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创新个性培养

时间:2022-10-30 05:02:50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创新个性培养

一、营造宽松气氛,唤起学生自信

传统的教育中,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现代老师要唤回学生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树立自信。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成功的。

那么教师怎样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呢?首先,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在学生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他们才会投入、才会自信。一位老师在执教《赤壁之战》时,问:“同学们,有谁知道《三国演义》里的小故事吗?”班上只有一位平时爱看书,胆子特别小,上课从不举手的男生有点奈不住了,坐在位子上开始讲起来,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吃惊,这时老师巧妙地对他说:“听说你特别爱读这方面的书,你能大声地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吗?相信同学们会鼓励你的!”老师用手势示意,同学们都鼓起掌来,那位腼腆的男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站起来自信他讲述着相关故事,虽然语言不是很通顺、流利,但他大声地发言了。讲完后,老师和学生们又报以热烈掌声,表扬他的进步。由此可见,老师的语言无不流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总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他,两次掌声让课堂气氛活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外,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们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例如:在执教《冀中的地道战》一课时,老师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出你心中的地道结构图。学生一下于高兴极了,纷纷动手画起来,几分钟后,他们跃跃欲试,老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画以“设计师”的身份给同学们讲解,学生先是一阵吃惊,后来觉得新鲜都抢着举手,于是班上涌现出了“陈设计师”、“李设计师”……甚至连平时不敢举手的学生也自豪他说自己是未来的设计师,虽然学生的绘画水平不高,比例结构不恰当,但听到他们有条有理他讲解,绘声绘色地介绍,相信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能力,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让学生充分述说自己读文的感受,有多少说多少。教师则要大力表扬、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个个跃跃欲试,让他们自信地发表意见。

二、巧妙设计疑问,激发学生好奇

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提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的效果。因此,老师所提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计疑问,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语文课堂上事倍功半的催化剂。

有位老师教学《詹天佑》时,以“我的偶像”引入,接着把詹天佑的图像挂出来,让学生们猜猜他是谁,讲述一下他的故事,学生情绪高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在书上找答案,较短时间里找到文章中心句,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顺理成章地为老师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开展良性竞争,鼓励学生进取

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由竞争而产生的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竞争环境的心理能力都是二十一世纪不可缺少的现代人素质。我们教师必须结合语文教学,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竞争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在竞争中一展所长,不断进取。如:学习完阅读课文《小英雄雨来》后,老师要求各小组学生把最精彩的部分演出来,看准演得好?同学们都开动脑筋,积极商量,终于在表演时,每组同学都在前一组同学表演的基础上吸取优点,改进不足。第一组演完后,第二组加入了简易道具,到第四组时不仅加入道具,而且演技都提高了,甚至能脱稿表演……可见是用了一番心思的,到后来为止第一组要求再表演一次,声称能比前面的一组演得更好……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们进步的呢?是创新,是进取心为内驱力萌发的创新灵感,因此进取心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个性品质,也是让现在学生成为未来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语文课上进行朗读训练时,一位老师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们找自己的榜样,敢于向榜样挑战。在教学《鸟的天堂》朗读时,有的同学向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挑战;有的学生向老师挑战;还有的甚至向朗读磁带的播音员挑战,就在学生多次的失败与成功地朗读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朗读水平,让他们很好地体会课义感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进取、不甘落后的创新个性品质。

四、发挥榜样作用,培养学生持桓

现在许多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愿意付出努力,但兴趣受到客观原因(困难、挫折)的阻挠时,就半途而废了,这种没有持恒心,没有坚强意志的学生是不会攀登科学辉煌顶点的。创新人才之所以会取得杰出成就,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老师要依靠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给学生树立典型,培养他们的这种品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是无所不在的。教师要做有心人,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组织学生进行读、写、听、说等实践活动中,使语文学科成为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让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早日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上一篇:金融学专业金融英语教学实践的探索 下一篇:浅谈思想教育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