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的破案经

时间:2022-10-30 12:10:55

【前言】老黄的破案经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事实证明,那几年系统的法律学习,正是后来他成为法律专家、侦查能手的知识金钥匙。对于他求知若渴的学习精神,同事们都由衷地佩服,大家都把他当做工作中的榜样。 巧于解“情结子” 在进入反渎部门之前,老黄在公诉部门工作了六年,这段公诉人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很多深...

初见时,瘦小身板,斑驳银丝,他是一位慈祥的长者;生活中,笑声爽朗,爱交朋友,他是大家眼中的热心肠;工作时,一丝不苟,勤恳敬业,他是百姓心目中的优秀检察官……他就是上海市崇明县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检察官,全国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优秀侦查能手”黄新平,同事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黄”。

黄的父亲是崇明检察院从事反渎工作的老检察官,1983年2月老黄追随父亲的脚步也踏入了检察机关的大门,如今已经整整30年过去了,岁月改变的只是他的容颜,却没有改变那颗对检察事业的赤诚忠心。

勤于钻“法点子”

老黄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却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这正是因为他无论对待工作还是生活都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态度令人敬佩。200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规范检察官制度,只有取得本科学历才能获得检察官资格,才能办理案件,也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老黄毅然决定开始自学法律本科。

身为一名“大龄学生”,老黄的学习热情丝毫不输年轻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哪怕是一点点零碎的时间他也不放弃,以蚂蚁啃骨头的毅力,反复揣摩一个个法律术语,认真熟记一条条法律规定。连续四年,寒暑相易,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学习,老黄终于成功修完23门专业课程,并且平均成绩达到70分。在老黄看来,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检察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否则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选择学习是选择了吃苦,但也是选择了一种进步。

事实证明,那几年系统的法律学习,正是后来他成为法律专家、侦查能手的知识金钥匙。对于他求知若渴的学习精神,同事们都由衷地佩服,大家都把他当做工作中的榜样。

巧于解“情结子”

在进入反渎部门之前,老黄在公诉部门工作了六年,这段公诉人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很多深刻的记忆。

曾经有一对兄弟原本手足情深,却因为一些琐事大打出手,弟弟李某用打气筒把哥哥的脾脏打坏了。李某被公安机关逮捕的当天正是老婆分娩完的第二天,自己的孩子还没看上两眼就被关入冰冷的铁窗。

一个半月后,案子被移送到公诉部门,承办人正是老黄。在提审时老黄发现李某对哥哥怀有强烈的怨恨,认为是哥哥有错在先才导致如今他和孩子骨肉分离。想到李某如果怀着这种情绪接受改造,出狱后势必会产生强烈的与社会对立的情绪,而兄弟两家的积怨也会越来越深。

于是怎样感化李某成为老黄办理这起案件的重要任务。在接手这起案件的第三天,老黄就上交了一份报告,希望通过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帮助李某改过自新,并考虑到李某还有妻子孩子需要照顾,且社会危险性不大,申请将李某的强制措施由拘留改为取保候审。能够再次与妻子孩子相聚,李某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由,兄弟俩的感情也趋于缓和,那段时间,老黄几次走进李某家中,与李某推心置腹,帮助李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最后,法院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李某当庭表示认罪。案件判决后,李某的父母从乡下步履蹒跚地赶到检察院,流着眼泪紧紧地握着老黄的手说:“如果没有黄检察官,我们这一家就散了,感谢检察官。”

无论是在公诉还是在反渎,老黄都坚持:“检察官办案要做到案结事了,我们既是法律工作者,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卫士。”

善于挖“大案子”

2009年,崇明检察院受理了一条并不起眼的线索,反映本县某渔业村以虚报渔船数骗取国家柴油补贴款,举报信的内容寥寥数语,未说更详细的内容,并且反映内容多为贪污受贿的问题,与渎职犯罪关联不大。

由于证据不足,原本是一条很容易搁置的线索,却被老黄看在眼里,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这其中一定还有猫腻。于是,老黄主动请缨对线索进行认真分析和评议。老黄在刚入职时曾在行装科做过十多年会计,因此对数字尤为敏感,他在一堆堆繁杂的数据报表中,仔细甄别渔船数量、补贴名目,并多次实地走访案发村庄,制作出一份详细的初查方案,在其他干警的配合下,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将本县某村支部书记张某贪污柴油补贴的事实查清,并移送反贪局。紧接着老黄意识到张某的贪污行为背后一定还有其他帮助者,经过深挖细查,一举突破该案背后隐藏的县农委工作人员张某某犯罪的事实。

当时政府为了保护渔业,对当地的渔民发放柴油补贴,从2006年至2009年,张某某负责全县国家渔业柴油补贴的渔船名单的统计审核工作。在这期间,张某某先后三次接受张某的请托,对张某和其妻子名下的两条渔船不按照规定进行审核,在明知上述两条渔船已于2007年拆解报废,且按照国家渔业柴油补贴政策规定,只有船舶证书而没有船只不应享受补贴的情况下,为徇私情,张某某违反规定将这两条渔船进行申报,造成国家经济损失36万余元。

在老黄的带领下,张某某案件的成功侦破为崇明反渎工作带来了个案集体三等功的荣誉,打响了崇明检察院反渎工作的第一枪,并开始不断突破,从原先没有案子发展到有案子,到后来在全市条线考核名列前茅。

敢于挑“重担子”

2010年世博会召开期间,在崇明县长兴镇发生了一起群众上访事件,老百姓围坐在政府门口,扬言若政府不解决就要去中央上访,究其原因,是有非拆迁户通过非正常手段购买了拆迁安置房,导致很多拆迁居民无处安身。

老百姓的这一诉求正与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的职能息息相关,接到案件后,老黄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调查取证。然而就在调查的攻坚阶段,传来父亲突发脑出血住院的消息,老黄并不想放弃这查案的最佳时期,老黄说:“领导把这个案子托付给我,就是对我的信任,我不仅要把这个案子办好,而且要办精。”于是他选择了白天在外奔波取证,晚上回到医院照顾病重的父亲。由于病情严重,父亲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平时温和的性格也变得有些乖戾,老黄都是忍着疲倦像对待孩子一般悉心照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老黄发现该镇动拆迁办公室主任黄某某从2006年开始,利用职务之便帮助九户非安置对象以动迁户享受的优惠价格购得十套动迁配套商品房,造成公共财产损失153万余元。黄某某违规发放动迁补偿款和超期安置过渡费,造成公共财产损失49万余元。

最终,老黄在规定期限内将错综复杂的长兴动迁办主任黄某某和该办工作人员王某、动迁公司施某某的案件侦查终结,为该镇政府追回了巨额损失,也给了动迁户一个满意的交代,成功化解了这起上访矛盾,也切实保障了世博期间的社会稳定。

勇于闯“新路子”

2011年,老黄承办了一起关于产业结构调整领域的案件。通过举报线索,老黄查到作为镇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的陆某利用职务的便利,帮助一个已停产数年的化工厂申请节能减排补助资金。

由于案件涉及节能减排专项补助资金的审核发放,在上海尚属首例,发案领域新、牵涉范围广、涉案金额高,为保障案件的顺利侦办,老黄带领办案小组专门从档案馆调阅了上海市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所有文件、资料,并多次赴上海市经委了解补助金申报、审核、发放流程。面对困难,老黄说:“不懂的就要学,就要问,就要自己去感悟。”

在查办案件的那段时间,老黄为了寻找一点蛛丝马迹,经常晚上睡在床上还要琢磨案情。终于,在对该镇所有停产无能耗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后,又掌握了另一家造纸厂也涉嫌违规申报专项补助资金的线索。经查证,2007年,厂长陈某将伪造的上一年能耗发票上报给陆某,陆某在明知造纸厂已经停产没有能耗的情况下仍然审核通过了陈某的申报材料。最后下发的补助资金化工厂实际到账465.3万元,造纸厂拿到了800多万元。老黄在办案过程中了解到造纸厂属于集体福利企业,所骗得的专项补助资金大部分已作为停产后500多名职工的生活安置费予以发放。而且不时有职工在查案期间向老黄打听情况,担心已发放的生活补助将被追缴。考虑到追缴涉案资金可能会影响下岗职工生活,老黄专门向检委会报告了情况,通过及时的处理保障了职工的生活,也确保了案件的顺利侦办。

案件侦破后,针对发现的节能减排专项工作存在的问题,老黄和同事一起撰写了《国家节能减排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存在隐患》一文,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及时完善,确保了对节能减排专项补助资金的有效监管。2011年,该案被评为上海检察机关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十佳”案(事)例。老黄喜欢将渎职案件称之为“不入口袋的犯罪”。“这一类案件主要是由于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负责任、乱负责任、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的,没有明显的金钱交易,而侦破的关键就是要巧取证据,将证据与事实牢牢固定。”这是老黄在十几年反渎工作中总结的经验。从2000年进入反渎局至今,老黄一共参与了十起反渎职侵权案件的侦查,为国家挽回损失800多万元。

上一篇:我亲爱的水机关枪(上) 下一篇:“游子”归来