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机遇期

时间:2022-10-30 06:37:17

转型机遇期

十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单位劳动力成本呈下降趋势,产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中国经济“十二五”将走向何方,增速几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总结出四种意见,第一种是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2015年左右将由过去10%的高速降到6%-7%,下一个较大台阶;第二种认为中国经济以8%的平均增速可以再维持20%年;第三种意见,中国经济增长率在十二五前三年,就是11、12、13年将继续下行,分别为9%、8%,7%。尔后,将强劲反弹;第四种意见,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2011-2015年为8%-9%。

以上意见存在颇大分歧,但即便最差的预估也在6%以上,这对其他国家来说,已经是令人羡慕的速度。在外部形势尚不明朗之时,正是中国主动降速,谋求转型的良机。政府需要做什么?企业应该怎么办?如何看待过去长期担当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主力的投资与出口?

构建有限政府

中国经济信息:如果再有一个上万亿的经济扩张政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会有什么后果?

李文溥:地方政府每年只有13%的可用资金,不到87%的举债收入(数据来源国家审计署)。很多县市一级政府的财政实际已经处于破产状态。

我们的报告中提2万亿,想说明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上一轮4万亿已经带来了很多后续的问题,如果再推一个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可能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他们的钱从哪来?短期内可能还是要在土地财政上想办法,这又与当前的房地产调控相连。

二是,对于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鼓励,为经济增长带来的动力与负效应,是值得思考的。我们反对不负责任的举债行为。

事实上,如果不能约束财政占GDP的比重,地方政府就永远都不够钱花。

国内运行政府的成本是国外同类型的成本的2-3倍,政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的比例应该有所约束。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公共开支超过一定比例之后就会产生负效应。从这个角度来说,必须强调有限政府,即有限的权力与规模。

财政支出的结构在逐步改善,只是离心理预期的目标还很远。财政支出中保障房开支,大病医疗等,我们看到它还有很多的空间。

近年来,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速超过GDP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目前,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提取的份额跟十年前比提高6-8个点,这恰恰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那6-8个点。这个占比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控制。另一方面,结构性减税虽然已经实施,但总量并没有减轻,这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推进。

倒逼产业升级

中国经济信息:根据您从基层调研的情况看,2012年中国出口企业的情况如何?

李文溥:应该是喜忧参半。上半年忧的成分更多。从企业家的反应来看,上半年的困难程度超过了2009年。浙江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负责给欧美做圣诞节礼物,3-4月份确实没有接到订单;喜的是出口企业已经动作,晋江的一些企业在工人工资上涨,连3%的利润都没法保证的时候,辞去工人,改用机器甚至是自己发明的机器生产。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过程中,转型之路很痛苦,真正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是有竞争力、能够往产业链高端走的企业。

下半年,我的观察是企业订单量有所好转。

中国经济信息:政府目前在强调稳出口,您认为路径有哪些?

李文溥:现在出台的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的积极影响只是短期的,根本上还是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产业转型升级,就意味着一些产业必须淘汰。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来都是被迫的,这意味着低端的产品淘汰。我们对单位劳动力成本做了研究,发现10年来,工人拿到的月平均工资绝对数在10年内肯定是上升的,但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幅度相比更小。因此整个制造业的平均单位劳动力成本是下降的。

资本密集型产业整个劳动生产力成本也是基本下降的,在我计算的25个生产部门中,只有5个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8个部门,涵盖了中国主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门类,4降4升。4个上升的就是鞋帽、纺织、家具等,这部分行业也许5年后会淘汰。淘汰之后,出现新一轮的产业更替。

其次,我们发现要素成本价格扭曲现象的新特点。研究发现,劳动力要素与资本要素成本都被低估,正是这个低估导致了过度投资。并且,资本被低估的程度超过了劳动价格。资本的价格由折旧和利息来决定,而长期来看利息是负的。这就导致了资本替代劳动的速度非常快,导致中国产业内升级很快,而产业间升级很慢。

跟日本相近的发展阶段比较,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企业的产业内升级就带来了用机器替代劳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福建一家制造企业需要电焊工,今年开始引进电焊手,老板告诉我,一个电焊手40多万,但它一天能干10个工人的活,一年成本就收回。技术替代很快。

产品的加工工艺提升效率,高端产品。晋江出口的鞋子的数量虽然下降了,但是单位鞋子的价格在上升。低端的转移到江西等省份,向内地推进。

但也有担忧,当前的金融服务体系跟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所以4万亿出来之后,80%都流向了国有企业,真正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量中小企业却拿不到贷款。基层调研获得的情况是,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利息负担比国家公布的基准利率高30%左右。这就造成了企业额外的成本负担。需要金融系统的结构性改革。

因此,我们侧重认为降息比降准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创新 晋江模式

中国经济信息:您如何看待中国企业的创新问题?

李文溥:自主创新,对应的是中国的“山寨”问题。这个词我们应该理性地多角度去看,并不一定是贬义。从经济学上来说,产业族群的形成本身也是山寨的一种。以安溪为例,安溪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于藤铁工艺产品。安溪的藤铁工艺最初起源于一个安溪华侨的藤铁作坊,周边模仿而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发展成为安溪的支柱产业之一。

事实上,从我们调研的那些制鞋制衣企业在工艺上、营销上等各个层次都有创新。福建南安的一名女企业家,文化程度不高,在清华大学旁听了两年,却做出了高1.2米的高精镜面磨床,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此外,晋江很多制造企业本部只保留三分之一的生产线,三分之二的外包给广东东莞,比如劲霸男装。保留三分之一可以知道真实成本,并且便于应急的订单处理。

晋江与东莞出口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别就在于,晋江只要有条件就必须做品牌。宏基创始人施振荣说,做代工是乘着电梯往下走,做品牌就像坐电梯向上走。品牌一旦做出来,就意味着整合能力,晋江多年来培育的运动品牌有乔丹、安踏、皮克、鸿星尔克、361度、德尔惠等等。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东莞属于夹心层经济。所以,有意思的是东莞在给晋江打工。这在上一轮经济危机中已经很明显。

上一篇:货币政策新取向 下一篇:德国经济:这边不再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