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存取的大陆高校机构库研究

时间:2022-10-30 09:24:46

基于开放存取的大陆高校机构库研究

[摘 要]对大陆高校机构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台湾地区高校机构库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所知识资产管理平台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大陆高校机构库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机构库;开放存取

[中图分类号]G25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1-0061-04

1机构库在大陆高校发展的现状

2004年5月,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了《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使用的柏林宣言》,但6年来大陆高校机构库的建设却不尽如人意。大陆高校机构库基本上都是基于DSpace构建的。笔者 2011年9月至10月间通过访问各高校网站、以“DSpace”为“关键词”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用“DSpace”为“关键词”查询“谷歌”等3种检索方式进行检索,查询到大陆高校仅有7家已构建机构库,它们分别是: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嵌入式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和大连理工大学 [2―8]。其中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机构库仅对本校师生开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嵌入式实验室机构库中的信息资源也仅有已注册的用户才可以浏览、下载,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存取。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就提出了“211工程”计划,至今获得批准成为“211工程”的大学已超过了100所。这些高校既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又是我国产生科研成果的主要来源。但遗憾的是,在这100多所优秀高校中建有机构库的不到10%。这说明,大陆高校在开放存取方面做得明显不够。近几年在图书馆情报学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开放存取和机构库的理论研究论文数量不少,但是多数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介绍实践经验的不多。大陆机构库建设的水平也可以通过国外机构库的评价来反映。在2010年1月由西班牙的赛博计量学实验室推出的以规模(size)、显示度(visibility)、内容丰富度(rich files)和学术性(scholar)4个指标为依据的开放存取机构知识库400强名单中,大陆高校仅有厦门大学上榜且排在第252位。[9]

2大陆高校机构库的构建情况比较

2.1 本土化情况比较

建有机构库的6所大陆高校(因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机构库仅限内部网访问,无法打开其用户界面,因此本文未将其列入研究中)所建机构库都是基于DSpace构建的,它们的基本功能大同小异。如何使DSpace系统的功能最大化,则取决于本土化的优劣程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对DSpace本土化情况进行分析。

界面语言的本土化是机构库本土化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决定了用户利用机构库的效率,甚至影响用户使用机构库的意愿。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机构库用户界面仍旧是DSpace默认的英文界面,而其他高校均采用中文作为默认界面语言。大连理工大学不仅有中英文两种用户界面语言,还特别提供了日语的界面语言。

日期的显示格式是否进行本土化转换直接影响到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利用。DSpace默认的日期显示格式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首先,默认的“日-月-年”的日期显示格式不同于中文的“年-月-日”表达方式;其次,默认的日期显示格式中年份和日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月份却采用英文缩写来表示。虽然部分高校将月份的英文缩写转化为汉字,但是汉字跟阿拉伯数字混合表达具体日期的方式仍然是不协调的。

作者姓名格式的本土化关系到用户对机构库的整体印象。英文姓名表达方式中姓和名之间需要用逗号隔开,而中文姓名的表达方式则不需要。姓和名之间逗号的存在会影响读者对作者姓名的正确识别和阅读舒适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嵌入式实验室都没完成作者姓名格式的本土化转换。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通用资源标志符)链接错误无疑会削弱DSpace的系统功能。在对资源进行浏览时,如果未申请“Handle service”,DSpace会提供默认的“123456789”作为临时的URI,但是此URI如不经过本土化处理是无法正常显示的。因“Handle service”是需要付费的,所以多数机构库主办机构没有开通这项服务。大陆高校中仅厦门大学申请了“Handle service”。其实,并非只有通过申请“Handle service”才可以使URI正常显示,也可以通过隐藏URI直接用“浏览/下载”链接来完成,至少这个过程可以避免产生错误的显示。表1中除厦门大学之外的其他机构都未在URI问题上做出很好的处理。

从总体上看,厦门大学机构库的本土化情况在大陆高校机构库中较为成熟,而浙江大学机构库在本土化方面显然存在很多不足。大陆高校机构库要取得较好的整体效果,必须在构建过程中借鉴厦门大学机构库本土化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

2.2 信息资源建设情况比较

信息资源是机构库的核心部分。高校构建机构库的目的在于促进资源共享、缩小数字鸿沟、减少资源建设重复浪费、长期保存数字资源和增强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信息资源拥有量的多少是衡量机构库质量的重要指标。信息资源数量过少无法发挥机构库的作用,同样,信息资源太过繁杂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我们在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搜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细致的归类,达到信息资源数量丰富、组织有序的目标。

在机构库拥有的信息资源数量方面,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室都超过千条,而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则仅分别有90、11条,这些数字明显与这两所高校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不匹配。

信息资源的“全文浏览/下载”是机构库的主要功能。除大连理工大学机构库外,其余各机构库中信息资源都可以进行全文浏览或下载。大连理工大学机构库中的 “大工文库”是该校的特色书库,主要收录该校师生的专著和译著,无法提供全文浏览、下载。

信息资源组织是否合理影响到机构库内信息资源的检索。笔者主要依据信息资源所属学科类型和文件格式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各高校多数能依照自己的标准做出合理的分类,但是大连理工大学机构库中的“大工文库”将1 242个不同学科类别的文献资源收录在一起。随着机构库影响力的扩大以及上传信息资源数量的逐步增加,这种不分类组织信息资源的方式会给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带来很多的弊端,也增加了用户查找文献资源的时间,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机构库构建模式与信息资源建设主体和管理方式有关。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机构库构建模式可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均采用自上而下的构建模式,但仅有厦门大学的各院系在学校统一的领导下能积极参与到机构库的资源建设中来,其余的3所高校都未调动整个高校师生参与机构库建设的积极性。清华大学虽然采用自上而下的构建模式,但其OAPS特色数据库仅收录本校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优秀成果,并未构建涉及全校师生的机构库,这自然导致了高校师生对于机构库建设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采用自下而上机构库构建模式的中国科技大学嵌入式实验室具有学科单一性的特点,虽然拥有的信息资源数量达到了双百,但信息资源增长幅度受到限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厦门大学在信息资源数量、资源显示度和组织合理性上都有较为出色的表现。在信息资源丰富度上做得较好的大连理工大学忽视了信息资源组织的合理性,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嵌入式实验室却对资源浏览进行权限控制,给资源的利用设置了屏障。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机构库信息资源匮乏,暴露了机构库在大陆高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3 大陆高校机构库的发展策略

3.1 积极开展开放存取的实践

国外发达国家高校普遍重视和支持开放存取运动。如2009年3月18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员会议以全票通过了“开放存取”决议,即该校全体教员的学术文章将免费对公众开放,公众可自由在网上获取。国内香港、台湾地区高校也非常重视开放存取运动。如2009年11月,香港大学副校长Tsui教授签署《柏林宣言》,要求本校全体教员将所有已发表的学术作品提供一份复本提交到IR中并鼓励全体教员在OA期刊上发表学术作品。[10]台湾地区高校机构库发展比较成熟,在西班牙的赛博计量学实验室最新推出的机构库400强名单中,台湾大学成绩最佳,排在第7位,排名其后的分别是淡江大学(第36位)、台湾“清华大学”(第38位)、台湾“政治大学”(第69位)、台湾“中央大学”(第89位)、台湾“成功大学”(第101位)和台湾“交通大学”(第267位)。[11]大陆高校虽然也重视开放存取运动,如2005年7月在武汉大学举行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中发表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在声明中明确提到对学术信息开放存取的鼓励和积极参与,[12]但从大陆高校机构库的具体实践状况来看,却与开放存取的理念差之甚远。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13]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构知识库(NSL-IR)[14]作为研究机构在DSpace本土化转换中做得相当出色,它们不仅完成了界面语言、日期显示、作者姓名显示和URI定位4个方面的本土化转换,而且对整个界面布局进行了调整从而使其具有自身特色。同样具有科研能力的高校却做得远远不够。有的高校虽然构建了机构库,但未能充分开发和利用机构库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机构库对科研和学术带来的积极意义。

3.2 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构建机构库联盟

机构库联盟是机构库发展的趋势。台湾地区学术典藏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2005年5月台湾教育部门委托台湾大学图书馆进行“建置《台湾学术研究资源中心》运作架构、机制与执行策略计划”。截止2011年10月,由台湾大学发起的台湾学术机构典藏(TAIR)已经有123所院校申请加入。[15]可见,台湾地区机构库的构建数量较之大陆已超出了许多。此外,截止2011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牵头构建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所知识资产管理平台[16]已经有61个研究所构建了自己的机构库。无论是台湾学术机构典藏还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研究所知识资产管理平台,二者在机构库建设方面的迅速发展都离不开主管部门对构建机构库的重视和支持。而大陆高校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可能认识到机构库的重要性及其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但是并没有在实践方面采取措施。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将构建机构库作为评价高校图书馆的一个指标,势必会大大激发高校构建机构库的热情。机构库联盟的构建有多种形式,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经济条件好的沿海省、市可先行一步。

3.3 加强机构库构建技术的合作和推广

从大陆高校机构库构建的现状来看,机构库的本土化现状不容乐观,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的本土化却做得很出色。这说明,即使DSpace在简体中文显示是乱码,但是国内是有技术、有能力改变这一状态的。在大陆已构建机构库的高校中,厦门大学机构库本土化做得较好,上海交通大学则明显不足。二者在本土化上的差异说明了各高校机构库的构建没有走向合作交流的层面,从而导致本土化水平参差不齐,而这种差异让很多高校对Dspace的运用望而止步。尤其是像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这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在本土化方面做得不够完善,使得一般院校会高估DSpace本土化技术的难度。

大陆关于DSpace安装、使用以及本土化技术的交流平台除了一些零散的博客外,只有厦门大学构建的“机构仓储”QQ交流群,而这种交流只是短暂的、浅显的,很多实践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根本无法在此得到解答。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机构库采用了相同的技术。整个台湾地区的机构库也都是采用NTUR(基于开源软件DSpace来研发的机构库软件)系统构建。在2009年6月19日举行的“台湾机构典藏研讨会”上,台湾大学机构典藏小组成员吴瑟量在题为“台湾机构典藏推展现况”的报告中,提出了“邀集参与学校组成联盟,共同讨论系统功能、界面需求及著作权等议题及解决方案”[17]的TAIR规划。因此,大陆高校要提高整体的机构库本土化水平,有必要在技术上走向交流和合作,推广成熟的系统软件。

3.4 采取灵活的管理体制

构建机构库的管理体制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自上而下的构建模式优点在于整体提高了资源的丰富度,但是此构建模式往往会形成下属部门对机构库认识度及参与度不高,导致信息资源提交滞后甚至不提交的现象;而自下而上的构建模式避免了下属单位的参与积极性的问题,但信息资源的学科类型偏向单一。无论采用何种构建模式,都必须做到扬长避短。

台湾学术机构典藏在推广时采用的是“分散建置,集中呈现”的运作机制,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机构库也采用类似的运作机制,即各研究所分别构建自身的机构库,而所有的机构库全部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研究所知识资产管理平台上呈现出来。大陆高校数量庞大,显然不能照搬这种运作机制,但这种机制的运作思路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大陆各高校可以以各院系为单位创建机构库子库,相应的院系自行对本院系的知识库进行管理,即自上而下地构建机构库、自下而上地管理机构库的运作体制。这样既避免了各院系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信息资源的丰富度问题,避免机构库重复构建、减少资源重复浪费、降低管理费用等问题。

总之,在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环境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成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要目标。作为扮演着培养人才和创造科研成果双重角色的高校,更应该积极开展开放存取的实践,而非单纯地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台湾地区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机构库实践经验来构建大陆高校机构库,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MacKenzie Smith. DSpace: An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from the MIT Libraries and Hewlett Packard Laboratories[EB/OL]. [2011-10-22].dspace.mit.edu/handle/1721.1/26706.

[2] 清华大学――学生优秀作品数据库[EB/OL]. [2011-10-21]. oaps.lib.tsinghua.省略/.

[3] 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EB/OL]. [2011-10-21]. dspace.xmu.省略/dspace/.

[4] 浙江大学机构库[EB/OL]. [2010-04-26]. dspace.zju.省略/.

[5] 上海交通大学机构仓储数据库[EB/OL]. [2011-10-21]. oaps.lib.sjtu.省略/.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数据仓储系统[EB/OL]. [2011-10-21]. embedded.ustcsz.省略:8080/dspace/.

[7]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图书馆[EB/OL]. [2011-10-21]. lib.zsc.省略/.

[8] 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典藏库[EB/OL]. [2011-10-22]. 202.118.72.26/jspui/.

[9] 西班牙的赛博计量学实验室于2010年1月推出的机构库400强名单[EB/OL]. [2011-10-22]. repositories.省略/toprep.asp?offset=250.

[10] 陈 和. 国内IR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EB/OL]. [2011-10-22].dspace.xmu.省略/dspace/handle/2288/7133.

[11] 西班牙的赛博计量学实验室于2010年1月推出的机构库400强名单[EB/OL]. [2011-10-22]. repositories.省略/toprep.asp?offset=0.

[12]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6):3.1

[13]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EB/OL]. [2011-10-21].westdc.westgis.省略/.

[14]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机构知识库[EB/OL]. [2011-10-21]. ir.las.省略/.

[15]台湾学术机构典藏(TAIR)[EB/OL]. [2011-10-22].省略.tw/.

[16]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所知识资产管理平台[EB/OL]. [2011-10-22]. www.las.省略/others/institute_ir.jsp.

[17] 吴瑟量. 台湾机构典藏推展现况[EB/OL]. [2011-10-22]. 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61666.

上一篇:中国公共图书馆领域文献的计量研究 下一篇:《图书情报工作》2000―网络引文衰减规律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