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折弯的模具结构设计的比较与改善

时间:2022-10-30 08:09:33

180°折弯的模具结构设计的比较与改善

摘 要:在模具设计中,如果产品有180°折弯结构,排样时尽可能把产品180°的折弯方向设计成与送料一致,这样便于送料和脱料。如果根据产品结构要求,必须设计成180°折弯方向与送料反向,则可采用双滑块机构,为了避免刮伤材料,滑块应采用斜面配合。

关键词:180°折弯;送料;脱料;双滑块机构;合模;分模

在五金连续模的设计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SHELL类产品带有180°折弯结构的形式,如图1、2所示。设计此类模具时应注意:排样时应尽可能把产品180°的折弯方向设计成与送料方向一致,这样便于送料和脱料。如果根据产品结构的要求,必须设计成180°折弯方向与送料反向时,则可以采用双滑块机构。下面就分别以这两种情况加以讨论:

图1 图2

1 180°折弯方向与送料方向一致

如图3中工序排样图,弹片的180°折弯方向与送料方向一致时,弹片的成形可分为五个步骤来完成:

①向下定深折弯

②向上打翘起

③向下折弯90°

④180°折弯成形

⑤整形

根据第四步④的180°折弯成形,可有两种模具结构设计方案:

方案1 用滑块和摆块来进行180°折弯成形

如图4所示,当弹片被向下折弯90°以后,可用摆块调整来使其达到大于90°,然后再用滑块和摆块来调整180°成形,这种模具结构设计比较复杂,有时调整效果不是很理想,并且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调整状况亦不是很稳定。所以,这种模具结构在180°折弯中尽量少用,只适合用于大于90°而小于180°的折弯成形。

[图4]

方案2 采用两次折弯机构

如图5所示,由于两次折弯的折弯线不在同一个位置上,故能达到180°折弯的效果。两次折弯线的距离L应等于C/4,C的尺寸大小如图6所示。

[图5][图6]

这种结构设计方法的特点是,模具结构简单,折弯效果好,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比较稳定。

由上述分析可知,方案2比方案1更有实用性,并可节约模具成本,故设计时应尽量采用方案2。

2 180°折弯方向与送料方向相反

[图7]

如图7所示,此处180°折弯的方向与送料方向相反时,这里折弯亦分为五个步骤完成。其中,第四步折弯成形要采用双滑块机构。其结构形式有两种设计方案:

方案1 一个用冲子调整,另一个用剥料板入子调整,这种模具结构如图8所示。

其具体运动情况如图8:滑块2在固定块3上左右滑动,滑块4在固定块5垂直纸面滑动。冲子1调整滑块2,剥料板入子6调整滑块4。

合模状态:当上模下行时,剥料板入子6先接触到滑块4,推动滑块4垂直纸面向里运动,先达到工作状态的位置。随着上模的继续下行,冲子1推动滑块2后达到工作状态,完成成形工作。

分模状态:随着模具上行,上模板带动冲子1向上运动,则滑块2退后恢复到初始位置,使其完全与工件脱离开。紧接着剥料板开始向上运动。剥料板入子6随着剥料板向上运动,则滑块4沿着固定块5垂直纸面向外运动,没等滑块4完全与工件脱离开,LIFTER向上升起,带动整个料条向上运动,由于时间很短,这时料条强行从滑块4上脱开。

由以上分析可知,此模具结构设计方法易带料,产品强行从模仁脱料,产品易变形,生产效率不高,并且在生产维修时很不方便,不能进行大批大量生产。

方案2 把方法1中的剥料入子进行改善,换成用冲子调整,加大剥料板行程,冲子6的长度要大于冲子1的长度。(如图9所示)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此种模具结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合模过程:随着模具下行,由于冲子6的长度大于冲子1的长度,则冲子6首先推动滑块4运动达到工作状态,紧接着冲子1推动滑块2后达到工作状态,完成成形动作。

分模过程:随着上模座的上行,由于剥料板行程较大,直至冲子1和冲子6完全从下模板脱出,即滑块2和滑块4完全恢复到初始位置,剥料板才开始上行,此时滑块4与工件完全脱开,不会带料。这样便于料条的送进。同时滑块4和固定块5是斜面配合,这样设计的方式料条送进时才不会刮伤工件。

由上述分析可知,这种模具结构设计方法结构虽然较复杂,但解决了模具带料问题,而且可以进行大批大量生产。

这种设计方法的关键是:合模时,滑块4要比滑块2先到位,分模时,剥料板在滑块2和滑块4恢复到初始位置才开始运动。滑块4与固定块5要斜面配合,但斜度不能太大,一般取6~7°。

用方案2的结构设计的模具投之于生产中时,在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产品尺寸稳定性增加,得到了生产部门的认可,模具可以满足大批大量生产的要求。

3 结束语

以上是本人对180o折弯模具结构的一些见解,也是本人在模具设计中的一些心得,上述所有的模具结构均在试模和实际生产过程中经过验证。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产品不同的结构特点与要求,选择不同的模具结构类型进行设计。如本文有不妥之处,敬请赐教。

参考文献:

[1]王孝培.冲压手册(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陈炎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3]袁小江.冲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施建浩(1976-),男,江苏张家港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高职电子类课程体... 下一篇:EXCEL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