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蕙花宝典

时间:2022-10-30 01:46:10

年年四季轮回,转瞬冬季来临。本月有立冬与小雪两个节气,气温多变,冷空气频繁南下,东南沿海、两广、港澳台、海南、云贵等地气温较高,仍处于秋末状态;长江一带月平均气温12℃左右,雨水比上月有所增多;黄河以北地区最低温度可达0℃以下,经常有雪降临。冬季蕙花管理从本月开始,尤须注意下列事项。

防范霜害发生。初冬季节,几乎每晚都有暗霜或明霜光临。每当清晨看到房上雪白的一遍,那就是明霜已至;如是瓦上湿漉漉的就是暗霜。不管明霜还是暗霜,对蕙花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蕙花铭品露天种植,更要在傍晚时分拉上布帘或竹帘,以挡霜害侵袭。霜害过的蕙花不仅叶片颜色会变成淡淡的红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蕙花球茎,导致新芽点和花苞损坏。凡是叶茎类植物都较怕霜打,一定程度上比雪和冰雹危害更大,故及时作好预防霜害的准备,是现时养好蕙花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有兰房设备或阳台、天台种植的蕙花,在有风的晚上也需把门窗关紧一些,以防霜随风进,危及窗边和门旁的蕙花。

注意冻害危险。长江一带种植蕙花,一般情况可以在露天炼草。一旦到本月下旬,总有0℃左右的气候发生。因蕙花抗寒的特性,不至于冻死,但有些铭品尤其是下山数百年的传统铭品,在极端气温条件下,还会受到冻害的影响,大多秋芽和叶尖以及蕙根的水晶头定会受到重创,直接影响到蕙花的美观和来年的发苗率,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所以养蕙的兰友一定要关注天气变化,在气温下降到0℃时,要把炼草的蕙花及时收进屋内,以防不必要的损失。发生问题的原因是一些兰友自信过度,始终认为蕙花越冬没有问题,忽视了有些品种的蕙花抗寒力是属于天生较弱的。

水分湿度问题。初冬伊始,除阴雨天以外,晴天中的空气湿度还是比较低的,下午尤甚。为此可以在中午给养蕙场地的地面和四周喷些水,以提高空气湿度,有利蕙花叶头封尖和增加叶面的绿色亮度,从而保持蕙花的观赏性。由于气温不断下降,蕙花的浇水也相应减少,在不干不浇的前提下,大体上是秋天浇水次数的一半即可,以体现“冬不湿”的科学养蕙原理。如反其道而行之,烂根坏苞的现象就会无法避免。君不见此时山上的蕙花也是受到干生锻炼,主要原理就是气温越低,蕙花冬眠越深,因而吸收水分的功能锐减,以积蓄能量待到春末夏初多发苗、发好苗。故盆内稍干一些是完全必要的。

控制棚顶滴水。现在许多兰友为了营造较好的养蕙环境,使用阳光板作为棚顶,起到了遮风避雨、减少紫外线的作用,确实提高了蕙花的品质。但是一入冬,棚内与外界的温差就十分明显,导致棚顶凝结许多水滴,常常会顺着顶部横梁滴到蕙花叶片上,造成叶片起斑,影响蕙花品质:更有甚者,一旦水滴灌进蕙花之叶心,就会烂苗,一年的心血化为乌有,确是令人头疼。要防患于未然,只需用厚塑料纸包住横梁,将水滴引到兰室过道上的水桶里,就万事大吉了。还有一法用防滴胶涂在横梁上或在顶部铺上一层防滴薄膜,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滴水效果。

充分利用光照。初冬的阳光温暖柔和,紫外线相对较少,完全适合蕙花接受全光照的要求,这样的最佳用光时间不可放过。通过自然光照,使蕙花得以全面进行光合作用,以利壮芦头,增加叶片的厚度和宽度,同时在半休眠的状态下生发新芽点,为明春发苗奠定物质基础。对于无花苞的蕙花可以半月转动一次花盆,达到四周都能长芽点之效果。有些发芽率较低的蕙花品种,可以置于兰房的边缘地带,使其尽量多得到一些阳光的照射,同时减少浇水,次数大约是其它蕙花的二分之一即可,逼其早生和多生新芽点。一些铭品通过如此操作,可以增加30%左右的发芽量,成效相当可观。

巧施越冬肥料。一般在气温18℃左右时,可施一次越冬肥。所用肥料必须以钾肥为主的全价肥,最好是有机肥。因有机肥肥效长、肥性缓,可以满足蕙花整个冬季的肥分需求,使蕙花茎壮叶美,增强耐寒能力。有机肥为两种:其一是颗粒状的虫屎,如经过浸泡和用前杀过菌的蛴螬屎、蚕沙、兔子屎、羊屎、狗屎等干肥,将其放于盆面以下2cm处,根据盆具大小,每盆用50g~100g即可;其二是自制的麦秸灰水或稻草灰水等水肥,可以在蕙盆干后逐盆浇灌。值得注意的是,因气夭桓撸越冬肥可以稍浓一些,施于壮苗之盆,而弱苗、病苗、带花苞苗切不可施用,以免施之不当造成损失。

十一月蕙花管理有诗为证:岭梅乍放小春回,又恐暄和霜雪来。移置草堂迎爽气,瓦盆高供小窗开。

上一篇:睡莲、荷花新品种的研发与产业发展 下一篇:兰花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