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时间:2022-10-30 01:22:19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不再仅仅是他占有的知识。国内外学者指出: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必须通过教育拥有三张“通行证”,即学术通行证、职业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通行证。新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呼唤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能力,学会学习。所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代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科教兴国及可持续战略的前提。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面向二十一世纪发放通行证的神圣任务。围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理念、核心目标,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已成为必然。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充实自己,才有可能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中心角色,才能确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练”地位,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确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修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正确的教学理念确定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可能。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尊重学生人格,进行民主教学。

民主教育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教育的民主性原则,才能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潜能的发展都有一块良好的土壤。

教学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更取决于师生关系。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位教师有成见、出现师生关系障碍,这个学生就不可能学好这门功课。教师作为“教练”,首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前提。只有在师生互相尊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见解;只有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生才有可能将个性的主体力量充分释放。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应给予特殊关注。“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重视这种差异,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尊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展。

(二)加大教改力度,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

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本,学会生存,重基本能力、发展性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学生角色重新定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占据主体地位,教师由传授者转向参与者,教师中心让位于学生中心,更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启发、探究为主,注重隐性目标,注重创造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角,鼓励学生现疑、析疑、辩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去感受,去收获知识真理,获得学习方法、科学治学态度。教师作为导航者、设计者,精心备课,从备大纲、备教材转向更多地备学生,从备教法转向备学法,备如何为创造问题情境,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处理教材,进行创造性劳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时间、空间、占有量大大增加,大幅度地增加了动手、动嘴、动脑机会,而教师则逐步引导学生去感受学习的快乐,获得真理快乐,出现了师生、生生全方面互动的格局。课堂教学由问题解决产生更深层次问题的循环,学生能力逐步提高,教学成绩提高,走向减负提值的良途。

(三)成功体验原则与激励评价并举,为培养学生学习动力、充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灵丹妙药。

对中小学而言,师长的鼓励,成功的体验是成功之母,创造条件把握时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最有价值的教学艺术。

探究学生智力与学习能力、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后者的相关程度并不亚于前者。家庭情景相近、学习成绩相当的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后,对学习所持态度的积极程度的差异,往往导致学生成绩的巨大差别。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符合各类学生的问题,使所有的学生都获得成功,都获得成功体验。同时,教师还应及时运用教学评价,给予学生适度的评价,以肯定学生的付出、成果。在评价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成功体验。让学生进入成功―兴趣―成功的良性循环,逐步培养、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孩子成功的天堂,使课堂教学充满民主平等的氛围,充满相互尊重、乐学的气氛,从而使他们获得自信,教师劳动更具有创造性、挑战性,产生师生共同参与、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乐学气氛,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动力,为他们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成功体验原则与激励评价原则并举,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以人为本的教育成功。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一般要经历“感知―表象―概念”三个阶段,从认知心理学讲,也是一个从物化到内化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宜采用“引探”教学法,让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情境中,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在探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特别是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在不断尝试探究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经过自我“设疑―析疑―释疑”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创设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了解文章的内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巧妙地将课堂教学的教与学有机地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阅读分析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空间,创设一个情境,开展由问导思、培养能力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采用民主性原则,将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同时,加大教改力度,开展探究式教学,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着力点、核心观念。遵循成功体验原则,建立激励评价体系,以及创造问题由问导思,均围绕核心理念,有效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渗透了学法指导,最终落脚于发展学生的能力。

上一篇:对启发性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营造和谐教学环境,改进传统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