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盘投资迷局会在文交所上演么?

时间:2022-10-30 06:44:18

电子盘投资迷局会在文交所上演么?

今年以来,天津文交所上演的暴富神话,让所有投资品种黯然失色,然而正当更多的投资人将目光投向它时,由于过度投机而导致交易所政策朝令夕改,更让^猝不及防。当我们沉下心去审视这家文交所之后,可谓是迷雾重重。暴涨的份额交易,已经迷惑了很多投资人的视线,一种所谓的“金融创新”会不会成为又―个实实在在的投资陷阱呢?

由于百姓投资需求的拉动,近年来中国出现了大大小小200多个电子盘之类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平台,然而无一例外,他们全部是无人审批、自行成立,然后无人监管,打着“金融创新、投资保值”的旗号,自己坐庄控盘,组织散户投机,从中圈钱获利。在完全操纵市场之下,随意更改交易规则成了家常便饭,怎么对庄家有利,就怎么修改规则。当然,市场的行情更是跌宕起伏,将所有散户盘剥干净之后,他们却逍遥法外。甚至还有出现瞬间崩盘、携款出逃、关门大吉这样的惨状。以上的这些问题会不会在文交昕上演呢?

首先我们看看文交所的成立背景。文交所的官网显示,该所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金融创新品,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发起设立。然而据记者调查,该所居然是3家私企和5个自然人控股,可笑的是持股比例最高的天津济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地竟然在某居民区里,它的核心业务是地产。笔者想问,这种金融创新得到了人民银行或者是证监会的批准么?看来只是一个地方政府的行为,那么地方政府管不管事呢?根据《华夏日报》报道,该报记者多次联系天津市金融办,但金融办负责文交所监管的工作人员声称,不接受任何针对天津文交所监管问题的采访,理由是监督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既然监管都在探索阶段,那么文交所的交易行为当然也可以“慢慢探索”,从涨跌幅每天15%调整为10%,再调整为月涨幅不超过20%,再调整为特殊处理、每天涨幅1%,另外随意设置停牌等,还美其名日:降低投资风险,保护投资人利益。规则如此频繁的变动,让投资者无所适从,谁还敢贸然进场?目前文交所搞的就是自己定游戏规则,别人来玩他的游戏,全部无条件执行。这跟之前曝光的现货电子盘交易陷阱如出一辙。

我们再来看一下交易的艺术品,以最早交易的两幅天津画家白庚延作品《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为例,上市不到两个月,两幅艺术品股价暴涨17倍,市值接近或超过1亿元。连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干的作品都自叹不如,而如果持续交易下去,它们的市值将超过《蒙娜丽莎》。这样的爆炒已经不但完全脱离了艺术品本身的价值,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之前所有的电子盘投资诈骗的最高涨幅。网友戏称,将来全球最好的艺术品都要来天津上市,不仅文交所成为艺术品领域的纳斯达克,连天津人民文化宫也会超过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

作为金融创新,份额化交易是降低了普通投资者的门槛,使艺术品投资成为大众化的投资方式。但是目前,我们看到的只是不停地暴涨,泡沫依然在无限制地放大。文交所会不会成为某些地方利益集团打着艺术金融化的旗号,进行投机圈钱的工具呢?电子盘让投资人爆仓的惨状还历历在目,而我们是不是也该冷静得看一下我们投资的主体――那幅几乎所有的投资人都没亲眼见过的画。我在想,如果它要是丢了或被虫子咬了一口,那交易还怎么进行呢?

上一篇:阳光私募2月报告 下一篇:香港楼市价量异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