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政府汇报提纲

时间:2022-10-30 08:39:51

【摘要】2、非农产业的贡献率提高。20__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__年增加97元,农牧业产业增加193元,贡献率为199%,非农产业减少96元,贡献率为负的99%,其中二、三产业减少95元。20__年农...

县人民政府汇报提纲

__县人民政府汇报提纲

一、__县非农牧经济发展情况

(一)__县农牧民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__县20__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212元,比20__年增加1209元,年均增长8.8%。预计20__年达到4615元,比20__年增加403元,增长9.6%。

1、收入构成发生明显变化。20__年农牧业产业人均纯收入2332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77.7%,非农产业671元,占22.3%,其中二、三产业232元,占7.7%,外出从业195元,占6.5%。20__年人均纯非农产业收入1193元,占28.7%,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二、三产业317元,占7.5%,外出从业394元,占9.4%。预计20__年农牧业产业人均非农产业收入1416元,占30.7%,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二、三产业397元,占8.6%,提高1.1个百分点,外出从业497元,占10.8%,提高1.4个百分点。

2、非农产业的贡献率提高。20__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__年增加97元,农牧业产业增加193元,贡献率为199%,非农产业减少96元,贡献率为负的99%,其中二、三产业减少95元。20__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__年增加404元,农牧业产业增加180元,贡献率为44.6%,非农产业增加224元,贡献率为55.4%,其中二、三产业增加42元,贡献率为10.4%,外出从业增加79元,贡献率为19.6%。预计20__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__年增加403元,农牧业产业增加180元,贡献率为44.7%,非农产业增加223元,贡献率为55.3%,其中二、三产业增加80元,贡献率为19.9%,外出从业增加103元,贡献率为25.6%。

3、政策性增收作用明显。20__年国家实行粮食补贴及20__年开始减免农业税,一方面调动了农牧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20__年我县农业税下调3个百分点,人均减负46元,20__年农业税全部减免人均减负54元,中央出台的三项补贴共计2638.4万元,人均80元,20__年中央又出台了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加上原来的三项补贴共计3974.4万元,人均120元。我县农牧民人均从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得到的补贴220元。

4、农牧民非农产业现状及特点。一是外出从业人员及收入情况:外出人数增加,1—9月份住户资料显示,110户农户外出劳动力22人,百户输出20人,占劳动力的比重7%,百户输出比去年同期多4人,比重增加1.4个百分点。外出人员月平均工资增长,今年1—9月份外出的22人月平均工资106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0元。三是外出工作时间长,今年1—9月份外出人员平均在外工作5.5个月,同比增加1个月。二是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很大。近几年依据我县农畜产品的资源优势,各类加工企业逐年增加,同时农畜产品经纪人队伍不断扩大,将会促进我县农牧民二三产业收入的增加。

(二)劳务力转移规模质量双增长。

今年,我县更加注重劳务输出质量,由自发向有组织输出、由零散向大规模输出、由季节性向常年性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输出和由简单输出向回乡创业的“五个转变”,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三方面入手,共同解决,形成合力。 截止11月底,全县完成劳动力转移11.8万人次,完成目标的180.15%,累计培训务工人员4.3万人,其中劳动技能培训0.88万人,完成目标的215.28%。

一是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劳动力转移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了输出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报表制度及输出工作流程。各镇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办公室,配齐了人员及办公设备;村级设立了工作站,人员分工明确。做到层层有组织,事事有人抓,同时建立了考核激励机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农村经济目标责任状。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今年,我县建成了信息传递网络,及时搜集、劳务供求信息,截止目前已用工信息达400余条。整合东风职中、内蒙古艾迪森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麦新中学培训资源,大力实施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维权知识的培训力度。目前举办各类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4.3万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1548人、扶贫项目培训1000人。

三是落实优惠政策。县委、政府规范了对外出打工人员的政策,为外出务工人员及时办理相关证件和手续。外出人员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采取转让、转包、租赁、托管等形式进行有偿土地流转,也可以交由村集体统一向外发包,享受国家一切政策性补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享受“阳光工程”培训补贴。组成帮扶小组,对春播、夏锄、秋收、冬储等生产环节及子女上学、老人赡养等生活出现困难的实行帮扶。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宣传农民工参加培训后实现成功创业的典型实例,使广大农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在全县树立起外出致富可敬、困守田园可惜的社会氛围。

(三)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县初步建立了肉羊、白鹅、生猪、乳业、蛋鸡、肉牛、红干椒(蔬菜、瓜果)、玉米和木材等9个产业链,新上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培育农牧业各类典型220户、市级典型11户,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已发展各类协会52家,会员达到2.5万人。其中无公害蔬菜、绿草地肉羊、生猪、白鹅、勃泰蛋鸡、腾龙食用菌等六大产业协会初具规模、效益和作用明显,初步

统计全县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年收入达到1.5亿元,农牧户户均收入500元。一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做大做强现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确保其发展状大。二是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抓好专用玉米、红干椒,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入手,增强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品种引进和选育上下功夫,加快农业信息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经营。转变工作方式,突出抓各类农牧业典型。三是大力发展农牧业加工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切入点,通过立项争资、招商引资等方式,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项目,提高__县农牧业产业化水平。

(四)农村二三产业健康发展,农牧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20__年,全县新增乡村私营企业221户。以农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达到100余户,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1.54亿元,投资金额达到2.89亿元,2739人实现了再就业,户均营业收入95万元,户均税金1万元。

1、发展与提高并重,壮大了民营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发展了具有独特产业优势的特色乡、特色村,对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特色产业,促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对有一定知名度但尚未形成规模的产品,引导民营企业积极介入,加大挖掘、开发、整理、宣传力度。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促进特色产品的销售,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

2、盘活了存量建设土地,切实解决发展用地问题。一是对已办理征用手续但长期未开发利用的土地进行清理、回收,用于发展二、三产业。对已征用并施工建设的土地进行检查,确属多征的部分进行清理、回购。通过兼并、购买、股份制改造或改制等方法,整合土地资源,提高使用效率。二是研究采取土地转换、集中建设、统筹规划等办法,促使农村二、三产业向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或工业园区转移。三是支持农民参与农村二、三产业项目建设。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落实好经济补偿,鼓励农民积极投身非农产业经营。

3、疏通融资渠道,缓解了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一是及时政策信息、项目信息和市场需求信息,引导民间资本合理、合法流动。二是针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通过建立信用数据库、信用档案等方式构建农村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制。三是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通过财政出资、吸引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筹措担保资金,鼓励用民间资本设立担保机构,加快建设进度。

4、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家创业。鼓励民营企业经营者“上山下乡”,重视发展“能人经济”,鼓励那些头脑灵活、创业能力强的“能人”创办民营企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对于农村民营企业,只要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都要积极扶持,放手发展。

5、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实施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储备培训。利用电视等现代媒体,进行专题讲座,组织编写方便实用的《农民工手册》、《专题农民工手册》等,将农民工出行、择业、应聘、权益保护等必备知识编印成册,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学习使用。

(五)发挥城镇的聚集效益,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坚持“三化”互动,用工业化、产业化的大发展来带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快建设以__城区为中心、以重点镇为重点、以交通干线为纽带、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城镇化体系。到20__年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人口达到18万人,其中__城区人口达到10万人,城区面积达到12.6平方公里。到“十一五”末,把__城区建设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具有核心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城镇。对有一定基础条件、产业特色、发展潜力的麦新、小街基、东来等重点镇的发展。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步伐,逐步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区道路、供水、供热、排污等公用设施建设,强化供热监管,突出抓好城区的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加强对城镇乡村的管理,树立文明、卫生、优美的__新形象。加快和完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有力保障。

(六)新农村建设步伐稳步推进

生产方面,把农牧民产业增收、减负增收与转移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立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围绕红干椒、蔬菜、蛋鸡、肉羊、生猪、食用菌等产业,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经纪人队伍,提高农牧业组织化程度。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使畜牧业占大农业比重大幅度提高;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生活方面,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村村通油路、通自来水、通气的步伐,到20__年,使80%的农户收看到有线电视;93%以上的农牧民住上砖瓦房;95%以上的农牧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嘎查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节水工程占全县耕地总面积比重达到70.9%,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比重达到63.9%。村容方面,调动基层组织的作用,改变村庄和农户脏乱差的现状。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到20__年,县域内沙沼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土地沙化基本得到遏制,150万亩农田实现林网化,使村屯道路绿化全部达标。乡风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牧区公共事业,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管理方面,以规范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管 理为目标,我县每个镇场都落实了一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试点,以点带面,从发展新产业、建设新设施、创建新环境、建设新房舍、培育新农民、建立新制度、树立新风貌几个重点着手,提升新农村管理水平。

(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我县坚持把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作为突破口,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突出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和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投资体制、事业单位等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引进技术和人才,切实提高了开放招商的层次和水平。充分利用中央、区、市的政策支持,积极开展立项争资,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大力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把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逐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加强农村牧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狠抓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非农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和方法

(一)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和产品结构。根据消费需求结构的新变化,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挖掘种养业发展的潜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名、特、优、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买方市场中创造出局部的卖方市场,将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疏导与管理并重,为外出打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降低农民进城就业门槛,依法保护打工者的合法权益。全面开展科技文化素质教育,逐步改变输出劳力的层次结构,由单纯的体力输出向智力输出发展。

(三)大力发展个体工商企业,靠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工商企业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适时地进入农业产后的各个环节寻求发展,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

(四)以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为契机,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坚决禁止在农民建房、务工、生猪屠宰、教育、卫生医疗、订报、验收评比、用电等方面存在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现象。

上一篇:民政暨残疾人工作会议讲话稿 下一篇:乡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大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