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思考

时间:2022-10-30 04:33:27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思考

摘要:目前学术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困扰和纷争,究其本源是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的认识不够全面造成的。基于“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一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包含以下两个不可分割的根本性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它要为一定的阶级、政党和集团的利益服务;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超越性,它通过尊重、满足、提升和丰富人的需要而实现人之自我超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本质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136-04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元”理论问题,它不仅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范畴、价值、目标、任务、内容和发展方向,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目前学术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术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的困惑与分歧,虽然进一步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但由于观点不一,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笔者认为,本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是由其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矛盾或基本矛盾所决定的。而学术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困扰和纷争,究其本源是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的认识不够全面造成的。因此,本文将根据“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从反思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人手,在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的过程中逐步求得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科学认识。

一、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认识的反思和重构

所谓根本矛盾或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一个事物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着该事物的根本性质,且其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该事物中其他矛盾存在和发展的矛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当前我国学术理论界和教育界普遍把其界定为“一定社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现有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这里所说的“一定社会”应理解为受特定统治阶级控制的社会,从而这个“要求”应是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确定的要求。根据“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这一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我们自然而然地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项把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思想品德的要求转化成社会成员实际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这从儒家经典《学记》中所说的“建国召民,教学为先”到今天的“灌输论”说等等,都反映了从古到今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一种普遍认识。在这种本质观的指导下,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与统治阶级要求相一致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便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使命,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者就不得不把社会对其成员思想品德的要求“嵌入”教育对象的内部,有时甚至以消灭个性和个体间差异作为成功地实现“使命”的标志。这种以外在于个体的价值体系为“蓝图”将社会成员形塑为统治阶级所期望的样子的异化思想政治教育,离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相去甚远。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着眼点不仅仅是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与统治阶级要求相一致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的思想得以改善、境界得以提升,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因此,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我们必须循着“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一行事逻辑,从反思和剖析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入手。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界定为“一定社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现有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这样一种似乎已成“共识”的通行的观点,细究起来,其分析和阐述仍存在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活动,其最终的目标不仅仅是让教育对象知晓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使教育对象在对上述内容进行反映、选择、整合的基础上,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意识、情感、信念并体现在行动中。可见,和一般的认知过程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传递、加工过程,也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情感信息交流、感染过程,是二者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同时交互作用的过程。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是情知交融的活动,那么这项实践活动的独特性自然应体现于该项活动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应该包括在对该项活动根本矛盾的分析中。但当前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的界定却只涉及认知这一方面,至于情感方面,即教育对象为什么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涉及。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的界定包含着一个不言而明的假定: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并不断得到修改、补充和完善的,所以,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对象肯定愿意且能够把教育者传授的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自觉内化为自己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外化为品德行为,也即真正地接受。然而,大量的研究和事实告诉我们,人们接受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个最根本的前提:一是需要接受的事物能够满足接收主体的需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由于存在不足或者过剩而导致不均衡的时候,就会产生紧张或不安,为了消除这种紧张与不安,就会努力趋向于某一目标,这就是需要。当需要产生时,就会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推动人们去满足这种需要,这种内驱力就是动机。由此可见,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没有需要就不可能产生动机,没有动机也就没有行动的主动性。人们接受教育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只有教育对象认为教育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或有可能满足其需要时,教育对象才有可能接受教育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接收主体本身所具有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让其有足够的“前见”或“前理解”来理解、整合和内化所需要接受的东西。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应包括以下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从认知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教育对象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平的差距上;从情感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教育对象需要的差距上。前者涉及教育对象能不能接受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接受能力有关,属认知范畴;后者涉及教育对象愿不愿意接受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接受动力有关,属情感范畴。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新规定

基于以上分析论述,循着“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一逻辑,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包含以下两个不可分割的根本性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它要为一定的阶级、政党和集团的利益服务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超越性,它通过尊重、满足、提升和丰富人的需要而实现人之自我超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一)意识形态性。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首先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集团(在阶级社会就是一定阶级)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由于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一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价值的法理和逻辑基础,因此,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社会成员灌输反映本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意识形态,力图使其上升为全社会的共同意志,从而达到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的目的。而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则“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说它是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本质决定了其根本任务之一就是维护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由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才是主流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正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使社会成员认可和信奉主流意识形态即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进而成为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标准和依据。关于这一点,可谓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可以说,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的一个特有名词,但并不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活动,而是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项客观的实践活动。虽然不同的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甚至称谓上有种种区别,但在力图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思想品德上,都是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的。

(二)超越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满足、提升和丰富人的需要而实现人之自我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状态下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人”。作为“现实的人”,他们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而且他们的需要还是他们全部活动的原动力,人的一切行为,无论是物质生产活动、社会关系活动还是自我建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出现、不断自我超越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做”。但和动物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同,人的需要不能靠本能活动从自然界中求得现成的物品来满足,人要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人之为人的实践去改造自然使之由“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来满足自身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言:“动物的正常生存,是由它们当时所居住的和所适应的环境造成的;人的生存条件,并不是他一从狭义的动物中分化出来就现成具有的;这些条件只是通过以后的历史的发展才能造成。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对象性活动,人不仅满足了其自身的需要,摆脱了自然的束缚,扩大属人世界的范围,把更多的“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设新的生存环境和可能空间,而且创造了人自身。在实践中,人与自然、与他人必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随着实践的发展、关系的丰富和扩大,人性的全面性随之而发展,人的能力和智力也随之而提升,人最终能够在不断否定自己有限的规定性中,创造出具有新的规定性的自我,使人能够“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国家产生后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人类其他实践活动一样,也具有激发人的自由自觉本性,促进人的潜能发挥的功能。它通过尊重、满足、丰富和提升人的需要,使教育对象的生活不再停留于自在自发的物质生理需要的层面,从而走出生物性自我的限制,走向具有更高生活品位和境界的自我。具体而言,就是使教育对象在教育者的教育和引导下,真正懂得如何在有限的个体生命中,去追求无限的人生意义,确立和把握“人”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使命,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建构起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充分满足个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在有限的个体生涯中,充分地获得人生意义的慰藉,能够在精神领域、心灵的境地,源源不断地获得来自人生信仰、人生终极关怀一类的形上资源的强有力支持,使教育对象因心中持守信仰和信念而感到心有所依、神有所寄,从而生活态度乐观,思想行为积极向上,人格丰满,个性和谐,意志力顽强。这样,也才能在人生的任何境遇下都能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和一颗高尚的心灵。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和超越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两个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理由所在。那种无视人发展自身的各种需要,无视人的个性的丰富和发展,企图单纯按一定社会需要的某种标准件“生产”教育对象的把思想政治教育沦为政治奴仆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只能培养出缺乏理智和情感、没有兴趣和爱好、生活态度冷淡的教育对象。而那种无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本质,企图弱化或取消思想政治教育的把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化”、“边缘化”、“迎合化”、“市场化”的做法,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误解和对其运动规律的违背。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和超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生动的面貌、鲜活的生命力还原于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硅谷公司班车拼图 下一篇:炎黄时代差异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