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课改同行,在课改中成长

时间:2022-10-30 05:53:22

与课改同行,在课改中成长

课改如同狂风暴雨,在我还未准备好迎接它时,它便迎头向我袭来,使我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正是这种冲击,击醒了我,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这次课改的力度是空前的,绝不是毛毛细雨,润物无声;绝不是春风轻拂,杨柳飘飘。它自上而下,似狂风,一阵紧似一阵;似海涛,一浪紧逼一浪。在这种凌厉的气势面前,我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但没有将自己置身度外,而是勇敢地迎接了挑战。

课改,像一声春雷,惊醒我沉睡的生命,激荡起孩子们智慧的潜能,更指引着我,在碰撞和磨砺中一步步成长。课改如同一股新鲜的血液流进我的心田。我在课改中不断的成长起来。

一、课改让我得到了机遇

记得2003年暑假后上班第一天,校长让我教一年级。我知道自己将成为学校新一轮课改的实验老师,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惴惴不安的同时,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也曾一度纳闷与彷徨。培训中专家们全新的教育理念,字字句句深入我心,许多美好的设想在我脑海中跳跃着,恨不得马上就付诸行动。终于开学了,我带着崭新的教材,带着美好的愿望,走入了学生们当中。

当打开新教材时,我和学生们被它美丽的插图、丰富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住了。看着学生们拿着新书爱不释手的神情,我不由怦然心动,默默对自己说,一定要倾注所有的智慧和热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把学生们这份宝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下去。

想到要上好这门课,我首先找到了教参。当我认真阅读了这套教材的教师用书之后,发现它只是给实验教师指明教学目标,对关键地方稍做介绍,其余只是提示,不作硬性规定。在这样一个宽松、开放的大舞台里,我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课改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心

在以前的教育中,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学生的民主意识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他们在教师面前就是一个唯唯诺诺的接受者。不仅差生在老师面前抬不起头,就连优秀的学生也是惟命是从,教师就是高高在上,学生则“寄人篱下”。这种现象导致许多学生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而缺少自己的思考与见解。课堂气氛压抑,师生关系也不融洽。新课程的春风吹来,我觉得应改变自己的作风,变单纯的管制为民主管理,变以前的树立权威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这种民主之风下,学生变得比以前敢说敢做了,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发言权,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正因如此,我和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三、课改让我提高了自身素质

几年来,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新课程方面的书籍,了解当前课改的动向,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学习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特别是今年夏天我还有幸去北戴河观摩了于永正、靳加彦、支玉恒等几位专家的语文课,使我又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专家那里我又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

课程改革为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难得的机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改的探索实践中,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在日常的教育行为中。这是在课改培训中我听到的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教师不能再徘徊不前,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当然,课改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学会等待就会多一分耐心、多一分成熟。课改强调师生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强制;是欣赏和关注,而不是训斥和指责。教师要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教师要开阔眼界,尽可能地珍视个性、尊重多样性,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

四、课改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新课改让我认识到:教师应该是“首席”,与学生共同奏出优美的旋律;教师应该是“配角”,把学生衬托得光彩照人;教师应该是“热线”,让学生永远感到鲜活与新颖……面对着一个个充满着灵性的教育对象,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与学生平等对话,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问难中学,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整个知识大海的能力!课堂不是老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老师只是那个伴奏者!允许他们“针锋相对”,善待他们的“天马行空”,保护他们的“桀骜不驯”,鼓励他们的“各领”,才能造就出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课改,就如同那汩汩的溪水,只有时时地更新,才能永流不竭。有了两年多的体验,我还将继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自己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征途上上下求索,此生不悔。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 下一篇: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