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时间:2022-10-30 02:32:12

创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知,能引起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一系列的智力活动。由于情境本身具有丰富的实感,鲜明的形象,伴以教师情感的抒发、渲染,又激发起学生的情绪、情感。这样,主客观的一致,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和谐,使整个情境成为一个可以多向折射的心理场,学生置身于这样特定的心理场中,其认知能力及心理品质必然会得到协同发展,而且发展的效果、速度,要优于那种未经过人为精心创设的自然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我们可以认为,课堂教学情境是可观的物境和主观的情感与价值观两方面的有机融合。影响课堂教学情境的客观的物境体现在教室的布局与装饰、色彩与光线、角落的摆设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是教学活动必须凭借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没有什么标准,只要有利于课堂教学环境我们都可以创设。例如,出于教学的需要而改变桌椅的摆设,把整整齐齐的方阵变成富有曲线的圆形或其他什么形状。面貌一新会让学生豁然开朗,继而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同时,教师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距离拉近,无形中促进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交流。如光线的调节,色彩的变换,物品的摆设,道具的使用,甚至季节的变化,碰巧遇到合适的天气状况,偶然的自然景观,甚至飞过窗前的小鸟,只要与教学有关,运用得当,都可以用作创设课堂情境的资料。只要我们动脑筋,必定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更好的人文环境。

除了上述方式还应在师生的主观因素上下功夫,作为课堂教学主导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态度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创设有利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首先建设心灵的桥梁,教师把真挚浓烈的情感浸润在真实情感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共享学习的愉悦。建立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聆听许多优秀教师讲课,犹如置身于一个师生真诚交流的驿站,其中充溢着激动、兴奋与智慧,时常让人感到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有人说:智力活动室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焕发生命的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强烈愿望,才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教师的激情来源于对教育事业和孩子们的真爱,用一位教师的话说,教师走进教室就像演员走进摄影棚,立刻进入角色,用自己的满腔人情和对学生的关心、对事业的追求以及对工作的责任感,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强化学生认知学习的成果和不懈进取的动力。

其次,发掘美好天性。以求真向善蕴含美的课堂内容启迪学生的美好天性,使其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的课堂情境之中,纵情体验的同时,必然伴有思维的跳跃、灵感的闪现和创新潜能的发挥。因为教师应具备追求真善美的品质与在课堂上发觉真善美的资源的能力。

再次,合理控制情境转换。课堂节奏的自如把握,推进教学情境的不断转换,始终维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提高课堂实效的同时,彰显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讲究对教学节奏的控制,其课堂教学情境往往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开场,不仅迎合学生求新奇的心理,又能在最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一节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一句画龙点睛的话,一个简洁明了的总结,一个课外的拓展,一个悬念,甚至一句笑话,一个姿势都可以使你的课堂“言有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反之,长时间机械重复的“好,这节课到此结束”,会使课堂里的许多意味变得枯燥无味。

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还体现在对教学进度的节奏变换,对教学内容的疏密间隔,对课堂气氛的张弛错落,以及对学生情绪注意力和思维的灵活适当的调控上,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多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不断培养自己的教育机制,只有这样,面对变化多样的课堂,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形成积极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最后,倾注责任情感。教师在教学上倾注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无限热爱,营造春风化雨般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温暖和谐的气氛中主动汲取成长的养料,并滋长出自身成长的不竭的动力。课堂教学细节的体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板书,或条理分明或精巧别致;可以是肢体语言,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信任的微笑;可以是教师的仪表,优雅得体的着装,文雅大方、善心悦目的举止;也可以是意料之外的小插曲等等。细节虽小,但可以营造浓浓的情感气氛,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课堂生动有趣、生机盎然。

上一篇:浅析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方式 下一篇: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