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时间:2022-10-30 06:49:0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新理念与思想对我们的教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索出适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处理以下几种关系,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彰显独特的个性。

一、教与学的关系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只看到教师忙碌的身影,学生只是乖乖地坐在座位认真地记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只是为了迎合教师的教,这是典型的“一言堂”“满堂灌”,课堂成了教师的“讲堂”,这与现代教育理论相违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搞清教与学的关系。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要搞好小学语文教学,全面培养学生能力,首先就需要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与探究的时间与机会,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摒弃课堂教学的主宰者,知识的传递者与权威者的角色,要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教师从高高在上的教者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共同参与者;学生走上讲台,以主体地位参与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所不断追求的,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思维得以激活,创造力得以培养,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为学而教,课堂真正成了学堂。

二、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非常重视备课,这也是预设的过程。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课前对教材、对学生进行精心研究,提前制定教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顺利地展开教学活动。对预设的重要性这一点已得到广大同仁的认可,但在传统的教学中过于重视预设的重要性,而对课堂的动态生成强行压抑,在课堂上教师严格地按照预定的教案进行教学,课上不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一点疑问,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甚至也不允许学生有这样的行为。教师临时应变能力较差,当课堂上出现突出情况打乱教师预定的教学计划时,教师就会显得手无足措,只能强拉硬拽地把学生拉回课堂,导致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学习思路都出现了中断。传统课堂中只有预设的精彩,而没有生成的精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无法预约的精彩”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视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既要注重课堂预设,又要造就生成的精彩,因此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非常重要。预设与生成是一对辩证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造就真正的精彩的课堂。预设是对文本的尊重,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与封闭性,而生成是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与开放性。我们要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引导课堂生成,同时又要利用课堂生成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现代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传递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如文字、图像、图片、动画、视频与声音来传递信息,可以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相关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视觉与听觉都参与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多媒体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课堂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排斥现代教学手段。一些老教师只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手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低,教学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对现代技术一概否定。二是视多媒体为万能的,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快,他们看到了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认为多媒体就是万能的,不管什么课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这二种观点都是片面的,现代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它们都是诸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知识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但是多媒体却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成为了课件的播放者,学生成了课件的观看者,忽视了学生与教师间的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常规教学手段主要以板书与教师的讲述为主,这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略显枯燥,但是板书更易突出重点,使得一节课的内容全部在黑板上,能够让学生观看整节内容,教师的讲述更利于有效互动,并及时调整计划。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完美的课堂是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只有将二者完美结合,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规避劣势,这样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教学中来,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出乐学氛围,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着智慧和激情、生命的气息与情趣、挑战和创新,真正成为小学生所喜爱的课堂。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下一篇: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