杰克是位狂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可他最初的信仰是耶稣。资本家无休止地追求剩余价值和剥削压榨工人阶级。杰克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看穿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他不再信仰上帝,也放弃了耶稣,因为教会为了自己邪恶的目的歪曲了耶稣的精神。为了解救被束缚、被奴役的南方,杰克满怀激情地四处宣讲真理,然而他却被他希望帮助的人所误解和排斥,他的信仰太执著、太热烈,注定要遭到孤立。杰克被这个陌生的小镇遗弃了,他的孤独感如此强烈,内心充满了恐惧,只有通过喝酒来麻痹自己,可是酒醒后,杰克依旧孤独。考普兰德是一位为民权奋斗的黑人。他不相信白人的上帝,是位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甚至到了疯狂偏激的地步。他竭力要完成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医生放弃了,他希望用自己的信仰、力量和尊严改变民族的命运,可是黑人种族的麻木、服从和谦卑让他筋疲力尽,黑人同胞绝望的生存让他发狂,与同胞之间的信仰隔阂使他孤独无助。

爱情的荒诞

爱情一直是文学史上屡试不爽的万灵丹,不论在怎样悲惨的境遇里,只要遇上爱情,幸福和温情总会在身边出现。而麦卡勒斯却在小说中用荒诞的方式诠释了她眼中的爱:在孤独面前,爱是苍白无力的,不能把人从互相隔绝的状况中解救出来。

《伤心咖啡馆之歌》上演了一场荒诞的三角恋。爱密利亚小姐是镇上最富有的人,长着一副男人的骨骼和肌肉,还有一双斗鸡眼,最热衷的事情就是和人打官司。但就是这个长相和性情奇怪的女人,却赢得了镇上最英俊的男性马西的爱,而马西的爱完全不是因为钱财,只是单纯的爱情。李蒙表哥是个长相猥琐的驼子,细细的罗圈腿似乎都难以支撑住他的大鸡胸和肩膀后面那只大驼峰。然而这样一个身份不明、年龄不清的驼子一出现在小镇上,竟得到了向来刻薄的爱密利亚小姐的爱。而李蒙表哥则疯狂地迷上了出狱后再度沦为恶棍的马西。在这个三角恋中,每个人因为爱情而发生改变,每个人也都因为爱情而遭到伤害,最终,爱情导致了悲剧结局。马西自从爱上爱密利亚小姐以后,就马上痛改前非,用了两年的时间改造自己,他辛勤工作,尊敬长辈,变成了一位绅士;罗锅出现以后,爱密利亚小姐则变得有些温情脉脉了,她总是深情地注视着罗锅:“她的表情里包含着痛苦、困惑,也有不确定的欢欣……像一个孤单寂寞的恋人”。

然而,幸福感没能得到持续,它破碎得那么迅速,残酷而凄凉。面对马西精心准备的求婚,爱密利亚小姐只是随便答应,并且在婚后十天就把新郎打出了家门;爱密利亚小姐呢,自从马西抱着复仇的念头假释回来,罗锅李蒙就站在了马西的一边,甚至决斗时也帮助马西,最后,李蒙和马西取走了所有的钱财,破坏掉了咖啡馆里的一切,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爱密利亚小姐从此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失去了生活的斗志和勇气,彻底陷入孤独;罗锅背弃了爱密利亚小姐的恩情和爱情,帮助自己倾慕的对象马西粉碎了爱密利亚小姐的一切,而他得到的是什么呢?他以后的命运很可能是被马西卖到马戏班。

亲情的无能

世界上最无私的感情是亲情,家是最温暖的避风港,而卡森的小说里亲情也是让人失望的,家人之间依然漠然相处,没有感情的交流和心事的倾诉,抚慰不了孤寂的心灵。

最能表现亲情无能的是《婚礼的成员》。小说一开头就描述到弗兰淇的内心愁苦,她觉得自己被全世界遗弃了。一方面成长使她觉得害怕和不安,早熟让她不屑于和同龄人一起玩耍,又不能像大人一样去做事,只能待在家里听黑人女佣的唠叨。另一方面,她企盼能有“属于”感,每个人都有“我的我们”,而她没有。表弟亨利的“我们”是他们家里人,佣人佩内莉斯的“我们”是她死去的丈夫,父亲的“我们”是他的工作。家里人都把她看成孩子,不能领会她所遭遇的青春困境。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回来了也不会和她说话,弗兰淇觉得生活很孤独,无人可以归依。当她收到哥哥邀请她做自己婚礼的女傧相的信时,终于发现属于自己的“我们”就应该是哥哥夫妇俩了,于是打定主意要和他们永远在一起,她的心豁然开朗,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想到要和这无趣的小镇告别,感到了说不出的轻松自在。终于等到了哥哥结婚那天,她随父亲兴冲冲地赶到了婚宴现场,并早早地钻进了哥哥度蜜月用的汽车里,准备和他们一起开始新生活。本来想和他们说:“我那么爱你们两个,你们就是我的我们。婚礼后请你们带我一起走,因为我们是属于一起的。”可是她一句话没来得及说就被拖出了汽车,任凭怎么大声哭泣喊叫,汽车还是扬长而去了。弗兰淇唯一摆脱孤独的希望彻底破灭,她觉得完全被世界抛弃了。到家后,她决心要离家出走,离开这没有人属于她的小镇。当弗兰淇收拾好行李半夜出发后,她盘算了好多念头要去向哪里,最后发现自己最需要的还是一个伴,任何人都可以,至此她终于承认“最害怕的是孤身一人到外面去。”孤立无援的感觉占据了心头,她没有勇气离开小镇,徘徊了一夜后被警察发现并送回了家。弗兰淇虽然有逃离的念头和冲动,却更害怕行动的结果就是更为孤独的境况,因而以取消行动来逃避可能的失败。

结语

综观麦卡勒斯的所有小说,孤独是贯穿始终的不变主题。在她的小说中,一切都要为孤独服务。很少有作家像她这样把全部身心都放在孤独上,她所表现的孤独的深刻和浓重可以说无人匹敌。

参考文献:

1.卡森・麦卡勒斯著,李文俊译:《伤心咖啡馆之歌》,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版。

2.卡森・麦卡勒斯著,陈笑黎译:《心是孤独的猎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3.卡森・麦卡勒斯著,周玉军译:《婚礼的成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4.钱满素编:《美国当代小说家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5.弗吉尼亚・斯宾塞・卡尔著,冯晓明译:《孤独的猎手:卡森・麦卡勒斯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6.张益荣:《〈伤心咖啡馆之歌〉孤独主题分析》,《文教资料》,2008年6月号上旬刊。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

编校:董方晓

上一篇:王维诗中“空”与“静”的审美意境 下一篇:珍妮的辛酸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