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发散思维训练中的“趣事”

时间:2022-10-30 01:21:57

谈发散思维训练中的“趣事”

发散思维是一种立体的思维方式,就是由生活当中的某一点联想到某一线,再由这一线联想到某一体的空间思维,长期坚持这种训练,会使人们在学习时深度越来越深,思考的结果越来越多,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神奇效果。

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学生众所周知,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多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法、方式、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最后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说形象一点,这种思路就好比自行车的车轮一样,许多“辐条”以“车轴”为中心沿半径向四周辐射,发散思维是多向的、立体的、开放式的思维。

一、深切回忆,引发思考

其实,对于这一思维训练,我早在多年前在兰州师专(现兰州城市学院)上学时,当时给我们讲魏晋玄学的高原老师就常常用过,现回想起其中有一次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记得当时高老师伴随着上课悦耳的铃声,轻步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我们举目望去,只见当时她手捧一块黑色的椭圆形石头,她站在讲台上,让我们大家先认真观察这块石头,然后根据它的颜色和形状说说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当时我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后她随机板书我们的思考结果,真没想到答案竟然有50多种之多。

记得当时有人说它好像太阳表面的一点小黑子;有人说它好像当年那头黄河象由于饥渴难忍、在黄河边急着找水喝时却不幸失足的那一块;还有人说,它可能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点小石子而已,等等。最后,高老师用清脆的声音告诉我们:“看起来大家想得真不错,你们的思考结果都有一定的道理,这种思维就叫发散思维”。

二、重在过程,自主探究

这学期,我担任我校六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挥手时间已经是12月中旬了,当前是语文总复习阶段,这时我在班上要求学生在总复习时应努力做到“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其中这“善于思考”就是要求学生多想多思考,也就是在复习各个知识点时力争要做到发散思维,具体来说,我在引导本班学生复习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日积月累《马诗》时,也尝试着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训练。

全诗内容如下:马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本次训练,我选择了两个“车轴”,即思考点一是作者(李贺);思考点二是“马诗”中的“月”。

思考点一的训练过程:

记得在复习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看作者(李贺),由于他在平时做诗时构思精巧,用“鬼斧神工”这一成语形容再恰当不过了,于是后人尊称他为“诗鬼”,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来小结,接着我随机出示了提前准备好的表1。

当我在电子白板上投影出表一时,我发现一部分学生看后当时很茫然不解,于是,我引导说:“同学们,以前我们听过诗仙、诗圣等,现在我们可以按“诗鬼”这一竖线向右进行思考、研究,进一步充实这一表格,等明天我们上课再交流吧!”记得当时同学们都带着这一开放性的试题,兴冲冲地回家了。

在第二天上课准备交流前,我故意迟去了2分钟,当经过我班教室窗口时,我发现许多学生都翘首以望,在我与学生交流时,我发现同学们都很兴奋,如我们班王某这样说:“老师,我知道‘诗鬼’的最上面可以填‘诗仙’,即李白,其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我们班张某那样说:“老师,我昨晚回家问了我哥,他说王维,后人尊称为‘诗佛’,可以填到‘诗鬼’的下面,其代表作有《鸟鸣涧》”;我看到班上的小精灵刘某用期望的眼神看着我。于是,我让他站起来说,他饶有兴趣地说:“老师,昨晚回家我查了一些资料,白居易在作诗时构思独具匠心,后人把他叫做‘诗魔’,其代表作有《大林寺桃花》《忆江南》等”。于是,我按照同学们汇报的结果,随机在电子白板上填上了相应的内容,在与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与学生一起填空完成了表一,最后形成了表2。此时此刻,我感觉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们很可爱,他(她)们很会查资料、也会探究性学习,真的大有“一呼”而“百应”的感觉啊!

思考点二的训练过程:

当看到孩子们的研究兴趣很浓时,我也很兴奋,我再次引导:“同学们,在这首诗里出现了‘月’字,其实挂在天空中的‘月亮’曾引起了古今无数诗人美好的遐想,你能说一说有关‘月亮’的一些古诗词吗?现在给每人3分钟的思考时间,比一比看谁想到的最多?”此时教室里出现了少有的安静,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一阵终于有十几人举起了自信的右手,我随机板书了他(她)们的思考结果:有个孩子说:“老师,我知道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有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知道王昌龄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还有个孩子直接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说好几句,如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居易的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苏轼的诗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等等。当听到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答案时,我的内心十分喜悦,这充分说明本班的一部分孩子在学习时已经学会了发散思维,且在平时的学习中真正做到了多想多思考,值得称赞与肯定!

三、激发兴趣,获得新知

通过这次对班上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我发现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学会多思考多总结,真是其乐无穷呀!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以新课标所提倡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为切入点,教师从记忆教学转为思维教学,从‘一言堂’的教学形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教学形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做好自己的每一天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洪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玉仁.小学生课标必背古诗文.四川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建议 下一篇:试论教师的素质和道德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