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2》片尾曲《最好不相见》汉英评析

时间:2022-10-30 07:25:43

[摘 要] 电影《非诚勿扰2》与其片尾曲《最好不相见》二者相得益彰。《最好不相见》取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所作的诗歌《十诫诗》,被广为传颂,仓央嘉措情歌自1930年于道泉先生的第一个汉译本问世以来,陆续出现过许多译本,本文着重评析于道泉的汉译本和另外两个英译本,英译本在某些程度上更注重语言上的对等和节奏上的对称,但缺乏原诗中寥寥数语却蕴涵丰富内容和深刻思想的意境。

[关键词] 《非诚勿扰2》;《最好不相见》;《十诫诗》;汉英译本评析

一、电影和歌曲的相得益彰

《非诚勿扰2》片尾曲《最好不相见》取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所作的诗歌,歌词改编自仓央嘉措的名作《十诫诗》,《十诫诗》创于17世纪,具有渊远的历史。只是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2》将这首诗歌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状态而让观众对这首诗歌更加熟悉、理解和认同。看了《非诚勿扰2》,泪随你懂的地方下。这是普天下多少人在情感抉择上的两难。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生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毁灭并不是真正的悲剧,在毁灭之后应该有一双超越之眼,真正的悲剧必须在失败中显示一种超越自身缺陷的更完善、更高的存在。《最好不相见》这首片尾曲表达的正是经历了生死后的大彻大悟,更是求不得、留不得、舍不得的爱恨别离,是一种大爱的体现。该歌曲为电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说电影和歌曲二者相得益彰。 整首诗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而似喃喃自语式的叙述,有情到深处的质问,更有难以割舍却又必须放下的痛苦和顿悟。演唱者李漠以其特有的饱满而略带沙哑的音质诠释了这首歌曲所体现的历经沧桑后饱含大爱的情结,以下是电影《非诚勿扰2》片尾曲《最好不相见》的内容:

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 。最好不相惜,便可不相忆。 最好不相爱,便可不相弃。 最好不相对,便可不相会。最好不相误,便可不相负。最好不相许,便可不相续。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惜,便可不相忆。最好不相依,便可不相偎。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聚。

二、《十诫诗》的汉译分析

歌曲的原形《十诫诗》的作者仓央嘉措是历史上的特殊人物,身为六世达赖的仓央嘉措,被世人传颂的不是他身为政治人物的丰功伟绩,而是他的诗歌。仓央嘉措情诗在我国地区享有盛誉,脍炙人口,蜚声中外,尤其是在藏族人民中,二百多年来,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历久不衰地在藏族诗歌史中,独树一帜,对藏族诗歌创作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这首《十诫诗》更是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在于道泉的译本里,这首诗只有前面的 “第一”和“第二”,而 “第三”直至结尾,全部是后人的自由发挥。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该诗反映了宗教与爱情之间的极大矛盾。体现了一个血肉之躯在宗教的清规戒律束缚下极端苦闷的心情。该诗摆脱了单纯的爱情描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大爱与大悟的结合,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佳作。它运用藏族人民传统的谐体民歌形式,以其丰富的想象和新颖独特的比兴手法,抒发了感人至深的情怀,有极大艺术感染力。作者如果没有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和巨大的艺术熔铸力,要想使他的诗歌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那是不可想象的。生于中国藏地17、18世纪的仓央嘉措,缘何能创作出如此之绝唱?这与诗人的生活背景有很大关系。1697年,也就是清康熙三十六年,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是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名字被一个个金黄色的光环系在了每一个朝圣者的心上,只是布达拉宫的高墙却阻挡了他那颗渴望看到众生脚步的心。他渴望平凡人的生活和爱情,然而无奈于深墙和戒律的束缚,只好用诗歌来表达他内心的渴望和矛盾。他借诗歌来抒发他的情怀,仓央嘉措为什么深谙诗歌?的确,在一般人的理解当中,诗歌和逻辑都是和佛教绝缘的:既然四大皆空,自然没有必要追求文辞的美丽;既然修证体悟,自然也就超越了逻辑。现代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把佛经的学习和实修给割裂开了,殊不知字面上的学习也是实修的一种。作为传统,列位达赖都要学习前任达赖的功绩、佛典、医学、天文历算、逻辑和诗歌等,前几项在此不多予以分析,单以诗歌来论,古老的印度佛学发展出所谓的“五明”之学,逻辑属于其中的“因明学”,而诗歌则属于其中的“声明学”,因为佛教在古代也一直都有讲经和辩经的传统,印度是,中原是,藏地亦是。佛经既然要讲,自然需要优秀的表达能力,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若要让佛法口口相传,诗歌肯定就是最好的形式;仓央嘉措学习包括诗歌在内的所有作为布达拉宫最高掌管者应学的知识,而他却单单对诗歌感兴趣。把它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有力手段,其中蕴涵了藏佛教中因果轮回、大彻大悟的意境和在悲剧中品味爱情的生命含义。

仓央嘉措创造性地运用藏族民歌的体裁、手法和语言,以藏族特有的格律,唱出了诗人和人民的心声。藏人的歌曲一般有五种类型:(1)排歌,歌词大多是吉祥祝福的话;(2)大歌,歌词冗长,多为描写乡间农事;(3)环歌,男女拉手围成环形,同声歌唱;(4)字母歌,以藏文的30个字母依次作为歌词中各自的第一个字;(5)短歌,一般每节四句,每句6个缀音,藏人口头随便吟唱的小调都是这一类。在歌曲的五种类型里,仓央嘉措的情歌属于第五种,即短歌。在于道泉的译本里,这首诗只有前面的 “第一”和“第二”,而 “第三”直至结尾,全部是后人的自由发挥。于道全先生将之分为四句一节,是以特定的短歌体裁和藏人对仓央嘉措的传唱方式为依据的。

三、《十诫诗》的英译分析

基于对该诗的汉译,出现了众多的英译本,在此,先来分析英国人Peter Cooper对《十诫诗》的英译:

If We Were Not To Meet

If we were not to meet,we would not fall in love;

If we were not in acquaintance,we would not be drowned in lovesickness;

If we were not in company,we would not mutually owe;

If we were not to cherish,we would not recall;

If we were not to fall in love,we would not mutually abandon;

If we were not face to face,we would not meet;

If we were not to hurt,we would not fail to be loyal;

If we were not to promise,our love would not continue;

Albeit,ever to meet is to know! If ever is as such,better not to meet.

Alas! How could I part with you eternally,thus not in the gyre of endless lovesickness?

If we were not to meet,we would not fall in love;

If we were not in acquaintance,we would not be drowned in lovesickness;

If we were not in company,we would not mutually owe;

If we were not to cherish,we would not recall;

If we were not to depend,we would not snuggle;

If we were not to encounter,we would not be in reunion.

Peter Cooper在尽量遵循翻译的对等的原则上,做了适当的改写,首先把第一至第十这一序数词去掉了,在遵循原作的基础上,译者采用了押头韵的方式。英语诗歌的押韵可以根据单词的内音素重复的部位不同而分成不同种类,最常见的有头韵(Alliteration)。这样给人一气呵成的节奏感。节奏是自然界的一个原则,任何事物都离不开节奏,它给人力量,给人愉快的刺激。在一定意义上,英诗节奏也表现了自然和生命所固有的节奏。

以下是来自《环球时报》上的翻译的仓央嘉措《十诫诗》英文版:

The first,the one you should not meet,so then you may not love.

The second,the one you should not known well,so then you may not lovesick.

The third,the one you should not accompany,so then you may not owe.

The four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pity,so then you may not recall.

The fif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love,so then you may not abandon.

The six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opposite,so then you may not meet.

The seven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harm,so then you may not negative.

The eigh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wish,so then you may not go on.

The nin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rely on,so then you may not snuggle.

The tenth,the one you should not meet,so then you may not have a meeting.

该译本增加了内容,解释了《十诫诗》中所蕴含的因果关系,这个翻译在某些程度上更注重语言上的对等和节奏上的对称。但缺乏原诗中寥寥数语却蕴含丰富内容和深刻思想的意境。汉语诗歌有其自身的特点:(1)常用省略,通过读者的联想来贯通诗意。(2)语篇指向性很明确。(3)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概念功能。笔者认为英译本在语篇的篇幅上趋于繁冗,但感觉味道淡淡的。在诗的英译过程中,诗意有着不同程度的失落。当然与文化背景和翻译也是有关的,但无论如何,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只能靠中国式的感悟来体味。了解诗歌语篇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在翻译的时候,结合中文诗歌的语篇特点,更准确地表现原诗的诗意,再现原诗的意境。

[参考文献]

[1] 谈士杰.《仓央嘉措情歌》翻译出版与研究概况述评[J].民族文学研究,1989(02).

[2] 苏缨,毛晓雯.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M].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李云鹤(1979— ),女,河北张家口人,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刘卓瑛(1979— ),女,河北张家口人,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硕士,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上一篇:让目标更明确 让步伐更坚定 下一篇:竹原纤维、苎麻和亚麻鉴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