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要与时俱进

时间:2022-10-30 06:58:07

会计电算化要与时俱进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物中的简称。会计电算化是运用电子技术的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收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进行核算,对企业的预算、资金流、物流成本等进行管理的操作系统,该系统包括电脑、软件、存贮介质和操作人员。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枢神经,企业信息是企业决算、管理、生产经营的依据和结果反映。无论是企业的收支核算还是会计要素核算最后都以各种报表形式把信息反映出来。因此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及代替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一、会计电算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时展的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输入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就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而能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

(二)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由于在电子计算机应用中,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可以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三)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从而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使会计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促进会计队伍的素质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要求并争取主动。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可以提供许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可以使会计人员有接受脱产专业培训的机会,因此必然逐步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五)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基础。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带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六)推动会计改革,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核算手段或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以及会计理论的研究等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

二、电算化会计的发展要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建立在网络技术之上的电子商务广义上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各类电子工具进行的一切商业贸易活动。电子商务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等特征吸引着大多数企业,企业纷纷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络服务公司,进行电子广告、电子支付结算、电子银行、网上咨询等,以拓展商贸渠道,增加贸易机会。可以说,电子商务代表着21世纪贸易方式发展的方向。

电子商务活动要正常进行,除了有功能完善的网络技术作基础之外,对企业还有下述要求:

业务数据能够自主地进行双向交换。电子商务活动中,业务数据如电子合同、电子订单、产品信息等能够双向自主、自由地进行交换,这就要求企业与企业(BtoB)、企业与客户(BtoC)之间互相获取对方的业务数据来达到实现交易电子化的目的。

资金能够通过控制系统自主调度、划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网上直接支付结算必须安全、可靠、顺利地实现,这就要求企业建设自己的电子账簿和电子银行账户,建立和完善网络控制系统,以实现资金的调度、划拨和收付,完成网上交易。

采购、发货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确认。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企业的采购业务或者对外发送货物必须通过网络直接进行,以确认交易的发生、发展和完成情况。这就要求企业建立自己的业务数据认证系统,实现对会计数据及其他经济信息的确认、计量和记录。

电算化会计就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不同的来源和渠道收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会计数据、会计资料,按照经济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予以存储、加工,并生成会计信息,向企业内外部各方面传递,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改进经营管理、加强财务决策和有效控制经济活动。在网络时代,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电算化会计在实现其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向着网络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总趋势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逐步完善其网络功能,如:建立会计系统中心数据库,增强会计数据的共享性。完善会计数据与互联网络的标准接口技术,实现业务数据的交换;建立与开户银行之间网络的宽带连接,使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与银行的账户管理形成影射,推进网上收支结算的安全性、可靠性;建立电算化会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标准,发挥电算化会计对经济业务监督的适时性、有效性。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安全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是系统设计不完善、不充分和系统访问权限的控制不严格。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置于网络环境下运行,系统控制的大门面临敞开的风险,系统运行随时可能遭到破坏和干扰,或者是企业关联方非法侵入企业内部网,以剽窃数据、破坏数据、搅乱某项特定交易或事业等所产生的风险。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尽可能地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利用系统权限及层层密码保护功能。在网络环境下,由于操作系统面向所有的用户,再加上自身的缺陷。因此它时刻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潜在威胁,包括系统内人员的、越权操作和系统外人员的非法访问甚至破坏。

会计软件都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授权审批和密码保护功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可以让我们在公布信息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会计系统。重要应做好以下工作:要保护计算机设备,防止各种非法指定人员操作计算机及财务软件,保证机内的程序和数据的安全;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定期更换操作员的密码;密码是限制操作权限,检查操作人员身份的一道防线,管理好每个人的密码,对整个系统的安全事关重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防止会计人员越权使用软件;操作人员离开机器时,应执行相应的命令退出会计软件,否则密码的防线就会失去作用,会给无关人员操作留下机会;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并与软件中的“日志管理”相比较,开展日志审计。

(二)利用杀毒软件及防火墙防止网络病毒侵害。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如防火墙、诺顿、瑞星等防毒软件已达到较高水平。但调查结果也反映了我国企业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网络安全产品使用比较单一,入侵检测系统、身份认证技术、加密技术等普及程度较低。调查反映,蠕虫等自动传播的恶意代码、有经验的黑客、拒绝服务攻击是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网络安全威胁。而加强配置管理、及时获得计算机漏洞信息和网络安全事件信息、保证网络安全技术措施的及时更新等被认为是最需要的。建立网络安全技术监测平台是提高网络安全整体水平重要的宏观措施之一。

上一篇:如何确保高速公路安全行车 下一篇:浅析中小城市快递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